'“這畫太難看了”別說“你太不禮貌了”,說“你不需要畫得好看”'

"

文章純屬原創,版權歸本作者所有。

“這孩子很聰明,就是馬虎了點。”

“這孩子是心思沒用到學習上,要不然早就不是這個樣子了。”

“這孩子愛玩了些,其實還是很聰明的。”

“這孩子腦子特靈活,就是專注力不夠。“

“這孩子這會還沒發力,不然早拿第一了。“

上面這些話,我們從小到大聽了不少,不僅老師會說,家長自己也會說。

為什麼在別人眼中普通的孩子,自家的父母覺得他很特別呢?

為什麼成績一般,老師非說“這孩子很聰明”呢?

"

文章純屬原創,版權歸本作者所有。

“這孩子很聰明,就是馬虎了點。”

“這孩子是心思沒用到學習上,要不然早就不是這個樣子了。”

“這孩子愛玩了些,其實還是很聰明的。”

“這孩子腦子特靈活,就是專注力不夠。“

“這孩子這會還沒發力,不然早拿第一了。“

上面這些話,我們從小到大聽了不少,不僅老師會說,家長自己也會說。

為什麼在別人眼中普通的孩子,自家的父母覺得他很特別呢?

為什麼成績一般,老師非說“這孩子很聰明”呢?

“這畫太難看了”別說“你太不禮貌了”,說“你不需要畫得好看”

我在知乎上看到個故事:

有個很調皮的學生罵了老師,老師氣不過打了他。結果孩子扭頭就走,說要回家找爸爸,這個事情沒完。

老師事後情緒平復,想起來這個學生的爸爸不好惹,是個混子。雖說自己佔理,但遇上霸道不講理的家長,還不好辦。

她決定主動出擊,於是給孩子爸爸打電話,講了事情經過,然後說:“你兒子很聰明,這麼聰明的孩子,我覺得只要抓一下,他努力的話,考上重點中學沒問題的。所以,我對他是特殊的對待,我這是恨鐵不成鋼啊。”

孩子爸爸聽完老師的電話以後,特別開心,不但沒去學校鬧事,還帶著兒子上學校找老師道歉,拜託老師狠狠管教他的孩子。

所謂情人眼裡出西施,家長眼裡出學霸,大約就是這個意思吧。

"

文章純屬原創,版權歸本作者所有。

“這孩子很聰明,就是馬虎了點。”

“這孩子是心思沒用到學習上,要不然早就不是這個樣子了。”

“這孩子愛玩了些,其實還是很聰明的。”

“這孩子腦子特靈活,就是專注力不夠。“

“這孩子這會還沒發力,不然早拿第一了。“

上面這些話,我們從小到大聽了不少,不僅老師會說,家長自己也會說。

為什麼在別人眼中普通的孩子,自家的父母覺得他很特別呢?

為什麼成績一般,老師非說“這孩子很聰明”呢?

“這畫太難看了”別說“你太不禮貌了”,說“你不需要畫得好看”

我在知乎上看到個故事:

有個很調皮的學生罵了老師,老師氣不過打了他。結果孩子扭頭就走,說要回家找爸爸,這個事情沒完。

老師事後情緒平復,想起來這個學生的爸爸不好惹,是個混子。雖說自己佔理,但遇上霸道不講理的家長,還不好辦。

她決定主動出擊,於是給孩子爸爸打電話,講了事情經過,然後說:“你兒子很聰明,這麼聰明的孩子,我覺得只要抓一下,他努力的話,考上重點中學沒問題的。所以,我對他是特殊的對待,我這是恨鐵不成鋼啊。”

孩子爸爸聽完老師的電話以後,特別開心,不但沒去學校鬧事,還帶著兒子上學校找老師道歉,拜託老師狠狠管教他的孩子。

所謂情人眼裡出西施,家長眼裡出學霸,大約就是這個意思吧。

“這畫太難看了”別說“你太不禮貌了”,說“你不需要畫得好看”

什麼是“稟賦效應”?

從心理學的角度,有另一個專有名詞來形容家長的這種心態,叫做“稟賦效應”。

什麼是“稟賦效應”呢?

所謂稟賦效應(Endowment Effect),是指擁有一件東西會讓你高估它的價值。在人們擁有一件東西之後,人們會傾向於認為,自己擁有的事物比別人擁有的同樣的事物更有價值。

例如,現在有兩件東西供你選擇,一塊400克的瑞士巧克力,以及一隻白瓷的咖啡杯,它們的市場價格基本是相同的,你會選哪個呢?

"

文章純屬原創,版權歸本作者所有。

“這孩子很聰明,就是馬虎了點。”

“這孩子是心思沒用到學習上,要不然早就不是這個樣子了。”

“這孩子愛玩了些,其實還是很聰明的。”

“這孩子腦子特靈活,就是專注力不夠。“

“這孩子這會還沒發力,不然早拿第一了。“

上面這些話,我們從小到大聽了不少,不僅老師會說,家長自己也會說。

為什麼在別人眼中普通的孩子,自家的父母覺得他很特別呢?

為什麼成績一般,老師非說“這孩子很聰明”呢?

“這畫太難看了”別說“你太不禮貌了”,說“你不需要畫得好看”

我在知乎上看到個故事:

有個很調皮的學生罵了老師,老師氣不過打了他。結果孩子扭頭就走,說要回家找爸爸,這個事情沒完。

老師事後情緒平復,想起來這個學生的爸爸不好惹,是個混子。雖說自己佔理,但遇上霸道不講理的家長,還不好辦。

她決定主動出擊,於是給孩子爸爸打電話,講了事情經過,然後說:“你兒子很聰明,這麼聰明的孩子,我覺得只要抓一下,他努力的話,考上重點中學沒問題的。所以,我對他是特殊的對待,我這是恨鐵不成鋼啊。”

孩子爸爸聽完老師的電話以後,特別開心,不但沒去學校鬧事,還帶著兒子上學校找老師道歉,拜託老師狠狠管教他的孩子。

所謂情人眼裡出西施,家長眼裡出學霸,大約就是這個意思吧。

“這畫太難看了”別說“你太不禮貌了”,說“你不需要畫得好看”

什麼是“稟賦效應”?

從心理學的角度,有另一個專有名詞來形容家長的這種心態,叫做“稟賦效應”。

什麼是“稟賦效應”呢?

所謂稟賦效應(Endowment Effect),是指擁有一件東西會讓你高估它的價值。在人們擁有一件東西之後,人們會傾向於認為,自己擁有的事物比別人擁有的同樣的事物更有價值。

例如,現在有兩件東西供你選擇,一塊400克的瑞士巧克力,以及一隻白瓷的咖啡杯,它們的市場價格基本是相同的,你會選哪個呢?

“這畫太難看了”別說“你太不禮貌了”,說“你不需要畫得好看”

加拿大西蒙弗雷澤大學(SimonFraser University)的經濟學家傑克·奈奇教授(JackKnetsch)專門做了個實驗。他把樣本隨機分成3組:其中一組得到咖啡杯,另一組得到巧克力,而第三組樣本則可以自由選擇是要咖啡杯還是巧克力,結果第三組樣本中56%的人選擇咖啡杯,44%的人選擇巧克力(近似我們原先的假設,也就是對兩種物品的偏好接近1:1)。

而另外兩組,在分到咖啡杯的人中,只有11%的人選擇用咖啡杯去換巧克力;而在分到巧克力的人中,只有10%的人願意去換咖啡杯。

顯然,大多數人都認為自己手裡的東西比別人的更好,所以不願意去交換。

某件東西,從擁有開始,我們就在心理上賦予它特殊的價值。

"

文章純屬原創,版權歸本作者所有。

“這孩子很聰明,就是馬虎了點。”

“這孩子是心思沒用到學習上,要不然早就不是這個樣子了。”

“這孩子愛玩了些,其實還是很聰明的。”

“這孩子腦子特靈活,就是專注力不夠。“

“這孩子這會還沒發力,不然早拿第一了。“

上面這些話,我們從小到大聽了不少,不僅老師會說,家長自己也會說。

為什麼在別人眼中普通的孩子,自家的父母覺得他很特別呢?

為什麼成績一般,老師非說“這孩子很聰明”呢?

“這畫太難看了”別說“你太不禮貌了”,說“你不需要畫得好看”

我在知乎上看到個故事:

有個很調皮的學生罵了老師,老師氣不過打了他。結果孩子扭頭就走,說要回家找爸爸,這個事情沒完。

老師事後情緒平復,想起來這個學生的爸爸不好惹,是個混子。雖說自己佔理,但遇上霸道不講理的家長,還不好辦。

她決定主動出擊,於是給孩子爸爸打電話,講了事情經過,然後說:“你兒子很聰明,這麼聰明的孩子,我覺得只要抓一下,他努力的話,考上重點中學沒問題的。所以,我對他是特殊的對待,我這是恨鐵不成鋼啊。”

孩子爸爸聽完老師的電話以後,特別開心,不但沒去學校鬧事,還帶著兒子上學校找老師道歉,拜託老師狠狠管教他的孩子。

所謂情人眼裡出西施,家長眼裡出學霸,大約就是這個意思吧。

“這畫太難看了”別說“你太不禮貌了”,說“你不需要畫得好看”

什麼是“稟賦效應”?

從心理學的角度,有另一個專有名詞來形容家長的這種心態,叫做“稟賦效應”。

什麼是“稟賦效應”呢?

所謂稟賦效應(Endowment Effect),是指擁有一件東西會讓你高估它的價值。在人們擁有一件東西之後,人們會傾向於認為,自己擁有的事物比別人擁有的同樣的事物更有價值。

例如,現在有兩件東西供你選擇,一塊400克的瑞士巧克力,以及一隻白瓷的咖啡杯,它們的市場價格基本是相同的,你會選哪個呢?

“這畫太難看了”別說“你太不禮貌了”,說“你不需要畫得好看”

加拿大西蒙弗雷澤大學(SimonFraser University)的經濟學家傑克·奈奇教授(JackKnetsch)專門做了個實驗。他把樣本隨機分成3組:其中一組得到咖啡杯,另一組得到巧克力,而第三組樣本則可以自由選擇是要咖啡杯還是巧克力,結果第三組樣本中56%的人選擇咖啡杯,44%的人選擇巧克力(近似我們原先的假設,也就是對兩種物品的偏好接近1:1)。

而另外兩組,在分到咖啡杯的人中,只有11%的人選擇用咖啡杯去換巧克力;而在分到巧克力的人中,只有10%的人願意去換咖啡杯。

顯然,大多數人都認為自己手裡的東西比別人的更好,所以不願意去交換。

某件東西,從擁有開始,我們就在心理上賦予它特殊的價值。

“這畫太難看了”別說“你太不禮貌了”,說“你不需要畫得好看”

而我們的孩子,雖然不是物品,但是“稟賦效應”的心理依然存在。

《斯賓塞的快樂教育全書》裡面提到,除了極少的神童和天才,99%的孩子在天賦上沒有高低優劣之分。

也就是說,孩子們在聰明程度上是沒有太大分別的。

不過,另一方面,成績(或學習結果)是有明顯的差異。

這個時候,出於“稟賦效應”,我們寧願相信自己家的孩子,比很多別人家的孩子都聰明,只是某方面有點小小的欠缺而已。

"

文章純屬原創,版權歸本作者所有。

“這孩子很聰明,就是馬虎了點。”

“這孩子是心思沒用到學習上,要不然早就不是這個樣子了。”

“這孩子愛玩了些,其實還是很聰明的。”

“這孩子腦子特靈活,就是專注力不夠。“

“這孩子這會還沒發力,不然早拿第一了。“

上面這些話,我們從小到大聽了不少,不僅老師會說,家長自己也會說。

為什麼在別人眼中普通的孩子,自家的父母覺得他很特別呢?

為什麼成績一般,老師非說“這孩子很聰明”呢?

“這畫太難看了”別說“你太不禮貌了”,說“你不需要畫得好看”

我在知乎上看到個故事:

有個很調皮的學生罵了老師,老師氣不過打了他。結果孩子扭頭就走,說要回家找爸爸,這個事情沒完。

老師事後情緒平復,想起來這個學生的爸爸不好惹,是個混子。雖說自己佔理,但遇上霸道不講理的家長,還不好辦。

她決定主動出擊,於是給孩子爸爸打電話,講了事情經過,然後說:“你兒子很聰明,這麼聰明的孩子,我覺得只要抓一下,他努力的話,考上重點中學沒問題的。所以,我對他是特殊的對待,我這是恨鐵不成鋼啊。”

孩子爸爸聽完老師的電話以後,特別開心,不但沒去學校鬧事,還帶著兒子上學校找老師道歉,拜託老師狠狠管教他的孩子。

所謂情人眼裡出西施,家長眼裡出學霸,大約就是這個意思吧。

“這畫太難看了”別說“你太不禮貌了”,說“你不需要畫得好看”

什麼是“稟賦效應”?

從心理學的角度,有另一個專有名詞來形容家長的這種心態,叫做“稟賦效應”。

什麼是“稟賦效應”呢?

所謂稟賦效應(Endowment Effect),是指擁有一件東西會讓你高估它的價值。在人們擁有一件東西之後,人們會傾向於認為,自己擁有的事物比別人擁有的同樣的事物更有價值。

例如,現在有兩件東西供你選擇,一塊400克的瑞士巧克力,以及一隻白瓷的咖啡杯,它們的市場價格基本是相同的,你會選哪個呢?

“這畫太難看了”別說“你太不禮貌了”,說“你不需要畫得好看”

加拿大西蒙弗雷澤大學(SimonFraser University)的經濟學家傑克·奈奇教授(JackKnetsch)專門做了個實驗。他把樣本隨機分成3組:其中一組得到咖啡杯,另一組得到巧克力,而第三組樣本則可以自由選擇是要咖啡杯還是巧克力,結果第三組樣本中56%的人選擇咖啡杯,44%的人選擇巧克力(近似我們原先的假設,也就是對兩種物品的偏好接近1:1)。

而另外兩組,在分到咖啡杯的人中,只有11%的人選擇用咖啡杯去換巧克力;而在分到巧克力的人中,只有10%的人願意去換咖啡杯。

顯然,大多數人都認為自己手裡的東西比別人的更好,所以不願意去交換。

某件東西,從擁有開始,我們就在心理上賦予它特殊的價值。

“這畫太難看了”別說“你太不禮貌了”,說“你不需要畫得好看”

而我們的孩子,雖然不是物品,但是“稟賦效應”的心理依然存在。

《斯賓塞的快樂教育全書》裡面提到,除了極少的神童和天才,99%的孩子在天賦上沒有高低優劣之分。

也就是說,孩子們在聰明程度上是沒有太大分別的。

不過,另一方面,成績(或學習結果)是有明顯的差異。

這個時候,出於“稟賦效應”,我們寧願相信自己家的孩子,比很多別人家的孩子都聰明,只是某方面有點小小的欠缺而已。

“這畫太難看了”別說“你太不禮貌了”,說“你不需要畫得好看”

“稟賦效應”給孩子帶來的負面影響

雖然,這是人之常情,但帶著“稟賦效應”的有色眼鏡的家長,會給孩子帶來怎樣的影響呢?

斯坦福大學教授卡羅爾·德韋克的團隊曾做過一個非常有趣的實驗,他們將孩子隨機分成兩組,讓他們進行非常簡單的智力拼圖測試。

然後對其中一組孩子表揚道:“你對拼圖很有天賦,你很聰明!”

對另一組則表揚道:“你剛才一定很努力,所以才做得這麼出色。”

隨後,研究團隊讓孩子們連續參與了三輪測試。結果,僅僅因為表揚的方式不同,兩組孩子的表現就大相徑庭。

"

文章純屬原創,版權歸本作者所有。

“這孩子很聰明,就是馬虎了點。”

“這孩子是心思沒用到學習上,要不然早就不是這個樣子了。”

“這孩子愛玩了些,其實還是很聰明的。”

“這孩子腦子特靈活,就是專注力不夠。“

“這孩子這會還沒發力,不然早拿第一了。“

上面這些話,我們從小到大聽了不少,不僅老師會說,家長自己也會說。

為什麼在別人眼中普通的孩子,自家的父母覺得他很特別呢?

為什麼成績一般,老師非說“這孩子很聰明”呢?

“這畫太難看了”別說“你太不禮貌了”,說“你不需要畫得好看”

我在知乎上看到個故事:

有個很調皮的學生罵了老師,老師氣不過打了他。結果孩子扭頭就走,說要回家找爸爸,這個事情沒完。

老師事後情緒平復,想起來這個學生的爸爸不好惹,是個混子。雖說自己佔理,但遇上霸道不講理的家長,還不好辦。

她決定主動出擊,於是給孩子爸爸打電話,講了事情經過,然後說:“你兒子很聰明,這麼聰明的孩子,我覺得只要抓一下,他努力的話,考上重點中學沒問題的。所以,我對他是特殊的對待,我這是恨鐵不成鋼啊。”

孩子爸爸聽完老師的電話以後,特別開心,不但沒去學校鬧事,還帶著兒子上學校找老師道歉,拜託老師狠狠管教他的孩子。

所謂情人眼裡出西施,家長眼裡出學霸,大約就是這個意思吧。

“這畫太難看了”別說“你太不禮貌了”,說“你不需要畫得好看”

什麼是“稟賦效應”?

從心理學的角度,有另一個專有名詞來形容家長的這種心態,叫做“稟賦效應”。

什麼是“稟賦效應”呢?

所謂稟賦效應(Endowment Effect),是指擁有一件東西會讓你高估它的價值。在人們擁有一件東西之後,人們會傾向於認為,自己擁有的事物比別人擁有的同樣的事物更有價值。

例如,現在有兩件東西供你選擇,一塊400克的瑞士巧克力,以及一隻白瓷的咖啡杯,它們的市場價格基本是相同的,你會選哪個呢?

“這畫太難看了”別說“你太不禮貌了”,說“你不需要畫得好看”

加拿大西蒙弗雷澤大學(SimonFraser University)的經濟學家傑克·奈奇教授(JackKnetsch)專門做了個實驗。他把樣本隨機分成3組:其中一組得到咖啡杯,另一組得到巧克力,而第三組樣本則可以自由選擇是要咖啡杯還是巧克力,結果第三組樣本中56%的人選擇咖啡杯,44%的人選擇巧克力(近似我們原先的假設,也就是對兩種物品的偏好接近1:1)。

而另外兩組,在分到咖啡杯的人中,只有11%的人選擇用咖啡杯去換巧克力;而在分到巧克力的人中,只有10%的人願意去換咖啡杯。

顯然,大多數人都認為自己手裡的東西比別人的更好,所以不願意去交換。

某件東西,從擁有開始,我們就在心理上賦予它特殊的價值。

“這畫太難看了”別說“你太不禮貌了”,說“你不需要畫得好看”

而我們的孩子,雖然不是物品,但是“稟賦效應”的心理依然存在。

《斯賓塞的快樂教育全書》裡面提到,除了極少的神童和天才,99%的孩子在天賦上沒有高低優劣之分。

也就是說,孩子們在聰明程度上是沒有太大分別的。

不過,另一方面,成績(或學習結果)是有明顯的差異。

這個時候,出於“稟賦效應”,我們寧願相信自己家的孩子,比很多別人家的孩子都聰明,只是某方面有點小小的欠缺而已。

“這畫太難看了”別說“你太不禮貌了”,說“你不需要畫得好看”

“稟賦效應”給孩子帶來的負面影響

雖然,這是人之常情,但帶著“稟賦效應”的有色眼鏡的家長,會給孩子帶來怎樣的影響呢?

斯坦福大學教授卡羅爾·德韋克的團隊曾做過一個非常有趣的實驗,他們將孩子隨機分成兩組,讓他們進行非常簡單的智力拼圖測試。

然後對其中一組孩子表揚道:“你對拼圖很有天賦,你很聰明!”

對另一組則表揚道:“你剛才一定很努力,所以才做得這麼出色。”

隨後,研究團隊讓孩子們連續參與了三輪測試。結果,僅僅因為表揚的方式不同,兩組孩子的表現就大相徑庭。

“這畫太難看了”別說“你太不禮貌了”,說“你不需要畫得好看”

研究人員發現,一直被誇“你真聰明”的學生,會過度重視自己的排名,迴避沒有把握的任務。

一直被誇“你真努力”的學生,則更敢於面對具有挑戰性的任務,在他們看來,如果失敗了,那是因為自己不夠努力,只要加大努力程度,必定能解決問題。

後來,德韋克在研究報告中寫道:當我們誇孩子聰明時,就等於是在告訴他們,“為了保持聰明,不要冒可能犯錯的險”。

過於強調聰明,潛移默化之下,孩子很容易輕視勤奮的力量。

哪怕原本有這種能力,也會忽略這種能力的價值。

"

文章純屬原創,版權歸本作者所有。

“這孩子很聰明,就是馬虎了點。”

“這孩子是心思沒用到學習上,要不然早就不是這個樣子了。”

“這孩子愛玩了些,其實還是很聰明的。”

“這孩子腦子特靈活,就是專注力不夠。“

“這孩子這會還沒發力,不然早拿第一了。“

上面這些話,我們從小到大聽了不少,不僅老師會說,家長自己也會說。

為什麼在別人眼中普通的孩子,自家的父母覺得他很特別呢?

為什麼成績一般,老師非說“這孩子很聰明”呢?

“這畫太難看了”別說“你太不禮貌了”,說“你不需要畫得好看”

我在知乎上看到個故事:

有個很調皮的學生罵了老師,老師氣不過打了他。結果孩子扭頭就走,說要回家找爸爸,這個事情沒完。

老師事後情緒平復,想起來這個學生的爸爸不好惹,是個混子。雖說自己佔理,但遇上霸道不講理的家長,還不好辦。

她決定主動出擊,於是給孩子爸爸打電話,講了事情經過,然後說:“你兒子很聰明,這麼聰明的孩子,我覺得只要抓一下,他努力的話,考上重點中學沒問題的。所以,我對他是特殊的對待,我這是恨鐵不成鋼啊。”

孩子爸爸聽完老師的電話以後,特別開心,不但沒去學校鬧事,還帶著兒子上學校找老師道歉,拜託老師狠狠管教他的孩子。

所謂情人眼裡出西施,家長眼裡出學霸,大約就是這個意思吧。

“這畫太難看了”別說“你太不禮貌了”,說“你不需要畫得好看”

什麼是“稟賦效應”?

從心理學的角度,有另一個專有名詞來形容家長的這種心態,叫做“稟賦效應”。

什麼是“稟賦效應”呢?

所謂稟賦效應(Endowment Effect),是指擁有一件東西會讓你高估它的價值。在人們擁有一件東西之後,人們會傾向於認為,自己擁有的事物比別人擁有的同樣的事物更有價值。

例如,現在有兩件東西供你選擇,一塊400克的瑞士巧克力,以及一隻白瓷的咖啡杯,它們的市場價格基本是相同的,你會選哪個呢?

“這畫太難看了”別說“你太不禮貌了”,說“你不需要畫得好看”

加拿大西蒙弗雷澤大學(SimonFraser University)的經濟學家傑克·奈奇教授(JackKnetsch)專門做了個實驗。他把樣本隨機分成3組:其中一組得到咖啡杯,另一組得到巧克力,而第三組樣本則可以自由選擇是要咖啡杯還是巧克力,結果第三組樣本中56%的人選擇咖啡杯,44%的人選擇巧克力(近似我們原先的假設,也就是對兩種物品的偏好接近1:1)。

而另外兩組,在分到咖啡杯的人中,只有11%的人選擇用咖啡杯去換巧克力;而在分到巧克力的人中,只有10%的人願意去換咖啡杯。

顯然,大多數人都認為自己手裡的東西比別人的更好,所以不願意去交換。

某件東西,從擁有開始,我們就在心理上賦予它特殊的價值。

“這畫太難看了”別說“你太不禮貌了”,說“你不需要畫得好看”

而我們的孩子,雖然不是物品,但是“稟賦效應”的心理依然存在。

《斯賓塞的快樂教育全書》裡面提到,除了極少的神童和天才,99%的孩子在天賦上沒有高低優劣之分。

也就是說,孩子們在聰明程度上是沒有太大分別的。

不過,另一方面,成績(或學習結果)是有明顯的差異。

這個時候,出於“稟賦效應”,我們寧願相信自己家的孩子,比很多別人家的孩子都聰明,只是某方面有點小小的欠缺而已。

“這畫太難看了”別說“你太不禮貌了”,說“你不需要畫得好看”

“稟賦效應”給孩子帶來的負面影響

雖然,這是人之常情,但帶著“稟賦效應”的有色眼鏡的家長,會給孩子帶來怎樣的影響呢?

斯坦福大學教授卡羅爾·德韋克的團隊曾做過一個非常有趣的實驗,他們將孩子隨機分成兩組,讓他們進行非常簡單的智力拼圖測試。

然後對其中一組孩子表揚道:“你對拼圖很有天賦,你很聰明!”

對另一組則表揚道:“你剛才一定很努力,所以才做得這麼出色。”

隨後,研究團隊讓孩子們連續參與了三輪測試。結果,僅僅因為表揚的方式不同,兩組孩子的表現就大相徑庭。

“這畫太難看了”別說“你太不禮貌了”,說“你不需要畫得好看”

研究人員發現,一直被誇“你真聰明”的學生,會過度重視自己的排名,迴避沒有把握的任務。

一直被誇“你真努力”的學生,則更敢於面對具有挑戰性的任務,在他們看來,如果失敗了,那是因為自己不夠努力,只要加大努力程度,必定能解決問題。

後來,德韋克在研究報告中寫道:當我們誇孩子聰明時,就等於是在告訴他們,“為了保持聰明,不要冒可能犯錯的險”。

過於強調聰明,潛移默化之下,孩子很容易輕視勤奮的力量。

哪怕原本有這種能力,也會忽略這種能力的價值。

“這畫太難看了”別說“你太不禮貌了”,說“你不需要畫得好看”

明智的父母應該怎麼做?

明智的父母,不會因為相信“聰明”的力量,而讓自己和孩子同時陷入“固定型思維模式”中去。他們會通過下面的方法,來不斷提醒自己,提醒孩子,勤奮比聰明更值得欣賞。

1.撕掉“聰明”的標籤,迴歸理性表揚

在“稟賦效應”的作用下,我們對自己的孩子,通常會有高於事實的評價,可能他只是一個尋常的孩子,在我們的口中,成了一個天賦異稟的孩子,“長大一定是個科學家”,“天生就有藝術家的樣子”。

我們的本意是通過表揚,鼓勵孩子的頭腦和天賦,可以給予孩子更持久的自信心,就像是送給孩子的一份禮物一樣。

孩子得到的心裡想法是:我生來與眾不同,就這麼簡單。所以,我不用太努力,也可以跟別人一樣好。

並且久而久之,孩子可能還會養成“孔雀心態”。

"

文章純屬原創,版權歸本作者所有。

“這孩子很聰明,就是馬虎了點。”

“這孩子是心思沒用到學習上,要不然早就不是這個樣子了。”

“這孩子愛玩了些,其實還是很聰明的。”

“這孩子腦子特靈活,就是專注力不夠。“

“這孩子這會還沒發力,不然早拿第一了。“

上面這些話,我們從小到大聽了不少,不僅老師會說,家長自己也會說。

為什麼在別人眼中普通的孩子,自家的父母覺得他很特別呢?

為什麼成績一般,老師非說“這孩子很聰明”呢?

“這畫太難看了”別說“你太不禮貌了”,說“你不需要畫得好看”

我在知乎上看到個故事:

有個很調皮的學生罵了老師,老師氣不過打了他。結果孩子扭頭就走,說要回家找爸爸,這個事情沒完。

老師事後情緒平復,想起來這個學生的爸爸不好惹,是個混子。雖說自己佔理,但遇上霸道不講理的家長,還不好辦。

她決定主動出擊,於是給孩子爸爸打電話,講了事情經過,然後說:“你兒子很聰明,這麼聰明的孩子,我覺得只要抓一下,他努力的話,考上重點中學沒問題的。所以,我對他是特殊的對待,我這是恨鐵不成鋼啊。”

孩子爸爸聽完老師的電話以後,特別開心,不但沒去學校鬧事,還帶著兒子上學校找老師道歉,拜託老師狠狠管教他的孩子。

所謂情人眼裡出西施,家長眼裡出學霸,大約就是這個意思吧。

“這畫太難看了”別說“你太不禮貌了”,說“你不需要畫得好看”

什麼是“稟賦效應”?

從心理學的角度,有另一個專有名詞來形容家長的這種心態,叫做“稟賦效應”。

什麼是“稟賦效應”呢?

所謂稟賦效應(Endowment Effect),是指擁有一件東西會讓你高估它的價值。在人們擁有一件東西之後,人們會傾向於認為,自己擁有的事物比別人擁有的同樣的事物更有價值。

例如,現在有兩件東西供你選擇,一塊400克的瑞士巧克力,以及一隻白瓷的咖啡杯,它們的市場價格基本是相同的,你會選哪個呢?

“這畫太難看了”別說“你太不禮貌了”,說“你不需要畫得好看”

加拿大西蒙弗雷澤大學(SimonFraser University)的經濟學家傑克·奈奇教授(JackKnetsch)專門做了個實驗。他把樣本隨機分成3組:其中一組得到咖啡杯,另一組得到巧克力,而第三組樣本則可以自由選擇是要咖啡杯還是巧克力,結果第三組樣本中56%的人選擇咖啡杯,44%的人選擇巧克力(近似我們原先的假設,也就是對兩種物品的偏好接近1:1)。

而另外兩組,在分到咖啡杯的人中,只有11%的人選擇用咖啡杯去換巧克力;而在分到巧克力的人中,只有10%的人願意去換咖啡杯。

顯然,大多數人都認為自己手裡的東西比別人的更好,所以不願意去交換。

某件東西,從擁有開始,我們就在心理上賦予它特殊的價值。

“這畫太難看了”別說“你太不禮貌了”,說“你不需要畫得好看”

而我們的孩子,雖然不是物品,但是“稟賦效應”的心理依然存在。

《斯賓塞的快樂教育全書》裡面提到,除了極少的神童和天才,99%的孩子在天賦上沒有高低優劣之分。

也就是說,孩子們在聰明程度上是沒有太大分別的。

不過,另一方面,成績(或學習結果)是有明顯的差異。

這個時候,出於“稟賦效應”,我們寧願相信自己家的孩子,比很多別人家的孩子都聰明,只是某方面有點小小的欠缺而已。

“這畫太難看了”別說“你太不禮貌了”,說“你不需要畫得好看”

“稟賦效應”給孩子帶來的負面影響

雖然,這是人之常情,但帶著“稟賦效應”的有色眼鏡的家長,會給孩子帶來怎樣的影響呢?

斯坦福大學教授卡羅爾·德韋克的團隊曾做過一個非常有趣的實驗,他們將孩子隨機分成兩組,讓他們進行非常簡單的智力拼圖測試。

然後對其中一組孩子表揚道:“你對拼圖很有天賦,你很聰明!”

對另一組則表揚道:“你剛才一定很努力,所以才做得這麼出色。”

隨後,研究團隊讓孩子們連續參與了三輪測試。結果,僅僅因為表揚的方式不同,兩組孩子的表現就大相徑庭。

“這畫太難看了”別說“你太不禮貌了”,說“你不需要畫得好看”

研究人員發現,一直被誇“你真聰明”的學生,會過度重視自己的排名,迴避沒有把握的任務。

一直被誇“你真努力”的學生,則更敢於面對具有挑戰性的任務,在他們看來,如果失敗了,那是因為自己不夠努力,只要加大努力程度,必定能解決問題。

後來,德韋克在研究報告中寫道:當我們誇孩子聰明時,就等於是在告訴他們,“為了保持聰明,不要冒可能犯錯的險”。

過於強調聰明,潛移默化之下,孩子很容易輕視勤奮的力量。

哪怕原本有這種能力,也會忽略這種能力的價值。

“這畫太難看了”別說“你太不禮貌了”,說“你不需要畫得好看”

明智的父母應該怎麼做?

明智的父母,不會因為相信“聰明”的力量,而讓自己和孩子同時陷入“固定型思維模式”中去。他們會通過下面的方法,來不斷提醒自己,提醒孩子,勤奮比聰明更值得欣賞。

1.撕掉“聰明”的標籤,迴歸理性表揚

在“稟賦效應”的作用下,我們對自己的孩子,通常會有高於事實的評價,可能他只是一個尋常的孩子,在我們的口中,成了一個天賦異稟的孩子,“長大一定是個科學家”,“天生就有藝術家的樣子”。

我們的本意是通過表揚,鼓勵孩子的頭腦和天賦,可以給予孩子更持久的自信心,就像是送給孩子的一份禮物一樣。

孩子得到的心裡想法是:我生來與眾不同,就這麼簡單。所以,我不用太努力,也可以跟別人一樣好。

並且久而久之,孩子可能還會養成“孔雀心態”。

“這畫太難看了”別說“你太不禮貌了”,說“你不需要畫得好看”

能讓孩子保持努力的誇獎,應該是誇獎孩子以成長為目標的努力過程——誇獎他們通過自身的時間、學習、堅持不懈和有效的學習方法達到的成就。

而且我們可以和他們談到他取得的成績時,更傾向於表示自己欣賞和讚揚他們所付出的努力和所做出的的選擇。

就像這樣:

  • “你為解決這道數學題採取了各種各樣的方法,直到你成功攻克了這道難題,我喜歡你這種做法。你考慮了很多不同的方法,最終找到了正確的思路!”
  • “這次的作業很難,你花了很長時間,我非常欣賞你能這麼專注地做完它。”
  • “這幅畫用了很多絢麗的顏色,跟我說說你都用了什麼吧。”

2.不急於指正,培養“成長型思維”的孩子

我們說的每一句話、做的每一個動作,都會傳遞出一條信息,這些信息是在告訴孩子——如何看待自己。如果我們的言行,傳遞的是:你是一個不斷成長的人,我對你的成長很感興趣。這就是在潛意識裡培養孩子形成”成長型思維“。

"

文章純屬原創,版權歸本作者所有。

“這孩子很聰明,就是馬虎了點。”

“這孩子是心思沒用到學習上,要不然早就不是這個樣子了。”

“這孩子愛玩了些,其實還是很聰明的。”

“這孩子腦子特靈活,就是專注力不夠。“

“這孩子這會還沒發力,不然早拿第一了。“

上面這些話,我們從小到大聽了不少,不僅老師會說,家長自己也會說。

為什麼在別人眼中普通的孩子,自家的父母覺得他很特別呢?

為什麼成績一般,老師非說“這孩子很聰明”呢?

“這畫太難看了”別說“你太不禮貌了”,說“你不需要畫得好看”

我在知乎上看到個故事:

有個很調皮的學生罵了老師,老師氣不過打了他。結果孩子扭頭就走,說要回家找爸爸,這個事情沒完。

老師事後情緒平復,想起來這個學生的爸爸不好惹,是個混子。雖說自己佔理,但遇上霸道不講理的家長,還不好辦。

她決定主動出擊,於是給孩子爸爸打電話,講了事情經過,然後說:“你兒子很聰明,這麼聰明的孩子,我覺得只要抓一下,他努力的話,考上重點中學沒問題的。所以,我對他是特殊的對待,我這是恨鐵不成鋼啊。”

孩子爸爸聽完老師的電話以後,特別開心,不但沒去學校鬧事,還帶著兒子上學校找老師道歉,拜託老師狠狠管教他的孩子。

所謂情人眼裡出西施,家長眼裡出學霸,大約就是這個意思吧。

“這畫太難看了”別說“你太不禮貌了”,說“你不需要畫得好看”

什麼是“稟賦效應”?

從心理學的角度,有另一個專有名詞來形容家長的這種心態,叫做“稟賦效應”。

什麼是“稟賦效應”呢?

所謂稟賦效應(Endowment Effect),是指擁有一件東西會讓你高估它的價值。在人們擁有一件東西之後,人們會傾向於認為,自己擁有的事物比別人擁有的同樣的事物更有價值。

例如,現在有兩件東西供你選擇,一塊400克的瑞士巧克力,以及一隻白瓷的咖啡杯,它們的市場價格基本是相同的,你會選哪個呢?

“這畫太難看了”別說“你太不禮貌了”,說“你不需要畫得好看”

加拿大西蒙弗雷澤大學(SimonFraser University)的經濟學家傑克·奈奇教授(JackKnetsch)專門做了個實驗。他把樣本隨機分成3組:其中一組得到咖啡杯,另一組得到巧克力,而第三組樣本則可以自由選擇是要咖啡杯還是巧克力,結果第三組樣本中56%的人選擇咖啡杯,44%的人選擇巧克力(近似我們原先的假設,也就是對兩種物品的偏好接近1:1)。

而另外兩組,在分到咖啡杯的人中,只有11%的人選擇用咖啡杯去換巧克力;而在分到巧克力的人中,只有10%的人願意去換咖啡杯。

顯然,大多數人都認為自己手裡的東西比別人的更好,所以不願意去交換。

某件東西,從擁有開始,我們就在心理上賦予它特殊的價值。

“這畫太難看了”別說“你太不禮貌了”,說“你不需要畫得好看”

而我們的孩子,雖然不是物品,但是“稟賦效應”的心理依然存在。

《斯賓塞的快樂教育全書》裡面提到,除了極少的神童和天才,99%的孩子在天賦上沒有高低優劣之分。

也就是說,孩子們在聰明程度上是沒有太大分別的。

不過,另一方面,成績(或學習結果)是有明顯的差異。

這個時候,出於“稟賦效應”,我們寧願相信自己家的孩子,比很多別人家的孩子都聰明,只是某方面有點小小的欠缺而已。

“這畫太難看了”別說“你太不禮貌了”,說“你不需要畫得好看”

“稟賦效應”給孩子帶來的負面影響

雖然,這是人之常情,但帶著“稟賦效應”的有色眼鏡的家長,會給孩子帶來怎樣的影響呢?

斯坦福大學教授卡羅爾·德韋克的團隊曾做過一個非常有趣的實驗,他們將孩子隨機分成兩組,讓他們進行非常簡單的智力拼圖測試。

然後對其中一組孩子表揚道:“你對拼圖很有天賦,你很聰明!”

對另一組則表揚道:“你剛才一定很努力,所以才做得這麼出色。”

隨後,研究團隊讓孩子們連續參與了三輪測試。結果,僅僅因為表揚的方式不同,兩組孩子的表現就大相徑庭。

“這畫太難看了”別說“你太不禮貌了”,說“你不需要畫得好看”

研究人員發現,一直被誇“你真聰明”的學生,會過度重視自己的排名,迴避沒有把握的任務。

一直被誇“你真努力”的學生,則更敢於面對具有挑戰性的任務,在他們看來,如果失敗了,那是因為自己不夠努力,只要加大努力程度,必定能解決問題。

後來,德韋克在研究報告中寫道:當我們誇孩子聰明時,就等於是在告訴他們,“為了保持聰明,不要冒可能犯錯的險”。

過於強調聰明,潛移默化之下,孩子很容易輕視勤奮的力量。

哪怕原本有這種能力,也會忽略這種能力的價值。

“這畫太難看了”別說“你太不禮貌了”,說“你不需要畫得好看”

明智的父母應該怎麼做?

明智的父母,不會因為相信“聰明”的力量,而讓自己和孩子同時陷入“固定型思維模式”中去。他們會通過下面的方法,來不斷提醒自己,提醒孩子,勤奮比聰明更值得欣賞。

1.撕掉“聰明”的標籤,迴歸理性表揚

在“稟賦效應”的作用下,我們對自己的孩子,通常會有高於事實的評價,可能他只是一個尋常的孩子,在我們的口中,成了一個天賦異稟的孩子,“長大一定是個科學家”,“天生就有藝術家的樣子”。

我們的本意是通過表揚,鼓勵孩子的頭腦和天賦,可以給予孩子更持久的自信心,就像是送給孩子的一份禮物一樣。

孩子得到的心裡想法是:我生來與眾不同,就這麼簡單。所以,我不用太努力,也可以跟別人一樣好。

並且久而久之,孩子可能還會養成“孔雀心態”。

“這畫太難看了”別說“你太不禮貌了”,說“你不需要畫得好看”

能讓孩子保持努力的誇獎,應該是誇獎孩子以成長為目標的努力過程——誇獎他們通過自身的時間、學習、堅持不懈和有效的學習方法達到的成就。

而且我們可以和他們談到他取得的成績時,更傾向於表示自己欣賞和讚揚他們所付出的努力和所做出的的選擇。

就像這樣:

  • “你為解決這道數學題採取了各種各樣的方法,直到你成功攻克了這道難題,我喜歡你這種做法。你考慮了很多不同的方法,最終找到了正確的思路!”
  • “這次的作業很難,你花了很長時間,我非常欣賞你能這麼專注地做完它。”
  • “這幅畫用了很多絢麗的顏色,跟我說說你都用了什麼吧。”

2.不急於指正,培養“成長型思維”的孩子

我們說的每一句話、做的每一個動作,都會傳遞出一條信息,這些信息是在告訴孩子——如何看待自己。如果我們的言行,傳遞的是:你是一個不斷成長的人,我對你的成長很感興趣。這就是在潛意識裡培養孩子形成”成長型思維“。

“這畫太難看了”別說“你太不禮貌了”,說“你不需要畫得好看”

兒童教育專家海姆·吉諾特講了個故事。

媽媽帶著5歲的布魯斯第一次來幼兒園,他抬頭看到牆上的畫,對媽媽說:“這麼難看的畫是誰畫的?”

媽媽說:“這幅畫很漂亮,你不許說它難看,這麼說不禮貌。”

接下來,他看到一個壞了的玩具消防車,他撿起來後,帶著批評的口氣問:“是誰把消防車弄壞的?”

媽媽趕緊制止:“這裡的人你都不認識,不要管這些事情了。”

而在旁邊的幼兒園老師,同樣的問題,她有不一樣的回答。

關於畫,她說:“你不需要畫出漂亮的畫,只要你喜歡,你可以畫不好看的畫。”

關於玩具,她說:“玩具就是用來玩的,所以弄壞玩具,是很正常的事情。”

布魯斯從媽媽那裡,得到的信息是,什麼事情都有明確的好壞對錯,所以要時刻注意自己的言行。而從老師那裡得到的信息是,這裡不會有人對我評判,我可以安全地展示自己。

在這種成長型思維模式下長大的孩子,他更願意去接受困難的挑戰,並且更加自信,相信通過自己的努力,可以讓自己取得更大的進步。

"

文章純屬原創,版權歸本作者所有。

“這孩子很聰明,就是馬虎了點。”

“這孩子是心思沒用到學習上,要不然早就不是這個樣子了。”

“這孩子愛玩了些,其實還是很聰明的。”

“這孩子腦子特靈活,就是專注力不夠。“

“這孩子這會還沒發力,不然早拿第一了。“

上面這些話,我們從小到大聽了不少,不僅老師會說,家長自己也會說。

為什麼在別人眼中普通的孩子,自家的父母覺得他很特別呢?

為什麼成績一般,老師非說“這孩子很聰明”呢?

“這畫太難看了”別說“你太不禮貌了”,說“你不需要畫得好看”

我在知乎上看到個故事:

有個很調皮的學生罵了老師,老師氣不過打了他。結果孩子扭頭就走,說要回家找爸爸,這個事情沒完。

老師事後情緒平復,想起來這個學生的爸爸不好惹,是個混子。雖說自己佔理,但遇上霸道不講理的家長,還不好辦。

她決定主動出擊,於是給孩子爸爸打電話,講了事情經過,然後說:“你兒子很聰明,這麼聰明的孩子,我覺得只要抓一下,他努力的話,考上重點中學沒問題的。所以,我對他是特殊的對待,我這是恨鐵不成鋼啊。”

孩子爸爸聽完老師的電話以後,特別開心,不但沒去學校鬧事,還帶著兒子上學校找老師道歉,拜託老師狠狠管教他的孩子。

所謂情人眼裡出西施,家長眼裡出學霸,大約就是這個意思吧。

“這畫太難看了”別說“你太不禮貌了”,說“你不需要畫得好看”

什麼是“稟賦效應”?

從心理學的角度,有另一個專有名詞來形容家長的這種心態,叫做“稟賦效應”。

什麼是“稟賦效應”呢?

所謂稟賦效應(Endowment Effect),是指擁有一件東西會讓你高估它的價值。在人們擁有一件東西之後,人們會傾向於認為,自己擁有的事物比別人擁有的同樣的事物更有價值。

例如,現在有兩件東西供你選擇,一塊400克的瑞士巧克力,以及一隻白瓷的咖啡杯,它們的市場價格基本是相同的,你會選哪個呢?

“這畫太難看了”別說“你太不禮貌了”,說“你不需要畫得好看”

加拿大西蒙弗雷澤大學(SimonFraser University)的經濟學家傑克·奈奇教授(JackKnetsch)專門做了個實驗。他把樣本隨機分成3組:其中一組得到咖啡杯,另一組得到巧克力,而第三組樣本則可以自由選擇是要咖啡杯還是巧克力,結果第三組樣本中56%的人選擇咖啡杯,44%的人選擇巧克力(近似我們原先的假設,也就是對兩種物品的偏好接近1:1)。

而另外兩組,在分到咖啡杯的人中,只有11%的人選擇用咖啡杯去換巧克力;而在分到巧克力的人中,只有10%的人願意去換咖啡杯。

顯然,大多數人都認為自己手裡的東西比別人的更好,所以不願意去交換。

某件東西,從擁有開始,我們就在心理上賦予它特殊的價值。

“這畫太難看了”別說“你太不禮貌了”,說“你不需要畫得好看”

而我們的孩子,雖然不是物品,但是“稟賦效應”的心理依然存在。

《斯賓塞的快樂教育全書》裡面提到,除了極少的神童和天才,99%的孩子在天賦上沒有高低優劣之分。

也就是說,孩子們在聰明程度上是沒有太大分別的。

不過,另一方面,成績(或學習結果)是有明顯的差異。

這個時候,出於“稟賦效應”,我們寧願相信自己家的孩子,比很多別人家的孩子都聰明,只是某方面有點小小的欠缺而已。

“這畫太難看了”別說“你太不禮貌了”,說“你不需要畫得好看”

“稟賦效應”給孩子帶來的負面影響

雖然,這是人之常情,但帶著“稟賦效應”的有色眼鏡的家長,會給孩子帶來怎樣的影響呢?

斯坦福大學教授卡羅爾·德韋克的團隊曾做過一個非常有趣的實驗,他們將孩子隨機分成兩組,讓他們進行非常簡單的智力拼圖測試。

然後對其中一組孩子表揚道:“你對拼圖很有天賦,你很聰明!”

對另一組則表揚道:“你剛才一定很努力,所以才做得這麼出色。”

隨後,研究團隊讓孩子們連續參與了三輪測試。結果,僅僅因為表揚的方式不同,兩組孩子的表現就大相徑庭。

“這畫太難看了”別說“你太不禮貌了”,說“你不需要畫得好看”

研究人員發現,一直被誇“你真聰明”的學生,會過度重視自己的排名,迴避沒有把握的任務。

一直被誇“你真努力”的學生,則更敢於面對具有挑戰性的任務,在他們看來,如果失敗了,那是因為自己不夠努力,只要加大努力程度,必定能解決問題。

後來,德韋克在研究報告中寫道:當我們誇孩子聰明時,就等於是在告訴他們,“為了保持聰明,不要冒可能犯錯的險”。

過於強調聰明,潛移默化之下,孩子很容易輕視勤奮的力量。

哪怕原本有這種能力,也會忽略這種能力的價值。

“這畫太難看了”別說“你太不禮貌了”,說“你不需要畫得好看”

明智的父母應該怎麼做?

明智的父母,不會因為相信“聰明”的力量,而讓自己和孩子同時陷入“固定型思維模式”中去。他們會通過下面的方法,來不斷提醒自己,提醒孩子,勤奮比聰明更值得欣賞。

1.撕掉“聰明”的標籤,迴歸理性表揚

在“稟賦效應”的作用下,我們對自己的孩子,通常會有高於事實的評價,可能他只是一個尋常的孩子,在我們的口中,成了一個天賦異稟的孩子,“長大一定是個科學家”,“天生就有藝術家的樣子”。

我們的本意是通過表揚,鼓勵孩子的頭腦和天賦,可以給予孩子更持久的自信心,就像是送給孩子的一份禮物一樣。

孩子得到的心裡想法是:我生來與眾不同,就這麼簡單。所以,我不用太努力,也可以跟別人一樣好。

並且久而久之,孩子可能還會養成“孔雀心態”。

“這畫太難看了”別說“你太不禮貌了”,說“你不需要畫得好看”

能讓孩子保持努力的誇獎,應該是誇獎孩子以成長為目標的努力過程——誇獎他們通過自身的時間、學習、堅持不懈和有效的學習方法達到的成就。

而且我們可以和他們談到他取得的成績時,更傾向於表示自己欣賞和讚揚他們所付出的努力和所做出的的選擇。

就像這樣:

  • “你為解決這道數學題採取了各種各樣的方法,直到你成功攻克了這道難題,我喜歡你這種做法。你考慮了很多不同的方法,最終找到了正確的思路!”
  • “這次的作業很難,你花了很長時間,我非常欣賞你能這麼專注地做完它。”
  • “這幅畫用了很多絢麗的顏色,跟我說說你都用了什麼吧。”

2.不急於指正,培養“成長型思維”的孩子

我們說的每一句話、做的每一個動作,都會傳遞出一條信息,這些信息是在告訴孩子——如何看待自己。如果我們的言行,傳遞的是:你是一個不斷成長的人,我對你的成長很感興趣。這就是在潛意識裡培養孩子形成”成長型思維“。

“這畫太難看了”別說“你太不禮貌了”,說“你不需要畫得好看”

兒童教育專家海姆·吉諾特講了個故事。

媽媽帶著5歲的布魯斯第一次來幼兒園,他抬頭看到牆上的畫,對媽媽說:“這麼難看的畫是誰畫的?”

媽媽說:“這幅畫很漂亮,你不許說它難看,這麼說不禮貌。”

接下來,他看到一個壞了的玩具消防車,他撿起來後,帶著批評的口氣問:“是誰把消防車弄壞的?”

媽媽趕緊制止:“這裡的人你都不認識,不要管這些事情了。”

而在旁邊的幼兒園老師,同樣的問題,她有不一樣的回答。

關於畫,她說:“你不需要畫出漂亮的畫,只要你喜歡,你可以畫不好看的畫。”

關於玩具,她說:“玩具就是用來玩的,所以弄壞玩具,是很正常的事情。”

布魯斯從媽媽那裡,得到的信息是,什麼事情都有明確的好壞對錯,所以要時刻注意自己的言行。而從老師那裡得到的信息是,這裡不會有人對我評判,我可以安全地展示自己。

在這種成長型思維模式下長大的孩子,他更願意去接受困難的挑戰,並且更加自信,相信通過自己的努力,可以讓自己取得更大的進步。

“這畫太難看了”別說“你太不禮貌了”,說“你不需要畫得好看”

“聰明”讓孩子固步自封,“努力”讓孩子勇往直前。

這中間隔著的,是勤奮。

真正的勤奮,不是被迫的機械性重複勞動,也不是自我感動式的摧殘健康,更不是因為拖延症導致的最後一刻效率爆發。

真正的勤奮來自於一個人的內心深處,對於那些無法獲得即刻回報的事情,依然能夠保持十年如一日的熱情與專注。

我們希望培養出來的,是真正勤奮的孩子。

-END-

我是樹熊媽媽,家有8歲男寶,我們不是完美的父母,但是,我們可以成為不斷完美的父母!

"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