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做自己才是最重要的,不必為了別人委屈自己。'

不完美媽媽 不吃鹽吃糖 2019-09-17
"

以下行為是否對你有影響?

從不敢拒絕別人,一旦拒絕別人就會感到傷心,難過。

一旦別人感到不開心,就會想辦法讓別人開心起來。

安慰別人的時候,往往比別人更難過。

和朋友發消息,沒有得到回覆的時候,會感到難過。認為是否自己做了讓人不開心的事情。

我們都多多少少會在意別人對我的看法和評價。

這一點著實讓人感到憂傷。

我們都一直想要擺脫這樣的麻煩,可是愈發如此卻又愈發難以擺脫,並且深陷於此。

從小在父母親的影響下,我們就容易養成一種習慣。

用別人的評價作為唯一的指標。

試圖去滿足他人的期待。

別人對於自己的贊同或者批評都會十分在意。

不知道如何去表達自己的需求。

甚至會為了某人而才去討好的方式。

幼年的孩子最容易受到影響,父母或者監護人往往希望他們成為一個“無私”的人,將他人放在首要位置。

過度在意別人的看法,其中最重要的原因就是:

1.害怕得罪別人。

我們總是小心翼翼,害怕自己說了什麼讓人感到不開心。也不希望由於自己的一些做法讓人感到反感,害怕自己的一些做法會被人針對。

2.自卑。自卑的人基本上都會過度的在意別人的看法。

3.敏感。敏感導致一個人對於事情的承受能力變弱,受壓能力變弱。

4.將自己與別人對比。只要是將自己和他人對比,那麼必將是會受到傷害的。人外有人,不論自己變得有多強,這個世界那麼大,總有人是更加優秀的。

5.不接納自我。內心無法接受自我,就只能在外界尋找安慰,而外界帶來的往往都是對於自己不利的。

6.試圖成為別人。總是在羨慕別人的成就。在我們的心中,總是有一個別人的存在,由於現實與想象的差距不可能完全消失,於是乎別人就成為奮鬥的目標。而我們也在這個路途上漸漸的失去了自己。

雖然這是個難題,但是這一切並不是不可解的。

別人沒有那麼關心你,也沒有那麼在乎你。一切你所以為別人在意你的看法都是錯覺。我們時常以自己為中心,認為所有人的目光都在自己身上。而事實往往是,在意自己的人並不多。

對於你自己而言,這個世界上最重要的是你自己。別人和別人的看法都不重要。要做個有主見的人,別人很難做到換位思考,就算有,也是在事情已經發生往往無法挽救的時候。

把自己的需求防在第一位,不必要去迎合,討好他人。

不要害怕得罪人當然了這不是說要特地去得罪人。而是在做事情的時候不必畏手畏腳。即使這件事情自己毫無經驗,在聽取別人的意見時還是要有自己的思考。

放棄成為“更好”“最好”的人,你可以有目標,但不必不切實際。好的壞的都不重要,重要的是你自己。

嘗試去表達的自己需求。

要學會做自己,也許到最後我們終不能成為我們想要成為的那個人。但起碼,現在的生活我們能夠得到滿足的。

有時候,請“自私”一點對待自己。

每個人都是自私的,相對於讓自己活成別人的樣子和讓別人活成自己想要她活成的樣子。

對自己自私是最好的,我們只需要讓自己過得開心,不必要受別人的影響。

"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