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們的節日|端午節——白糖搵粽子

在寧波人的生活中,美食總與節日密切相關。在某個特定的時刻吃某樣特定的東西,已經成為了人們塑造生活儀式感的一種方式。

我們的節日|端午節——白糖搵粽子

端午節已至,橫街人便將儀式感寄託在這一口鹼水粽裡。如今市面上出售的粽子品種五花八門,除了讓南北方人引起混戰的“甜粽”和“鹹粽”,各式“網紅”口味也是層出不窮。而老寧波人的眼中,最“經典”的口味必然屬於鹼水粽。

我們的節日|端午節——白糖搵粽子

寧波有句老話:“四月種田下秧仔,五月白糖搵粽子”。做鹼水粽的手藝在老一輩橫街人的手裡傳承得最為爐火純青。總有人覺得外面買來的粽子沒有小時候長輩做來的好吃。

我們的節日|端午節——白糖搵粽子

鹼水粽一般分為白粽和豇豆粽兩種。在浸泡過的糯米中加入鹼水拌勻,糯米會呈現出金黃色,這是做鹼水粽時最關鍵的一步。鹼水的量要放的恰到好處,多一分或少一分都會影響粽子的口感。

我們的節日|端午節——白糖搵粽子

包粽子要做的第一件事,就是去竹林裡撿來筍殼。竹林的五月,已經見不到稚嫩的幼筍,毛竹在成長過程中脫落的竹皮成了橫街人端午時節裡的偏愛。寧波人稱之為“捏殼”。這些筍殼自帶天然的”小豹紋“,算是鹼水粽外觀上最與眾不同的地方。

我們的節日|端午節——白糖搵粽子

將粽葉輕輕扭轉成漏斗狀,填滿糯米後壓實,再將剩餘的粽葉橫折過來裹緊內餡,最後用棉線打個活結。這樣的步驟,來自水家村的楊華英每天都要重複無數次。等到包好的粽子在鍋裡堆起一座小山時,楊華英便開始準備柴火。

我們的節日|端午節——白糖搵粽子

楊華英今年63歲,她自己也記不清今年是做粽子的第幾個年頭了。從幫家裡長輩包粽子的孩童,一轉眼自己也成了長輩,恍惚幾十年間,不變的依然是鹼水粽給橫街人的寄託。

我們的節日|端午節——白糖搵粽子

橫街人將煮制粽子的時長作為評價粽子是否好吃的標準。一隻剝開後晶瑩剔透的粽子,通常要煮上十餘個小時。楊華英每天下午兩點左右開始煮粽子,一直到第二天早晨七點才出鍋,期間還要一直保持鍋中的水不能燒乾。

我們的節日|端午節——白糖搵粽子

都說鹼水粽尖頭的位置最好吃。確實,經過時間的淬鍊,原本顆顆分明的糯米已經煮爛,呈現出一種“果凍”樣的膠質感,而這種膠質感在粽子的尖尖上體現的淋漓盡致。用筷子從粽子大頭的一端插進去,再在盛著白砂糖的碟子裡打個滾,口感軟糯,滿嘴都是鹼水粽特有的清香。

我們的節日|端午節——白糖搵粽子

楊華英平時會在橫街菜場裡出售自己做的粽子,菜場裡賣粽子的商戶遠遠不止這一家,但大家都認準了她的手藝。端午節前後的這幾天裡,楊華英每天大概能賣出兩百隻鹼水粽,甚至還有人專程找她大量定做。

我們的節日|端午節——白糖搵粽子

粽子本就不是時令食物,但唯獨端午時節的粽子最深得橫街人的心意。小時候最愛一口粽子蘸一口白糖,長大了卻遇上了各種口味的粽子。但在橫街人看來,不管粽子如何變化,只要吃上一口鹼水粽,便讓人能感覺到家的味道。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