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訪《放開我北鼻》李文妤:如今做萌娃綜藝,必須小心翼翼

專訪《放開我北鼻》李文妤:如今做萌娃綜藝,必須小心翼翼

烹小鮮,發現娛樂新鮮價值!

導 語

“我做了18年電視節目,至今不敢說知道了電視節目的套路是什麼,因為社會瞬息萬變。現在我做了兩次網綜,只能說原來是一無所知的,而現在算是摸到一點門道,知道如何去做了。但每一次做新的節目,依舊都是一種未知和摸索,依舊都會產生新的認知和經驗。”

——李文妤

專訪《放開我北鼻》李文妤:如今做萌娃綜藝,必須小心翼翼

《放開我北鼻》第二季再度爆紅。

從首期播放量超過8000萬,到截止目前播放量已突破2.6億來看,《放開我北鼻》已成為純網“萌娃”綜藝的代表作,未來播放量突破第一季6億的成績也指日可待。

自去年頒佈“限娃令”後,一時間風靡多年的“萌娃”題材開始在綜藝界頻頻受阻:籌備中的《爸爸回來了3》暫時停擺;《小鬼當家》等節目無限期推延。

其中,湖南衛視的王牌節目《爸爸去哪兒4》、深圳衛視《閃亮的爸爸》等節目,則選擇“曲線救國”,由衛視轉戰網綜江湖。而《放開我北鼻》可謂去年網綜市場唯一一檔純以互聯網思維開發的“萌娃”綜藝。

專訪《放開我北鼻》李文妤:如今做萌娃綜藝,必須小心翼翼

在《放開我北鼻》的製作人李文妤看來,“萌娃”網綜不僅需要滿足網綜特性:搞笑、有趣、腦洞大,而且在教育觀的傳達上、拍攝的方式上也需要更加小心翼翼。而“非親子關係”的《放開我北鼻2》之所以能夠勢頭持續飄紅,最大的優勢或許正是該節目對“素人北鼻”成長過程的最真切的觀察和關注。

“在我們節目中,大人和孩子一起相處,會變得簡單、單純、快樂,可以找回內心深處一直隱藏著的那份童真。其次非體現親子關係的節目,體現的更是“陪伴”和“溝通”,我認為作為‘萌娃綜藝’來說,更應該傳遞的是如何更好的和孩子相處,聆聽他們的內心。”

1

千璽是壞孩子、林更新是大廚

生活類真人秀更易挖掘明星真是一面

“千璽哥哥,你畫的是ELSA麼?”

“不是,哥哥畫的是哈琳啊。”

專訪《放開我北鼻》李文妤:如今做萌娃綜藝,必須小心翼翼

當易烊千璽在節目中,邊畫畫邊輕聲細語地哄小哈琳去吃飯的時候,屏幕前不知多少迷妹在大喊“國家欠我一個千璽哥哥”!

自《放開我北鼻》第二季開播,易烊千璽“溫油小哥哥”的綜藝人設開始深入人心。雖然他只有16歲,但照顧不足4歲的哈琳時,卻比直男又幼稚的林更新更像爸爸。

李文妤向筆者透露,剛開始選擇易烊千璽,就是看重其年輕、健康的“好哥哥“人設”:”“千璽本身就是‘弟控’,他在微博上經常晒抱著弟弟,哄他弟弟的照片。我們在第一季其實也有小猴子(侯明昊)這樣一個大哥哥的類型。千璽雖然更小,但是他已經可以很好的去照顧這些小baby,所以剛開始我們覺得他來很合適。”

專訪《放開我北鼻》李文妤:如今做萌娃綜藝,必須小心翼翼

但在隨後的節目中,千璽也竟然開始慢慢“放飛自我”,表現出童心未泯的一面。例如,他會帶著孩子們藏在儲物間,“玩失蹤”嚇唬馬天宇和于小彤;例如在泥地裡插秧弄得全身是泥的時候,他會把工作人員騙過來,把身上的泥蹭到人家身上,得逞後還笑的很開心。

李文妤表示,她對《放開我北鼻》第二季最大的期待,就是希望觀眾在覺得好玩、好笑的同時,還可以對三位嘉賓有全新的認識。例如林更新以前給大家呈現的是東北糙老爺們兒的形象,但他在節目中卻展現出了超細膩的自理能力,肩負起整理屋子、洗碗、大廚的重任。

“其實生活類的真人秀,它不是遊戲或者任務類節目,所以他比較容易看到明星比較真實的一面。如果這些明星他生活中就是很可愛的人的話,對於觀眾來說,就特別容易得到觀眾的喜愛。”李文妤透露。

2

第二季加入外景拍攝,“北鼻”的父母竟然全程跟組?

與《爸爸去哪兒》等綜藝不同的是,《放開我北鼻》第一季單靠在“北鼻屋”的拍攝,就吸引了逾6億點擊。但當萌娃綜藝做到第二季的時候,創新已成為當務之急。“萌”是核心吸引力,但絕非長久之計。所以第二季,李文妤也決定帶著“去哪兒”的路線,帶著baby和哥哥走出“北鼻屋”,到戶外進行拍攝。

專訪《放開我北鼻》李文妤:如今做萌娃綜藝,必須小心翼翼

李文妤透露,在這一季節目出了兩次外景,一次是去日本的遊輪,另外一次是去雲南西雙版納錄製了七天。

“因為房子裡確實沒什麼東西可拍了。”李文妤無奈的表示,“小朋友在房子裡面,可能只有看看動畫片、畫畫什麼的,對他們的成長其實也不利。但在出去玩的時候,他們會比較開心,與哥哥的人際關係會更親密。而且60到70分鐘的節目,整個情感節奏也是有鬆有弛的。”

但拍攝外景卻也為節目組設置了較大的難題:年齡較小的“北鼻”們究竟如何適應在外拍攝?

李文妤談到拍攝,嘆了一口氣表示“北鼻”其實是節目中最不可控的元素。“他們本身的意念感就比較強。比如他們在看動畫片的時候,哥哥說去做個遊戲吧,他們就會說‘我不要’。有些小朋友甚至一不高興就會說’我要媽媽’,就會哭就會鬧。一開始我們都以為他真的是想媽媽,但是後來發現,他們只是用‘我要媽媽’來表達他不想做某件事情的情緒而已。這樣的方式完全沒有道理可講,這確實是比較頭疼的一件事。”

專訪《放開我北鼻》李文妤:如今做萌娃綜藝,必須小心翼翼

所以“北鼻”的父母通常會全程跟組,住在拍攝地附近的賓館,車程大概五到十分鐘。當“北鼻”們碰到一些問題,節目組則會及時和父母溝通情況。

“出外景的時候,我們也讓父母跟劇組一起出去。因為晚上小朋友外出安全係數更差,所以晚上不拍攝內容的時候,我們還是讓‘北鼻’跟爸爸媽媽呆在一起的,除非我們有一些特殊拍攝內容的其中一兩天,他們會讓他們跟哥哥和嘉賓住在一起。”李文妤向筆者透露。

3

如今做萌娃綜藝,必須小心翼翼

“萌娃”雖不可控,但該題材綜藝卻始終備受關注。即便“限娃令”已頒佈一年,《爸爸去哪兒》等節目也寧可徹底“由臺轉網”,也不願放棄這塊蛋糕。

李文妤認為,其實之所以會出現“限娃令”,大部分原因正是由於該題材過於被製作方所追捧,導致市場出現了近乎失控的狀況。但話鋒一轉,她也認為,無論有沒有“限娃令”的頒佈,做關於孩子的節目都必須小心翼翼。

專訪《放開我北鼻》李文妤:如今做萌娃綜藝,必須小心翼翼

“我們需要小心翼翼於如何在節目裡呈現正確的引導,不能把錯誤的教育孩子的方法,當作正確的方法告訴大家;另一方面,節目也不能對參加拍攝的孩子造成不好的影響。比如有些孩子對節目拍攝無法適應,我們必須勸退。所以我們在選擇孩子的時候,都會提前先讓他們到導演家裡住上一天,看是否可以適應。”

從《爸爸去哪兒》到《放開我北鼻》,關於節目中大人教育孩子的方法孰對孰錯,多次成為網上熱議的話題。如果說《爸爸去哪兒》的“教育論”仍因“血緣關係”而增添了信服力,《放開我北鼻》不僅節目組有四個有經驗的媽媽導演,而且李文妤還事先請教了諸多教育專家和心理學家。

比如在第二季中,所有小朋友外出坐車都必須配備安全座椅;節目中女孩子跟男孩子開始分房睡覺,也特別安排了女工作人員給女孩子洗澡。

專訪《放開我北鼻》李文妤:如今做萌娃綜藝,必須小心翼翼

“這些東西我們都會特別的注意如何在節目裡面呈現。節目需要嚴謹的去樹立所謂的三觀,因為這個會對孩子的心理造成非常大的影響。”李文妤嚴肅的表示。

而對於“萌娃”節目究竟該如何拿捏“教育方法”,李文妤認為,只要媒體掌握好大的價值觀方向,不要硬把錯的說成對的,其實成年觀眾,包括由大人陪同觀看的小朋友,都會有正確的判斷能力。

“其實教育觀很難說哪些是絕對正確,哪些是絕對錯誤,比如像小彤對噗噗很嚴厲,但其實噗噗和小彤的感情最好,他們在節目後還經常發微信交流。噗噗也說知道小彤哥哥對他凶是為他好。所以在教育觀上,媒體有一個傳播的責任,我們也需要謹慎小心,有一些絕對不正確的東西,我們肯定不會去在節目上放大就好。”

4

做了18年電視都未摸清套路,何況網綜?

網綜在2016年進入“快車道”。網綜自由開放的創作空間,以及“爆款”頻出的藍海效應,導致資源的聚集得到進一步凸顯。傳統電視出身的金牌製作人、主持人等紛紛“觸網”並取得不俗表現:《極速前進》製作人易驊與騰訊合作推出《看你往哪跑》;《爸爸去哪兒》原導演謝滌葵也與騰訊合作了《約吧!大明星》;同樣作為打造過《花樣姐姐》、《媽媽咪呀》等節目的金牌製作人,電視世家出身的李文妤,“觸網”之後的第一部作品《放開我北鼻》也成為了“現象級”。

專訪《放開我北鼻》李文妤:如今做萌娃綜藝,必須小心翼翼

剛開始“跨界”的時候,李文妤曾謙虛的表示,自己還是網綜界的“小學生”:“網綜的觀點要更年輕,包裝要更活潑,但是所有這些東西,當我們在做電視綜藝的時候,因為要考慮到中老年觀眾,不能太過,不然收視就下來了。”

但在李文妤看來,其實所有的節目,還是要以內容為王的。“我們現在所說的傳統電視和網絡節目,唯一的區別是載體不一樣,但它的內在其實是一樣的。”

如果說《放開我北鼻》第一季,李文妤仍是在網綜領域摸索著前進,第二季她則開始對於網綜的元素“如數家珍”。她表示,網綜最大特點一是必須要好玩,二是需要腦洞更大:“3-5歲的萌娃,和90後左右的大孩子哥哥,他們的腦回路都比較異次元,碰撞在一起非常網絡化。並且哥哥們的年紀大部分接近目前年輕父母的年齡,這些年輕父母也正是網綜的主要觀看者,所以更容易產生情感共鳴。”

專訪《放開我北鼻》李文妤:如今做萌娃綜藝,必須小心翼翼

從第二季的節目中我們也能看出李文妤對“網感”更熟練的把控。例如,她選擇易烊千璽,一部分正是因為“現象級”網綜需要明星熱度的導入;例如,她曾經想在第二季嘗試直播與網綜結合的全新形式, “但畢竟孩子和大人在節目中,有慢慢成長的這樣一個過程。直播實際上已經把後段過程提前播出給大家看了,這樣的話,大家對於前面幾期的想象空間會縮小。所以再三考慮還是取消了直播。”

這似乎體現了李文妤開始跳脫出衛視綜藝的套路,練就了愈發成熟的“網綜”頭腦。但對於李文妤來說,她仍舊認為“網綜”領域還有太多需要研究的內容,如何能夠製作出一檔在年輕群體中產生持續影響力的節目,她還在摸索中。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