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自媒體紅利消失?現在開始做自媒體已經晚了?

自媒體 移動互聯網 網易 UC瀏覽器 李論姿勢 2017-03-29

2017年自媒體紅利消失?現在開始做自媒體已經晚了?

有些人特別喜歡在媒體上嚷嚷:

“紅利要完了,紅利要過去了,紅利已經接近尾聲,自媒體紅利已經不長了,下一波紅利從哪裡來......”

真是給我煩得不要不要的。

大概從2014年開始就有人說自媒體紅利要消失,說了三年,自媒體平臺反而越說越多。

那時候主要說微信公眾號,但即便微信公號數量增長極度迅猛,不是仍然有優秀的自媒體人崛起嗎?我記得李叫獸是2014年才入場,咪蒙更是2015年下半年才入場的吧?

今日頭條、UC雲觀、企鵝號、網易號、一點號等平臺崛起以後,又開始拿這些平臺說自媒體紅利快消失,基本路數都沒變,只是描述的對象變了。

真是製造了一些沒有必要的焦慮。作為一個自媒體人,我有必要講講我對自媒體的理解。

一、流行和趨勢這兩個概念要分清楚

所謂流行,就是去年穿人字拖,今年穿布底鞋,你今年才開始穿布底鞋,那確實沒趕上穿人字拖的紅利,這種倏忽而來又倏忽而去的東西,叫流行。

所謂趨勢,會發展,會演化,一旦出現就不會輕易消失,一旦價值產生就不會輕易消退,不因流行而改變,甚至不以人的意志為轉移的東西,叫趨勢。

21世紀最明顯最重要的趨勢之一,濃縮成一個字,就是“網”。從人的互聯網,到物的互聯網,就連《終結者》裡的超級智能,也起名為“天網”。在可預見的人類未來,互聯網都是最重要的大趨勢之一。人類的網絡社會剛剛開始,這是新千年的重要主題,注意,是千年哦!

將眼光放在廣闊的人類發展歷程上,互聯網社會不過是個萌芽,自媒體是人類網絡社會必然出現的趨勢,連萌芽都算不上,哪裡能談及紅利消退的問題?

二、人的網絡節點化,是自媒體的本質

自媒體出現的根源,在於人類社會形態發生根本性改變。

回想一下,在互聯網普及以前,人們的工作、生活和社交狀態。

每個人身邊有一個小圈子,家人、鄰居、親戚、朋友、同事,人們習慣在自己的小圈子裡分享各種信息和八卦,偶爾交流下稍微深刻的話題。那時候人們的活動範圍有限,信息交流範圍比較狹窄,離開熟悉的圈子,基本沒有發表個性看法的機會,也不可能給遙遠的陌生人提供服務——人的個性價值受限於特定地理社交範圍。

現代科技尤其是互聯網大發展,人們原有的圈子邊界被打破,原有的關係被瓦解,最具根本性的轉變首先是人的原子化,然後是原子化的個人變成網絡上的一個節點。節點與節點連成網絡,跨越時間和地理的侷限,讓人們的需求和願望在網絡裡流淌,同時也重構了人類社會。

所謂自媒體,“媒體”不是核心,“自我”才是根本。狹義理解,就是把傳統圈子裡的個性價值轉變成網絡節點價值。自媒體收益問題,就是你代表的節點對其他節點吸引力強不強,別人願不願意聽你說話、看你表演、接受你的信息和服務,甚至願意給你付費。也許有些人已經在迴應幾百萬人,沒關係,你至少可以先努力服務好幾百人。即便這也做不到,仍然沒關係,人類社會的法則向來是江山代有人才出,網絡社會也不例外,只要自我條件具備,任何時候都不晚——因為社會既是恆久存在的,也是流動變遷的。

自媒體的本質,並非偶然興起了一個行業,而是人類社會出現根本性的轉變。簡而言之,讓自己成為網絡節點將成為未來的社會常態。一部分先覺醒的人,率先把自己作為網絡節點包裝推廣出去,這是一個長久趨勢的開端,而非終結。

把自媒體人放到人類的網絡節點化裡去看,幾十幾百萬人很多嗎?不過是很小的一個比例而已。

三、各大自媒體平臺還處在青春期

2017年自媒體紅利消失?現在開始做自媒體已經晚了?

有些人說頭條、企鵝、UC、一點、網易等等平臺已經很成熟,這完全是誤判。

我在一篇文章裡分析過,自媒體平臺會經歷三個階段:起步期-青春期-成熟期。

起步期的特點是“連接大於一切”,流量分配首要規則是規模內容和規模用戶的連接,在這個階段我們會發現內容質量並非是最重要的,比如早期的頭條和早期的微信公眾號,有些大號用沒什麼質量的內容就聚攏了大批粉絲。

而平臺進入青春期以後,流量邏輯將發生根本性轉變,即輕內容和重內容分流。這一點在微信公眾號上比較明顯——一千多萬公眾號裡,除了地方服務號、頂層大號,還能劈開一條路的就是專注乾貨的重內容公眾號(個人優質原創仍然有機會),而早期匯聚了大批粉絲的低價值公眾號將被讀者遺棄。換句話說,越是成熟的自媒體平臺,越會出現重內容分流形態。

就目前看來,微信公眾號的成熟度要領先其他平臺(當然信息分發模式也不同),各大平臺從欄目設置到商業模式,流量規則仍然是“連接大於一切”,總體上比較粗糙。比如:360個行當裡的專家工匠們都應該有自己的自媒體,相同愛好和追求的人都應該有自己的自媒體,相同生活經歷的人都應該有自己的自媒體、相同職業的人都應該有自己的自媒體......太多了,但是現有的平臺和欄目都無法很好配稱。

由於輕重內容的分流還沒有真正開始,放眼望去大部分自媒體人都在刷新聞流量,但從發展規律看,新篇章必將到來,也許2017年就是轉折點。(UC前兩天邀請專家內容創作者入駐算一個苗頭)

四、即便剛入場,也是領先者

2017年自媒體紅利消失?現在開始做自媒體已經晚了?

自媒體之所以火熱,並非偶然流行,而是代表了人類網絡社會的未來常態,現在不過是小荷才露尖尖角。新入場自媒體人抓住機會別輕易放棄,不是因為它很快會過去,而是要積累先發優勢,比起今後無數年裡必將入場的人們,我們已經是領先者。

自媒體人定位方面,在沒有團隊刷流量的情況下,建議放棄新聞類輕內容,選擇細分服務領域進入,在平臺內容分流之前,搶先打造好專家式個人IP,以此為基礎再謀其它延展。

敬請關注李論姿勢下期內容,歡迎讀者提出自身疑惑的問題,李論姿勢會綜合典型問題在後續文章中給予迴應。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