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生」淄博人加把勁,把這10項改變咱們生活的“改革”頂上去

「民生」淄博人加把勁,把這10項改變咱們生活的“改革”頂上去

推薦閱讀

淄博二胎媽媽產後抑鬱,攜女出走24小時,家人擔心她……

【恆熱】今夜起連續三天有雨,但不一定涼快,最高溫將突破…

按照《淄博市全面深化改革運行規則》,根據市委全面深化改革委員會工作安排,全市各級各部門堅定不移推進“五個堅持抓落實、深化改革惠民生”全面深化改革“淄博實踐”,堅定不移突出“以信息化推進民生領域制度創新改革”淄博特色,堅持“群眾有所呼、改革有所應”,按照“以人民為中心的價值取向、‘四個有利於’的改革標準以及突出重點、問題導向、信息化推進”五項原則,圍繞群眾關心關注的熱點焦點難點問題,推薦上報了2019年第二批信息化推進民生領域制度創新改革經驗,共84項(市直部門16項、區縣68項)。經過市委全面深化改革委員會各專項小組和區縣互評,篩選確定了20項備選經驗。

為進一步提升廣大群眾對改革的參與度和獲得感,現向社會公開發布20項備選經驗。歡迎各界群眾積極參與投票,選出最具推廣推介價值的10項信息化推進民生領域制度創新改革經驗。推選事項要符合以下標準:一是推選事項應為信息化推進民生領域制度創新改革經驗,能夠充分運用信息化手段,快捷、高效地惠及最廣大人民群眾;二是推選事項應是基層創造、群眾受益、可推廣可複製的制度創新改革經驗;三是推選事項應符合“四個有利於”的改革標準,即“有利於增添經濟發展動力、有利於促進社會公平正義、有利於增強人民群眾獲得感、有利於調動廣大幹部群眾積極性”;四是推選事項要突出問題導向與目標導向的統一,有助於解決民生領域深層次問題,提高以信息化推進民生領域制度創新改革的針對性和實效性。

備選經驗名單具體如下

(投票時間:從即日起至7月4日上午10∶00)

2019年第二批

信息化推進民生領域制度創新改革經驗

備選名單(20選10)

01

市人大常委會以信息化為支撐,構建“五大新格局”、建立“六項新機制”簡介

今年是地方人大設立常委會40週年。市人大常委會在認真學習貫徹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的基礎上,依法按規、與時俱進,提出以信息化為支撐,著力構建“五大新格局”、建立“六項新機制”,推動市人大常委會工作與時俱進、走在前列。

“五大新格局”,是指在工作佈局上,依法按規、與時俱進構建黨建工作、代表工作、宣傳工作、老幹部工作和信息化推動依法履職工作五大新格局。

“六項新機制”,是指在工作機制上,依法按規、與時俱進建立省人大及其常委會重點工作落實、市委中心工作落實、立法工作、監督工作、法定事項承辦督辦工作及常委會機關管理工作六項新機制。

“以信息化為支撐”,是指以大數據為基礎,以相互融合為重點,以應用實效為關鍵,以標準規範為保障,堅持規劃建設與管理並重、軟硬件建設並重、有序開放與維護安全並重,推動市人大常委會依法履職能力和水平不斷提升,為構建“五大新格局”建立“六項新機制”,提供有力的信息化支撐。

為確保“五大新格局”“六項新機制”落地見效,市人大常委會配套出臺了“五個一”落實制度(即每季度一調度、一督查、一排名、一通報、一會診),確保好制度抓好落實。

02

淄博智慧旅遊體系建設改革簡介

智慧旅遊建設是旅遊業發展的重要內容,也是智慧城市建設的重要組成部分。近年來,市文化和旅遊局在智慧旅遊建設上不斷加大領導和投入力度,開展了系列“互聯網+旅遊”智慧旅遊項目建設,在全省率先建起了“1+3+7”淄博智慧旅遊體系,基本實現了一部手機遊淄博。建立智慧旅遊服務平臺,以滿足客戶智能化、人性化、個性化和信息化需求為導向,打造旅遊公共服務新模式。遊客可以通過關注“文旅淄博”、“淄博文旅公共服務”微信公眾號,或淄博文化旅遊官方網站,以此為入口,查詢淄博的旅遊景點、鄉村旅遊點、酒店、美食等各類旅遊資訊。“文旅淄博”微信公眾號上,還提供衛生間查詢、交通查詢等各類便民查詢功能,以及景區門票和酒店的預訂功能,尤其是上面的手繪地圖,可以實現面向遊客的景區自助講解、景區內導覽等自助功能,極大的方便自駕遊和散客。該平臺建設了淄博旅遊全域二維碼引導系統,通過在各酒店、購物場所、景區、旅行社、火車站和汽車站等人流聚集地擺放大量場景二維碼引導牌,構建全域旅遊線上傳播的入口體系,引導遊客從線下進入線上,還可以通過微信、微博等載體為遊客提供實時投訴、諮詢、評價等服務,為遊客在淄博旅遊提供“吃住行遊購娛”等方面的諮詢查詢和購買服務,提升了旅遊公共服務和宜游水平。

淄川區針對近年來區域旅遊業態數量快速增長、旅遊目的地效應凸顯的狀況,開拓旅遊營銷服務思路,以“互聯網+旅遊”手段,開發建設“暢遊淄川”智慧旅遊系統,實現了旅遊資源“現實+手繪+實景”的多維度展示。通過該系統“景區720度、實景直播”等功能,遊客在手機上即可直接領略景區全貌、實時及未來天氣、人流擁擠程度等信息;通過系統的“跟著地圖遊淄川”功能,可實現一鍵導航、語音講解、圖文介紹、全景展示、一手掌握。同時,根據遊客反饋信息,配合進行線下實體資源的優化提升,實現了線上線下旅遊資源的融合發展。系統自2018年6月份上線運營以來,持續推薦淄川旅遊“吃住行遊購娛”等旅遊資源信息,為往來遊客提供了便捷、高效、舒適的旅遊服務,為提升淄川旅遊目的地形象起到了積極作用。

03

住房公積金信息化建設助力服務效能提升改革簡介

以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為指導,深入學習貫徹黨的十九大精神,按照國務院《大數據發展行動綱要》等文件精神,認真貫徹落實省、市各級部門關於深化放管服改革、優化政務環境的工作要求,推進“一次辦好”改革相關部署,提升住房公積金的政務服務水平,不斷滿足人民群眾對於使用住房公積金日益增長的需求。通過企業職工由申請住房公積金貸款到提取住房公積金歸還住房公積金貸款業務的辦理,業務辦理流程逐步優化,業務辦理材料逐步精簡,由少跑腿到零跑腿,12329服務熱線、短信、微信公眾號、網上服務廳等提供全方位的公積金服務,為人民群眾帶來越來越多的福利。主要做法包括深入群眾做調研,信息化建設鋪路,為民精簡材料;建起風險防控防火牆,保障資金安全;積極融入國家級平臺建設發展。同時也應時刻保持清醒,住房公積金的信息化建設是以人民的需要為發展導向的,要堅持以人民為中心的價值取向;信息安全問題不容忽視,住房公積金作為資金運作機構,信息安全保障重任也越來越重。

04

工業投資項目“1+N”審批制度改革簡介

工業投資項目“1+N”審批制度改革:“1”即“拿地即開工”審批模式,“N”即承諾審批制、“標準地”出讓、“先建後驗”、區域評估評審、幫辦代辦等審批方式創新。該模式主要適用於年度內確定的重大項目和重點技改項目;入駐省級以上工業園區的新建、改建、擴建工業項目。

“拿地即開工”就是在土地報批的同時,同步辦理施工許可證核發前的所有事項審批,在取得不動產證時,完成工程施工許可證的辦理,實現“拿地即開工”。該審批模式共劃分為立項預審階段、並聯審批階段、施工許可(拿地開工)階段三個階段。推行5項創新審批方式:1.推行承諾審批制。各審批部門公佈承諾標準,行政相對人按照標準承諾後,審批部門先行作出行政許可決定。2.探索推行“標準地”出讓。工業園區土地實行事先儲備,園區完成整體性評估評審,入園項目企業與園區管理機構簽訂“標準地”使用承諾書,實行“標準地”出讓。3.探索推行“先建後驗”改革。對工業園區土地實行事先儲備,入駐園區的工業投資項目在完成審批基礎條件並作出書面承諾後,先行開工建設,驗收合格後辦理竣工備案手續和相關證件。4.推行區域評估評審。園區管理機構統一委託中介機構集中組織實施,形成園區整體性評估評審成果,可不再單獨進行或簡化有關評估評審。5.推行幫辦代辦服務。組建幫辦代辦隊伍,為企業提供全流程、個性化的無償幫辦代辦服務。

05

互聯網+尋親簡介

近年來,在市委市政府正確領導下,市民政局不斷加強救助管理機構規範化、標準化和精細化建設,按照“救一人危困,助萬家團圓”的救助工作理念,不斷創新尋親機制,運用“互聯網+”救助尋親的新方法、新思維不斷突破流浪乞討人員尋親工作。發揮“互聯網+”工作思維,充分利用“今日頭條”“微信朋友圈”“微信公眾號”等互聯網工具第一時間發佈尋親消息,形成迅速反應的互聯網尋親思維。積極運用“全國救助管理信息系統”人像比對、DNA信息採集等智能手段,進一步提升救助尋親效率。市救助服務中心與藍天救援隊、藍鯊兒童救助中心、城際救援隊等5家公益組織成立救助尋親平臺,形成消息互通、實時聯動的尋親平臺,進一步發揮互聯網尋親功能,切實提升尋親效率。通過“互聯網+尋親”,逐步形成了較為固定的流浪乞討人員尋親模式,取得了一定成效。自2018年起截至目前,共實施救助906人次,尋親成功率達到了96%以上。

06

“4+”訴訟服務打造智慧法院簡介

近年來,淄博中院始終堅持以人民為中心的發展理念,積極推動“互聯網+”背景下的信息化建設應用的轉型升級,重點解決“找人難、諮詢難、反饋難、閱卷難”的“四難”和“問詢累、跑路累、立案累、閱卷累”的“四累”,著力打造“物理零距離、交流無障礙、網絡全時空”的智慧法院。

“4+”訴訟服務的宗旨是建立“互聯網+訴訟服務、線上+線下、服務中心+虛擬空間、固定+移動”的服務模式。一是依託12368熱線,整合微博微信、信件來訪、手機APP、手機短信、紀檢投訴平臺等全部渠道,建成了具有淄博特色的訴訟服務平臺;二是開發“司法為民”APP和微信智能服務機器人,為當事人提供24小時訴訟服務;三是上線互聯網訴訟平臺,網上立案、繳費、退費、材料遞交等均可通過互聯網實現;四是開發應用電子閱卷系統,當事人或律師通過電腦、手機等實時閱卷, 緩解“閱卷難”。

“4+”訴訟服務建成以來,一是極大地方便了群眾訴訟。今年以來,訴訟服務平臺共接收群眾各類諮詢2900餘次,手機APP訪問14700餘次,微信智能服務機器人月均訪問3000餘次,全市網上立案率86.34%,電子閱卷系統開通僅5日就提供閱卷服務40餘次2000餘頁;二是得到上級認可,2019年5月27日《人民法院報》對此進行整版報道。

博山區“24小時法院”簡介:博山區藉助信息化設備實現24小時法院智慧訴服應用,為人民群眾排憂解難,減輕人民群眾的訴累,實現達到自助立案、自助繳費、自助打印、自助文件流轉、自助案件信息查詢、庭審公告查詢等訴訟服務功能,為群眾提高全天候、精準化的司法服務,真正做到“百姓少跑腿、數據多跑路”。一是建設一站式服務平臺。引入“24小時法院”自助服務終端,集成身份證信息讀取、立案信息填報、訴訟材料掃描、訴訟費用繳納等多項功能,實現群眾辦事“一窗辦理”。二是提高服務體驗。開闢專門空間建設“24小時法院”,設置身份證人證合一門禁系統、智能雲櫃系統等便民設施,進一步提高群眾辦事體驗。三是完善運行機制。安排專人負責處理“24小時法院”事務,確保“24小時法院”提交上來的案件,第一時間進行辦理、第一時間反饋、第一時間落實。“24小時法院”破解了五天八小時的工作時間限制,為群眾提供24小時的司法服務;避免了群眾在窗口排隊,甚至多次往返法院的情況,實現了一站式辦理;分流了原本在窗口部門的辦事人員,群眾的辦事效率得到了提升,使得法院工作人員可以將更多的精力投入到審判一線,為群眾提供更好的司法服務。

淄川區“智慧法院”建設簡介:淄川法院充分運用“互聯網+”思維,圍繞全方位、智能化服務抓落實,強化信息化應用,加快推進大數據、大格局、大服務的“智慧法院”建設。一是全力打造一站式、智能化、人性化訴訟服務中心。聚焦“網上辦、零跑腿”目標,在訴訟服務大廳設立自助服務區,紮實推進“網上立案、網上繳費、網上退費、網上保全、網上送達、網上調卷、網上辦案、網上打印”,逐步實現訴訟材料網上流轉、訴訟文書在線製作、管理事項在線審批、流程信息自動生成,不斷提升執法辦案信息化水平。二是積極運用大數據、人工智能等現代科技手段,為法官辦案打造智能化“助手”。依託通訊運營商數據系統,研發“智慧送達平臺”,不斷探索“信息化、規範化、多元化”送達模式,有效緩解“送達難”問題;以科技法庭為中心,整合開發遠程提訊、遠程開庭、遠程接訪等應用,強力推進庭審語音識別錄入、類案智能推送、文書糾錯等智能輔助辦案系統,狠抓電子卷宗隨案同步生成和深度應用,不斷推進訴訟服務向移動終端、新媒體平臺集聚。三是運用信息化技術助力執行攻堅戰。建立集網上查控、遠程指揮、信息公開、信用懲戒等功能於一體的執行指揮中心,加強執行網絡平臺建設,藉助“點對點”、“總對總”財產查控系統,對被執行人財產實行地毯式、全覆蓋查控,加快推進網上拍賣等工作,為執行“最後一公里”提檔加速。

07

就業社保服務窗口綜合櫃員制改革簡介

以往,我市就業、社會保險、機關事業保險、社保卡服務等4個服務大廳分別在4處辦公,相互之間距離遠,業務協同性不強,群眾辦事需要在不同大廳、不同窗口之間來回奔波,辦事環節多、材料多、效率低,群眾意見很大。市人社局按照“一次辦好”改革要求,在全省率先探索就業社保綜合櫃員制改革,再造就業、社保、社保卡管理等業務流程,精簡辦事材料,整合信息系統,整合服務大廳,整合業務人員,實施櫃員管理“一套制度”,市一級改革取得了圓滿成功,並在區縣一級開始推進實施。通過實施綜合櫃員制改革,市級就業、社保、機保、社保卡等服務大廳整合為一個大廳,進駐市政務服務中心,原有的數十個專業性質的服務窗口整合為16個綜合櫃員窗口,每個窗口通辦114項服務事項,實現了窗口服務事項“一窗通辦、一次辦結”,辦事環節、辦事材料大為精簡,為民服務質效顯著提升。今年4月,省人社廳專門來我市進行調研,並在“山東人社”微信公眾號、《山東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雜誌上對市人社局率先實施就業社保綜合櫃員制改革作了宣傳推介。

高青縣緊緊圍繞“轉變作風、優化服務、提升效能”的總體要求,創新服務模式,實施社會保險綜合櫃員制。通過優化窗口布局,簡化業務流程,培養“全能”業務精兵,將涉及“一次辦好”窗口業務變“多口分散受理”為“一窗通收通辦”,真正實現了社保業務“一窗受理、一次辦好”。目前,社保大廳共有7個綜合櫃員窗口,100餘項社保業務可通過“前臺統一辦理、後臺審核把關”的經辦模式受理,日均受理業務200件以上,平均辦結時限嚴格控制在了10分鐘以內。

08

淄博惠企政策服務平臺簡介

2019年全市“兩會”期間,多名企業家代表反映當前各級制定出臺的惠企政策不能有效落實到企業中,存在企業政策獲取渠道少、知曉度不高、申報不及時、解讀不準確等問題,希望政府幫助企業提高政策落地落實能力,切實發揮政策在支持企業發展中的關鍵作用。會議期間,市政協十二屆三次會議第1203277號《關於破解各項政策落地難問題的提案》交由市政府研究室辦理。為了有效破解政策落地“最後一公里”問題,市政府研究室深入企業調研,會同淄博日報社組織開展惠企政策落地見效論壇,詳細瞭解政策落實情況,並學習借鑑先進地區經驗做法,經集體研究,決定運用信息化手段,從解決政策信息不對稱的角度出發,規劃建設“淄博惠企政策服務平臺”,共同營造良好的營商環境。

積極發揮信息技術便捷、高效優勢,把解決信息不對稱問題作為突破口,1月份開通了“淄博政策匯”微信公眾號,5月份啟動了“淄博惠企政策服務平臺”設計開發工作。在人員緊張、調研壓力較大的前提下,抽調4名業務骨幹,聘請2名專業技術人員和1個專業機構,共同組建工作專班,負責項目平臺建設。“淄博政策匯”微信公眾平臺由研究室2名同志負責,每天從海量政策信息中篩選“含金量”高的政策信息,將“乾貨”篩選提煉後,及時編輯發佈。“淄博政策匯”微信公眾平臺上線運營以來,企業關注人數突破5000人,累計發送政策信息750餘條,閱讀量超過10萬次。期間,調研了廈門、中山、深圳等地破解政策落地難問題的主要做法,學習借鑑了全國中小企業服務平臺等先進平臺建設經驗,在此基礎上,啟動了“淄博惠企政策服務平臺”設計開發,計劃10月份基本完成,年底實現運行。主要功能是將各類惠企政策按照資金申報類、稅費減免類、資質認定類等分類展示,逐項政策明確申報條件、申報要求、申報方式,提供搜索查詢、定向推送、跳轉辦理等延展服務,努力提高企業獲取政策便捷度和政策獲得感。

09

鄉村振興大數據審計系統改革簡介

2018年2月4日,《中共中央關於實施鄉村振興戰略的意見》正式發佈,確立了鄉村全面振興“三步走”戰略目標。淄博市審計局結合我市村級組織發展現狀,探索建立了獨具淄博特色的鄉村振興大數據審計系統,將全市2964個村居村情、財政專項資金、低保數據、歷次審計等情況錄入系統,建立共享信息數據庫,創新村居審計方法,做到了圍繞精準扶貧工作讓數據定計劃,圍繞惠農支農工作用數據篩疑點,圍繞養老醫療教育工作採數據精準審。

通過鄉村振興大數據審計系統,取得了以下成效:一是促進了鄉村振興政策的落實到位。先後在全國形成淄博特色村居審計模式,出臺《淄博市村居審計辦法》,在全省乃至全國率先實現省、市、縣、鎮多級聯動、審計巡察兩級聯合的鄉村振興大數據審計特色。二是維護了民生資金的安全與效益。累計查處民生資金問題金額22億元,移交案件線索300餘起,受到判刑、處理處分人數200餘人次,促進出臺製度60餘項。三是為領導決策提供精準依據。依託本系統,能夠可視化的展現全市各個村居的村情和審計成果情況,為領導決策提供參考。

張店區以服務村居審計為宗旨,積極探索村居審計大數據管理模式,通過村居大數據審計應用該系統,在年初制定村居審計計劃時,根據全區各個村居的財務和村幹部任職情況,選擇當年需要審計的村居,統籌安排審計計劃,確保國家審計、內審機構、中介機構力量的合理分配;通過查詢以前年度村居審計情況、村居財務情況等,做好審前調查,確定審計重點,為制定審計實施方案提供便捷服務;根據審計方法生成疑點數據,核實疑點,有效提高工作效率;對典型問題進行查詢分析,確定重點審計事項;可對鎮辦內審、中介機構及人員進行引導、指導和提示服務,對鎮辦內審和中介機構開展的村居審計工作實施指導和監督,實現村居審計質量“標準化”控制。

博山區立足地區實際,將當前全區經濟發展情況、鄉村特徵、農村易發腐敗點與審計機關自身綜合水平結合,通盤考慮規劃,將大數據分析與審計項目結合、與審計制度相融合,建立“三農審計”大數據分析平臺,力求從審計監督角度發現問題、分析問題、解決問題。2018年,博山區被省審計廳確定為首批縣級審計機關大數據應用示範單位,其做法作為典型案例在全省推廣。

010

不動產“網上預約”登記改革簡介

淄川區不動產登記中心“網上預約”登記平臺是綜合運用“互聯網+不動產登記”的改革理念,依託不動產微信公眾號進行設計和開發,搭載網上預約、網上預審、辦事指南查詢等服務功能,通過數據共享,由外網進行預約預審,推送至內網審核、登記。以“簡單、實用、便民、安全”為出發點,為群眾和企業提供實時的不動產登記服務。可預約辦理“國有建設用地使用權首次登記”、“國有建設用地使用權及房屋所有權抵押權首次登記”等登記類型。藉助該預約平臺,辦事群眾按照辦理業務的要求將申請資料進行拍照上傳,材料預審通過後,預約平臺會將預約信息以短信方式發送至辦事群眾手機上,然後再由辦事群眾自主選擇到預約窗口辦理業務時間,預約完成。隨後,辦事群眾可按照預約時間攜帶相關紙質資料直接到預約窗口,按照預約順序號進行現場確認、繳費,完成不動產登記。經過開展網上預約預審登記,成效比較顯著。在推出網上“預約預審”登記前,因不動產登記中心業務量較大,辦事群眾經常提前就來到政務中心排隊等候,有的因為材料不齊全還要往返多次。現在通過“網上預約”就自由掌控辦事時間定時定點攜帶有關材料輕鬆到預約窗口辦理登記業務,高效、方便、省時、省勁、省心。通過這項“互聯網+不動產登記”服務平臺項目的建設,淄川區率先實現了不動產登記“數據網上飛”、“群眾少跑腿”、“最多跑一次”的辦事目標。

011

社區管理制度創新改革簡介

臨淄區推行“一窗受理,全科服務”持續提升社區服務效能:近年來,臨淄區按照省市工作部署要求,在城市社區積極推行“一窗受理,全科服務”,持續提升城鄉社區治理水平。前期,選擇稷下街道淄江花園社區、雪宮街道桑楊社區等12個純城市社區進行試點,通過改造現有大廳服務窗口,將分設的民政、人社、計劃生育、黨建等辦事窗口整合為綜合服務窗口,變“多頭受理”為“一窗受理”,變“專項服務窗口”為“全科服務窗口”,打破以往1名社區工作者只負責某幾項工作、只辦理某幾個部門相關業務的傳統服務模式,改由1個窗口受理全部社區公共服務項目,讓“數據多跑路,居民少跑腿”。同時,以便民利民為導向,整合服務大廳便民窗口,設置諮詢服務檯、休息等候區、前臺辦理區和後臺工作區,分工辦理前臺無法實時辦結的服務事項。在社區服務大廳其他空間打造“開放式、無櫃檯”的服務環境。實行2名社區工作者輪流坐班、錯時值班、節假日輪休,其他社區工作者分片包塊、聯繫駐區單位、上門服務、結對幫扶等工作機制,加強社區與居民群眾和駐區單位的聯繫。通過推行“一窗受理,全科服務”,實現了業務流程系統化,業務審核策略模塊化,受到了辦事企業和群眾的廣泛歡迎,社區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顯著提升,徹底打通了服務群眾的“最後一公里”。

周村區結合自身實際,經過探索實踐,初步建立了以網格化管理為依託,以培育全科全能社區工作者為重心的“全科服務管家”服務群眾新模式。一是建立培訓機制。通過建立“經驗+反思=成長”的綜合培訓機制,將各項公共服務事項中可以在社區辦理的業務全部熟悉掌握,實現一個人即可辦理各種業務。二是實行ABC輪崗。A崗窗口服務,B崗下沉網格,C崗居民事務代辦。三是完善社區職能劃分。對社區進行劃分,繪製社區服務管家管理示意圖,明確社區服務範圍。組建社區服務團隊,社區書記為服務總管家,每個配備一名網格服務管家和數名網格服務管家助手。四是踐行服務承諾。利用錯時、延時、加時、線上預約和解答做到時時服務,實現有問必答,有詢必復。社工由過去的“專門專崗”變成了“全科全能”,實現服務群眾“一站式”“一條龍”,讓群眾少跑腿,社區服務管家多跑路,真正實現服務群眾“無休息”“零距離”。

012

互聯網+智能垃圾分類改革簡介

張店區探索實施互聯網+智能垃圾分類改革。一是定點投放智能分類設備。智能分類設備引導居民參與垃圾分類,監督檢查垃圾分類情況,實現人工操作管理時代向智能物聯網時代跨進。張店區公園街道開展生活垃圾分類示範片區建設,投資5萬元,在居民小區、人員密集場所定點投放了十個智能分類垃圾桶,垃圾桶配備簡明易懂的圖示,引導居民將可回收垃圾物(塑料、鐵皮、玻璃、報紙等)合理投放。二是建立積分獎勵系統。智能垃圾桶自帶APP系統,居民只要掃碼、投遞,智能垃圾桶自動對可回收垃圾進行稱重,隨後居民即可根據投遞的物件獲得相應的紅包收入,手機上還可查看回收桶是否已滿,免得白跑一趟。積分獎勵系統讓居民主動參與其中,增強垃圾分類意識,形成可持續的分類習慣。三是提供配套服務。建立社區垃圾分類回收服務站,為居民提供垃圾分類宣傳指導服務,生活便民服務,通過貼心服務獲得居民信任並認可垃圾分類架起居民和社區居委會信任的橋樑,加強社區文化建設。

013

交通事故快速處置機制創新改革簡介

臨淄區“警保醫”聯動服務模式:探索將交警、保險理賠公司、醫院三方力量整合,形成“聯動救援、信息共享、理賠前置、閉環管理、網上監督”五位一體工作機制。以往發生交通事故,受害人要在交警、保險和醫院三個部門往返跑,各部門的工作數據不共享,給群眾帶來許多麻煩不便。推行“警保醫”聯動服務模式後,依託“警保醫”聯動APP,可以將交警、保險公司、醫院三方數據上傳至共享平臺,實現數據三方共享。一旦發生交通事故,群眾撥打122報警電話後,交警部門可以讀取事故基本信息,保險公司可以讀取車輛保險情況,醫院可以指導現場人員先期做好搶救和治療準備,實現對傷者的快速救治。同時,該模式還重塑了理賠流程,將保險理賠前置,打破行業壁壘,所有手續均可實現網上提報、網上申請、網上審批、網上辦結,做到了車傷病人零支付、保險先行墊付、醫院先行救治,實現事故定責、保險定損、理賠支付“一站式”“一網式”辦理。通過推行“警保醫”聯動,實現了小事故有快處,大事故有應對,賠款快速到位、糾紛快速化解、救援快速響應,切實解決了老百姓最關心的實際問題。自運行以來,已成功辦結交通事故20起,墊付醫藥費30餘萬元。

博山區於楊法官工作室:在交警部門設立“於楊法官工作室”,整合法院、交警、人民調解、保險公司等各方力量,共同打造交通事故聯動調處、快速化解工作機制,切實打通了化解交通事故糾紛的“最初一公里”和“最後一公里”。5月26日,市委常委、政法委書記韓國祥作出批示:“博山區法院探索建立的矛盾糾紛多元化解體系,方便了廣大群眾,為基層社會治理創新提供了有益借鑑,應當予以充分肯定。”實行一站式辦理。工作室對訴前保全、立案繳費、調解開庭、賠償款項過付等交通事故責任糾紛審判各環節的工作實行全流程、一站式辦理。實行多元化調處。立案前,工作室引導當事人進行仲裁或訴前調解快速解決糾紛;訴訟過程中,邀請交警部門參與調解或委託交警部門調解;對於重大複雜案情,實行聯席會議制度,共同解決當事人的糾紛。實行要素式審判。根據以往經驗,對交通事故責任糾紛實行要素式審判,制定案件要素表,突出審理重點,提高庭審的針對性和效率。實行信息化辦案。工作室全部採用網上立案,立案、辦案、裁判文書公開、判決書、調解書領取等案件處理各個流程均可從網上辦理。“於楊法官工作室”自運行以來,共受理審結道路交通事故案件339起,群眾處理道路交通事故的經濟成本、時間成本節約了70%以上,群眾道路交通事故調處滿意度達到100%。

014

“社會治理數字信息平臺”改革簡介

為適應社會信息化發展大趨勢,桓臺縣統籌資源、整合力量,在馬橋鎮創新建設“社會治理數字信息平臺”試點,加快了信息共享共用步伐,提升了社會治理現代化水平。

桓臺縣馬橋鎮“社會治理數字信息平臺”以大數據、雲計算、GIS等新一代信息技術為支撐,依託已建成的地理信息共享平臺、全域網格化管理服務平臺、大數據平臺,以地理信息整合各類農村社會治理信息和數據,實現信息資源充分共享與集成應用,通過“一庫、一平臺、一張圖、N個應用平臺”建設,以PC端和移動端“兩端”建設為支撐,建立農村社會治理數據採集與更新機制,為鄉村振興提供更豐富、更便捷、更高效的地理信息基礎數據服務,實現了農村社會治理的精細化、智能化。

目前,已完成平臺數據庫各項信息採集錄入工作,採集人口信息22000條,房屋信息6900套,旱廁改造信息5500條,煤改氣、煤改電信息3074條,採集重點及特殊人員信息16類,窯灣、坑塘信息152處,水井信息2202個,企業信息123家院落信息63處,養殖戶信息115處;完成人口、房屋信息關聯與銜接,實現“人入戶、戶進房、房上圖”;實現在地圖上展示人口分佈及屬性信息,使用戶一目瞭然知曉各類人群的分佈及屬性信息。通過各項數據信息的實地採集,切實做到了社會治理底數清、情況明、信息靈,把新時代社會治理提升到了更高水平。

015

“公安(交警)+城管”聯動聯勤執法模式改革簡介

沂源縣立足提升社會綜合治理能力,抓住行政執法體制改革機遇,積極推動巡警、交警、城管街面執法力量整合,在全市率先推行了“公安(交警)+城管”聯動聯勤執法模式,創新建立了四個一體化運行機制,全縣社會綜合治理工作取得了顯著成效。一是構建一個領導體系。成立“公安(交警)+城管”聯動聯勤工作領導小組,由縣政府分管領導任組長,縣公安局、縣綜合行政執法局、縣交警大隊主要負責同志為成員,並下設辦公室,全面負責社會治安防範和城市管理聯動聯勤的組織、協調、指揮、落實。二是強化兩個工作抓手。通過打造聯勤服務平臺、壯大聯勤執法隊伍,設“警城一體化管理服務崗亭”5個,更新執法執勤用車(摩托車)12(10)輛,更新執法設備60部,新招聘城市管理協管員50人,加強了執法力量,充實了執法人員。同時,在全市率先打造“城管驛站”1處,整體接入公安部門“天網”監控系統,發揮可視化指揮調度、智能化視頻監控、數字化監督考核,實現警城聯勤聯動的資源共享和信息整合。三是制定三項保障措施。通過績效考核機制、工作激勵機制、經費保障機制,將“公安(交警)+城管”聯動聯勤執法工作納入全縣社會治理目標考核,對所有直接參與“公安(交警)+城管”聯動聯勤的公安(交警)警務輔助人員和城管勞務派遣人員,按照工作實績,酌情予以交叉獎勵,充分調動了執法積極性,為工作的順利開展做好堅強的後續保障。四是建立四個“一體化”運行機制。通過一體化巡邏機制、一體化服務機制、一體化聯處機制、一體化信息共享機制,有效整合公安、交警、城管三方人員力量,以公安機關智能化指揮調度平臺為載體,發揮各自優勢,協同開展工作,共同聯動處置社會管理問題,有效提升了群眾滿意度。

016

融媒體創新改革簡介

臨淄區在全市率先開展融媒體改革,並掛牌成立區融媒體中心。將區委宣傳部《今日臨淄》報刊、官方微博“臨淄發佈”、新華社黨政客戶端3個媒體與區廣電局主辦、承辦的臨淄電視臺、臨淄人民廣播電臺等9個媒體整合,由新成立的融媒中心統一運營。融媒體指揮中心發揮中央廚房輿情研判、線索發現、選題審核、稿片共享、採編調度、一鍵發佈、通聯管理等核心功能,按照新聞、專題、媒體活動分類需要,打破欄目界限,將廣播、電視一線記者整合,實現業務管理由分散向集中的轉變,實現內容生產由單兵作戰向協同作戰的轉變。同時,創新將新時代文明實踐中心與融媒體中心“兩個中心”同步建設、融合發展,建設大數據雲平臺“臨淄雲”,實現新時代文明實踐線上線下融合。目前,“臨淄雲”註冊志願者9萬餘名,志願服務團體830個,“臨淄媒體雲”已開展網絡直播342場,網絡直播點擊量突破412萬次,真正把融媒體中心建成百姓精神家園,鞏固拓展了基層輿論陣地。

017

順風車管家智能生活平臺改革簡介

張店區“互聯網+”打造智能生活共享平臺:順風車管家藉助“互聯網+1+N”、大數據、雲計算、自動清分系統等技術,構建了信息速度快、精準度高、全領域覆蓋的智能生活體驗共享平臺,通過360°全方位提供信息、生活服務,實現“平臺共贏、聯盟智勝”。平臺通過涵蓋人才驛站、房屋租售、住宿旅遊、汽車服務等多個領域的業務範圍,為用戶提供“便捷、高效、安全、放心”智能服務;通過自主研發PC+APP前端多通道的運營系統、全架構的後臺管理系統、完善的信用數據庫、快捷的財務結算清分系統,為平臺立體式運營提供技術保障;通過融合法律援助等服務內容,向全國不同地域、不同需求的用戶提供法律在線諮詢等服務;借鑑“烏鎮管家”社會治理模式,設定“管家”職責,探索建立網格化平臺,形成共建共治共享新格局;聯合多家醫療團隊、中國國旅等,為用戶提供專業醫療服務、線上線下4S店服務、理財服務等,並通過2000家區域運營商將全國特色產品引入順風車商城,實現O2O發展模式;由深圳順風車網絡科技有限公司提供技術支持,由“阿里雲”提供運營服務器,啟動實名認證機制,為平臺及用戶的信息安全給予極大保障。截至目前,平臺試運營期間已經成功為5000名用戶完成就業信息匹配,幫助10000餘名用戶解決了社會生活中的難題,為超過200名用戶提供了強有力的法律援助和法律諮詢;依託北京阿克索醫療中心為順風車管家開放了綠色通道,一定程度上解決了群眾“看病難、掛號難”的問題。

博山區創新推出信息傳輸快、精準度高、全領域覆蓋的智能精準化管理平臺——順風車管家。通過360°全方位精準化的信息匹配,為群眾提供更廣泛的智慧化生活服務。截止目前,平臺註冊人數已超過5萬人次,累積為1萬餘人提供9千多次服務,極大提升了群眾的幸福感、獲得感和滿意度。打造服務民生的精準化信息平臺。建設集數字化、網絡化、集成化、生態化、智能化為一體的服務平臺,涵蓋人才驛站、智慧生活等多個民生領域,通過使用雲計算、物聯網、智能技術實現精準服務。通過精準匹配解決供需雙方契合度問題。利用前沿技術,為精準匹配提供技術支撐,通過實時服務互動平臺實現供需快速對接與精準匹配,避免隱私洩露,確保用戶信息安全的前提。快捷便民,提供優質高效的服務體驗。積極投身於社會治理,在法律援助、醫療、旅遊等方面多點發力,提供完善的社會服務,充分利用互聯網將地區特色產品推介出去。確保信息平臺安全平穩運營。通過制定可疑信息預警機制,利用技術手段,最大限度保障平臺及用戶的信息安全。通過順風車管家,為群眾提供了精準就業匹配服務,為群眾提供了涵蓋順路送達、車輛審檢等各領域的民生服務,實現了民生需求與公共服務的無縫對接,進一步提升了社會治理水平。

018

企業開辦全景式路線圖改革簡介

為加快推進政務服務“一次辦好”改革,全面優化營商環境,壓縮企業開辦時間,使企業更快的進入市場,淄博經濟開發區進一步優化工作模式,整合部門資源,對接企業開辦“一窗通”線上平臺,全力推進線下業務流程再造,率先梳理推出了“企業開辦全景式路線圖”,將企業開辦時間壓縮至1.5個工作日,為企業開辦綠色通道上再添“快車道”。

通過辦事流程再造、數據內部流轉、信息實時推送,企業開辦進入快速通道;通過整合業務窗口、試點推行“審核合一、一人通辦”模式、全程網上辦理,企業開辦進入專項通道;通過設立幫辦代辦窗口、實行營業執照免費郵寄到家服務、提供“即時應需服務”, 企業開辦進入專享通道。

019

生態無人農場助力智慧農業改革新機制簡介

生態無人農場由山東理工大學蘭玉彬教授於2017年5月提出,後與臨淄區淄博禾豐種業科技股份有限公司進行研發、共建。項目總投資9600萬元、計劃分三期進行,通過構建政、產、學、研一條龍式的農業產業技術集成創新發展模式,集成生物防控、綠色植保、無人機、農業機器人、人工智能、物聯網、大數據、雲計算等眾多高新技術,搭建生態無人農場框架。依託部署在農業生產現場(農場)的各種傳感節點(環境溫溼度、土壤水分、二氧化碳、圖像等)、無人機航空遙感、衛星遙感和無線通信網絡,實現農業生產環境的智能感知、智能預警、智能決策、智能分析以及專家在線指導。以科學指導農業生產,判斷何時該播種,何時該施肥,並更加精準地進行灌溉、施肥和用藥,提高農產品的產量和質量,建立數據驅動的“數字化農場”,實現綠色生態農業生產的無人化、精準化種植、可視化管理和智能化操控。

2019年6月11日,針對小麥播種及收穫、玉米播種、地面與航空植保、秸稈處理等無人作業過程進行了演示。目前,該項目已經實現小麥、玉米種植關鍵生產作業環節的無人化或半無人化操作,探索出了一條以信息化發展綠色生態農業的路子。

020

互聯網+路長制改革簡介

今年以來,博山區圍繞推進農村道路建管養運協調可持續發展,以道路環境綜合整治為抓手,開發“農村路網管理系統”,在源泉鎮試點實施“互聯網+路長制”,打造安全、整潔、有序、文明的生活環境,全方位提高群眾出行的安全感和滿意度。

建立“一長、兩員”工作管理模式。通過明確制度體系、職責任務、內容流程、工作標準等,形成了總路長牽頭協調、各路長具體實施、職能部門各司其職、群眾參與監督的良性互動。

開發技術水平處於全國前列的“農村路網管理系統”。研發的“線上”“線下”數據平臺有效實現數據共享,信息互動,通過線下的路況實時反饋,有效提高了道路交通安全係數,通過線上的總體把控,大幅提高了道路管理效率。

建立多項工作支撐。通過充分發揮黨建工作引領作用、志願服務團隊專業協同作用,積極助推“路長制”向縱深開展,在持續完善的基礎上不斷提升農村道路管理水平。

通過推行“互聯網+路長制”,道路管理責任更加明確,體系更加完善。實時反饋、雙向激勵,使管理效率大幅提升,安全係數顯著提升。

「民生」淄博人加把勁,把這10項改變咱們生活的“改革”頂上去

淄博二胎媽媽產後抑鬱,攜女出走24小時,家人擔心她……

淄博一街道副職貪腐,兩名主要領導亦被懲戒!

【恆熱】今夜起連續三天有雨,但不一定涼快,最高溫將突破…

今起,濟青高速淄博段已有5.5個收費站恢復通行

他們在淄博街頭幹了什麼?酒客、老闆、乾女兒、外甥女都被抓了……

【怒贊】“天大”的事!這所高校即將在淄博設院……

來源:淄博改革

編輯:畢捷

「民生」淄博人加把勁,把這10項改變咱們生活的“改革”頂上去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