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她是民國才女,曾領導北京崑曲研習社,86歲仍與丈夫打情罵俏'

"

張允和(1909-2002) 安徽合肥人,著名的“張家四姐妹”(“合肥四姊妹”)中的“二姐”,崑曲出身,1956~1964年任北京崑曲研習社聯絡小組組長,工作屬義務性質,故自稱“家庭婦女”。晚年致力於寫作,著有《最後的閨秀》、《崑曲日記》等書。

"

張允和(1909-2002) 安徽合肥人,著名的“張家四姐妹”(“合肥四姊妹”)中的“二姐”,崑曲出身,1956~1964年任北京崑曲研習社聯絡小組組長,工作屬義務性質,故自稱“家庭婦女”。晚年致力於寫作,著有《最後的閨秀》、《崑曲日記》等書。

她是民國才女,曾領導北京崑曲研習社,86歲仍與丈夫打情罵俏

周有光與張允和

周有光曾在《逝年如水》中回憶了與妻子張允和的愛情:

“我們的戀愛是慢慢地自然發展的,“流水式”的。好的愛情永遠是潤物細無聲的,亦有一種無言卻深邃的力量,於歲月和靈魂深處叩響動人恆遠的聲音。”

雖然舊時的風花雪月已成往事,但這對才子佳人那七十年如涓涓細流般的愛情,卻依然流淌在生命時光的深處。

1916年,10歲的周有光隨全家遷居蘇州,離張家住得很近。加上週有光的妹妹與張允和,同在張允和父親張武齡開辦的樂益女校上學,兩人還是好友,張允和放假就經常到周家玩耍。因為這層關係,周有光和張允和就比較熟識。

後來,張允和考入上海中國公學,此時周有光正好在上海聖約翰大學唸書。機緣巧合,兩人在他鄉相遇。此時,周有光對張允和,更多了一份愛慕,於是,他開始追求她。

"

張允和(1909-2002) 安徽合肥人,著名的“張家四姐妹”(“合肥四姊妹”)中的“二姐”,崑曲出身,1956~1964年任北京崑曲研習社聯絡小組組長,工作屬義務性質,故自稱“家庭婦女”。晚年致力於寫作,著有《最後的閨秀》、《崑曲日記》等書。

她是民國才女,曾領導北京崑曲研習社,86歲仍與丈夫打情罵俏

周有光與張允和

周有光曾在《逝年如水》中回憶了與妻子張允和的愛情:

“我們的戀愛是慢慢地自然發展的,“流水式”的。好的愛情永遠是潤物細無聲的,亦有一種無言卻深邃的力量,於歲月和靈魂深處叩響動人恆遠的聲音。”

雖然舊時的風花雪月已成往事,但這對才子佳人那七十年如涓涓細流般的愛情,卻依然流淌在生命時光的深處。

1916年,10歲的周有光隨全家遷居蘇州,離張家住得很近。加上週有光的妹妹與張允和,同在張允和父親張武齡開辦的樂益女校上學,兩人還是好友,張允和放假就經常到周家玩耍。因為這層關係,周有光和張允和就比較熟識。

後來,張允和考入上海中國公學,此時周有光正好在上海聖約翰大學唸書。機緣巧合,兩人在他鄉相遇。此時,周有光對張允和,更多了一份愛慕,於是,他開始追求她。

她是民國才女,曾領導北京崑曲研習社,86歲仍與丈夫打情罵俏

張允和

在《溫柔的防浪石堤》一文中,張允和追憶了那段青蔥歲月:

“有兩個人,不!是兩顆心從吳淞中國公學大鐵門走出,來到江邊,走在石堤上,浩瀚江水碧連天,他從懷中取出英文版《羅密歐與朱麗葉》,然後把書籤夾在書中遞給我。當翻到夾著書籤那一頁,一句‘我要在你的一吻中來洗清我的罪惡’,我的心蕩起了層層漣漪……”

從此,兩人情定溫柔的防浪石堤。

1925年,上海五卅慘案,周有光改入光華大學繼續學習。大學畢業後,張允和隨他一起前往日本留學。

到談婚論嫁時,周有光卻猶豫了,他寫信給張允和說:“我很窮,恐怕不能給你幸福。”

周有光確實是一個窮書生,當年上大學還是親友們幫他湊齊的200元學費。本可以去美國留學,也是因為沒有錢,才選擇去日本。

張允和早就認定了周有光,為了打消周有光的憂慮,還給他回了一封長信表明:幸福是兩個人一起創造的。

1933年4月30日,周有光和張允和舉行了婚禮。張允和還是兄弟姐妹中結婚最早的一個。

周有光和張允和的性格安全不同。張允和活潑開朗,說話直爽,做事幹脆利落,人稱“快嘴李翠蓮”。而周有光沉穩持重,慢條斯理。可兩人卻糅合得很好,互為補充。

他們都有各自的愛好,卻又能相互尊重、支持。張允和喜歡崑曲,周有光喜歡的卻是西洋音樂。但總能看到他們出雙入對,她聽崑曲,他會陪著;他聽西洋音樂,她也會相伴。

後來,張允和因為寫給丈夫的一封情書,陷入“三反運動”,被迫下崗。她迴歸家庭後,悉心照料一家老小的生活,這也讓周有光無後顧之憂,專心於漢語言事業,終成為語言學家。

張允和雖然成了家庭婦女,但並沒有放棄自己的愛好,她繼續研究崑曲,記載了十幾本《崑曲日記》。

"

張允和(1909-2002) 安徽合肥人,著名的“張家四姐妹”(“合肥四姊妹”)中的“二姐”,崑曲出身,1956~1964年任北京崑曲研習社聯絡小組組長,工作屬義務性質,故自稱“家庭婦女”。晚年致力於寫作,著有《最後的閨秀》、《崑曲日記》等書。

她是民國才女,曾領導北京崑曲研習社,86歲仍與丈夫打情罵俏

周有光與張允和

周有光曾在《逝年如水》中回憶了與妻子張允和的愛情:

“我們的戀愛是慢慢地自然發展的,“流水式”的。好的愛情永遠是潤物細無聲的,亦有一種無言卻深邃的力量,於歲月和靈魂深處叩響動人恆遠的聲音。”

雖然舊時的風花雪月已成往事,但這對才子佳人那七十年如涓涓細流般的愛情,卻依然流淌在生命時光的深處。

1916年,10歲的周有光隨全家遷居蘇州,離張家住得很近。加上週有光的妹妹與張允和,同在張允和父親張武齡開辦的樂益女校上學,兩人還是好友,張允和放假就經常到周家玩耍。因為這層關係,周有光和張允和就比較熟識。

後來,張允和考入上海中國公學,此時周有光正好在上海聖約翰大學唸書。機緣巧合,兩人在他鄉相遇。此時,周有光對張允和,更多了一份愛慕,於是,他開始追求她。

她是民國才女,曾領導北京崑曲研習社,86歲仍與丈夫打情罵俏

張允和

在《溫柔的防浪石堤》一文中,張允和追憶了那段青蔥歲月:

“有兩個人,不!是兩顆心從吳淞中國公學大鐵門走出,來到江邊,走在石堤上,浩瀚江水碧連天,他從懷中取出英文版《羅密歐與朱麗葉》,然後把書籤夾在書中遞給我。當翻到夾著書籤那一頁,一句‘我要在你的一吻中來洗清我的罪惡’,我的心蕩起了層層漣漪……”

從此,兩人情定溫柔的防浪石堤。

1925年,上海五卅慘案,周有光改入光華大學繼續學習。大學畢業後,張允和隨他一起前往日本留學。

到談婚論嫁時,周有光卻猶豫了,他寫信給張允和說:“我很窮,恐怕不能給你幸福。”

周有光確實是一個窮書生,當年上大學還是親友們幫他湊齊的200元學費。本可以去美國留學,也是因為沒有錢,才選擇去日本。

張允和早就認定了周有光,為了打消周有光的憂慮,還給他回了一封長信表明:幸福是兩個人一起創造的。

1933年4月30日,周有光和張允和舉行了婚禮。張允和還是兄弟姐妹中結婚最早的一個。

周有光和張允和的性格安全不同。張允和活潑開朗,說話直爽,做事幹脆利落,人稱“快嘴李翠蓮”。而周有光沉穩持重,慢條斯理。可兩人卻糅合得很好,互為補充。

他們都有各自的愛好,卻又能相互尊重、支持。張允和喜歡崑曲,周有光喜歡的卻是西洋音樂。但總能看到他們出雙入對,她聽崑曲,他會陪著;他聽西洋音樂,她也會相伴。

後來,張允和因為寫給丈夫的一封情書,陷入“三反運動”,被迫下崗。她迴歸家庭後,悉心照料一家老小的生活,這也讓周有光無後顧之憂,專心於漢語言事業,終成為語言學家。

張允和雖然成了家庭婦女,但並沒有放棄自己的愛好,她繼續研究崑曲,記載了十幾本《崑曲日記》。

她是民國才女,曾領導北京崑曲研習社,86歲仍與丈夫打情罵俏

周有光與張允和

晚年,兩人還合著了散文集《多情人不老》。所謂合著,其實是各寫各的,書的正反面互為封面,張允和的文章橫排,書頁向左翻;周有光的文章豎排,書頁向右翻。

86歲時,張允和才開始學習電腦,而周有光就是她的老師。每當張允和遇到困難時,只要她腳一跺,撒下嬌,周有光就樂呵呵地從他的書房走出來,耐心地教她。

有一次,張允和想給大姐張元和寫信,當她打到“親愛的大姐……”,沒想到“愛”字一直打不出來,她著急了,嬌滴滴地喊道:“周有光,這個‘愛’字打不出來了,我愛不了了,怎麼辦啊?”

"

張允和(1909-2002) 安徽合肥人,著名的“張家四姐妹”(“合肥四姊妹”)中的“二姐”,崑曲出身,1956~1964年任北京崑曲研習社聯絡小組組長,工作屬義務性質,故自稱“家庭婦女”。晚年致力於寫作,著有《最後的閨秀》、《崑曲日記》等書。

她是民國才女,曾領導北京崑曲研習社,86歲仍與丈夫打情罵俏

周有光與張允和

周有光曾在《逝年如水》中回憶了與妻子張允和的愛情:

“我們的戀愛是慢慢地自然發展的,“流水式”的。好的愛情永遠是潤物細無聲的,亦有一種無言卻深邃的力量,於歲月和靈魂深處叩響動人恆遠的聲音。”

雖然舊時的風花雪月已成往事,但這對才子佳人那七十年如涓涓細流般的愛情,卻依然流淌在生命時光的深處。

1916年,10歲的周有光隨全家遷居蘇州,離張家住得很近。加上週有光的妹妹與張允和,同在張允和父親張武齡開辦的樂益女校上學,兩人還是好友,張允和放假就經常到周家玩耍。因為這層關係,周有光和張允和就比較熟識。

後來,張允和考入上海中國公學,此時周有光正好在上海聖約翰大學唸書。機緣巧合,兩人在他鄉相遇。此時,周有光對張允和,更多了一份愛慕,於是,他開始追求她。

她是民國才女,曾領導北京崑曲研習社,86歲仍與丈夫打情罵俏

張允和

在《溫柔的防浪石堤》一文中,張允和追憶了那段青蔥歲月:

“有兩個人,不!是兩顆心從吳淞中國公學大鐵門走出,來到江邊,走在石堤上,浩瀚江水碧連天,他從懷中取出英文版《羅密歐與朱麗葉》,然後把書籤夾在書中遞給我。當翻到夾著書籤那一頁,一句‘我要在你的一吻中來洗清我的罪惡’,我的心蕩起了層層漣漪……”

從此,兩人情定溫柔的防浪石堤。

1925年,上海五卅慘案,周有光改入光華大學繼續學習。大學畢業後,張允和隨他一起前往日本留學。

到談婚論嫁時,周有光卻猶豫了,他寫信給張允和說:“我很窮,恐怕不能給你幸福。”

周有光確實是一個窮書生,當年上大學還是親友們幫他湊齊的200元學費。本可以去美國留學,也是因為沒有錢,才選擇去日本。

張允和早就認定了周有光,為了打消周有光的憂慮,還給他回了一封長信表明:幸福是兩個人一起創造的。

1933年4月30日,周有光和張允和舉行了婚禮。張允和還是兄弟姐妹中結婚最早的一個。

周有光和張允和的性格安全不同。張允和活潑開朗,說話直爽,做事幹脆利落,人稱“快嘴李翠蓮”。而周有光沉穩持重,慢條斯理。可兩人卻糅合得很好,互為補充。

他們都有各自的愛好,卻又能相互尊重、支持。張允和喜歡崑曲,周有光喜歡的卻是西洋音樂。但總能看到他們出雙入對,她聽崑曲,他會陪著;他聽西洋音樂,她也會相伴。

後來,張允和因為寫給丈夫的一封情書,陷入“三反運動”,被迫下崗。她迴歸家庭後,悉心照料一家老小的生活,這也讓周有光無後顧之憂,專心於漢語言事業,終成為語言學家。

張允和雖然成了家庭婦女,但並沒有放棄自己的愛好,她繼續研究崑曲,記載了十幾本《崑曲日記》。

她是民國才女,曾領導北京崑曲研習社,86歲仍與丈夫打情罵俏

周有光與張允和

晚年,兩人還合著了散文集《多情人不老》。所謂合著,其實是各寫各的,書的正反面互為封面,張允和的文章橫排,書頁向左翻;周有光的文章豎排,書頁向右翻。

86歲時,張允和才開始學習電腦,而周有光就是她的老師。每當張允和遇到困難時,只要她腳一跺,撒下嬌,周有光就樂呵呵地從他的書房走出來,耐心地教她。

有一次,張允和想給大姐張元和寫信,當她打到“親愛的大姐……”,沒想到“愛”字一直打不出來,她著急了,嬌滴滴地喊道:“周有光,這個‘愛’字打不出來了,我愛不了了,怎麼辦啊?”

她是民國才女,曾領導北京崑曲研習社,86歲仍與丈夫打情罵俏

張允和

年老的張允和依然很愛美,四妹張充和曾說過:

“80歲的她,每天還會仔細梳妝,仔細穿戴,一定要90歲的他,來評價好不好看,美不美麗。長長的白髮辮,還是盤在頭頂,夾雜的細細黑絲線,愈加黑白分明地奪目,配上藏青色外套,對襟中式花背心,鞋都要繡花的,依然精巧、輕柔、玲瓏、熱情、豪邁,‘一臉的剛毅深深藏著紅色中國的幾番風霜’。他會讚揚二姐‘她比我有才’,她則幽默地說‘我現在比周有光更有光’。老頭常常不停地點頭表達對老妻的喜歡。”

張允和去世半年後,周有光才漸漸走出悲痛,他將夫人的遺作整理、編輯、出版,作為永生的紀念。

周有光還在《逝年如水》 中寫到:

“確實,我們的婚姻生活很和諧。但我們其實也有吵架,但我們不會高聲謾罵,一般是三兩句就吵完了。我們吵架通常不是為了兩個人的問題,而是因為其他人的問題。”

他們用此生實現了最初的諾言:死生契闊,與子成說;執子之手,與子偕老。任天荒地老,多情人不老。而他們,也活成了愛情最好的樣子。(圖文源於網絡,如有侵權聯繫刪除)

"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