眼前的這片“草地”,在汪功勳眼裡就是一個金礦

種植業 白芨 農村 三農 平利宣傳 2017-06-09

七裡溝種滿了白芨,種植白芨的是平利縣城關鎮徐家壩村三組的農民汪功勳。

汪功勳今年43歲,老家在九道樑,小時候家裡窮,他7歲開始放牛,9歲才上學,從老家到學校三彎九拐要走15里路,條件太差只上了三年,14歲就跟大人一起出門去銅川煤礦打工,吃了不少苦受了不少累。前年返鄉,看到移民搬遷,大量田地荒蕪,於去年10月返鄉成立了平利縣群英中藥材種植專業合作社。目前已投資400多萬,流轉土地106畝全部種植了白芨。

眼前的這片“草地”,在汪功勳眼裡就是一個金礦

說起回鄉創業,汪功勳滿懷感恩。在土地流轉時,他知道半高山盤道地區200至300元一畝也能轉過手,但他還是統一一個價,按500元每畝簽約20年。同時,這些農戶還被他請來除草耕種,鋤草每人每天80元,耕地100元。農戶張德平、李國慶、魏學平、王治平,在簽約之前,土地荒蕪多年,田裡早已是灌木叢生,張德平說不用給流轉費直接拿去種就行了,但汪功勳還是按最高價付款,共與40多戶簽約土地流轉合同。

汪功勳介紹白芨市場前景廣闊,他們與安康農科所簽訂的保底價每公斤580元,目前市場價每公斤800至1000元,預計每畝收益在20萬元以上。但是,白芨生長週期需要三年,也就是說三年以後才能見效益。由於白芨種植的特殊性,種植之前汪功勳跑了雲南、貴州、四川、湖北等幾個省進行考察,白芨既怕澇又怕寒怕凍。初步瞭解後他又請專家把脈,考察地形,化驗土質,對土地進行消毒等,在白芨下地之前他就付出了大量的精力。

眼前的這片“草地”,在汪功勳眼裡就是一個金礦

跨過貧困戶吳永澤家門前的小河,我們進入一小片白芨地,乍看,綠茸茸一片草地,我蹲下來仔細瞅,這就是草嘛。汪功勳往前跨了幾個田壟,俯身撥開草,對我們說:這裡有苗。原來這是一片密植田,幼苗還沒有出齊,已經拔過一期雜草了,目前正準備開始第二輪拔草。汪功勳說這片密植區約3畝地,一期拔草就用了20個工,一年總共要拔4輪草,初步一算,就這3畝地一年光拔草費用就需要6400元,106畝地,年年如此循環,這還只是拔草,冬天還有保暖工作,所有的工作全部要求人工,包括施肥都有嚴格的要求,必須是有機肥,不能有任何汙染,每個環節都不敢馬虎,否則前功盡棄,可謂精耕細作。

汪功勳主要靠“土地流轉”和“務工幫扶”助鄉親們脫貧,但對他來說這三年只付出不見收入,沒有壓力嗎?會不會出現貧困戶未脫貧幫扶戶開始叫苦?沒等我開口問,汪功勳就說別小看這片地,一年後將一畝苗移植成四畝,再過三年就是四倍收入。還真不敢小看這3畝地,四年後,翻兩番,原來,我眼裡的這片“草地”,在汪功勳眼裡就是一個金礦。想起初學中醫時,對五行相生相剋“土生金”理解不透,總以為“土生木”,現在加深記憶了,我不由得感嘆說,原來這地下長著黃金呢。汪功勳笑著說,在他眼裡還就是金子。話雖如此,但這四年,有太多不確定因素,在當今快節奏的時代,汪功勳不僅需要持續的投入,還要至少幫扶16戶貧困戶在家門口實現脫貧,這是需要有足夠的耐心和辛勤付出的。是的,這才只是3畝地,106畝地都需要持續投入,年復一年,投入的過程也正是汪功勳幫扶貧困戶逐漸脫貧的過程。明年陸續啟動育苗、移植,擴大種植面積等,務工需求更大,鄉親們只要勤勞不愁沒活幹。每年僅用在施肥和除草上的務工費預計每畝大概2500至4000元,也就是說,每年除草和施肥兩件事他就能助三口之家的30戶貧困戶脫貧。今年雨水多,第一期除草結束後又開始了第二輪。在基地,我們見到了十幾個人一字排開在田裡拔草,這些鄉親多數是有智力障礙、體力偏下的貧困戶,無法出門務工,即使是簡單的拔草都需要有人帶領。

眼前的這片“草地”,在汪功勳眼裡就是一個金礦

沿著一條羊腸小道往女媧山腳下走,在一個樹木稀疏的地方,汪功勳指著對面的山坡說,那就是九道樑,他的老家。他說移民搬遷後梁上前後8公里無一住戶,滿山的寶貝,野核桃、野櫻桃、琵琶、栗子等,那上面有300多畝耕地荒蕪,適合林下種植的面積達1000多畝,他太想修一條路上九道樑了,將老家開發成旅遊觀光區。此時,太陽正當頂,整個女媧山有一股強大的熱浪在蒸騰,瓦藍的天空像一張宣紙,層巒疊嶂的山川水墨畫一樣由深及淺地鋪排著,最遠處幾道金色的雲朵變換著形態給畫卷增添了動感。呼吸著清新的空氣,真是心曠神怡,這裡的環境太適合中藥材生長了,聽著汪功勳的描述,我們都為他豎起了大拇指。

近幾年在政策的感召下,曾經從農村走出去再回來帶領村民脫貧致富的人越來越多,真正能做到汪功勳這樣在扶貧工作組入駐之前就已經緊密圍繞黨的扶貧政策開展工作,不等不靠不要,自身積極主動,還帶領村民日復一日認真地實幹,難能可貴!

眼前的這片“草地”,在汪功勳眼裡就是一個金礦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