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藥知識必學:柴胡

中藥 中醫 小柴胡 中風 中國藥店 2017-04-06
中藥知識必學:柴胡

風邪屬陽, 陽邪從陽,必傷衛氣。人身之中,肺主衛,又胃為衛之本,是以風溫外薄,肺胃內應,風溫內襲,肺胃受病。

溫邪之內外有異形,而肺胃之專司無二致,故惡風為或有之證,而熱渴咳嗽為必有之證也。

存得一分津液,便有一分生機。

風溫為燥熱之病,燥則傷陰,熱則傷津,洩熱和陰又為風溫一定之治法也。

中藥知識必學:柴胡

陳平伯,清代溫病學家,代表作《外感溫病篇》。其對風溫的治療緊扣病機。陳氏主張祛邪為主,強調輕提外透,少用或不用沉降苦寒之藥物,認為外來之邪應從外而解。邪在肺胃,部位偏 上,以 透為祛邪之路。善用薄荷、荊芥、防風、升 麻、柴胡等質地輕揚、氣味輕薄之品。陳平伯尤其非常喜歡用柴胡治病,他把《傷寒論》中的“小柴胡湯”發展到了了2000餘方,每方都有柴胡,後世人因此稱他“陳柴胡”。

本期我為大家介紹的就是柴胡。

中藥知識必學:柴胡

柴胡

遠古,神農氏品味百藥,柴胡被列為上品,歷百千年而不衰,是歷代醫家最常用藥味之一。小柴胡湯為《傷寒論》中治少陽病的和解之方,本方寒熱並用,攻補兼施,調暢氣機,疏理三焦,適用範圍極廣,本方又叫三禁湯,是因為它所主的證候,一禁發汗,二禁瀉下,三禁催吐,故應注意。

小柴胡湯組方是:柴胡,黃芩,半夏,人蔘(黨蔘),生薑,大棗和炙甘草。中醫常用小柴胡湯加減治療半表半里之邪。感冒之後因為體弱或勞累持續不愈,雖無高燒,但是渾身難受,胃口不好,舌苔厚膩,非常適合服用小柴胡,藉助黨蔘之類補氣藥,儘快把入裡的外邪推出去。疾病大致可以分為功能性病變和器質性病變,器質性病變相對較少,更多的是功能失衡,比如內分泌失衡、肥胖症、亞健康,這些疾病實為陰陽失衡造成機體功能失衡,和解少陽是調理陰陽平衡的契機,用藥自然少不了用柴胡。

中藥知識必學:柴胡

柴胡原名茈胡,《神農本草經》、《武威漢簡》都稱為茈胡,一說是地上部分為茈地下部分為胡故名。一說是柴胡因其藥材性狀作用而名,胡,就是大。地下根部膨大者謂之胡。柴胡唐之前多作茈胡,古人謂茈通紫字,茈胡也即紫胡,則可能古柴胡根是紫色的,一說是“茈胡”之“茈”是“髭”。頾,口上毛也。“茈胡”是有髭鬚的根。今紅柴胡蘆頭部是明顯有毛刷狀“鬍鬚”的。

《本經》上品有茈胡而無前胡,晚來醫乃用。這時前胡即是柴胡,前胡似柴胡而柔軟,神農本草經上品有柴胡而無前胡,晚來醫乃用之,按此知柴胡、前胡是一類。現今《藥典》正品柴胡是根據宋代《證類本草》作出的判定。並不能說明宋代以前的柴胡原植物為何。由於古代藥用柴胡的品種比較繁亂,清代以來醫藥家一直在探討《傷寒論》時代的柴胡為何種植物。柴胡在1000年中逐步取代了前胡。一說是仲景在柴胡湯中重用柴胡,後世經方流行使得柴胡大行其道。一說是仲景在柴胡湯中用的是前胡,而不是柴胡。有學者認為前胡兼通內外的力量要強於柴胡可供參考。

柴胡今關、陝、江湖間,近道皆有之,以銀州者為勝。二月生苗,甚香,莖青紫,葉似竹葉稍紫,七月開黃花,根赤色,似前胡而強。蘆頭有赤毛如鼠尾,獨窠長者好。二月八月採根。

本品為傘形科植物柴胡或狹葉柴胡的乾燥根。按性狀不同,分別習稱“北柴胡”及“南柴胡”。春、秋二季採挖,除去莖葉及泥沙,乾燥。

中藥知識必學:柴胡

當季是藥,過季是草。藥材必需適時採收。在有效成分最高季節採收藥用價值最高。根據柴胡皁甙含量的動態變化研究結果,柴胡最佳採收期為秋季植株下部葉片開始枯萎收穫,時間為9月下旬至10月上旬。柴胡地上部分生長旺盛,一年生植株有半數抽薹開花,二年生全部抽薹開花,花期從8月到10月,開花要消耗植株內部存儲的大量的營養,從而影響在根部的營養積累,不利於累計藥效。及時除櫱和打薹可促進植株根部營養的積累膨大,收穫後按條形大小分等級晒乾或烘乾,一般大條裝箱出口。

中藥知識必學:柴胡

柴胡味苦,性微寒。歸肝、膽經。可和解表裡,疏肝,昇陽。用於感冒發熱,寒熱往來,胸脅脹痛,月經不調,子官脫垂,脫肛。別名有地薰、茈胡、山菜、茹草。

柴胡:揀去雜質,除去殘莖,洗淨泥沙撈出,潤透後及時切片,隨即晒乾。


醋柴胡:取柴胡片,用醋拌勻,置鍋內用文火炒至醋吸盡並微幹,取出,晒乾。每柴胡100斤用醋12斤。


鱉血柴胡:取柴胡片,置大盆內,淋入用溫水少許稀釋的鱉血,拌勻,悶潤,置鍋內用文火微炒,取出,放涼。每柴胡100斤用活鱉200個取血。柴胡是升提之品,為吐衄所忌。鱉血拌炒,以鱉血制之,使其不致升提,且能培養肝陰,制遏邪火,通因通用塞因塞用爾。


酒柴胡:取柴胡片,用黃酒拌勻,悶潤至透,置鍋內用文火加熱炒幹,取出,放涼,每柴胡片100kg用黃酒10kg。


柴胡炭:取柴胡片,用文火炒至外黑內袍色,噴入少量水,取出,晾乾。血遇黑則止,柴胡炭可止血。


蜜柴胡:取蜜置鍋內,加熱至沸,倒入柴胡片,用文火炒至深黃,不粘手為度。酒炒則升,蜜炒則和。

現代炮製研究表明柴胡炮製前後及不同炮製品種之間的化學成分無明顯變化,但是炮製後水溶性浸出物含量則有差別,且對藥理作用也不同。常見炮製品有:酒柴胡可增強行血通經及昇陽作用;醋柴胡緩和升散之性;鱉血柴胡可抑制其升浮之性。解表退熱宜生用,且用量宜稍重,疏肝解鬱宜醋炙,昇陽可生用或酒炙,其用量均輕。

中藥知識必學:柴胡

人身生髮之氣,全賴少陽,少陽屬春,其時草木句萌以至鬯茂,不少停駐。然當陰盡生陽之後,未離乎陰,易為寒氣所鬱,寒氣鬱,則陽不得伸而與陰爭,寒熱始作。柴胡乃從陰出陽之藥,香氣徹霄,輕清疏達,以治傷寒寒熱往來,正為符合。

柴胡湯所在的《傷寒論》中記載了六種中藥經典煎煮古法,去滓再煎法就是其中之一。以水一斗二升,煮取六升,去滓,再煎取三升,溫服一升,日三服。即煮去一半水後,除掉藥渣,再煎取一半將藥液濃縮。這道工藝看似簡單但是對於小柴胡這個千年古方來說卻至關重要,試問現在醫院藥店幾人可以做到?有藥無法怎會有藥效!汗下之藥,煎至八分;對病之藥,煎至七分;滋補之藥,煎至六分。不可極幹,亦不能猛火驟幹,恐傷藥力。

病在上為天,煎藥宜武火;病在下為地,煎藥宜久火。現今幾人在堅守傳統?古法制藥耗時耗力,但在這過程中藥材之間會發生複雜的反應,這是簡單的現代方式無法替代的。

漢方之祕在於用量。臨床運用柴胡多取其三大功效:一是解退和熱,以柴胡為主藥治療外感發熱的方劑,如小柴胡湯,功用和解少陽,治療寒熱往來,要達到退熱、宣解外邪目的,根據發熱程度及患者體質強弱,臨床柴胡用量一般在15~30克左右。二是疏肝解鬱、調和脾胃,以柴胡為主藥治療肝鬱氣滯引起的胸脅疼痛、口苦目眩、兩側頭痛的方劑,如柴胡疏肝散,柴胡的劑量選中等即可,用量一般在6~10克左右,如用過量則易使肝氣疏洩太過,適得其反,且可能導致陽氣受傷和或肝陰被劫。三是柴胡與人蔘、黃芪同用,具有升舉陽氣之效,方如補中益氣湯,柴胡用量宜少,一般用3~5克即可。

《卒病論》言:傷寒中風,不從表解,太陽之氣逆於中土,不能樞轉外出,則用小柴胡湯達太陽之氣於肌表,是柴胡並非少陽主藥,後人有病在太陽,而用柴胡,則引邪入於少陽之說,此庸愚無稽之言,後人宗之,鄙陋甚矣。”可資參考。

清代以來盛傳“柴胡劫肝陰”,其中首推葉天士,“劫肝陰”一是對肝臟的損傷,“劫瘧、打劫”;二是是對病邪的“劫傷、砍伐”,也就是治療。當時醫家畏用柴胡,常以青蒿、茵陳蒿代之,因其功效近似柴胡(詳見《醫學衷中參西錄》)對於柴胡的應用近代明醫總結以往經驗總結為:一是不宜單用,在複方中合理應用則不致耗陰;二是中病即止,不宜長期大量應用;三是臨證應善於思考,一人一方。

柴胡為少陽經藥,病在太陽,服之太早,則引寇入門。如邪只在表尚未入裡,過早使用小柴胡反倒可能把邪氣導引入裡。柴胡輕清氣薄,升散而燥,故真陰虧損、肝陽上亢、口舌糜爛者忌長期大量服用。柴胡能降低血壓,減慢心率,故低血壓及心功能不全的患者也不宜大量或長期應用。柴胡可升高血糖,糖尿病患者慎用。服用柴胡應注意忌菸、酒及辛辣、生冷、油膩食物。臨床存在極少數過敏體質者應慎用。

柴胡中含有槲皮素,槲皮素為五羥基黃酮類,分子結構中含有多個酚羥基和5-OH、4-酮基結構,與含各種金屬離子的西藥,如鋁、鈣、亞鐵、鋅、鉍、鎂等製劑一起服用,可以形成金屬離子絡合物,從而影響腸道吸收,降低療效故忌同服。維生素C和柴胡製劑同用,可將柴胡所含的的皁甙類分解成為苷元和糖類,而影響療效的發揮。

現在人壓力都很大,女性常常因為家裡的一些事生悶氣,導致胸脅及胃腹脹痛,可用香附10克,柴胡10克,陳皮12克,水煎服。肝氣鬱結常導致胸脅或腹部脹痛,疏肝理氣是治療胸脅痛的基本方法。此方中香附能行氣解鬱、調經止痛;柴胡有疏肝利膽、疏氣解鬱功效;陳皮是茶枝柑成熟或近成熟的乾燥果皮,能行氣健胃。

目赤腫痛是眼病的常見症狀。多為外邪侵襲,經脈不利,氣血壅阻所致。《傷寒論》中即有“少陽中風,兩耳無所聞,目赤,胸中滿而煩。”。小柴胡湯在眼科的臨床運用有三:一是治少陽目赤睛痛;二是用於氣虛胃弱,少陽升發無力,黑睛翳障留連;三是三焦失樞,玄府鬱閉,目暗昏矇。眼科五輪辨證,黑睛屬風輪,內應於肝。黑睛疾患多與肝膽相關。其因於風火上炎、溼熱蘊蒸者固多,但氣虛胃弱,少陽升發無力,致生星翳膜障者,亦不鮮見。更有過用寒涼,伐生生之氣,脾胃受傷,肝膽鬱結者,每致目赤睛痛之患,翳凝陷下之憂。邪毒留連,久不平復。治用小柴胡湯加減來益氣舉陷,殊有效驗。

中藥知識必學:柴胡

北柴胡又名硬柴胡,黑柴胡。以和解退熱見長,為植物北柴胡的根,主產於遼寧、甘肅、河北、河南等地,《本草綱目》謂北柴胡道地產地在銀州銀縣,今陝北米脂縣西北,肝鬱當培金克木,而“金”在卦為“艮”,位於西北。金加艮成銀字,銀州銀縣因柴胡道地產地而得名。

北柴胡呈圓錐形,有分歧,質硬而韌不易折斷,斷面呈片狀纖維性,皮部淺棕色,木部黃白色。氣微香,味微苦。以根條粗長、皮細、支根少者為佳。

中藥知識必學:柴胡

南柴胡又名南胡、軟柴胡、香柴胡、細柴胡、春柴胡,以疏肝解鬱見長,為植物狹葉柴胡的根及全草,主產於河北、安徽、江蘇、四川等地。

南柴胡根較細多不分歧,質稍軟或脆,易折斷,斷面略平坦,呈淡棕色,具敗油氣。以條粗長、鬚根少者為佳。

此外尚有竹葉柴胡,也稱秋柴胡,為夏末秋初採收的柴胡。竹葉柴胡根多呈紡錘形,表面淡紅棕色,質堅。根莖基部有明顯的節,氣清香,味淡。紅柴胡是南柴胡的一種,色紫紅,體軟,性偏於辛溫,功能宣氣透絡,主產於安徽滁縣;產於河南伏牛江區的嵩山的柴胡有嵩胡之稱,根粗氣濃品質佳。

建議各藥店直接採購柴胡條,注意乾溼度、大條小條和蘆頭有無、大小。

中藥知識必學:柴胡

中國藥典明確標註柴胡入藥只能是根部,但市場上柴胡大多都是根和杆摻著一起賣,甚至直接售賣柴胡杆,往往在抽檢中合格率都很低,柴胡僅根部可入藥,地上部分無藥效。根據我國藥品標準規定地上的非藥用部分是禁止作為柴胡入藥的。另有尋根草充假柴胡。

中藥知識必學:柴胡

偽品大葉柴胡含有柴胡毒素和乙酰柴胡毒素等毒性成分,不法之徒有用大葉柴胡來冒充柴胡。大葉柴胡表面棕黃色,有密集的節和節間,而柴胡表面灰黑色或灰棕色無節和節間;大葉柴胡有特異香氣而柴胡氣微香。

後記

特殊煎法如下:

1.先煎可減毒增效,如生半夏、生草烏、生附子、雷公藤、馬錢子等;另外礦物、貝殼類等堅硬的藥材如生石膏、生牡蠣、磁石、代赭石、生龍骨、龜板、鱉甲、珍珠母、瓦楞子、生石決明、生赭石等,先煎煮15-20分鐘,才能煎出有效成分。

2.對含澱粉較多的藥材如茯苓、麥仁、焦神曲等採取先煎去渣。

3.方劑中的含揮發性成分的藥材,如:薄荷、藿香、麻黃、木香、細辛、銀花、豆寇、澤瀉、青蒿、紫蘇葉、沉香、佩蘭葉等,不宜煎煮過久,採用後下。

4.包煎:方劑中含粘性成分的藥材,影響其他藥材出汁;帶絨毛、芒刺及粉末狀的藥材,煎煮稠渾,病人難以服用,採用布包煎,如:車前子、赤石脂、旋覆花、六一散、麥芽、滑石、青黛、紅花、葶藶子等。

5.烊化:阿膠、龜膠、鹿膠、蜂蜜、飴糖等。

6.沖服:牛黃、麝香、羚羊角粉、沉香末、肉桂末、田三七、紫雪丹、六神丸、生藕汁等。

長按上圖3秒鐘,識別二維碼關注

喜歡的話就點贊吧!↙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