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映資本孫瑋:中美消費品牌,誰更“性感”?'

"

“接下來將是中國新消費品牌的黃金十年,存在大量紅利。”

在2019華映資本x36氪未來大會上,華映資本合夥人孫瑋發表主題演講,從人群、渠道、供應鏈、團隊和資本等角度深入對比中美消費品牌增長情況,層層剖析消費賽道的未來想象力。

"

“接下來將是中國新消費品牌的黃金十年,存在大量紅利。”

在2019華映資本x36氪未來大會上,華映資本合夥人孫瑋發表主題演講,從人群、渠道、供應鏈、團隊和資本等角度深入對比中美消費品牌增長情況,層層剖析消費賽道的未來想象力。

華映資本孫瑋:中美消費品牌,誰更“性感”?

華映資本合夥人孫瑋

演講中,孫瑋多緯度對比了中美消費品牌的增長曲線。他認為,從人口水平、發展趨勢等來說,中國消費品牌市場應該對標美國。2010年以來,美國崛起了大批DTC消費品牌,而中國市場上的新消費品牌崛起從2014年開始。

對新品牌而言,未來5-10年是新消費品牌的黃金紅利期,主要來源於幾大驅動力:新群體、新渠道、新供應鏈、新團隊等。

1、從人群上看,18-35歲年輕人群體貢獻了中國消費總量的70%;

2、從供應鏈和渠道看,中國有世界範圍內幾乎最好的供應鏈,有集中的線上線下銷售渠道,基於博主生態的影響力傳播渠道已發展成熟,以阿里、京東、唯品會等為代表的線上渠道平臺也相對集中;

3、從創始團隊來看,一批具有匠人精神、專注精神、品牌心智的創始人正在崛起。

"

“接下來將是中國新消費品牌的黃金十年,存在大量紅利。”

在2019華映資本x36氪未來大會上,華映資本合夥人孫瑋發表主題演講,從人群、渠道、供應鏈、團隊和資本等角度深入對比中美消費品牌增長情況,層層剖析消費賽道的未來想象力。

華映資本孫瑋:中美消費品牌,誰更“性感”?

華映資本合夥人孫瑋

演講中,孫瑋多緯度對比了中美消費品牌的增長曲線。他認為,從人口水平、發展趨勢等來說,中國消費品牌市場應該對標美國。2010年以來,美國崛起了大批DTC消費品牌,而中國市場上的新消費品牌崛起從2014年開始。

對新品牌而言,未來5-10年是新消費品牌的黃金紅利期,主要來源於幾大驅動力:新群體、新渠道、新供應鏈、新團隊等。

1、從人群上看,18-35歲年輕人群體貢獻了中國消費總量的70%;

2、從供應鏈和渠道看,中國有世界範圍內幾乎最好的供應鏈,有集中的線上線下銷售渠道,基於博主生態的影響力傳播渠道已發展成熟,以阿里、京東、唯品會等為代表的線上渠道平臺也相對集中;

3、從創始團隊來看,一批具有匠人精神、專注精神、品牌心智的創始人正在崛起。

華映資本孫瑋:中美消費品牌,誰更“性感”?

下為演講全文(有刪改):

大家下午好。當我們把消費品牌放到世界範圍內來觀察,能看到什麼?有沒有什麼值得借鑑的經驗?就像上午環節中也提到的,中國的消費市場如果對標美國或日本,到底哪個更合適?

在我看來,從人口、地域、收入水平、市場發展和趨勢等各方面來說,中國新興消費品牌面臨的市場環境更接近美國。

讓我們一起來看看,中美消費品牌的增長曲線,到底誰更“性感”。

"

“接下來將是中國新消費品牌的黃金十年,存在大量紅利。”

在2019華映資本x36氪未來大會上,華映資本合夥人孫瑋發表主題演講,從人群、渠道、供應鏈、團隊和資本等角度深入對比中美消費品牌增長情況,層層剖析消費賽道的未來想象力。

華映資本孫瑋:中美消費品牌,誰更“性感”?

華映資本合夥人孫瑋

演講中,孫瑋多緯度對比了中美消費品牌的增長曲線。他認為,從人口水平、發展趨勢等來說,中國消費品牌市場應該對標美國。2010年以來,美國崛起了大批DTC消費品牌,而中國市場上的新消費品牌崛起從2014年開始。

對新品牌而言,未來5-10年是新消費品牌的黃金紅利期,主要來源於幾大驅動力:新群體、新渠道、新供應鏈、新團隊等。

1、從人群上看,18-35歲年輕人群體貢獻了中國消費總量的70%;

2、從供應鏈和渠道看,中國有世界範圍內幾乎最好的供應鏈,有集中的線上線下銷售渠道,基於博主生態的影響力傳播渠道已發展成熟,以阿里、京東、唯品會等為代表的線上渠道平臺也相對集中;

3、從創始團隊來看,一批具有匠人精神、專注精神、品牌心智的創始人正在崛起。

華映資本孫瑋:中美消費品牌,誰更“性感”?

下為演講全文(有刪改):

大家下午好。當我們把消費品牌放到世界範圍內來觀察,能看到什麼?有沒有什麼值得借鑑的經驗?就像上午環節中也提到的,中國的消費市場如果對標美國或日本,到底哪個更合適?

在我看來,從人口、地域、收入水平、市場發展和趨勢等各方面來說,中國新興消費品牌面臨的市場環境更接近美國。

讓我們一起來看看,中美消費品牌的增長曲線,到底誰更“性感”。

華映資本孫瑋:中美消費品牌,誰更“性感”?

在美國,新消費品牌主要是DTC品牌(Direct To Consumer Brand),崛起於2010年。與中國不同,美國的新消費品牌主要通過官網進行銷售,佔比達到60-70%。在2010-2012年,一批專注投消費品牌的資本設立,助推了美國DTC品牌的崛起。而國內新品牌是伴隨著電商平臺崛起而逐漸發展的。

中美在電商平臺集中度上有很大的區別。阿里的服裝、美妝、3C產品銷售額佔據整個線上銷售的60%,可以說我們的新品牌都是誕生於線上,誕生於電商巨頭平臺之中。而美國的大型電商平臺如亞馬遜,它的銷售額通常僅僅佔據單個品牌線上銷售額的20%。

接下來的5年或者是10年,將會是中國新品牌消費的黃金時期,還有巨大的紅利等待釋放。其中有幾個主要的驅動力:

首先是是消費者變了。千禧一代、Z世代等在內的18-35歲這一年輕消費者群體的崛起,他們佔到了中國線上消費主流人群的70%。

其次是渠道和供應鏈變了。比如對於伴隨70後成長起來的蒙牛、安踏、伊利等品牌來說,它們當時的渠道還是匱乏的;而如今,渠道的轉變讓我們實現了足不出戶的購買。抖音、小紅書等的平臺崛起也讓渠道的推廣更加豐富化。而供應鏈的轉變,讓原來以OEM為主、大批量生產為主的供應鏈變得更柔性、小批量,從而可以支持很多新生品牌,定製化訂單更為常見。

最後,是一批有匠人精神、專注精神、品牌心智的創始人的出現,讓中美都有機會誕生一批新興的消費品牌。

人群

“30%的人口貢獻70%的消費,低收入低負債,高可支配收入背景下具有高消費潛力。”

"

“接下來將是中國新消費品牌的黃金十年,存在大量紅利。”

在2019華映資本x36氪未來大會上,華映資本合夥人孫瑋發表主題演講,從人群、渠道、供應鏈、團隊和資本等角度深入對比中美消費品牌增長情況,層層剖析消費賽道的未來想象力。

華映資本孫瑋:中美消費品牌,誰更“性感”?

華映資本合夥人孫瑋

演講中,孫瑋多緯度對比了中美消費品牌的增長曲線。他認為,從人口水平、發展趨勢等來說,中國消費品牌市場應該對標美國。2010年以來,美國崛起了大批DTC消費品牌,而中國市場上的新消費品牌崛起從2014年開始。

對新品牌而言,未來5-10年是新消費品牌的黃金紅利期,主要來源於幾大驅動力:新群體、新渠道、新供應鏈、新團隊等。

1、從人群上看,18-35歲年輕人群體貢獻了中國消費總量的70%;

2、從供應鏈和渠道看,中國有世界範圍內幾乎最好的供應鏈,有集中的線上線下銷售渠道,基於博主生態的影響力傳播渠道已發展成熟,以阿里、京東、唯品會等為代表的線上渠道平臺也相對集中;

3、從創始團隊來看,一批具有匠人精神、專注精神、品牌心智的創始人正在崛起。

華映資本孫瑋:中美消費品牌,誰更“性感”?

下為演講全文(有刪改):

大家下午好。當我們把消費品牌放到世界範圍內來觀察,能看到什麼?有沒有什麼值得借鑑的經驗?就像上午環節中也提到的,中國的消費市場如果對標美國或日本,到底哪個更合適?

在我看來,從人口、地域、收入水平、市場發展和趨勢等各方面來說,中國新興消費品牌面臨的市場環境更接近美國。

讓我們一起來看看,中美消費品牌的增長曲線,到底誰更“性感”。

華映資本孫瑋:中美消費品牌,誰更“性感”?

在美國,新消費品牌主要是DTC品牌(Direct To Consumer Brand),崛起於2010年。與中國不同,美國的新消費品牌主要通過官網進行銷售,佔比達到60-70%。在2010-2012年,一批專注投消費品牌的資本設立,助推了美國DTC品牌的崛起。而國內新品牌是伴隨著電商平臺崛起而逐漸發展的。

中美在電商平臺集中度上有很大的區別。阿里的服裝、美妝、3C產品銷售額佔據整個線上銷售的60%,可以說我們的新品牌都是誕生於線上,誕生於電商巨頭平臺之中。而美國的大型電商平臺如亞馬遜,它的銷售額通常僅僅佔據單個品牌線上銷售額的20%。

接下來的5年或者是10年,將會是中國新品牌消費的黃金時期,還有巨大的紅利等待釋放。其中有幾個主要的驅動力:

首先是是消費者變了。千禧一代、Z世代等在內的18-35歲這一年輕消費者群體的崛起,他們佔到了中國線上消費主流人群的70%。

其次是渠道和供應鏈變了。比如對於伴隨70後成長起來的蒙牛、安踏、伊利等品牌來說,它們當時的渠道還是匱乏的;而如今,渠道的轉變讓我們實現了足不出戶的購買。抖音、小紅書等的平臺崛起也讓渠道的推廣更加豐富化。而供應鏈的轉變,讓原來以OEM為主、大批量生產為主的供應鏈變得更柔性、小批量,從而可以支持很多新生品牌,定製化訂單更為常見。

最後,是一批有匠人精神、專注精神、品牌心智的創始人的出現,讓中美都有機會誕生一批新興的消費品牌。

人群

“30%的人口貢獻70%的消費,低收入低負債,高可支配收入背景下具有高消費潛力。”

華映資本孫瑋:中美消費品牌,誰更“性感”?

從一線到五線城市,中國18—35歲的人口數量已經達到4億,佔總人口的30%,然而他們貢獻了70%的消費。在美國這一人群達到了8000萬,佔到總人口的24%。

收入上看,美國千禧一代的收入大概是5萬美金/年,中國的同等人群是1.2萬美金/年,但美國同樣人群的2018年人均負債是3.6萬美金,基本上佔到了當年收入的70%左右,而中國作為社會主義國家,在買房前的個人負債比較低。

從消費總量來看,美國2018年的消費總量為9.5萬億元人民幣,中國則為13萬億人民幣。

中國的人群基數比美國大,收入水平也較低,但中國的人均負債也很低,因而擁有較高的可支配收入。因此,不管是市場總量還是增長速度,中國都要高於美國,整個大盤來看,我們的消費潛力比美國更大。

供應鏈&渠道

“銷售渠道集中,傳播渠道豐富,供應鏈完善,給新品牌提供機會。”

從渠道端看,主要分為銷售渠道和傳播渠道。在銷售渠道上,美國的線上下渠道都相對分散,區域性與全國性渠道並存,亞馬遜作為線上平臺佔有率也僅有20%。而在中國,天貓、京東以及唯品會等份額就大到70、80%,在線下也有像萬達等大型連鎖商場。可以說,中國的銷售渠道是比較集中的。

在傳播渠道上,中美情況較為相似,美國的主流傳播渠道為Instagram,中國則是小紅書等,都是通過KOL或者是博主的推廣佔領心智,迅速起量。

"

“接下來將是中國新消費品牌的黃金十年,存在大量紅利。”

在2019華映資本x36氪未來大會上,華映資本合夥人孫瑋發表主題演講,從人群、渠道、供應鏈、團隊和資本等角度深入對比中美消費品牌增長情況,層層剖析消費賽道的未來想象力。

華映資本孫瑋:中美消費品牌,誰更“性感”?

華映資本合夥人孫瑋

演講中,孫瑋多緯度對比了中美消費品牌的增長曲線。他認為,從人口水平、發展趨勢等來說,中國消費品牌市場應該對標美國。2010年以來,美國崛起了大批DTC消費品牌,而中國市場上的新消費品牌崛起從2014年開始。

對新品牌而言,未來5-10年是新消費品牌的黃金紅利期,主要來源於幾大驅動力:新群體、新渠道、新供應鏈、新團隊等。

1、從人群上看,18-35歲年輕人群體貢獻了中國消費總量的70%;

2、從供應鏈和渠道看,中國有世界範圍內幾乎最好的供應鏈,有集中的線上線下銷售渠道,基於博主生態的影響力傳播渠道已發展成熟,以阿里、京東、唯品會等為代表的線上渠道平臺也相對集中;

3、從創始團隊來看,一批具有匠人精神、專注精神、品牌心智的創始人正在崛起。

華映資本孫瑋:中美消費品牌,誰更“性感”?

下為演講全文(有刪改):

大家下午好。當我們把消費品牌放到世界範圍內來觀察,能看到什麼?有沒有什麼值得借鑑的經驗?就像上午環節中也提到的,中國的消費市場如果對標美國或日本,到底哪個更合適?

在我看來,從人口、地域、收入水平、市場發展和趨勢等各方面來說,中國新興消費品牌面臨的市場環境更接近美國。

讓我們一起來看看,中美消費品牌的增長曲線,到底誰更“性感”。

華映資本孫瑋:中美消費品牌,誰更“性感”?

在美國,新消費品牌主要是DTC品牌(Direct To Consumer Brand),崛起於2010年。與中國不同,美國的新消費品牌主要通過官網進行銷售,佔比達到60-70%。在2010-2012年,一批專注投消費品牌的資本設立,助推了美國DTC品牌的崛起。而國內新品牌是伴隨著電商平臺崛起而逐漸發展的。

中美在電商平臺集中度上有很大的區別。阿里的服裝、美妝、3C產品銷售額佔據整個線上銷售的60%,可以說我們的新品牌都是誕生於線上,誕生於電商巨頭平臺之中。而美國的大型電商平臺如亞馬遜,它的銷售額通常僅僅佔據單個品牌線上銷售額的20%。

接下來的5年或者是10年,將會是中國新品牌消費的黃金時期,還有巨大的紅利等待釋放。其中有幾個主要的驅動力:

首先是是消費者變了。千禧一代、Z世代等在內的18-35歲這一年輕消費者群體的崛起,他們佔到了中國線上消費主流人群的70%。

其次是渠道和供應鏈變了。比如對於伴隨70後成長起來的蒙牛、安踏、伊利等品牌來說,它們當時的渠道還是匱乏的;而如今,渠道的轉變讓我們實現了足不出戶的購買。抖音、小紅書等的平臺崛起也讓渠道的推廣更加豐富化。而供應鏈的轉變,讓原來以OEM為主、大批量生產為主的供應鏈變得更柔性、小批量,從而可以支持很多新生品牌,定製化訂單更為常見。

最後,是一批有匠人精神、專注精神、品牌心智的創始人的出現,讓中美都有機會誕生一批新興的消費品牌。

人群

“30%的人口貢獻70%的消費,低收入低負債,高可支配收入背景下具有高消費潛力。”

華映資本孫瑋:中美消費品牌,誰更“性感”?

從一線到五線城市,中國18—35歲的人口數量已經達到4億,佔總人口的30%,然而他們貢獻了70%的消費。在美國這一人群達到了8000萬,佔到總人口的24%。

收入上看,美國千禧一代的收入大概是5萬美金/年,中國的同等人群是1.2萬美金/年,但美國同樣人群的2018年人均負債是3.6萬美金,基本上佔到了當年收入的70%左右,而中國作為社會主義國家,在買房前的個人負債比較低。

從消費總量來看,美國2018年的消費總量為9.5萬億元人民幣,中國則為13萬億人民幣。

中國的人群基數比美國大,收入水平也較低,但中國的人均負債也很低,因而擁有較高的可支配收入。因此,不管是市場總量還是增長速度,中國都要高於美國,整個大盤來看,我們的消費潛力比美國更大。

供應鏈&渠道

“銷售渠道集中,傳播渠道豐富,供應鏈完善,給新品牌提供機會。”

從渠道端看,主要分為銷售渠道和傳播渠道。在銷售渠道上,美國的線上下渠道都相對分散,區域性與全國性渠道並存,亞馬遜作為線上平臺佔有率也僅有20%。而在中國,天貓、京東以及唯品會等份額就大到70、80%,在線下也有像萬達等大型連鎖商場。可以說,中國的銷售渠道是比較集中的。

在傳播渠道上,中美情況較為相似,美國的主流傳播渠道為Instagram,中國則是小紅書等,都是通過KOL或者是博主的推廣佔領心智,迅速起量。

華映資本孫瑋:中美消費品牌,誰更“性感”?

而在供應鏈端,中國的消費類供應鏈是全世界最好的。從女裝、鞋、配飾、包到首飾、飲料、化妝品,各方面都站在全世界供應鏈的最前方。包括美國那些快速成長的DTC品牌,供應鏈也大都在中國。

新品牌可以在短時間內搭建供應鏈體系——只有在中國才能做到,這給中國新品牌的發展提供了機會。

團隊

“懂產品、具有匠人精神又善於管理的創業者團隊在崛起。”

從團隊的角度來說,核心理論就是產品為1,後面所有的營銷、渠道、投放都是0,沒有前面的1,後面的0都沒有意義;當然,光有1沒有0也沒有意義。判斷品牌潛力的關鍵是產品,其中很重要的一點便是看團隊懂不懂產品。擁有匠人精神,甚至對產品有偏執、希望把產品做得更好的創業者,一定是懂產品、會對產品用心的創始人。

"

“接下來將是中國新消費品牌的黃金十年,存在大量紅利。”

在2019華映資本x36氪未來大會上,華映資本合夥人孫瑋發表主題演講,從人群、渠道、供應鏈、團隊和資本等角度深入對比中美消費品牌增長情況,層層剖析消費賽道的未來想象力。

華映資本孫瑋:中美消費品牌,誰更“性感”?

華映資本合夥人孫瑋

演講中,孫瑋多緯度對比了中美消費品牌的增長曲線。他認為,從人口水平、發展趨勢等來說,中國消費品牌市場應該對標美國。2010年以來,美國崛起了大批DTC消費品牌,而中國市場上的新消費品牌崛起從2014年開始。

對新品牌而言,未來5-10年是新消費品牌的黃金紅利期,主要來源於幾大驅動力:新群體、新渠道、新供應鏈、新團隊等。

1、從人群上看,18-35歲年輕人群體貢獻了中國消費總量的70%;

2、從供應鏈和渠道看,中國有世界範圍內幾乎最好的供應鏈,有集中的線上線下銷售渠道,基於博主生態的影響力傳播渠道已發展成熟,以阿里、京東、唯品會等為代表的線上渠道平臺也相對集中;

3、從創始團隊來看,一批具有匠人精神、專注精神、品牌心智的創始人正在崛起。

華映資本孫瑋:中美消費品牌,誰更“性感”?

下為演講全文(有刪改):

大家下午好。當我們把消費品牌放到世界範圍內來觀察,能看到什麼?有沒有什麼值得借鑑的經驗?就像上午環節中也提到的,中國的消費市場如果對標美國或日本,到底哪個更合適?

在我看來,從人口、地域、收入水平、市場發展和趨勢等各方面來說,中國新興消費品牌面臨的市場環境更接近美國。

讓我們一起來看看,中美消費品牌的增長曲線,到底誰更“性感”。

華映資本孫瑋:中美消費品牌,誰更“性感”?

在美國,新消費品牌主要是DTC品牌(Direct To Consumer Brand),崛起於2010年。與中國不同,美國的新消費品牌主要通過官網進行銷售,佔比達到60-70%。在2010-2012年,一批專注投消費品牌的資本設立,助推了美國DTC品牌的崛起。而國內新品牌是伴隨著電商平臺崛起而逐漸發展的。

中美在電商平臺集中度上有很大的區別。阿里的服裝、美妝、3C產品銷售額佔據整個線上銷售的60%,可以說我們的新品牌都是誕生於線上,誕生於電商巨頭平臺之中。而美國的大型電商平臺如亞馬遜,它的銷售額通常僅僅佔據單個品牌線上銷售額的20%。

接下來的5年或者是10年,將會是中國新品牌消費的黃金時期,還有巨大的紅利等待釋放。其中有幾個主要的驅動力:

首先是是消費者變了。千禧一代、Z世代等在內的18-35歲這一年輕消費者群體的崛起,他們佔到了中國線上消費主流人群的70%。

其次是渠道和供應鏈變了。比如對於伴隨70後成長起來的蒙牛、安踏、伊利等品牌來說,它們當時的渠道還是匱乏的;而如今,渠道的轉變讓我們實現了足不出戶的購買。抖音、小紅書等的平臺崛起也讓渠道的推廣更加豐富化。而供應鏈的轉變,讓原來以OEM為主、大批量生產為主的供應鏈變得更柔性、小批量,從而可以支持很多新生品牌,定製化訂單更為常見。

最後,是一批有匠人精神、專注精神、品牌心智的創始人的出現,讓中美都有機會誕生一批新興的消費品牌。

人群

“30%的人口貢獻70%的消費,低收入低負債,高可支配收入背景下具有高消費潛力。”

華映資本孫瑋:中美消費品牌,誰更“性感”?

從一線到五線城市,中國18—35歲的人口數量已經達到4億,佔總人口的30%,然而他們貢獻了70%的消費。在美國這一人群達到了8000萬,佔到總人口的24%。

收入上看,美國千禧一代的收入大概是5萬美金/年,中國的同等人群是1.2萬美金/年,但美國同樣人群的2018年人均負債是3.6萬美金,基本上佔到了當年收入的70%左右,而中國作為社會主義國家,在買房前的個人負債比較低。

從消費總量來看,美國2018年的消費總量為9.5萬億元人民幣,中國則為13萬億人民幣。

中國的人群基數比美國大,收入水平也較低,但中國的人均負債也很低,因而擁有較高的可支配收入。因此,不管是市場總量還是增長速度,中國都要高於美國,整個大盤來看,我們的消費潛力比美國更大。

供應鏈&渠道

“銷售渠道集中,傳播渠道豐富,供應鏈完善,給新品牌提供機會。”

從渠道端看,主要分為銷售渠道和傳播渠道。在銷售渠道上,美國的線上下渠道都相對分散,區域性與全國性渠道並存,亞馬遜作為線上平臺佔有率也僅有20%。而在中國,天貓、京東以及唯品會等份額就大到70、80%,在線下也有像萬達等大型連鎖商場。可以說,中國的銷售渠道是比較集中的。

在傳播渠道上,中美情況較為相似,美國的主流傳播渠道為Instagram,中國則是小紅書等,都是通過KOL或者是博主的推廣佔領心智,迅速起量。

華映資本孫瑋:中美消費品牌,誰更“性感”?

而在供應鏈端,中國的消費類供應鏈是全世界最好的。從女裝、鞋、配飾、包到首飾、飲料、化妝品,各方面都站在全世界供應鏈的最前方。包括美國那些快速成長的DTC品牌,供應鏈也大都在中國。

新品牌可以在短時間內搭建供應鏈體系——只有在中國才能做到,這給中國新品牌的發展提供了機會。

團隊

“懂產品、具有匠人精神又善於管理的創業者團隊在崛起。”

從團隊的角度來說,核心理論就是產品為1,後面所有的營銷、渠道、投放都是0,沒有前面的1,後面的0都沒有意義;當然,光有1沒有0也沒有意義。判斷品牌潛力的關鍵是產品,其中很重要的一點便是看團隊懂不懂產品。擁有匠人精神,甚至對產品有偏執、希望把產品做得更好的創業者,一定是懂產品、會對產品用心的創始人。

華映資本孫瑋:中美消費品牌,誰更“性感”?

其次,創業者團隊需要懂得管理。與TMT行業不同,消費品行業中,產品和品牌體現的是創始人對生活的理解、價值觀的取向,各種的技術都在產品中體現。將創始人團隊換掉,產品的靈魂就沒有了。總的來說,消費品品牌對團隊的要求更高,不能輕易轉換,這對創始人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需要組建一個全能、會管理的團隊並盡力維持其長期穩定。

最後,團隊還需要懂得最前沿的營銷方式,怎樣做投放和轉換,怎樣找到流量的紅利,怎樣和新平臺合作。

從以上三個角度衡量美國和中國的團隊,雙方不分伯仲。目前,中國已經有一批非常有匠人精神、對品牌非常深理解的又懂管理和分享的創始人出現,他們年齡大多在30—40之間,擁有大型公司工作經驗,也有一定管理能力。

中國消費品牌創始人,呈現出高度年輕化態勢。創始人集中在30歲至40歲之間,相比於互聯網創業風口時期的創始人們,年齡稍長,更具經驗。互聯網原住民更少,傳統商業的經驗更加豐富。約40%的創始人是二次創業,60%左右的創始人擁有互聯網行業從業經驗,更加適合新消費行業的互聯網經濟+傳統經濟基因、融合型商業模式。

美國創始人能力和中國創始人類似,但是普遍更年輕,因為美國市場中品牌的生存環境更友好,少有山寨貨、搶注商標、融資困難等等問題。同時,美國消費者對於官網直購接受度高,營銷成本相較更低。在市場中找好自己的定位就能夠出成績。

"

“接下來將是中國新消費品牌的黃金十年,存在大量紅利。”

在2019華映資本x36氪未來大會上,華映資本合夥人孫瑋發表主題演講,從人群、渠道、供應鏈、團隊和資本等角度深入對比中美消費品牌增長情況,層層剖析消費賽道的未來想象力。

華映資本孫瑋:中美消費品牌,誰更“性感”?

華映資本合夥人孫瑋

演講中,孫瑋多緯度對比了中美消費品牌的增長曲線。他認為,從人口水平、發展趨勢等來說,中國消費品牌市場應該對標美國。2010年以來,美國崛起了大批DTC消費品牌,而中國市場上的新消費品牌崛起從2014年開始。

對新品牌而言,未來5-10年是新消費品牌的黃金紅利期,主要來源於幾大驅動力:新群體、新渠道、新供應鏈、新團隊等。

1、從人群上看,18-35歲年輕人群體貢獻了中國消費總量的70%;

2、從供應鏈和渠道看,中國有世界範圍內幾乎最好的供應鏈,有集中的線上線下銷售渠道,基於博主生態的影響力傳播渠道已發展成熟,以阿里、京東、唯品會等為代表的線上渠道平臺也相對集中;

3、從創始團隊來看,一批具有匠人精神、專注精神、品牌心智的創始人正在崛起。

華映資本孫瑋:中美消費品牌,誰更“性感”?

下為演講全文(有刪改):

大家下午好。當我們把消費品牌放到世界範圍內來觀察,能看到什麼?有沒有什麼值得借鑑的經驗?就像上午環節中也提到的,中國的消費市場如果對標美國或日本,到底哪個更合適?

在我看來,從人口、地域、收入水平、市場發展和趨勢等各方面來說,中國新興消費品牌面臨的市場環境更接近美國。

讓我們一起來看看,中美消費品牌的增長曲線,到底誰更“性感”。

華映資本孫瑋:中美消費品牌,誰更“性感”?

在美國,新消費品牌主要是DTC品牌(Direct To Consumer Brand),崛起於2010年。與中國不同,美國的新消費品牌主要通過官網進行銷售,佔比達到60-70%。在2010-2012年,一批專注投消費品牌的資本設立,助推了美國DTC品牌的崛起。而國內新品牌是伴隨著電商平臺崛起而逐漸發展的。

中美在電商平臺集中度上有很大的區別。阿里的服裝、美妝、3C產品銷售額佔據整個線上銷售的60%,可以說我們的新品牌都是誕生於線上,誕生於電商巨頭平臺之中。而美國的大型電商平臺如亞馬遜,它的銷售額通常僅僅佔據單個品牌線上銷售額的20%。

接下來的5年或者是10年,將會是中國新品牌消費的黃金時期,還有巨大的紅利等待釋放。其中有幾個主要的驅動力:

首先是是消費者變了。千禧一代、Z世代等在內的18-35歲這一年輕消費者群體的崛起,他們佔到了中國線上消費主流人群的70%。

其次是渠道和供應鏈變了。比如對於伴隨70後成長起來的蒙牛、安踏、伊利等品牌來說,它們當時的渠道還是匱乏的;而如今,渠道的轉變讓我們實現了足不出戶的購買。抖音、小紅書等的平臺崛起也讓渠道的推廣更加豐富化。而供應鏈的轉變,讓原來以OEM為主、大批量生產為主的供應鏈變得更柔性、小批量,從而可以支持很多新生品牌,定製化訂單更為常見。

最後,是一批有匠人精神、專注精神、品牌心智的創始人的出現,讓中美都有機會誕生一批新興的消費品牌。

人群

“30%的人口貢獻70%的消費,低收入低負債,高可支配收入背景下具有高消費潛力。”

華映資本孫瑋:中美消費品牌,誰更“性感”?

從一線到五線城市,中國18—35歲的人口數量已經達到4億,佔總人口的30%,然而他們貢獻了70%的消費。在美國這一人群達到了8000萬,佔到總人口的24%。

收入上看,美國千禧一代的收入大概是5萬美金/年,中國的同等人群是1.2萬美金/年,但美國同樣人群的2018年人均負債是3.6萬美金,基本上佔到了當年收入的70%左右,而中國作為社會主義國家,在買房前的個人負債比較低。

從消費總量來看,美國2018年的消費總量為9.5萬億元人民幣,中國則為13萬億人民幣。

中國的人群基數比美國大,收入水平也較低,但中國的人均負債也很低,因而擁有較高的可支配收入。因此,不管是市場總量還是增長速度,中國都要高於美國,整個大盤來看,我們的消費潛力比美國更大。

供應鏈&渠道

“銷售渠道集中,傳播渠道豐富,供應鏈完善,給新品牌提供機會。”

從渠道端看,主要分為銷售渠道和傳播渠道。在銷售渠道上,美國的線上下渠道都相對分散,區域性與全國性渠道並存,亞馬遜作為線上平臺佔有率也僅有20%。而在中國,天貓、京東以及唯品會等份額就大到70、80%,在線下也有像萬達等大型連鎖商場。可以說,中國的銷售渠道是比較集中的。

在傳播渠道上,中美情況較為相似,美國的主流傳播渠道為Instagram,中國則是小紅書等,都是通過KOL或者是博主的推廣佔領心智,迅速起量。

華映資本孫瑋:中美消費品牌,誰更“性感”?

而在供應鏈端,中國的消費類供應鏈是全世界最好的。從女裝、鞋、配飾、包到首飾、飲料、化妝品,各方面都站在全世界供應鏈的最前方。包括美國那些快速成長的DTC品牌,供應鏈也大都在中國。

新品牌可以在短時間內搭建供應鏈體系——只有在中國才能做到,這給中國新品牌的發展提供了機會。

團隊

“懂產品、具有匠人精神又善於管理的創業者團隊在崛起。”

從團隊的角度來說,核心理論就是產品為1,後面所有的營銷、渠道、投放都是0,沒有前面的1,後面的0都沒有意義;當然,光有1沒有0也沒有意義。判斷品牌潛力的關鍵是產品,其中很重要的一點便是看團隊懂不懂產品。擁有匠人精神,甚至對產品有偏執、希望把產品做得更好的創業者,一定是懂產品、會對產品用心的創始人。

華映資本孫瑋:中美消費品牌,誰更“性感”?

其次,創業者團隊需要懂得管理。與TMT行業不同,消費品行業中,產品和品牌體現的是創始人對生活的理解、價值觀的取向,各種的技術都在產品中體現。將創始人團隊換掉,產品的靈魂就沒有了。總的來說,消費品品牌對團隊的要求更高,不能輕易轉換,這對創始人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需要組建一個全能、會管理的團隊並盡力維持其長期穩定。

最後,團隊還需要懂得最前沿的營銷方式,怎樣做投放和轉換,怎樣找到流量的紅利,怎樣和新平臺合作。

從以上三個角度衡量美國和中國的團隊,雙方不分伯仲。目前,中國已經有一批非常有匠人精神、對品牌非常深理解的又懂管理和分享的創始人出現,他們年齡大多在30—40之間,擁有大型公司工作經驗,也有一定管理能力。

中國消費品牌創始人,呈現出高度年輕化態勢。創始人集中在30歲至40歲之間,相比於互聯網創業風口時期的創始人們,年齡稍長,更具經驗。互聯網原住民更少,傳統商業的經驗更加豐富。約40%的創始人是二次創業,60%左右的創始人擁有互聯網行業從業經驗,更加適合新消費行業的互聯網經濟+傳統經濟基因、融合型商業模式。

美國創始人能力和中國創始人類似,但是普遍更年輕,因為美國市場中品牌的生存環境更友好,少有山寨貨、搶注商標、融資困難等等問題。同時,美國消費者對於官網直購接受度高,營銷成本相較更低。在市場中找好自己的定位就能夠出成績。

華映資本孫瑋:中美消費品牌,誰更“性感”?

最後,我們來看這張圖。從資本端著眼,整個風投行業在對新興消費品牌的認知和投入方面,與美國同行來比還是有很大的欠缺,但從產品力和各方面來說並不弱勢。美國有一批專門投資新消費品牌DTC的風投公司,產業投資也十分成熟。而中國很少有專門投資消費的風投,缺乏核心邏輯與專業打法,進而導致儘管中國的投後端、資本端較為落後。

所以,中美消費誰更性感?我們一定比美國人性感,但是需要在座的機構、在座的GP、LP們,給予帶著創業精神做品牌的創業者更大的幫助。

聲明:轉載此文是出於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來源標註錯誤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權益,請作者持權屬證明與本網聯繫,我們將及時更正、刪除,謝謝。


"

“接下來將是中國新消費品牌的黃金十年,存在大量紅利。”

在2019華映資本x36氪未來大會上,華映資本合夥人孫瑋發表主題演講,從人群、渠道、供應鏈、團隊和資本等角度深入對比中美消費品牌增長情況,層層剖析消費賽道的未來想象力。

華映資本孫瑋:中美消費品牌,誰更“性感”?

華映資本合夥人孫瑋

演講中,孫瑋多緯度對比了中美消費品牌的增長曲線。他認為,從人口水平、發展趨勢等來說,中國消費品牌市場應該對標美國。2010年以來,美國崛起了大批DTC消費品牌,而中國市場上的新消費品牌崛起從2014年開始。

對新品牌而言,未來5-10年是新消費品牌的黃金紅利期,主要來源於幾大驅動力:新群體、新渠道、新供應鏈、新團隊等。

1、從人群上看,18-35歲年輕人群體貢獻了中國消費總量的70%;

2、從供應鏈和渠道看,中國有世界範圍內幾乎最好的供應鏈,有集中的線上線下銷售渠道,基於博主生態的影響力傳播渠道已發展成熟,以阿里、京東、唯品會等為代表的線上渠道平臺也相對集中;

3、從創始團隊來看,一批具有匠人精神、專注精神、品牌心智的創始人正在崛起。

華映資本孫瑋:中美消費品牌,誰更“性感”?

下為演講全文(有刪改):

大家下午好。當我們把消費品牌放到世界範圍內來觀察,能看到什麼?有沒有什麼值得借鑑的經驗?就像上午環節中也提到的,中國的消費市場如果對標美國或日本,到底哪個更合適?

在我看來,從人口、地域、收入水平、市場發展和趨勢等各方面來說,中國新興消費品牌面臨的市場環境更接近美國。

讓我們一起來看看,中美消費品牌的增長曲線,到底誰更“性感”。

華映資本孫瑋:中美消費品牌,誰更“性感”?

在美國,新消費品牌主要是DTC品牌(Direct To Consumer Brand),崛起於2010年。與中國不同,美國的新消費品牌主要通過官網進行銷售,佔比達到60-70%。在2010-2012年,一批專注投消費品牌的資本設立,助推了美國DTC品牌的崛起。而國內新品牌是伴隨著電商平臺崛起而逐漸發展的。

中美在電商平臺集中度上有很大的區別。阿里的服裝、美妝、3C產品銷售額佔據整個線上銷售的60%,可以說我們的新品牌都是誕生於線上,誕生於電商巨頭平臺之中。而美國的大型電商平臺如亞馬遜,它的銷售額通常僅僅佔據單個品牌線上銷售額的20%。

接下來的5年或者是10年,將會是中國新品牌消費的黃金時期,還有巨大的紅利等待釋放。其中有幾個主要的驅動力:

首先是是消費者變了。千禧一代、Z世代等在內的18-35歲這一年輕消費者群體的崛起,他們佔到了中國線上消費主流人群的70%。

其次是渠道和供應鏈變了。比如對於伴隨70後成長起來的蒙牛、安踏、伊利等品牌來說,它們當時的渠道還是匱乏的;而如今,渠道的轉變讓我們實現了足不出戶的購買。抖音、小紅書等的平臺崛起也讓渠道的推廣更加豐富化。而供應鏈的轉變,讓原來以OEM為主、大批量生產為主的供應鏈變得更柔性、小批量,從而可以支持很多新生品牌,定製化訂單更為常見。

最後,是一批有匠人精神、專注精神、品牌心智的創始人的出現,讓中美都有機會誕生一批新興的消費品牌。

人群

“30%的人口貢獻70%的消費,低收入低負債,高可支配收入背景下具有高消費潛力。”

華映資本孫瑋:中美消費品牌,誰更“性感”?

從一線到五線城市,中國18—35歲的人口數量已經達到4億,佔總人口的30%,然而他們貢獻了70%的消費。在美國這一人群達到了8000萬,佔到總人口的24%。

收入上看,美國千禧一代的收入大概是5萬美金/年,中國的同等人群是1.2萬美金/年,但美國同樣人群的2018年人均負債是3.6萬美金,基本上佔到了當年收入的70%左右,而中國作為社會主義國家,在買房前的個人負債比較低。

從消費總量來看,美國2018年的消費總量為9.5萬億元人民幣,中國則為13萬億人民幣。

中國的人群基數比美國大,收入水平也較低,但中國的人均負債也很低,因而擁有較高的可支配收入。因此,不管是市場總量還是增長速度,中國都要高於美國,整個大盤來看,我們的消費潛力比美國更大。

供應鏈&渠道

“銷售渠道集中,傳播渠道豐富,供應鏈完善,給新品牌提供機會。”

從渠道端看,主要分為銷售渠道和傳播渠道。在銷售渠道上,美國的線上下渠道都相對分散,區域性與全國性渠道並存,亞馬遜作為線上平臺佔有率也僅有20%。而在中國,天貓、京東以及唯品會等份額就大到70、80%,在線下也有像萬達等大型連鎖商場。可以說,中國的銷售渠道是比較集中的。

在傳播渠道上,中美情況較為相似,美國的主流傳播渠道為Instagram,中國則是小紅書等,都是通過KOL或者是博主的推廣佔領心智,迅速起量。

華映資本孫瑋:中美消費品牌,誰更“性感”?

而在供應鏈端,中國的消費類供應鏈是全世界最好的。從女裝、鞋、配飾、包到首飾、飲料、化妝品,各方面都站在全世界供應鏈的最前方。包括美國那些快速成長的DTC品牌,供應鏈也大都在中國。

新品牌可以在短時間內搭建供應鏈體系——只有在中國才能做到,這給中國新品牌的發展提供了機會。

團隊

“懂產品、具有匠人精神又善於管理的創業者團隊在崛起。”

從團隊的角度來說,核心理論就是產品為1,後面所有的營銷、渠道、投放都是0,沒有前面的1,後面的0都沒有意義;當然,光有1沒有0也沒有意義。判斷品牌潛力的關鍵是產品,其中很重要的一點便是看團隊懂不懂產品。擁有匠人精神,甚至對產品有偏執、希望把產品做得更好的創業者,一定是懂產品、會對產品用心的創始人。

華映資本孫瑋:中美消費品牌,誰更“性感”?

其次,創業者團隊需要懂得管理。與TMT行業不同,消費品行業中,產品和品牌體現的是創始人對生活的理解、價值觀的取向,各種的技術都在產品中體現。將創始人團隊換掉,產品的靈魂就沒有了。總的來說,消費品品牌對團隊的要求更高,不能輕易轉換,這對創始人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需要組建一個全能、會管理的團隊並盡力維持其長期穩定。

最後,團隊還需要懂得最前沿的營銷方式,怎樣做投放和轉換,怎樣找到流量的紅利,怎樣和新平臺合作。

從以上三個角度衡量美國和中國的團隊,雙方不分伯仲。目前,中國已經有一批非常有匠人精神、對品牌非常深理解的又懂管理和分享的創始人出現,他們年齡大多在30—40之間,擁有大型公司工作經驗,也有一定管理能力。

中國消費品牌創始人,呈現出高度年輕化態勢。創始人集中在30歲至40歲之間,相比於互聯網創業風口時期的創始人們,年齡稍長,更具經驗。互聯網原住民更少,傳統商業的經驗更加豐富。約40%的創始人是二次創業,60%左右的創始人擁有互聯網行業從業經驗,更加適合新消費行業的互聯網經濟+傳統經濟基因、融合型商業模式。

美國創始人能力和中國創始人類似,但是普遍更年輕,因為美國市場中品牌的生存環境更友好,少有山寨貨、搶注商標、融資困難等等問題。同時,美國消費者對於官網直購接受度高,營銷成本相較更低。在市場中找好自己的定位就能夠出成績。

華映資本孫瑋:中美消費品牌,誰更“性感”?

最後,我們來看這張圖。從資本端著眼,整個風投行業在對新興消費品牌的認知和投入方面,與美國同行來比還是有很大的欠缺,但從產品力和各方面來說並不弱勢。美國有一批專門投資新消費品牌DTC的風投公司,產業投資也十分成熟。而中國很少有專門投資消費的風投,缺乏核心邏輯與專業打法,進而導致儘管中國的投後端、資本端較為落後。

所以,中美消費誰更性感?我們一定比美國人性感,但是需要在座的機構、在座的GP、LP們,給予帶著創業精神做品牌的創業者更大的幫助。

聲明:轉載此文是出於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來源標註錯誤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權益,請作者持權屬證明與本網聯繫,我們將及時更正、刪除,謝謝。


華映資本孫瑋:中美消費品牌,誰更“性感”?

現場有東方賽富劉俊宏、前海梧桐併購基金謝聞慄、CCTV2《創業英雄匯》投資人中青創投付巖、中小企業協會副會長杜明堂等10多位有10年以上投融資經驗的資本專家顧問現場授課分享並賦能產業升級尋找優質項目合作!還有10多家風投機構現場精準一對一對接項目方。

"

“接下來將是中國新消費品牌的黃金十年,存在大量紅利。”

在2019華映資本x36氪未來大會上,華映資本合夥人孫瑋發表主題演講,從人群、渠道、供應鏈、團隊和資本等角度深入對比中美消費品牌增長情況,層層剖析消費賽道的未來想象力。

華映資本孫瑋:中美消費品牌,誰更“性感”?

華映資本合夥人孫瑋

演講中,孫瑋多緯度對比了中美消費品牌的增長曲線。他認為,從人口水平、發展趨勢等來說,中國消費品牌市場應該對標美國。2010年以來,美國崛起了大批DTC消費品牌,而中國市場上的新消費品牌崛起從2014年開始。

對新品牌而言,未來5-10年是新消費品牌的黃金紅利期,主要來源於幾大驅動力:新群體、新渠道、新供應鏈、新團隊等。

1、從人群上看,18-35歲年輕人群體貢獻了中國消費總量的70%;

2、從供應鏈和渠道看,中國有世界範圍內幾乎最好的供應鏈,有集中的線上線下銷售渠道,基於博主生態的影響力傳播渠道已發展成熟,以阿里、京東、唯品會等為代表的線上渠道平臺也相對集中;

3、從創始團隊來看,一批具有匠人精神、專注精神、品牌心智的創始人正在崛起。

華映資本孫瑋:中美消費品牌,誰更“性感”?

下為演講全文(有刪改):

大家下午好。當我們把消費品牌放到世界範圍內來觀察,能看到什麼?有沒有什麼值得借鑑的經驗?就像上午環節中也提到的,中國的消費市場如果對標美國或日本,到底哪個更合適?

在我看來,從人口、地域、收入水平、市場發展和趨勢等各方面來說,中國新興消費品牌面臨的市場環境更接近美國。

讓我們一起來看看,中美消費品牌的增長曲線,到底誰更“性感”。

華映資本孫瑋:中美消費品牌,誰更“性感”?

在美國,新消費品牌主要是DTC品牌(Direct To Consumer Brand),崛起於2010年。與中國不同,美國的新消費品牌主要通過官網進行銷售,佔比達到60-70%。在2010-2012年,一批專注投消費品牌的資本設立,助推了美國DTC品牌的崛起。而國內新品牌是伴隨著電商平臺崛起而逐漸發展的。

中美在電商平臺集中度上有很大的區別。阿里的服裝、美妝、3C產品銷售額佔據整個線上銷售的60%,可以說我們的新品牌都是誕生於線上,誕生於電商巨頭平臺之中。而美國的大型電商平臺如亞馬遜,它的銷售額通常僅僅佔據單個品牌線上銷售額的20%。

接下來的5年或者是10年,將會是中國新品牌消費的黃金時期,還有巨大的紅利等待釋放。其中有幾個主要的驅動力:

首先是是消費者變了。千禧一代、Z世代等在內的18-35歲這一年輕消費者群體的崛起,他們佔到了中國線上消費主流人群的70%。

其次是渠道和供應鏈變了。比如對於伴隨70後成長起來的蒙牛、安踏、伊利等品牌來說,它們當時的渠道還是匱乏的;而如今,渠道的轉變讓我們實現了足不出戶的購買。抖音、小紅書等的平臺崛起也讓渠道的推廣更加豐富化。而供應鏈的轉變,讓原來以OEM為主、大批量生產為主的供應鏈變得更柔性、小批量,從而可以支持很多新生品牌,定製化訂單更為常見。

最後,是一批有匠人精神、專注精神、品牌心智的創始人的出現,讓中美都有機會誕生一批新興的消費品牌。

人群

“30%的人口貢獻70%的消費,低收入低負債,高可支配收入背景下具有高消費潛力。”

華映資本孫瑋:中美消費品牌,誰更“性感”?

從一線到五線城市,中國18—35歲的人口數量已經達到4億,佔總人口的30%,然而他們貢獻了70%的消費。在美國這一人群達到了8000萬,佔到總人口的24%。

收入上看,美國千禧一代的收入大概是5萬美金/年,中國的同等人群是1.2萬美金/年,但美國同樣人群的2018年人均負債是3.6萬美金,基本上佔到了當年收入的70%左右,而中國作為社會主義國家,在買房前的個人負債比較低。

從消費總量來看,美國2018年的消費總量為9.5萬億元人民幣,中國則為13萬億人民幣。

中國的人群基數比美國大,收入水平也較低,但中國的人均負債也很低,因而擁有較高的可支配收入。因此,不管是市場總量還是增長速度,中國都要高於美國,整個大盤來看,我們的消費潛力比美國更大。

供應鏈&渠道

“銷售渠道集中,傳播渠道豐富,供應鏈完善,給新品牌提供機會。”

從渠道端看,主要分為銷售渠道和傳播渠道。在銷售渠道上,美國的線上下渠道都相對分散,區域性與全國性渠道並存,亞馬遜作為線上平臺佔有率也僅有20%。而在中國,天貓、京東以及唯品會等份額就大到70、80%,在線下也有像萬達等大型連鎖商場。可以說,中國的銷售渠道是比較集中的。

在傳播渠道上,中美情況較為相似,美國的主流傳播渠道為Instagram,中國則是小紅書等,都是通過KOL或者是博主的推廣佔領心智,迅速起量。

華映資本孫瑋:中美消費品牌,誰更“性感”?

而在供應鏈端,中國的消費類供應鏈是全世界最好的。從女裝、鞋、配飾、包到首飾、飲料、化妝品,各方面都站在全世界供應鏈的最前方。包括美國那些快速成長的DTC品牌,供應鏈也大都在中國。

新品牌可以在短時間內搭建供應鏈體系——只有在中國才能做到,這給中國新品牌的發展提供了機會。

團隊

“懂產品、具有匠人精神又善於管理的創業者團隊在崛起。”

從團隊的角度來說,核心理論就是產品為1,後面所有的營銷、渠道、投放都是0,沒有前面的1,後面的0都沒有意義;當然,光有1沒有0也沒有意義。判斷品牌潛力的關鍵是產品,其中很重要的一點便是看團隊懂不懂產品。擁有匠人精神,甚至對產品有偏執、希望把產品做得更好的創業者,一定是懂產品、會對產品用心的創始人。

華映資本孫瑋:中美消費品牌,誰更“性感”?

其次,創業者團隊需要懂得管理。與TMT行業不同,消費品行業中,產品和品牌體現的是創始人對生活的理解、價值觀的取向,各種的技術都在產品中體現。將創始人團隊換掉,產品的靈魂就沒有了。總的來說,消費品品牌對團隊的要求更高,不能輕易轉換,這對創始人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需要組建一個全能、會管理的團隊並盡力維持其長期穩定。

最後,團隊還需要懂得最前沿的營銷方式,怎樣做投放和轉換,怎樣找到流量的紅利,怎樣和新平臺合作。

從以上三個角度衡量美國和中國的團隊,雙方不分伯仲。目前,中國已經有一批非常有匠人精神、對品牌非常深理解的又懂管理和分享的創始人出現,他們年齡大多在30—40之間,擁有大型公司工作經驗,也有一定管理能力。

中國消費品牌創始人,呈現出高度年輕化態勢。創始人集中在30歲至40歲之間,相比於互聯網創業風口時期的創始人們,年齡稍長,更具經驗。互聯網原住民更少,傳統商業的經驗更加豐富。約40%的創始人是二次創業,60%左右的創始人擁有互聯網行業從業經驗,更加適合新消費行業的互聯網經濟+傳統經濟基因、融合型商業模式。

美國創始人能力和中國創始人類似,但是普遍更年輕,因為美國市場中品牌的生存環境更友好,少有山寨貨、搶注商標、融資困難等等問題。同時,美國消費者對於官網直購接受度高,營銷成本相較更低。在市場中找好自己的定位就能夠出成績。

華映資本孫瑋:中美消費品牌,誰更“性感”?

最後,我們來看這張圖。從資本端著眼,整個風投行業在對新興消費品牌的認知和投入方面,與美國同行來比還是有很大的欠缺,但從產品力和各方面來說並不弱勢。美國有一批專門投資新消費品牌DTC的風投公司,產業投資也十分成熟。而中國很少有專門投資消費的風投,缺乏核心邏輯與專業打法,進而導致儘管中國的投後端、資本端較為落後。

所以,中美消費誰更性感?我們一定比美國人性感,但是需要在座的機構、在座的GP、LP們,給予帶著創業精神做品牌的創業者更大的幫助。

聲明:轉載此文是出於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來源標註錯誤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權益,請作者持權屬證明與本網聯繫,我們將及時更正、刪除,謝謝。


華映資本孫瑋:中美消費品牌,誰更“性感”?

現場有東方賽富劉俊宏、前海梧桐併購基金謝聞慄、CCTV2《創業英雄匯》投資人中青創投付巖、中小企業協會副會長杜明堂等10多位有10年以上投融資經驗的資本專家顧問現場授課分享並賦能產業升級尋找優質項目合作!還有10多家風投機構現場精準一對一對接項目方。

華映資本孫瑋:中美消費品牌,誰更“性感”?

峰會解決什麼問題?

【資本對接】:股權融資、債權融資

【關注領域】:信息技術、高端裝備、新材料、新能源、節能環保、生物醫藥、教育,先進製造業等符合條件的領域。

舉辦城市:北京、深圳

"

“接下來將是中國新消費品牌的黃金十年,存在大量紅利。”

在2019華映資本x36氪未來大會上,華映資本合夥人孫瑋發表主題演講,從人群、渠道、供應鏈、團隊和資本等角度深入對比中美消費品牌增長情況,層層剖析消費賽道的未來想象力。

華映資本孫瑋:中美消費品牌,誰更“性感”?

華映資本合夥人孫瑋

演講中,孫瑋多緯度對比了中美消費品牌的增長曲線。他認為,從人口水平、發展趨勢等來說,中國消費品牌市場應該對標美國。2010年以來,美國崛起了大批DTC消費品牌,而中國市場上的新消費品牌崛起從2014年開始。

對新品牌而言,未來5-10年是新消費品牌的黃金紅利期,主要來源於幾大驅動力:新群體、新渠道、新供應鏈、新團隊等。

1、從人群上看,18-35歲年輕人群體貢獻了中國消費總量的70%;

2、從供應鏈和渠道看,中國有世界範圍內幾乎最好的供應鏈,有集中的線上線下銷售渠道,基於博主生態的影響力傳播渠道已發展成熟,以阿里、京東、唯品會等為代表的線上渠道平臺也相對集中;

3、從創始團隊來看,一批具有匠人精神、專注精神、品牌心智的創始人正在崛起。

華映資本孫瑋:中美消費品牌,誰更“性感”?

下為演講全文(有刪改):

大家下午好。當我們把消費品牌放到世界範圍內來觀察,能看到什麼?有沒有什麼值得借鑑的經驗?就像上午環節中也提到的,中國的消費市場如果對標美國或日本,到底哪個更合適?

在我看來,從人口、地域、收入水平、市場發展和趨勢等各方面來說,中國新興消費品牌面臨的市場環境更接近美國。

讓我們一起來看看,中美消費品牌的增長曲線,到底誰更“性感”。

華映資本孫瑋:中美消費品牌,誰更“性感”?

在美國,新消費品牌主要是DTC品牌(Direct To Consumer Brand),崛起於2010年。與中國不同,美國的新消費品牌主要通過官網進行銷售,佔比達到60-70%。在2010-2012年,一批專注投消費品牌的資本設立,助推了美國DTC品牌的崛起。而國內新品牌是伴隨著電商平臺崛起而逐漸發展的。

中美在電商平臺集中度上有很大的區別。阿里的服裝、美妝、3C產品銷售額佔據整個線上銷售的60%,可以說我們的新品牌都是誕生於線上,誕生於電商巨頭平臺之中。而美國的大型電商平臺如亞馬遜,它的銷售額通常僅僅佔據單個品牌線上銷售額的20%。

接下來的5年或者是10年,將會是中國新品牌消費的黃金時期,還有巨大的紅利等待釋放。其中有幾個主要的驅動力:

首先是是消費者變了。千禧一代、Z世代等在內的18-35歲這一年輕消費者群體的崛起,他們佔到了中國線上消費主流人群的70%。

其次是渠道和供應鏈變了。比如對於伴隨70後成長起來的蒙牛、安踏、伊利等品牌來說,它們當時的渠道還是匱乏的;而如今,渠道的轉變讓我們實現了足不出戶的購買。抖音、小紅書等的平臺崛起也讓渠道的推廣更加豐富化。而供應鏈的轉變,讓原來以OEM為主、大批量生產為主的供應鏈變得更柔性、小批量,從而可以支持很多新生品牌,定製化訂單更為常見。

最後,是一批有匠人精神、專注精神、品牌心智的創始人的出現,讓中美都有機會誕生一批新興的消費品牌。

人群

“30%的人口貢獻70%的消費,低收入低負債,高可支配收入背景下具有高消費潛力。”

華映資本孫瑋:中美消費品牌,誰更“性感”?

從一線到五線城市,中國18—35歲的人口數量已經達到4億,佔總人口的30%,然而他們貢獻了70%的消費。在美國這一人群達到了8000萬,佔到總人口的24%。

收入上看,美國千禧一代的收入大概是5萬美金/年,中國的同等人群是1.2萬美金/年,但美國同樣人群的2018年人均負債是3.6萬美金,基本上佔到了當年收入的70%左右,而中國作為社會主義國家,在買房前的個人負債比較低。

從消費總量來看,美國2018年的消費總量為9.5萬億元人民幣,中國則為13萬億人民幣。

中國的人群基數比美國大,收入水平也較低,但中國的人均負債也很低,因而擁有較高的可支配收入。因此,不管是市場總量還是增長速度,中國都要高於美國,整個大盤來看,我們的消費潛力比美國更大。

供應鏈&渠道

“銷售渠道集中,傳播渠道豐富,供應鏈完善,給新品牌提供機會。”

從渠道端看,主要分為銷售渠道和傳播渠道。在銷售渠道上,美國的線上下渠道都相對分散,區域性與全國性渠道並存,亞馬遜作為線上平臺佔有率也僅有20%。而在中國,天貓、京東以及唯品會等份額就大到70、80%,在線下也有像萬達等大型連鎖商場。可以說,中國的銷售渠道是比較集中的。

在傳播渠道上,中美情況較為相似,美國的主流傳播渠道為Instagram,中國則是小紅書等,都是通過KOL或者是博主的推廣佔領心智,迅速起量。

華映資本孫瑋:中美消費品牌,誰更“性感”?

而在供應鏈端,中國的消費類供應鏈是全世界最好的。從女裝、鞋、配飾、包到首飾、飲料、化妝品,各方面都站在全世界供應鏈的最前方。包括美國那些快速成長的DTC品牌,供應鏈也大都在中國。

新品牌可以在短時間內搭建供應鏈體系——只有在中國才能做到,這給中國新品牌的發展提供了機會。

團隊

“懂產品、具有匠人精神又善於管理的創業者團隊在崛起。”

從團隊的角度來說,核心理論就是產品為1,後面所有的營銷、渠道、投放都是0,沒有前面的1,後面的0都沒有意義;當然,光有1沒有0也沒有意義。判斷品牌潛力的關鍵是產品,其中很重要的一點便是看團隊懂不懂產品。擁有匠人精神,甚至對產品有偏執、希望把產品做得更好的創業者,一定是懂產品、會對產品用心的創始人。

華映資本孫瑋:中美消費品牌,誰更“性感”?

其次,創業者團隊需要懂得管理。與TMT行業不同,消費品行業中,產品和品牌體現的是創始人對生活的理解、價值觀的取向,各種的技術都在產品中體現。將創始人團隊換掉,產品的靈魂就沒有了。總的來說,消費品品牌對團隊的要求更高,不能輕易轉換,這對創始人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需要組建一個全能、會管理的團隊並盡力維持其長期穩定。

最後,團隊還需要懂得最前沿的營銷方式,怎樣做投放和轉換,怎樣找到流量的紅利,怎樣和新平臺合作。

從以上三個角度衡量美國和中國的團隊,雙方不分伯仲。目前,中國已經有一批非常有匠人精神、對品牌非常深理解的又懂管理和分享的創始人出現,他們年齡大多在30—40之間,擁有大型公司工作經驗,也有一定管理能力。

中國消費品牌創始人,呈現出高度年輕化態勢。創始人集中在30歲至40歲之間,相比於互聯網創業風口時期的創始人們,年齡稍長,更具經驗。互聯網原住民更少,傳統商業的經驗更加豐富。約40%的創始人是二次創業,60%左右的創始人擁有互聯網行業從業經驗,更加適合新消費行業的互聯網經濟+傳統經濟基因、融合型商業模式。

美國創始人能力和中國創始人類似,但是普遍更年輕,因為美國市場中品牌的生存環境更友好,少有山寨貨、搶注商標、融資困難等等問題。同時,美國消費者對於官網直購接受度高,營銷成本相較更低。在市場中找好自己的定位就能夠出成績。

華映資本孫瑋:中美消費品牌,誰更“性感”?

最後,我們來看這張圖。從資本端著眼,整個風投行業在對新興消費品牌的認知和投入方面,與美國同行來比還是有很大的欠缺,但從產品力和各方面來說並不弱勢。美國有一批專門投資新消費品牌DTC的風投公司,產業投資也十分成熟。而中國很少有專門投資消費的風投,缺乏核心邏輯與專業打法,進而導致儘管中國的投後端、資本端較為落後。

所以,中美消費誰更性感?我們一定比美國人性感,但是需要在座的機構、在座的GP、LP們,給予帶著創業精神做品牌的創業者更大的幫助。

聲明:轉載此文是出於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來源標註錯誤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權益,請作者持權屬證明與本網聯繫,我們將及時更正、刪除,謝謝。


華映資本孫瑋:中美消費品牌,誰更“性感”?

現場有東方賽富劉俊宏、前海梧桐併購基金謝聞慄、CCTV2《創業英雄匯》投資人中青創投付巖、中小企業協會副會長杜明堂等10多位有10年以上投融資經驗的資本專家顧問現場授課分享並賦能產業升級尋找優質項目合作!還有10多家風投機構現場精準一對一對接項目方。

華映資本孫瑋:中美消費品牌,誰更“性感”?

峰會解決什麼問題?

【資本對接】:股權融資、債權融資

【關注領域】:信息技術、高端裝備、新材料、新能源、節能環保、生物醫藥、教育,先進製造業等符合條件的領域。

舉辦城市:北京、深圳

華映資本孫瑋:中美消費品牌,誰更“性感”?

點擊左下角的“瞭解更多” 打開會議鏈接,查看會議流程與報名!

(如果在站外閱讀是看不到下列“瞭解更多”鏈接的,可以進入頭條APP顯示點擊查看!)

"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