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融課堂:你投的中石油真的是中石油嗎?此公司非彼公司也'

"

在開始前想問炒股的童鞋一個問題,你知道你的錢在股市到底投給了誰嗎?

你可能會覺得我這個問題很荒謬,比如我買了中石油股票,買了海爾的股票,那我肯定就是投的中石油、海爾啊。

但實際上此中石油非彼中石油,股市裡的青島海爾,也不是電視裡的青島海爾,你會不會大驚失色?所以,你的錢到底投給了誰,這是件特別重要的事情。今天我們就來弄懂這個問題。搞懂這個問題以後,對中國資本市場,還有中國企業的治理問題就會看得比別人更心明眼亮了。

"

在開始前想問炒股的童鞋一個問題,你知道你的錢在股市到底投給了誰嗎?

你可能會覺得我這個問題很荒謬,比如我買了中石油股票,買了海爾的股票,那我肯定就是投的中石油、海爾啊。

但實際上此中石油非彼中石油,股市裡的青島海爾,也不是電視裡的青島海爾,你會不會大驚失色?所以,你的錢到底投給了誰,這是件特別重要的事情。今天我們就來弄懂這個問題。搞懂這個問題以後,對中國資本市場,還有中國企業的治理問題就會看得比別人更心明眼亮了。

金融課堂:你投的中石油真的是中石油嗎?此公司非彼公司也

說回中石油。你投資的中石油,其實叫做中國石油天然氣股份有限公司,A股代碼是601857。而你在報紙媒體上天天聽到的中石油,大多數時候指的是中國石油天然氣集團公司,簡稱中石油集團。

這兩個中間有區別嗎?當然有區別。第一,“中石油”和“中石油集團”是兩個獨立的法人;第二,上市公司中石油是中石油集團控股的公眾公司,而中石油集團是國資委控股的國有企業。

那它們中間到底是什麼關係呢?用一個粗俗、很貼切的比喻,集團公司就像母豬,上市公司是豬仔,你買了一個豬仔不等於買了這一窩豬。

金融圈有一個專門的名詞,叫做“非整體上市”,就是描述這種“賣豬仔”的現象的。

"

在開始前想問炒股的童鞋一個問題,你知道你的錢在股市到底投給了誰嗎?

你可能會覺得我這個問題很荒謬,比如我買了中石油股票,買了海爾的股票,那我肯定就是投的中石油、海爾啊。

但實際上此中石油非彼中石油,股市裡的青島海爾,也不是電視裡的青島海爾,你會不會大驚失色?所以,你的錢到底投給了誰,這是件特別重要的事情。今天我們就來弄懂這個問題。搞懂這個問題以後,對中國資本市場,還有中國企業的治理問題就會看得比別人更心明眼亮了。

金融課堂:你投的中石油真的是中石油嗎?此公司非彼公司也

說回中石油。你投資的中石油,其實叫做中國石油天然氣股份有限公司,A股代碼是601857。而你在報紙媒體上天天聽到的中石油,大多數時候指的是中國石油天然氣集團公司,簡稱中石油集團。

這兩個中間有區別嗎?當然有區別。第一,“中石油”和“中石油集團”是兩個獨立的法人;第二,上市公司中石油是中石油集團控股的公眾公司,而中石油集團是國資委控股的國有企業。

那它們中間到底是什麼關係呢?用一個粗俗、很貼切的比喻,集團公司就像母豬,上市公司是豬仔,你買了一個豬仔不等於買了這一窩豬。

金融圈有一個專門的名詞,叫做“非整體上市”,就是描述這種“賣豬仔”的現象的。

金融課堂:你投的中石油真的是中石油嗎?此公司非彼公司也

中國A股市場,大多是屬於這種類型,就是集團公司旗下控股著一家或者幾家上市公司,還有其它的非上市的成員公司。這樣一來,你就會發現一個很有趣的現象:一個集團公司內部,會形成一個資源配置的平臺,叫做“內部融資市場”(internal capital market)。

一、內部融資市場和非整體上市

所謂內部(internal),是相對於外部(external)而言的,就是指一個企業內部各個子/分公司(業務部門)通過關聯交易,委託貸款等方式,形成一個內部的資金拆借市場。這個模式的形成,其實也是在美國起源的,要回溯到美國六七十年代。

在當時,很多企業都喜歡搞多元化經營,跨行業進行兼併收購很多企業,所以就形成了一些航空母艦式的企業集團。集團公司控制的企業多了,就逐漸形成了一個內部的融資市場。

八九十年代,有很多學者就對這種內部融資市場的利弊做過分析。支持派認為:集團總部對於各個部門子公司的理解特別充分,所以有利於緩解融資中的信息不對稱問題,就促使資金投向那些效率更高的部門或者項目。反對派則認為:這種內部資本市場會進行非生產性的尋租行為,扭曲集團內部的資本配置,而且控股股東有可能通過關聯交易來掏空上市公司,侵佔中小股東的利益。

"

在開始前想問炒股的童鞋一個問題,你知道你的錢在股市到底投給了誰嗎?

你可能會覺得我這個問題很荒謬,比如我買了中石油股票,買了海爾的股票,那我肯定就是投的中石油、海爾啊。

但實際上此中石油非彼中石油,股市裡的青島海爾,也不是電視裡的青島海爾,你會不會大驚失色?所以,你的錢到底投給了誰,這是件特別重要的事情。今天我們就來弄懂這個問題。搞懂這個問題以後,對中國資本市場,還有中國企業的治理問題就會看得比別人更心明眼亮了。

金融課堂:你投的中石油真的是中石油嗎?此公司非彼公司也

說回中石油。你投資的中石油,其實叫做中國石油天然氣股份有限公司,A股代碼是601857。而你在報紙媒體上天天聽到的中石油,大多數時候指的是中國石油天然氣集團公司,簡稱中石油集團。

這兩個中間有區別嗎?當然有區別。第一,“中石油”和“中石油集團”是兩個獨立的法人;第二,上市公司中石油是中石油集團控股的公眾公司,而中石油集團是國資委控股的國有企業。

那它們中間到底是什麼關係呢?用一個粗俗、很貼切的比喻,集團公司就像母豬,上市公司是豬仔,你買了一個豬仔不等於買了這一窩豬。

金融圈有一個專門的名詞,叫做“非整體上市”,就是描述這種“賣豬仔”的現象的。

金融課堂:你投的中石油真的是中石油嗎?此公司非彼公司也

中國A股市場,大多是屬於這種類型,就是集團公司旗下控股著一家或者幾家上市公司,還有其它的非上市的成員公司。這樣一來,你就會發現一個很有趣的現象:一個集團公司內部,會形成一個資源配置的平臺,叫做“內部融資市場”(internal capital market)。

一、內部融資市場和非整體上市

所謂內部(internal),是相對於外部(external)而言的,就是指一個企業內部各個子/分公司(業務部門)通過關聯交易,委託貸款等方式,形成一個內部的資金拆借市場。這個模式的形成,其實也是在美國起源的,要回溯到美國六七十年代。

在當時,很多企業都喜歡搞多元化經營,跨行業進行兼併收購很多企業,所以就形成了一些航空母艦式的企業集團。集團公司控制的企業多了,就逐漸形成了一個內部的融資市場。

八九十年代,有很多學者就對這種內部融資市場的利弊做過分析。支持派認為:集團總部對於各個部門子公司的理解特別充分,所以有利於緩解融資中的信息不對稱問題,就促使資金投向那些效率更高的部門或者項目。反對派則認為:這種內部資本市場會進行非生產性的尋租行為,扭曲集團內部的資本配置,而且控股股東有可能通過關聯交易來掏空上市公司,侵佔中小股東的利益。

金融課堂:你投的中石油真的是中石油嗎?此公司非彼公司也

而中國的企業集團是怎麼回事呢?

中國的企業集團和“非整體上市”,看上去和美國的很相似,但其實根源是完全不一樣的。它是我們國家九十年代的時候,為了鼓勵股市發展而開始的一種金融創新。

當時,我們國家開始發展股市,面臨的一個最大的約束是什麼?沒有好企業。當時的國企大多數處於虧損狀態,不良資產一大堆,而民營企業當時規模很小,實力又很差,所以市場最大的痛點就是——企業的資產質量、盈利能力都很差,難以達到上市的門檻。

那麼在這樣的一個歷史條件下,就自然地開始了金融創新——一個公司要上市,它就把所有的優良資產劃撥到一個公司,進行股份制改造,然後用這個公司去上市。

這就是中國市場上非常獨特的一道風景——非整體性上市,即拿一部分,理論上應該是比較好的資產出來上市,然後上面的集團公司,對這個上市公司進行控股。

看到這段歷史就像原來的小說中的上海人,說上海人好面子,家裡要來客人,就趕緊把家裡所有值錢的家當都擺在客廳裡,然後把其它的房間門關上。

但是你想一下就知道了,實際上這些房間的門都是通的,人、傢俱,你都可以挪動位置,所以企業集團也是一樣。內部的資金自然地可以在各個公司之間流動,進行重新配置。而且,因為上市公司的資產質量比較好,有影響力,所以更容易以較低的成本進行融資。

"

在開始前想問炒股的童鞋一個問題,你知道你的錢在股市到底投給了誰嗎?

你可能會覺得我這個問題很荒謬,比如我買了中石油股票,買了海爾的股票,那我肯定就是投的中石油、海爾啊。

但實際上此中石油非彼中石油,股市裡的青島海爾,也不是電視裡的青島海爾,你會不會大驚失色?所以,你的錢到底投給了誰,這是件特別重要的事情。今天我們就來弄懂這個問題。搞懂這個問題以後,對中國資本市場,還有中國企業的治理問題就會看得比別人更心明眼亮了。

金融課堂:你投的中石油真的是中石油嗎?此公司非彼公司也

說回中石油。你投資的中石油,其實叫做中國石油天然氣股份有限公司,A股代碼是601857。而你在報紙媒體上天天聽到的中石油,大多數時候指的是中國石油天然氣集團公司,簡稱中石油集團。

這兩個中間有區別嗎?當然有區別。第一,“中石油”和“中石油集團”是兩個獨立的法人;第二,上市公司中石油是中石油集團控股的公眾公司,而中石油集團是國資委控股的國有企業。

那它們中間到底是什麼關係呢?用一個粗俗、很貼切的比喻,集團公司就像母豬,上市公司是豬仔,你買了一個豬仔不等於買了這一窩豬。

金融圈有一個專門的名詞,叫做“非整體上市”,就是描述這種“賣豬仔”的現象的。

金融課堂:你投的中石油真的是中石油嗎?此公司非彼公司也

中國A股市場,大多是屬於這種類型,就是集團公司旗下控股著一家或者幾家上市公司,還有其它的非上市的成員公司。這樣一來,你就會發現一個很有趣的現象:一個集團公司內部,會形成一個資源配置的平臺,叫做“內部融資市場”(internal capital market)。

一、內部融資市場和非整體上市

所謂內部(internal),是相對於外部(external)而言的,就是指一個企業內部各個子/分公司(業務部門)通過關聯交易,委託貸款等方式,形成一個內部的資金拆借市場。這個模式的形成,其實也是在美國起源的,要回溯到美國六七十年代。

在當時,很多企業都喜歡搞多元化經營,跨行業進行兼併收購很多企業,所以就形成了一些航空母艦式的企業集團。集團公司控制的企業多了,就逐漸形成了一個內部的融資市場。

八九十年代,有很多學者就對這種內部融資市場的利弊做過分析。支持派認為:集團總部對於各個部門子公司的理解特別充分,所以有利於緩解融資中的信息不對稱問題,就促使資金投向那些效率更高的部門或者項目。反對派則認為:這種內部資本市場會進行非生產性的尋租行為,扭曲集團內部的資本配置,而且控股股東有可能通過關聯交易來掏空上市公司,侵佔中小股東的利益。

金融課堂:你投的中石油真的是中石油嗎?此公司非彼公司也

而中國的企業集團是怎麼回事呢?

中國的企業集團和“非整體上市”,看上去和美國的很相似,但其實根源是完全不一樣的。它是我們國家九十年代的時候,為了鼓勵股市發展而開始的一種金融創新。

當時,我們國家開始發展股市,面臨的一個最大的約束是什麼?沒有好企業。當時的國企大多數處於虧損狀態,不良資產一大堆,而民營企業當時規模很小,實力又很差,所以市場最大的痛點就是——企業的資產質量、盈利能力都很差,難以達到上市的門檻。

那麼在這樣的一個歷史條件下,就自然地開始了金融創新——一個公司要上市,它就把所有的優良資產劃撥到一個公司,進行股份制改造,然後用這個公司去上市。

這就是中國市場上非常獨特的一道風景——非整體性上市,即拿一部分,理論上應該是比較好的資產出來上市,然後上面的集團公司,對這個上市公司進行控股。

看到這段歷史就像原來的小說中的上海人,說上海人好面子,家裡要來客人,就趕緊把家裡所有值錢的家當都擺在客廳裡,然後把其它的房間門關上。

但是你想一下就知道了,實際上這些房間的門都是通的,人、傢俱,你都可以挪動位置,所以企業集團也是一樣。內部的資金自然地可以在各個公司之間流動,進行重新配置。而且,因為上市公司的資產質量比較好,有影響力,所以更容易以較低的成本進行融資。

金融課堂:你投的中石油真的是中石油嗎?此公司非彼公司也

所以,咱們中國的很多企業,不管是國企,還是民企,都傾向於利用上市公司作為資本運作平臺,然後通過分拆、併購的很多方式控制多家公司,有的時候會形成一個金字塔型的族系,比如說復星系、萬向系。有了這麼一個公司的組織架構以後,它的內部就自然地會形成一個非常複雜的多層次的內部融資市場了。

好了,這就是關於“非整體性上市”和“ 內部融資市場”在中國的情況。

二、鳳凰男:中國企業內部融資市場的功與過

那說到這裡的時候,你可能很自然地就會問了,這種融資市場是好還是壞,對於我們投資者來講有什麼意義呢?

這其實也是一個很難以一言以蔽之的問題。

一方面,你知道中國的企業普遍面臨融資約束,所以這樣的集團公司和這種內部融資市場,提供了一種“互保機制”(co-insurance),就降低了企業的融資成本,又能夠幫助企業迅速地做大做強。

但另一方面你想,這麼複雜的內部融資市場,其實就很容易產生集團公司,也就是上市公司的控股股東轉移資產,掏空小股東的道德風險問題。

"

在開始前想問炒股的童鞋一個問題,你知道你的錢在股市到底投給了誰嗎?

你可能會覺得我這個問題很荒謬,比如我買了中石油股票,買了海爾的股票,那我肯定就是投的中石油、海爾啊。

但實際上此中石油非彼中石油,股市裡的青島海爾,也不是電視裡的青島海爾,你會不會大驚失色?所以,你的錢到底投給了誰,這是件特別重要的事情。今天我們就來弄懂這個問題。搞懂這個問題以後,對中國資本市場,還有中國企業的治理問題就會看得比別人更心明眼亮了。

金融課堂:你投的中石油真的是中石油嗎?此公司非彼公司也

說回中石油。你投資的中石油,其實叫做中國石油天然氣股份有限公司,A股代碼是601857。而你在報紙媒體上天天聽到的中石油,大多數時候指的是中國石油天然氣集團公司,簡稱中石油集團。

這兩個中間有區別嗎?當然有區別。第一,“中石油”和“中石油集團”是兩個獨立的法人;第二,上市公司中石油是中石油集團控股的公眾公司,而中石油集團是國資委控股的國有企業。

那它們中間到底是什麼關係呢?用一個粗俗、很貼切的比喻,集團公司就像母豬,上市公司是豬仔,你買了一個豬仔不等於買了這一窩豬。

金融圈有一個專門的名詞,叫做“非整體上市”,就是描述這種“賣豬仔”的現象的。

金融課堂:你投的中石油真的是中石油嗎?此公司非彼公司也

中國A股市場,大多是屬於這種類型,就是集團公司旗下控股著一家或者幾家上市公司,還有其它的非上市的成員公司。這樣一來,你就會發現一個很有趣的現象:一個集團公司內部,會形成一個資源配置的平臺,叫做“內部融資市場”(internal capital market)。

一、內部融資市場和非整體上市

所謂內部(internal),是相對於外部(external)而言的,就是指一個企業內部各個子/分公司(業務部門)通過關聯交易,委託貸款等方式,形成一個內部的資金拆借市場。這個模式的形成,其實也是在美國起源的,要回溯到美國六七十年代。

在當時,很多企業都喜歡搞多元化經營,跨行業進行兼併收購很多企業,所以就形成了一些航空母艦式的企業集團。集團公司控制的企業多了,就逐漸形成了一個內部的融資市場。

八九十年代,有很多學者就對這種內部融資市場的利弊做過分析。支持派認為:集團總部對於各個部門子公司的理解特別充分,所以有利於緩解融資中的信息不對稱問題,就促使資金投向那些效率更高的部門或者項目。反對派則認為:這種內部資本市場會進行非生產性的尋租行為,扭曲集團內部的資本配置,而且控股股東有可能通過關聯交易來掏空上市公司,侵佔中小股東的利益。

金融課堂:你投的中石油真的是中石油嗎?此公司非彼公司也

而中國的企業集團是怎麼回事呢?

中國的企業集團和“非整體上市”,看上去和美國的很相似,但其實根源是完全不一樣的。它是我們國家九十年代的時候,為了鼓勵股市發展而開始的一種金融創新。

當時,我們國家開始發展股市,面臨的一個最大的約束是什麼?沒有好企業。當時的國企大多數處於虧損狀態,不良資產一大堆,而民營企業當時規模很小,實力又很差,所以市場最大的痛點就是——企業的資產質量、盈利能力都很差,難以達到上市的門檻。

那麼在這樣的一個歷史條件下,就自然地開始了金融創新——一個公司要上市,它就把所有的優良資產劃撥到一個公司,進行股份制改造,然後用這個公司去上市。

這就是中國市場上非常獨特的一道風景——非整體性上市,即拿一部分,理論上應該是比較好的資產出來上市,然後上面的集團公司,對這個上市公司進行控股。

看到這段歷史就像原來的小說中的上海人,說上海人好面子,家裡要來客人,就趕緊把家裡所有值錢的家當都擺在客廳裡,然後把其它的房間門關上。

但是你想一下就知道了,實際上這些房間的門都是通的,人、傢俱,你都可以挪動位置,所以企業集團也是一樣。內部的資金自然地可以在各個公司之間流動,進行重新配置。而且,因為上市公司的資產質量比較好,有影響力,所以更容易以較低的成本進行融資。

金融課堂:你投的中石油真的是中石油嗎?此公司非彼公司也

所以,咱們中國的很多企業,不管是國企,還是民企,都傾向於利用上市公司作為資本運作平臺,然後通過分拆、併購的很多方式控制多家公司,有的時候會形成一個金字塔型的族系,比如說復星系、萬向系。有了這麼一個公司的組織架構以後,它的內部就自然地會形成一個非常複雜的多層次的內部融資市場了。

好了,這就是關於“非整體性上市”和“ 內部融資市場”在中國的情況。

二、鳳凰男:中國企業內部融資市場的功與過

那說到這裡的時候,你可能很自然地就會問了,這種融資市場是好還是壞,對於我們投資者來講有什麼意義呢?

這其實也是一個很難以一言以蔽之的問題。

一方面,你知道中國的企業普遍面臨融資約束,所以這樣的集團公司和這種內部融資市場,提供了一種“互保機制”(co-insurance),就降低了企業的融資成本,又能夠幫助企業迅速地做大做強。

但另一方面你想,這麼複雜的內部融資市場,其實就很容易產生集團公司,也就是上市公司的控股股東轉移資產,掏空小股東的道德風險問題。

金融課堂:你投的中石油真的是中石油嗎?此公司非彼公司也

利的一面,有一個非常優秀的中國青年學者,南加州大學的終身教授王永祥,他就曾經專門研究過這個現象。他發現,內部融資市場對於中國的集團企業而言,相當於給企業自制了一個互保機制。這就像一個家族內部,誰家有困難的時候,就從寬裕一點的人家騰挪一點資金渡過難關一樣,免得去借高利貸。

集團公司的母公司、上市公司、非上市子公司之間就形成了這樣一個互保互助的機制,降低了各個公司的融資成本,也增強了企業的抗風險能力。

這一點,其實很少在原來的討論中被強調。其實這種融資方式,對中國企業的壯大,確實起到過不小的作用。這就像在窮山溝裡的一家人,想盡辦法供了一個名牌大學生,也就是俗稱的“鳳凰男”一樣,這個“鳳凰男”進城找了好工作,然後把侄兒什麼的都帶了出來,所以這一家人的命運可能就從此改變了。

當然,“鳳凰男”的問題也是一個很頭疼的問題,這種模式也是有很大缺陷的。因為鳳凰男的小家庭可能會產生很多分歧,甚至矛盾。企業通過上市公司搭建這麼一個平臺確實是做大做強了,但是集團公司“掏空(tunneling)”上市公司,損害上市公司中小股東利益的事情就屢屢發生。

"

在開始前想問炒股的童鞋一個問題,你知道你的錢在股市到底投給了誰嗎?

你可能會覺得我這個問題很荒謬,比如我買了中石油股票,買了海爾的股票,那我肯定就是投的中石油、海爾啊。

但實際上此中石油非彼中石油,股市裡的青島海爾,也不是電視裡的青島海爾,你會不會大驚失色?所以,你的錢到底投給了誰,這是件特別重要的事情。今天我們就來弄懂這個問題。搞懂這個問題以後,對中國資本市場,還有中國企業的治理問題就會看得比別人更心明眼亮了。

金融課堂:你投的中石油真的是中石油嗎?此公司非彼公司也

說回中石油。你投資的中石油,其實叫做中國石油天然氣股份有限公司,A股代碼是601857。而你在報紙媒體上天天聽到的中石油,大多數時候指的是中國石油天然氣集團公司,簡稱中石油集團。

這兩個中間有區別嗎?當然有區別。第一,“中石油”和“中石油集團”是兩個獨立的法人;第二,上市公司中石油是中石油集團控股的公眾公司,而中石油集團是國資委控股的國有企業。

那它們中間到底是什麼關係呢?用一個粗俗、很貼切的比喻,集團公司就像母豬,上市公司是豬仔,你買了一個豬仔不等於買了這一窩豬。

金融圈有一個專門的名詞,叫做“非整體上市”,就是描述這種“賣豬仔”的現象的。

金融課堂:你投的中石油真的是中石油嗎?此公司非彼公司也

中國A股市場,大多是屬於這種類型,就是集團公司旗下控股著一家或者幾家上市公司,還有其它的非上市的成員公司。這樣一來,你就會發現一個很有趣的現象:一個集團公司內部,會形成一個資源配置的平臺,叫做“內部融資市場”(internal capital market)。

一、內部融資市場和非整體上市

所謂內部(internal),是相對於外部(external)而言的,就是指一個企業內部各個子/分公司(業務部門)通過關聯交易,委託貸款等方式,形成一個內部的資金拆借市場。這個模式的形成,其實也是在美國起源的,要回溯到美國六七十年代。

在當時,很多企業都喜歡搞多元化經營,跨行業進行兼併收購很多企業,所以就形成了一些航空母艦式的企業集團。集團公司控制的企業多了,就逐漸形成了一個內部的融資市場。

八九十年代,有很多學者就對這種內部融資市場的利弊做過分析。支持派認為:集團總部對於各個部門子公司的理解特別充分,所以有利於緩解融資中的信息不對稱問題,就促使資金投向那些效率更高的部門或者項目。反對派則認為:這種內部資本市場會進行非生產性的尋租行為,扭曲集團內部的資本配置,而且控股股東有可能通過關聯交易來掏空上市公司,侵佔中小股東的利益。

金融課堂:你投的中石油真的是中石油嗎?此公司非彼公司也

而中國的企業集團是怎麼回事呢?

中國的企業集團和“非整體上市”,看上去和美國的很相似,但其實根源是完全不一樣的。它是我們國家九十年代的時候,為了鼓勵股市發展而開始的一種金融創新。

當時,我們國家開始發展股市,面臨的一個最大的約束是什麼?沒有好企業。當時的國企大多數處於虧損狀態,不良資產一大堆,而民營企業當時規模很小,實力又很差,所以市場最大的痛點就是——企業的資產質量、盈利能力都很差,難以達到上市的門檻。

那麼在這樣的一個歷史條件下,就自然地開始了金融創新——一個公司要上市,它就把所有的優良資產劃撥到一個公司,進行股份制改造,然後用這個公司去上市。

這就是中國市場上非常獨特的一道風景——非整體性上市,即拿一部分,理論上應該是比較好的資產出來上市,然後上面的集團公司,對這個上市公司進行控股。

看到這段歷史就像原來的小說中的上海人,說上海人好面子,家裡要來客人,就趕緊把家裡所有值錢的家當都擺在客廳裡,然後把其它的房間門關上。

但是你想一下就知道了,實際上這些房間的門都是通的,人、傢俱,你都可以挪動位置,所以企業集團也是一樣。內部的資金自然地可以在各個公司之間流動,進行重新配置。而且,因為上市公司的資產質量比較好,有影響力,所以更容易以較低的成本進行融資。

金融課堂:你投的中石油真的是中石油嗎?此公司非彼公司也

所以,咱們中國的很多企業,不管是國企,還是民企,都傾向於利用上市公司作為資本運作平臺,然後通過分拆、併購的很多方式控制多家公司,有的時候會形成一個金字塔型的族系,比如說復星系、萬向系。有了這麼一個公司的組織架構以後,它的內部就自然地會形成一個非常複雜的多層次的內部融資市場了。

好了,這就是關於“非整體性上市”和“ 內部融資市場”在中國的情況。

二、鳳凰男:中國企業內部融資市場的功與過

那說到這裡的時候,你可能很自然地就會問了,這種融資市場是好還是壞,對於我們投資者來講有什麼意義呢?

這其實也是一個很難以一言以蔽之的問題。

一方面,你知道中國的企業普遍面臨融資約束,所以這樣的集團公司和這種內部融資市場,提供了一種“互保機制”(co-insurance),就降低了企業的融資成本,又能夠幫助企業迅速地做大做強。

但另一方面你想,這麼複雜的內部融資市場,其實就很容易產生集團公司,也就是上市公司的控股股東轉移資產,掏空小股東的道德風險問題。

金融課堂:你投的中石油真的是中石油嗎?此公司非彼公司也

利的一面,有一個非常優秀的中國青年學者,南加州大學的終身教授王永祥,他就曾經專門研究過這個現象。他發現,內部融資市場對於中國的集團企業而言,相當於給企業自制了一個互保機制。這就像一個家族內部,誰家有困難的時候,就從寬裕一點的人家騰挪一點資金渡過難關一樣,免得去借高利貸。

集團公司的母公司、上市公司、非上市子公司之間就形成了這樣一個互保互助的機制,降低了各個公司的融資成本,也增強了企業的抗風險能力。

這一點,其實很少在原來的討論中被強調。其實這種融資方式,對中國企業的壯大,確實起到過不小的作用。這就像在窮山溝裡的一家人,想盡辦法供了一個名牌大學生,也就是俗稱的“鳳凰男”一樣,這個“鳳凰男”進城找了好工作,然後把侄兒什麼的都帶了出來,所以這一家人的命運可能就從此改變了。

當然,“鳳凰男”的問題也是一個很頭疼的問題,這種模式也是有很大缺陷的。因為鳳凰男的小家庭可能會產生很多分歧,甚至矛盾。企業通過上市公司搭建這麼一個平臺確實是做大做強了,但是集團公司“掏空(tunneling)”上市公司,損害上市公司中小股東利益的事情就屢屢發生。

金融課堂:你投的中石油真的是中石油嗎?此公司非彼公司也

九十年代末的時候,有一個特別著名的事件,叫做“武鳳凰事件”。中石化的武漢石化廠控股了一家叫武鳳凰的公司(後來改名叫“中國鳳凰”)。仔細看報表以後,股東們就發現,這個公司將自己特別賺錢的一套榨油的裝備,用800萬元的價格租賃給了自己的母公司,根據行業平均水平一算,這一套裝備榨油的年利潤應該在1億元以上。

你說這是什麼意思呢?就是妥妥地將自己下金蛋的母雞用一隻普通母雞的價格轉讓了出去,完全就是“掏空”了,所以肯定是損害了上市公司,特別是這些中小股東的利益。

你在網上再去查一下的話,你會發現,這種大股東內部掏空的事例真的是太多了。類似的問題,從90年代到現在也一直沒有得到特別好的解決。

所以,這就再次證明了,“內部融資市場到底是好還是壞”是一個很複雜的問題。

三、錢都去哪了?

說到這裡的時候,你可能背心裡出了一身冷汗:我投的錢到底到哪裡去了?有沒有什麼方法可以辨識?

"

在開始前想問炒股的童鞋一個問題,你知道你的錢在股市到底投給了誰嗎?

你可能會覺得我這個問題很荒謬,比如我買了中石油股票,買了海爾的股票,那我肯定就是投的中石油、海爾啊。

但實際上此中石油非彼中石油,股市裡的青島海爾,也不是電視裡的青島海爾,你會不會大驚失色?所以,你的錢到底投給了誰,這是件特別重要的事情。今天我們就來弄懂這個問題。搞懂這個問題以後,對中國資本市場,還有中國企業的治理問題就會看得比別人更心明眼亮了。

金融課堂:你投的中石油真的是中石油嗎?此公司非彼公司也

說回中石油。你投資的中石油,其實叫做中國石油天然氣股份有限公司,A股代碼是601857。而你在報紙媒體上天天聽到的中石油,大多數時候指的是中國石油天然氣集團公司,簡稱中石油集團。

這兩個中間有區別嗎?當然有區別。第一,“中石油”和“中石油集團”是兩個獨立的法人;第二,上市公司中石油是中石油集團控股的公眾公司,而中石油集團是國資委控股的國有企業。

那它們中間到底是什麼關係呢?用一個粗俗、很貼切的比喻,集團公司就像母豬,上市公司是豬仔,你買了一個豬仔不等於買了這一窩豬。

金融圈有一個專門的名詞,叫做“非整體上市”,就是描述這種“賣豬仔”的現象的。

金融課堂:你投的中石油真的是中石油嗎?此公司非彼公司也

中國A股市場,大多是屬於這種類型,就是集團公司旗下控股著一家或者幾家上市公司,還有其它的非上市的成員公司。這樣一來,你就會發現一個很有趣的現象:一個集團公司內部,會形成一個資源配置的平臺,叫做“內部融資市場”(internal capital market)。

一、內部融資市場和非整體上市

所謂內部(internal),是相對於外部(external)而言的,就是指一個企業內部各個子/分公司(業務部門)通過關聯交易,委託貸款等方式,形成一個內部的資金拆借市場。這個模式的形成,其實也是在美國起源的,要回溯到美國六七十年代。

在當時,很多企業都喜歡搞多元化經營,跨行業進行兼併收購很多企業,所以就形成了一些航空母艦式的企業集團。集團公司控制的企業多了,就逐漸形成了一個內部的融資市場。

八九十年代,有很多學者就對這種內部融資市場的利弊做過分析。支持派認為:集團總部對於各個部門子公司的理解特別充分,所以有利於緩解融資中的信息不對稱問題,就促使資金投向那些效率更高的部門或者項目。反對派則認為:這種內部資本市場會進行非生產性的尋租行為,扭曲集團內部的資本配置,而且控股股東有可能通過關聯交易來掏空上市公司,侵佔中小股東的利益。

金融課堂:你投的中石油真的是中石油嗎?此公司非彼公司也

而中國的企業集團是怎麼回事呢?

中國的企業集團和“非整體上市”,看上去和美國的很相似,但其實根源是完全不一樣的。它是我們國家九十年代的時候,為了鼓勵股市發展而開始的一種金融創新。

當時,我們國家開始發展股市,面臨的一個最大的約束是什麼?沒有好企業。當時的國企大多數處於虧損狀態,不良資產一大堆,而民營企業當時規模很小,實力又很差,所以市場最大的痛點就是——企業的資產質量、盈利能力都很差,難以達到上市的門檻。

那麼在這樣的一個歷史條件下,就自然地開始了金融創新——一個公司要上市,它就把所有的優良資產劃撥到一個公司,進行股份制改造,然後用這個公司去上市。

這就是中國市場上非常獨特的一道風景——非整體性上市,即拿一部分,理論上應該是比較好的資產出來上市,然後上面的集團公司,對這個上市公司進行控股。

看到這段歷史就像原來的小說中的上海人,說上海人好面子,家裡要來客人,就趕緊把家裡所有值錢的家當都擺在客廳裡,然後把其它的房間門關上。

但是你想一下就知道了,實際上這些房間的門都是通的,人、傢俱,你都可以挪動位置,所以企業集團也是一樣。內部的資金自然地可以在各個公司之間流動,進行重新配置。而且,因為上市公司的資產質量比較好,有影響力,所以更容易以較低的成本進行融資。

金融課堂:你投的中石油真的是中石油嗎?此公司非彼公司也

所以,咱們中國的很多企業,不管是國企,還是民企,都傾向於利用上市公司作為資本運作平臺,然後通過分拆、併購的很多方式控制多家公司,有的時候會形成一個金字塔型的族系,比如說復星系、萬向系。有了這麼一個公司的組織架構以後,它的內部就自然地會形成一個非常複雜的多層次的內部融資市場了。

好了,這就是關於“非整體性上市”和“ 內部融資市場”在中國的情況。

二、鳳凰男:中國企業內部融資市場的功與過

那說到這裡的時候,你可能很自然地就會問了,這種融資市場是好還是壞,對於我們投資者來講有什麼意義呢?

這其實也是一個很難以一言以蔽之的問題。

一方面,你知道中國的企業普遍面臨融資約束,所以這樣的集團公司和這種內部融資市場,提供了一種“互保機制”(co-insurance),就降低了企業的融資成本,又能夠幫助企業迅速地做大做強。

但另一方面你想,這麼複雜的內部融資市場,其實就很容易產生集團公司,也就是上市公司的控股股東轉移資產,掏空小股東的道德風險問題。

金融課堂:你投的中石油真的是中石油嗎?此公司非彼公司也

利的一面,有一個非常優秀的中國青年學者,南加州大學的終身教授王永祥,他就曾經專門研究過這個現象。他發現,內部融資市場對於中國的集團企業而言,相當於給企業自制了一個互保機制。這就像一個家族內部,誰家有困難的時候,就從寬裕一點的人家騰挪一點資金渡過難關一樣,免得去借高利貸。

集團公司的母公司、上市公司、非上市子公司之間就形成了這樣一個互保互助的機制,降低了各個公司的融資成本,也增強了企業的抗風險能力。

這一點,其實很少在原來的討論中被強調。其實這種融資方式,對中國企業的壯大,確實起到過不小的作用。這就像在窮山溝裡的一家人,想盡辦法供了一個名牌大學生,也就是俗稱的“鳳凰男”一樣,這個“鳳凰男”進城找了好工作,然後把侄兒什麼的都帶了出來,所以這一家人的命運可能就從此改變了。

當然,“鳳凰男”的問題也是一個很頭疼的問題,這種模式也是有很大缺陷的。因為鳳凰男的小家庭可能會產生很多分歧,甚至矛盾。企業通過上市公司搭建這麼一個平臺確實是做大做強了,但是集團公司“掏空(tunneling)”上市公司,損害上市公司中小股東利益的事情就屢屢發生。

金融課堂:你投的中石油真的是中石油嗎?此公司非彼公司也

九十年代末的時候,有一個特別著名的事件,叫做“武鳳凰事件”。中石化的武漢石化廠控股了一家叫武鳳凰的公司(後來改名叫“中國鳳凰”)。仔細看報表以後,股東們就發現,這個公司將自己特別賺錢的一套榨油的裝備,用800萬元的價格租賃給了自己的母公司,根據行業平均水平一算,這一套裝備榨油的年利潤應該在1億元以上。

你說這是什麼意思呢?就是妥妥地將自己下金蛋的母雞用一隻普通母雞的價格轉讓了出去,完全就是“掏空”了,所以肯定是損害了上市公司,特別是這些中小股東的利益。

你在網上再去查一下的話,你會發現,這種大股東內部掏空的事例真的是太多了。類似的問題,從90年代到現在也一直沒有得到特別好的解決。

所以,這就再次證明了,“內部融資市場到底是好還是壞”是一個很複雜的問題。

三、錢都去哪了?

說到這裡的時候,你可能背心裡出了一身冷汗:我投的錢到底到哪裡去了?有沒有什麼方法可以辨識?

金融課堂:你投的中石油真的是中石油嗎?此公司非彼公司也

其實,對普通投資者來講,這個事情也沒有那麼複雜,分三步:

第一步,做功課。比如說你要投一個企業之前,你總要到官網上稍微查一下,你要投資的這個企業的組織架構,這些信息都是公開信息,只要認識1500個漢字以上的人,大概都能讀。

好,那麼找到這些信息以後,就是第二步,簡單原則。從研究的角度,研究人員喜歡這種組織架構複雜的企業。但是,從個人投資的角度,就別找那些組織架構過於複雜的企業。比如說如果網頁上的信息,讓你看得雲裡霧裡,基本上這種企業就別投了。

第三步,看財報。尤其要關注“關聯交易”、“委託貸款”這些詞語,如果這些關聯交易和委託貸款,在集團內部中流通得比較多,就要提起很大的警惕。

為什麼不要投結構過於複雜的企業呢?因為它資金的線路太長,不便於理解,而我們知道,“不理解”往往是韭菜被割的序幕。

"

在開始前想問炒股的童鞋一個問題,你知道你的錢在股市到底投給了誰嗎?

你可能會覺得我這個問題很荒謬,比如我買了中石油股票,買了海爾的股票,那我肯定就是投的中石油、海爾啊。

但實際上此中石油非彼中石油,股市裡的青島海爾,也不是電視裡的青島海爾,你會不會大驚失色?所以,你的錢到底投給了誰,這是件特別重要的事情。今天我們就來弄懂這個問題。搞懂這個問題以後,對中國資本市場,還有中國企業的治理問題就會看得比別人更心明眼亮了。

金融課堂:你投的中石油真的是中石油嗎?此公司非彼公司也

說回中石油。你投資的中石油,其實叫做中國石油天然氣股份有限公司,A股代碼是601857。而你在報紙媒體上天天聽到的中石油,大多數時候指的是中國石油天然氣集團公司,簡稱中石油集團。

這兩個中間有區別嗎?當然有區別。第一,“中石油”和“中石油集團”是兩個獨立的法人;第二,上市公司中石油是中石油集團控股的公眾公司,而中石油集團是國資委控股的國有企業。

那它們中間到底是什麼關係呢?用一個粗俗、很貼切的比喻,集團公司就像母豬,上市公司是豬仔,你買了一個豬仔不等於買了這一窩豬。

金融圈有一個專門的名詞,叫做“非整體上市”,就是描述這種“賣豬仔”的現象的。

金融課堂:你投的中石油真的是中石油嗎?此公司非彼公司也

中國A股市場,大多是屬於這種類型,就是集團公司旗下控股著一家或者幾家上市公司,還有其它的非上市的成員公司。這樣一來,你就會發現一個很有趣的現象:一個集團公司內部,會形成一個資源配置的平臺,叫做“內部融資市場”(internal capital market)。

一、內部融資市場和非整體上市

所謂內部(internal),是相對於外部(external)而言的,就是指一個企業內部各個子/分公司(業務部門)通過關聯交易,委託貸款等方式,形成一個內部的資金拆借市場。這個模式的形成,其實也是在美國起源的,要回溯到美國六七十年代。

在當時,很多企業都喜歡搞多元化經營,跨行業進行兼併收購很多企業,所以就形成了一些航空母艦式的企業集團。集團公司控制的企業多了,就逐漸形成了一個內部的融資市場。

八九十年代,有很多學者就對這種內部融資市場的利弊做過分析。支持派認為:集團總部對於各個部門子公司的理解特別充分,所以有利於緩解融資中的信息不對稱問題,就促使資金投向那些效率更高的部門或者項目。反對派則認為:這種內部資本市場會進行非生產性的尋租行為,扭曲集團內部的資本配置,而且控股股東有可能通過關聯交易來掏空上市公司,侵佔中小股東的利益。

金融課堂:你投的中石油真的是中石油嗎?此公司非彼公司也

而中國的企業集團是怎麼回事呢?

中國的企業集團和“非整體上市”,看上去和美國的很相似,但其實根源是完全不一樣的。它是我們國家九十年代的時候,為了鼓勵股市發展而開始的一種金融創新。

當時,我們國家開始發展股市,面臨的一個最大的約束是什麼?沒有好企業。當時的國企大多數處於虧損狀態,不良資產一大堆,而民營企業當時規模很小,實力又很差,所以市場最大的痛點就是——企業的資產質量、盈利能力都很差,難以達到上市的門檻。

那麼在這樣的一個歷史條件下,就自然地開始了金融創新——一個公司要上市,它就把所有的優良資產劃撥到一個公司,進行股份制改造,然後用這個公司去上市。

這就是中國市場上非常獨特的一道風景——非整體性上市,即拿一部分,理論上應該是比較好的資產出來上市,然後上面的集團公司,對這個上市公司進行控股。

看到這段歷史就像原來的小說中的上海人,說上海人好面子,家裡要來客人,就趕緊把家裡所有值錢的家當都擺在客廳裡,然後把其它的房間門關上。

但是你想一下就知道了,實際上這些房間的門都是通的,人、傢俱,你都可以挪動位置,所以企業集團也是一樣。內部的資金自然地可以在各個公司之間流動,進行重新配置。而且,因為上市公司的資產質量比較好,有影響力,所以更容易以較低的成本進行融資。

金融課堂:你投的中石油真的是中石油嗎?此公司非彼公司也

所以,咱們中國的很多企業,不管是國企,還是民企,都傾向於利用上市公司作為資本運作平臺,然後通過分拆、併購的很多方式控制多家公司,有的時候會形成一個金字塔型的族系,比如說復星系、萬向系。有了這麼一個公司的組織架構以後,它的內部就自然地會形成一個非常複雜的多層次的內部融資市場了。

好了,這就是關於“非整體性上市”和“ 內部融資市場”在中國的情況。

二、鳳凰男:中國企業內部融資市場的功與過

那說到這裡的時候,你可能很自然地就會問了,這種融資市場是好還是壞,對於我們投資者來講有什麼意義呢?

這其實也是一個很難以一言以蔽之的問題。

一方面,你知道中國的企業普遍面臨融資約束,所以這樣的集團公司和這種內部融資市場,提供了一種“互保機制”(co-insurance),就降低了企業的融資成本,又能夠幫助企業迅速地做大做強。

但另一方面你想,這麼複雜的內部融資市場,其實就很容易產生集團公司,也就是上市公司的控股股東轉移資產,掏空小股東的道德風險問題。

金融課堂:你投的中石油真的是中石油嗎?此公司非彼公司也

利的一面,有一個非常優秀的中國青年學者,南加州大學的終身教授王永祥,他就曾經專門研究過這個現象。他發現,內部融資市場對於中國的集團企業而言,相當於給企業自制了一個互保機制。這就像一個家族內部,誰家有困難的時候,就從寬裕一點的人家騰挪一點資金渡過難關一樣,免得去借高利貸。

集團公司的母公司、上市公司、非上市子公司之間就形成了這樣一個互保互助的機制,降低了各個公司的融資成本,也增強了企業的抗風險能力。

這一點,其實很少在原來的討論中被強調。其實這種融資方式,對中國企業的壯大,確實起到過不小的作用。這就像在窮山溝裡的一家人,想盡辦法供了一個名牌大學生,也就是俗稱的“鳳凰男”一樣,這個“鳳凰男”進城找了好工作,然後把侄兒什麼的都帶了出來,所以這一家人的命運可能就從此改變了。

當然,“鳳凰男”的問題也是一個很頭疼的問題,這種模式也是有很大缺陷的。因為鳳凰男的小家庭可能會產生很多分歧,甚至矛盾。企業通過上市公司搭建這麼一個平臺確實是做大做強了,但是集團公司“掏空(tunneling)”上市公司,損害上市公司中小股東利益的事情就屢屢發生。

金融課堂:你投的中石油真的是中石油嗎?此公司非彼公司也

九十年代末的時候,有一個特別著名的事件,叫做“武鳳凰事件”。中石化的武漢石化廠控股了一家叫武鳳凰的公司(後來改名叫“中國鳳凰”)。仔細看報表以後,股東們就發現,這個公司將自己特別賺錢的一套榨油的裝備,用800萬元的價格租賃給了自己的母公司,根據行業平均水平一算,這一套裝備榨油的年利潤應該在1億元以上。

你說這是什麼意思呢?就是妥妥地將自己下金蛋的母雞用一隻普通母雞的價格轉讓了出去,完全就是“掏空”了,所以肯定是損害了上市公司,特別是這些中小股東的利益。

你在網上再去查一下的話,你會發現,這種大股東內部掏空的事例真的是太多了。類似的問題,從90年代到現在也一直沒有得到特別好的解決。

所以,這就再次證明了,“內部融資市場到底是好還是壞”是一個很複雜的問題。

三、錢都去哪了?

說到這裡的時候,你可能背心裡出了一身冷汗:我投的錢到底到哪裡去了?有沒有什麼方法可以辨識?

金融課堂:你投的中石油真的是中石油嗎?此公司非彼公司也

其實,對普通投資者來講,這個事情也沒有那麼複雜,分三步:

第一步,做功課。比如說你要投一個企業之前,你總要到官網上稍微查一下,你要投資的這個企業的組織架構,這些信息都是公開信息,只要認識1500個漢字以上的人,大概都能讀。

好,那麼找到這些信息以後,就是第二步,簡單原則。從研究的角度,研究人員喜歡這種組織架構複雜的企業。但是,從個人投資的角度,就別找那些組織架構過於複雜的企業。比如說如果網頁上的信息,讓你看得雲裡霧裡,基本上這種企業就別投了。

第三步,看財報。尤其要關注“關聯交易”、“委託貸款”這些詞語,如果這些關聯交易和委託貸款,在集團內部中流通得比較多,就要提起很大的警惕。

為什麼不要投結構過於複雜的企業呢?因為它資金的線路太長,不便於理解,而我們知道,“不理解”往往是韭菜被割的序幕。

金融課堂:你投的中石油真的是中石油嗎?此公司非彼公司也

概要:

1.A股市場上的很多上市公司都是非整體上市,即一個集團公司內部把一部分資產給剝離、拆除出來,形成新的公司去上市。集團公司作為控股股東控制著這家上市公司,形成一個內部融資市場。

2.這種非整體上市形成的內部融資市場,一方面為中國企業提供了一種互保機制,降低了企業的融資成本,幫助中國企業做大做強。另一方面,內部融資市場容易產生控股股東轉移資產,掏空中小股東的道德風險問題。這個問題至今也沒有得到解決。

"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