貴州興義劉氏莊園見聞記

中國近代史 建築 何應欽 家庭教育 滇雲藝苑 2017-05-16

興義劉氏莊園見聞記

作者:楊應才

去年冬初,有幸被派往興義學習。當客車駛進霧氣騰騰的群山,心情竟然格外輕鬆,彷彿久困樊籠的鳥,回到了大自然。

輾轉來到興義神奇中學,我們受到校方熱情的接待和精心照顧,我被安排跟著神奇中學王友林老師學習。其後,聽課上課,耳聞目睹,學到很多東西,感觸很深,我被這所窄窄的學校,大大的精神感動了。校長腹有詩書,襟懷坦蕩;中層領導能力出眾,兢兢業業;教師學識淵博,愛崗敬業;學生有禮有序,活潑好學;辦學業績異常輝煌,蒸蒸日上。這是一個神奇的地方,真是不出門不知天高地厚!

短暫的兩週學習時間很快結束,在臨行那天,校長朱宗文老師要兌現他的諾言,親自驅車帶我們去劉氏莊園看看。

到了目的地,在寬闊的場子上停了車。首先出現在眼前的,是一幢古樸的建築,石頭砌成的牆,弓形的大門,左右兩邊各有一個造型逼真卻樣子怪異的石獅子,大門上方有塊木匾,上書“永康堡”三個字,大門右邊豎掛著塊小匾,上面有“劉氏莊園陳列館”幾個字。

貴州興義劉氏莊園見聞記

到了裡面,這是典型三進四合院建築,站在天井裡,房屋高大,門窗廊柱呈黑色,古色古香,給人一種莊重的感覺,再往裡可以看到家廟和忠義祠的匾額。館長羅鬆老師親自帶我們參觀,併為我們詳細講解莊園的歷史。

原來這是近代貴州省長劉顯世、劉顯潛兄弟的故里,又叫永康堡,建於清嘉慶年間,隨著劉氏家族的不斷壯大發跡,建築面積也不斷擴大。莊園南北長360米,東西寬130米,佔地70畝。由大小13座四合院組成。由於各種原因,莊園還沒有完全對外開放。羅館長帶我們參觀了家廟、忠義祠、花廳等。陳列館裡的物件,諸如碑刻、對聯、匾額、圖片、實物等等,無不彰顯著劉氏家族的顯赫史。

貴州興義劉氏莊園見聞記

貴州興義劉氏莊園見聞記

從羅館長口中,我們更詳細瞭解了劉氏家族的歷史。劉氏子孫劉燕山從泥凼搬到下五屯後,拋棄榨桐油這一傳統家業,本著“以末致富,以本守之”的傳統思想,廣置土地,修建永康堡。在四個兒子劉官箴、劉官霖、劉官禮、劉官德的扶持下,迅速發展,逐漸成為下五屯首富。隨著家族的興旺,他們重視對後輩的教育,羅館長說,他們家曾經馬馱銀子到貴陽、昆明,請有名望的老師來教育子女。據史料記載,劉燕山的三兒子劉官禮以辦團練鎮壓回民起義起家,到晚年全力勸學,是興義史上第四座筆山書院的創辦人,筆山書院重金禮聘大儒雷廷珍、姚華任山長。據羅館長說,興義近代出了好多赫赫有名的人物。隨便列舉幾個人,和劉家關係密切的,個個都是顯赫一時的人物。民國陸軍中將劉顯潛,黔系軍閥的鼻祖、貴州省長劉顯世,同盟會元老王伯群,黔軍總司令、護國護法名將王文華,民國政府軍政部長何應欽等等,這些風雲人物,都曾經在筆山書院學習過。

需要說明的是,劉顯世是劉官禮的兒子,他的胞姐是劉顯屏。和一般人家的女子不同,劉顯屏也是知書識禮之人,後來嫁到王家,是王伯群、王文華的生母,她的女兒王文湘則嫁給何應欽。

劉顯世還創辦講武學堂,他的兒子劉燧昌,後來畢業於日本早稻田大學,曾任國民政府天津市府祕書長、河北省祕書長和河南省祕書長和代主席。王伯群早先追隨孫中山先生革命護國,後來任國民政府首任交通部長,是大夏大學創始人。

難怪有人說,貴州近代史的一半,是興義劉、王、何三大家族的家史。

從羅館長口中,我們更詳細瞭解了劉氏家族的歷史。劉氏子孫劉燕山從泥凼搬到下五屯後,拋棄榨桐油這一傳統家業,本著“以末致富,以本守之”的傳統思想,廣置土地,修建永康堡。在四個兒子劉官箴、劉官霖、劉官禮、劉官德的扶持下,迅速發展,逐漸成為下五屯首富。隨著家族的興旺,他們重視對後輩的教育,羅館長說,他們家曾經馬馱銀子到貴陽、昆明,請有名望的老師來教育子女。據史料記載,劉燕山的三兒子劉官禮以辦團練鎮壓回民起義起家,到晚年全力勸學,是興義史上第四座筆山書院的創辦人,筆山書院重金禮聘大儒雷廷珍、姚華任山長。據羅館長說,興義近代出了好多赫赫有名的人物。隨便列舉幾個人,和劉家關係密切的,個個都是顯赫一時的人物。民國陸軍中將劉顯潛,黔系軍閥的鼻祖、貴州省長劉顯世,同盟會元老王伯群,黔軍總司令、護國護法名將王文華,民國政府軍政部長何應欽等等,這些風雲人物,都曾經在筆山書院學習過。

需要說明的是,劉顯世是劉官禮的兒子,他的胞姐是劉顯屏。和一般人家的女子不同,劉顯屏也是知書識禮之人,後來嫁到王家,是王伯群、王文華的生母,她的女兒王文湘則嫁給何應欽。

劉顯世還創辦講武學堂,他的兒子劉燧昌,後來畢業於日本早稻田大學,曾任國民政府天津市府祕書長、河北省祕書長和河南省祕書長和代主席。王伯群早先追隨孫中山先生革命護國,後來任國民政府首任交通部長,是大夏大學創始人。

難怪有人說,貴州近代史的一半,是興義劉、王、何三大家族的家史。

貴州興義劉氏莊園見聞記

窺一斑而見全貌,從神奇中學的迅速發展不難看出興義人對教育的重視,重視教育成了當地的傳統,可以說,劉氏家族為黔西南州的教育事業發展,作出了巨大的貢獻。

我想,能夠為當地教育發展不遺餘力的人,該是多麼偉大呀!詩書傳家,則家族興旺;教育興國,則民族強盛!

從永康堡出來,得到了又一個大禮,那是羅鬆館長的大作——《永康堡》,這部長篇小說,洋洋灑灑數十萬字,為我們再現了何應欽和王文湘的愛情故事,及民國時期劉、王、何三大家族的許多風雲人物跌宕起伏的人生。

後來朱宗文老師又帶我們去了泥凼,參觀了何應欽故居。真不知該如何感謝朱老師,感謝神奇中學。

傍晚,在暮靄沉沉中,我們坐上客車,離開雲海茫茫的群峰,回到了雲南。

2016年11月

(原創圖文)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