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7下半年教師資格證筆試小學《教育教學知識與能力》梳理02!

政治 經濟 資本論 資格考試 教師資格證報考須知 教師資格證報考須知 2017-09-22

點擊右上角關注小編、備考知識不迷路。你們是最棒噠!

17下半年教師資格證筆試小學《教育教學知識與能力》梳理02!

一、教育目的的作用

1、導向作用

2、激勵作用

3、評價作用

二、教育目的的層次

1、國家的教育目的

2、各級各類學校的培養目標

3、教師的教學目標

三、教育目的的影響因素

1、社會政治、經濟、文化因素——確定教育目的的主要根據

2、人的身心發展特點與需要也是確立教育目的的重要根據

3、制定者的教育理想和價值觀

四、教育目的的基本精神

(1)我們要求培養的人是社會主義事業的建設者和接班人,因此要堅持思想政治道德素質與科學文化知識能力的統一。

(2)我們要求學生在德、智體、美等全面發展,要求堅持腦力勞動與體力勞動兩方面的和諧發展

(3)適應時代發展的要求,強調學生個性的發展,培養學生的創造精神和實踐能力。

我國教育目的的理論依據:《資本論》關於人的全面發展的學說。

五、實現我國教育目的的基本要求

(1)強調教育為社會建設主義社會服務。

(2)要求使學生在德智體美等方面全面發展。說明了國家對培養人才規格和素質的要求。

(3)強調教育與生產勞動相結合,這是實現我國當前教育,目的的根本途徑。

六、確立小學教育的基本依據

(1)社會政治、經濟、文化因素

(2)人的身心發展特點與需要

(3)制定者的教育理想和價值觀

(4)馬克思關於人的全面發展學說是我國確立教育目標的理論依據

七、素質教育的概念

全面貫徹黨的教育方針,以提高國民素質為根本宗旨,以培養學生的創新精神和實踐能力為重點,早就有理想、有道理、有道德、有文化、有紀律的德智體美等全面發展的社會主義建設者和接班人。

八、素質教育的基本內涵

(1)素質教育以提高國民素質為根本宗旨

(2)素質教育是面向全體學生的教育

(3)素質教育是促進學生全面發展的教育

(4)素質教育是促進學生個性發展的教育

(5)素質教育是培養學生的社會責任感、創新精神和實踐能力為重點的教育,這也是素質教育的時代特徵 九、前制度化教育特點

(1)教育主題確定

(2)教育的對象相對穩定

(3)形成系統的文化傳播活動

(4)有相對穩定的活動場所和設施等

(5)由以上因素結合而成的獨立的社會活動形態

十、教育制度的影響因素

(1)生產力發展水平和科學技術發展狀況

(2)社會政治制度

(3)青少年兒童身心發展規律

(4)本國學制的歷史發展和外國學制的影響。

17下半年教師資格證筆試小學《教育教學知識與能力》梳理02!

記得到結尾給小編評論點贊奧!謝謝各位了!

一、我國小學課程設計的基本原則是什麼?

(1)高度的科學性和高度的思想性相統一

(2)要以實現教育目的和學校培養目標為最終目的

(3)要適合小學生兒童身心發展的特點。

二、課程的作用

(1)課程是實現教育目的,培養全面發展人才的保證。

(2)課程是教師和學生學的依據,是師生聯繫和交往的紐帶。

(3)課程是教學方法的選擇、教學組織形式的確定、教學手段的應用的根據

(4)課程是國家檢查和監督學校教育教學工作的依據。

三、課程內容主要表現為課程計劃、課程標準和教材

四、課程計劃,又稱教學計劃。

是根據教育目的和不同類型學校的教育任務,由國家教育主管部門制定的有關教學和教育工作的指導性文件。是學校組織教育和教學工作的重要依據,也是學校安排整個課程檢查、衡量學校工作和質量的基本依據

五、課程計劃的內容

課程設置、學科順序、課時分配、學年編制、學周安排。

課程標準是教材編寫、教學、評價和考試的依據,是國家管理和評價課程的基礎。

六、課程的類型

(1)分科課程、綜合課程與活動課程

(2)必學課程與選修課程

(3)國家課程、地方課程與校本課程

(4)顯性課程與隱形課程

影響課程開發的主要因素:社會、知識、兒童

七、課程開發的模式

(1)目標模式,泰勒

(2)過程模式,斯騰豪斯

(3)情境模式,勞頓“文化分析”理論,情景模式的可操作性程序五步驟:情境分析,目標表達,制定教學方案,闡明和實施,檢查、反饋、評價和改進。

八、課程改革的具體目標

(1)實現課程功能的轉變

(2)體現課程結構的均衡性、綜合性和選擇性

(3)密切課程內容與生活和時代的聯繫

(4)改善學生的學習方式

(5)建立與素質教育理念相一致的考試製度。

九、新課程改革的具體目標

(1)實現課程功能的轉變

(2)體現課程的均衡性、綜合性和選擇性

(3)密切課程內容與生活和時代的聯繫

(4)改善學生的學習方式

(5)建立與素質教育理念相一致的評價與考試製度。

(6)實行三級課程管理制度

十、基礎教育課程改革的基本理念

(1)三維目標觀,即教學的目標是知識技能、過程方法、情感態度價值觀三維目標

(2)綜合課程觀,課程的設置要更加綜合’體現整體性、開放性、動態性,培養學生綜合的視角和綜合能力,以適應科學技術既分化又綜合的現實。

(3)內容聯繫觀,既課內容的教學,要努力與社會生活相聯繫,與學生已有的經驗相聯繫,加強教學內容的“生活化”

(4)學習方式關,強調自主、合作、探究的學習方式,培養學生的自主性、合作性、創造性,使學生適應社會發展的需要。

(5)發展評價觀,重視學習的過程評價,通過評價發揮促進學習的作用。

(6)校本發展觀,從學校和學生的實際情況出發,開發校本課程,增強學生的選擇性,促進學校、教師、學生的特色發展。

十一、基礎教育課程改革的核心理念

新課程標準的核心理念是教育以人為本,即“一切為了每一位學生的發展”

(1)關注每一位學生

(2)關注學生的情緒生活和情感體驗。

(3)關注學生的道德生活和人格養成。

十二、 教育科學研究的意義

(1)解決教育教學問題的需要

(2)促進教師專業不斷髮展

(3)不斷激發教師工作的熱情

17下半年教師資格證筆試小學《教育教學知識與能力》梳理02!

十三、教育科學研究的基本步驟

(1)確定研究課題

(2)查閱文獻與閱讀文獻

(3)提出研究假設

(4)制定研究計劃,設計研究方案

(5)收集、整理和分析資料

(6)做出結論

(7)撰寫成文

十四、小學教育科學研究方法

(1)教育觀察法

(2)教育調查法

(3)教育實驗法

(4)教育行動研究法

(5)教育敘事研究法

(6)個案法

(7)歷史法

(8)比較法

十五、教育行動研究的步驟

(1)確定研究課題

(2)擬定研究計劃

(3)實施行動研究

(4)進行總結評價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