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正山小種到金駿眉:一口氣了解武夷山紅茶的歷史演變'

"

從正山小種到金駿眉,這五百年中國武夷山紅茶經歷了什麼樣的演變?作為中國最頂尖紅茶的代表“正山小種”對英國文化有著什麼樣的巨大影響?金駿眉與銀駿眉是怎麼產生的?一口氣帶你瞭解中國紅茶的興衰歷史。

(十七世紀)世界紅茶的搖籃:武夷山正山小種

中國明朝時期福建武夷山茶區的茶農發明,名為“正山小種”。武夷山市桐木村江氏家族是生產正山小種紅茶的茶葉世家,至今已經有400多年的歷史。

而武夷山山區的“正山小種”正是世界上最早的紅茶。

"

從正山小種到金駿眉,這五百年中國武夷山紅茶經歷了什麼樣的演變?作為中國最頂尖紅茶的代表“正山小種”對英國文化有著什麼樣的巨大影響?金駿眉與銀駿眉是怎麼產生的?一口氣帶你瞭解中國紅茶的興衰歷史。

(十七世紀)世界紅茶的搖籃:武夷山正山小種

中國明朝時期福建武夷山茶區的茶農發明,名為“正山小種”。武夷山市桐木村江氏家族是生產正山小種紅茶的茶葉世家,至今已經有400多年的歷史。

而武夷山山區的“正山小種”正是世界上最早的紅茶。

從正山小種到金駿眉:一口氣了解武夷山紅茶的歷史演變

約在明末末年,時值採茶季節,明朝的北方軍隊路過廟灣強行駐紮茶坊,睡在工地,把隨帶裝備堆放在茶青上。

江公心急如焚,這可是一家的生計所在。待官兵開拔之後,茶青已發紅。

江公急中生智,組織家人趕忙把茶葉搓揉後,用當地盛產的馬尾松柴塊烘乾。烘乾的茶葉呈烏黑油潤狀,並帶有一股松脂香味。因當地一直習慣於綠茶,不願飲用這另類茶。

於是,便把烘好的茶挑到距廟灣45公里外的星村茶市賤賣。

沒想到第二年便有人給2~3倍的價錢訂購該茶。之後,正山小種紅茶便越做越興旺。

這便是武夷山正山小種紅茶的緣起。

而武夷山是世界紅茶的“搖籃"。

"

從正山小種到金駿眉,這五百年中國武夷山紅茶經歷了什麼樣的演變?作為中國最頂尖紅茶的代表“正山小種”對英國文化有著什麼樣的巨大影響?金駿眉與銀駿眉是怎麼產生的?一口氣帶你瞭解中國紅茶的興衰歷史。

(十七世紀)世界紅茶的搖籃:武夷山正山小種

中國明朝時期福建武夷山茶區的茶農發明,名為“正山小種”。武夷山市桐木村江氏家族是生產正山小種紅茶的茶葉世家,至今已經有400多年的歷史。

而武夷山山區的“正山小種”正是世界上最早的紅茶。

從正山小種到金駿眉:一口氣了解武夷山紅茶的歷史演變

約在明末末年,時值採茶季節,明朝的北方軍隊路過廟灣強行駐紮茶坊,睡在工地,把隨帶裝備堆放在茶青上。

江公心急如焚,這可是一家的生計所在。待官兵開拔之後,茶青已發紅。

江公急中生智,組織家人趕忙把茶葉搓揉後,用當地盛產的馬尾松柴塊烘乾。烘乾的茶葉呈烏黑油潤狀,並帶有一股松脂香味。因當地一直習慣於綠茶,不願飲用這另類茶。

於是,便把烘好的茶挑到距廟灣45公里外的星村茶市賤賣。

沒想到第二年便有人給2~3倍的價錢訂購該茶。之後,正山小種紅茶便越做越興旺。

這便是武夷山正山小種紅茶的緣起。

而武夷山是世界紅茶的“搖籃"。

從正山小種到金駿眉:一口氣了解武夷山紅茶的歷史演變

清代劉靖在《片刻餘閒集》中記述:“山之第九曲盡處有星村鎮,為行家萃聚。外有本省邵武、江西廣信等處所產之茶,黑色紅湯,土名江西烏,皆私售於星村各行。”

自星村小種紅茶創造以後,逐漸演變產生了工夫紅茶。因此,工夫紅茶始創於福建,以後傳播江西、安徽等地。

(十八世紀)武夷山紅茶促進了英國“紳士文化”的發展

而武夷山正山小種紅茶於1610年流入歐洲。

1662年,當葡萄牙凱瑟琳公主嫁給英皇查理二世時,她的嫁妝裡面便有幾箱產自中國的正山小種紅茶。

從此,紅茶被帶入英國宮廷。

在17世紀的英國倫敦茶葉市場中,也只由出售正山小種紅茶,並且價格異常得昂貴,唯有豪門富室方能飲用,正山小種紅茶成為英國上流社會不可缺少的飲料。

"

從正山小種到金駿眉,這五百年中國武夷山紅茶經歷了什麼樣的演變?作為中國最頂尖紅茶的代表“正山小種”對英國文化有著什麼樣的巨大影響?金駿眉與銀駿眉是怎麼產生的?一口氣帶你瞭解中國紅茶的興衰歷史。

(十七世紀)世界紅茶的搖籃:武夷山正山小種

中國明朝時期福建武夷山茶區的茶農發明,名為“正山小種”。武夷山市桐木村江氏家族是生產正山小種紅茶的茶葉世家,至今已經有400多年的歷史。

而武夷山山區的“正山小種”正是世界上最早的紅茶。

從正山小種到金駿眉:一口氣了解武夷山紅茶的歷史演變

約在明末末年,時值採茶季節,明朝的北方軍隊路過廟灣強行駐紮茶坊,睡在工地,把隨帶裝備堆放在茶青上。

江公心急如焚,這可是一家的生計所在。待官兵開拔之後,茶青已發紅。

江公急中生智,組織家人趕忙把茶葉搓揉後,用當地盛產的馬尾松柴塊烘乾。烘乾的茶葉呈烏黑油潤狀,並帶有一股松脂香味。因當地一直習慣於綠茶,不願飲用這另類茶。

於是,便把烘好的茶挑到距廟灣45公里外的星村茶市賤賣。

沒想到第二年便有人給2~3倍的價錢訂購該茶。之後,正山小種紅茶便越做越興旺。

這便是武夷山正山小種紅茶的緣起。

而武夷山是世界紅茶的“搖籃"。

從正山小種到金駿眉:一口氣了解武夷山紅茶的歷史演變

清代劉靖在《片刻餘閒集》中記述:“山之第九曲盡處有星村鎮,為行家萃聚。外有本省邵武、江西廣信等處所產之茶,黑色紅湯,土名江西烏,皆私售於星村各行。”

自星村小種紅茶創造以後,逐漸演變產生了工夫紅茶。因此,工夫紅茶始創於福建,以後傳播江西、安徽等地。

(十八世紀)武夷山紅茶促進了英國“紳士文化”的發展

而武夷山正山小種紅茶於1610年流入歐洲。

1662年,當葡萄牙凱瑟琳公主嫁給英皇查理二世時,她的嫁妝裡面便有幾箱產自中國的正山小種紅茶。

從此,紅茶被帶入英國宮廷。

在17世紀的英國倫敦茶葉市場中,也只由出售正山小種紅茶,並且價格異常得昂貴,唯有豪門富室方能飲用,正山小種紅茶成為英國上流社會不可缺少的飲料。

從正山小種到金駿眉:一口氣了解武夷山紅茶的歷史演變

17世紀時有記載:“倫敦市中,茶值每磅需銀100元。”

1657年,英國最早的茶商卡洛韋出售的茶葉,每磅6~10英鎊。

而當時英國一個普通工人每天僅賺4便士(1英鎊為20先令,240便士),因此有“擲三銀塊飲茶一盅”之說。《清代通史》載:“康熙二十三年(1684年,也即一年清政府解除第一次海禁),東印度公司通知英商雲:現時茶已通行,望每年購上好新茶五六箱運來,蓋此僅作饋贈之用。”這時紅茶已傳至英國40多年,每年僅需五六箱,可見此時紅茶尚未流行

武夷紅茶的貿易開始急劇上升是17世紀末期。

1684年清政府正式取消海禁,設立江、浙、閩、粵四海關,確定廣東之黃埔,福建之廈門,浙江之寧波,江南之雲臺山為對外貿易港。

英國經過兩次英荷戰爭掌握了海上霸權,開始了與荷蘭壟斷的東方茶葉貿易展開競爭,競爭的結果,導致茶價下跌;加之英國皇室推崇紅茶,導致英國社會上下興起一股飲茶之風;同時通過殖民活動,又把這股飲茶之風向世界更廣的範圍傳播。

"

從正山小種到金駿眉,這五百年中國武夷山紅茶經歷了什麼樣的演變?作為中國最頂尖紅茶的代表“正山小種”對英國文化有著什麼樣的巨大影響?金駿眉與銀駿眉是怎麼產生的?一口氣帶你瞭解中國紅茶的興衰歷史。

(十七世紀)世界紅茶的搖籃:武夷山正山小種

中國明朝時期福建武夷山茶區的茶農發明,名為“正山小種”。武夷山市桐木村江氏家族是生產正山小種紅茶的茶葉世家,至今已經有400多年的歷史。

而武夷山山區的“正山小種”正是世界上最早的紅茶。

從正山小種到金駿眉:一口氣了解武夷山紅茶的歷史演變

約在明末末年,時值採茶季節,明朝的北方軍隊路過廟灣強行駐紮茶坊,睡在工地,把隨帶裝備堆放在茶青上。

江公心急如焚,這可是一家的生計所在。待官兵開拔之後,茶青已發紅。

江公急中生智,組織家人趕忙把茶葉搓揉後,用當地盛產的馬尾松柴塊烘乾。烘乾的茶葉呈烏黑油潤狀,並帶有一股松脂香味。因當地一直習慣於綠茶,不願飲用這另類茶。

於是,便把烘好的茶挑到距廟灣45公里外的星村茶市賤賣。

沒想到第二年便有人給2~3倍的價錢訂購該茶。之後,正山小種紅茶便越做越興旺。

這便是武夷山正山小種紅茶的緣起。

而武夷山是世界紅茶的“搖籃"。

從正山小種到金駿眉:一口氣了解武夷山紅茶的歷史演變

清代劉靖在《片刻餘閒集》中記述:“山之第九曲盡處有星村鎮,為行家萃聚。外有本省邵武、江西廣信等處所產之茶,黑色紅湯,土名江西烏,皆私售於星村各行。”

自星村小種紅茶創造以後,逐漸演變產生了工夫紅茶。因此,工夫紅茶始創於福建,以後傳播江西、安徽等地。

(十八世紀)武夷山紅茶促進了英國“紳士文化”的發展

而武夷山正山小種紅茶於1610年流入歐洲。

1662年,當葡萄牙凱瑟琳公主嫁給英皇查理二世時,她的嫁妝裡面便有幾箱產自中國的正山小種紅茶。

從此,紅茶被帶入英國宮廷。

在17世紀的英國倫敦茶葉市場中,也只由出售正山小種紅茶,並且價格異常得昂貴,唯有豪門富室方能飲用,正山小種紅茶成為英國上流社會不可缺少的飲料。

從正山小種到金駿眉:一口氣了解武夷山紅茶的歷史演變

17世紀時有記載:“倫敦市中,茶值每磅需銀100元。”

1657年,英國最早的茶商卡洛韋出售的茶葉,每磅6~10英鎊。

而當時英國一個普通工人每天僅賺4便士(1英鎊為20先令,240便士),因此有“擲三銀塊飲茶一盅”之說。《清代通史》載:“康熙二十三年(1684年,也即一年清政府解除第一次海禁),東印度公司通知英商雲:現時茶已通行,望每年購上好新茶五六箱運來,蓋此僅作饋贈之用。”這時紅茶已傳至英國40多年,每年僅需五六箱,可見此時紅茶尚未流行

武夷紅茶的貿易開始急劇上升是17世紀末期。

1684年清政府正式取消海禁,設立江、浙、閩、粵四海關,確定廣東之黃埔,福建之廈門,浙江之寧波,江南之雲臺山為對外貿易港。

英國經過兩次英荷戰爭掌握了海上霸權,開始了與荷蘭壟斷的東方茶葉貿易展開競爭,競爭的結果,導致茶價下跌;加之英國皇室推崇紅茶,導致英國社會上下興起一股飲茶之風;同時通過殖民活動,又把這股飲茶之風向世界更廣的範圍傳播。

從正山小種到金駿眉:一口氣了解武夷山紅茶的歷史演變

與此同時茶價大為降低,滿足了平民百姓的一般需求。英國茶價1658年每磅60先令(合3英鎊),1666年是2英鎊18先令,到了18世紀初便降至17先令半一磅,到18世紀50年代便只有8先令。

伴隨著茶價不斷下降,茶葉輸入量反而急劇上升。日本角山榮先生統計:1721~1750年30年間,英國東印度公司共進口武夷、工夫、小種、白毫紅茶共21633442磅,平均每年進口72114磅(5409擔)。

18世紀的後50年,武夷紅茶的出口較上50年更是急劇增長,到1792年武夷紅茶出口約為18.35萬擔,是上世紀末年平均出口量的815倍。

18世紀是武夷紅茶最為輝煌的世紀,是武夷紅茶獨步天下的時期。當時有諺雲:“藥不到樟樹不靈,茶不到星村不香”,反映當時各地所產的茶葉大都以星村為集散地,輸出的武夷紅茶壟斷海外市場一個多世紀。

"

從正山小種到金駿眉,這五百年中國武夷山紅茶經歷了什麼樣的演變?作為中國最頂尖紅茶的代表“正山小種”對英國文化有著什麼樣的巨大影響?金駿眉與銀駿眉是怎麼產生的?一口氣帶你瞭解中國紅茶的興衰歷史。

(十七世紀)世界紅茶的搖籃:武夷山正山小種

中國明朝時期福建武夷山茶區的茶農發明,名為“正山小種”。武夷山市桐木村江氏家族是生產正山小種紅茶的茶葉世家,至今已經有400多年的歷史。

而武夷山山區的“正山小種”正是世界上最早的紅茶。

從正山小種到金駿眉:一口氣了解武夷山紅茶的歷史演變

約在明末末年,時值採茶季節,明朝的北方軍隊路過廟灣強行駐紮茶坊,睡在工地,把隨帶裝備堆放在茶青上。

江公心急如焚,這可是一家的生計所在。待官兵開拔之後,茶青已發紅。

江公急中生智,組織家人趕忙把茶葉搓揉後,用當地盛產的馬尾松柴塊烘乾。烘乾的茶葉呈烏黑油潤狀,並帶有一股松脂香味。因當地一直習慣於綠茶,不願飲用這另類茶。

於是,便把烘好的茶挑到距廟灣45公里外的星村茶市賤賣。

沒想到第二年便有人給2~3倍的價錢訂購該茶。之後,正山小種紅茶便越做越興旺。

這便是武夷山正山小種紅茶的緣起。

而武夷山是世界紅茶的“搖籃"。

從正山小種到金駿眉:一口氣了解武夷山紅茶的歷史演變

清代劉靖在《片刻餘閒集》中記述:“山之第九曲盡處有星村鎮,為行家萃聚。外有本省邵武、江西廣信等處所產之茶,黑色紅湯,土名江西烏,皆私售於星村各行。”

自星村小種紅茶創造以後,逐漸演變產生了工夫紅茶。因此,工夫紅茶始創於福建,以後傳播江西、安徽等地。

(十八世紀)武夷山紅茶促進了英國“紳士文化”的發展

而武夷山正山小種紅茶於1610年流入歐洲。

1662年,當葡萄牙凱瑟琳公主嫁給英皇查理二世時,她的嫁妝裡面便有幾箱產自中國的正山小種紅茶。

從此,紅茶被帶入英國宮廷。

在17世紀的英國倫敦茶葉市場中,也只由出售正山小種紅茶,並且價格異常得昂貴,唯有豪門富室方能飲用,正山小種紅茶成為英國上流社會不可缺少的飲料。

從正山小種到金駿眉:一口氣了解武夷山紅茶的歷史演變

17世紀時有記載:“倫敦市中,茶值每磅需銀100元。”

1657年,英國最早的茶商卡洛韋出售的茶葉,每磅6~10英鎊。

而當時英國一個普通工人每天僅賺4便士(1英鎊為20先令,240便士),因此有“擲三銀塊飲茶一盅”之說。《清代通史》載:“康熙二十三年(1684年,也即一年清政府解除第一次海禁),東印度公司通知英商雲:現時茶已通行,望每年購上好新茶五六箱運來,蓋此僅作饋贈之用。”這時紅茶已傳至英國40多年,每年僅需五六箱,可見此時紅茶尚未流行

武夷紅茶的貿易開始急劇上升是17世紀末期。

1684年清政府正式取消海禁,設立江、浙、閩、粵四海關,確定廣東之黃埔,福建之廈門,浙江之寧波,江南之雲臺山為對外貿易港。

英國經過兩次英荷戰爭掌握了海上霸權,開始了與荷蘭壟斷的東方茶葉貿易展開競爭,競爭的結果,導致茶價下跌;加之英國皇室推崇紅茶,導致英國社會上下興起一股飲茶之風;同時通過殖民活動,又把這股飲茶之風向世界更廣的範圍傳播。

從正山小種到金駿眉:一口氣了解武夷山紅茶的歷史演變

與此同時茶價大為降低,滿足了平民百姓的一般需求。英國茶價1658年每磅60先令(合3英鎊),1666年是2英鎊18先令,到了18世紀初便降至17先令半一磅,到18世紀50年代便只有8先令。

伴隨著茶價不斷下降,茶葉輸入量反而急劇上升。日本角山榮先生統計:1721~1750年30年間,英國東印度公司共進口武夷、工夫、小種、白毫紅茶共21633442磅,平均每年進口72114磅(5409擔)。

18世紀的後50年,武夷紅茶的出口較上50年更是急劇增長,到1792年武夷紅茶出口約為18.35萬擔,是上世紀末年平均出口量的815倍。

18世紀是武夷紅茶最為輝煌的世紀,是武夷紅茶獨步天下的時期。當時有諺雲:“藥不到樟樹不靈,茶不到星村不香”,反映當時各地所產的茶葉大都以星村為集散地,輸出的武夷紅茶壟斷海外市場一個多世紀。

從正山小種到金駿眉:一口氣了解武夷山紅茶的歷史演變

自從英國人接觸紅茶以後,300多年來逐步發展出一套優雅的紅茶文化,併成為世界紅茶文化的主流。

在英國,因茶而產生的傳統有許多,像茶娘、喝茶時間、下午茶、茶館及茶舞等。

在英國的紅茶文化中,特別值得一提的是“下午茶”

到了下午三四點鐘時,英國人習慣有一段15~20分鐘左右的“茶點時問",每天到這一時間,從家庭到公司,從學校到工廠,從貴族和有產者,到普通大眾,這時人們都會放下手中的工作,愜意地飲一杯紅茶,並配以一些小點心。這個時段的休閒是舉國上下的統一動作,沒有法律條文規定,蔚然成風,形成優雅自在的下午茶文化,也成為正統的“英國紅茶文化”

"

從正山小種到金駿眉,這五百年中國武夷山紅茶經歷了什麼樣的演變?作為中國最頂尖紅茶的代表“正山小種”對英國文化有著什麼樣的巨大影響?金駿眉與銀駿眉是怎麼產生的?一口氣帶你瞭解中國紅茶的興衰歷史。

(十七世紀)世界紅茶的搖籃:武夷山正山小種

中國明朝時期福建武夷山茶區的茶農發明,名為“正山小種”。武夷山市桐木村江氏家族是生產正山小種紅茶的茶葉世家,至今已經有400多年的歷史。

而武夷山山區的“正山小種”正是世界上最早的紅茶。

從正山小種到金駿眉:一口氣了解武夷山紅茶的歷史演變

約在明末末年,時值採茶季節,明朝的北方軍隊路過廟灣強行駐紮茶坊,睡在工地,把隨帶裝備堆放在茶青上。

江公心急如焚,這可是一家的生計所在。待官兵開拔之後,茶青已發紅。

江公急中生智,組織家人趕忙把茶葉搓揉後,用當地盛產的馬尾松柴塊烘乾。烘乾的茶葉呈烏黑油潤狀,並帶有一股松脂香味。因當地一直習慣於綠茶,不願飲用這另類茶。

於是,便把烘好的茶挑到距廟灣45公里外的星村茶市賤賣。

沒想到第二年便有人給2~3倍的價錢訂購該茶。之後,正山小種紅茶便越做越興旺。

這便是武夷山正山小種紅茶的緣起。

而武夷山是世界紅茶的“搖籃"。

從正山小種到金駿眉:一口氣了解武夷山紅茶的歷史演變

清代劉靖在《片刻餘閒集》中記述:“山之第九曲盡處有星村鎮,為行家萃聚。外有本省邵武、江西廣信等處所產之茶,黑色紅湯,土名江西烏,皆私售於星村各行。”

自星村小種紅茶創造以後,逐漸演變產生了工夫紅茶。因此,工夫紅茶始創於福建,以後傳播江西、安徽等地。

(十八世紀)武夷山紅茶促進了英國“紳士文化”的發展

而武夷山正山小種紅茶於1610年流入歐洲。

1662年,當葡萄牙凱瑟琳公主嫁給英皇查理二世時,她的嫁妝裡面便有幾箱產自中國的正山小種紅茶。

從此,紅茶被帶入英國宮廷。

在17世紀的英國倫敦茶葉市場中,也只由出售正山小種紅茶,並且價格異常得昂貴,唯有豪門富室方能飲用,正山小種紅茶成為英國上流社會不可缺少的飲料。

從正山小種到金駿眉:一口氣了解武夷山紅茶的歷史演變

17世紀時有記載:“倫敦市中,茶值每磅需銀100元。”

1657年,英國最早的茶商卡洛韋出售的茶葉,每磅6~10英鎊。

而當時英國一個普通工人每天僅賺4便士(1英鎊為20先令,240便士),因此有“擲三銀塊飲茶一盅”之說。《清代通史》載:“康熙二十三年(1684年,也即一年清政府解除第一次海禁),東印度公司通知英商雲:現時茶已通行,望每年購上好新茶五六箱運來,蓋此僅作饋贈之用。”這時紅茶已傳至英國40多年,每年僅需五六箱,可見此時紅茶尚未流行

武夷紅茶的貿易開始急劇上升是17世紀末期。

1684年清政府正式取消海禁,設立江、浙、閩、粵四海關,確定廣東之黃埔,福建之廈門,浙江之寧波,江南之雲臺山為對外貿易港。

英國經過兩次英荷戰爭掌握了海上霸權,開始了與荷蘭壟斷的東方茶葉貿易展開競爭,競爭的結果,導致茶價下跌;加之英國皇室推崇紅茶,導致英國社會上下興起一股飲茶之風;同時通過殖民活動,又把這股飲茶之風向世界更廣的範圍傳播。

從正山小種到金駿眉:一口氣了解武夷山紅茶的歷史演變

與此同時茶價大為降低,滿足了平民百姓的一般需求。英國茶價1658年每磅60先令(合3英鎊),1666年是2英鎊18先令,到了18世紀初便降至17先令半一磅,到18世紀50年代便只有8先令。

伴隨著茶價不斷下降,茶葉輸入量反而急劇上升。日本角山榮先生統計:1721~1750年30年間,英國東印度公司共進口武夷、工夫、小種、白毫紅茶共21633442磅,平均每年進口72114磅(5409擔)。

18世紀的後50年,武夷紅茶的出口較上50年更是急劇增長,到1792年武夷紅茶出口約為18.35萬擔,是上世紀末年平均出口量的815倍。

18世紀是武夷紅茶最為輝煌的世紀,是武夷紅茶獨步天下的時期。當時有諺雲:“藥不到樟樹不靈,茶不到星村不香”,反映當時各地所產的茶葉大都以星村為集散地,輸出的武夷紅茶壟斷海外市場一個多世紀。

從正山小種到金駿眉:一口氣了解武夷山紅茶的歷史演變

自從英國人接觸紅茶以後,300多年來逐步發展出一套優雅的紅茶文化,併成為世界紅茶文化的主流。

在英國,因茶而產生的傳統有許多,像茶娘、喝茶時間、下午茶、茶館及茶舞等。

在英國的紅茶文化中,特別值得一提的是“下午茶”

到了下午三四點鐘時,英國人習慣有一段15~20分鐘左右的“茶點時問",每天到這一時間,從家庭到公司,從學校到工廠,從貴族和有產者,到普通大眾,這時人們都會放下手中的工作,愜意地飲一杯紅茶,並配以一些小點心。這個時段的休閒是舉國上下的統一動作,沒有法律條文規定,蔚然成風,形成優雅自在的下午茶文化,也成為正統的“英國紅茶文化”

從正山小種到金駿眉:一口氣了解武夷山紅茶的歷史演變

英國人對下午茶會從茶葉的選用、茶具的品質、沖泡要領、擺放方式、場地氣氛等等,都頗講究。

在下午茶會,主人們都會佈置一個優雅舒適的環境,擺上精緻華美的茶具,備妥各種優質紅茶和糕餅點心,使賓主都悠閒地放鬆心情聯誼。

下午茶充分展示了英國紅茶文化的紳士精神。

英國人鍾愛紅茶,並賦予紅茶優雅的形象及豐碩華美的品飲方式,長期以來形成了內涵豐富的紅茶文化,更將紅茶推廣成國際性飲料,紅茶文化隨之在全世界傳播。

(十九世紀)武夷山紅茶生產的興衰

19世紀是紅茶迅猛發展的時期,武夷紅茶在這時期達到頂峰。

1838年自廣州出口的武夷茶達1.5萬噸(30萬擔),以當時紅茶平均出口比例80%記,紅茶佔24萬擔。

《武夷山市志》載:清成豐四年(1854),建茶出口量650萬公斤(13萬擔),次年即增至1350萬公斤(26萬擔)。這大概武夷紅茶有史以來的最高出口量。

"

從正山小種到金駿眉,這五百年中國武夷山紅茶經歷了什麼樣的演變?作為中國最頂尖紅茶的代表“正山小種”對英國文化有著什麼樣的巨大影響?金駿眉與銀駿眉是怎麼產生的?一口氣帶你瞭解中國紅茶的興衰歷史。

(十七世紀)世界紅茶的搖籃:武夷山正山小種

中國明朝時期福建武夷山茶區的茶農發明,名為“正山小種”。武夷山市桐木村江氏家族是生產正山小種紅茶的茶葉世家,至今已經有400多年的歷史。

而武夷山山區的“正山小種”正是世界上最早的紅茶。

從正山小種到金駿眉:一口氣了解武夷山紅茶的歷史演變

約在明末末年,時值採茶季節,明朝的北方軍隊路過廟灣強行駐紮茶坊,睡在工地,把隨帶裝備堆放在茶青上。

江公心急如焚,這可是一家的生計所在。待官兵開拔之後,茶青已發紅。

江公急中生智,組織家人趕忙把茶葉搓揉後,用當地盛產的馬尾松柴塊烘乾。烘乾的茶葉呈烏黑油潤狀,並帶有一股松脂香味。因當地一直習慣於綠茶,不願飲用這另類茶。

於是,便把烘好的茶挑到距廟灣45公里外的星村茶市賤賣。

沒想到第二年便有人給2~3倍的價錢訂購該茶。之後,正山小種紅茶便越做越興旺。

這便是武夷山正山小種紅茶的緣起。

而武夷山是世界紅茶的“搖籃"。

從正山小種到金駿眉:一口氣了解武夷山紅茶的歷史演變

清代劉靖在《片刻餘閒集》中記述:“山之第九曲盡處有星村鎮,為行家萃聚。外有本省邵武、江西廣信等處所產之茶,黑色紅湯,土名江西烏,皆私售於星村各行。”

自星村小種紅茶創造以後,逐漸演變產生了工夫紅茶。因此,工夫紅茶始創於福建,以後傳播江西、安徽等地。

(十八世紀)武夷山紅茶促進了英國“紳士文化”的發展

而武夷山正山小種紅茶於1610年流入歐洲。

1662年,當葡萄牙凱瑟琳公主嫁給英皇查理二世時,她的嫁妝裡面便有幾箱產自中國的正山小種紅茶。

從此,紅茶被帶入英國宮廷。

在17世紀的英國倫敦茶葉市場中,也只由出售正山小種紅茶,並且價格異常得昂貴,唯有豪門富室方能飲用,正山小種紅茶成為英國上流社會不可缺少的飲料。

從正山小種到金駿眉:一口氣了解武夷山紅茶的歷史演變

17世紀時有記載:“倫敦市中,茶值每磅需銀100元。”

1657年,英國最早的茶商卡洛韋出售的茶葉,每磅6~10英鎊。

而當時英國一個普通工人每天僅賺4便士(1英鎊為20先令,240便士),因此有“擲三銀塊飲茶一盅”之說。《清代通史》載:“康熙二十三年(1684年,也即一年清政府解除第一次海禁),東印度公司通知英商雲:現時茶已通行,望每年購上好新茶五六箱運來,蓋此僅作饋贈之用。”這時紅茶已傳至英國40多年,每年僅需五六箱,可見此時紅茶尚未流行

武夷紅茶的貿易開始急劇上升是17世紀末期。

1684年清政府正式取消海禁,設立江、浙、閩、粵四海關,確定廣東之黃埔,福建之廈門,浙江之寧波,江南之雲臺山為對外貿易港。

英國經過兩次英荷戰爭掌握了海上霸權,開始了與荷蘭壟斷的東方茶葉貿易展開競爭,競爭的結果,導致茶價下跌;加之英國皇室推崇紅茶,導致英國社會上下興起一股飲茶之風;同時通過殖民活動,又把這股飲茶之風向世界更廣的範圍傳播。

從正山小種到金駿眉:一口氣了解武夷山紅茶的歷史演變

與此同時茶價大為降低,滿足了平民百姓的一般需求。英國茶價1658年每磅60先令(合3英鎊),1666年是2英鎊18先令,到了18世紀初便降至17先令半一磅,到18世紀50年代便只有8先令。

伴隨著茶價不斷下降,茶葉輸入量反而急劇上升。日本角山榮先生統計:1721~1750年30年間,英國東印度公司共進口武夷、工夫、小種、白毫紅茶共21633442磅,平均每年進口72114磅(5409擔)。

18世紀的後50年,武夷紅茶的出口較上50年更是急劇增長,到1792年武夷紅茶出口約為18.35萬擔,是上世紀末年平均出口量的815倍。

18世紀是武夷紅茶最為輝煌的世紀,是武夷紅茶獨步天下的時期。當時有諺雲:“藥不到樟樹不靈,茶不到星村不香”,反映當時各地所產的茶葉大都以星村為集散地,輸出的武夷紅茶壟斷海外市場一個多世紀。

從正山小種到金駿眉:一口氣了解武夷山紅茶的歷史演變

自從英國人接觸紅茶以後,300多年來逐步發展出一套優雅的紅茶文化,併成為世界紅茶文化的主流。

在英國,因茶而產生的傳統有許多,像茶娘、喝茶時間、下午茶、茶館及茶舞等。

在英國的紅茶文化中,特別值得一提的是“下午茶”

到了下午三四點鐘時,英國人習慣有一段15~20分鐘左右的“茶點時問",每天到這一時間,從家庭到公司,從學校到工廠,從貴族和有產者,到普通大眾,這時人們都會放下手中的工作,愜意地飲一杯紅茶,並配以一些小點心。這個時段的休閒是舉國上下的統一動作,沒有法律條文規定,蔚然成風,形成優雅自在的下午茶文化,也成為正統的“英國紅茶文化”

從正山小種到金駿眉:一口氣了解武夷山紅茶的歷史演變

英國人對下午茶會從茶葉的選用、茶具的品質、沖泡要領、擺放方式、場地氣氛等等,都頗講究。

在下午茶會,主人們都會佈置一個優雅舒適的環境,擺上精緻華美的茶具,備妥各種優質紅茶和糕餅點心,使賓主都悠閒地放鬆心情聯誼。

下午茶充分展示了英國紅茶文化的紳士精神。

英國人鍾愛紅茶,並賦予紅茶優雅的形象及豐碩華美的品飲方式,長期以來形成了內涵豐富的紅茶文化,更將紅茶推廣成國際性飲料,紅茶文化隨之在全世界傳播。

(十九世紀)武夷山紅茶生產的興衰

19世紀是紅茶迅猛發展的時期,武夷紅茶在這時期達到頂峰。

1838年自廣州出口的武夷茶達1.5萬噸(30萬擔),以當時紅茶平均出口比例80%記,紅茶佔24萬擔。

《武夷山市志》載:清成豐四年(1854),建茶出口量650萬公斤(13萬擔),次年即增至1350萬公斤(26萬擔)。這大概武夷紅茶有史以來的最高出口量。

從正山小種到金駿眉:一口氣了解武夷山紅茶的歷史演變

五口通商後在武夷茶區茶樹擴植如火如荼,原來都是山高嶺峻無人居住的地方,處處都有人在此安家立業以開山種茶為生,久而久之,這些山高水冷之處都發展成為人煙聚集的村莊或茶廠了。

現在桐木村海拔2000米的茂密森林中還能找到當時茶園的遺蹟和廢棄的老茶樹,而現今茶園已退至海拔1200米以下地區,可見當年桐木茶園擴展的規模之大。

"

從正山小種到金駿眉,這五百年中國武夷山紅茶經歷了什麼樣的演變?作為中國最頂尖紅茶的代表“正山小種”對英國文化有著什麼樣的巨大影響?金駿眉與銀駿眉是怎麼產生的?一口氣帶你瞭解中國紅茶的興衰歷史。

(十七世紀)世界紅茶的搖籃:武夷山正山小種

中國明朝時期福建武夷山茶區的茶農發明,名為“正山小種”。武夷山市桐木村江氏家族是生產正山小種紅茶的茶葉世家,至今已經有400多年的歷史。

而武夷山山區的“正山小種”正是世界上最早的紅茶。

從正山小種到金駿眉:一口氣了解武夷山紅茶的歷史演變

約在明末末年,時值採茶季節,明朝的北方軍隊路過廟灣強行駐紮茶坊,睡在工地,把隨帶裝備堆放在茶青上。

江公心急如焚,這可是一家的生計所在。待官兵開拔之後,茶青已發紅。

江公急中生智,組織家人趕忙把茶葉搓揉後,用當地盛產的馬尾松柴塊烘乾。烘乾的茶葉呈烏黑油潤狀,並帶有一股松脂香味。因當地一直習慣於綠茶,不願飲用這另類茶。

於是,便把烘好的茶挑到距廟灣45公里外的星村茶市賤賣。

沒想到第二年便有人給2~3倍的價錢訂購該茶。之後,正山小種紅茶便越做越興旺。

這便是武夷山正山小種紅茶的緣起。

而武夷山是世界紅茶的“搖籃"。

從正山小種到金駿眉:一口氣了解武夷山紅茶的歷史演變

清代劉靖在《片刻餘閒集》中記述:“山之第九曲盡處有星村鎮,為行家萃聚。外有本省邵武、江西廣信等處所產之茶,黑色紅湯,土名江西烏,皆私售於星村各行。”

自星村小種紅茶創造以後,逐漸演變產生了工夫紅茶。因此,工夫紅茶始創於福建,以後傳播江西、安徽等地。

(十八世紀)武夷山紅茶促進了英國“紳士文化”的發展

而武夷山正山小種紅茶於1610年流入歐洲。

1662年,當葡萄牙凱瑟琳公主嫁給英皇查理二世時,她的嫁妝裡面便有幾箱產自中國的正山小種紅茶。

從此,紅茶被帶入英國宮廷。

在17世紀的英國倫敦茶葉市場中,也只由出售正山小種紅茶,並且價格異常得昂貴,唯有豪門富室方能飲用,正山小種紅茶成為英國上流社會不可缺少的飲料。

從正山小種到金駿眉:一口氣了解武夷山紅茶的歷史演變

17世紀時有記載:“倫敦市中,茶值每磅需銀100元。”

1657年,英國最早的茶商卡洛韋出售的茶葉,每磅6~10英鎊。

而當時英國一個普通工人每天僅賺4便士(1英鎊為20先令,240便士),因此有“擲三銀塊飲茶一盅”之說。《清代通史》載:“康熙二十三年(1684年,也即一年清政府解除第一次海禁),東印度公司通知英商雲:現時茶已通行,望每年購上好新茶五六箱運來,蓋此僅作饋贈之用。”這時紅茶已傳至英國40多年,每年僅需五六箱,可見此時紅茶尚未流行

武夷紅茶的貿易開始急劇上升是17世紀末期。

1684年清政府正式取消海禁,設立江、浙、閩、粵四海關,確定廣東之黃埔,福建之廈門,浙江之寧波,江南之雲臺山為對外貿易港。

英國經過兩次英荷戰爭掌握了海上霸權,開始了與荷蘭壟斷的東方茶葉貿易展開競爭,競爭的結果,導致茶價下跌;加之英國皇室推崇紅茶,導致英國社會上下興起一股飲茶之風;同時通過殖民活動,又把這股飲茶之風向世界更廣的範圍傳播。

從正山小種到金駿眉:一口氣了解武夷山紅茶的歷史演變

與此同時茶價大為降低,滿足了平民百姓的一般需求。英國茶價1658年每磅60先令(合3英鎊),1666年是2英鎊18先令,到了18世紀初便降至17先令半一磅,到18世紀50年代便只有8先令。

伴隨著茶價不斷下降,茶葉輸入量反而急劇上升。日本角山榮先生統計:1721~1750年30年間,英國東印度公司共進口武夷、工夫、小種、白毫紅茶共21633442磅,平均每年進口72114磅(5409擔)。

18世紀的後50年,武夷紅茶的出口較上50年更是急劇增長,到1792年武夷紅茶出口約為18.35萬擔,是上世紀末年平均出口量的815倍。

18世紀是武夷紅茶最為輝煌的世紀,是武夷紅茶獨步天下的時期。當時有諺雲:“藥不到樟樹不靈,茶不到星村不香”,反映當時各地所產的茶葉大都以星村為集散地,輸出的武夷紅茶壟斷海外市場一個多世紀。

從正山小種到金駿眉:一口氣了解武夷山紅茶的歷史演變

自從英國人接觸紅茶以後,300多年來逐步發展出一套優雅的紅茶文化,併成為世界紅茶文化的主流。

在英國,因茶而產生的傳統有許多,像茶娘、喝茶時間、下午茶、茶館及茶舞等。

在英國的紅茶文化中,特別值得一提的是“下午茶”

到了下午三四點鐘時,英國人習慣有一段15~20分鐘左右的“茶點時問",每天到這一時間,從家庭到公司,從學校到工廠,從貴族和有產者,到普通大眾,這時人們都會放下手中的工作,愜意地飲一杯紅茶,並配以一些小點心。這個時段的休閒是舉國上下的統一動作,沒有法律條文規定,蔚然成風,形成優雅自在的下午茶文化,也成為正統的“英國紅茶文化”

從正山小種到金駿眉:一口氣了解武夷山紅茶的歷史演變

英國人對下午茶會從茶葉的選用、茶具的品質、沖泡要領、擺放方式、場地氣氛等等,都頗講究。

在下午茶會,主人們都會佈置一個優雅舒適的環境,擺上精緻華美的茶具,備妥各種優質紅茶和糕餅點心,使賓主都悠閒地放鬆心情聯誼。

下午茶充分展示了英國紅茶文化的紳士精神。

英國人鍾愛紅茶,並賦予紅茶優雅的形象及豐碩華美的品飲方式,長期以來形成了內涵豐富的紅茶文化,更將紅茶推廣成國際性飲料,紅茶文化隨之在全世界傳播。

(十九世紀)武夷山紅茶生產的興衰

19世紀是紅茶迅猛發展的時期,武夷紅茶在這時期達到頂峰。

1838年自廣州出口的武夷茶達1.5萬噸(30萬擔),以當時紅茶平均出口比例80%記,紅茶佔24萬擔。

《武夷山市志》載:清成豐四年(1854),建茶出口量650萬公斤(13萬擔),次年即增至1350萬公斤(26萬擔)。這大概武夷紅茶有史以來的最高出口量。

從正山小種到金駿眉:一口氣了解武夷山紅茶的歷史演變

五口通商後在武夷茶區茶樹擴植如火如荼,原來都是山高嶺峻無人居住的地方,處處都有人在此安家立業以開山種茶為生,久而久之,這些山高水冷之處都發展成為人煙聚集的村莊或茶廠了。

現在桐木村海拔2000米的茂密森林中還能找到當時茶園的遺蹟和廢棄的老茶樹,而現今茶園已退至海拔1200米以下地區,可見當年桐木茶園擴展的規模之大。

從正山小種到金駿眉:一口氣了解武夷山紅茶的歷史演變

當時的茶業生產規模很驚人,每年的茶季從江西到武夷山的採茶、製茶工往往都有萬餘人。

但是,好景不長,19世紀對武夷紅茶生產影響最大的兩大事件,使武夷紅茶在國際、國內、省內的影響逐漸下降。

一是19世紀初的道光年間,由於紅茶的需求急劇擴大,一些綠茶產區也開始改制紅茶,先後出現了江西、湖南、湖北紅茶產區,接著19世紀70年代安徽祁紅產區出現,各地都創出自己的品牌。武夷紅茶從二十世紀為中國紅茶代表的地位跌落,在中國外銷紅茶中的比例不斷下滑,影響逐漸降低。

三是印度、錫蘭紅茶的崛起。印錫茶出產的初期成本高昂,茶質不佳,很難打開局面,但印錫茶業幾乎為英人資本經營,實為英國茶業。而英商掌握著市場,控制著外銷大權,由於華茶對外銷的依賴,英商一方面肆意壓低茶價,另一方面在英國對華茶實行歧視性關稅,打擊華茶。在國內清政府腐敗無能,苛捐雜稅,加重茶業負擔,各國列強紛紛入侵,奪取各種特權,進一步摧殘茶業。

(二十世紀)母與子:正山小種與金駿眉

2005年7月15日的午後,正山小種紅茶第24代傳人、高級評茶師、正山茶業董事長江元勳和往常一樣,在公司門前的草坪竹林間,與北京來的客人談論公司發展及茶葉行業的相關問題。

此時,北京客人對路過的一位持刀鐮的農婦產生了好奇,隨口就詢問江元勳此人前往做何事,江元勳見是同村婦人,便答說該婦人是去茶園整理茶地。

可能是覺得婦人辛勞,北京張先生便似有所感,說鐵觀音、龍井用芽尖都可以做出好茶,為什麼正山小種不行?

"

從正山小種到金駿眉,這五百年中國武夷山紅茶經歷了什麼樣的演變?作為中國最頂尖紅茶的代表“正山小種”對英國文化有著什麼樣的巨大影響?金駿眉與銀駿眉是怎麼產生的?一口氣帶你瞭解中國紅茶的興衰歷史。

(十七世紀)世界紅茶的搖籃:武夷山正山小種

中國明朝時期福建武夷山茶區的茶農發明,名為“正山小種”。武夷山市桐木村江氏家族是生產正山小種紅茶的茶葉世家,至今已經有400多年的歷史。

而武夷山山區的“正山小種”正是世界上最早的紅茶。

從正山小種到金駿眉:一口氣了解武夷山紅茶的歷史演變

約在明末末年,時值採茶季節,明朝的北方軍隊路過廟灣強行駐紮茶坊,睡在工地,把隨帶裝備堆放在茶青上。

江公心急如焚,這可是一家的生計所在。待官兵開拔之後,茶青已發紅。

江公急中生智,組織家人趕忙把茶葉搓揉後,用當地盛產的馬尾松柴塊烘乾。烘乾的茶葉呈烏黑油潤狀,並帶有一股松脂香味。因當地一直習慣於綠茶,不願飲用這另類茶。

於是,便把烘好的茶挑到距廟灣45公里外的星村茶市賤賣。

沒想到第二年便有人給2~3倍的價錢訂購該茶。之後,正山小種紅茶便越做越興旺。

這便是武夷山正山小種紅茶的緣起。

而武夷山是世界紅茶的“搖籃"。

從正山小種到金駿眉:一口氣了解武夷山紅茶的歷史演變

清代劉靖在《片刻餘閒集》中記述:“山之第九曲盡處有星村鎮,為行家萃聚。外有本省邵武、江西廣信等處所產之茶,黑色紅湯,土名江西烏,皆私售於星村各行。”

自星村小種紅茶創造以後,逐漸演變產生了工夫紅茶。因此,工夫紅茶始創於福建,以後傳播江西、安徽等地。

(十八世紀)武夷山紅茶促進了英國“紳士文化”的發展

而武夷山正山小種紅茶於1610年流入歐洲。

1662年,當葡萄牙凱瑟琳公主嫁給英皇查理二世時,她的嫁妝裡面便有幾箱產自中國的正山小種紅茶。

從此,紅茶被帶入英國宮廷。

在17世紀的英國倫敦茶葉市場中,也只由出售正山小種紅茶,並且價格異常得昂貴,唯有豪門富室方能飲用,正山小種紅茶成為英國上流社會不可缺少的飲料。

從正山小種到金駿眉:一口氣了解武夷山紅茶的歷史演變

17世紀時有記載:“倫敦市中,茶值每磅需銀100元。”

1657年,英國最早的茶商卡洛韋出售的茶葉,每磅6~10英鎊。

而當時英國一個普通工人每天僅賺4便士(1英鎊為20先令,240便士),因此有“擲三銀塊飲茶一盅”之說。《清代通史》載:“康熙二十三年(1684年,也即一年清政府解除第一次海禁),東印度公司通知英商雲:現時茶已通行,望每年購上好新茶五六箱運來,蓋此僅作饋贈之用。”這時紅茶已傳至英國40多年,每年僅需五六箱,可見此時紅茶尚未流行

武夷紅茶的貿易開始急劇上升是17世紀末期。

1684年清政府正式取消海禁,設立江、浙、閩、粵四海關,確定廣東之黃埔,福建之廈門,浙江之寧波,江南之雲臺山為對外貿易港。

英國經過兩次英荷戰爭掌握了海上霸權,開始了與荷蘭壟斷的東方茶葉貿易展開競爭,競爭的結果,導致茶價下跌;加之英國皇室推崇紅茶,導致英國社會上下興起一股飲茶之風;同時通過殖民活動,又把這股飲茶之風向世界更廣的範圍傳播。

從正山小種到金駿眉:一口氣了解武夷山紅茶的歷史演變

與此同時茶價大為降低,滿足了平民百姓的一般需求。英國茶價1658年每磅60先令(合3英鎊),1666年是2英鎊18先令,到了18世紀初便降至17先令半一磅,到18世紀50年代便只有8先令。

伴隨著茶價不斷下降,茶葉輸入量反而急劇上升。日本角山榮先生統計:1721~1750年30年間,英國東印度公司共進口武夷、工夫、小種、白毫紅茶共21633442磅,平均每年進口72114磅(5409擔)。

18世紀的後50年,武夷紅茶的出口較上50年更是急劇增長,到1792年武夷紅茶出口約為18.35萬擔,是上世紀末年平均出口量的815倍。

18世紀是武夷紅茶最為輝煌的世紀,是武夷紅茶獨步天下的時期。當時有諺雲:“藥不到樟樹不靈,茶不到星村不香”,反映當時各地所產的茶葉大都以星村為集散地,輸出的武夷紅茶壟斷海外市場一個多世紀。

從正山小種到金駿眉:一口氣了解武夷山紅茶的歷史演變

自從英國人接觸紅茶以後,300多年來逐步發展出一套優雅的紅茶文化,併成為世界紅茶文化的主流。

在英國,因茶而產生的傳統有許多,像茶娘、喝茶時間、下午茶、茶館及茶舞等。

在英國的紅茶文化中,特別值得一提的是“下午茶”

到了下午三四點鐘時,英國人習慣有一段15~20分鐘左右的“茶點時問",每天到這一時間,從家庭到公司,從學校到工廠,從貴族和有產者,到普通大眾,這時人們都會放下手中的工作,愜意地飲一杯紅茶,並配以一些小點心。這個時段的休閒是舉國上下的統一動作,沒有法律條文規定,蔚然成風,形成優雅自在的下午茶文化,也成為正統的“英國紅茶文化”

從正山小種到金駿眉:一口氣了解武夷山紅茶的歷史演變

英國人對下午茶會從茶葉的選用、茶具的品質、沖泡要領、擺放方式、場地氣氛等等,都頗講究。

在下午茶會,主人們都會佈置一個優雅舒適的環境,擺上精緻華美的茶具,備妥各種優質紅茶和糕餅點心,使賓主都悠閒地放鬆心情聯誼。

下午茶充分展示了英國紅茶文化的紳士精神。

英國人鍾愛紅茶,並賦予紅茶優雅的形象及豐碩華美的品飲方式,長期以來形成了內涵豐富的紅茶文化,更將紅茶推廣成國際性飲料,紅茶文化隨之在全世界傳播。

(十九世紀)武夷山紅茶生產的興衰

19世紀是紅茶迅猛發展的時期,武夷紅茶在這時期達到頂峰。

1838年自廣州出口的武夷茶達1.5萬噸(30萬擔),以當時紅茶平均出口比例80%記,紅茶佔24萬擔。

《武夷山市志》載:清成豐四年(1854),建茶出口量650萬公斤(13萬擔),次年即增至1350萬公斤(26萬擔)。這大概武夷紅茶有史以來的最高出口量。

從正山小種到金駿眉:一口氣了解武夷山紅茶的歷史演變

五口通商後在武夷茶區茶樹擴植如火如荼,原來都是山高嶺峻無人居住的地方,處處都有人在此安家立業以開山種茶為生,久而久之,這些山高水冷之處都發展成為人煙聚集的村莊或茶廠了。

現在桐木村海拔2000米的茂密森林中還能找到當時茶園的遺蹟和廢棄的老茶樹,而現今茶園已退至海拔1200米以下地區,可見當年桐木茶園擴展的規模之大。

從正山小種到金駿眉:一口氣了解武夷山紅茶的歷史演變

當時的茶業生產規模很驚人,每年的茶季從江西到武夷山的採茶、製茶工往往都有萬餘人。

但是,好景不長,19世紀對武夷紅茶生產影響最大的兩大事件,使武夷紅茶在國際、國內、省內的影響逐漸下降。

一是19世紀初的道光年間,由於紅茶的需求急劇擴大,一些綠茶產區也開始改制紅茶,先後出現了江西、湖南、湖北紅茶產區,接著19世紀70年代安徽祁紅產區出現,各地都創出自己的品牌。武夷紅茶從二十世紀為中國紅茶代表的地位跌落,在中國外銷紅茶中的比例不斷下滑,影響逐漸降低。

三是印度、錫蘭紅茶的崛起。印錫茶出產的初期成本高昂,茶質不佳,很難打開局面,但印錫茶業幾乎為英人資本經營,實為英國茶業。而英商掌握著市場,控制著外銷大權,由於華茶對外銷的依賴,英商一方面肆意壓低茶價,另一方面在英國對華茶實行歧視性關稅,打擊華茶。在國內清政府腐敗無能,苛捐雜稅,加重茶業負擔,各國列強紛紛入侵,奪取各種特權,進一步摧殘茶業。

(二十世紀)母與子:正山小種與金駿眉

2005年7月15日的午後,正山小種紅茶第24代傳人、高級評茶師、正山茶業董事長江元勳和往常一樣,在公司門前的草坪竹林間,與北京來的客人談論公司發展及茶葉行業的相關問題。

此時,北京客人對路過的一位持刀鐮的農婦產生了好奇,隨口就詢問江元勳此人前往做何事,江元勳見是同村婦人,便答說該婦人是去茶園整理茶地。

可能是覺得婦人辛勞,北京張先生便似有所感,說鐵觀音、龍井用芽尖都可以做出好茶,為什麼正山小種不行?

從正山小種到金駿眉:一口氣了解武夷山紅茶的歷史演變

建議一出,江元勳頓生靈感,隨即叫住婦人,給她40元工錢,請她下午幫忙採些芽尖。結果淳樸的婦人在傍晚歸來時採到了1.5斤的茶芽尖。江元勳即刻安排員工將芽尖按紅茶製作方式予以萎凋,由於茶青數量太少,萎凋以後只能叫幾個人同時用手搓揉,再進行發酵,其時有蜜糖香出現。

待發酵後,即刻用火炭進行烘焙,得幹茶3兩,焙乾後頓覺有新發現:其茶香氣獨特,色澤黑黃相間,絨毛顯現,條形猶如海馬狀,又似美人柳眉。置於茶盤中猶如奔騰之駿馬,與原先的紅茶產品大不相同。

更為難能可貴的是,幹茶中隱隱飄出特有的蘭花香。使在場眾人無不心醉神迷。

次日,江元勳邀北京客人等共同開泡品嚐,頓覺該茶香氣滿室,綜合蜜香、薯香、花香等高山韻味,湯色金黃,入口甘爽。

幾人於是為其取名,其間北京張先生說此為出自崇山峻嶺之中的好茶,江元勳一想,在綠茶類中好茶有茶芽壽眉、珍眉等等,為什麼不將此紅茶也命名眉類呢?

此言一出,在場諸位深為贊同,即命名其為“金駿眉”

愛喝巖茶的茶友都知道,智慧勤勞的武夷山人,最擅長給武夷茶取名。

"

從正山小種到金駿眉,這五百年中國武夷山紅茶經歷了什麼樣的演變?作為中國最頂尖紅茶的代表“正山小種”對英國文化有著什麼樣的巨大影響?金駿眉與銀駿眉是怎麼產生的?一口氣帶你瞭解中國紅茶的興衰歷史。

(十七世紀)世界紅茶的搖籃:武夷山正山小種

中國明朝時期福建武夷山茶區的茶農發明,名為“正山小種”。武夷山市桐木村江氏家族是生產正山小種紅茶的茶葉世家,至今已經有400多年的歷史。

而武夷山山區的“正山小種”正是世界上最早的紅茶。

從正山小種到金駿眉:一口氣了解武夷山紅茶的歷史演變

約在明末末年,時值採茶季節,明朝的北方軍隊路過廟灣強行駐紮茶坊,睡在工地,把隨帶裝備堆放在茶青上。

江公心急如焚,這可是一家的生計所在。待官兵開拔之後,茶青已發紅。

江公急中生智,組織家人趕忙把茶葉搓揉後,用當地盛產的馬尾松柴塊烘乾。烘乾的茶葉呈烏黑油潤狀,並帶有一股松脂香味。因當地一直習慣於綠茶,不願飲用這另類茶。

於是,便把烘好的茶挑到距廟灣45公里外的星村茶市賤賣。

沒想到第二年便有人給2~3倍的價錢訂購該茶。之後,正山小種紅茶便越做越興旺。

這便是武夷山正山小種紅茶的緣起。

而武夷山是世界紅茶的“搖籃"。

從正山小種到金駿眉:一口氣了解武夷山紅茶的歷史演變

清代劉靖在《片刻餘閒集》中記述:“山之第九曲盡處有星村鎮,為行家萃聚。外有本省邵武、江西廣信等處所產之茶,黑色紅湯,土名江西烏,皆私售於星村各行。”

自星村小種紅茶創造以後,逐漸演變產生了工夫紅茶。因此,工夫紅茶始創於福建,以後傳播江西、安徽等地。

(十八世紀)武夷山紅茶促進了英國“紳士文化”的發展

而武夷山正山小種紅茶於1610年流入歐洲。

1662年,當葡萄牙凱瑟琳公主嫁給英皇查理二世時,她的嫁妝裡面便有幾箱產自中國的正山小種紅茶。

從此,紅茶被帶入英國宮廷。

在17世紀的英國倫敦茶葉市場中,也只由出售正山小種紅茶,並且價格異常得昂貴,唯有豪門富室方能飲用,正山小種紅茶成為英國上流社會不可缺少的飲料。

從正山小種到金駿眉:一口氣了解武夷山紅茶的歷史演變

17世紀時有記載:“倫敦市中,茶值每磅需銀100元。”

1657年,英國最早的茶商卡洛韋出售的茶葉,每磅6~10英鎊。

而當時英國一個普通工人每天僅賺4便士(1英鎊為20先令,240便士),因此有“擲三銀塊飲茶一盅”之說。《清代通史》載:“康熙二十三年(1684年,也即一年清政府解除第一次海禁),東印度公司通知英商雲:現時茶已通行,望每年購上好新茶五六箱運來,蓋此僅作饋贈之用。”這時紅茶已傳至英國40多年,每年僅需五六箱,可見此時紅茶尚未流行

武夷紅茶的貿易開始急劇上升是17世紀末期。

1684年清政府正式取消海禁,設立江、浙、閩、粵四海關,確定廣東之黃埔,福建之廈門,浙江之寧波,江南之雲臺山為對外貿易港。

英國經過兩次英荷戰爭掌握了海上霸權,開始了與荷蘭壟斷的東方茶葉貿易展開競爭,競爭的結果,導致茶價下跌;加之英國皇室推崇紅茶,導致英國社會上下興起一股飲茶之風;同時通過殖民活動,又把這股飲茶之風向世界更廣的範圍傳播。

從正山小種到金駿眉:一口氣了解武夷山紅茶的歷史演變

與此同時茶價大為降低,滿足了平民百姓的一般需求。英國茶價1658年每磅60先令(合3英鎊),1666年是2英鎊18先令,到了18世紀初便降至17先令半一磅,到18世紀50年代便只有8先令。

伴隨著茶價不斷下降,茶葉輸入量反而急劇上升。日本角山榮先生統計:1721~1750年30年間,英國東印度公司共進口武夷、工夫、小種、白毫紅茶共21633442磅,平均每年進口72114磅(5409擔)。

18世紀的後50年,武夷紅茶的出口較上50年更是急劇增長,到1792年武夷紅茶出口約為18.35萬擔,是上世紀末年平均出口量的815倍。

18世紀是武夷紅茶最為輝煌的世紀,是武夷紅茶獨步天下的時期。當時有諺雲:“藥不到樟樹不靈,茶不到星村不香”,反映當時各地所產的茶葉大都以星村為集散地,輸出的武夷紅茶壟斷海外市場一個多世紀。

從正山小種到金駿眉:一口氣了解武夷山紅茶的歷史演變

自從英國人接觸紅茶以後,300多年來逐步發展出一套優雅的紅茶文化,併成為世界紅茶文化的主流。

在英國,因茶而產生的傳統有許多,像茶娘、喝茶時間、下午茶、茶館及茶舞等。

在英國的紅茶文化中,特別值得一提的是“下午茶”

到了下午三四點鐘時,英國人習慣有一段15~20分鐘左右的“茶點時問",每天到這一時間,從家庭到公司,從學校到工廠,從貴族和有產者,到普通大眾,這時人們都會放下手中的工作,愜意地飲一杯紅茶,並配以一些小點心。這個時段的休閒是舉國上下的統一動作,沒有法律條文規定,蔚然成風,形成優雅自在的下午茶文化,也成為正統的“英國紅茶文化”

從正山小種到金駿眉:一口氣了解武夷山紅茶的歷史演變

英國人對下午茶會從茶葉的選用、茶具的品質、沖泡要領、擺放方式、場地氣氛等等,都頗講究。

在下午茶會,主人們都會佈置一個優雅舒適的環境,擺上精緻華美的茶具,備妥各種優質紅茶和糕餅點心,使賓主都悠閒地放鬆心情聯誼。

下午茶充分展示了英國紅茶文化的紳士精神。

英國人鍾愛紅茶,並賦予紅茶優雅的形象及豐碩華美的品飲方式,長期以來形成了內涵豐富的紅茶文化,更將紅茶推廣成國際性飲料,紅茶文化隨之在全世界傳播。

(十九世紀)武夷山紅茶生產的興衰

19世紀是紅茶迅猛發展的時期,武夷紅茶在這時期達到頂峰。

1838年自廣州出口的武夷茶達1.5萬噸(30萬擔),以當時紅茶平均出口比例80%記,紅茶佔24萬擔。

《武夷山市志》載:清成豐四年(1854),建茶出口量650萬公斤(13萬擔),次年即增至1350萬公斤(26萬擔)。這大概武夷紅茶有史以來的最高出口量。

從正山小種到金駿眉:一口氣了解武夷山紅茶的歷史演變

五口通商後在武夷茶區茶樹擴植如火如荼,原來都是山高嶺峻無人居住的地方,處處都有人在此安家立業以開山種茶為生,久而久之,這些山高水冷之處都發展成為人煙聚集的村莊或茶廠了。

現在桐木村海拔2000米的茂密森林中還能找到當時茶園的遺蹟和廢棄的老茶樹,而現今茶園已退至海拔1200米以下地區,可見當年桐木茶園擴展的規模之大。

從正山小種到金駿眉:一口氣了解武夷山紅茶的歷史演變

當時的茶業生產規模很驚人,每年的茶季從江西到武夷山的採茶、製茶工往往都有萬餘人。

但是,好景不長,19世紀對武夷紅茶生產影響最大的兩大事件,使武夷紅茶在國際、國內、省內的影響逐漸下降。

一是19世紀初的道光年間,由於紅茶的需求急劇擴大,一些綠茶產區也開始改制紅茶,先後出現了江西、湖南、湖北紅茶產區,接著19世紀70年代安徽祁紅產區出現,各地都創出自己的品牌。武夷紅茶從二十世紀為中國紅茶代表的地位跌落,在中國外銷紅茶中的比例不斷下滑,影響逐漸降低。

三是印度、錫蘭紅茶的崛起。印錫茶出產的初期成本高昂,茶質不佳,很難打開局面,但印錫茶業幾乎為英人資本經營,實為英國茶業。而英商掌握著市場,控制著外銷大權,由於華茶對外銷的依賴,英商一方面肆意壓低茶價,另一方面在英國對華茶實行歧視性關稅,打擊華茶。在國內清政府腐敗無能,苛捐雜稅,加重茶業負擔,各國列強紛紛入侵,奪取各種特權,進一步摧殘茶業。

(二十世紀)母與子:正山小種與金駿眉

2005年7月15日的午後,正山小種紅茶第24代傳人、高級評茶師、正山茶業董事長江元勳和往常一樣,在公司門前的草坪竹林間,與北京來的客人談論公司發展及茶葉行業的相關問題。

此時,北京客人對路過的一位持刀鐮的農婦產生了好奇,隨口就詢問江元勳此人前往做何事,江元勳見是同村婦人,便答說該婦人是去茶園整理茶地。

可能是覺得婦人辛勞,北京張先生便似有所感,說鐵觀音、龍井用芽尖都可以做出好茶,為什麼正山小種不行?

從正山小種到金駿眉:一口氣了解武夷山紅茶的歷史演變

建議一出,江元勳頓生靈感,隨即叫住婦人,給她40元工錢,請她下午幫忙採些芽尖。結果淳樸的婦人在傍晚歸來時採到了1.5斤的茶芽尖。江元勳即刻安排員工將芽尖按紅茶製作方式予以萎凋,由於茶青數量太少,萎凋以後只能叫幾個人同時用手搓揉,再進行發酵,其時有蜜糖香出現。

待發酵後,即刻用火炭進行烘焙,得幹茶3兩,焙乾後頓覺有新發現:其茶香氣獨特,色澤黑黃相間,絨毛顯現,條形猶如海馬狀,又似美人柳眉。置於茶盤中猶如奔騰之駿馬,與原先的紅茶產品大不相同。

更為難能可貴的是,幹茶中隱隱飄出特有的蘭花香。使在場眾人無不心醉神迷。

次日,江元勳邀北京客人等共同開泡品嚐,頓覺該茶香氣滿室,綜合蜜香、薯香、花香等高山韻味,湯色金黃,入口甘爽。

幾人於是為其取名,其間北京張先生說此為出自崇山峻嶺之中的好茶,江元勳一想,在綠茶類中好茶有茶芽壽眉、珍眉等等,為什麼不將此紅茶也命名眉類呢?

此言一出,在場諸位深為贊同,即命名其為“金駿眉”

愛喝巖茶的茶友都知道,智慧勤勞的武夷山人,最擅長給武夷茶取名。

從正山小種到金駿眉:一口氣了解武夷山紅茶的歷史演變

作為當代中國頂級紅茶的代表,金駿眉有正山小種四百餘年不間斷歷史文化的鋪墊和傳承,加之其獨特的生態環境的加持,擁有優異的品質,在中國茶中嶄露頭角。

《元正金駿眉——中國名茶》一書中指出,生產一公斤金駿眉茶葉,需要15萬個芽頭,一個熟練女工,一天只能採2000個左右,需要75個採茶女工同時採摘一天。

金駿眉的人工成本如此高昂,而且一年採一次,再加上桐木關茶山的面積有限,只有6700畝,金駿眉的茶青採購價格每斤達到500元,而5斤的茶青才能做1斤的精茶。

"

從正山小種到金駿眉,這五百年中國武夷山紅茶經歷了什麼樣的演變?作為中國最頂尖紅茶的代表“正山小種”對英國文化有著什麼樣的巨大影響?金駿眉與銀駿眉是怎麼產生的?一口氣帶你瞭解中國紅茶的興衰歷史。

(十七世紀)世界紅茶的搖籃:武夷山正山小種

中國明朝時期福建武夷山茶區的茶農發明,名為“正山小種”。武夷山市桐木村江氏家族是生產正山小種紅茶的茶葉世家,至今已經有400多年的歷史。

而武夷山山區的“正山小種”正是世界上最早的紅茶。

從正山小種到金駿眉:一口氣了解武夷山紅茶的歷史演變

約在明末末年,時值採茶季節,明朝的北方軍隊路過廟灣強行駐紮茶坊,睡在工地,把隨帶裝備堆放在茶青上。

江公心急如焚,這可是一家的生計所在。待官兵開拔之後,茶青已發紅。

江公急中生智,組織家人趕忙把茶葉搓揉後,用當地盛產的馬尾松柴塊烘乾。烘乾的茶葉呈烏黑油潤狀,並帶有一股松脂香味。因當地一直習慣於綠茶,不願飲用這另類茶。

於是,便把烘好的茶挑到距廟灣45公里外的星村茶市賤賣。

沒想到第二年便有人給2~3倍的價錢訂購該茶。之後,正山小種紅茶便越做越興旺。

這便是武夷山正山小種紅茶的緣起。

而武夷山是世界紅茶的“搖籃"。

從正山小種到金駿眉:一口氣了解武夷山紅茶的歷史演變

清代劉靖在《片刻餘閒集》中記述:“山之第九曲盡處有星村鎮,為行家萃聚。外有本省邵武、江西廣信等處所產之茶,黑色紅湯,土名江西烏,皆私售於星村各行。”

自星村小種紅茶創造以後,逐漸演變產生了工夫紅茶。因此,工夫紅茶始創於福建,以後傳播江西、安徽等地。

(十八世紀)武夷山紅茶促進了英國“紳士文化”的發展

而武夷山正山小種紅茶於1610年流入歐洲。

1662年,當葡萄牙凱瑟琳公主嫁給英皇查理二世時,她的嫁妝裡面便有幾箱產自中國的正山小種紅茶。

從此,紅茶被帶入英國宮廷。

在17世紀的英國倫敦茶葉市場中,也只由出售正山小種紅茶,並且價格異常得昂貴,唯有豪門富室方能飲用,正山小種紅茶成為英國上流社會不可缺少的飲料。

從正山小種到金駿眉:一口氣了解武夷山紅茶的歷史演變

17世紀時有記載:“倫敦市中,茶值每磅需銀100元。”

1657年,英國最早的茶商卡洛韋出售的茶葉,每磅6~10英鎊。

而當時英國一個普通工人每天僅賺4便士(1英鎊為20先令,240便士),因此有“擲三銀塊飲茶一盅”之說。《清代通史》載:“康熙二十三年(1684年,也即一年清政府解除第一次海禁),東印度公司通知英商雲:現時茶已通行,望每年購上好新茶五六箱運來,蓋此僅作饋贈之用。”這時紅茶已傳至英國40多年,每年僅需五六箱,可見此時紅茶尚未流行

武夷紅茶的貿易開始急劇上升是17世紀末期。

1684年清政府正式取消海禁,設立江、浙、閩、粵四海關,確定廣東之黃埔,福建之廈門,浙江之寧波,江南之雲臺山為對外貿易港。

英國經過兩次英荷戰爭掌握了海上霸權,開始了與荷蘭壟斷的東方茶葉貿易展開競爭,競爭的結果,導致茶價下跌;加之英國皇室推崇紅茶,導致英國社會上下興起一股飲茶之風;同時通過殖民活動,又把這股飲茶之風向世界更廣的範圍傳播。

從正山小種到金駿眉:一口氣了解武夷山紅茶的歷史演變

與此同時茶價大為降低,滿足了平民百姓的一般需求。英國茶價1658年每磅60先令(合3英鎊),1666年是2英鎊18先令,到了18世紀初便降至17先令半一磅,到18世紀50年代便只有8先令。

伴隨著茶價不斷下降,茶葉輸入量反而急劇上升。日本角山榮先生統計:1721~1750年30年間,英國東印度公司共進口武夷、工夫、小種、白毫紅茶共21633442磅,平均每年進口72114磅(5409擔)。

18世紀的後50年,武夷紅茶的出口較上50年更是急劇增長,到1792年武夷紅茶出口約為18.35萬擔,是上世紀末年平均出口量的815倍。

18世紀是武夷紅茶最為輝煌的世紀,是武夷紅茶獨步天下的時期。當時有諺雲:“藥不到樟樹不靈,茶不到星村不香”,反映當時各地所產的茶葉大都以星村為集散地,輸出的武夷紅茶壟斷海外市場一個多世紀。

從正山小種到金駿眉:一口氣了解武夷山紅茶的歷史演變

自從英國人接觸紅茶以後,300多年來逐步發展出一套優雅的紅茶文化,併成為世界紅茶文化的主流。

在英國,因茶而產生的傳統有許多,像茶娘、喝茶時間、下午茶、茶館及茶舞等。

在英國的紅茶文化中,特別值得一提的是“下午茶”

到了下午三四點鐘時,英國人習慣有一段15~20分鐘左右的“茶點時問",每天到這一時間,從家庭到公司,從學校到工廠,從貴族和有產者,到普通大眾,這時人們都會放下手中的工作,愜意地飲一杯紅茶,並配以一些小點心。這個時段的休閒是舉國上下的統一動作,沒有法律條文規定,蔚然成風,形成優雅自在的下午茶文化,也成為正統的“英國紅茶文化”

從正山小種到金駿眉:一口氣了解武夷山紅茶的歷史演變

英國人對下午茶會從茶葉的選用、茶具的品質、沖泡要領、擺放方式、場地氣氛等等,都頗講究。

在下午茶會,主人們都會佈置一個優雅舒適的環境,擺上精緻華美的茶具,備妥各種優質紅茶和糕餅點心,使賓主都悠閒地放鬆心情聯誼。

下午茶充分展示了英國紅茶文化的紳士精神。

英國人鍾愛紅茶,並賦予紅茶優雅的形象及豐碩華美的品飲方式,長期以來形成了內涵豐富的紅茶文化,更將紅茶推廣成國際性飲料,紅茶文化隨之在全世界傳播。

(十九世紀)武夷山紅茶生產的興衰

19世紀是紅茶迅猛發展的時期,武夷紅茶在這時期達到頂峰。

1838年自廣州出口的武夷茶達1.5萬噸(30萬擔),以當時紅茶平均出口比例80%記,紅茶佔24萬擔。

《武夷山市志》載:清成豐四年(1854),建茶出口量650萬公斤(13萬擔),次年即增至1350萬公斤(26萬擔)。這大概武夷紅茶有史以來的最高出口量。

從正山小種到金駿眉:一口氣了解武夷山紅茶的歷史演變

五口通商後在武夷茶區茶樹擴植如火如荼,原來都是山高嶺峻無人居住的地方,處處都有人在此安家立業以開山種茶為生,久而久之,這些山高水冷之處都發展成為人煙聚集的村莊或茶廠了。

現在桐木村海拔2000米的茂密森林中還能找到當時茶園的遺蹟和廢棄的老茶樹,而現今茶園已退至海拔1200米以下地區,可見當年桐木茶園擴展的規模之大。

從正山小種到金駿眉:一口氣了解武夷山紅茶的歷史演變

當時的茶業生產規模很驚人,每年的茶季從江西到武夷山的採茶、製茶工往往都有萬餘人。

但是,好景不長,19世紀對武夷紅茶生產影響最大的兩大事件,使武夷紅茶在國際、國內、省內的影響逐漸下降。

一是19世紀初的道光年間,由於紅茶的需求急劇擴大,一些綠茶產區也開始改制紅茶,先後出現了江西、湖南、湖北紅茶產區,接著19世紀70年代安徽祁紅產區出現,各地都創出自己的品牌。武夷紅茶從二十世紀為中國紅茶代表的地位跌落,在中國外銷紅茶中的比例不斷下滑,影響逐漸降低。

三是印度、錫蘭紅茶的崛起。印錫茶出產的初期成本高昂,茶質不佳,很難打開局面,但印錫茶業幾乎為英人資本經營,實為英國茶業。而英商掌握著市場,控制著外銷大權,由於華茶對外銷的依賴,英商一方面肆意壓低茶價,另一方面在英國對華茶實行歧視性關稅,打擊華茶。在國內清政府腐敗無能,苛捐雜稅,加重茶業負擔,各國列強紛紛入侵,奪取各種特權,進一步摧殘茶業。

(二十世紀)母與子:正山小種與金駿眉

2005年7月15日的午後,正山小種紅茶第24代傳人、高級評茶師、正山茶業董事長江元勳和往常一樣,在公司門前的草坪竹林間,與北京來的客人談論公司發展及茶葉行業的相關問題。

此時,北京客人對路過的一位持刀鐮的農婦產生了好奇,隨口就詢問江元勳此人前往做何事,江元勳見是同村婦人,便答說該婦人是去茶園整理茶地。

可能是覺得婦人辛勞,北京張先生便似有所感,說鐵觀音、龍井用芽尖都可以做出好茶,為什麼正山小種不行?

從正山小種到金駿眉:一口氣了解武夷山紅茶的歷史演變

建議一出,江元勳頓生靈感,隨即叫住婦人,給她40元工錢,請她下午幫忙採些芽尖。結果淳樸的婦人在傍晚歸來時採到了1.5斤的茶芽尖。江元勳即刻安排員工將芽尖按紅茶製作方式予以萎凋,由於茶青數量太少,萎凋以後只能叫幾個人同時用手搓揉,再進行發酵,其時有蜜糖香出現。

待發酵後,即刻用火炭進行烘焙,得幹茶3兩,焙乾後頓覺有新發現:其茶香氣獨特,色澤黑黃相間,絨毛顯現,條形猶如海馬狀,又似美人柳眉。置於茶盤中猶如奔騰之駿馬,與原先的紅茶產品大不相同。

更為難能可貴的是,幹茶中隱隱飄出特有的蘭花香。使在場眾人無不心醉神迷。

次日,江元勳邀北京客人等共同開泡品嚐,頓覺該茶香氣滿室,綜合蜜香、薯香、花香等高山韻味,湯色金黃,入口甘爽。

幾人於是為其取名,其間北京張先生說此為出自崇山峻嶺之中的好茶,江元勳一想,在綠茶類中好茶有茶芽壽眉、珍眉等等,為什麼不將此紅茶也命名眉類呢?

此言一出,在場諸位深為贊同,即命名其為“金駿眉”

愛喝巖茶的茶友都知道,智慧勤勞的武夷山人,最擅長給武夷茶取名。

從正山小種到金駿眉:一口氣了解武夷山紅茶的歷史演變

作為當代中國頂級紅茶的代表,金駿眉有正山小種四百餘年不間斷歷史文化的鋪墊和傳承,加之其獨特的生態環境的加持,擁有優異的品質,在中國茶中嶄露頭角。

《元正金駿眉——中國名茶》一書中指出,生產一公斤金駿眉茶葉,需要15萬個芽頭,一個熟練女工,一天只能採2000個左右,需要75個採茶女工同時採摘一天。

金駿眉的人工成本如此高昂,而且一年採一次,再加上桐木關茶山的面積有限,只有6700畝,金駿眉的茶青採購價格每斤達到500元,而5斤的茶青才能做1斤的精茶。

從正山小種到金駿眉:一口氣了解武夷山紅茶的歷史演變

近年來,金駿眉的價格一直居高不下,成為了中高端的茶葉消費品,都有很好的外銷銷路,買了一斤金駿眉,相當於送給友人一部蘋果手機,方針小,有體面,不失風雅。

經過了一百年的失落低迷,金駿眉的成功研發問世,標誌著中國紅茶又一次地走向輝煌。

金駿眉復興了中國武夷山紅茶,填補了中國頂級紅茶的空白。

使中國武夷山紅茶再次揚眉吐氣,成為世界級的茶葉珍品。

結語:從正山小種到金駿眉,武夷山紅茶400年經歷了無數次的脫變,曾經,武夷山紅茶開啟了英國“下午茶”文化,促進了紳士精神的發展,成為英國各個階層必備的高端飲品。曾經,武夷山紅茶也受到傾銷打擊與外國資本主義傾軋,而萎靡不振。到如今,武夷山紅茶通過金駿眉與銀駿眉變成了中國茶文化的中高端飲品,走入了尋常百姓家,淡凡甘甜,湯色紅黃,是上到皇家貴族,下到販夫走卒都喜愛品飲的茶道珍品。


"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