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平區勸業場街“走訪式督導法”紮實推進社區黨建工作

正能量 社會 天津和平 2017-06-01

和平區勸業場街“走訪式督導法”紮實推進社區黨建工作

在和平區勸業場街新疆路社區,活躍著一支志願者巡邏隊,兢兢業業地守護著一方平安。說是巡邏隊,其實還不夠準確,因為這支隊伍是“多功能型”的,巡邏社區是主要“業務”,為生活困難居民解決實際問題、修理損壞的單元門、封堵居民家中廁所漏水點、更新社區宣傳欄內容等大小事情,隊員們都做得駕輕就熟。即使有暫時解決不了的,隊員們也會記在心裡,想辦法找專業人士幫忙。

一提起這支志願者巡邏隊,新疆路社區黨委負責人就滿是自豪:“這可是我們做好基層黨建工作的新成果。別看巡邏隊隊員不多,卻都是年輕人,不是社區社工,就是駐區單位青年黨員,整天朝氣蓬勃的,看著就帶勁兒,社區的老人們可喜歡他們了。轉眼又要到街道領導來社區檢查基層黨建了,我們要把這一成果作為彙報交流的主要內容。”

這名社區黨委負責人所說的檢查基層黨建,就是勸業場街促進基層黨建工作的一個創新之舉。街道黨工委本著精簡會議的原則,立足於發展、服務、創新、責任,將以前的坐在機關聽變為當下的深入現場看,每季度深入四個社區,每到一個點位都是三個相鄰社區黨委負責人坐到一起,看成果、查材料、聽彙報,並就有關問題進行深入交流探討,面對面地把責任層層壓實壓細。這樣一年四次走下來,全街12個社區一個都不落。這種深入現場促進基層黨建的做法,還有個響亮的名字,叫做“走訪式督導法”。

走訪式帶來的壓力,讓每個社區的黨委負責人都始終牢記加強基層黨建的責任,堅持在“黨建帶動社建、社建促進黨建”的道路上向深處廣處積極探索。就是遇到瓶頸也不怕,每個季度坐在一起深談一次,從別的社區那裡學經驗,從街道領導那裡聽建議得幫助,大家肩並著肩,鉚足勁頭兒向前奔。

加強基層黨建的意義,就是要更好地發揮黨員的先鋒模範作用和黨組織的戰鬥堡壘作用,更好地讓百姓得實惠、讓經濟有發展。在“走訪式督導法”的推動下,每個社區的黨委都積極地走出去,走到駐區單位,走到社區樓群,走到繁華街頭,把更多的黨員聯結組織在一起。截至目前,街道與60多家轄區單位簽訂了社區衛生服務中心、文化信息中心、黨員活動室等共駐共建協議,極大改善了社區黨建工作開展的基礎設施條件。同時,街道為駐區單位解決下崗職工再就業、子女入學等問題50多個,有效提升了駐區單位做好共建工作的積極性。

走訪式取得的成果,是12個社區在“一居一重點、一居一特色”的思路下不斷創新深化為民服務功能、密切黨群幹群關係。花園路社區的“一助一”幫扶活動,讓社區的困難居民有了主心骨;濱西社區的“愛心銀行”,愛心幫助了無數人;兆豐路社區的“殘疾人生日會”,讓殘疾人感受到了更多溫暖;新津社區的“民生大院”一站式服務平臺,讓社區更美麗更清潔;百貨大樓社區的“愛心圓夢基金”,讓大家的愛心有了依託;蒙古路社區的“殘疾人藝術團”,成員達30餘人;福明社區的“國學講堂”,傳承了文化、傳承了美德;靜園社區的“愛心公社”,定期走訪因病致貧戶;寧夏路社區為未成年人開展了豐富多彩的活動;林泉社區讓“流動花朵”參與到社區建設中;南京路社區的“老軍醫志願服務隊”,得到了社區居民的交口稱讚……

“走訪式督導法”,讓每個社區黨委都把責任扛在了肩上,把效果體現在社區工作的方方面面。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