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配如發配,畢業即失業,站在岔路口的他們導演了人生逆襲大戲'

"
"
分配如發配,畢業即失業,站在岔路口的他們導演了人生逆襲大戲

文/陳令孤

1

1981年的夏天,西安街頭,一個長得有點像兵馬俑的年輕人,想去買根油條吃。

攤前排了很長的隊。他踮著腳向前望,不知啥時才能輪到自己。正好,賣油條的姑娘掃了眼這邊,眼神對上了,他便指了指自己的胸前。

也真怪,姑娘看到後,便隔著幾個人,主動把油條送到了他的手上。

這個年輕人的名字叫張藝謀,胸前別的是一枚校徽,上面寫著“北京電影學院”。當時他是攝影系的大三學生,回家來過暑假的。

原來,他並不是靠顏值征服了姑娘,而是靠校徽。那時候的大學生是真正的天之驕子,物稀為貴,走到哪裡都比別人高一頭。

但是到了第二年,張藝謀要畢業時,就吃不上西安的油條了。

那時大學生是國家“包養制”,上學不用交費用,畢業還分配工作,但是得按照統一計劃來,讓你去哪兒你就得去哪,不能自己選擇。

“我是革命的一塊磚,哪裡需要哪裡搬”,說的就是這個意思。

張藝謀抱著一張地圖,蹲在宿舍裡看,盤算著自己可能去的地方。

"
分配如發配,畢業即失業,站在岔路口的他們導演了人生逆襲大戲

文/陳令孤

1

1981年的夏天,西安街頭,一個長得有點像兵馬俑的年輕人,想去買根油條吃。

攤前排了很長的隊。他踮著腳向前望,不知啥時才能輪到自己。正好,賣油條的姑娘掃了眼這邊,眼神對上了,他便指了指自己的胸前。

也真怪,姑娘看到後,便隔著幾個人,主動把油條送到了他的手上。

這個年輕人的名字叫張藝謀,胸前別的是一枚校徽,上面寫著“北京電影學院”。當時他是攝影系的大三學生,回家來過暑假的。

原來,他並不是靠顏值征服了姑娘,而是靠校徽。那時候的大學生是真正的天之驕子,物稀為貴,走到哪裡都比別人高一頭。

但是到了第二年,張藝謀要畢業時,就吃不上西安的油條了。

那時大學生是國家“包養制”,上學不用交費用,畢業還分配工作,但是得按照統一計劃來,讓你去哪兒你就得去哪,不能自己選擇。

“我是革命的一塊磚,哪裡需要哪裡搬”,說的就是這個意思。

張藝謀抱著一張地圖,蹲在宿舍裡看,盤算著自己可能去的地方。

分配如發配,畢業即失業,站在岔路口的他們導演了人生逆襲大戲

年輕時的小謀子。

首先,留京是不可能了。分給北京的名額有10個,而攝影系光北京的生源就有15人,自然輪不上他。再說,他又不像導演系的陳凱歌和田壯壯那樣是“藝二代”。

陳爸爸是北影廠的老導演,田媽媽是兒童電影廠的廠長,根本不用操心這些事,都給辦好了。

對張藝謀來說,最好的選擇是回原籍所在地西安。但西影廠只有1個名額,生源卻有6人,競爭也很激烈。沒有硬關係的他,也爭取不上。

最後,他把目標鎖定了湖南,那裡有一個瀟湘電影製片廠,地處中部,也是無數老革命家的故鄉。要是能去這兒就不錯了,他想著。

正在這時,消息傳來,他被分到了廣西電影製片廠,不用謝。就著地圖一看,是西南邊一個偏遠的角落,都到邊疆了,張藝謀差點昏過去。

田壯壯比較仗義,兩人在校經常一起打籃球,聽說他要去廣西,一下子急了,趕快回家找母親幫忙。母親便代表兒影廠向學校要一名攝影,但沒有成功。張藝謀只好認命,悲壯地說:

哥們這一走,就可能回不來了,你們多保重,我以後永遠也見不著你們了。

同樣被分配到廣西的,還有美術系的何群。他是北京人,但留京名額有限,也沒爭取上。這種感覺比張藝謀還慘:

真他媽逗!沒上大學還住在北京,上完大學倒充軍十萬八千里之外,一不小心就到了越南了。

電影廠有嚴格的升遷規矩,就像買油條一樣,是要排隊的。應屆生進廠後先當“二助理”,兩三年後升任“大助理”,再熬幾年才能當副攝影。

也就是說,要成為一部片的正式攝影師,起碼要十年八年時間。張藝謀畢業時32歲,按這個時間點,得到四十歲才能出頭。

好在廣西廠比較小,規矩也少,改革開放後一心想做出成績,來個突破,所以很重視年輕人才。很快,哥幾個便有了機會,自己搗鼓出一部電影,名叫《一個和八個》。

大學畢業不滿一年就能夠獨立拍片,這在中國電影界是前所未有的。《一個和八個》被稱為第五代的開山之作。張藝謀的名字掛在字幕上,前面寫著“攝影師”。

此時,他那些分到好單位的同學,還在扛著機器,做助理呢。而且還是二助理。

就像那次買油條一樣,他再次享受到了“插隊”的福利。

人生嘛,就像畢業分配,第一份工作不一定就能決定一生。

2

張藝謀畢業三年之後,北京電影學院又迎來一批學生。

有個從武漢來的小夥子,長得胖墩墩的,並不算帥,但名字叫王小帥。他考上了導演系。

小帥上大二的1986年,國家出臺了一個文件,《高等院校畢業生分配製度改革方案》。所謂改革,就是捨棄按計劃安置的方法,實行雙向選擇制:畢業生自主擇業、用人單位擇優錄取。

現實的操作方法是,用人單位把名額給學校,學校找同學談話,詢問他們的意願,然後再根據情況調整。學生有了一點表達願望的機會,但並不是你想去哪就去哪。

看起來情況變好了,其實比張藝謀那會兒還鬧心。

以前沒有選擇權,只能聽天由命,也就認了。現在有了一點選擇機會,心中期望變大,但如果最終沒有分到滿意的單位,也就更失落。

1989年小帥畢業時,到北京電影學院招人的單位有三家,分別是八一廠、長影廠和福建廠。王小帥的成績好,學分高,老師讓他先挑。

按說,他應該挑八一廠的,畢竟是唯一在北京的單位呀。但是他卻選擇了福建廠。

因為,福建廠的廠長陳劍雨,是電影《紅高粱》的編劇。

這時的張藝謀已經從“張攝”練級成“張導”了,他的這部處女作,在柏林電影節上獲得金熊獎,是中國電影有史以來在國際上拿到的最大獎。

"
分配如發配,畢業即失業,站在岔路口的他們導演了人生逆襲大戲

文/陳令孤

1

1981年的夏天,西安街頭,一個長得有點像兵馬俑的年輕人,想去買根油條吃。

攤前排了很長的隊。他踮著腳向前望,不知啥時才能輪到自己。正好,賣油條的姑娘掃了眼這邊,眼神對上了,他便指了指自己的胸前。

也真怪,姑娘看到後,便隔著幾個人,主動把油條送到了他的手上。

這個年輕人的名字叫張藝謀,胸前別的是一枚校徽,上面寫著“北京電影學院”。當時他是攝影系的大三學生,回家來過暑假的。

原來,他並不是靠顏值征服了姑娘,而是靠校徽。那時候的大學生是真正的天之驕子,物稀為貴,走到哪裡都比別人高一頭。

但是到了第二年,張藝謀要畢業時,就吃不上西安的油條了。

那時大學生是國家“包養制”,上學不用交費用,畢業還分配工作,但是得按照統一計劃來,讓你去哪兒你就得去哪,不能自己選擇。

“我是革命的一塊磚,哪裡需要哪裡搬”,說的就是這個意思。

張藝謀抱著一張地圖,蹲在宿舍裡看,盤算著自己可能去的地方。

分配如發配,畢業即失業,站在岔路口的他們導演了人生逆襲大戲

年輕時的小謀子。

首先,留京是不可能了。分給北京的名額有10個,而攝影系光北京的生源就有15人,自然輪不上他。再說,他又不像導演系的陳凱歌和田壯壯那樣是“藝二代”。

陳爸爸是北影廠的老導演,田媽媽是兒童電影廠的廠長,根本不用操心這些事,都給辦好了。

對張藝謀來說,最好的選擇是回原籍所在地西安。但西影廠只有1個名額,生源卻有6人,競爭也很激烈。沒有硬關係的他,也爭取不上。

最後,他把目標鎖定了湖南,那裡有一個瀟湘電影製片廠,地處中部,也是無數老革命家的故鄉。要是能去這兒就不錯了,他想著。

正在這時,消息傳來,他被分到了廣西電影製片廠,不用謝。就著地圖一看,是西南邊一個偏遠的角落,都到邊疆了,張藝謀差點昏過去。

田壯壯比較仗義,兩人在校經常一起打籃球,聽說他要去廣西,一下子急了,趕快回家找母親幫忙。母親便代表兒影廠向學校要一名攝影,但沒有成功。張藝謀只好認命,悲壯地說:

哥們這一走,就可能回不來了,你們多保重,我以後永遠也見不著你們了。

同樣被分配到廣西的,還有美術系的何群。他是北京人,但留京名額有限,也沒爭取上。這種感覺比張藝謀還慘:

真他媽逗!沒上大學還住在北京,上完大學倒充軍十萬八千里之外,一不小心就到了越南了。

電影廠有嚴格的升遷規矩,就像買油條一樣,是要排隊的。應屆生進廠後先當“二助理”,兩三年後升任“大助理”,再熬幾年才能當副攝影。

也就是說,要成為一部片的正式攝影師,起碼要十年八年時間。張藝謀畢業時32歲,按這個時間點,得到四十歲才能出頭。

好在廣西廠比較小,規矩也少,改革開放後一心想做出成績,來個突破,所以很重視年輕人才。很快,哥幾個便有了機會,自己搗鼓出一部電影,名叫《一個和八個》。

大學畢業不滿一年就能夠獨立拍片,這在中國電影界是前所未有的。《一個和八個》被稱為第五代的開山之作。張藝謀的名字掛在字幕上,前面寫著“攝影師”。

此時,他那些分到好單位的同學,還在扛著機器,做助理呢。而且還是二助理。

就像那次買油條一樣,他再次享受到了“插隊”的福利。

人生嘛,就像畢業分配,第一份工作不一定就能決定一生。

2

張藝謀畢業三年之後,北京電影學院又迎來一批學生。

有個從武漢來的小夥子,長得胖墩墩的,並不算帥,但名字叫王小帥。他考上了導演系。

小帥上大二的1986年,國家出臺了一個文件,《高等院校畢業生分配製度改革方案》。所謂改革,就是捨棄按計劃安置的方法,實行雙向選擇制:畢業生自主擇業、用人單位擇優錄取。

現實的操作方法是,用人單位把名額給學校,學校找同學談話,詢問他們的意願,然後再根據情況調整。學生有了一點表達願望的機會,但並不是你想去哪就去哪。

看起來情況變好了,其實比張藝謀那會兒還鬧心。

以前沒有選擇權,只能聽天由命,也就認了。現在有了一點選擇機會,心中期望變大,但如果最終沒有分到滿意的單位,也就更失落。

1989年小帥畢業時,到北京電影學院招人的單位有三家,分別是八一廠、長影廠和福建廠。王小帥的成績好,學分高,老師讓他先挑。

按說,他應該挑八一廠的,畢竟是唯一在北京的單位呀。但是他卻選擇了福建廠。

因為,福建廠的廠長陳劍雨,是電影《紅高粱》的編劇。

這時的張藝謀已經從“張攝”練級成“張導”了,他的這部處女作,在柏林電影節上獲得金熊獎,是中國電影有史以來在國際上拿到的最大獎。

分配如發配,畢業即失業,站在岔路口的他們導演了人生逆襲大戲

《紅高粱》的野合戲,驚世駭俗。

一時間,張藝謀在母校火得一塌糊塗。榮耀也極大地振奮了學弟學妹們,都想著趕快拍片子,去拿獎。王小帥就是其中之一。

陳劍雨去學校和他談了一次,說去廠裡就能拍片。他高興地收拾行李,準備坐火車南下。

計劃趕不上變化。正要動身時,傳來消息,陳劍雨被調走了,新的廠長是誰還沒定。王小帥有些後悔,就沒有去報到,滯留在北京。

學校回不去,他就在附近租房住,或者蹭同學的屋子:

總想多聞聞學校的味道。

但是,檔案已經被移交到了福建廠,不可能再去別的單位。那時候還沒有私營的影視公司,也沒法找工作。遊蕩了兩年,他覺得也不是個辦法,只好認命,去了福建。

作為一個新人,沒啥重要的事可幹,也就幫忙打打雜,時間在無聊中度過。年紀輕輕的,就養成了喝茶的習慣,尤其喜歡鐵觀音。

有一天廠裡開會,領導講話時明確說,畢業生在五年內不可能拍戲。坐在臺下的王小帥,心裡是哇涼哇涼的。

會開到一半,他偷偷溜了出來。回到宿舍,簡單收拾了個包,鎖上門就走了。

他又回到了北京,做了北漂。從此再沒離開。

之後,他自己籌錢,拍了部電影《冬春的日子》,講的是畫家劉小東和妻子喻紅的那些事,在希臘一個小的電影節上獲了獎。

"
分配如發配,畢業即失業,站在岔路口的他們導演了人生逆襲大戲

文/陳令孤

1

1981年的夏天,西安街頭,一個長得有點像兵馬俑的年輕人,想去買根油條吃。

攤前排了很長的隊。他踮著腳向前望,不知啥時才能輪到自己。正好,賣油條的姑娘掃了眼這邊,眼神對上了,他便指了指自己的胸前。

也真怪,姑娘看到後,便隔著幾個人,主動把油條送到了他的手上。

這個年輕人的名字叫張藝謀,胸前別的是一枚校徽,上面寫著“北京電影學院”。當時他是攝影系的大三學生,回家來過暑假的。

原來,他並不是靠顏值征服了姑娘,而是靠校徽。那時候的大學生是真正的天之驕子,物稀為貴,走到哪裡都比別人高一頭。

但是到了第二年,張藝謀要畢業時,就吃不上西安的油條了。

那時大學生是國家“包養制”,上學不用交費用,畢業還分配工作,但是得按照統一計劃來,讓你去哪兒你就得去哪,不能自己選擇。

“我是革命的一塊磚,哪裡需要哪裡搬”,說的就是這個意思。

張藝謀抱著一張地圖,蹲在宿舍裡看,盤算著自己可能去的地方。

分配如發配,畢業即失業,站在岔路口的他們導演了人生逆襲大戲

年輕時的小謀子。

首先,留京是不可能了。分給北京的名額有10個,而攝影系光北京的生源就有15人,自然輪不上他。再說,他又不像導演系的陳凱歌和田壯壯那樣是“藝二代”。

陳爸爸是北影廠的老導演,田媽媽是兒童電影廠的廠長,根本不用操心這些事,都給辦好了。

對張藝謀來說,最好的選擇是回原籍所在地西安。但西影廠只有1個名額,生源卻有6人,競爭也很激烈。沒有硬關係的他,也爭取不上。

最後,他把目標鎖定了湖南,那裡有一個瀟湘電影製片廠,地處中部,也是無數老革命家的故鄉。要是能去這兒就不錯了,他想著。

正在這時,消息傳來,他被分到了廣西電影製片廠,不用謝。就著地圖一看,是西南邊一個偏遠的角落,都到邊疆了,張藝謀差點昏過去。

田壯壯比較仗義,兩人在校經常一起打籃球,聽說他要去廣西,一下子急了,趕快回家找母親幫忙。母親便代表兒影廠向學校要一名攝影,但沒有成功。張藝謀只好認命,悲壯地說:

哥們這一走,就可能回不來了,你們多保重,我以後永遠也見不著你們了。

同樣被分配到廣西的,還有美術系的何群。他是北京人,但留京名額有限,也沒爭取上。這種感覺比張藝謀還慘:

真他媽逗!沒上大學還住在北京,上完大學倒充軍十萬八千里之外,一不小心就到了越南了。

電影廠有嚴格的升遷規矩,就像買油條一樣,是要排隊的。應屆生進廠後先當“二助理”,兩三年後升任“大助理”,再熬幾年才能當副攝影。

也就是說,要成為一部片的正式攝影師,起碼要十年八年時間。張藝謀畢業時32歲,按這個時間點,得到四十歲才能出頭。

好在廣西廠比較小,規矩也少,改革開放後一心想做出成績,來個突破,所以很重視年輕人才。很快,哥幾個便有了機會,自己搗鼓出一部電影,名叫《一個和八個》。

大學畢業不滿一年就能夠獨立拍片,這在中國電影界是前所未有的。《一個和八個》被稱為第五代的開山之作。張藝謀的名字掛在字幕上,前面寫著“攝影師”。

此時,他那些分到好單位的同學,還在扛著機器,做助理呢。而且還是二助理。

就像那次買油條一樣,他再次享受到了“插隊”的福利。

人生嘛,就像畢業分配,第一份工作不一定就能決定一生。

2

張藝謀畢業三年之後,北京電影學院又迎來一批學生。

有個從武漢來的小夥子,長得胖墩墩的,並不算帥,但名字叫王小帥。他考上了導演系。

小帥上大二的1986年,國家出臺了一個文件,《高等院校畢業生分配製度改革方案》。所謂改革,就是捨棄按計劃安置的方法,實行雙向選擇制:畢業生自主擇業、用人單位擇優錄取。

現實的操作方法是,用人單位把名額給學校,學校找同學談話,詢問他們的意願,然後再根據情況調整。學生有了一點表達願望的機會,但並不是你想去哪就去哪。

看起來情況變好了,其實比張藝謀那會兒還鬧心。

以前沒有選擇權,只能聽天由命,也就認了。現在有了一點選擇機會,心中期望變大,但如果最終沒有分到滿意的單位,也就更失落。

1989年小帥畢業時,到北京電影學院招人的單位有三家,分別是八一廠、長影廠和福建廠。王小帥的成績好,學分高,老師讓他先挑。

按說,他應該挑八一廠的,畢竟是唯一在北京的單位呀。但是他卻選擇了福建廠。

因為,福建廠的廠長陳劍雨,是電影《紅高粱》的編劇。

這時的張藝謀已經從“張攝”練級成“張導”了,他的這部處女作,在柏林電影節上獲得金熊獎,是中國電影有史以來在國際上拿到的最大獎。

分配如發配,畢業即失業,站在岔路口的他們導演了人生逆襲大戲

《紅高粱》的野合戲,驚世駭俗。

一時間,張藝謀在母校火得一塌糊塗。榮耀也極大地振奮了學弟學妹們,都想著趕快拍片子,去拿獎。王小帥就是其中之一。

陳劍雨去學校和他談了一次,說去廠裡就能拍片。他高興地收拾行李,準備坐火車南下。

計劃趕不上變化。正要動身時,傳來消息,陳劍雨被調走了,新的廠長是誰還沒定。王小帥有些後悔,就沒有去報到,滯留在北京。

學校回不去,他就在附近租房住,或者蹭同學的屋子:

總想多聞聞學校的味道。

但是,檔案已經被移交到了福建廠,不可能再去別的單位。那時候還沒有私營的影視公司,也沒法找工作。遊蕩了兩年,他覺得也不是個辦法,只好認命,去了福建。

作為一個新人,沒啥重要的事可幹,也就幫忙打打雜,時間在無聊中度過。年紀輕輕的,就養成了喝茶的習慣,尤其喜歡鐵觀音。

有一天廠裡開會,領導講話時明確說,畢業生在五年內不可能拍戲。坐在臺下的王小帥,心裡是哇涼哇涼的。

會開到一半,他偷偷溜了出來。回到宿舍,簡單收拾了個包,鎖上門就走了。

他又回到了北京,做了北漂。從此再沒離開。

之後,他自己籌錢,拍了部電影《冬春的日子》,講的是畫家劉小東和妻子喻紅的那些事,在希臘一個小的電影節上獲了獎。

分配如發配,畢業即失業,站在岔路口的他們導演了人生逆襲大戲

藝術家,連睡覺的表情都不一般

當時的中國,只有幾個國營製片廠有拍電影的資格,個人是不能拍片的,只能偷偷操作,所以被稱為“地下電影”。

拍完《冬春的日子》以後,王小帥被福建廠給除名了。他的第一份工作,就這樣丟了。

2000年,他的電影《十七歲的單車》獲得了柏林電影節評審團獎,和前輩張藝謀站到了同一個頒獎臺上。

王小帥的產量和質量一直很穩定,他關注家庭的變遷、人物的成長、情感的關係,捕捉和展現平凡的生活。比如今年頗受好評的《地久天長》。

一句話,他是在“雕刻時光”。

3

即使不上電影學院,也有機會拍電影,比如高群書。

他是河北正定縣人,1982年考上了河北大學中文系的新聞專業,對口的單位是報社。在校實習時,就去了本地的《建設日報》。

報社派他去採訪一位學雷鋒的人,他寫了一篇稿子交上去。編輯看了說,挺好的,我給你改改。稿子第二天發出來,署的是他的名字,但是沒有一句話是他寫的,全給改成了宣傳用語。

那時,高群書就對新聞失望了,從此不怎麼上課,整天泡在圖書館裡看書。

他留著長髮,愛寫詩,還給自己取了個筆名叫“岑寂”:

我以前是一個很孤獨的人,不愛跟人交流,尤其討厭說廢話。

沒事了,他就跑街上去看電影。河北大學在保定市,有七八家影院,他會從東邊一路看到西邊。

1985年的一天,他在影院中看到了《黃土地》。這部電影的導演雖然是陳凱歌,但最讓人震撼的還是張藝謀的攝影,把他給看呆了:

進去一看,就傻了,那電影中人的狀態,尤其是它的那種構圖,都是我從來沒見過的,太喜歡了。

"
分配如發配,畢業即失業,站在岔路口的他們導演了人生逆襲大戲

文/陳令孤

1

1981年的夏天,西安街頭,一個長得有點像兵馬俑的年輕人,想去買根油條吃。

攤前排了很長的隊。他踮著腳向前望,不知啥時才能輪到自己。正好,賣油條的姑娘掃了眼這邊,眼神對上了,他便指了指自己的胸前。

也真怪,姑娘看到後,便隔著幾個人,主動把油條送到了他的手上。

這個年輕人的名字叫張藝謀,胸前別的是一枚校徽,上面寫著“北京電影學院”。當時他是攝影系的大三學生,回家來過暑假的。

原來,他並不是靠顏值征服了姑娘,而是靠校徽。那時候的大學生是真正的天之驕子,物稀為貴,走到哪裡都比別人高一頭。

但是到了第二年,張藝謀要畢業時,就吃不上西安的油條了。

那時大學生是國家“包養制”,上學不用交費用,畢業還分配工作,但是得按照統一計劃來,讓你去哪兒你就得去哪,不能自己選擇。

“我是革命的一塊磚,哪裡需要哪裡搬”,說的就是這個意思。

張藝謀抱著一張地圖,蹲在宿舍裡看,盤算著自己可能去的地方。

分配如發配,畢業即失業,站在岔路口的他們導演了人生逆襲大戲

年輕時的小謀子。

首先,留京是不可能了。分給北京的名額有10個,而攝影系光北京的生源就有15人,自然輪不上他。再說,他又不像導演系的陳凱歌和田壯壯那樣是“藝二代”。

陳爸爸是北影廠的老導演,田媽媽是兒童電影廠的廠長,根本不用操心這些事,都給辦好了。

對張藝謀來說,最好的選擇是回原籍所在地西安。但西影廠只有1個名額,生源卻有6人,競爭也很激烈。沒有硬關係的他,也爭取不上。

最後,他把目標鎖定了湖南,那裡有一個瀟湘電影製片廠,地處中部,也是無數老革命家的故鄉。要是能去這兒就不錯了,他想著。

正在這時,消息傳來,他被分到了廣西電影製片廠,不用謝。就著地圖一看,是西南邊一個偏遠的角落,都到邊疆了,張藝謀差點昏過去。

田壯壯比較仗義,兩人在校經常一起打籃球,聽說他要去廣西,一下子急了,趕快回家找母親幫忙。母親便代表兒影廠向學校要一名攝影,但沒有成功。張藝謀只好認命,悲壯地說:

哥們這一走,就可能回不來了,你們多保重,我以後永遠也見不著你們了。

同樣被分配到廣西的,還有美術系的何群。他是北京人,但留京名額有限,也沒爭取上。這種感覺比張藝謀還慘:

真他媽逗!沒上大學還住在北京,上完大學倒充軍十萬八千里之外,一不小心就到了越南了。

電影廠有嚴格的升遷規矩,就像買油條一樣,是要排隊的。應屆生進廠後先當“二助理”,兩三年後升任“大助理”,再熬幾年才能當副攝影。

也就是說,要成為一部片的正式攝影師,起碼要十年八年時間。張藝謀畢業時32歲,按這個時間點,得到四十歲才能出頭。

好在廣西廠比較小,規矩也少,改革開放後一心想做出成績,來個突破,所以很重視年輕人才。很快,哥幾個便有了機會,自己搗鼓出一部電影,名叫《一個和八個》。

大學畢業不滿一年就能夠獨立拍片,這在中國電影界是前所未有的。《一個和八個》被稱為第五代的開山之作。張藝謀的名字掛在字幕上,前面寫著“攝影師”。

此時,他那些分到好單位的同學,還在扛著機器,做助理呢。而且還是二助理。

就像那次買油條一樣,他再次享受到了“插隊”的福利。

人生嘛,就像畢業分配,第一份工作不一定就能決定一生。

2

張藝謀畢業三年之後,北京電影學院又迎來一批學生。

有個從武漢來的小夥子,長得胖墩墩的,並不算帥,但名字叫王小帥。他考上了導演系。

小帥上大二的1986年,國家出臺了一個文件,《高等院校畢業生分配製度改革方案》。所謂改革,就是捨棄按計劃安置的方法,實行雙向選擇制:畢業生自主擇業、用人單位擇優錄取。

現實的操作方法是,用人單位把名額給學校,學校找同學談話,詢問他們的意願,然後再根據情況調整。學生有了一點表達願望的機會,但並不是你想去哪就去哪。

看起來情況變好了,其實比張藝謀那會兒還鬧心。

以前沒有選擇權,只能聽天由命,也就認了。現在有了一點選擇機會,心中期望變大,但如果最終沒有分到滿意的單位,也就更失落。

1989年小帥畢業時,到北京電影學院招人的單位有三家,分別是八一廠、長影廠和福建廠。王小帥的成績好,學分高,老師讓他先挑。

按說,他應該挑八一廠的,畢竟是唯一在北京的單位呀。但是他卻選擇了福建廠。

因為,福建廠的廠長陳劍雨,是電影《紅高粱》的編劇。

這時的張藝謀已經從“張攝”練級成“張導”了,他的這部處女作,在柏林電影節上獲得金熊獎,是中國電影有史以來在國際上拿到的最大獎。

分配如發配,畢業即失業,站在岔路口的他們導演了人生逆襲大戲

《紅高粱》的野合戲,驚世駭俗。

一時間,張藝謀在母校火得一塌糊塗。榮耀也極大地振奮了學弟學妹們,都想著趕快拍片子,去拿獎。王小帥就是其中之一。

陳劍雨去學校和他談了一次,說去廠裡就能拍片。他高興地收拾行李,準備坐火車南下。

計劃趕不上變化。正要動身時,傳來消息,陳劍雨被調走了,新的廠長是誰還沒定。王小帥有些後悔,就沒有去報到,滯留在北京。

學校回不去,他就在附近租房住,或者蹭同學的屋子:

總想多聞聞學校的味道。

但是,檔案已經被移交到了福建廠,不可能再去別的單位。那時候還沒有私營的影視公司,也沒法找工作。遊蕩了兩年,他覺得也不是個辦法,只好認命,去了福建。

作為一個新人,沒啥重要的事可幹,也就幫忙打打雜,時間在無聊中度過。年紀輕輕的,就養成了喝茶的習慣,尤其喜歡鐵觀音。

有一天廠裡開會,領導講話時明確說,畢業生在五年內不可能拍戲。坐在臺下的王小帥,心裡是哇涼哇涼的。

會開到一半,他偷偷溜了出來。回到宿舍,簡單收拾了個包,鎖上門就走了。

他又回到了北京,做了北漂。從此再沒離開。

之後,他自己籌錢,拍了部電影《冬春的日子》,講的是畫家劉小東和妻子喻紅的那些事,在希臘一個小的電影節上獲了獎。

分配如發配,畢業即失業,站在岔路口的他們導演了人生逆襲大戲

藝術家,連睡覺的表情都不一般

當時的中國,只有幾個國營製片廠有拍電影的資格,個人是不能拍片的,只能偷偷操作,所以被稱為“地下電影”。

拍完《冬春的日子》以後,王小帥被福建廠給除名了。他的第一份工作,就這樣丟了。

2000年,他的電影《十七歲的單車》獲得了柏林電影節評審團獎,和前輩張藝謀站到了同一個頒獎臺上。

王小帥的產量和質量一直很穩定,他關注家庭的變遷、人物的成長、情感的關係,捕捉和展現平凡的生活。比如今年頗受好評的《地久天長》。

一句話,他是在“雕刻時光”。

3

即使不上電影學院,也有機會拍電影,比如高群書。

他是河北正定縣人,1982年考上了河北大學中文系的新聞專業,對口的單位是報社。在校實習時,就去了本地的《建設日報》。

報社派他去採訪一位學雷鋒的人,他寫了一篇稿子交上去。編輯看了說,挺好的,我給你改改。稿子第二天發出來,署的是他的名字,但是沒有一句話是他寫的,全給改成了宣傳用語。

那時,高群書就對新聞失望了,從此不怎麼上課,整天泡在圖書館裡看書。

他留著長髮,愛寫詩,還給自己取了個筆名叫“岑寂”:

我以前是一個很孤獨的人,不愛跟人交流,尤其討厭說廢話。

沒事了,他就跑街上去看電影。河北大學在保定市,有七八家影院,他會從東邊一路看到西邊。

1985年的一天,他在影院中看到了《黃土地》。這部電影的導演雖然是陳凱歌,但最讓人震撼的還是張藝謀的攝影,把他給看呆了:

進去一看,就傻了,那電影中人的狀態,尤其是它的那種構圖,都是我從來沒見過的,太喜歡了。

分配如發配,畢業即失業,站在岔路口的他們導演了人生逆襲大戲

即使不做導演,張藝謀也是中國最好的攝影師

第一次,他對電影萌生了敬意。

但畢業時,他並沒有想到以後要做電影。學新聞的人,最好的單位是新華社、《人民日報》。去這裡必須是黨員,而他是班上唯一沒有寫過入黨申請的人。

還沒開始就輸了。

其次就是去電視臺。那時候電視還不像今天這麼火,買得起電視的家庭不多。因為長得壯,能扛機器,河北電視臺要了他。

就在公佈分配結果的頭天晚上,班主任把他叫到家裡,告訴他,有個石家莊本地的女生,說如果留不到石家莊,就要跳樓。

高群書很實在,沒想到這是個陷阱題,回答說,老師您放心,我就算分不到河北電視臺,肯定不會跳樓的。老師說,那就太好了。

結果,他被分到了廣播電視局,一個行政單位,與新聞沒半毛錢關係。

廣電局有一項任務是查抄音像製品,比如那些從香港走私進來的錄像帶,看到了就會沒收。所以,單位裡有整屋子的帶子。高群書閒了無事,一個個打開看。

有點像同一個時期,在紐約曼哈頓,一個叫昆汀•塔倫蒂諾的年輕人,利用在音像店當店員的機會,看了無數片子。

看多了,也就有了靈感。高群書借了五萬塊錢,自己拍了一部驚悚犯罪片,叫《藍骷髏》。片子不上院線,走的是錄像帶的銷售渠道,直接賣到錄像廳裡放。

結果,《藍骷髏》成了當年最受歡迎的錄像帶。

"
分配如發配,畢業即失業,站在岔路口的他們導演了人生逆襲大戲

文/陳令孤

1

1981年的夏天,西安街頭,一個長得有點像兵馬俑的年輕人,想去買根油條吃。

攤前排了很長的隊。他踮著腳向前望,不知啥時才能輪到自己。正好,賣油條的姑娘掃了眼這邊,眼神對上了,他便指了指自己的胸前。

也真怪,姑娘看到後,便隔著幾個人,主動把油條送到了他的手上。

這個年輕人的名字叫張藝謀,胸前別的是一枚校徽,上面寫著“北京電影學院”。當時他是攝影系的大三學生,回家來過暑假的。

原來,他並不是靠顏值征服了姑娘,而是靠校徽。那時候的大學生是真正的天之驕子,物稀為貴,走到哪裡都比別人高一頭。

但是到了第二年,張藝謀要畢業時,就吃不上西安的油條了。

那時大學生是國家“包養制”,上學不用交費用,畢業還分配工作,但是得按照統一計劃來,讓你去哪兒你就得去哪,不能自己選擇。

“我是革命的一塊磚,哪裡需要哪裡搬”,說的就是這個意思。

張藝謀抱著一張地圖,蹲在宿舍裡看,盤算著自己可能去的地方。

分配如發配,畢業即失業,站在岔路口的他們導演了人生逆襲大戲

年輕時的小謀子。

首先,留京是不可能了。分給北京的名額有10個,而攝影系光北京的生源就有15人,自然輪不上他。再說,他又不像導演系的陳凱歌和田壯壯那樣是“藝二代”。

陳爸爸是北影廠的老導演,田媽媽是兒童電影廠的廠長,根本不用操心這些事,都給辦好了。

對張藝謀來說,最好的選擇是回原籍所在地西安。但西影廠只有1個名額,生源卻有6人,競爭也很激烈。沒有硬關係的他,也爭取不上。

最後,他把目標鎖定了湖南,那裡有一個瀟湘電影製片廠,地處中部,也是無數老革命家的故鄉。要是能去這兒就不錯了,他想著。

正在這時,消息傳來,他被分到了廣西電影製片廠,不用謝。就著地圖一看,是西南邊一個偏遠的角落,都到邊疆了,張藝謀差點昏過去。

田壯壯比較仗義,兩人在校經常一起打籃球,聽說他要去廣西,一下子急了,趕快回家找母親幫忙。母親便代表兒影廠向學校要一名攝影,但沒有成功。張藝謀只好認命,悲壯地說:

哥們這一走,就可能回不來了,你們多保重,我以後永遠也見不著你們了。

同樣被分配到廣西的,還有美術系的何群。他是北京人,但留京名額有限,也沒爭取上。這種感覺比張藝謀還慘:

真他媽逗!沒上大學還住在北京,上完大學倒充軍十萬八千里之外,一不小心就到了越南了。

電影廠有嚴格的升遷規矩,就像買油條一樣,是要排隊的。應屆生進廠後先當“二助理”,兩三年後升任“大助理”,再熬幾年才能當副攝影。

也就是說,要成為一部片的正式攝影師,起碼要十年八年時間。張藝謀畢業時32歲,按這個時間點,得到四十歲才能出頭。

好在廣西廠比較小,規矩也少,改革開放後一心想做出成績,來個突破,所以很重視年輕人才。很快,哥幾個便有了機會,自己搗鼓出一部電影,名叫《一個和八個》。

大學畢業不滿一年就能夠獨立拍片,這在中國電影界是前所未有的。《一個和八個》被稱為第五代的開山之作。張藝謀的名字掛在字幕上,前面寫著“攝影師”。

此時,他那些分到好單位的同學,還在扛著機器,做助理呢。而且還是二助理。

就像那次買油條一樣,他再次享受到了“插隊”的福利。

人生嘛,就像畢業分配,第一份工作不一定就能決定一生。

2

張藝謀畢業三年之後,北京電影學院又迎來一批學生。

有個從武漢來的小夥子,長得胖墩墩的,並不算帥,但名字叫王小帥。他考上了導演系。

小帥上大二的1986年,國家出臺了一個文件,《高等院校畢業生分配製度改革方案》。所謂改革,就是捨棄按計劃安置的方法,實行雙向選擇制:畢業生自主擇業、用人單位擇優錄取。

現實的操作方法是,用人單位把名額給學校,學校找同學談話,詢問他們的意願,然後再根據情況調整。學生有了一點表達願望的機會,但並不是你想去哪就去哪。

看起來情況變好了,其實比張藝謀那會兒還鬧心。

以前沒有選擇權,只能聽天由命,也就認了。現在有了一點選擇機會,心中期望變大,但如果最終沒有分到滿意的單位,也就更失落。

1989年小帥畢業時,到北京電影學院招人的單位有三家,分別是八一廠、長影廠和福建廠。王小帥的成績好,學分高,老師讓他先挑。

按說,他應該挑八一廠的,畢竟是唯一在北京的單位呀。但是他卻選擇了福建廠。

因為,福建廠的廠長陳劍雨,是電影《紅高粱》的編劇。

這時的張藝謀已經從“張攝”練級成“張導”了,他的這部處女作,在柏林電影節上獲得金熊獎,是中國電影有史以來在國際上拿到的最大獎。

分配如發配,畢業即失業,站在岔路口的他們導演了人生逆襲大戲

《紅高粱》的野合戲,驚世駭俗。

一時間,張藝謀在母校火得一塌糊塗。榮耀也極大地振奮了學弟學妹們,都想著趕快拍片子,去拿獎。王小帥就是其中之一。

陳劍雨去學校和他談了一次,說去廠裡就能拍片。他高興地收拾行李,準備坐火車南下。

計劃趕不上變化。正要動身時,傳來消息,陳劍雨被調走了,新的廠長是誰還沒定。王小帥有些後悔,就沒有去報到,滯留在北京。

學校回不去,他就在附近租房住,或者蹭同學的屋子:

總想多聞聞學校的味道。

但是,檔案已經被移交到了福建廠,不可能再去別的單位。那時候還沒有私營的影視公司,也沒法找工作。遊蕩了兩年,他覺得也不是個辦法,只好認命,去了福建。

作為一個新人,沒啥重要的事可幹,也就幫忙打打雜,時間在無聊中度過。年紀輕輕的,就養成了喝茶的習慣,尤其喜歡鐵觀音。

有一天廠裡開會,領導講話時明確說,畢業生在五年內不可能拍戲。坐在臺下的王小帥,心裡是哇涼哇涼的。

會開到一半,他偷偷溜了出來。回到宿舍,簡單收拾了個包,鎖上門就走了。

他又回到了北京,做了北漂。從此再沒離開。

之後,他自己籌錢,拍了部電影《冬春的日子》,講的是畫家劉小東和妻子喻紅的那些事,在希臘一個小的電影節上獲了獎。

分配如發配,畢業即失業,站在岔路口的他們導演了人生逆襲大戲

藝術家,連睡覺的表情都不一般

當時的中國,只有幾個國營製片廠有拍電影的資格,個人是不能拍片的,只能偷偷操作,所以被稱為“地下電影”。

拍完《冬春的日子》以後,王小帥被福建廠給除名了。他的第一份工作,就這樣丟了。

2000年,他的電影《十七歲的單車》獲得了柏林電影節評審團獎,和前輩張藝謀站到了同一個頒獎臺上。

王小帥的產量和質量一直很穩定,他關注家庭的變遷、人物的成長、情感的關係,捕捉和展現平凡的生活。比如今年頗受好評的《地久天長》。

一句話,他是在“雕刻時光”。

3

即使不上電影學院,也有機會拍電影,比如高群書。

他是河北正定縣人,1982年考上了河北大學中文系的新聞專業,對口的單位是報社。在校實習時,就去了本地的《建設日報》。

報社派他去採訪一位學雷鋒的人,他寫了一篇稿子交上去。編輯看了說,挺好的,我給你改改。稿子第二天發出來,署的是他的名字,但是沒有一句話是他寫的,全給改成了宣傳用語。

那時,高群書就對新聞失望了,從此不怎麼上課,整天泡在圖書館裡看書。

他留著長髮,愛寫詩,還給自己取了個筆名叫“岑寂”:

我以前是一個很孤獨的人,不愛跟人交流,尤其討厭說廢話。

沒事了,他就跑街上去看電影。河北大學在保定市,有七八家影院,他會從東邊一路看到西邊。

1985年的一天,他在影院中看到了《黃土地》。這部電影的導演雖然是陳凱歌,但最讓人震撼的還是張藝謀的攝影,把他給看呆了:

進去一看,就傻了,那電影中人的狀態,尤其是它的那種構圖,都是我從來沒見過的,太喜歡了。

分配如發配,畢業即失業,站在岔路口的他們導演了人生逆襲大戲

即使不做導演,張藝謀也是中國最好的攝影師

第一次,他對電影萌生了敬意。

但畢業時,他並沒有想到以後要做電影。學新聞的人,最好的單位是新華社、《人民日報》。去這裡必須是黨員,而他是班上唯一沒有寫過入黨申請的人。

還沒開始就輸了。

其次就是去電視臺。那時候電視還不像今天這麼火,買得起電視的家庭不多。因為長得壯,能扛機器,河北電視臺要了他。

就在公佈分配結果的頭天晚上,班主任把他叫到家裡,告訴他,有個石家莊本地的女生,說如果留不到石家莊,就要跳樓。

高群書很實在,沒想到這是個陷阱題,回答說,老師您放心,我就算分不到河北電視臺,肯定不會跳樓的。老師說,那就太好了。

結果,他被分到了廣播電視局,一個行政單位,與新聞沒半毛錢關係。

廣電局有一項任務是查抄音像製品,比如那些從香港走私進來的錄像帶,看到了就會沒收。所以,單位裡有整屋子的帶子。高群書閒了無事,一個個打開看。

有點像同一個時期,在紐約曼哈頓,一個叫昆汀•塔倫蒂諾的年輕人,利用在音像店當店員的機會,看了無數片子。

看多了,也就有了靈感。高群書借了五萬塊錢,自己拍了一部驚悚犯罪片,叫《藍骷髏》。片子不上院線,走的是錄像帶的銷售渠道,直接賣到錄像廳裡放。

結果,《藍骷髏》成了當年最受歡迎的錄像帶。

分配如發配,畢業即失業,站在岔路口的他們導演了人生逆襲大戲

高導演,看起來像道上人

1994年,高群書乾脆辭了職,來北京當北漂。有一次,一個臺灣教授來北京做講座,他跑去蹭課,覺得講得真好。

上完課後,他去廁所撒尿,聽到旁邊幾個電影學院的學生抱怨說,講的都是他們平時學過的,沒啥意思。

高群書特別感慨,自己沒有受過科班訓練,才會聽得那麼認真,而他們有老師講,怎麼卻沒掌握呢?

他決定還是得自己幹。

2000年,他拍攝了涉案系列劇《命案十三宗》,一開始就定了個目標:第一,要讓最有文化的人喜歡看;第二,也要讓最沒文化的人喜歡看。

就不給丫中間的看。

結果還真成功了。成本不到100萬元,賣了420萬元。

這之後,他就在犯罪片的路上走下來。一部《征服》,捧紅了孫紅雷,“強哥”的名字成為一代熱(cao)血(dan)青年的記憶。

高群書拍的片,多以故事見長,人物形象出彩,比如《風聲》《神探亨特張》,是中國少有的能駕馭商業類型片的導演。

而他給自己的目標是,做個巨匠,不要做大師:

大師都是手淫者,自己為自己服務,自己滿足自己。讓對方滿足,那是巨匠。

4

當高群書北漂的時候,在中國的另一座小城,山東濟寧,一個叫郭帆的初中生,因為看了部電影,也立下“鴻浩之志”——做一個導演。

電影叫《終結者2》,施瓦辛格扮演的機器人,給了他強烈的刺激。以至於很長時間裡,他都把影片的海報,貼在自己的屋子裡,作為激勵:

我覺得那個片子從技術角度,從人性角度,從情懷角度上看,都是無與倫比的。

"
分配如發配,畢業即失業,站在岔路口的他們導演了人生逆襲大戲

文/陳令孤

1

1981年的夏天,西安街頭,一個長得有點像兵馬俑的年輕人,想去買根油條吃。

攤前排了很長的隊。他踮著腳向前望,不知啥時才能輪到自己。正好,賣油條的姑娘掃了眼這邊,眼神對上了,他便指了指自己的胸前。

也真怪,姑娘看到後,便隔著幾個人,主動把油條送到了他的手上。

這個年輕人的名字叫張藝謀,胸前別的是一枚校徽,上面寫著“北京電影學院”。當時他是攝影系的大三學生,回家來過暑假的。

原來,他並不是靠顏值征服了姑娘,而是靠校徽。那時候的大學生是真正的天之驕子,物稀為貴,走到哪裡都比別人高一頭。

但是到了第二年,張藝謀要畢業時,就吃不上西安的油條了。

那時大學生是國家“包養制”,上學不用交費用,畢業還分配工作,但是得按照統一計劃來,讓你去哪兒你就得去哪,不能自己選擇。

“我是革命的一塊磚,哪裡需要哪裡搬”,說的就是這個意思。

張藝謀抱著一張地圖,蹲在宿舍裡看,盤算著自己可能去的地方。

分配如發配,畢業即失業,站在岔路口的他們導演了人生逆襲大戲

年輕時的小謀子。

首先,留京是不可能了。分給北京的名額有10個,而攝影系光北京的生源就有15人,自然輪不上他。再說,他又不像導演系的陳凱歌和田壯壯那樣是“藝二代”。

陳爸爸是北影廠的老導演,田媽媽是兒童電影廠的廠長,根本不用操心這些事,都給辦好了。

對張藝謀來說,最好的選擇是回原籍所在地西安。但西影廠只有1個名額,生源卻有6人,競爭也很激烈。沒有硬關係的他,也爭取不上。

最後,他把目標鎖定了湖南,那裡有一個瀟湘電影製片廠,地處中部,也是無數老革命家的故鄉。要是能去這兒就不錯了,他想著。

正在這時,消息傳來,他被分到了廣西電影製片廠,不用謝。就著地圖一看,是西南邊一個偏遠的角落,都到邊疆了,張藝謀差點昏過去。

田壯壯比較仗義,兩人在校經常一起打籃球,聽說他要去廣西,一下子急了,趕快回家找母親幫忙。母親便代表兒影廠向學校要一名攝影,但沒有成功。張藝謀只好認命,悲壯地說:

哥們這一走,就可能回不來了,你們多保重,我以後永遠也見不著你們了。

同樣被分配到廣西的,還有美術系的何群。他是北京人,但留京名額有限,也沒爭取上。這種感覺比張藝謀還慘:

真他媽逗!沒上大學還住在北京,上完大學倒充軍十萬八千里之外,一不小心就到了越南了。

電影廠有嚴格的升遷規矩,就像買油條一樣,是要排隊的。應屆生進廠後先當“二助理”,兩三年後升任“大助理”,再熬幾年才能當副攝影。

也就是說,要成為一部片的正式攝影師,起碼要十年八年時間。張藝謀畢業時32歲,按這個時間點,得到四十歲才能出頭。

好在廣西廠比較小,規矩也少,改革開放後一心想做出成績,來個突破,所以很重視年輕人才。很快,哥幾個便有了機會,自己搗鼓出一部電影,名叫《一個和八個》。

大學畢業不滿一年就能夠獨立拍片,這在中國電影界是前所未有的。《一個和八個》被稱為第五代的開山之作。張藝謀的名字掛在字幕上,前面寫著“攝影師”。

此時,他那些分到好單位的同學,還在扛著機器,做助理呢。而且還是二助理。

就像那次買油條一樣,他再次享受到了“插隊”的福利。

人生嘛,就像畢業分配,第一份工作不一定就能決定一生。

2

張藝謀畢業三年之後,北京電影學院又迎來一批學生。

有個從武漢來的小夥子,長得胖墩墩的,並不算帥,但名字叫王小帥。他考上了導演系。

小帥上大二的1986年,國家出臺了一個文件,《高等院校畢業生分配製度改革方案》。所謂改革,就是捨棄按計劃安置的方法,實行雙向選擇制:畢業生自主擇業、用人單位擇優錄取。

現實的操作方法是,用人單位把名額給學校,學校找同學談話,詢問他們的意願,然後再根據情況調整。學生有了一點表達願望的機會,但並不是你想去哪就去哪。

看起來情況變好了,其實比張藝謀那會兒還鬧心。

以前沒有選擇權,只能聽天由命,也就認了。現在有了一點選擇機會,心中期望變大,但如果最終沒有分到滿意的單位,也就更失落。

1989年小帥畢業時,到北京電影學院招人的單位有三家,分別是八一廠、長影廠和福建廠。王小帥的成績好,學分高,老師讓他先挑。

按說,他應該挑八一廠的,畢竟是唯一在北京的單位呀。但是他卻選擇了福建廠。

因為,福建廠的廠長陳劍雨,是電影《紅高粱》的編劇。

這時的張藝謀已經從“張攝”練級成“張導”了,他的這部處女作,在柏林電影節上獲得金熊獎,是中國電影有史以來在國際上拿到的最大獎。

分配如發配,畢業即失業,站在岔路口的他們導演了人生逆襲大戲

《紅高粱》的野合戲,驚世駭俗。

一時間,張藝謀在母校火得一塌糊塗。榮耀也極大地振奮了學弟學妹們,都想著趕快拍片子,去拿獎。王小帥就是其中之一。

陳劍雨去學校和他談了一次,說去廠裡就能拍片。他高興地收拾行李,準備坐火車南下。

計劃趕不上變化。正要動身時,傳來消息,陳劍雨被調走了,新的廠長是誰還沒定。王小帥有些後悔,就沒有去報到,滯留在北京。

學校回不去,他就在附近租房住,或者蹭同學的屋子:

總想多聞聞學校的味道。

但是,檔案已經被移交到了福建廠,不可能再去別的單位。那時候還沒有私營的影視公司,也沒法找工作。遊蕩了兩年,他覺得也不是個辦法,只好認命,去了福建。

作為一個新人,沒啥重要的事可幹,也就幫忙打打雜,時間在無聊中度過。年紀輕輕的,就養成了喝茶的習慣,尤其喜歡鐵觀音。

有一天廠裡開會,領導講話時明確說,畢業生在五年內不可能拍戲。坐在臺下的王小帥,心裡是哇涼哇涼的。

會開到一半,他偷偷溜了出來。回到宿舍,簡單收拾了個包,鎖上門就走了。

他又回到了北京,做了北漂。從此再沒離開。

之後,他自己籌錢,拍了部電影《冬春的日子》,講的是畫家劉小東和妻子喻紅的那些事,在希臘一個小的電影節上獲了獎。

分配如發配,畢業即失業,站在岔路口的他們導演了人生逆襲大戲

藝術家,連睡覺的表情都不一般

當時的中國,只有幾個國營製片廠有拍電影的資格,個人是不能拍片的,只能偷偷操作,所以被稱為“地下電影”。

拍完《冬春的日子》以後,王小帥被福建廠給除名了。他的第一份工作,就這樣丟了。

2000年,他的電影《十七歲的單車》獲得了柏林電影節評審團獎,和前輩張藝謀站到了同一個頒獎臺上。

王小帥的產量和質量一直很穩定,他關注家庭的變遷、人物的成長、情感的關係,捕捉和展現平凡的生活。比如今年頗受好評的《地久天長》。

一句話,他是在“雕刻時光”。

3

即使不上電影學院,也有機會拍電影,比如高群書。

他是河北正定縣人,1982年考上了河北大學中文系的新聞專業,對口的單位是報社。在校實習時,就去了本地的《建設日報》。

報社派他去採訪一位學雷鋒的人,他寫了一篇稿子交上去。編輯看了說,挺好的,我給你改改。稿子第二天發出來,署的是他的名字,但是沒有一句話是他寫的,全給改成了宣傳用語。

那時,高群書就對新聞失望了,從此不怎麼上課,整天泡在圖書館裡看書。

他留著長髮,愛寫詩,還給自己取了個筆名叫“岑寂”:

我以前是一個很孤獨的人,不愛跟人交流,尤其討厭說廢話。

沒事了,他就跑街上去看電影。河北大學在保定市,有七八家影院,他會從東邊一路看到西邊。

1985年的一天,他在影院中看到了《黃土地》。這部電影的導演雖然是陳凱歌,但最讓人震撼的還是張藝謀的攝影,把他給看呆了:

進去一看,就傻了,那電影中人的狀態,尤其是它的那種構圖,都是我從來沒見過的,太喜歡了。

分配如發配,畢業即失業,站在岔路口的他們導演了人生逆襲大戲

即使不做導演,張藝謀也是中國最好的攝影師

第一次,他對電影萌生了敬意。

但畢業時,他並沒有想到以後要做電影。學新聞的人,最好的單位是新華社、《人民日報》。去這裡必須是黨員,而他是班上唯一沒有寫過入黨申請的人。

還沒開始就輸了。

其次就是去電視臺。那時候電視還不像今天這麼火,買得起電視的家庭不多。因為長得壯,能扛機器,河北電視臺要了他。

就在公佈分配結果的頭天晚上,班主任把他叫到家裡,告訴他,有個石家莊本地的女生,說如果留不到石家莊,就要跳樓。

高群書很實在,沒想到這是個陷阱題,回答說,老師您放心,我就算分不到河北電視臺,肯定不會跳樓的。老師說,那就太好了。

結果,他被分到了廣播電視局,一個行政單位,與新聞沒半毛錢關係。

廣電局有一項任務是查抄音像製品,比如那些從香港走私進來的錄像帶,看到了就會沒收。所以,單位裡有整屋子的帶子。高群書閒了無事,一個個打開看。

有點像同一個時期,在紐約曼哈頓,一個叫昆汀•塔倫蒂諾的年輕人,利用在音像店當店員的機會,看了無數片子。

看多了,也就有了靈感。高群書借了五萬塊錢,自己拍了一部驚悚犯罪片,叫《藍骷髏》。片子不上院線,走的是錄像帶的銷售渠道,直接賣到錄像廳裡放。

結果,《藍骷髏》成了當年最受歡迎的錄像帶。

分配如發配,畢業即失業,站在岔路口的他們導演了人生逆襲大戲

高導演,看起來像道上人

1994年,高群書乾脆辭了職,來北京當北漂。有一次,一個臺灣教授來北京做講座,他跑去蹭課,覺得講得真好。

上完課後,他去廁所撒尿,聽到旁邊幾個電影學院的學生抱怨說,講的都是他們平時學過的,沒啥意思。

高群書特別感慨,自己沒有受過科班訓練,才會聽得那麼認真,而他們有老師講,怎麼卻沒掌握呢?

他決定還是得自己幹。

2000年,他拍攝了涉案系列劇《命案十三宗》,一開始就定了個目標:第一,要讓最有文化的人喜歡看;第二,也要讓最沒文化的人喜歡看。

就不給丫中間的看。

結果還真成功了。成本不到100萬元,賣了420萬元。

這之後,他就在犯罪片的路上走下來。一部《征服》,捧紅了孫紅雷,“強哥”的名字成為一代熱(cao)血(dan)青年的記憶。

高群書拍的片,多以故事見長,人物形象出彩,比如《風聲》《神探亨特張》,是中國少有的能駕馭商業類型片的導演。

而他給自己的目標是,做個巨匠,不要做大師:

大師都是手淫者,自己為自己服務,自己滿足自己。讓對方滿足,那是巨匠。

4

當高群書北漂的時候,在中國的另一座小城,山東濟寧,一個叫郭帆的初中生,因為看了部電影,也立下“鴻浩之志”——做一個導演。

電影叫《終結者2》,施瓦辛格扮演的機器人,給了他強烈的刺激。以至於很長時間裡,他都把影片的海報,貼在自己的屋子裡,作為激勵:

我覺得那個片子從技術角度,從人性角度,從情懷角度上看,都是無與倫比的。

分配如發配,畢業即失業,站在岔路口的他們導演了人生逆襲大戲

不少人因為這部片喜歡上了摩托

1999年,郭帆參加高考的時候,本來想考北京電影學院,但是這一年北電在山東省壓根不招生,最後只好去了海南大學,隨大流讀了法律專業。

這個跨度也太大了,但誰讓你是山東人呢?提起山東的高考難度,含淚量是5個+,有詩為證:長太息以掩涕兮,哀魯生之多艱。

雖然沒去成影視中心北京,但他並沒有放棄夢想,讀大一的時候,就去借了攝像機,練習拍短片。

2003年畢業時,他沒有按自己所學的專業那樣,去找一份律師或者法務工作,而是應聘到了中國旅遊衛視。

旅遊衛視就在海南,前一年還叫“海南衛視”。考慮到當時中國省級衛視太多,經常好幾個臺播同一部電視劇,所以決定試試垂直內容。

郭帆在單位裡負責節目的包裝監製,能接觸到拍攝工作,但畢竟不是真正的電影創作。

想走得更遠,就要突破當下。2009年,郭帆選擇了考研,最後被北京電影學院管理系錄取。

“北伐”終於成功,實現了十年前高考時未盡的夢想。

像北電這樣的學校,除了學習專業的知識外,還有一個重要的作用是,能接觸到很多興趣相投的人,進入影視這個圈子。

這不,兩年後,郭帆就拍攝了帶有科幻色彩的處女作《李獻計歷險記》,獲得了富川國際電影節最佳亞洲電影獎。

"
分配如發配,畢業即失業,站在岔路口的他們導演了人生逆襲大戲

文/陳令孤

1

1981年的夏天,西安街頭,一個長得有點像兵馬俑的年輕人,想去買根油條吃。

攤前排了很長的隊。他踮著腳向前望,不知啥時才能輪到自己。正好,賣油條的姑娘掃了眼這邊,眼神對上了,他便指了指自己的胸前。

也真怪,姑娘看到後,便隔著幾個人,主動把油條送到了他的手上。

這個年輕人的名字叫張藝謀,胸前別的是一枚校徽,上面寫著“北京電影學院”。當時他是攝影系的大三學生,回家來過暑假的。

原來,他並不是靠顏值征服了姑娘,而是靠校徽。那時候的大學生是真正的天之驕子,物稀為貴,走到哪裡都比別人高一頭。

但是到了第二年,張藝謀要畢業時,就吃不上西安的油條了。

那時大學生是國家“包養制”,上學不用交費用,畢業還分配工作,但是得按照統一計劃來,讓你去哪兒你就得去哪,不能自己選擇。

“我是革命的一塊磚,哪裡需要哪裡搬”,說的就是這個意思。

張藝謀抱著一張地圖,蹲在宿舍裡看,盤算著自己可能去的地方。

分配如發配,畢業即失業,站在岔路口的他們導演了人生逆襲大戲

年輕時的小謀子。

首先,留京是不可能了。分給北京的名額有10個,而攝影系光北京的生源就有15人,自然輪不上他。再說,他又不像導演系的陳凱歌和田壯壯那樣是“藝二代”。

陳爸爸是北影廠的老導演,田媽媽是兒童電影廠的廠長,根本不用操心這些事,都給辦好了。

對張藝謀來說,最好的選擇是回原籍所在地西安。但西影廠只有1個名額,生源卻有6人,競爭也很激烈。沒有硬關係的他,也爭取不上。

最後,他把目標鎖定了湖南,那裡有一個瀟湘電影製片廠,地處中部,也是無數老革命家的故鄉。要是能去這兒就不錯了,他想著。

正在這時,消息傳來,他被分到了廣西電影製片廠,不用謝。就著地圖一看,是西南邊一個偏遠的角落,都到邊疆了,張藝謀差點昏過去。

田壯壯比較仗義,兩人在校經常一起打籃球,聽說他要去廣西,一下子急了,趕快回家找母親幫忙。母親便代表兒影廠向學校要一名攝影,但沒有成功。張藝謀只好認命,悲壯地說:

哥們這一走,就可能回不來了,你們多保重,我以後永遠也見不著你們了。

同樣被分配到廣西的,還有美術系的何群。他是北京人,但留京名額有限,也沒爭取上。這種感覺比張藝謀還慘:

真他媽逗!沒上大學還住在北京,上完大學倒充軍十萬八千里之外,一不小心就到了越南了。

電影廠有嚴格的升遷規矩,就像買油條一樣,是要排隊的。應屆生進廠後先當“二助理”,兩三年後升任“大助理”,再熬幾年才能當副攝影。

也就是說,要成為一部片的正式攝影師,起碼要十年八年時間。張藝謀畢業時32歲,按這個時間點,得到四十歲才能出頭。

好在廣西廠比較小,規矩也少,改革開放後一心想做出成績,來個突破,所以很重視年輕人才。很快,哥幾個便有了機會,自己搗鼓出一部電影,名叫《一個和八個》。

大學畢業不滿一年就能夠獨立拍片,這在中國電影界是前所未有的。《一個和八個》被稱為第五代的開山之作。張藝謀的名字掛在字幕上,前面寫著“攝影師”。

此時,他那些分到好單位的同學,還在扛著機器,做助理呢。而且還是二助理。

就像那次買油條一樣,他再次享受到了“插隊”的福利。

人生嘛,就像畢業分配,第一份工作不一定就能決定一生。

2

張藝謀畢業三年之後,北京電影學院又迎來一批學生。

有個從武漢來的小夥子,長得胖墩墩的,並不算帥,但名字叫王小帥。他考上了導演系。

小帥上大二的1986年,國家出臺了一個文件,《高等院校畢業生分配製度改革方案》。所謂改革,就是捨棄按計劃安置的方法,實行雙向選擇制:畢業生自主擇業、用人單位擇優錄取。

現實的操作方法是,用人單位把名額給學校,學校找同學談話,詢問他們的意願,然後再根據情況調整。學生有了一點表達願望的機會,但並不是你想去哪就去哪。

看起來情況變好了,其實比張藝謀那會兒還鬧心。

以前沒有選擇權,只能聽天由命,也就認了。現在有了一點選擇機會,心中期望變大,但如果最終沒有分到滿意的單位,也就更失落。

1989年小帥畢業時,到北京電影學院招人的單位有三家,分別是八一廠、長影廠和福建廠。王小帥的成績好,學分高,老師讓他先挑。

按說,他應該挑八一廠的,畢竟是唯一在北京的單位呀。但是他卻選擇了福建廠。

因為,福建廠的廠長陳劍雨,是電影《紅高粱》的編劇。

這時的張藝謀已經從“張攝”練級成“張導”了,他的這部處女作,在柏林電影節上獲得金熊獎,是中國電影有史以來在國際上拿到的最大獎。

分配如發配,畢業即失業,站在岔路口的他們導演了人生逆襲大戲

《紅高粱》的野合戲,驚世駭俗。

一時間,張藝謀在母校火得一塌糊塗。榮耀也極大地振奮了學弟學妹們,都想著趕快拍片子,去拿獎。王小帥就是其中之一。

陳劍雨去學校和他談了一次,說去廠裡就能拍片。他高興地收拾行李,準備坐火車南下。

計劃趕不上變化。正要動身時,傳來消息,陳劍雨被調走了,新的廠長是誰還沒定。王小帥有些後悔,就沒有去報到,滯留在北京。

學校回不去,他就在附近租房住,或者蹭同學的屋子:

總想多聞聞學校的味道。

但是,檔案已經被移交到了福建廠,不可能再去別的單位。那時候還沒有私營的影視公司,也沒法找工作。遊蕩了兩年,他覺得也不是個辦法,只好認命,去了福建。

作為一個新人,沒啥重要的事可幹,也就幫忙打打雜,時間在無聊中度過。年紀輕輕的,就養成了喝茶的習慣,尤其喜歡鐵觀音。

有一天廠裡開會,領導講話時明確說,畢業生在五年內不可能拍戲。坐在臺下的王小帥,心裡是哇涼哇涼的。

會開到一半,他偷偷溜了出來。回到宿舍,簡單收拾了個包,鎖上門就走了。

他又回到了北京,做了北漂。從此再沒離開。

之後,他自己籌錢,拍了部電影《冬春的日子》,講的是畫家劉小東和妻子喻紅的那些事,在希臘一個小的電影節上獲了獎。

分配如發配,畢業即失業,站在岔路口的他們導演了人生逆襲大戲

藝術家,連睡覺的表情都不一般

當時的中國,只有幾個國營製片廠有拍電影的資格,個人是不能拍片的,只能偷偷操作,所以被稱為“地下電影”。

拍完《冬春的日子》以後,王小帥被福建廠給除名了。他的第一份工作,就這樣丟了。

2000年,他的電影《十七歲的單車》獲得了柏林電影節評審團獎,和前輩張藝謀站到了同一個頒獎臺上。

王小帥的產量和質量一直很穩定,他關注家庭的變遷、人物的成長、情感的關係,捕捉和展現平凡的生活。比如今年頗受好評的《地久天長》。

一句話,他是在“雕刻時光”。

3

即使不上電影學院,也有機會拍電影,比如高群書。

他是河北正定縣人,1982年考上了河北大學中文系的新聞專業,對口的單位是報社。在校實習時,就去了本地的《建設日報》。

報社派他去採訪一位學雷鋒的人,他寫了一篇稿子交上去。編輯看了說,挺好的,我給你改改。稿子第二天發出來,署的是他的名字,但是沒有一句話是他寫的,全給改成了宣傳用語。

那時,高群書就對新聞失望了,從此不怎麼上課,整天泡在圖書館裡看書。

他留著長髮,愛寫詩,還給自己取了個筆名叫“岑寂”:

我以前是一個很孤獨的人,不愛跟人交流,尤其討厭說廢話。

沒事了,他就跑街上去看電影。河北大學在保定市,有七八家影院,他會從東邊一路看到西邊。

1985年的一天,他在影院中看到了《黃土地》。這部電影的導演雖然是陳凱歌,但最讓人震撼的還是張藝謀的攝影,把他給看呆了:

進去一看,就傻了,那電影中人的狀態,尤其是它的那種構圖,都是我從來沒見過的,太喜歡了。

分配如發配,畢業即失業,站在岔路口的他們導演了人生逆襲大戲

即使不做導演,張藝謀也是中國最好的攝影師

第一次,他對電影萌生了敬意。

但畢業時,他並沒有想到以後要做電影。學新聞的人,最好的單位是新華社、《人民日報》。去這裡必須是黨員,而他是班上唯一沒有寫過入黨申請的人。

還沒開始就輸了。

其次就是去電視臺。那時候電視還不像今天這麼火,買得起電視的家庭不多。因為長得壯,能扛機器,河北電視臺要了他。

就在公佈分配結果的頭天晚上,班主任把他叫到家裡,告訴他,有個石家莊本地的女生,說如果留不到石家莊,就要跳樓。

高群書很實在,沒想到這是個陷阱題,回答說,老師您放心,我就算分不到河北電視臺,肯定不會跳樓的。老師說,那就太好了。

結果,他被分到了廣播電視局,一個行政單位,與新聞沒半毛錢關係。

廣電局有一項任務是查抄音像製品,比如那些從香港走私進來的錄像帶,看到了就會沒收。所以,單位裡有整屋子的帶子。高群書閒了無事,一個個打開看。

有點像同一個時期,在紐約曼哈頓,一個叫昆汀•塔倫蒂諾的年輕人,利用在音像店當店員的機會,看了無數片子。

看多了,也就有了靈感。高群書借了五萬塊錢,自己拍了一部驚悚犯罪片,叫《藍骷髏》。片子不上院線,走的是錄像帶的銷售渠道,直接賣到錄像廳裡放。

結果,《藍骷髏》成了當年最受歡迎的錄像帶。

分配如發配,畢業即失業,站在岔路口的他們導演了人生逆襲大戲

高導演,看起來像道上人

1994年,高群書乾脆辭了職,來北京當北漂。有一次,一個臺灣教授來北京做講座,他跑去蹭課,覺得講得真好。

上完課後,他去廁所撒尿,聽到旁邊幾個電影學院的學生抱怨說,講的都是他們平時學過的,沒啥意思。

高群書特別感慨,自己沒有受過科班訓練,才會聽得那麼認真,而他們有老師講,怎麼卻沒掌握呢?

他決定還是得自己幹。

2000年,他拍攝了涉案系列劇《命案十三宗》,一開始就定了個目標:第一,要讓最有文化的人喜歡看;第二,也要讓最沒文化的人喜歡看。

就不給丫中間的看。

結果還真成功了。成本不到100萬元,賣了420萬元。

這之後,他就在犯罪片的路上走下來。一部《征服》,捧紅了孫紅雷,“強哥”的名字成為一代熱(cao)血(dan)青年的記憶。

高群書拍的片,多以故事見長,人物形象出彩,比如《風聲》《神探亨特張》,是中國少有的能駕馭商業類型片的導演。

而他給自己的目標是,做個巨匠,不要做大師:

大師都是手淫者,自己為自己服務,自己滿足自己。讓對方滿足,那是巨匠。

4

當高群書北漂的時候,在中國的另一座小城,山東濟寧,一個叫郭帆的初中生,因為看了部電影,也立下“鴻浩之志”——做一個導演。

電影叫《終結者2》,施瓦辛格扮演的機器人,給了他強烈的刺激。以至於很長時間裡,他都把影片的海報,貼在自己的屋子裡,作為激勵:

我覺得那個片子從技術角度,從人性角度,從情懷角度上看,都是無與倫比的。

分配如發配,畢業即失業,站在岔路口的他們導演了人生逆襲大戲

不少人因為這部片喜歡上了摩托

1999年,郭帆參加高考的時候,本來想考北京電影學院,但是這一年北電在山東省壓根不招生,最後只好去了海南大學,隨大流讀了法律專業。

這個跨度也太大了,但誰讓你是山東人呢?提起山東的高考難度,含淚量是5個+,有詩為證:長太息以掩涕兮,哀魯生之多艱。

雖然沒去成影視中心北京,但他並沒有放棄夢想,讀大一的時候,就去借了攝像機,練習拍短片。

2003年畢業時,他沒有按自己所學的專業那樣,去找一份律師或者法務工作,而是應聘到了中國旅遊衛視。

旅遊衛視就在海南,前一年還叫“海南衛視”。考慮到當時中國省級衛視太多,經常好幾個臺播同一部電視劇,所以決定試試垂直內容。

郭帆在單位裡負責節目的包裝監製,能接觸到拍攝工作,但畢竟不是真正的電影創作。

想走得更遠,就要突破當下。2009年,郭帆選擇了考研,最後被北京電影學院管理系錄取。

“北伐”終於成功,實現了十年前高考時未盡的夢想。

像北電這樣的學校,除了學習專業的知識外,還有一個重要的作用是,能接觸到很多興趣相投的人,進入影視這個圈子。

這不,兩年後,郭帆就拍攝了帶有科幻色彩的處女作《李獻計歷險記》,獲得了富川國際電影節最佳亞洲電影獎。

分配如發配,畢業即失業,站在岔路口的他們導演了人生逆襲大戲

郭帆的眼神,穩重又有靈氣

而真正讓他成功的,是2014年的《同桌的你》,拿下了4.6億元票房,是當年的票房黑馬。因為這部片,他入選了新生代導演11人名單。其他的人有韓寒、郭敬明、鄧超、陳思誠等。

央視還專門舉辦了一場“中國電影新力量推介盛典”。晚會上,最吸引人眼球的是韓寒和郭敬明的同臺,也是媒體報道的標題焦點。

郭帆並不是主角,在接受採訪時,他說,科幻片才是他最想拍的題材,並且會一步步朝這個方向努力。

當時,沒多少人把他這句話當真。

2019年,他執導的《流浪地球》橫空問世,口碑和票房雙贏,開創了中國科幻片的元年。

同樣在今年,他的第一個工作單位“旅遊衛視”,為響應經濟特區的大戰略,重新改回成了“海南衛視”。

而他的名字,從一個單位的普通員工,成了創造歷史的人。就像《流浪地球》劇組的一個成員,看完片後自豪地說:

我拍了這部電影,可以吹一輩子牛X!

5

人生從沒有白走的路。一切過往,皆為序章。

如今的大學畢業季,早沒有了工作分配之說,人人都是市場上的競爭者。找工作,進體制,還是創業......成了新的糾結人的問題。

張藝謀、王小帥、高群書、郭帆這些人,無一不是勇敢地走出了舒適區,才有了後來的成就。從他們的故事來看,第一步並沒有那麼重要,因為後來還有無數步。

人生逆襲這場大戲,終究是要自己來導演。起承轉合處,處處皆驚險,處處又美好。

就如張藝謀在《張藝謀的作業》這本書中所說:

我們老喜歡看輝煌綻放,它背後一定有漫長和不為人知的準備,準備過程中你未必知道哪個方向會有亮光......你以為在消遣時光,其實你在為未來鋪路。

"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