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逆轉而生的山東首富張士平,能否再次逆天改命?

近日,一則關於山東首富、山東魏橋創業集團原董事長張士平“辭世”的消息引起社會高度關注。有媒體就此消息致電魏橋,對方平靜且堅定地否認了張士平已經去世的消息。

但這則“闢謠”並沒有讓人們的心放下來。有消息稱,張士平已經身患癌症晚期,14日晚上從北京一家醫院轉到了山東省濱州市鄒平市醫院。

從一家條件更好的醫院轉到縣級市醫院,這不免引人猜想。而且多方消息表明,張士平已經進入ICU病房。

為逆轉而生的山東首富張士平,能否再次逆天改命?

作為山東首富,張士平的生活就像生養他的齊魯大地一樣,低調而腳踏實地。從初中輟學到建立全球頂級棉紡織集團,如果要用一句話來,“悶聲發大財”最合適不過。這家集紡織家紡、熱電等產業於一體的特大型企業,從2012年起曾連續6年入選“世界500強企業”。另外,在由全國工商聯發佈的2017年中國民營企業500強榜單中,魏橋也僅次於華為、蘇寧,以逾3731億營收名次位列第三。

為逆轉而生的山東首富張士平,能否再次逆天改命?

為逆轉而生的山東首富張士平,能否再次逆天改命?

人生“開局”就走在翻盤的路上

張士平出生於上世紀40年代,家裡特別窮。2016年他曾對媒體回憶道:“小時候最初的記憶就是餓肚子。”

雖然經常餓肚子,但命運並沒有給予他太多憐憫。18歲是現在的孩子們考上大學的年齡,但張士平18歲才初中畢業.....之後,他不得不扛起家庭的重擔,在鎮上一家棉油小廠扛麻袋。在1981 年因為“能吃苦、最勤勞”被提拔為廠長之前,他度過了十幾年推車工、扛棉工的歲月,其間還去黃河挖了4個月河道......

本以為,當上廠長會是人生逆襲的開始,沒想到迎來的卻是更大打擊。張士平接手時,這家國有企業每年在棉花淡季的時候基本處於停工狀態,連年虧損。

為了調動工人積極性,他咬牙拿出了自己的全部積蓄,又號召工人們出錢,硬是湊了10萬人民幣,置辦了一臺榨油機設備,讓棉花廠在棉花淡季時也能保持運轉。

為逆轉而生的山東首富張士平,能否再次逆天改命?

除此之外,張士平一反當時的社會主流,打破國企工人”吃大鍋飯“的狀態,開始實行超額按件計算工資,簡單說就是多勞多得。他主張把人分成8個生產隊,他自己所在的生產隊更是因為分工到個人,拿了第一。張士平說:“按照舊模式,你沒法開(除)人,沒法把優秀的人提拔到那些幹了很久的人的上面。”為了告訴所有人自己不是鬧著玩的,他曾經開除了一名工人,正因為發現他偷吃了3顆花生,而這人還是縣裡領導的親戚。

從此之後,工廠面貌煥然一新,生產效率像是“坐火箭”般躥升,但這種好日子並沒有持續多久。1985年,全國上下棉花滯銷,張士平與棉花廠又陷入了危機。倉庫棉花積壓、流水線停工,工人們又開始無所事事。這時候,張士平又拿出了壯士斷腕的魄力——既然棉花賣不出去,那就當原材料,自己做加工!

很快,張士平建立了新廠房,之前的棉花廠搖身一變成了棉織品廠,就此踏入紡織行業。當別人還在罷工暫停棉花生產時,張士平卻大量的購買設備擴大生產。藉著這個機會,他也把工廠從國企改制成了民營控股,魏橋就此誕生。

為逆轉而生的山東首富張士平,能否再次逆天改命?

為逆轉而生的山東首富張士平,能否再次逆天改命?

魏橋:習慣性逆流而上

張士平整整用了30年時間,才將魏橋從一家只有61人的小型棉花加工廠,打造成了一家大型綜合企業。在這30年當中,魏橋起起伏伏,多次逆流而上。

1993到1997年,全國棉紡織業進入冬季,張士平卻帶著魏橋投資了3.3億,趁著原材料市場低迷之時將棉紡織生產線擴大到全國之首。此後幾年,他又緊緊抓住中國加入WTO帶來的巨大機遇,將產品覆蓋到日韓、東南亞、歐美等國家,藉此把魏橋做成全球最大的棉紡織企業。

魏橋之所能在市場低迷時不斷擴張,其實最大的祕訣是壓縮成本。

首先,鐵腕嚴明的紀律和獎罰分明的薪資制度節省了極大的管理成本。1998年,張士平曾收購一家歷史悠久的國有棉紡廠,但不久之後便有“養尊處優”的老員工質疑他的管理過於“嚴苛”,開始罷工。更過分的是,這些原國企員工私下裡輕蔑地稱張士平為“鄉巴佬”,並把他和一眾高管堵在辦公樓裡整整7個小時。事後回憶起這件事,張士平曾笑著說,當時有一名情緒激動的工人質問他:“為什麼遲到半個小時被扣了一天的工資?”他的回答很簡單:“這要是在我以前的工廠裡,要被扣一個月。”

為逆轉而生的山東首富張士平,能否再次逆天改命?

為了激勵工人,他還設立了獎勵制度,超出生產力的員工不僅獲得了比以往多幾倍的工資,升職也很快,而那些懶惰的工人則被他毫不留情地與原來的廠長、副廠長一同辭退。這種鐵腕管理降低了生產環節的浪費,使企業效率最大化,從而轉化為成本優勢。

為了節約成本,張士平還幹過一件“驚天動地”的事——自建電廠。2000年前後,全國製造業高速發展,政府電網電力緊缺,電力資源不僅貴,供給還不足,魏橋就經常因為限電不得不停工。

被逼無奈之下,張士平開始籌備自己的電網。這一舉動引起了國家電網的關注,遭到他們的強烈反對,畢竟,從來沒有人會向張士平這麼瘋狂,連電廠都想自己建造。電網局找到張士平談話,表示如果他繼續建造電廠,以後國家電網將不再為魏橋供電,誰知他完全沒有被嚇住,反而認為這是一個機會。

事後證明,張士平又對了。電廠建成之後,魏橋不僅獲得了穩定的電力供應,還將自己此前最大的能源開支直接降低1/3。不過,張士平最大的收穫並不止這些。因為生產的電力過剩,他決定成立“中國宏橋”,跨入電解鋁行業。

電解鋁行業最大的成本就是用電,而張士平最不缺的就是電,再加上自己發電成本極低,中國宏橋很快就成了電解鋁行業的一匹黑馬。2015財年,整個有色今屬產業陷入嚴重過剩,商品價格大幅下降,行業內所有企業都愁雲慘淡,只有魏橋創業與中國宏橋,不僅將自己的全球排名大幅提升了71個位次,還逆市實現令人驚歎的收益。

如今,中國宏橋已經是全球鋁業的霸主,蘋果手機90%的鋁手機殼都來自於中國宏橋。


為逆轉而生的山東首富張士平,能否再次逆天改命?


對自己摳,對員工卻很大方

張士平這一輩子,不是在翻盤就是走在翻盤的路上,可細究起來你會發現,他的經商哲學實際上簡單到不能再簡單:只要你能做出比別人便宜、比別人好,還是人們生產生活必須的東西,任何行業都可以做成好生意。

張士平一生都在自己瞭解的幾個“夕陽產業”裡打拼,對“互聯網”“房地產”這些蒸蒸日上但自己不瞭解的行業明確表示拒絕。在他看來,製造業才是國家發展的最重要支撐,如果沒有這些,金融再繁榮也是假象,而且,魏橋的核心領導幹部和幾百名管理骨幹,包括他自己,都不具備駕馭本行業之外產業的能力。

無論是在生意場還是生活中,張士平都將這種簡單的價值觀發揮到了極致。

2017年,他以650億的身價登上胡潤排行榜,但直到2017年,他都只用著一部200塊錢的“老人機”。當然,蘋果手機他也會隨身帶一部,但那只是為了介紹“蘋果手機90%的鋁手機殼都來自於中國宏橋”的。

張士平很少應酬,不管是擁有多少資產,依舊最愛吃家鄉魏橋的蘿蔔乾和炒花生,他也從來不穿名牌,生活裡充斥著的只有“簡樸”兩個字,日常出差,也都是一個人拎上包就走。他曾經表示,自己非常看不慣有了職位、財富或權勢就帶上一大班隨從講風頭和排場的人。

“管理、紀律和作風都是上行下效。如果一個領導出行要有十幾個跟班,這種作風,何談企業的效率和成本控制?不用想都明白。”張士平說。

為逆轉而生的山東首富張士平,能否再次逆天改命?

不過,張士平對自己摳,對員工卻很大方。在魏橋,張士平很早就承諾為自己的員工實現“家有所居、老有所養、病有所醫、子女有學上”。為了這個承諾,魏橋不但自建了門診醫院、幼兒園及學校等公共設施,對員工低價開放,還自建房屋低價出售給員工。張士平說,職工房子面積最小要達到90 平方米,必須有3居室。他這樣做,是為了鼓勵員工把老人孩子接過來一起住,一家三代人進城安居。

張士平曾說:我的職工是一個小社會,在哪個地方,哪個地方可能就富起來,他是平均富,不是某一個人暴富,我這16萬職工就是16萬個家庭。

這是一位艱苦樸素的實業家,他的一生幾乎都能在逆境中翻盤。與人鬥、與市場鬥、與體制鬥,一路從最底層“鬥”到金字塔尖,憑藉的就是一股堅韌不拔的韌勁。如今,這位人生戰士正躺在病房裡,願他能完成人生中的又一次驚天大逆轉......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