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逐步擺脫俄製發動機,國產發動機研發步伐變快,差距逐漸縮小'

"

作為戰鬥機的重要組成部分,航空式發動機的研製在所有的動力裝置中應該是最困難的,不僅研發的週期時間長,資金投入巨大,而且對航空技術的要求也很高,研發過程中的風險也很多。一般來說,航空發動機可以分成三種,一類是推動力在3000公斤以下的小推力型發動機,一類則是在6000-9000公斤的中推力式發動機,最後的一種的大推力發動機的推力在11000-15000之間。目前我國自主研製出來的渦扇-10和渦扇-15就是大推力型的發動機,而中推型的話主要是還在研發中的渦扇-19。

"

作為戰鬥機的重要組成部分,航空式發動機的研製在所有的動力裝置中應該是最困難的,不僅研發的週期時間長,資金投入巨大,而且對航空技術的要求也很高,研發過程中的風險也很多。一般來說,航空發動機可以分成三種,一類是推動力在3000公斤以下的小推力型發動機,一類則是在6000-9000公斤的中推力式發動機,最後的一種的大推力發動機的推力在11000-15000之間。目前我國自主研製出來的渦扇-10和渦扇-15就是大推力型的發動機,而中推型的話主要是還在研發中的渦扇-19。

逐步擺脫俄製發動機,國產發動機研發步伐變快,差距逐漸縮小

​雖然現在我們有如此多款自己研發的發動機,但是很長一段時間裡面我們是要依靠從俄國引進發動機的。俄國因為發展早,所以擁有一套完善的研發體系,生產力很高,基本上可以達到批量化的製造,但是這點往往會帶來發動機的使用壽命問題。幾乎所有我國從俄國進口的發動機都有這個問題。比如在殲10上使用的AL-31FN,根據官方說法,它們的平均使用時間只有990個小時,而這個數字在實際使用中,只有不到750小時。按照一架普通的戰鬥機壽命為20年來算,在戰鬥機的正常使用年限中,大約需要更換四部發動機。而這樣的耗損很難改進,因為這個是發動機本身的問題,製作細節不到位是俄國發動機的通病。因此,我國開始走上發動機自主研發的道路。

"

作為戰鬥機的重要組成部分,航空式發動機的研製在所有的動力裝置中應該是最困難的,不僅研發的週期時間長,資金投入巨大,而且對航空技術的要求也很高,研發過程中的風險也很多。一般來說,航空發動機可以分成三種,一類是推動力在3000公斤以下的小推力型發動機,一類則是在6000-9000公斤的中推力式發動機,最後的一種的大推力發動機的推力在11000-15000之間。目前我國自主研製出來的渦扇-10和渦扇-15就是大推力型的發動機,而中推型的話主要是還在研發中的渦扇-19。

逐步擺脫俄製發動機,國產發動機研發步伐變快,差距逐漸縮小

​雖然現在我們有如此多款自己研發的發動機,但是很長一段時間裡面我們是要依靠從俄國引進發動機的。俄國因為發展早,所以擁有一套完善的研發體系,生產力很高,基本上可以達到批量化的製造,但是這點往往會帶來發動機的使用壽命問題。幾乎所有我國從俄國進口的發動機都有這個問題。比如在殲10上使用的AL-31FN,根據官方說法,它們的平均使用時間只有990個小時,而這個數字在實際使用中,只有不到750小時。按照一架普通的戰鬥機壽命為20年來算,在戰鬥機的正常使用年限中,大約需要更換四部發動機。而這樣的耗損很難改進,因為這個是發動機本身的問題,製作細節不到位是俄國發動機的通病。因此,我國開始走上發動機自主研發的道路。

逐步擺脫俄製發動機,國產發動機研發步伐變快,差距逐漸縮小

​太行發動機,也就是渦扇10,是我國自產的第三代軍用航空渦扇發動機,在我國航發事業中具有重要的位置,因為在此之前我國一直製作的是渦噴式發動機,從這款開始才有了渦扇發動機。渦扇10從上個世紀八十年代開始列入研發,到2005年正式完成了定型考核,這20多年間發生了將近200多項技術問題。根據具體裝配武器的不同,太行系列主要包括渦扇-10,渦扇10A,渦扇10B等型號。渦扇10的最大推力可以達到14噸,已經達到和國外同種類型發動機的水平。

"

作為戰鬥機的重要組成部分,航空式發動機的研製在所有的動力裝置中應該是最困難的,不僅研發的週期時間長,資金投入巨大,而且對航空技術的要求也很高,研發過程中的風險也很多。一般來說,航空發動機可以分成三種,一類是推動力在3000公斤以下的小推力型發動機,一類則是在6000-9000公斤的中推力式發動機,最後的一種的大推力發動機的推力在11000-15000之間。目前我國自主研製出來的渦扇-10和渦扇-15就是大推力型的發動機,而中推型的話主要是還在研發中的渦扇-19。

逐步擺脫俄製發動機,國產發動機研發步伐變快,差距逐漸縮小

​雖然現在我們有如此多款自己研發的發動機,但是很長一段時間裡面我們是要依靠從俄國引進發動機的。俄國因為發展早,所以擁有一套完善的研發體系,生產力很高,基本上可以達到批量化的製造,但是這點往往會帶來發動機的使用壽命問題。幾乎所有我國從俄國進口的發動機都有這個問題。比如在殲10上使用的AL-31FN,根據官方說法,它們的平均使用時間只有990個小時,而這個數字在實際使用中,只有不到750小時。按照一架普通的戰鬥機壽命為20年來算,在戰鬥機的正常使用年限中,大約需要更換四部發動機。而這樣的耗損很難改進,因為這個是發動機本身的問題,製作細節不到位是俄國發動機的通病。因此,我國開始走上發動機自主研發的道路。

逐步擺脫俄製發動機,國產發動機研發步伐變快,差距逐漸縮小

​太行發動機,也就是渦扇10,是我國自產的第三代軍用航空渦扇發動機,在我國航發事業中具有重要的位置,因為在此之前我國一直製作的是渦噴式發動機,從這款開始才有了渦扇發動機。渦扇10從上個世紀八十年代開始列入研發,到2005年正式完成了定型考核,這20多年間發生了將近200多項技術問題。根據具體裝配武器的不同,太行系列主要包括渦扇-10,渦扇10A,渦扇10B等型號。渦扇10的最大推力可以達到14噸,已經達到和國外同種類型發動機的水平。

逐步擺脫俄製發動機,國產發動機研發步伐變快,差距逐漸縮小

​在有了一定的研發能力之後,很快地我國第四代大推力矢量型渦扇發動機也誕生了,它就是渦扇15。這款發動機從2010年開始正式進入大力研發階段,2017年進行了定型的測試。它的研發原型是蘇聯的R-179型發動機,推力在16-18噸左右,推重比可以達到10級,這點可以達到美國F135的水平,但是渦扇15裝載戰機殲20使用的是雙髮式的發動機,所以整體性能要更好一點。

"

作為戰鬥機的重要組成部分,航空式發動機的研製在所有的動力裝置中應該是最困難的,不僅研發的週期時間長,資金投入巨大,而且對航空技術的要求也很高,研發過程中的風險也很多。一般來說,航空發動機可以分成三種,一類是推動力在3000公斤以下的小推力型發動機,一類則是在6000-9000公斤的中推力式發動機,最後的一種的大推力發動機的推力在11000-15000之間。目前我國自主研製出來的渦扇-10和渦扇-15就是大推力型的發動機,而中推型的話主要是還在研發中的渦扇-19。

逐步擺脫俄製發動機,國產發動機研發步伐變快,差距逐漸縮小

​雖然現在我們有如此多款自己研發的發動機,但是很長一段時間裡面我們是要依靠從俄國引進發動機的。俄國因為發展早,所以擁有一套完善的研發體系,生產力很高,基本上可以達到批量化的製造,但是這點往往會帶來發動機的使用壽命問題。幾乎所有我國從俄國進口的發動機都有這個問題。比如在殲10上使用的AL-31FN,根據官方說法,它們的平均使用時間只有990個小時,而這個數字在實際使用中,只有不到750小時。按照一架普通的戰鬥機壽命為20年來算,在戰鬥機的正常使用年限中,大約需要更換四部發動機。而這樣的耗損很難改進,因為這個是發動機本身的問題,製作細節不到位是俄國發動機的通病。因此,我國開始走上發動機自主研發的道路。

逐步擺脫俄製發動機,國產發動機研發步伐變快,差距逐漸縮小

​太行發動機,也就是渦扇10,是我國自產的第三代軍用航空渦扇發動機,在我國航發事業中具有重要的位置,因為在此之前我國一直製作的是渦噴式發動機,從這款開始才有了渦扇發動機。渦扇10從上個世紀八十年代開始列入研發,到2005年正式完成了定型考核,這20多年間發生了將近200多項技術問題。根據具體裝配武器的不同,太行系列主要包括渦扇-10,渦扇10A,渦扇10B等型號。渦扇10的最大推力可以達到14噸,已經達到和國外同種類型發動機的水平。

逐步擺脫俄製發動機,國產發動機研發步伐變快,差距逐漸縮小

​在有了一定的研發能力之後,很快地我國第四代大推力矢量型渦扇發動機也誕生了,它就是渦扇15。這款發動機從2010年開始正式進入大力研發階段,2017年進行了定型的測試。它的研發原型是蘇聯的R-179型發動機,推力在16-18噸左右,推重比可以達到10級,這點可以達到美國F135的水平,但是渦扇15裝載戰機殲20使用的是雙髮式的發動機,所以整體性能要更好一點。

逐步擺脫俄製發動機,國產發動機研發步伐變快,差距逐漸縮小

​目前我國最新一代渦扇發動機就是前段時間曾公開照片的渦扇19。從現有資料來看,渦扇19使用的是3級風扇,推重比可以達到11,推力也應該在11噸以上。除此之外,渦扇19也將針對發動機的零件耗損問題進行改進。根據消息稱,這款代表我國航發最新水平的渦扇19預計將在2025年完成定型,很有可能裝備在殲31上。有人就曾預測過,如果兩臺渦扇19搭載到殲31上,將會產出大約24噸的推動力,使得殲31能夠達到1500公里的打擊半徑,到時候這款發動機就可以剋制掉殲31本身的性能缺陷,從而讓它發揮出真正的價值。但就算到時候這個預測真的實現,要達到實際量產化還是需要一定的時間才能做到。(牧夷嘉樹)

"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