僱主責任保險解析

再次來聊聊僱主責任保險的保險內容,僱主責任險和團體險的區別,瞭解僱主責任險在轉移企業對員工的賠償風險方面有怎樣的重要意義。僱主責任險保障的就是企業對自己員工的依法賠償的責任風險,它的保障範圍有員工在工作期間或從事與工作有關的事情時,因意外導致的死亡、傷殘及醫療費用,員工因工作關係罹患職業病以及因此產生的誤工費用,以上就是僱主責任險主要的保障內容。

僱主責任保險解析

從僱主責任險的保障範圍來看,除了職業病和誤工費外,對於意外的保障跟我們平常經常見到的一個險種很像,那就是團體意外險,僱主責任險和團體意外險都是保障員工的意外傷害和意外醫療,但是這兩個險種卻有著本質的區別。

先來看看僱主責任險和團體意外險的區別,首先從保險主體來看,團體意外險的投保人是企業,被保險人是每個員工,而僱主責任險的投保人是企業,被保險人仍然是企業,這就說明兩個險種起到的作用是不同的,一旦發生理賠保險公司的賠付對象也會不同。

案例:

在2015年的時候,遼寧沿海地區有一位船東其船上僱了幾個船員,船東按照團體意外險給每個船員都投保了80萬的人身意外身故,在一次出海的過程中發生了意外有兩名船員身故了,保險公司在查明事故原因後認為屬於保險責任,很痛快的就給船員的家屬各賠了80萬。本來傳統以為保險公司賠完就沒事了,結果船員的家屬又把船東告上了法庭,理由是保險公司雖然給了賠付,但是船東作為僱主沒有履行賠償義務,船東應該再賠一筆錢,法院經過判決認為船東所購買的團體意外險被保險人是船員個人,保險公司給家屬的賠付只是被保險人死亡後對受益人的正常理賠並沒有分擔船東的賠償責任,所以船東應該繼續承擔相應的賠償,最終法院判定船東再給每位船員16萬元的金額向家屬進行賠償。

從這個案例中我們可以清楚地看到團體意外險,因為被保險人是船員個人,他的賠償並沒有轉移企業本身去承擔的賠償風險,反過來,假設當時船東投保的是僱主責任險,由於僱主責任險的被保險人仍然是船東,正常的理賠流程應該是船東跟保險公司的理賠人員一同和船員家屬商討賠償金額如果這個金額是在保險限額之內,那麼在船東賠償完之後,保險公司根據這個金額再向船東進行補償,可以看到整個的理賠過程中船東已經履行了自己的賠償義務,保險公司怎麼賠償船東那就和家屬沒有直接關係了,所以說僱主責任險真正的解決了企業對其員工的賠償責任風險。在實際操作中,保險公司也可以向死者家屬直接進行賠償,但這個過程也相當於是由企業來進行賠償的,賠償完畢之後法院也不會支持家屬再次向企業索賠的請求了。

其次,僱主責任險對於理賠的界定和團體意外險也有不同,僱主責任險所能賠付的意外事件一定是和工作有關企業需要承擔賠償責任的,比如員工在出差的過程中開車遭遇車禍,這個事和工作有關的企業需要擔責,僱主責任險也會賠。如果企業在休假期間開車自己去外地旅遊遭遇了車禍,那這個意外事故和工作無關,企業本身是不需要擔責的,那麼僱主責任險就不會賠償,而且企業本身也是不需要向員工進行賠償的。而團體意外險在賠償的時候是沒有與工作有關的這個限制的,只要意外事件符合保單要求就可以進行理賠。所以說僱主責任險和團體意外險有本質的區別,雙方各有利弊,我們在進行企業的人員風險規劃的時候,可以考慮用僱主責任險解決企業自身的賠償責任風險,用團體意外險作為一種福利,因為這兩種保險理賠的時候是不衝突的可以一起賠付。

以上是僱主責任險和團體意外險的區別,我們再來聊聊僱主責任險和工傷保險之間的關係,工傷保險是社保的一種,由當地相關部門認定工傷之後,社保就會進行一次性的賠付。有人問工傷賠付了之後,僱主責任險是否還賠或者說是否在賠償金額中又扣除了工傷已經賠付的那一部分,接下來就來解釋一下這兩者的關係。

這裡有個前提,如果認定了工傷,那麼引發工傷的事故一定是和工作有關,從保障範圍上來講,僱主責任險就一定會賠付的。那麼要清理僱主責任險和工傷保險的這種賠付關係,我們只需要抓住兩個點就行。

第一,僱主責任險保障的是企業的賠償責任風險在限額內,企業實際賠償多少?保險公司就補償企業多少。

第二,保險是一種經濟補償,是不允許投保人和被保險人通過保險來獲利的,結合這兩點我們來舉個例子,你就明白僱主責任險和工傷保險制度之間的關係了。

假如某企業投保僱主責任險而且限額充足,某一次工傷事故造成了員工身故,工傷保險直接給家屬賠了20萬,企業經過協商又賠了家屬80萬,家屬一共拿到100萬。那麼保險公司會根據企業所賠付的金額給企業理賠80萬企業相當於沒有損失,如果在這起事故當中,企業直接給家屬賠了80萬然後經過協商,工傷保險的20萬給了企業,那這個時候相當於企業的實際賠償支出是60萬,那麼僱主責任險也只能給企業補償60萬保證企業沒有損失,同時也不允許企業通過僱主責任險的理賠來獲利。

講了這麼多僱主責任險的優點,那麼僱主責任險如何投保呢?都需要向保險公司提交哪些詢價材料?其實在詢價材料上,僱主責任險和團體意外險基本是一致的,都需要企業名稱,員工人數,員工的工種分類以及每個員工配置的限額。有的時候還會向公眾責任險一樣,設定累計賠償限額和每次事故賠償限額,在真正投保的時候,除了填寫投保單位還需要提供員工的名單,這裡包括名字和身份證號碼。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