圖片中的昆明記憶(1992~1999)

雲南白藥 建築 昆明機床 張三丰 雲南人民出版社 2017-05-06
圖片中的昆明記憶(1992~1999)圖片中的昆明記憶(1992~1999)

(1992-1999)

1992年4月的一天,在政府機關上班的小胡突然發現單位的圍牆在一夜之間拆除了,被很多鋪面取而代之……

就在三個月前,鄧小平發表了“南方談話”。

1992年1月18日至2月21日,鄧小平視察武昌、深圳、珠海、上海等地時,並就一系列重大問題發表了講話。除了論述社會主義的本質、姓"資"姓"社"的標準等問題外,還提出要搞好社會主義的市場經濟。

圖片中的昆明記憶(1992~1999)

1993年8月8日昆明·出口商品交易會

圖片中的昆明記憶(1992~1999)

1992年7月昆明·昆明市最早的炒房者

圖片中的昆明記憶(1992~1999)

1992年昆明·人頭攢動的年貨街

昆明60年曆程最重要的標誌性事件是之一是步入市場經濟時代。這個轉折給昆明帶來最為深刻的社會變化。

圖片中的昆明記憶(1992~1999)

昆明捲菸廠生產車間,當時生產的

“春城”牌香菸,被昆明人戲稱為“青蛙皮”。

圖片中的昆明記憶(1992~1999)

昆明火柴廠

圖片中的昆明記憶(1992~1999)

昆明·機床廠生產的新型機床

圖片中的昆明記憶(1992~1999)

1998年昆明·關上街子天

(昆明的“街”讀 gāi)

1997年10月新開張的紅聯超市,是昆明首家大型超市。讓市民感受到了一種多元購物的快樂與富足。

圖片中的昆明記憶(1992~1999)

1997年昆明·紅聯超市

儘管之後幾年,世界連鎖零售業的大量進駐,讓紅聯的精彩沒能繼續,但它已經在昆明的零售業發展史上書寫下了獨特的一頁。

圖片中的昆明記憶(1992~1999)

1999年昆明·第一家外資零售企業沃爾瑪開業

地方經濟的發展方向可以和宏大敘事主題保持一致,但須保持自己的節奏和特色。

圖片中的昆明記憶(1992~1999)

20吋山茶牌彩電

雲南四朵金花在中國消費品第一波市場(家電進入家庭)中脫穎而出,卻在第二代家電(技術含量更高)中銷聲匿跡,意味著昆明60年經濟歷史中存在的技術裂痕難於彌合。

昆明60年技術史的混濁和薄弱是昆明60年經濟史的另一面。

第三波家電浪潮(國際化)掩襲而來時,才知道60年的等待只能換來一次擦肩而過,也許再來一個60年才能換來一次真情擁抱。

圖片中的昆明記憶(1992~1999)

雲南紡織廠生產的新產品的確良平紋細布,具有挺、滑、爽的優點,在當時深受群眾喜愛,供不應求。

圖片中的昆明記憶(1992~1999)圖片中的昆明記憶(1992~1999)圖片中的昆明記憶(1992~1999)

從股市開啟到21世紀前10年,股市為國企籌資做出了很大的貢獻,但在市場資源優化配置的認識前提下,股市為國企改革和市場化競爭生態做出的價值貢獻卻莫衷一是。問題不在於股市本身,而在於以什麼樣的面目進入股市和怎麼個玩法的問題。

昆明機床股份有限公司於1993年10月19日正式成立,並於1993年11月在香港上市發行 H 股。1993年12月在上海上市發行 A 股。

1993年5月3日,雲南白藥廠進行現代企業制度改革,成立雲南白藥實業股份有限公司。

公司於1993年11月首次向社會公眾發行股票2000萬股(含20萬內部職工股),定向發行400萬股,發行價格3.38元/股,發行後總股本8000萬股。

1996年10月公司更名為雲南白藥集團股份有限公司。公司於2006年5月29日實施股權分置改革。

圖片中的昆明記憶(1992~1999)

1993年3月1日,隨著糧食價格開放,糧食價格市場化,實行了半個多世紀的居民購糧本退出人們的生活。

圖片中的昆明記憶(1992~1999)

“淡泊明志”——徐洪剛書法作品

圖片中的昆明記憶(1992~1999)

1993年8月17日,徐洪剛與歹徒鬥爭受重傷。經過近40天的搶救、治療、護理,瀕於死亡的他奇蹟般地康復了。

圖片中的昆明記憶(1992~1999)

1994年昆明·西南商業大廈開業慶典

圖片中的昆明記憶(1992~1999)

昆明·螺螄灣小商品批發市場

圖片中的昆明記憶(1992~1999)

1994年4月1日昆明·購買國債的市民

圖片中的昆明記憶(1992~1999)

1992年2月18日,5萬多名中外來賓雲集昆明,

參加了在這裡舉行的規模空前的文藝盛會

“第三屆中國藝術節”。

圖片中的昆明記憶(1992~1999)

1992年2月18日昆明·第三屆中國藝術節的演出

1996年6月5日,國際展覽局在法國巴黎召開第119次全體會議,一致通過1999年的世界園藝博覽會在中國雲南省昆明市舉辦。至此,我國申辦1999年世博會的程序性工作全部完成,雲南省也進入了全面的籌備階段。

圖片中的昆明記憶(1992~1999)

1999年,為迎接世博會,昆明的城市面貌完成了一次歷史性的蛻變。

市區新增加綠地190公頃,629萬盆鮮花擺放到昆明的街頭,10個公園披上新綠。

盤龍江、大觀河沿岸出現了綠化帶,4月15日,盤龍江沿江綠化帶工程竣工。

昆明市內的主要街道得到了改擴建並鋪上了彩色的地磚。已經消失了很多年、象徵昆明傳統文化精神的金馬碧雞坊、忠愛坊再次出現在市民的眼前。

從昆明火車站通往世博園的主幹道北京路公共交通示範線路建成通車,同時還新增加了300輛公交車,市區線路全部實行無人售票。

圖片中的昆明記憶(1992~1999)

1995年4月29日昆明·無人售票公共汽車首日營運

對昆明市民來說,生活中發生的重要變化不僅是這些。1999年,世博會在昆明成功舉辦,印證了基辛格博士當年的那個像謎一樣的英文單詞——travel(旅遊)。旅遊改變了昆明和昆明人。

圖片中的昆明記憶(1992~1999)

1999年昆明·世界園藝博覽會

圖片中的昆明記憶(1992~1999)

1999年昆明·世界園藝博覽會紀念幣

在多年以後的文化記憶中,愛的表述是如此強烈。1998年,“泰坦尼克號”駛進了昆明人的心靈港灣。

昆明的電影院裡放映美國好萊塢作品《泰坦尼克號》,一艘20世紀初世界上最大的號稱“永不沉沒”的豪華客輪,在優雅的音樂伴奏和此起彼伏的驚恐尖叫聲中沉入北大西洋海底。一起沉下去的,還有年輕的流浪畫家傑克·道森與貴族小姐羅絲的愛情。愛情絕唱永不沉沒。

當昆明觀眾百感交集地走出影院的時候,他們分明感受到了這個商業世界有一種細細的哀傷如出一轍。

圖片中的昆明記憶(1992~1999)

1998年風靡一時的美國電影《泰坦尼克號》

圖片中的昆明記憶(1992~1999)

1992年昆明·崔健演唱會現場

1997年12月28日,南過境高架公路、二環路北廂工程、興苑路和“一二·一”大街通車;龍泉路改擴建工程和小菜園立交橋開工。

圖片中的昆明記憶(1992~1999)

小菜園立交橋

圖片中的昆明記憶(1992~1999)

1998年昆明·最後的蜂窩煤

從班固的《漢書》出現“修學好古,實事求是”開始,經過孫中山“時代潮流、浩浩蕩蕩”的實事求是、毛澤東的“馬克思主義同中國革命實際相結合”的實事求是,再到了鄧小平的“社會主義本質是發展生產力”的實事求是。

100年的曲折發展中,時代領袖和社會精英都以偉大的實踐對“實事求是”這一中國哲學和歷史命題作出了卓越的回答。

這種回答將隨著時代的演變而產生與時俱進的軌跡。“實事求是”是永遠的臺階,中國的事業就是踩著它一步步往上走。

以此照和這段話紀念鄧小平開啟的改革開放時代。

圖片中的昆明記憶(1992~1999)

1997年昆明·老奶奶在報紙上看到鄧小平逝世的消息

翠湖是昆明風景中最有表情的容顏。

圖片中的昆明記憶(1992~1999)

1994年報道:“海鷗老人”吳慶恆,是一個化工廠的退休工人。他孤身一人,以海鷗為寄託,海鷗一來,他每天都步行10多裡,從所住的西郊,走到翠湖喂海鷗,天天如此,一直餵了10年。他拿出308元退休工資的一半來做鷗糧,他和海鷗建立了近乎神話般的感情。1995年過世。

圖片中的昆明記憶(1992~1999)

翠湖公園

夾縫中的鐵軌兩邊形成了城市中的一塊頑疾:棚戶區。

這裡擠滿了進城謀生的“邊緣人”,這是些因生活的擠壓只能選擇在此暫時蝸居的人們,有的人來了又走了,有的人卻再也走不出去……

他們每天沿這條鐵軌向左走或向右走,各自走向他們夢想中的車站。

圖片中的昆明記憶(1992~1999)

1996年昆明·米軌沿線棚戶區

沿襲一個世紀的昆明傳統居民生活形態,在20世紀80年代末期紛紛退出這個城市。

圖片中的昆明記憶(1992~1999)

20世紀90年代初昆明·即將拆遷的金碧路老宅院

圖片中的昆明記憶(1992~1999)

20世紀90年代初昆明·盤龍江邊的民居

圖片中的昆明記憶(1992~1999)

20世紀90年代昆明·百寶丹大藥房

相傳吳井的水清冽甘甜。有一對心地善良的老人靠賣井水為生。

一天,雲遊四海的張三丰路過此地,口渴難耐,就上前討水喝,老兩口讓他喝個夠。張三丰喝夠以後,一摸口袋發現沒錢,見老兩口敦厚善良,就一甩長袍,把這兩眼水井變成美酒飄香的酒井,老兩口和附近百姓靠著兩眼酒井過上了好日子。

後來張三丰再來到這裡時,守井的老人已經去世,他的兒子抱怨只有酒沒有酒糟餵豬。張三丰聽到他兒子的抱怨後很生氣,拂袖而去。第二天兩眼酒井變回了水井。

後來有人在牆上發現了一首詩:

天高不為高,人心比天高;

清泉當酒賣,還嫌豬無糟

圖片中的昆明記憶(1992~1999)

20世紀90年代昆明·世代用吳井水生活的市民

社會變革和轉型期間,最大變化莫過於作為個體的人的權利獲得尊重和保障,很多權利和尊嚴逐步確認。

圖片中的昆明記憶(1992~1999)

1993年昆明·維新街的搬遷戶

站在時間的背後,仍然找不到河流飛奔的祕密,亦無法抓住一把塵埃落定的歲月。曾經的視野連同村莊一同跌落和消亡。最後的命運劫數已經需要更廣闊的力量和更深邃的藝術來解讀。

圖片中的昆明記憶(1992~1999)

昆明東郊鳥瞰圖

圖片中的昆明記憶(1992~1999)

昆明青雲街

圖片中的昆明記憶(1992~1999)

建於20世紀初的法式建築

昆明巡津街甘美醫院舊址

地方歷史60年的記憶價值,為國家經驗同樣提供寶貴的鏡鑑。如何從一個傳統的國家中脫胎換骨,又避免那種外來基因的排異反應,是現代和傳統之間的辯證法。

如果說國家正處於全球化實驗室的進程中,那麼,地方實踐同樣具有麻雀雖小五臟俱全的生理切片般的歷史價值,並能以此洞見更為廣闊和深邃的現實。

圖片中的昆明記憶(1992~1999)

位於關上巫家壩機場旁的農村自由集市,

曾一度繁榮,現已關閉。

吆喝者和上帝在同一個平凡的早晨醒來,他無意識地做出了耶穌的姿勢來推銷自己的服裝。

圖片中的昆明記憶(1992~1999)

1995年昆明·武成路的服裝小販

圖片中的昆明記憶(1992~1999)

寶善街

圖片中的昆明記憶(1992~1999)

1996年5月1日昆明·交警開始使用新手勢指揮交通

圖片中的昆明記憶(1992~1999)

1992年昆明·隨著市場經濟的深入人心,

剛剛興起的彩票潮席捲昆明大地。

圖片中的昆明記憶(1992~1999)

1993年4月昆明·大觀河航道被堵塞

昆明對春天有著知識產權,斗南花卉就是昆明春天的產業品牌。

1999年昆明·呈貢斗南花市

全國最大的鮮切花交易中心主導著全國的批發價

昆明人過日子是自己過自己的,自己舒服愉快就行,不講究那麼多,不在乎什麼儀式,也不管別人怎麼看。野鶴閒雲慣了,天生等著被改造的樣子。但是,昆明的味道卻是很好。

20世紀90年代初昆明·市民早餐

20世紀90年代初昆明

拆遷前的同仁街賣醃橄欖的老大媽

20世紀90年代昆明·知名的專業修鞋鋪

在全球化的語境當中,經典的現代化理論日益受到現實的挑戰,不僅傳統和現代,西方和東方這兩組二元對立的概念同樣面臨質疑,而且那種從傳統向現代化的單線進化模式,也不能對真實世界發生的現象進行有說服力的解釋。

傳統未必落後,現代未必等於先進。所謂現代化也不能憑空從另外一個軀殼中跳出。割捨了緣由和根源的東西跳出來會嚇死人,而現代化進程本身不斷充滿張力和矛盾,需要演化,也許演化更接近某種二元對立事物的關聯狀態,就像化學反應中的"熵"。

在這種“熵”的背後,時代的大吊車虎視眈眈,時代前進的明暗線交錯進行……

面臨現代與傳統的衝突、融合,啟蒙時代並未結束。

1992年昆明·東風西路

開發商們在開發時,往往承諾保護文化,但是他們都背叛了。

不能說造成這種記憶喪失的開發商沒有貢獻:地方史由於文化表徵的消失,而產生了某種蒼涼和神祕。從而讓人們產生了想象,並繼續等待想象的喪失。

1995年昆明·大觀街上這種帶外走廊的建築

和其精湛的裝飾藝術,是老昆明傳統建築的經典

大地和大地上的城市、建築和景觀從來就是人們世界觀和價值觀的投影,是社會形態的符號和反映,也是人與自然相互作用的界面,是自然史和文化史中人的本質的反映,特別是那些體現著地方特色的古建築和歷史街區。

然而,包括武成路在內的很多歷史街區還是消失了,在共同的努力下,一併消失的還有一個個溫暖無比的過去的街道。

1995年昆明·武成路上的燒餅攤

1995年昆明·武成路——桑梓巷的拆房現場

在抗日戰爭時期,中國近代學者研究民居建築的著作《中國古建築民居圖典》一書中有22座龍頭村的民居建築。

1997年昆明·龍頭村桂家大院

1999年正月初九昆明·金殿廟會

20世紀90年代昆明·東站“民族大團結”雕像

(21世紀初拆除)

畫架上的溫情昆明

《大觀街景》油畫 董錫漢

《金碧路老牆》油畫 曾曉峰

《昆明北站郊外雪景》油畫 蘇新宏

《勝利堂雪景》油畫 熊傳政

《五百里滇池》油畫 劉自鳴

「本節完」

- 這份歷史,值得珍藏,戳此購買 -

- 收穫更多昆明記憶 -

文章圖片和文字摘自

《昆明六十年記憶》(彭磊 編著)

雲南人民出版社2010年第一版

2014年第三次印刷

文字整理:默默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