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性代表不了整個國家水平,只能代表自己

俞敏洪 新東方學校 孟母 孟子 儒家 丁丁心理 2018-12-01


女性代表不了整個國家水平,只能代表自己



01 俞敏洪可以是教父,但不是上帝

最近俞敏洪的一句“現在中國是因為女性的墮落,導致整個國家的墮落”引發了網絡上齊刷刷的不滿。

大抵是網絡暴力和鍵盤俠見多了,很多理性人士並沒有第一時間diss,而是擔心斷章取義,畢竟這怎麼也不像一個自稱為“教育家”的言論。

於是認真去看了前後上下文,結果很遺憾地發現,並沒有誤解他。

俞敏洪的意思大體如下:

如果中國所有女人挑選男人的標準,是男人會背唐詩宋詞,那麼所有男人都會把唐詩宋詞背得滾瓜爛熟;

如果中國所有的女人都說中國男人就是要他賺錢,至於他良心好不好我不管,那所有的中國男人都會變成良心不好、但是賺錢很多的男人。

一個國家到底好不好,我們常常說在於女性,就是這個原因。

現在中國是因為女性的墮落,導致了整個國家的墮落。

一石激起千層浪,當俞敏洪意識到不妙的時候,馬上出來澄清和解釋:

一個國家的女性的水平,就代表了國家的水平。女性素質高,母親素質高,就能夠教育出高素質的孩子。男性也被女性的價值觀所引導,女性如果追求知性生活,男性一定會變得更智慧;女性如果眼裡只有錢,男性就會拼命去掙錢,忽視了精神的修煉。女性強則男人強,則國家強。

沒想到卻是畫蛇添足,越描越黑。

簡單來說,“新東方教父”俞敏洪站在全局的角度,以上帝的視角表明:

現在的女性不是頭頂半邊天,而是全部,還要背上社會墮落的黑鍋。國家好不好,男人好不好,孩子好不好,女人要負全責。

新時代的女性們聽了難免打一個冷顫:在社會要求下,已然可以上得了廳堂,下得了廚房,寫得了代碼,殺得了蟑螂,帶得來熊孩子,處得來凶公婆。

然而這些通通還!不!夠!女性還要肩負起決定男性水平甚至提升國家水平的使命,不禁幽幽一聲嘆息:

這屆的女性簡直太太太難了!

女性代表不了整個國家水平,只能代表自己


02 孩子的成長不能只有母親出席


再仔細看這段言論,不難發現俞敏洪的幾個邏輯:

第一,當媽後女性要全權照顧小孩;

第二,女性的引導直接決定男性的追求。

這引發了眾多女性的不滿。

首先,父親缺席的喪偶式育兒中,女性即使已經做到了最好,也無法培養出最好的孩子。

因為工作原因,我接觸的3-12歲兒童、青少年居多,對於這些有著情緒困擾的未成年人,難免要找家長了解情況。

一個很有意思的現象,最初約談父母的時候,有80%的情況是媽媽一個人過來,15%的情況是父母一起過來,爸爸一個人過來的情況屈指可數。

而那些單獨過來的媽媽們,並非全職家庭主婦,大多是上班期間請假來處理孩子的問題。

我習慣性地問:“爸爸呢?”媽媽們總是搖搖頭:“他忙”。

自然,晚上陪孩子寫作業,督促孩子洗漱睡覺的工作更多的也是媽媽在做。

按照俞敏洪的言論,媽媽都這樣負責了,孩子理當是根正苗紅天天向上的好少年了。

然而並沒有。

父親的缺席,不僅導致孩子身上一些諸如勇敢、堅強的特質的缺失,還會導致家庭關係喪失平衡。

當父親缺席過多的時候,母親承擔了更多的責任和壓力,自然會滋生出一些不滿。

當不滿變成抱怨的時候,夫妻關係勢必受到影響。

這個時候,即使父母在孩子面前表現出相安無事,孩子特有的敏銳度也會讓他滋生出不安全感和不符合年齡的成熟。

一位媽媽曾經告訴我,他們夫妻關係破裂很久了,但在孩子面前表現出幸福和諧的樣子。

四年級的女兒有一天告訴她:“媽媽,其實你要是和爸爸分開我會很開心的,你們這樣我都覺得很累。”


女性代表不了整個國家水平,只能代表自己



03 孟母三遷,遷的是孟子不是狗子

其次,女性對男性的影響力只是外因,內因才起決定作用。

海德的歸因理論認為事件的原因有兩種:

一是內因,比如情緒、態度、人格、能力等;

二是外因,比如外界壓力、天氣、情境、他人等。

俞敏洪的成長經歷中,母親李八妹對他的影響非常重要。

她把教育當成俞敏洪生命中最重要的事情。

她帶著八歲的俞敏洪坐船,漂了半個白天和一個黑夜,渡過吳淞口,進入繁華的大上海。

俞敏洪被震驚了,內心有了最篤定的願望:要走出村子,走向更遠的地方。

為了讓老師多關照俞敏洪,讓他考上大學,她給老師孩子當奶孃,一當就是三年。就連最初創建新東方,租用場地,都是李八妹去砍價,每平方米租金一分一毫地算,一年省了幾十萬。

這樣一個強勢又能幹的母親,對俞敏洪的動力激發,乃至後期創造出新東方的神話都起到了積極作用。

這想必是他相信他自己的理論“女性強則男人強”的重要原因。

可是他卻忽略了,縱使母親再厲害,如果沒有他自身的鬥志覺悟和思維,也不會有一個獨一無二的他。

正如孟母三遷,遷出來一位儒家代表人物,遷出中華亞聖,但別忘了,孟母遷的是孟子不是狗子。

朽木不可雕,但俞敏洪自己是可教之輩。自然針對大多的男性也是如此。

如果女性喜歡錢男性就去追逐錢,並且可以獲得成功,那中國女性只要一發聲,GDP早就是世界NO1;

如果女性希望男性有涵養又自律,男性就可以做到,那就不會有那麼多油膩卻自我感覺良好的男人。

要是女性對男性的引導起決定作用,女性簡直可以歡呼:哪裡還用整天忙到吐累到爆,回家拿著指揮棒指揮老公就萬事大吉躺贏了,比轉發錦鯉都有效。

然而,女人決定不了男人,也沒有哪個男人會唯女人命是從。


女性代表不了整個國家水平,只能代表自己


04 女性不是生育角色更不是為男人而活


有人說,這屆的中國女性太不容易:不能老,不能醜,要養好孩子,要照顧好家庭,要自己經濟獨立,要自我提升……

如今,在俞敏洪看來,女人只有和男人發生聯結,為男人而活,才是有價值的。女人的價值在於教育男人,影響男人,改變男人。

女人要背上整個社會的命運,頭頂全部天空,這麼大壓力下的中國女性如何生存呢?

首先,女性承認自己只是一個人,不是超人。女性首先是一個獨特的人,才是一系列的諸如媽媽、妻子、女兒等社會角色的組合。

女性不必物化自己——將女性角色和生育必然聯繫起來;

也不必恐懼——有時候不能勝任一些事情而導致夫妻關係衝突;

更不是做女權主義者——向著男人宣告:老孃什麼都可以,不需要你。

女性只是一類普普通通又與男性不同的人。

可以一邊忙著孩子的學習,一邊擠時間追追偶像劇,可以偶爾拋下亂七八糟的事情,享受一個人的時光,可以在對老公不滿意的時候,發發牢騷。

女性可以在當下眾多的社會要求中,掌握更多選擇的權利

這種權利可以提升女性的內心安全感和自信,讓女性相信,自己有能力掌控自己的生活。

但任何選擇都是出於自由意志的選擇,而不是不得已,不是為了滿足社會角色期待。

女性代表不了整個國家水平,只能代表自己



其次,實現個人成長,追求更多自身價值。

不可否認,女性需要個人成長。

但是這個成長不是為了滿足他人的私利,逃避生活中的不堪忍受,而是為了實現個人價值,而價值是我們在生活中想要做的、想要信奉的。

想成為什麼樣的人,想增強哪些優勢,以及想發展哪些品質,就是在追求成長、實現價值。

這些價值可以和周圍的人有關,但是重點還是你自己,實現價值不是為了改變環境、改變男人、改變社會,只是為了讓自己過上更加幸福的生活。


最後,想用胡適先生的話作為結尾:

你看一個國家的文明,就看他們怎麼對待女人。

作為女性,當遭遇一些不公平對待的時候,不必刻意證明什麼,你已經做得很好了。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