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娛樂至死》成為戳心之痛,唯有理性思考才能實現自我成長'

"

“人們感到痛苦的不是他們用笑聲代替了思考,而是他們不知道自己為什麼笑以及為什麼不再思考。”

"

“人們感到痛苦的不是他們用笑聲代替了思考,而是他們不知道自己為什麼笑以及為什麼不再思考。”

《娛樂至死》成為戳心之痛,唯有理性思考才能實現自我成長

01

相信大部分人都有這樣的體驗:

打開電腦想查點資料,可是還沒查到,就被別的信息吸引了去,時間一點點地過去,一兩個小時了,你才恍然發現,貌似看了很多信息,但是你最初想獲得的信息卻還沒查到。

本來想看看手機上有沒有遺漏重要通知,可是打開卻玩起了遊戲,看了些視頻,刷了會朋友圈……就這樣,時間全都花在娛樂上。

不小心忘帶手機,於是就心神不寧,坐立不安,好像少了魂一樣;帶著手機,即使沒事,也要時不時拿出來看會,遊戲、視頻、各種推送總是接踵而至……

“我們將毀於我們所熱愛的東西”,人們已經變得不借助媒介就很難發現或者瞭解事情,人類的思維方式發生了重大的變化。

這個觀點來自於《娛樂至死》,該書是1985年美國媒體文化研究者、批判家尼爾·波茲曼出版的關於媒介批評的書,書中寫到了美國社會由印刷主宰轉變為電視主宰的狀況,從而導了致社會公共話語權由曾經的理性、秩序、邏輯性,日漸成為脫離語境、膚淺、碎片化的表現形式。

"

“人們感到痛苦的不是他們用笑聲代替了思考,而是他們不知道自己為什麼笑以及為什麼不再思考。”

《娛樂至死》成為戳心之痛,唯有理性思考才能實現自我成長

01

相信大部分人都有這樣的體驗:

打開電腦想查點資料,可是還沒查到,就被別的信息吸引了去,時間一點點地過去,一兩個小時了,你才恍然發現,貌似看了很多信息,但是你最初想獲得的信息卻還沒查到。

本來想看看手機上有沒有遺漏重要通知,可是打開卻玩起了遊戲,看了些視頻,刷了會朋友圈……就這樣,時間全都花在娛樂上。

不小心忘帶手機,於是就心神不寧,坐立不安,好像少了魂一樣;帶著手機,即使沒事,也要時不時拿出來看會,遊戲、視頻、各種推送總是接踵而至……

“我們將毀於我們所熱愛的東西”,人們已經變得不借助媒介就很難發現或者瞭解事情,人類的思維方式發生了重大的變化。

這個觀點來自於《娛樂至死》,該書是1985年美國媒體文化研究者、批判家尼爾·波茲曼出版的關於媒介批評的書,書中寫到了美國社會由印刷主宰轉變為電視主宰的狀況,從而導了致社會公共話語權由曾經的理性、秩序、邏輯性,日漸成為脫離語境、膚淺、碎片化的表現形式。

《娛樂至死》成為戳心之痛,唯有理性思考才能實現自我成長

在書中,波茲曼指出,一切公眾話語權將漸漸地以娛樂的方式出現,併成為一種文化精神。政治、宗教、新聞、體育、教育和商業都心甘情願地成為娛樂的附庸。

書中提到,英國小說家赫胥黎在1932年發表了科幻小說《美麗新世界》,在書中以諷刺的筆法描寫他心目中未來的世界。

赫胥黎為人類的精神世界擔憂:擔心人們在浩如煙海的龐雜信息中變得被動和自私;擔心真理會被掩埋在紛繁無聊的瑣事中;擔心文化會成為“充滿感官刺激、慾望和無規則遊戲的附庸文化”。

總之,人們將“由於享樂失去了自由”,人們將“毀於我們所熱愛的東西”。

不幸的是,這一切,在當今社會日益成為了現實。

"

“人們感到痛苦的不是他們用笑聲代替了思考,而是他們不知道自己為什麼笑以及為什麼不再思考。”

《娛樂至死》成為戳心之痛,唯有理性思考才能實現自我成長

01

相信大部分人都有這樣的體驗:

打開電腦想查點資料,可是還沒查到,就被別的信息吸引了去,時間一點點地過去,一兩個小時了,你才恍然發現,貌似看了很多信息,但是你最初想獲得的信息卻還沒查到。

本來想看看手機上有沒有遺漏重要通知,可是打開卻玩起了遊戲,看了些視頻,刷了會朋友圈……就這樣,時間全都花在娛樂上。

不小心忘帶手機,於是就心神不寧,坐立不安,好像少了魂一樣;帶著手機,即使沒事,也要時不時拿出來看會,遊戲、視頻、各種推送總是接踵而至……

“我們將毀於我們所熱愛的東西”,人們已經變得不借助媒介就很難發現或者瞭解事情,人類的思維方式發生了重大的變化。

這個觀點來自於《娛樂至死》,該書是1985年美國媒體文化研究者、批判家尼爾·波茲曼出版的關於媒介批評的書,書中寫到了美國社會由印刷主宰轉變為電視主宰的狀況,從而導了致社會公共話語權由曾經的理性、秩序、邏輯性,日漸成為脫離語境、膚淺、碎片化的表現形式。

《娛樂至死》成為戳心之痛,唯有理性思考才能實現自我成長

在書中,波茲曼指出,一切公眾話語權將漸漸地以娛樂的方式出現,併成為一種文化精神。政治、宗教、新聞、體育、教育和商業都心甘情願地成為娛樂的附庸。

書中提到,英國小說家赫胥黎在1932年發表了科幻小說《美麗新世界》,在書中以諷刺的筆法描寫他心目中未來的世界。

赫胥黎為人類的精神世界擔憂:擔心人們在浩如煙海的龐雜信息中變得被動和自私;擔心真理會被掩埋在紛繁無聊的瑣事中;擔心文化會成為“充滿感官刺激、慾望和無規則遊戲的附庸文化”。

總之,人們將“由於享樂失去了自由”,人們將“毀於我們所熱愛的東西”。

不幸的是,這一切,在當今社會日益成為了現實。

《娛樂至死》成為戳心之痛,唯有理性思考才能實現自我成長

02當今人們獲取知識呈現的特點

隨著新媒體技術的日益發展,媒介融合的環境下,各種信息渠道變得多樣、龐雜,但是人們獲取的知識卻呈現出令人擔憂的狀態。

1、 信息龐雜,但真正有用的信息並不多。

本來人們接受信息的目的是消除對某一事件的不確定性,但是過量的信息卻適得其反。

例如發生一件熱點事件,在真相沒弄明白之前,各類謠言紛傳,看似信息很多,但是人們想知道的有用內容卻不多,又會讓人感到信息匱乏,無法滿足需求。

2、 無處不在的娛樂讓淺顯和無知成為常態。

原本直播只用在新聞報道上,但是現在很多平臺都開通了直播,由此也產生了一批網紅,引得眾多人追棒。

在那些所謂網紅的背後,鏡頭前雖是美女,但是鏡頭後面卻不盡如此,不少主播“翻車”事件時有發生。

開了美顏、濾鏡是美女,關了卻是大媽或者大叔,各種技術手段不僅能美容、美顏,還能變聲。

另外,不僅有“美”,也催生了各種為吸引人眼球而出現的“扮醜現象”,這些現象不僅沒有引起人們的反感,反而引發了眾多圍觀。

心理學中有個“從眾心理”,指的是個人的觀念與行為在群體的引導和壓力下,不由自主地與多數人保持一致的社會心理現象,也就是俗稱的“隨大流”。無知和淺薄的行為也是能夠引發更多人蔘與的,而且很多人以此為樂。

3、碎化片獲取的不是真正的知識,而是快感。

"

“人們感到痛苦的不是他們用笑聲代替了思考,而是他們不知道自己為什麼笑以及為什麼不再思考。”

《娛樂至死》成為戳心之痛,唯有理性思考才能實現自我成長

01

相信大部分人都有這樣的體驗:

打開電腦想查點資料,可是還沒查到,就被別的信息吸引了去,時間一點點地過去,一兩個小時了,你才恍然發現,貌似看了很多信息,但是你最初想獲得的信息卻還沒查到。

本來想看看手機上有沒有遺漏重要通知,可是打開卻玩起了遊戲,看了些視頻,刷了會朋友圈……就這樣,時間全都花在娛樂上。

不小心忘帶手機,於是就心神不寧,坐立不安,好像少了魂一樣;帶著手機,即使沒事,也要時不時拿出來看會,遊戲、視頻、各種推送總是接踵而至……

“我們將毀於我們所熱愛的東西”,人們已經變得不借助媒介就很難發現或者瞭解事情,人類的思維方式發生了重大的變化。

這個觀點來自於《娛樂至死》,該書是1985年美國媒體文化研究者、批判家尼爾·波茲曼出版的關於媒介批評的書,書中寫到了美國社會由印刷主宰轉變為電視主宰的狀況,從而導了致社會公共話語權由曾經的理性、秩序、邏輯性,日漸成為脫離語境、膚淺、碎片化的表現形式。

《娛樂至死》成為戳心之痛,唯有理性思考才能實現自我成長

在書中,波茲曼指出,一切公眾話語權將漸漸地以娛樂的方式出現,併成為一種文化精神。政治、宗教、新聞、體育、教育和商業都心甘情願地成為娛樂的附庸。

書中提到,英國小說家赫胥黎在1932年發表了科幻小說《美麗新世界》,在書中以諷刺的筆法描寫他心目中未來的世界。

赫胥黎為人類的精神世界擔憂:擔心人們在浩如煙海的龐雜信息中變得被動和自私;擔心真理會被掩埋在紛繁無聊的瑣事中;擔心文化會成為“充滿感官刺激、慾望和無規則遊戲的附庸文化”。

總之,人們將“由於享樂失去了自由”,人們將“毀於我們所熱愛的東西”。

不幸的是,這一切,在當今社會日益成為了現實。

《娛樂至死》成為戳心之痛,唯有理性思考才能實現自我成長

02當今人們獲取知識呈現的特點

隨著新媒體技術的日益發展,媒介融合的環境下,各種信息渠道變得多樣、龐雜,但是人們獲取的知識卻呈現出令人擔憂的狀態。

1、 信息龐雜,但真正有用的信息並不多。

本來人們接受信息的目的是消除對某一事件的不確定性,但是過量的信息卻適得其反。

例如發生一件熱點事件,在真相沒弄明白之前,各類謠言紛傳,看似信息很多,但是人們想知道的有用內容卻不多,又會讓人感到信息匱乏,無法滿足需求。

2、 無處不在的娛樂讓淺顯和無知成為常態。

原本直播只用在新聞報道上,但是現在很多平臺都開通了直播,由此也產生了一批網紅,引得眾多人追棒。

在那些所謂網紅的背後,鏡頭前雖是美女,但是鏡頭後面卻不盡如此,不少主播“翻車”事件時有發生。

開了美顏、濾鏡是美女,關了卻是大媽或者大叔,各種技術手段不僅能美容、美顏,還能變聲。

另外,不僅有“美”,也催生了各種為吸引人眼球而出現的“扮醜現象”,這些現象不僅沒有引起人們的反感,反而引發了眾多圍觀。

心理學中有個“從眾心理”,指的是個人的觀念與行為在群體的引導和壓力下,不由自主地與多數人保持一致的社會心理現象,也就是俗稱的“隨大流”。無知和淺薄的行為也是能夠引發更多人蔘與的,而且很多人以此為樂。

3、碎化片獲取的不是真正的知識,而是快感。

《娛樂至死》成為戳心之痛,唯有理性思考才能實現自我成長

人們習慣於網絡上短平快的信息,很少去仔細看一本書,研究一段歷史,各種網絡語言也成為隨手拈來的日常用語。

完整地看完一本書可以做筆記,加深印象,深入思考,內化成自己的儲備知識。碎片化得來的零碎信息卻很快忘卻,只是圖一時的快感。

事實證明,從時長約5—15分鐘的微電影,到如今以秒計算的短視頻,人們持續關注某件事物的時長越來越短,甚至很多官方媒體也開始製作這種15秒的短視頻,以吸引更多的人。

獲取知識的渠道和來源看上去多了,但是卻不成系統,也是碎片化的,而且容易成“過眼雲煙”。

"

“人們感到痛苦的不是他們用笑聲代替了思考,而是他們不知道自己為什麼笑以及為什麼不再思考。”

《娛樂至死》成為戳心之痛,唯有理性思考才能實現自我成長

01

相信大部分人都有這樣的體驗:

打開電腦想查點資料,可是還沒查到,就被別的信息吸引了去,時間一點點地過去,一兩個小時了,你才恍然發現,貌似看了很多信息,但是你最初想獲得的信息卻還沒查到。

本來想看看手機上有沒有遺漏重要通知,可是打開卻玩起了遊戲,看了些視頻,刷了會朋友圈……就這樣,時間全都花在娛樂上。

不小心忘帶手機,於是就心神不寧,坐立不安,好像少了魂一樣;帶著手機,即使沒事,也要時不時拿出來看會,遊戲、視頻、各種推送總是接踵而至……

“我們將毀於我們所熱愛的東西”,人們已經變得不借助媒介就很難發現或者瞭解事情,人類的思維方式發生了重大的變化。

這個觀點來自於《娛樂至死》,該書是1985年美國媒體文化研究者、批判家尼爾·波茲曼出版的關於媒介批評的書,書中寫到了美國社會由印刷主宰轉變為電視主宰的狀況,從而導了致社會公共話語權由曾經的理性、秩序、邏輯性,日漸成為脫離語境、膚淺、碎片化的表現形式。

《娛樂至死》成為戳心之痛,唯有理性思考才能實現自我成長

在書中,波茲曼指出,一切公眾話語權將漸漸地以娛樂的方式出現,併成為一種文化精神。政治、宗教、新聞、體育、教育和商業都心甘情願地成為娛樂的附庸。

書中提到,英國小說家赫胥黎在1932年發表了科幻小說《美麗新世界》,在書中以諷刺的筆法描寫他心目中未來的世界。

赫胥黎為人類的精神世界擔憂:擔心人們在浩如煙海的龐雜信息中變得被動和自私;擔心真理會被掩埋在紛繁無聊的瑣事中;擔心文化會成為“充滿感官刺激、慾望和無規則遊戲的附庸文化”。

總之,人們將“由於享樂失去了自由”,人們將“毀於我們所熱愛的東西”。

不幸的是,這一切,在當今社會日益成為了現實。

《娛樂至死》成為戳心之痛,唯有理性思考才能實現自我成長

02當今人們獲取知識呈現的特點

隨著新媒體技術的日益發展,媒介融合的環境下,各種信息渠道變得多樣、龐雜,但是人們獲取的知識卻呈現出令人擔憂的狀態。

1、 信息龐雜,但真正有用的信息並不多。

本來人們接受信息的目的是消除對某一事件的不確定性,但是過量的信息卻適得其反。

例如發生一件熱點事件,在真相沒弄明白之前,各類謠言紛傳,看似信息很多,但是人們想知道的有用內容卻不多,又會讓人感到信息匱乏,無法滿足需求。

2、 無處不在的娛樂讓淺顯和無知成為常態。

原本直播只用在新聞報道上,但是現在很多平臺都開通了直播,由此也產生了一批網紅,引得眾多人追棒。

在那些所謂網紅的背後,鏡頭前雖是美女,但是鏡頭後面卻不盡如此,不少主播“翻車”事件時有發生。

開了美顏、濾鏡是美女,關了卻是大媽或者大叔,各種技術手段不僅能美容、美顏,還能變聲。

另外,不僅有“美”,也催生了各種為吸引人眼球而出現的“扮醜現象”,這些現象不僅沒有引起人們的反感,反而引發了眾多圍觀。

心理學中有個“從眾心理”,指的是個人的觀念與行為在群體的引導和壓力下,不由自主地與多數人保持一致的社會心理現象,也就是俗稱的“隨大流”。無知和淺薄的行為也是能夠引發更多人蔘與的,而且很多人以此為樂。

3、碎化片獲取的不是真正的知識,而是快感。

《娛樂至死》成為戳心之痛,唯有理性思考才能實現自我成長

人們習慣於網絡上短平快的信息,很少去仔細看一本書,研究一段歷史,各種網絡語言也成為隨手拈來的日常用語。

完整地看完一本書可以做筆記,加深印象,深入思考,內化成自己的儲備知識。碎片化得來的零碎信息卻很快忘卻,只是圖一時的快感。

事實證明,從時長約5—15分鐘的微電影,到如今以秒計算的短視頻,人們持續關注某件事物的時長越來越短,甚至很多官方媒體也開始製作這種15秒的短視頻,以吸引更多的人。

獲取知識的渠道和來源看上去多了,但是卻不成系統,也是碎片化的,而且容易成“過眼雲煙”。

《娛樂至死》成為戳心之痛,唯有理性思考才能實現自我成長

4、被動獲取信息,讓人思維變得遲緩、僵化。

在各種信息的衝擊下,人的集中利用的時間被切割開,注意力更難集中,而且大多信息是被動獲得的,讓人們無需動腦費力。

日本有學者提出了“容器人”的概念:

在大眾傳媒時代,人接受信息是被動性的,人就像是“罐狀”的容器一樣接受信息,其特點是“與外界隔絕”,人與人之間不能進行正常的交流,從而使人變得封閉、僵化。

時至今日,我們所處的媒介環境已經比三十多年前波茲曼描述得更為多樣複雜,人們很少去思考事物本身和自身,而通過媒介篩選、精心製作出來的產品來代替文化的內容。

人們對各類事件的看法,一大部分被各種媒介所影響著,可以說媒介已經在很大程度上左右著人們理解和定義真理的方法,這些無不印證了波茲曼的擔憂。

"

“人們感到痛苦的不是他們用笑聲代替了思考,而是他們不知道自己為什麼笑以及為什麼不再思考。”

《娛樂至死》成為戳心之痛,唯有理性思考才能實現自我成長

01

相信大部分人都有這樣的體驗:

打開電腦想查點資料,可是還沒查到,就被別的信息吸引了去,時間一點點地過去,一兩個小時了,你才恍然發現,貌似看了很多信息,但是你最初想獲得的信息卻還沒查到。

本來想看看手機上有沒有遺漏重要通知,可是打開卻玩起了遊戲,看了些視頻,刷了會朋友圈……就這樣,時間全都花在娛樂上。

不小心忘帶手機,於是就心神不寧,坐立不安,好像少了魂一樣;帶著手機,即使沒事,也要時不時拿出來看會,遊戲、視頻、各種推送總是接踵而至……

“我們將毀於我們所熱愛的東西”,人們已經變得不借助媒介就很難發現或者瞭解事情,人類的思維方式發生了重大的變化。

這個觀點來自於《娛樂至死》,該書是1985年美國媒體文化研究者、批判家尼爾·波茲曼出版的關於媒介批評的書,書中寫到了美國社會由印刷主宰轉變為電視主宰的狀況,從而導了致社會公共話語權由曾經的理性、秩序、邏輯性,日漸成為脫離語境、膚淺、碎片化的表現形式。

《娛樂至死》成為戳心之痛,唯有理性思考才能實現自我成長

在書中,波茲曼指出,一切公眾話語權將漸漸地以娛樂的方式出現,併成為一種文化精神。政治、宗教、新聞、體育、教育和商業都心甘情願地成為娛樂的附庸。

書中提到,英國小說家赫胥黎在1932年發表了科幻小說《美麗新世界》,在書中以諷刺的筆法描寫他心目中未來的世界。

赫胥黎為人類的精神世界擔憂:擔心人們在浩如煙海的龐雜信息中變得被動和自私;擔心真理會被掩埋在紛繁無聊的瑣事中;擔心文化會成為“充滿感官刺激、慾望和無規則遊戲的附庸文化”。

總之,人們將“由於享樂失去了自由”,人們將“毀於我們所熱愛的東西”。

不幸的是,這一切,在當今社會日益成為了現實。

《娛樂至死》成為戳心之痛,唯有理性思考才能實現自我成長

02當今人們獲取知識呈現的特點

隨著新媒體技術的日益發展,媒介融合的環境下,各種信息渠道變得多樣、龐雜,但是人們獲取的知識卻呈現出令人擔憂的狀態。

1、 信息龐雜,但真正有用的信息並不多。

本來人們接受信息的目的是消除對某一事件的不確定性,但是過量的信息卻適得其反。

例如發生一件熱點事件,在真相沒弄明白之前,各類謠言紛傳,看似信息很多,但是人們想知道的有用內容卻不多,又會讓人感到信息匱乏,無法滿足需求。

2、 無處不在的娛樂讓淺顯和無知成為常態。

原本直播只用在新聞報道上,但是現在很多平臺都開通了直播,由此也產生了一批網紅,引得眾多人追棒。

在那些所謂網紅的背後,鏡頭前雖是美女,但是鏡頭後面卻不盡如此,不少主播“翻車”事件時有發生。

開了美顏、濾鏡是美女,關了卻是大媽或者大叔,各種技術手段不僅能美容、美顏,還能變聲。

另外,不僅有“美”,也催生了各種為吸引人眼球而出現的“扮醜現象”,這些現象不僅沒有引起人們的反感,反而引發了眾多圍觀。

心理學中有個“從眾心理”,指的是個人的觀念與行為在群體的引導和壓力下,不由自主地與多數人保持一致的社會心理現象,也就是俗稱的“隨大流”。無知和淺薄的行為也是能夠引發更多人蔘與的,而且很多人以此為樂。

3、碎化片獲取的不是真正的知識,而是快感。

《娛樂至死》成為戳心之痛,唯有理性思考才能實現自我成長

人們習慣於網絡上短平快的信息,很少去仔細看一本書,研究一段歷史,各種網絡語言也成為隨手拈來的日常用語。

完整地看完一本書可以做筆記,加深印象,深入思考,內化成自己的儲備知識。碎片化得來的零碎信息卻很快忘卻,只是圖一時的快感。

事實證明,從時長約5—15分鐘的微電影,到如今以秒計算的短視頻,人們持續關注某件事物的時長越來越短,甚至很多官方媒體也開始製作這種15秒的短視頻,以吸引更多的人。

獲取知識的渠道和來源看上去多了,但是卻不成系統,也是碎片化的,而且容易成“過眼雲煙”。

《娛樂至死》成為戳心之痛,唯有理性思考才能實現自我成長

4、被動獲取信息,讓人思維變得遲緩、僵化。

在各種信息的衝擊下,人的集中利用的時間被切割開,注意力更難集中,而且大多信息是被動獲得的,讓人們無需動腦費力。

日本有學者提出了“容器人”的概念:

在大眾傳媒時代,人接受信息是被動性的,人就像是“罐狀”的容器一樣接受信息,其特點是“與外界隔絕”,人與人之間不能進行正常的交流,從而使人變得封閉、僵化。

時至今日,我們所處的媒介環境已經比三十多年前波茲曼描述得更為多樣複雜,人們很少去思考事物本身和自身,而通過媒介篩選、精心製作出來的產品來代替文化的內容。

人們對各類事件的看法,一大部分被各種媒介所影響著,可以說媒介已經在很大程度上左右著人們理解和定義真理的方法,這些無不印證了波茲曼的擔憂。

《娛樂至死》成為戳心之痛,唯有理性思考才能實現自我成長

03擺脫媒介控制 培養理性思維

1、 學會自律,有效管理時間。

古希臘思想家柏拉圖說過:“自制是一種秩序,一種對於快樂與慾望的控制。”人們接觸各類媒介獲得快樂都是因為控制不了自己的慾望,從而讓時間荒廢,得不到有效的信息,因此要學會自律,控制好自己的慾望。

劇作家蕭伯納也曾說過:“自我控制是最強者的本能”。自律最重要的是管理好自己的時間,在專門的時間裡做好計劃的事,避免讓各類媒介佔據了大部分時間,浪費了生命。

"

“人們感到痛苦的不是他們用笑聲代替了思考,而是他們不知道自己為什麼笑以及為什麼不再思考。”

《娛樂至死》成為戳心之痛,唯有理性思考才能實現自我成長

01

相信大部分人都有這樣的體驗:

打開電腦想查點資料,可是還沒查到,就被別的信息吸引了去,時間一點點地過去,一兩個小時了,你才恍然發現,貌似看了很多信息,但是你最初想獲得的信息卻還沒查到。

本來想看看手機上有沒有遺漏重要通知,可是打開卻玩起了遊戲,看了些視頻,刷了會朋友圈……就這樣,時間全都花在娛樂上。

不小心忘帶手機,於是就心神不寧,坐立不安,好像少了魂一樣;帶著手機,即使沒事,也要時不時拿出來看會,遊戲、視頻、各種推送總是接踵而至……

“我們將毀於我們所熱愛的東西”,人們已經變得不借助媒介就很難發現或者瞭解事情,人類的思維方式發生了重大的變化。

這個觀點來自於《娛樂至死》,該書是1985年美國媒體文化研究者、批判家尼爾·波茲曼出版的關於媒介批評的書,書中寫到了美國社會由印刷主宰轉變為電視主宰的狀況,從而導了致社會公共話語權由曾經的理性、秩序、邏輯性,日漸成為脫離語境、膚淺、碎片化的表現形式。

《娛樂至死》成為戳心之痛,唯有理性思考才能實現自我成長

在書中,波茲曼指出,一切公眾話語權將漸漸地以娛樂的方式出現,併成為一種文化精神。政治、宗教、新聞、體育、教育和商業都心甘情願地成為娛樂的附庸。

書中提到,英國小說家赫胥黎在1932年發表了科幻小說《美麗新世界》,在書中以諷刺的筆法描寫他心目中未來的世界。

赫胥黎為人類的精神世界擔憂:擔心人們在浩如煙海的龐雜信息中變得被動和自私;擔心真理會被掩埋在紛繁無聊的瑣事中;擔心文化會成為“充滿感官刺激、慾望和無規則遊戲的附庸文化”。

總之,人們將“由於享樂失去了自由”,人們將“毀於我們所熱愛的東西”。

不幸的是,這一切,在當今社會日益成為了現實。

《娛樂至死》成為戳心之痛,唯有理性思考才能實現自我成長

02當今人們獲取知識呈現的特點

隨著新媒體技術的日益發展,媒介融合的環境下,各種信息渠道變得多樣、龐雜,但是人們獲取的知識卻呈現出令人擔憂的狀態。

1、 信息龐雜,但真正有用的信息並不多。

本來人們接受信息的目的是消除對某一事件的不確定性,但是過量的信息卻適得其反。

例如發生一件熱點事件,在真相沒弄明白之前,各類謠言紛傳,看似信息很多,但是人們想知道的有用內容卻不多,又會讓人感到信息匱乏,無法滿足需求。

2、 無處不在的娛樂讓淺顯和無知成為常態。

原本直播只用在新聞報道上,但是現在很多平臺都開通了直播,由此也產生了一批網紅,引得眾多人追棒。

在那些所謂網紅的背後,鏡頭前雖是美女,但是鏡頭後面卻不盡如此,不少主播“翻車”事件時有發生。

開了美顏、濾鏡是美女,關了卻是大媽或者大叔,各種技術手段不僅能美容、美顏,還能變聲。

另外,不僅有“美”,也催生了各種為吸引人眼球而出現的“扮醜現象”,這些現象不僅沒有引起人們的反感,反而引發了眾多圍觀。

心理學中有個“從眾心理”,指的是個人的觀念與行為在群體的引導和壓力下,不由自主地與多數人保持一致的社會心理現象,也就是俗稱的“隨大流”。無知和淺薄的行為也是能夠引發更多人蔘與的,而且很多人以此為樂。

3、碎化片獲取的不是真正的知識,而是快感。

《娛樂至死》成為戳心之痛,唯有理性思考才能實現自我成長

人們習慣於網絡上短平快的信息,很少去仔細看一本書,研究一段歷史,各種網絡語言也成為隨手拈來的日常用語。

完整地看完一本書可以做筆記,加深印象,深入思考,內化成自己的儲備知識。碎片化得來的零碎信息卻很快忘卻,只是圖一時的快感。

事實證明,從時長約5—15分鐘的微電影,到如今以秒計算的短視頻,人們持續關注某件事物的時長越來越短,甚至很多官方媒體也開始製作這種15秒的短視頻,以吸引更多的人。

獲取知識的渠道和來源看上去多了,但是卻不成系統,也是碎片化的,而且容易成“過眼雲煙”。

《娛樂至死》成為戳心之痛,唯有理性思考才能實現自我成長

4、被動獲取信息,讓人思維變得遲緩、僵化。

在各種信息的衝擊下,人的集中利用的時間被切割開,注意力更難集中,而且大多信息是被動獲得的,讓人們無需動腦費力。

日本有學者提出了“容器人”的概念:

在大眾傳媒時代,人接受信息是被動性的,人就像是“罐狀”的容器一樣接受信息,其特點是“與外界隔絕”,人與人之間不能進行正常的交流,從而使人變得封閉、僵化。

時至今日,我們所處的媒介環境已經比三十多年前波茲曼描述得更為多樣複雜,人們很少去思考事物本身和自身,而通過媒介篩選、精心製作出來的產品來代替文化的內容。

人們對各類事件的看法,一大部分被各種媒介所影響著,可以說媒介已經在很大程度上左右著人們理解和定義真理的方法,這些無不印證了波茲曼的擔憂。

《娛樂至死》成為戳心之痛,唯有理性思考才能實現自我成長

03擺脫媒介控制 培養理性思維

1、 學會自律,有效管理時間。

古希臘思想家柏拉圖說過:“自制是一種秩序,一種對於快樂與慾望的控制。”人們接觸各類媒介獲得快樂都是因為控制不了自己的慾望,從而讓時間荒廢,得不到有效的信息,因此要學會自律,控制好自己的慾望。

劇作家蕭伯納也曾說過:“自我控制是最強者的本能”。自律最重要的是管理好自己的時間,在專門的時間裡做好計劃的事,避免讓各類媒介佔據了大部分時間,浪費了生命。

《娛樂至死》成為戳心之痛,唯有理性思考才能實現自我成長

2、 閱讀經典著作。

人們在閱讀的時候,大部分要依靠自己的智力,面對沒有溫度和情感的文字,讀者的反應是理智的、冷靜的。

閱讀的過程也是一個逐步深入思考的過程,這個思考包括把自己的想象和感情融入進去,深加工,從而內化成自己的知識。

“一千個人眼中有一千個哈姆雷特”,英國戲劇之父莎士比亞的經典作品《哈姆雷特》之所以偉大在於:不同閱歷的人對哈姆雷特這個人物有不同的理解。

在文學作品閱讀欣賞的過程中,有不同生活經歷的讀者,對同一部作品的人、事有不同的評價。這也是經典著作的魅力所在,讀書就要讀經典作品,不要迷信所謂的暢銷書,而要選擇經得起歲月檢驗的優秀作品。

"

“人們感到痛苦的不是他們用笑聲代替了思考,而是他們不知道自己為什麼笑以及為什麼不再思考。”

《娛樂至死》成為戳心之痛,唯有理性思考才能實現自我成長

01

相信大部分人都有這樣的體驗:

打開電腦想查點資料,可是還沒查到,就被別的信息吸引了去,時間一點點地過去,一兩個小時了,你才恍然發現,貌似看了很多信息,但是你最初想獲得的信息卻還沒查到。

本來想看看手機上有沒有遺漏重要通知,可是打開卻玩起了遊戲,看了些視頻,刷了會朋友圈……就這樣,時間全都花在娛樂上。

不小心忘帶手機,於是就心神不寧,坐立不安,好像少了魂一樣;帶著手機,即使沒事,也要時不時拿出來看會,遊戲、視頻、各種推送總是接踵而至……

“我們將毀於我們所熱愛的東西”,人們已經變得不借助媒介就很難發現或者瞭解事情,人類的思維方式發生了重大的變化。

這個觀點來自於《娛樂至死》,該書是1985年美國媒體文化研究者、批判家尼爾·波茲曼出版的關於媒介批評的書,書中寫到了美國社會由印刷主宰轉變為電視主宰的狀況,從而導了致社會公共話語權由曾經的理性、秩序、邏輯性,日漸成為脫離語境、膚淺、碎片化的表現形式。

《娛樂至死》成為戳心之痛,唯有理性思考才能實現自我成長

在書中,波茲曼指出,一切公眾話語權將漸漸地以娛樂的方式出現,併成為一種文化精神。政治、宗教、新聞、體育、教育和商業都心甘情願地成為娛樂的附庸。

書中提到,英國小說家赫胥黎在1932年發表了科幻小說《美麗新世界》,在書中以諷刺的筆法描寫他心目中未來的世界。

赫胥黎為人類的精神世界擔憂:擔心人們在浩如煙海的龐雜信息中變得被動和自私;擔心真理會被掩埋在紛繁無聊的瑣事中;擔心文化會成為“充滿感官刺激、慾望和無規則遊戲的附庸文化”。

總之,人們將“由於享樂失去了自由”,人們將“毀於我們所熱愛的東西”。

不幸的是,這一切,在當今社會日益成為了現實。

《娛樂至死》成為戳心之痛,唯有理性思考才能實現自我成長

02當今人們獲取知識呈現的特點

隨著新媒體技術的日益發展,媒介融合的環境下,各種信息渠道變得多樣、龐雜,但是人們獲取的知識卻呈現出令人擔憂的狀態。

1、 信息龐雜,但真正有用的信息並不多。

本來人們接受信息的目的是消除對某一事件的不確定性,但是過量的信息卻適得其反。

例如發生一件熱點事件,在真相沒弄明白之前,各類謠言紛傳,看似信息很多,但是人們想知道的有用內容卻不多,又會讓人感到信息匱乏,無法滿足需求。

2、 無處不在的娛樂讓淺顯和無知成為常態。

原本直播只用在新聞報道上,但是現在很多平臺都開通了直播,由此也產生了一批網紅,引得眾多人追棒。

在那些所謂網紅的背後,鏡頭前雖是美女,但是鏡頭後面卻不盡如此,不少主播“翻車”事件時有發生。

開了美顏、濾鏡是美女,關了卻是大媽或者大叔,各種技術手段不僅能美容、美顏,還能變聲。

另外,不僅有“美”,也催生了各種為吸引人眼球而出現的“扮醜現象”,這些現象不僅沒有引起人們的反感,反而引發了眾多圍觀。

心理學中有個“從眾心理”,指的是個人的觀念與行為在群體的引導和壓力下,不由自主地與多數人保持一致的社會心理現象,也就是俗稱的“隨大流”。無知和淺薄的行為也是能夠引發更多人蔘與的,而且很多人以此為樂。

3、碎化片獲取的不是真正的知識,而是快感。

《娛樂至死》成為戳心之痛,唯有理性思考才能實現自我成長

人們習慣於網絡上短平快的信息,很少去仔細看一本書,研究一段歷史,各種網絡語言也成為隨手拈來的日常用語。

完整地看完一本書可以做筆記,加深印象,深入思考,內化成自己的儲備知識。碎片化得來的零碎信息卻很快忘卻,只是圖一時的快感。

事實證明,從時長約5—15分鐘的微電影,到如今以秒計算的短視頻,人們持續關注某件事物的時長越來越短,甚至很多官方媒體也開始製作這種15秒的短視頻,以吸引更多的人。

獲取知識的渠道和來源看上去多了,但是卻不成系統,也是碎片化的,而且容易成“過眼雲煙”。

《娛樂至死》成為戳心之痛,唯有理性思考才能實現自我成長

4、被動獲取信息,讓人思維變得遲緩、僵化。

在各種信息的衝擊下,人的集中利用的時間被切割開,注意力更難集中,而且大多信息是被動獲得的,讓人們無需動腦費力。

日本有學者提出了“容器人”的概念:

在大眾傳媒時代,人接受信息是被動性的,人就像是“罐狀”的容器一樣接受信息,其特點是“與外界隔絕”,人與人之間不能進行正常的交流,從而使人變得封閉、僵化。

時至今日,我們所處的媒介環境已經比三十多年前波茲曼描述得更為多樣複雜,人們很少去思考事物本身和自身,而通過媒介篩選、精心製作出來的產品來代替文化的內容。

人們對各類事件的看法,一大部分被各種媒介所影響著,可以說媒介已經在很大程度上左右著人們理解和定義真理的方法,這些無不印證了波茲曼的擔憂。

《娛樂至死》成為戳心之痛,唯有理性思考才能實現自我成長

03擺脫媒介控制 培養理性思維

1、 學會自律,有效管理時間。

古希臘思想家柏拉圖說過:“自制是一種秩序,一種對於快樂與慾望的控制。”人們接觸各類媒介獲得快樂都是因為控制不了自己的慾望,從而讓時間荒廢,得不到有效的信息,因此要學會自律,控制好自己的慾望。

劇作家蕭伯納也曾說過:“自我控制是最強者的本能”。自律最重要的是管理好自己的時間,在專門的時間裡做好計劃的事,避免讓各類媒介佔據了大部分時間,浪費了生命。

《娛樂至死》成為戳心之痛,唯有理性思考才能實現自我成長

2、 閱讀經典著作。

人們在閱讀的時候,大部分要依靠自己的智力,面對沒有溫度和情感的文字,讀者的反應是理智的、冷靜的。

閱讀的過程也是一個逐步深入思考的過程,這個思考包括把自己的想象和感情融入進去,深加工,從而內化成自己的知識。

“一千個人眼中有一千個哈姆雷特”,英國戲劇之父莎士比亞的經典作品《哈姆雷特》之所以偉大在於:不同閱歷的人對哈姆雷特這個人物有不同的理解。

在文學作品閱讀欣賞的過程中,有不同生活經歷的讀者,對同一部作品的人、事有不同的評價。這也是經典著作的魅力所在,讀書就要讀經典作品,不要迷信所謂的暢銷書,而要選擇經得起歲月檢驗的優秀作品。

《娛樂至死》成為戳心之痛,唯有理性思考才能實現自我成長

3、 讓理性思考成為常態 實現自我成長

北大教授王餘光說過:從“終極目的上說,讀書是建造一個完全屬於自己心靈的世界的過程。”讀不同的書,哲學、社會科學、心理學、文學等,形成自己看待、分析、解決問題的方法和途徑。


通過讀書進行理性思考,培養理性思維方式的建立和形成。歌德曾說:“所謂真正的智慧,都是曾經被人思考過千百次;但要想使它們真正成為我們自己的,一定要經過我們自己再三思維,直至它們在個人經驗中生根為止。”


一個人要在紛繁複雜的信息中,在各種媒介林立的社會裡,實現自我成長,離不開理性思考,不人云亦云,不隨大流,遇到事情有自己的看法和觀點,讓自己變得更加清醒、理智。

只有這樣一個人才能不被外界的環境所困擾,不會被舉棋不定的各種觀點所左右,自己擁有強大的定力和內心,才能更好地承受各種壓力和挑戰,抵制住各種娛樂方式的誘惑和侵襲。

願大家都能保持自己獨立思考的能力,不被各種慾望所控制,擁有獨立的人格,成為更好的自己。

"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