預防養殖黃鱔死亡,這幾種原因值得注意,快來看看吧!

黃鱔 畜牧業 農業 三農 農業邦哥 2018-12-15

黃鱔天然產量的高峰季節與銷售旺季有較大的時間差,季節性差價較大,有不少農家靠貯養黃鱔催肥後在淡季銷售而致富。但也有一些農戶在貯養黃鱔中因死亡率過高而虧本。小編分析,造成死亡的主要原因有以下四點

預防養殖黃鱔死亡,這幾種原因值得注意,快來看看吧!

一、鱔體受傷

黃鱔受傷的主要原因有:1、捕撈時受傷,特別是鉤捕的黃鱔傷勢較重。2、用破損的蔑簍或其它粗糙鋒利的容器盛裝黃鱔,使鱔體受到劃傷。3、集中存放時相互咬傷(一般是尾部咬傷)。受傷黃鱔往往受強者擠壓而沉沒於容器底部或暫養池泥土中而死亡。而且黃鱔的體表受傷,容易發病,一旦發病,一般藥物難以奏效,造成死亡。因此,受傷黃鱔不宜貯養。

二、水溫變化

水溫上升可引起黃鱔自身耗氧量劇增,極易引起水中缺,從而易使黃鱔窒息死亡。因此,養鱔池水溫應控制在15-20℃,夏季要在鱔池上方遮蔭,可沿池種上一些絲瓜、葡萄等攀爬植物,形成遮蔭、降溫、增氧的綠色屏障,也可在水面上養殖一些浮萍植物,水溫劇變也會引起黃鱔死亡,故在投放鱔魚時容器的水溫與鱔池的水溫以及注換新水的溫度與鱔池的溫度相差不宜超過3℃,在投放鱔魚前,可將池中水加入容器中,待其適應後再放入池中。

預防養殖黃鱔死亡,這幾種原因值得注意,快來看看吧!

三、“發燒”缺氧

鱔體表面富含粘液,如貯養密度過大,又不及時注換新水,粘液越積越多,這些粘液可通過水中微生物的分解作用,使有機物耗氧量大大增加,能很快將水中的溶氧消耗完,併產生熱量,使水溫明顯上升,且伴有強烈的腥臭味,從而造成大批黃鱔窒息死亡,故貯養黃鱔密度不要過大,一般以每平方米貯養1公斤為宜,並注意及時換水降溫和增加水溶氧。

預防養殖黃鱔死亡,這幾種原因值得注意,快來看看吧!

收購的黃鱔已集聚了較長的時間,因黃鱔很偏食,在放入貯養池之後,如所投餌料不適口,會很長時間不攝食即得“閉口病”,由此導致體弱消瘦,最後死亡。相反,餌料適口而投餵過多,黃鱔會貪食過量,易因膨脹而死亡。因此,貯養黃鱔初期,適量投喂適口飼料很重要。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