權威水產專家陳舜勝:從不買這6種魚,浪費錢還損害健康

烹飪技巧 環境汙染 三農 大醫論道V 2017-08-02

本文專家☞

陳舜勝 上海海洋大學食品學院水產品加工及貯藏工程系教授、碩士生導師

胡若梅 天津醫院營養科主任

範守霖 上海水產行業協會祕書長

權威水產專家陳舜勝:從不買這6種魚,浪費錢還損害健康

陳舜勝


“在中國,淡水魚作為一種主要的蛋白供給,對國家的食品供給有著極大的意義。”上海海洋大學食品學院水產品加工及貯藏工程系教授、碩士生導師陳舜勝曾在接受媒體採訪時說。他說,和美國人的動物蛋白主要依靠牛肉不同,中國可以將淡水魚作為動物蛋白的來源。

但研究水產領域30多年的陳舜勝特別提醒:有以下7種魚買回家,浪費錢還損健康——

一、重量太大或太小的不買

權威水產專家陳舜勝:從不買這6種魚,浪費錢還損害健康

1、八分大最適合烹飪

陳舜勝說,魚八分大是最適合烹飪的。如鯉魚和武昌魚以1斤半、鯽魚0.5斤~1斤、草魚4~5斤的為宜。

太小,魚還沒有長大成熟,肉質也不夠鮮嫩,同時魚刺會顯得格外多。如果魚太大,魚的年齡一般也老,其肉質粗糙,體內就會積聚不少有害物質。

2、大魚可能容易富集重金屬,但只要不是天天吃也是可以的

上海水產行業協會祕書長範守霖提醒,大魚可能容易富集重金屬。有些深海的大型食肉性魚類,比如金槍魚、鯊魚等,由於汞、鎘和鉛比較重會沉在海底,海底的藻類、浮游生物富集了這些重金屬,最終可能會進入這些深海魚體內。但這些魚類同樣也富含營養,只要不是天天吃,適量食用是可以的,但孕婦等特殊人群不建議食用。

3、頭大尾小的魚不能吃

汙染重的魚,形態異常,有的頭大尾小,脊椎彎曲甚至出現畸形,還有的表皮發黃、尾部發青。

二、魚眼渾濁塌陷的不買

權威水產專家陳舜勝:從不買這6種魚,浪費錢還損害健康

飽滿凸出、角膜透明清亮的是新鮮魚;眼球不凸出,眼角膜起皺或眼內有淤血的則不新鮮,建議放棄。

拿蒸魚做比較,如果是活魚現蒸的話,在將魚蒸熟出鍋後魚眼應該是突出的。而死了一段時間的魚在蒸熟之後魚眼依舊是內陷的。

三、魚鱗不完整的不買

權威水產專家陳舜勝:從不買這6種魚,浪費錢還損害健康

觀察魚鱗的完整度也是一個不錯的方法,一般來說,新鮮的魚身有透明的黏液,鱗片有光澤,而且與魚體貼附緊密,未有脫落。那些魚鱗缺損或身體充血的魚,即便還活著,但腐敗變質的速度會快於魚鱗完整的魚。

但在魚鱗完整方面,要判斷魚是因不新鮮鱗片脫落還是在運輸過程中略有掉落,如果是後者則不要緊。

四、魚肉氣味異常的不買

中醫講究望聞問切,挑魚也是。

通過氣味判斷魚是否新鮮,要聞一聞魚鰓:魚鰓應具有海水魚的鹹腥味或淡水魚的土腥味,且無異臭味。

同時,新鮮魚的魚鰓呈鮮紅色,鰓絲分明。而不新鮮的魚鰓絲有破損或粘連,顏色呈灰紅或灰紫色,氣味不佳。

五、魚肉緊實度差的不買

權威水產專家陳舜勝:從不買這6種魚,浪費錢還損害健康

用手指按壓一下魚身,新鮮的魚肌肉結實有彈性,指壓後凹陷立即消失,而肌肉稍鬆散,指壓後凹陷消失得較慢,新鮮度次之。

另外,觀察魚肛門處肌肉是否緊實,可作為辨識新鮮度的標準。

新鮮魚腹部正常、不膨脹,肛孔為白色、凹陷。

不新鮮的魚則腹部膨脹不明顯,肛孔稍凸出。

六、水箱內顏色渾濁的不買

權威水產專家陳舜勝:從不買這6種魚,浪費錢還損害健康

選購活魚時,有時要看“水色”:

如果水箱內水色發綠或者藻類過多,則說明水箱很久未換過水。這種水箱環境下容易滋生很多細菌,容易汙染魚體本身。

通常水箱內水清澈,有水泵供氧,水流較快的,魚新鮮度比較高。

吃魚:一週一兩次最好,進口魚要謹慎選擇

權威水產專家陳舜勝:從不買這6種魚,浪費錢還損害健康

“吃魚有保護視力、降低心臟病風險、提升腦力、預防類風溼性關節炎、保護皮膚、提高精子數量等諸多好處,建議每週吃魚一兩次最好。”天津醫院營養科主任胡若梅建議。

但胡若梅也提醒,雖然吃魚的好處不少,但吃法上要保證健康,比如應少吃或不吃魚頭,“三高”患者遠離魚子,而且對於進口魚要謹慎選擇。

“興奮劑魚”的鑑別

受到過“魚浮靈”等興奮物質汙染的魚一般具有活躍度異常、魚鱗脫落、魚身外傷、魚眼渾濁淤血等現象。希望大家仔細辨別,儘量避免買到具有以上特點的活魚。

注意:廣州這些海產品不合格

據廣州日報報道,在2017年第一季度廣州抽查出的107批不合格食品中,水產品不合格佔了29批次,涉及品種包括花甲、沙貝、青口貝、白貝、鯇魚、鱸魚、桂花魚、黃骨魚、泥鰍、羅氏蝦、大閘蟹等,主要是檢出硝基呋喃、氯黴素、孔雀石綠等禁用獸藥。

權威水產專家陳舜勝:從不買這6種魚,浪費錢還損害健康

據廣州市食藥監局介紹,在檢出的禁用獸藥中,硝基呋喃類藥物是一種廣譜抗生素,曾廣泛應用於畜禽及水產養殖業,長期攝入後可能對人體健康產生危害。而氯黴素也屬於廣譜抗生素,可通過畜禽以及水產品疾病治療等途徑,以排洩和水體排放等形式進入環境,並有可能在生物體內富集成為持久性汙染物,通過食物鏈對人體健康造成危害。

本文參考資料來源:新華網、生命時報、廣州日報、城市快報、三湘都市報、老年生活報等,可同時關注我們的微信號“大醫論道”:這裡沒有謠言、沒有小道消息,只有權威專家講述的經過驗證的健康指南。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