油價瘋狂六連漲!當年140美元/桶,就是被美國這麼炸出來的

油價 中東局勢 能源 武器 石油Link 2017-04-14

油價瘋狂六連漲!當年140美元/桶,就是被美國這麼炸出來的

作者:石頭

敘利亞空襲已經過去了快一週了,可是空襲之後的影響至今都還在。國際油價已經出現瘋狂“六連漲”,特朗普的“戰斧”導彈扔出了9000萬美元,卻助推了油價攀升。

大炮一響,黃金萬兩。敘利亞空襲已經過去了快一週了,可是空襲之後的影響至今都還在。4月6日,美國在敘利亞扔下了近60枚“戰斧”。受地緣政治局勢等因素影響,當週國際油價走高,紐約油價上漲2.96%,倫敦布倫特油價上漲4.56%。國際金價當週微漲0.49%。

國際油價當週最後四個交易日連續上漲。截至11日收盤,國際原油已經來了一個驚人的“六連漲”,布朗特原油價格為56.23美元/桶,WTI原油價格為53.40美元/桶。

美國贏了石油市場

三年多的石油低價,讓俄羅斯人低下了頭,讓OPEC產油國勒緊了褲腰帶。反觀美國,低油價下未雨綢繆,先是在2015年底解除原油出口“緊箍咒”,允許美國原油進入國際市場。

隨後我們看到,美國頁岩油商在2016年下旬開始佈置鑽機,增加美國鑽採活動。隨著特朗普競選釋放積極信號,美國原油產量更是一路高歌猛進,美國一躍成為了原油生產大國。

美國能源情報署(EIA)的數據顯示,截止3月24日當週的美國原油日均產量914.7萬桶/日,較上年12月份日均產量增加33.7萬桶/日,比上年同期日均產量增加12.5萬桶/日,增幅為1.39%。

美國原油增產,直接導致美國原油庫存增加。美國能源信息署(EIA)週三公佈的數據顯示, 截至3月31日當週,美國原油庫存增加157萬桶,總量創下5.355億桶的新紀錄。

對於眼下的原油富足的美國來說,家有餘糧,便逐步開始了“原油出口”的生意,以此換取更多的美元迴流到國內。

據美國人口普查局週二公佈的數據,美國2月向中國出口了808萬桶輕質原油,為2015年底美國廢除原油出口禁令以來的最高水平。美國2月原油出口達到創紀錄的3120萬桶。

美國原油囤積,高效率生產,卻在買家上面,既市場份額上面遇到了問題。待價而沽的商品沒有買家,是不是一個很傷腦筋的問題?

作為原油進口地區的東北亞,會大老遠的漂洋過海跑到美國購買原油嗎?從數據上來看,近些年購買美國石油最多的還是好鄰居,加拿大。反觀東北亞,中日韓的數據則顯得微不足道,可以簡單理解為面子上的交易。

所以說,假如有更好的選擇,東北亞不會花費額外的“快遞費”去買美國的原油。為了解決這個問題,有這麼一個方法——讓中東的油路緊一緊。

眾所周知,敘利亞雖然不是主要的產油國,但是其地理位置極為微妙。在敘利亞周圍盤踞著OPEC主要產油大國,伊拉克是其鄰居,沙特與之相隔百十公里。尤為重要的一點,敘利亞身在地中海,影響著地中海的原油運輸。

美國的導彈是一種姿態,好像在發出有力的聲明:“是非之地,閒雜人等沒事的別靠近,我就要在敘利亞大幹一場,炮火不長眼,打到了誰家的油輪什麼的別怪我”。

美國姿態擺出來了,敘利亞亂了,中東再一次成為是非之地。

匪夷所思的是,開工僅一週的利比亞最大油田sharara油田為此在上週六選擇關閉。有分析認為,美國的空襲讓中東各國對地區穩定產生了擔憂。介於此,利比亞油田的關停,國際油價再一次攀升。

中東局勢再一次成為原油市場投資者們需要考慮的因素,那麼作為身在局外的原油進口國,肯定不想自己的油輪被“戰斧”當成獵物,更不想拿本國利益悠關的大事來中東冒險,所以自然會盡可能的選擇迴避“中東戰場”這個是非之地。

最後,中東有油不能買了,怎麼辦?

這時,買油國“回首一望”美國大量開採的頁岩油正在“整裝待售”。為了規避風險,這時候原本用來買中東石油的錢,都統統跑去美國購買美國的石油。

不得不說,美國特朗普的這一“戰斧”看似輕描淡寫,實則為“石油美元”增力助威。這幾十枚戰斧,不僅長了石油價格,還能為美國帶來一波瘋狂的買家。

特朗普的石油夢

或許很多人到今天還是都搞不明白,自由民主的美國人,怎麼選擇了一個商人來作為他們的總統。

隨著特朗普入主華盛頓,箇中緣由也日漸清晰。深陷經濟泥糟中的美國人迫切需要一個馬上能讓自己生活好起來的總統,所以美國人不願意相信那些政治騙子畫的大餅,因為“餅”太遙遠,遠餅難解近餓。

相反,特朗普是一個“務實”的商人,相比於太遙遠的“戰略”和虛頭巴腦的“視野”,他更注重的是眼前即得好處,唾手可得且能馬上讓美國人嚐到甜頭的利益。

所以,與其說特朗普是一個商人轉型的政治家,倒不如說特朗普是一個懂政治的商人。對特朗普來說什麼都沒有讓美國富裕起來更重要,也就是說“美國優先”的策略是其根本要義。

有了“美國優先”的這個主題思想,特朗普執政之後的每一步都要為美國本土服務,而不是“國際秩序”。

既然為美國本土服務,那麼在哪個領域能短時間內,顯而易見的提高政績呢?特朗普及其內閣思來想去,選擇了疲軟三年的石油行業。說幹就幹,於是特朗普便有了一個“石油夢”。

為了夢想,“百日新政”的特朗普額外增加了在石油領域的關注點。先是釋放出積極信號,讓美國油企動起來,加大石油開採活動力度。隨後特朗普政府繼續深入,批准擱置多年keystone管道項目。再後來,簽訂政令掃除環境保護壁壘,為石油企業一路亮綠燈。

特朗普說,這是“美國能源生產一個新時代的開始”,將解除對美國能源生產的限制、廢除政府的干涉並取消扼殺就業的規定,從而 “帶回我們的工作、我們的夢想,讓美國再次富裕”。

一路走來,特朗普的石油夢進展的相對順利,但是效果不是特朗普想要的,似乎沒有達到特朗普的預期。美國勞工部宣佈,美國失業率從4.7%下降至4.5%。美國3月非農就業人數僅增加9.8萬,市場預期增加18萬,2月非農就業人數增加23.5萬。

為了進一步實現特朗普總統的“石油夢”,刺激美國石油生產商的積極性,油價是一個不錯的選擇,用市場槓桿撬動整個石油行業。

一切都是看似如此的巧合,卻中有運籌帷幄。

前面一路鋪平,就差一個導火索。由此看來,只有兩個地方可以放一炮馬上走人,一個是群雄征戰的中東,一個是“波濤洶湧”的東北亞。所以,我們看到了美韓升級軍演刺激朝鮮,一邊又是美國在中東各種指責尋找火源。

沒辦法,欲加之罪何患無辭,敘利亞也是湊巧了來了一個或許有化武的罪名。剛好,美國人等都不用等,還談什麼調查,果斷的仍來了幾枚導彈試試水。這是一個“炮仗”即有敲山震虎的功能,也做到了殺雞儆猴的作用,還在盟國面前提升了“大哥”光輝形象。最主要的是提高了油價,迎合了國內石油生產商。

這裡不得不說特朗普真的很“商人”,眼前60枚導彈扔出去之後,油價像是聽到了招呼一樣應聲上漲增加了2%。

有人會說,既然打仗可以讓美國賺錢,那麼為什麼只扔幾個導彈就走了?這個其實很簡單。有句話說的好,茲事體大。有些仗不是你想打就能打的,小打怡情有利,大打傷筋焚身。另外,這幾枚“戰斧”只是初試牛刀,先看看效果。

看到這裡,有人會反駁說,美國也是石油進口大國,油價上漲對美國來說也是不利的。有這樣看法的人,君可曾記否,當年大明湖畔的夏雨荷嗎?

14年前,小布什指責薩達姆保有大量生化武器,從而在伊拉克開戰。石油從30美元一桶,逐步走高,最高時一度達到140美元。美國,也通過伊拉克戰爭,再次樹立起“石油美元的標杆”。

當前,美國國內債臺高築,迫切需要“石油美元”策略,為美國的資本市場,迴流更多資金,繼續維持美國霸權。與此同時,低油價讓不產油的歐元與人民幣受益很久。因此,如何增強勢美元推升油價,便成為了美國最想做的一件事情,尤其美國的經濟復甦不太好,而中國與歐元區咬得比較緊的時候,推升油價戰略就更為迫切。

而特朗普的“怒射”也只不過是為了維護美元的世界貨幣霸主地位的需要,同時也是為了自己的“石油夢”護航。特朗普的石油夢和“石油美元”是一體同源,這個毋庸置疑。

一枚戰斧導彈的市場價值約為150萬美元,市值剛好相當於北京三環的房價。作為一個 “合格”的商人,特朗普拿著9000萬美元可能不是用來看“煙花絢爛”。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