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美院教授另類的油畫肖像:介於具像與抽像之間,不好看但有味


藝術品牌:以下是畫家童雁汝南畫的肖像,按俗常的觀念看,不像,畫的不好,有點有意醜化人的意思,但懂行的人覺得有意思,未必要畫的很像。一幅畫畫有味很重要,沒味道畫的再像也不是好畫。

像他這樣的畫,對於寫實高手冷軍看來,如同在寫草書,用草書的筆劃畫人物,正是我要追求 的。我希望有那種不經意見的精準,看似逸筆草草,卻處處精到恰到好處。童的畫看似很隨意,人都畫的不具像,連眼晴都省略了,可猛一看,那個人的神韻還在哪,味道是出來了。


童雁時時處在一個散漫的狀態之中,去承受這些驀然出現的渾沌一團的『像』。這種『像』是不允許太清晰的,是需要一種生命的『漫態』去與之遭遇的。童雁與這些群像彼此塑造,把自己塑成匆匆一瞥的心靈漫遊者。所以,當我們面對這一群群無聲息的、糾結著滄桑的筆觸、渾然的影調的肖像之時,我們同時所面對的是童雁式的觀看,或者說是那種漫遊中的心靈。

——許江(中國美術學院院長)


中國美院教授另類的油畫肖像:介於具像與抽像之間,不好看但有味


肖像畫的兩個向度

文丨童雁汝南



今天藝術形式的更新已經遠遠超出之前藝術家的想象。自從尼采說:“上帝死了”,它就脫離束縛而呈一派百花齊放的“欣榮”之態。目不暇接的新生物令傳統架上繪畫從藝術主席臺上走下來,讓位給新興的媒介。然而,繪畫並不甘心,攝影術發明後,繪畫一改寫實傳統,改頭換面,以抽象、觀念或其他所能想到的裝扮,以迂迴的方式在藝術領地裡仍有一席之地。這裡包含了兩個信息:再現性的肖像藝術的確勢微了,二是肖像藝術沒有消亡。

肖像藝術並未消亡是因它一定還存在著照相術代替不了的東西,存在著照相術不能涉足的內容。回頭看看藝術史,肖像藝術雖然大多時候仍記錄人與社會的各項的信息,但仍有別枝,如塞尚、賈克梅蒂、培根等即是新的碩果,即可驗證肖像藝術亦可構建一個與自然平行的真實世界這一觀點。



中國美院教授另類的油畫肖像:介於具像與抽像之間,不好看但有味


儘管具象繪畫沒有消亡,逼真的描摹還在延續,但因其他媒介的產生,的確使寫實繪畫的輝煌已經不在。究其原因,當它失去了實用功能以後,若沒有一個內在的生命力,自身的活力就日趨弱化,只剩一個形體的外殼,淪為敘事、圖解等文學性作品的附屬。繪畫為了走出這一困境,直接省略其寫實形態,改變形象自身,走上抽象道路。這一條新的道路雖然短期激活了繪畫,但也扼殺了繪畫藝術“具象”的特質,其發展加重了具象形象本身的危機。如何在具象的基礎上保有繪畫的活力?這引起一批仍堅持具象繪畫的藝術家的思考,期望賦予“具象”更深刻的意義。正如德朗說過:“寫實繪畫結束了,而繪畫才剛剛開始。” “具象表現繪畫”正是這樣在寫實繪畫的廢墟上重建堅持寫真的繪畫,具象表現繪畫以一種新的觀看方式去全新呈現世界存在。當繪畫去除“記錄”的功能以視覺的方式重新“審視”世界,繪畫就成為一種“思想”,這種“思想”極盡穿越形象的能力,逼近存在世界的本真。

繪畫中的肖像畫,乃是消亡和新生更加典型的類別。至今天,肖像畫的發展有兩個向度。第一個向度,是肖像形象之美。逼真的人物外部特徵、性格、內心情感或故事描述。在前面的文章中,歸於形象再現的範疇,意為注重形象對現實世界的再現,它的圖解、敘事等意圖使它成為現實世界的鏡像。

中國美院教授另類的油畫肖像:介於具像與抽像之間,不好看但有味


按照作者的分析和理解, 西方美術史上多數屬於“形象”再現這一體系的,主要有希臘-羅馬、意大利文藝復興、巴洛克、新古典、印象派(廣義上包含抽象、觀念藝術)。凡屬於這個體系的,大多彰顯人作為宇宙中心的主體意識,注重對人類自身形象及內心情感的逼真摹寫。普羅太戈拉就有一個著名的命題:“人是萬物的尺度”。此思想極大的影響了肖像藝術的發展,極力推崇並展示人類自身,把“人”推向宇宙萬物的最前端和首要位置。

這一體系的發展還伴隨著另一種情況,人用理性去推導宇宙的始基。當理性思維在繪畫中佔據主要地位時,使人類對事物的認識不再依賴於直接感官,而依賴於科技的進步,例如透視的發現、解剖學的研究、光的再分析、照相數碼的發明等,都推進肖像藝術更精確的摹寫,但這些逼真形象終究止於瞬間的、片段的、靜態的再現。

中國美院教授另類的油畫肖像:介於具像與抽像之間,不好看但有味


模特:冷軍(武漢美術家協會主席)2019年


中國美院教授另類的油畫肖像:介於具像與抽像之間,不好看但有味


冷軍評:在臉上寫書法


第二個向度,以形象為基礎,以“穿越形象”為途徑達到形象直觀呈現。這個向度指向的是以史前、古埃及、中世紀為引子,終由塞尚、賈克梅蒂、培根等人實現的境域,相對再現性形象而言,它通向更為深遠的世界。同時它並不是反形象的,它要以形象為基礎,不僅依靠外部現實世界,還又包含著現實世界,並作為純粹的形象而存在。穿越形象是在形象之中發現新的存在。

這個體系裡的形象承載著區別於第一個向度“理性世界”的另外的東西。這個“另外的東西”,是“感覺”。古埃及和中世紀的宗教藝術,其特點之一就是憑著感覺去體驗世界,宗教形象是以不需求證的感覺為導向的創作,宗教(包括巫術)不會因為沒有親眼看到神就取消神,不會根據物理科學去推論事物的存在性。它所倚重的唯有感覺,一種神聖的感覺。感覺的體驗是感情體驗和形象直觀。這裡指的是形象直觀感觸,情感,甚至由此而不期然興起的想的總體感受,或可稱為統覺。繪畫形象不存在“想象”與“真實”、圖像與事物之間的區別,基督徒不會因為畫在牆上的只是顏料而拒絕膜拜,因為他們不會意識這只是顏料。一旦畫出來,形象就具有了神聖性。宗教的形象,一開始就是感覺的產物。

中國美院教授另類的油畫肖像:介於具像與抽像之間,不好看但有味


中國美院教授另類的油畫肖像:介於具像與抽像之間,不好看但有味


早在史前,洞穴壁畫,就是人與自然進行溝通的方式。混沌的感覺以生動的形象體現出來,或者說那時的藝術是現實的替代,而且藝術形象之靈是可以與萬物之靈進行“互滲”的。古埃及時期,人們制像選取角度時,把最能體現人物的特徵和生命的活力的一面“裝配”起來。像盲人摸象一樣,以目光去觸摸錯覺,最終呈現觸覺般的視覺。進入中世紀哥特式教堂面對聖像畫時,光、玻璃鑲嵌的色彩、非物化的幾何形、誦經聲、氣味、觸覺、縱深感、重力感,感官被全面調動,所有感官被貫通交融。進入忘我的神聖瞬間,一種升騰般的體驗,彷彿接近上帝,在完整的天地神人的境界中,並最終要和上帝合為一體。

感覺之於塞尚,就有了更明確的緊密關係。塞尚強調感覺直觀,“不離開感覺,捕捉真實”。感覺的東西本來是天生混淆的,模糊的,但在感性中的直觀知性有一種組織力,自身有著感性判斷力,它使本質呈現。因此,塞尚認為必須有一種理性的目光去組織它,從而形成自覺的“感覺的邏輯”。為了尋找感覺的真實,塞尚的畢生都在不斷重複並沉浸在失敗的痛苦之中。他所追求的,就是創造一個平行於自然的形象,他要在感覺中重建繪畫的世界。而至於賈克梅蒂,他所追隨的正是塞尚對“感覺”的理解與找尋,他的繪畫形象是對在時空中不斷變幻的事實存在性的質疑與確認,這個確認也就是在時空下對所觀事物的瞬間感覺把握。再看培根,他直截了當地要畫出“感覺”,把感覺作為描繪對象,把感覺這個抽象的概念以具象的面貌呈現出來,給感覺一種清晰度和時間長度。


中國美院教授另類的油畫肖像:介於具像與抽像之間,不好看但有味


模特:肖豐(湖北省美術院院長)2019年

中國美院教授另類的油畫肖像:介於具像與抽像之間,不好看但有味

一幅有活力、有生命的肖像畫,是有畫家賦予它力量而構成的“肉身”的。每一個筆觸、每一塊顏色都代表著畫家不同的感覺,筆觸是畫家感覺激越、生命活潑的反應,每一處細微的色彩之間變化都是不同感覺的貫通。畫家把感覺注入一種物質,物質彷彿就活了,於是構成了肖像的“肉身”。各種感覺都源初地嵌合於一個的肉身感覺之中,嵌合於一個不可分離而又貫通周身的感覺整體之中。

感覺並不僅僅與視覺相關,而是深植於人的整體肉身之中,因為視覺、聽覺、觸覺、嗅覺等等都是從肉身感覺的整體中分化而來,也就是說在一個源始的深度領域。由感覺構建一個“場”,一個境域,讓稍縱即逝的感覺逗留。以不同感覺範疇為橫向,不同感覺層次為縱向,形成張力空間,再打通各種感覺的範疇和層次,形象不再是索然無味的肖像的影子,而成為一個可感、可遊、可居,與自然平行的真實世界。

中國美院教授另類的油畫肖像:介於具像與抽像之間,不好看但有味

中國美院教授另類的油畫肖像:介於具像與抽像之間,不好看但有味

第二個向度中,畫面形象背後的境域,除了與感官機能的感覺直接相聯繫外,還表現出一種觀物的狀態。它的觀物是純粹直觀的看,消隱自我的,是創作狀態的涅槃。它把外在的,附加的東西都放下,把已有的成見放下,直接從當下看得見、感受得到的東西里去尋找使其成為自身的東西,最後剩下事物本身,此時排除了大腦理性思維,自我與對象都消失了。唯有“我”退居其後,形象才儘可能地顯現自身本源狀態。在莊子那裡,是“去知忘我”。儘管鐘擺這一端的形象,並不都是自覺地引退“自我”,並以一種迴歸的觀看方式觀看事物,但不期然卻又暗合了去除對象的遮蔽,以純知覺對事物本源觀察這一狀態。

古埃及和中世紀的宗教形象,固定的形式只需要畫者以宗教虔誠之感去創作,作品並非以彰顯畫者個人的情感和觀點為要。事實上,我們在宗教繪畫形象裡,幾乎看不到任何藝術家個體的東西,包括技術(千篇一律的造型)。在當時,甚至沒有藝術家這一概念,他們作為法老的工匠,虔誠的基督徒,也不可能在作品裡實現任何個體,這種被動的“消失”,與“去知忘我”不期相合;法國大革命後,貴族消失,不再有贊助人對藝術進行束縛,藝術家所追求的是前所未有的自由,擁有了新的視野,不再受到制約的藝術家開始重新觀看和思考這個世界,使自覺構建自在完滿的世界成為可能。塞尚就是一個典型的例子,他所希望的:自己是一張感光膠片,並且像小孩那樣觀看。到了晚年無人應合的孤獨更使他趨於與自然萬物一體,作品充溢著返璞歸真的原生之態,具有宗教救贖般的力量;賈克梅蒂也大意如此,模特頭部作為一種物質進入視野,除去了“人”的社會屬性,熟悉的臉成了陌生的景緻,成為一個不斷流變,不斷生成的真實存在;培根則認為,藝術應該繞開大腦直達神經,使形象回到純粹形象本身。


中國美院教授另類的油畫肖像:介於具像與抽像之間,不好看但有味


模特:劉柏榮(著名藝術家)2019年

中國美院教授另類的油畫肖像:介於具像與抽像之間,不好看但有味

我們可把第二種向度稱為“穿越形象”,即以形象為載體,以感覺為引導的“穿越形象”,就是直觀事物真實,突破簡單的視覺感受,強調讓所有感覺共通,使形象自覺呈現,而達到渾全之境的途徑。

穿越(through)形象的“穿”,分三層意思,第一層意思:“穿”是一個動詞,是“遭遇”,是藝術家肉身直面真實,如同穿過佈滿荊棘的叢林,與所繪模特面對面“碰撞”,是突圍的動態;“穿”是鮮活的、生機勃勃的、湧動不息的與對象共進退;是與以摹寫現實肖像影子的再現性形象搏鬥,一邊剝離一邊直達真實;也是“迎接”,以虛懷之心等待和迎接的意思。“穿”的第二層意思是“貫通”,不離開形象,貫通形象中的限定。就肖像而言,特定的人物特徵就是一種限定,如眼角的細微變化就是一種限定;“庖丁解牛”的牛的骨與骨之間的間隙是一種限定。“穿” 就是貫通各種限定,貫通就是自由,自由遊走於各種限定之間。“穿”的第三層意思是聯通,“聯通”看不見和看得見的部分,是去除視覺遮蔽。人的視線投射總是有一定範圍限制,但通過聯覺的方式綜合貫通起來,把看不見的變成可見的。

穿越的“越”字,是“蛻變”,從搏鬥形成的痕跡到生成畫面整全的內在形式結構的飛躍。它由藝術家開天劈地般的造世而來;藝術家在與固有形象的搏鬥中從舊的身體裡蛻變出新的生命,它是在空白畫布上,化腐朽為神奇的過程中發生質變後的新世界。


中國美院教授另類的油畫肖像:介於具像與抽像之間,不好看但有味




中國美院教授另類的油畫肖像:介於具像與抽像之間,不好看但有味



把零碎的片段的感覺歸納、提升,使混沌能夠納入一種秩序。新秩序包括視覺秩序與所有感覺互通的秩序。所有感官體驗一起釋放出來,“不同的範疇和層次”的感覺統一成為一個完整的神經活動。隨著神經活動形成軌跡,感覺的層次好像是軌跡的中各個停止點和突發點,像水一樣形成一浪一浪的波紋,這些波紋組成運動的,延續的,有速度的力量,這一力量就是節奏,是在視覺中充滿著一種穿越生命力量的節奏。形象的深層境域成為此類繪畫形象經久不衰的生命力。因為其生命力,才使人置身中世紀教堂時喚起各種感官的神聖及升騰之幻覺;或者里爾克彷彿被塞尚的繪畫如“燃燒的箭”擊中他;或者如賈克梅蒂的肖像作品那樣,具有強烈的生命的張力,使得觀者“有強烈的打一隻手電筒去細觀的慾望”。 穿越形象使畫面有了可觸般的生命力,生命力讓形象獨立自持,一個整全的生命世界。

當形象得到如上所述的昇華,它便以本質直觀方式呈現一種自在自足的狀態。在此境域中超出一切個別對象化,映射萬物調和,而成為一個湧動不息的境域。這個境域在呈現中互相貫通融和的狀態,也就是莊子哲學裡所說的“一”的狀態。這種狀態最終以視覺形態體現在藝術作品中,完成極致藝術精神境界的圓滿具足的境域。

中國美院教授另類的油畫肖像:介於具像與抽像之間,不好看但有味


模特:劉壽祥(中國美協水彩藝委會副主任)2019年


中國美院教授另類的油畫肖像:介於具像與抽像之間,不好看但有味


縱觀這兩條線在藝術歷史中此起彼伏,交替發展,當一種形態出現桎梏的時候,另一種形態勢必取而代之。當然,藝術也可能不僅如此,它的發展更多受到時代的各種影響,它因時代的需要而成就自己的特色,藝術是時代的反應[1],但藝術時代又不像政權交替那樣涇渭分明,它往往含混不清,所以不能認為以“形象”再現為主流的希臘-羅馬、意大利文藝復興時期沒有穿插著“穿越形象”的作品;也不能認為宗教藝術的每一件作品都能給予觀者神聖感動。這兩個體系的作品,也並不一定在視覺外觀上有著明顯的差異,兩者都是不曾脫離形象的,不能憑藉形象淺表的外在形式作為分辨的依據,唯有當畫面給予觀者深層體驗和感動時,它穿越生命的力量自會顯示出來。

[1] 參看 丹納:《藝術哲學》傅雷 譯 江蘇文藝術出版社 2012年1月第1版

(文來源:雅昌藝術網)


中國美院教授另類的油畫肖像:介於具像與抽像之間,不好看但有味


中國美院教授另類的油畫肖像:介於具像與抽像之間,不好看但有味


中國美院教授另類的油畫肖像:介於具像與抽像之間,不好看但有味


模特:陳勇勁(湖北美術院油畫、水彩畫創作研究室副主任) 2019年


中國美院教授另類的油畫肖像:介於具像與抽像之間,不好看但有味


中國美院教授另類的油畫肖像:介於具像與抽像之間,不好看但有味


中國美院教授另類的油畫肖像:介於具像與抽像之間,不好看但有味


模特:徐勇民(湖北美協副主席、原湖北美院院長)2019年


中國美院教授另類的油畫肖像:介於具像與抽像之間,不好看但有味


中國美院教授另類的油畫肖像:介於具像與抽像之間,不好看但有味


模特:樊楓 (武漢美術館館長) 2019年


中國美院教授另類的油畫肖像:介於具像與抽像之間,不好看但有味


中國美院教授另類的油畫肖像:介於具像與抽像之間,不好看但有味




中國美院教授另類的油畫肖像:介於具像與抽像之間,不好看但有味


模特:夏 偉(高級經濟師)2019年


中國美院教授另類的油畫肖像:介於具像與抽像之間,不好看但有味



中國美院教授另類的油畫肖像:介於具像與抽像之間,不好看但有味


《Face To Face》童雁汝南 / 布面油畫 / 41x33 cmx12 / 1997-2018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