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部:2020年學前三年毛入園率要達85% 教師全員持證上崗

幼兒園 大學 經濟 社會保險 界面新聞 2017-05-17

教育部等四部門日前發佈實施第三期學前教育行動計劃的意見,提出到2020年,全國學前三年毛入園率要達到85%,普惠性幼兒園覆蓋率要達到80%左右,到2020年基本實現幼兒園教師全員持證上崗。

據教育部網站消息,教育部、國家發改委、財政部和人社部日前聯合發文,決定2017—2020年實施第三期學前教育行動計劃。行動計劃的主要目標是,到2020年,基本建成廣覆蓋、保基本、有質量的學前教育公共服務體系。全國學前三年毛入園率達到85%,普惠性幼兒園覆蓋率(公辦幼兒園和普惠性民辦幼兒園在園幼兒數佔在園幼兒總數的比例)達到80%左右。

此外,行動計劃的目標還包括管理體制和辦園體制逐步理順,發展學前教育的責任進一步落實。學前教育成本分擔機制普遍建立,運行保障能力顯著增強。幼兒園教師配備和工資待遇保障機制初步建立,師資力量進一步加強。幼兒園保教質量評估監管體系基本形成,辦園行為普遍規範,“小學化”現象基本消除。

四部門表示,近年來,各地按照黨中央、國務院的決策部署,以縣為單位實施第一期、第二期學前教育三年行動計劃。全國學前三年毛入園率2016年達到77.4%,“入園難”進一步緩解,學前教育發展邁上新的臺階。但總體上看,學前教育仍是教育體系中最薄弱的環節,普惠性資源供給不足,教師數量短缺、工資待遇偏低,幼兒園運轉困難,保教質量參差不齊等問題還普遍存在,仍處於爬坡過坎的關鍵期。

此次行動計劃的重點任務包括,重點加強脫貧攻堅地區、兩孩政策新增人口集中地區和城鄉結合部幼兒園建設。大力發展公辦幼兒園,提供廣覆蓋、保基本的學前教育公共服務。積極鼓勵社會力量舉辦幼兒園,扶持普惠性民辦幼兒園。

理順機關、企事業單位、城鎮街道辦幼兒園辦園體制。建立與公益普惠要求相適應的學前教育成本分擔機制。深化幼兒園教師培養培訓機制、補充機制和工資待遇保障機制改革。

行動計劃提出,開展城鎮小區配套幼兒園專項整治,對未按規定建設或移交、沒有辦成公辦園或普惠性民辦幼兒園的要全面整改,2018年底前整改到位。繼續辦好公辦鄉鎮中心幼兒園,充分發揮輻射指導作用,大村獨立建園,小村聯合辦園,優先利用中小學閒置校舍進行改建。加快集中連片貧困地區鄉村幼兒園建設。各省(區、市)制定普惠性民辦幼兒園認定標準,逐年確定一批普惠性民辦幼兒園。通過購買服務、綜合獎補、減免租金、派駐公辦教師、培訓教師、教研指導等方式,支持普惠性民辦幼兒園發展。

行動計劃還提出,各地要按照非義務教育成本分擔的要求,建立起與管理體制相適應的生均撥款、收費、資助一體化的學前教育經費投入機制,保障幼兒園正常運轉和穩定發展。根據幼兒園可持續發展需要和當地實際,逐步制定公辦園生均撥款標準和普惠性民辦園的補助標準。進一步健全資助制度,確保建檔立卡等家庭經濟困難幼兒優先獲得資助。根據經濟發展狀況、辦園成本和家庭經濟承受能力,對公辦幼兒園的保教費收費標準進行調整。

根據普及學前三年教育的要求,確定高等學校、中等師範學校學前教育專業的培養規模和層次,加大本專科層次幼兒園教師的培養力度。支持地方通過多種方式為農村和邊遠貧困地區培養補充合格的幼兒園教師。引導和監督民辦幼兒園依法配足配齊教職工並保障其工資待遇。幼兒園教職工依法全員納入社保體系。到2020年,基本實現幼兒園教師全員持證上崗。

教育部2016年7月份發佈的《2015年全國教育事業發展統計公報》顯示,截至2015年,全國共有幼兒園22.37萬所,民辦園數量佔近七成,學前教育毛入園率達到75%,比上年提高4.5個百分點。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