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1歲的著名舞臺劇導演陳薪伊,在參加2019上海·靜安現代戲劇谷活動的時候透露,今天將攜手學生們,在上海人民大舞臺創建“陳薪伊藝術中心”!這是她第N次面對別人對她“在這個年齡段能做什麼”的“好奇”了。上一個比較關鍵的時刻,是上海準備把剛從北京鐵路文工團總團總導演位置上退休的她,作為人才引進之際。

導演陳薪伊談為何把藝術中心放在上海:劇場是陪伴人一生的學堂

圖說:陳薪伊 官方圖

21年前,有人質疑:“引進60歲退休的人,她能幹多久?”

時任上海文化局局長的馬博敏答:“她給我們幹5年都合算!”

當時,陳薪伊表示:“我準備再幹50年!”眼下,她依然對此有“迴音”:“現在還有29年呢!”她說這話時,出奇的平靜。

那一年,她剛執導完可以載入中國戲劇史冊的話劇《商鞅》——據傳,這齣劇目讓當時參與頂層設計的改革先鋒看哭。

“我是為歷史人物塑造‘生命檔案’的”,一頭白色短髮的陳導總結自己的戲劇觀:“舞臺,是為歷史人物塑造形象化的‘生命檔案’的最佳環境,即便是沒文化的老大媽都能看懂;劇場,是城市建築的英雄,只有劇場,才可以是陪伴人一生的學堂。”

開幕大戲定為《洋麻將》

13歲起浸潤於舞臺至今將近70年,在將近40年的導演生涯裡,陳薪伊在邀請朋友們參加藝術中心開幕的請柬上表示:“81歲的我,要成立藝術中心了。有點奇怪吧?沒有觀眾就沒有戲劇,沒有演員就沒有戲劇,沒有劇場就沒有戲劇。現在,我都有啦!我很幸福,政府投資讓我創造了139部作品,還寫了兩本書好幾個劇本,居然得了一個曹禺劇本文學獎!現在,又有幸遇上海演藝大世界……”

導演陳薪伊談為何把藝術中心放在上海:劇場是陪伴人一生的學堂

圖說:幼年時的陳薪伊 資料圖

“我從不導演電影、電視,只導演戲曲、戲劇等舞臺劇。我只做劇場,因為劇場,是在極其有限的空間裡,把精神能量無限放大。別看頂多200平方米的舞臺,卻能展現比海洋和天空更為廣闊的內心世界!”與人民大舞臺的合作,不僅僅限於一個劇場。擁有5個劇場管理經驗的人民大舞臺,還能把劇目投放到長三角,讓更多的觀眾感受到劇場的光芒。“最近40年的藝術蓬勃發展,有很好的演員群、觀眾群和劇場群,我還有二三十位跟著我學習導演的徒弟,我感覺,81歲的我,剛剛準備好。”陳導,篤定地點點頭。

“藝術中心”還是一個“創作基地”。從明年起的5年內,陳薪伊將保持一年原創一部作品的速度,連續5年推出5部全新劇目。眼下時間緊,所以開幕大戲定為——奚美娟與關棟天主演的話劇《洋麻將》。關棟天,也是陳薪伊的弟子。該劇預計今年夏天首演。

在上海是能做成事兒的

“上海是有魔力的城市,雖然一般女性55歲退休未免太可惜,但是我也沒想到60歲後,上海還會力邀我前來落戶。”

導演陳薪伊談為何把藝術中心放在上海:劇場是陪伴人一生的學堂

圖說:陳薪伊的代表作《原野》 官方圖

她的代表作基本貫穿了中國戲劇發展史。例如為北京人藝排演的《原野》,由徐帆和胡軍主演;京劇《貞觀盛事》,由上海京劇院出演;在南京路上演的話劇《霓虹燈下的哨兵》,以及歌劇《張騫》……作為上海導演,她覺得:“在上海啊,是能做成事兒的!而且比較自在。就像馬博敏說的‘合算’——聽起來蠻‘實惠’的,只要贏得成功,上海人就尊重你。”

她在上海排演了一系列體現其“生命檔案價值”理念的戲劇:“那是我在歷史上尋找巨人,併為他們建立‘生命檔案’”。歷史人物在舞臺上“活”起來,彷彿人物再生的情景呈現,都是放之四海、時至今日,依然予人啟迪。話劇《商鞅》,以商鞅的生命澆鑄了改革者、創作者、排演者的生命,與該劇有點滴緣分的觀眾,都不免自省。京劇《貞觀盛事》,聚焦了唐太宗與魏徵之間的關係,塑造了唐太宗最鮮明的賢明之處,就在於勇於接納反對他的人且能反省自身……歌劇《張騫》在奠定了中國原創歌劇“西部風”的藝術樣式的同時,也展現了這位外交家在出使西域13年裡,與時代共同跌宕的人生。他至今影響著我們的生活——陳薪伊說,“他給我們帶來了二胡、黑米……”甚至,與“一帶一路”國家倡議相關的絲路和思路。如果有意識地把陳薪伊導演的舞臺劇作品串聯起來看,可以勾勒出中國不同歷史階段的代表人物,及其個人命運與家國情懷互動後的人性色彩、時代脈搏。再深想一層,歸攏一下莎士比亞劇作中的歷史劇《亨利四世》《亨利五世》《理查二世》等,或者有點歷史影子的《李爾王》等悲劇,也能窺得英格蘭乃至蘇格蘭的風雲詭譎。想了解人和歷史,可以看戲劇。

導演陳薪伊談為何把藝術中心放在上海:劇場是陪伴人一生的學堂

圖說:《商鞅》劇照 官方圖

在陳薪伊家客廳的一面牆上,就掛著莎士比亞的頭像。人,在歷史和自然面前是如此渺小;人,在舞臺上捲入了歷史和自然,會變得偉大。

兩本“教科書”滋養了我

細想一下,13歲就登上舞臺是什麼概念?陳薪伊也認真自我剖析:“我還沒上初一,就去學演戲了。所以,我的文化知識全靠自學和積累——中國傳統戲曲的‘唱唸做打’和西方戲劇代表莎士比亞劇本的文學性、人性,就是滋養我的兩本教科書。”這也是她40歲考上中戲導演進修班後,感覺“逢甘霖”的根本原因。她對文化知識的本能追求,日積月累成天然的責任心、使命感,“那兩本教科書,讓我明白靈魂的價值,都可以通過戲劇的美,去一一提純。”

導演陳薪伊談為何把藝術中心放在上海:劇場是陪伴人一生的學堂

圖說:陳薪伊說,到了60歲才剛明白人生 官方圖

陳薪伊已經策劃好了不少面向公眾的講座題目,例如特別鼓舞人心、期待每一個人都能釋放最大能量的“你的生命還在盛放”——這是一個輕視年齡數字、重視歲月積澱的課題;抑或“成功者的成功之路”——這是一個圍繞商鞅、安徒生等出自陳薪伊導演劇目的主人公的人生歷練話題……我們談的,都將是歷史上“巨人的故事”!

“對了,你可以把‘巨人的故事’這個概念,作為文章結語!”最後,陳導“執導”了一句。(新民晚報記者 朱光)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