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好講故事的《摔跤吧!爸爸》,是國產“偶像特效片”的反面

九局發[2017]043號

文藝九局·司機小馬


好萊塢大片《銀河護衛隊2》正在國內席捲票房,但今天我們要談的不是它,而是同期上映的一匹黑馬——

印度電影《摔跤吧!爸爸》。

好好講故事的《摔跤吧!爸爸》,是國產“偶像特效片”的反面

這部譯名讓人誤以為是《奔跑吧兄弟》山寨電影版的影片,上映6天即收1.7億票房。作為一部2016年即在印度上映的“老片”,加上強勢大片《銀河護衛隊2》的擠佔,這樣的票房表現已頗為亮眼,甚至在單日排片落後於《銀河護衛隊2》的情況下實現單日票房的反超。

更為難能可貴的是:豆瓣9.2分,貓眼觀眾評分高達幾近滿分的9.8分,貓眼專業評分也高達8.2分,在不同的觀眾群體中獲得了難得的一致讚譽,各平臺都打出了今年少見或僅見的高分。就口碑而論,該片絕對稱得上近期的“現象級”影片。

好好講故事的《摔跤吧!爸爸》,是國產“偶像特效片”的反面

其實,印度出產好電影,並不是什麼新鮮事,像2011年的《三傻大鬧寶萊塢》在國內引起觀影熱潮,影迷競相接受170分鐘無尿點的“膀胱挑戰”,許多人應該還記憶猶新。但這也是六年前的事情了。

近年來隨著中國電影市場的發展,好萊塢儼然已經是中國電影唯一的競爭對手,加上國產電影爆款頻出,留給亞洲引進片的市場空間不斷收縮,還有社交網絡上反覆熱炒的印度電影“一言不合就跳舞”的固有印象,使得這些年登陸國內大銀幕的印度電影越來越少,也讓人們慢慢忘記了印度電影除了“跳舞”之外還有另一把殺手鐗,就是紮實的故事和動人的情感刻畫。

《摔跤吧!爸爸》的劇情非常簡單。一言以蔽之,是一個摔跤手出身的父親頂住偏見和壓力將女兒培養成世界摔跤冠軍的故事,取材於真實事件,屬於非常標準的“親情+勵志+體育題材”影片,由曾經主演《三傻大鬧寶萊塢》《我的個神啊》的印度“男神”阿米爾•汗主演。“女子摔跤”這樣冷門的題材,“勵志體育片”這樣老套的門類,卻成就了 《摔跤吧!爸爸》寶萊塢票房冠軍的地位。

在中國,阿米爾•汗並不為觀眾熟知,《摔跤吧!爸爸》也不具備特效大片的資質,又如何斬獲過人口碑?它既不玩弄大衛•芬奇式的懸疑假設,也不沉迷昆汀式的花哨敘事,更不像岡薩雷斯一樣搞炫技般的長鏡頭。摒棄所有流行的奇技淫巧,《摔跤吧!爸爸》的武器只有一樣:紮實。

好好講故事的《摔跤吧!爸爸》,是國產“偶像特效片”的反面

在“毫無修飾的紀實風格”都成為一種技巧的時代,導演尼特什•提瓦瑞用幾近“標準動作”的電影語言,一板一眼地完成了這部電影,但其運用之嫻熟、完成度之高,如同《天龍八部》中蕭峰大戰群雄的太祖長拳,以基礎的“招式”發揮出了驚人的效果:幾乎每一個場景都恰到好處,每一個鏡頭都寓意清晰,劇情的展開,感情的醞釀,節奏的把控……幾乎每一個環節都呈現出教科書般的精準曉暢、言簡意賅。

毫無疑問,這就是“套路”。對於有經驗的觀影者而言,整部片子在劇情的大方向上是沒有驚喜的,甚至連“半決賽的總比分會是幾比幾,總決賽的比分會是幾比幾,誰會先贏一場”這樣的細節都可以準確預言,但這並不會影響觀影的樂趣,因為觀眾太想知道導演會用怎樣的方式把這個你已經知道結果的故事講給你聽,期待著會用怎樣的手段調動你早已嚴陣以待的情緒。

有點類似於跳水或者體操競技,欣賞套路“圓滿完成”的過程本身帶來的愉悅,正是這部《摔跤吧!爸爸》的樂趣所在——別忘了,“套路”本身並不低賤,因其皆脫胎於“經典”。

除了電影本身,另一個電影外的消息也頗震撼:主演阿米爾•汗為了出演劇中不同年齡段的主角,先是增肥50斤,再在5個月內皮球洩氣一樣瘦回去。

好好講故事的《摔跤吧!爸爸》,是國產“偶像特效片”的反面

其實作為印度國寶級演員,阿米爾•汗完全有資本要求“替身”“倒模”或者“綠幕摳圖”來出演,但他最後還是選擇了真人出演的“原汁原味”。這種不繞彎、不取巧的作風,正是全片“紮實”基調的一個註腳,這也恰恰是影人需要特別留心的地方。

電影這門藝術自創立之初,就是一門“影像敘事的藝術”。但隨著電影的發展,藝術家們的敘事工具不斷增加,使得“炫耀與探索新的工具”漸成風氣,甚至大有超越“敘事”本身的趨勢。近年來奧斯卡獎頻頻頒給《鳥人》《荒野獵人》《月光男孩》等影片,似乎更多的是對電影技法和特定題材的褒獎,而“講故事”的重要性反倒在其次。雖然這也算是符合奧斯卡獎之為“學院獎”的定位,但也難免讓人感到無趣。

而在商業片領域,也不得不承認,好萊塢近年來無論是在煽情還是搞笑上,技巧和品味都大不如前。無論是《阿甘正傳》的舉重若輕,或者是《變相怪傑》的癲狂演繹,都已成為明日黃花。用大場面、炫目特效和人氣角色收割票房,成了當今好萊塢商業片票房成功的不二選擇,而“踏踏實實講故事”的、傳統意義上的故事片,則星光黯淡久矣。

好好講故事的《摔跤吧!爸爸》,是國產“偶像特效片”的反面

再看國內。中國電影自2002年張藝謀的《英雄》拉開了中式“大片”的帷幕之後,國內電影市場朝著好萊塢的成熟電影經濟模式一路狂奔,“偶像經濟”和“光影特效”則是其賴以奔跑的兩條腿。隨著這兩條腿日益強健粗壯,中國電影產業也逐漸跑入世界前列,但凡事過猶不及,當“明星雲集”“特效精美”成為最重要的賣點,留給電影中其他元素——故事、人物、情感——的空間,又有多少?

從目前來看,“特效片”和“偶像片”已經成為國產電影打造爆款的最重要元素,或者二者取一,或者兼而有之。同時,這兩項也成為電影製作的最大“黑洞”。某某大片特效“數年磨一劍”“數億元打造”、某某明星片酬數千萬,此類宣傳語觀眾早已見怪不怪。《美人魚》《捉妖記》《功夫瑜伽》《尋龍訣》《西遊伏妖篇》……在國產電影票房的第一梯隊中,極少有公認“勝在劇情”的影片;同時,更多的“偶像特效大片”帶著更高的投資和更高的票房預期,依舊在熱火朝天地拍攝著、宣傳著。

雖然賣明星賣特效賺的也是真金白銀,但對“電影”的初心,也不應該輕易遺忘。觀眾當然有權利要求一個久違的好故事,而不是一次又一次看身價幾千萬的小鮮肉,把一坨幾千萬的特效砸在另一坨幾千萬的特效身上。

對於中國電影行業而言,不妨把《摔跤吧!爸爸》口碑“爆棚”看成一個契機:在長期追求電影藝術的“技法”和電影工業的“技術”之後,回頭審視一下最基礎、最根基的部分是否紮實。觀眾與市場已經證明了這種“紮實”的價值,接下來能做什麼、該做什麼,就是“事在人為”了。


文章版權所有 圖片選自網絡

文藝九局,為人民服務的文藝有關部門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