殺了人必須以命償命?一張照片就引來義憤網民私刑,讓人不寒而慄

BBC拍出來的律政劇,不僅部部是精品,而且還很有看點。

比如2010年的《神夏》第一季,卷福橫空出世,開創偵探懸疑新系列。

殺了人必須以命償命?一張照片就引來義憤網民私刑,讓人不寒而慄

最近BBC又出了一部新劇,改編自英國著名殺人案的真人真事。

豆瓣8.4分,非常值得一看。

被害人 第一季

The Victim Season 1

殺了人必須以命償命?一張照片就引來義憤網民私刑,讓人不寒而慄

英國,愛丁堡,到了一年一度的萬聖節。

街道上熱鬧非凡,到處都是喜笑顏開的小孩們。

孩子們歡天喜地走門串戶要糖,每家也備了糖準備發出去。

克瑞格·安德魯是一位6歲女孩的父親,他勤奮踏實、忠厚老實,在小區裡有口皆碑。

殺了人必須以命償命?一張照片就引來義憤網民私刑,讓人不寒而慄

這天他回到家裡,剛一開門,頭部就被狠狠重擊,被打倒在地....

對方還凶殘地繼續狠砸,直到克瑞格徹底倒在了血泊裡....

殺了人必須以命償命?一張照片就引來義憤網民私刑,讓人不寒而慄

是誰,這麼慘無人道?

克瑞格送到醫院後,網上有一篇文章迅速傳播開來:

克瑞格就是隱匿已久的殺人狂魔埃迪·J·特納!

殺了人必須以命償命?一張照片就引來義憤網民私刑,讓人不寒而慄

這篇文章說,特納過去殺死了一個男孩,並且慘無人道地把這個男孩折磨至死。

文章最後說,不要讓邪惡活著,不要讓殺人凶手逃脫懲罰,要為死去的孩子報仇!

這一開始就高能,那麼,被害人克瑞格到底是個好人還是壞人?

此事說來話長,要從一個無辜孩子被殘酷折磨被殺死說起....

殺了人必須以命償命?一張照片就引來義憤網民私刑,讓人不寒而慄

十幾年前,一個9歲男童被殘忍殺害。

凶手,是13歲的埃迪-特納。特納被警方抓獲,然後被提起公訴。

根據英國未成年人保護法,案件並沒有公開審理,特納也受到了特別保護,除了名字因為一時失誤被洩露出來。

殺了人必須以命償命?一張照片就引來義憤網民私刑,讓人不寒而慄

特納當庭認罪,被從輕判罰,只判了7年,於2010年出獄。

對遇害男童的家庭來說,這是一場無盡的痛苦折磨。

凶手沒有被嚴厲懲罰,沒有道歉,沒有解釋犯罪動機,只用蹲了7年監獄,就獲得了自由。

殺了人必須以命償命?一張照片就引來義憤網民私刑,讓人不寒而慄

受害者家庭要求公佈特納照片,但根據英國《人權保護法》,特納受到了終身匿名保護。

在出獄後,特納不知所蹤,人間蒸發。

但受害人的家庭並沒有放棄,尤其是遇害男童的母親,安娜·迪恩(凱莉·麥克唐納 飾演)。

殺了人必須以命償命?一張照片就引來義憤網民私刑,讓人不寒而慄

她性格大變,敏感暴躁,陷在喪子之痛中無法自拔,總是一遍又一遍地播放兒子生前錄像。

十幾年過去了,凶手都已經長大成人,她還一直困在痛苦仇恨的監牢裡,一定要為兒子報仇。

她的人生,也變得支離破碎,被憤怒、復仇所佔據。

安娜一直跟蹤特納的新聞,並請了私家偵探蒐集線索,研究資料,發誓要找到特納。

這天,在偵探提示下,她發現一個男人跟特納的信息非常相似,出現的時間也非常契合。

於是,她註冊了一個小號,在網上貼出了這個男人的信息,還有他的家庭住址、工作地址等所有信息。

這個男人,就是克瑞格。

殺了人必須以命償命?一張照片就引來義憤網民私刑,讓人不寒而慄

殺了人必須以命償命?一張照片就引來義憤網民私刑,讓人不寒而慄

安娜用匿名信息在網上發帖,公佈了克瑞格就是殺人狂魔特納的信息,引起了軒然大波。

熟悉當年案子的幾千位網友,組織了一波又一波的攻擊,對克瑞格發起人肉搜索和人身攻擊。

在無盡的煽動下,有些人被衝昏了頭腦....

闖入克瑞格家中的那個男人,就覺得自己是主持正義的俠義之士,如果法律有漏洞,那必須對凶手處於私刑。

於是,他帶凶器找到了克瑞格家,發生了開頭的那一幕。

殺了人必須以命償命?一張照片就引來義憤網民私刑,讓人不寒而慄

克瑞格被打成重傷,還變成了人人得而誅之的變態殺人犯。

他送進了醫院,雖然被搶救回來,但臉上留下了一道永遠無法擦掉的傷疤。

他每天都會收到各種騷擾、威脅信、女兒的玩具也被撕毀…

殺了人必須以命償命?一張照片就引來義憤網民私刑,讓人不寒而慄

他的生活全毀了,全社區的人對他指指點點,說他是變態殺人犯。

他的女兒在學校裡被歧視,同學們說她是殺人犯的女兒。

接下來,他被公司開除,妻子帶著女兒也離開了。

殺了人必須以命償命?一張照片就引來義憤網民私刑,讓人不寒而慄

克瑞格失去了正常生活,他的人生被毀了。

這一幕,像極了那一部虐心電影《狩獵》,人的命運,在別人的一念之間就被改變了.....

殺了人必須以命償命?一張照片就引來義憤網民私刑,讓人不寒而慄

殺了人必須以命償命?一張照片就引來義憤網民私刑,讓人不寒而慄

這天,安娜的家裡,來了許多警察。

警方查到安娜的小號,隨後一路追查過來,安娜在網上留下了太多可被追查的線索。

隨後,安娜因為煽動謀殺罪被起訴。

因為沒有任何證據表明,克瑞格就是當年的變態殺人犯特納。

殺了人必須以命償命?一張照片就引來義憤網民私刑,讓人不寒而慄

一起謀殺案的受害者家屬,變成了另一起傷害案的共犯凶手,這是多麼的戲劇化....

在公眾的眼裡,安娜是一個命運悲慘的女人,她失去了兒子,為了給兒子復仇做錯了事,也是可以原諒的。

但負責此案的警官並不這麼認為,”如果毀掉了別人一生,那你就要承擔責任“。

殺了人必須以命償命?一張照片就引來義憤網民私刑,讓人不寒而慄

安娜被判有罪,但可選擇向克瑞格道歉,如果獲得被害人原諒,那麼安娜就會被減刑,只在社區服刑即可。

終於,安娜見到了被她毀掉一生的克瑞格。

兩人相見,安娜道歉,但氣氛一點都不友好,反而相當詭異。

因為安娜始終只為自己發匿名帖道歉,但絕不因為為兒子復仇而道歉。

雙方情緒越來越激動,意外發生了.....

殺了人必須以命償命?一張照片就引來義憤網民私刑,讓人不寒而慄

《被害人》這部英劇有著傳統英劇的優點,只有四集,短小精悍,信息量驚人,情節反轉快,情節跌宕起伏,就是讓你猜不到結尾。

故事也改編自真事——

1993年,英國利物浦兩個10歲男孩殘忍虐殺2歲幼童事件。

殺了人必須以命償命?一張照片就引來義憤網民私刑,讓人不寒而慄

當時,兩個熊孩子誘騙了受害人小詹姆斯,一起走了兩公里遠,一路上他們對孩子又打又踢。

之後他們找了一個更偏僻的地方,開始了令人髮指的折磨。

他們把偷來的顏料潑進小詹姆斯的眼睛裡,拽掉他的鞋子和褲子;把電池塞進他的嘴裡,不斷朝他扔石頭;最終,他們拿著一條撿來的鐵條砸碎了他的顱骨。

這場虐待持續了將近一個小時,直到小詹姆斯被折磨致死,然而這遠沒有結束。

他們把小詹姆斯的屍體放在鐵軌上,用石板蓋住身體,製造事故假象。

一輛火車駛來,小詹姆斯的身體被軋成了兩半……

案發之後,英國公眾表現出前所未有的公憤和參與熱情,甚至有母親向警方檢舉自己的孩子曾在當時逃課並有作案嫌疑。

殺了人必須以命償命?一張照片就引來義憤網民私刑,讓人不寒而慄

後來,一位匿名女性向警局舉報自己朋友的兒子羅伯特•湯普森(Robert Thompson)當日曾逃學,並且衣服上有案發現場的藍色塗漆。

而羅伯特的同學,喬恩•韋納鮑(Jon Venables)也被帶到了警局詢問,於是,英國現代史上年齡最小的兩個殺人犯被抓獲歸案了.....

殺了人必須以命償命?一張照片就引來義憤網民私刑,讓人不寒而慄

但法官的判決是:只判8年,媒體不可曝光其身份,出獄後還有警方保護。

判決結果一出,輿論大譁,大批英國公眾聚集在法庭外抗議。

殺了人必須以命償命?一張照片就引來義憤網民私刑,讓人不寒而慄

但無濟於事,兩個凶手都受到政府匿名保護,後來其中一個男孩又犯事被曝光,而另一個男孩就從此消失在茫茫人海中。

2歲幼童的母親丹尼斯發誓要查出兩人的下落,只為親眼看一下這兩個殺死兒子的凶手。

殺了人必須以命償命?一張照片就引來義憤網民私刑,讓人不寒而慄

有一次她接到了線報,終於見到了殺人凶手之一,羅伯特。

“我一眼就能認出那張醜惡的臉和邪惡的眼睛。這就是殺死我兒子的凶手,最後一次見他還只有11歲。”

我想面對著他大聲尖叫:‘為什麼你要殺死我的孩子?’但最後,我只是盯著他走完那條街,在路口拐了個彎,然後消失了。”

丹尼斯已經跟英國政府禁令抗爭了10年,“我一直請求內政大臣、法官、社會義工,讓我和他們見一面,但都被拒絕了。我只有靠自己行動,幸好還有這麼多不認識的人願意幫助我。”

當被問到是否會原諒羅伯特和喬恩時,丹尼斯說:“我本以為如果見到他們,可能會原諒,但見了羅伯特後,我發現我還是很恨他,或許我一輩子都不會原諒他們。”

殺了人必須以命償命?一張照片就引來義憤網民私刑,讓人不寒而慄

重度提醒:全劇之劇透毫無保留分割線

克瑞格,恰恰正是當年殺死孩子的凶手,特納。

殺了人必須以命償命?一張照片就引來義憤網民私刑,讓人不寒而慄

他第一次面對受害人的母親,在突然洶湧而至的良心譴責之下,他再也無法控制自己的情緒,徹底向安娜坦白了一切。

在出獄後,他被警方帶走,在陌生區域祕密生活,身份保密,但心靈備受折磨。

一場陰差陽錯,讓他身份徹底曝光.....

按照法律規定,安娜和特納(克瑞格)不能單獨會面談話,於是特納把寫著自己手機號碼的紙條偷偷放進了安娜的包裡.....

兩人約好私自會面,就在當年安娜兒子被殺的地方。

就在特納懺悔的時候,安娜的丈夫出現了,還帶著一把刀.....

殺了人必須以命償命?一張照片就引來義憤網民私刑,讓人不寒而慄

特納會被受害者的家屬殺死嗎?

這個懸念,留給你了。

《被害人》只有四集,幾乎每集都在反轉,結局更是意猶未盡....

在臺劇《我們與惡的距離》,也有同樣的命題:受害者家屬到底該不該原諒凶手?

殺了人必須以命償命?一張照片就引來義憤網民私刑,讓人不寒而慄

對於宋喬安來說,她陷入了沒有保護好兒子的自責和愧疚中無法自拔。

在這場悲劇發生後,她再也走不出來了。

殺了人必須以命償命?一張照片就引來義憤網民私刑,讓人不寒而慄

受害者們放不下仇恨,無法原諒凶手,更無法原諒自己。

他們覺得自己如果不復仇、不做點什麼,就對不起死去的人。

殺了人必須以命償命?一張照片就引來義憤網民私刑,讓人不寒而慄

冤冤相報並沒有錯,這是原始社會流傳至今,亙古不變的生存倫理法則。

這道理,跟最樸素的惡有惡報善有善報信仰一樣。

不原諒,以牙還牙報復是一種選擇,而寬恕不報復也是一種選擇。

寬恕是人性的美德,復仇是人性的必然。

當然,這一切都要在是非對錯分明無誤的前提下。

劇裡有一句很有哲理的話,“遠在是非對錯之外,還有一片無主之地,我們會在那裡相遇”。

殺了人必須以命償命?一張照片就引來義憤網民私刑,讓人不寒而慄

張XX為母殺人案,一直是輿論關注的熱點,是非對錯並不是以命償命那麼簡單。

但人性之複雜,人心之幽深,遠遠超出了你我可理性探討的範疇。

而受害者和加害者之間,並沒有那麼明顯的界限,身份隨時會互相轉換。

在《被害人》裡,受害者與加害者都在無盡的痛苦中,完成了自我救贖。

凶手願以命抵命,受害人家屬最後放過了凶手。

這並不是聖母心發作選擇寬恕,或者真正原諒了加害者,而是拯救自己走出困境。

陷入極端仇恨的人,永遠走不出折磨自己的幽暗井底。

走出去,放過別人,也放過了自己,人生別有一番光明,更有一片新天地。


殺了人必須以命償命?一張照片就引來義憤網民私刑,讓人不寒而慄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