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國諾獎得主:中國的科研創新比印度更積極,也更歡迎科學家

德國諾獎得主:中國的科研創新比印度更積極,也更歡迎科學家

德國諾貝爾獎得主克勞斯·馮·克利欽在接受印度報業托拉斯採訪時說,與印度相比,中國在科研、投資和戰略方面更加積極,對科學家實行更開放的政策。相比,印度有更多的“繁文縟節”,阻礙了研究人員之間的交流。

根據2018年美國國家科學基金會和國家科學委員會的數據,中國是僅次於美國的第二大研發支出國。

76歲的克利欽因發現了整數量子霍爾效應而獲得1985年諾貝爾物理學獎。他對印度報業托拉斯表示:“印度和中國是世界上新興的參與者,但在研究方面,中國在投資和戰略方面要積極得多。”

這位德國物理學家在第69屆林道諾貝爾獎得主大會上表示,中國經濟推動了科學和創新,並在研發方面進行了大規模投資。

他說,中國申請的專利比印度任何一年都多,在論文的產出也更高。2017年,中國的研發支出約佔GDP的2.1%,而印度的研發支出不到1%。

印度報業托拉斯報道稱,根據世界知識產權組織的數據,2016年,中國申請了約134萬項專利,而印度(包括印度人和非印度人)僅申請了4.5萬多項專利。

中國在人工智能、自動駕駛汽車和機器人方面的投資也遠遠領先於印度。克利欽說,中國對科學家開放的簽證政策促進了知識交流,這是使中國在創新方面實現飛躍的另一個原因。

“印度材料科學研究的實力很強,我收到了很多來自知識共享平臺的邀請。但是我需要簽證才能到印度,印度有很多繁文縟節,不像中國對諾貝爾獎得主有特殊的長期簽證。印度也應該考慮5年期簽證,而不是目前的30天簽證政策。”他補充說,知識交流應該是雙向的。

克利欽還說,民族主義對科學構成了威脅。“作為科學家,我們需要與之鬥爭。事實是科學的基礎。科學需要促進公開的討論和互動,”他說。

作者:白波

監製:曹斌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