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化醫改六年成效如何 深圳衛計委這樣迴應

醫療改革 經濟 藥品 社會保險 南方都市報 2017-06-24

南都訊 記者李榕 2009年新一輪深化醫改啟動以來,深圳醫改有什麼進展?今年年初,“進一步推進我市醫藥衛生改革”被列為2017年市政協重點專題協商。政協委員們歷時4個月調研,對深圳當前醫藥衛生事業發展,以及醫改情況形成了調研報告。昨日下午,深圳市政協召開六屆二十七次主席會議,對“進一步推進我市醫藥衛生改革”做了專題協商會。

專題協商會議工作組表示,雖然深圳市醫藥衛生事業發展取得了明顯成效,醫療改革也取得階段性進展,但是與城市經濟發展水平相比還存在巨大的落差。微觀層面看,重大疾病及疑難雜症解決能力與北上廣差距甚遠,服務質量遠遠遜色於香港。深層次的主要問題是:深圳醫藥衛生事業發展規劃的前瞻性、系統性有待提升;醫改目標的定量分解科學性、合理性在一定程度上存在不足;醫改探索多頭並舉,“經驗”、“模式”頻出,尚未形成共識。

城市發展對深圳醫改的巨大挑戰

與北上廣不同,深圳的超常規發展,短時間內人口規模幾十倍的增長,人口結構嚴重倒掛(戶籍人口只佔約1/4),以及經濟社會非均衡發展給深圳城市治理尤其是醫藥衛生事業發展帶來嚴峻考驗:深圳究竟要承載多少人口,1137.89萬(常住人口)、1800萬(實際管理)或者3000萬(發展趨勢)?服務人口規模的巨大不確定性導致深圳市醫療衛生髮展一直處於疲於應對的局面。

牽頭單位統籌協調職能待強化

2013年以前,市醫改辦設在市發改委,由市發改委統籌推進全市醫改工作,各相關部門按職能分工,協同推進醫藥衛生事業改革。2013年後,參照國務院做法,市醫改辦由設在市發改委調整為市衛計委。深化醫藥衛生體制改革是一項涉及面廣、難度大、專業性強的社會系統工程,必須著眼全局、頂層設計,統籌協調、分工合作。從目前狀況看,市衛計委作為專業的職能部門,雖然努力探索進一步推進醫改的有效路徑,但在協調醫療、醫藥、醫保“三醫”聯動的相關職能部門合力推進醫改相關任務落實方面有些力不從心,難以在體制機制及關鍵環節實現突破性進展。

管理體制仍需進一步理順

多頭管理導致公立醫院整體效能發揮不足。當前,市屬公立醫院由市醫管中心管理,區屬醫院仍由區衛計部門管理,此外還有政府辦、委託高校管理的模式(中大八院,即原福田區人民醫院),公立醫院管理體制開始演變,逐步由統一走向分散。新形勢下社區健康服務“院辦院管”管理體制導致社康主體地位缺失,無法實現社康“均衡發展”。以及,現行結算及監督規制不完備,不利於醫保資金的有效利用。深圳市醫保工作一直處於全國領先地位,但對標國際先進水平,委員們認為,現行醫保資金的結算和監督規制不完備,不利於權責劃分以及對相關主體的有效監管。深圳市實行醫保實時結算,而醫保部門將醫保支付的審核和結算都委託給醫院代為履行,表面上方便了患者,實際上由於“利益共同體”(醫院和患者)現象導致醫保過度使用。

人才引進困難 基層醫生流失大

人才引進困難已成為深圳市醫療機構共同面臨的難題。人才隊伍建設是醫院生存和發展的重心,只有用好現有人才、引進必需人才、培養後備人才,並加快人事制度改革的步伐,才能提高醫院的綜合競爭力。目前,新建醫院實行的是全員聘用的員額制管理,但圍繞原編制捆綁的福利待遇等配套措施仍未跟進,養老保險、住房補貼、醫療保健等尚未明確。

政府公共醫療衛生投入比例過少

在經濟合作與發展組織(OECD)國家,醫療衛生佔國家財政支出的7%以上。我國內地2016年財政醫療衛生支出佔財政支出的比重首次提高到7%。香港地區2015-2016年度財政預算案中,醫療衛生開支佔政府預算總開支的16%,2016-2017年度是15.9%。深圳市2015年全市醫療衛生投入(含固定資產投資)150.65億元,佔全市一般公共支出的4.3%;2016年全市醫療衛生投入173.22億元,佔全市一般公共支出的4.1%,投入比例遠低於全國平均水平,與深圳經濟發展速度不匹配。

醫改目標和路徑共識需提升

2009年市委市政府《關於推進醫藥衛生體制改革的意見》提出,“要建設與城市功能和發展定位、人口規模和結構、居民健康需求和承受能力相適應的醫藥衛生服務體系,實現與經濟社會同步協調發展”。客觀地講,深圳市醫改的定性目標雖然定得很好,但由於服務人口規模的巨大不確定性,導致深圳市醫藥衛生難以對準一個相對穩定的服務對象進行聚焦,也無法對發展目標進行科學、合理的定量分解,由此造成路徑安排不清晰,醫改依然停留在試點探索階段,多點出擊,舉措很多,共識未成。

迴應

針對政協委員提出的問題,相關職能部門現場也做出了迴應。

社康院辦院管問題:到了評估的階段

深圳當時採取院辦院管模式的時候,做過很多調研論證,做了認真的評估,考慮到院辦院管模式可以跟舉辦醫院在資源、技術上面有共享,同時社康中心的醫生,可以跟公立醫院專科醫生,納入同一個體系管理,如此,對薪酬待遇可能會更有一些幫助。院辦院管模式已經運行多年,也到了一個該進行相應評估的階段了。

醫改辦設置:市政府主要領導牽頭

市編辦相關負責人表示,把醫改辦設置由發改委調整到了衛計委,除了參照國家和省的要求,把醫改辦放在衛計委,一是出於醫改工作專業性的考慮,由衛計委牽頭推進,專業支持更強。委員提到的統籌協調力度欠缺問題,其實醫改領導小組是市政府主要領導牽頭,主要領導小組的力量比較強,辦公室的設置主要還是日常辦事機構,下一步將會同衛計委做研究評估。

公立醫院管理體制:管辦分離後,辦醫主體多元化

調研報告當中提出目前市屬公立醫院有四種管理模式,更準確表述是辦醫主體多元化,實行管辦分離以後,衛計委作為全市醫療行業的行業主管部門,這個是統一的,主體是單一的。但是管辦分離後,辦醫主體是多元化的。

人才引進難:團隊的引進走綠色通道

針對這個問題,深圳人社局表示,出臺了關於促進人才優先發展的若干措施,人才資助力度,包括團隊的引進,都是走綠色通道。在人才住房保障方面,現在市裡面專門成立了人才安居集團,對人才住房保障予以了非常大的力度。關於薪酬分配問題,國家人社部、財政部、衛計委、中醫藥管理局在今年1月下發了文件,關於公立醫院薪酬制度指導意見,提出了總量控制、年薪制,還有協議工資制,深圳也做了一些探索,接下來將去試點城市學習,讓本市人才達到合理的收入分配水平。

財政投入:深圳財政補助佔比約30%

深圳市財委相關負責人表示,深圳財政對醫療方面的投入,在醫院總收入裡面,有一個財政補助,深圳財政補助佔比30%左右,而全國是9%,廣州7%,上海是13%,大部分城市是在10%-15%之間。

數字

新建14家公立醫院 10家位於原特區外

深圳市衛計委昨日公佈了《深圳市醫療機構設置規劃(2016年-2020年)》。“十三五”期間,深圳計劃新增床位2.5萬張以上,新建成14家公立醫院;新增執業醫生1.2萬名以上,常住人口千人床位數達到4.3張、千人醫生數達到2.8名、萬人全科醫生數達到3.2名;全市10個區(新區)都將建立基層醫療集團,社康機構將翻倍,達1200家左右。新建成的14家公立醫院,有10家位於原特區外,龍崗、龍華、坪山、光明、大鵬等區域將獲“重點關照”。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