劃重點!皇家園林頤和園是按雄安新區白洋澱這個水區村格局建造的

點右上角關注頭條號“新區白洋澱”,民間視角看遍雄安新區白洋澱世情民風

劃重點!皇家園林頤和園是按雄安新區白洋澱這個水區村格局建造的

文:李紅澤

友情提示:此文很長,可以先關注或是轉發收藏後再閱讀,這樣一次看不完,下次再找時容易找到。

頤和園是舉世聞名的皇家園林,坐落於北京城西北方向,是目前國內保存最為完美的一處清代園囿。它是以萬壽山和昆明湖為背景,園內佈置有亭臺樓閣、遊廊殿宇、石橋柳堤等景物,共同勾勒出一副美輪美奐的圖畫。世人一般認為,頤和園的建造是借鑑了江南園林的風格,並與當地自然環境巧妙融合而成。實際上,頤和園建造的雛形很大程度上參考了趙北口行宮建築以及村落的整體格局,是對清代早期趙北口村容村貌的精煉和昇華

一、頤和園的建造過程

早在明代時期,頤和園所處的位置就已經成為一處風景名勝區。其山原名甕山,屬燕山餘脈;其湖原名甕山泊,源自京西龍泉,匯入北京城內便為積水潭。明神宗時期,甕山泊的湖面上已經建有望湖亭和釣魚臺等建築。江南四大才子之一的文徵明曾題詩云:“十里青山行畫裡,雙飛白鳥似江南。”

1644年,清軍入關以後,首都仍然設立於北京。由於清代初期實行野蠻的圈地政策,北京周邊的大片土地陸續被皇室貴族所佔有。從康熙末年到雍正時期,在北京的西北郊區先後建造了靜明園(在玉泉山)、靜宜園(在香山)、暢春園(在甕山東南)、圓明園(在甕山東北)等皇家園林。

乾隆初年,乾隆皇帝又選址甕山西南麓的甕山泊附近,準備再修建一處園林。乾隆十二年(1747年)三月五日總管內務府大臣德保奉旨:“趙北口西大殿、樓房、遊廊著在甕山臨河處照樣蓋造(見《清宮內務府造辦處檔案總彙》)”。該園林竣工後,被命名為金海行宮。

乾隆十五年(1750年),乾隆皇帝欲為母親慶祝來年的六十壽辰,決定擴建金海行宮,並將甕山更名為萬壽山,將甕山泊更名為昆明湖,擴建後的金海行宮也被更名為清漪園。

清道光年間,由於國力衰微,清漪園逐漸荒廢。1860年,英法聯軍攻佔北京時,清漪園被聯軍強盜燒燬。1884年至1895年間,慈禧太后以自己退居養老所需為由,下令重建清漪園,並將其更名為頤和園。

劃重點!皇家園林頤和園是按雄安新區白洋澱這個水區村格局建造的


二、頤和園中的趙北口元素

通過理順頤和園的建造過程我們發現,它最早的雛形“金海行宮”,就是依據趙北口行宮的樣式所建。儘管後期經過了乾隆、慈禧兩個時期的改建和擴建,其間仍保留有很多趙北口元素,現列舉如下:

劃重點!皇家園林頤和園是按雄安新區白洋澱這個水區村格局建造的

1、萬柳堤與昆明湖西堤

萬柳堤又稱趙北口堤,是貫穿趙北口南北的一道長堤。它屏介於東西兩澱之間,兩側密植楊柳,蜿蜒近十里,故而得名萬柳堤。在頤和園昆明湖的西側,亦有一段人工修築的長堤,其在很多方面保留了趙北口萬柳堤的特徵。

其一,兩道長堤的走向相同。趙北口萬柳堤大致呈南北走向,中間一段存在由東南向西北方向的明顯折曲(參見《趙北口古鎮全圖》)。對比頤和園的平面地圖我們發現,昆明湖長堤的走向亦復如是。因為筆者在繪製《趙北口古鎮全圖》時,很大程度上進行了簡化和取直。如果按照十二連橋遺址座標精確繪製的話,讀者就會發現兩道長堤走向完全吻合。

其二,兩處長堤上均有連橋式建築。在趙北口的萬柳堤上,間隔分佈著12座形態各異的橋樑,因為橋與橋之間距離很近,故而稱為“十二連橋”。而在昆明湖的長堤上,亦建有6座不同形制的石橋。它從南至北依次為:柳橋、練橋、鏡橋、玉帶橋、豳風橋、界湖橋,同樣首尾相結呈現出連橋形態。

2、同為“五湖三島”的格局

舊時趙北口四面環水,整個村落由北、中、南三座島嶼組成,三島又被廣惠橋(十二連橋第四橋)和通濟橋(十二連橋第五橋)緊密連接在一起。環繞趙北口村共有5處澱泊,分別為王港澱、燒香澱、蓮花澱、黑羊澱和大港澱。正因如此,趙北口鄉賢王桐齡曾在其《趙北口雜詠》中記有 “雲水迷三島,風煙望五湖”的詩句。

我們再來觀察一下頤和園。位於長堤的東側的水域被十七孔橋分割成南北兩半;長堤西側的西湖水域又被人工堤壩橫斷為三截。故此,頤和園水域整體也呈現了“五湖”的格局,這“五湖”被統稱為昆明湖。更為明顯的是,頤和園五湖無論是在各自面積大小上,還是在相對長堤的方位上,都與趙北口環村五湖相一致。另外,參觀過頤和園的朋友都知道,在頤和園的昆明湖西側同樣分佈有三座島嶼,即龍王島、藻鑑堂島、治鏡閣島,這三座島嶼與昆明湖長堤隔水相望、若即若離。

3、趙北口水獵與昆明湖命名

眾所周知,趙北口受到清代帝王的眷顧是從皇家水圍開始。從康熙十六年到乾隆二十六年的近百年裡,單純的水圍駐蹕就有33次之多。而頤和園昆明湖的命名,也正是依據趙北口水圍駐蹕而來。

“昆明”二字的含義,是引喻漢武帝在長安城鑿昆明池操練水師的典故。清代帝王在白洋澱舉行水圍,其最初目的就是“以習舟而行飭武備”。康、雍、乾三位皇帝都曾以詩文的形式把趙北口水獵活動比作是“昆明習武”。例如,康熙皇帝將趙北口水獵比作“昔人橫汾昆明之遊”。雍正皇帝在《舟中觀獵》一詩中寫道:“習戰昆明漢武川,於今江河靖鯨煙。”乾隆皇帝在《趙北口閱水圍詩》中寫道:“蹕路唐興便,水圍一閱之。昆明曾漏古,武烈尚貽茲”等等。

乾隆十五年,乾隆皇帝將治理好的金海行宮甕山泊更名為昆明湖,其含義就是要將趙北口水獵的景象移入到清漪園(頤和園)裡。乾隆十九年(1754年),昆明湖水獵首次舉行,乾隆皇帝題詩記道:“漢武唐堯溯往跡,燕南趙北效前行”,一語點出了乾隆皇帝的真實用意。

此外,乾隆皇帝還在詩文題記中寫道:“澱池水圍皇祖時歲舉行之,朕亦偶試二次。茲以昆明(湖)近而便,故奉皇太后觀之。”這句話表露的便更加直白,在改造後的昆明湖裡舉行水圍,不用再勞師遠行,也可以讓皇太后領略到昔日趙北口水圍的樂趣。所以,直到清代末期,昆明湖往往被以“西澱”代稱,頻頻出現在各類詩文之中。

4、安福艫與昆明湖石舫

安福艫是乾隆皇帝在白洋澱水圍期間乘坐的御船,此船經常停靠在趙北口行宮西側。有資料記載,該船長九丈三尺,寬一丈九尺,船體以上為雙層樓閣。乾隆皇帝還多次於趙北口題詩記錄過安福艫,如乾隆十八年時曾寫過《安福舮》一詩:

別館此停驂,輕艫泊碧潭。

又茲來趙北,曾與到江南。

泛景真無盡,敲吟向所諳。

推篷宜夕眺,萬頃月波涵。

乾隆二十六年時又寫道:

題安福舮

水圍乃偶試,畫舫卻先來。

岸側系楊候,明當破曉開。

四年懷散置,一晌適清陪。

恆此南巡御。安然福九垓。

同樣在頤和園昆明湖長堤的西側,停駐著一座石舫。該石舫建於清乾隆二十年(1755年),船體用巨石雕成,船上二層為木製閣樓,其尺寸和樣式與昔日趙北口行宮的安福舮完全一致。這又是一處將趙北口行宮景象移入頤和園當中的具體體現。

5、頤和園主要建築裡的趙北口元素

瞭解頤和園建築裡的趙北口元素,首先需要找到一個原點座標,而這個座標就是頤和園的“延清賞樓”。在趙北口行宮西側的臨澱處,曾屹立著一座觀賞用樓閣。該樓建於清康熙年間,初為觀賞水圍所建,故而名為“望圍樓”。乾隆十六年,乾隆皇帝南巡時經過趙北口,將此樓更名為懷清樓,並題寫了楹聯和匾額。而頤和園中的“延清賞樓”同樣是西面臨水而建,且同是觀賞水圍的建築。所謂“延清賞樓”,就是繼懷清樓之後,又一處水圍觀賞地。此前,我曾寫一篇過趙北口行宮《懷清樓》的文章,“(懷清樓)建在青石基臺之上,基臺高三尺許,一樓為通室三間,東西兩側各有軒窗;二樓臨水一側設有軒廊,軒廊上有楹柱兩根。”這一樣式與頤和園的延清賞樓完全一致。

另外,在頤和園延清賞樓的北側建有一座城關,形似城門。園林內部建造城門的現象是極為罕見的,這也是效仿趙北口行宮景緻的又一例證。舊時,趙北口南北兩側各有一座城門,而趙北口行宮就建在北側城門之下(趙北口稱為北閣)。延清賞樓北側的城門式建築稱為“宿雲簷城關”,“宿雲簷”是取其高聳入雲的意思。它與趙北口北閣一樣,高大的城牆上建有閣樓及垛口,城牆下方是城門洞,城牆兩側建有馬道。唯一的差異就是,趙北口的北閣位於懷清樓南側,而宿雲簷城關則位於延清賞樓北側。兩者同是咫尺眺望,南北呼應。

此外,在“延清賞樓”南側還建有臨河殿、遊廊、牌坊、亭榭等建築均承載著趙北口原有建築的一些特徵。這也與乾隆十二年,乾隆皇帝下發給內務府大臣德保的諭旨恰好吻合:“趙北口西大殿、樓房、遊廊著在甕山臨河處照樣蓋造”。

如今,趙北口萬柳堤、十二連橋、行宮、城關、牌坊等建築均已蕩然無存。讀者如果想要領略二百多年前的古鎮風采,不妨去到頤和園一遊。另外,趙北口已被列為雄安新區先行建設的特色小鎮,在編制趙北口小鎮規劃及方案設計時,不妨也參照一下頤和園的格局特色。

原題:【歷史風貌】從趙北口到頤和園

河北自媒體百佳號 新區白洋澱 投稿郵箱:[email protected]

雄安新區上將:巨資建莊園從沒住過,貪腐號稱刮地三尺卻不傷鄉鄰

雄安新區紀事:安新任丘爭白洋澱水,驚動總理!

雄安新區白洋澱的上將府,豪奢與破敗,你想象不到!

雄安新區白洋澱:除三害

雄安新區雄州紀事:沉睡千年的地下軍事奇觀

雄安新區白洋澱竟然是黃河故道:“北播九河”到“逆河入海”之間

雄安新區雄縣的所有村子!徵遷建設即將開始,十年後你還記得嗎?

雄安新區白洋澱:大水衝到白洋澱,衝倒了房屋,衝來了愛恨情仇

點右上角關注頭條號“新區白洋澱”,民間視角看遍雄安新區白洋澱世情民風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