融資超184億,共享單車死亡倒計時即將來臨?

移動互聯網 自行車 美團網 滴滴打車 深海輿情榜 2017-08-03

融資超184億,共享單車死亡倒計時即將來臨?

不管德國佬如何BB評共享單車是“白痴經濟”,都不能阻擋國內共享單車的發展。“最後一公里”痛點明顯下,除卻各大機構紛紛入局,騰訊、阿里這樣的互聯網巨頭也按照慣例橫插一腳。

據深海輿情榜粗略統計16家共享單車品牌,截止8月2日,這16家共享單車品牌總融資額度已達184億元以上。共享單車似乎正變成昂貴的資本遊戲,甚至有分析人士稱已經出現了泡沫:“共享單車的死亡倒計時來臨”。這一定調不無道理,這麼多品牌,如此高的融資額度,共享單車已成紅海。就如“千團大戰”一樣,共享單車洗牌在即,那麼最終誰會留下,誰會出局呢?

共享單車融資歷史:

融資超184億,共享單車死亡倒計時即將來臨?

目前為止,可明顯看出共享單車市場正進入快車道,ofo與摩拜領跑融資榜,除了這兩個品牌,其他品牌融資額度也頗為壯觀。隨著市場競爭的日益激烈,共享單車融資步伐必將持續下去,這也或將加速洗牌進程。對於即將到來的共享單車大戰,深海輿情榜作為吃瓜群眾則對劇情有這樣幾個疑問:

融資超184億,共享單車死亡倒計時即將來臨?

1、到最後誰會被誰給“吃了”?

天下大勢,合久必分分久必合,電商潮留下來的是阿里巴巴;大眾點評撐過了千團大戰、百團大戰,但最終還是被美團併購,留下了美團與糯米等;打車軟件補貼大戰最後快的與uber均被滴滴合併。那麼問題來了,這一次的燒錢大戰,最終留下的是誰?摩拜?ofo?還是其他?

2、誰會成為“乾爹”?

這場燒錢大戰,看似是共享單車品牌大戰,但明眼人可看出,最終是背後兩大巨頭比拼。摩拜的背後是騰訊,阿里則是支付寶正式宣佈收編ofo、永安行、小藍、Hellobike、優拜、funbike等共享單車品牌。

上一次打車軟件之戰,騰訊力捧的滴滴笑到了最後,騰訊成了“親爹”,“阿里”成了乾爹(如今與滴滴矛盾不斷)。“兩馬”相爭,必有一傷,那麼這次會是誰?是馬雲扳回一局還是馬化騰再接再厲?

融資超184億,共享單車死亡倒計時即將來臨?

3、誰能砸爛這BAT的舊格局?

近些年,當BAT站隊後,資本市場便會較為冷靜,跟隨BAT所站隊的品牌。事實上,在國內BAT的影響力巨大,投資機構沒有太多意願或者勇氣與BAT搏一把。6月13日,悟空單車宣佈退出單車市場,不久後,3Vbike也退出了市場,此後又傳出由你單車被摩拜收購事件。

在騰訊與阿里已經明確站隊的情況下,留給其他品牌的時間不多了,那其他品牌能打破圍剿異軍突起嗎?會有奇蹟嗎?

4、百度躲哪去了?

當年打車軟件相爭時,騰訊入局滴滴,阿里立捧快的,百度投資uber,三巨頭在打車軟件燒錢大戰中互相火併的情形還記憶猶新,但縱觀共享單車品牌的投資方,卻沒有看到百度的身影。事實上自BAT格局形成後,每逢大的互聯網風口,BTA均積極佈局,如今百度卻隱而不出,直接在百度地圖中接入ofo與摩拜,百度是準備放棄這一風口嗎?還是跟收購糯米一樣準備最後接盤?

融資超184億,共享單車死亡倒計時即將來臨?

共享單車品牌的競爭,最終是同屬性比拼,雖不知誰能贏得這場戰役,但好在互聯網類似案例不少。“以史為鏡,可以知興替”,這裡放上幾次互聯網歷史上的同(屬)性PK史,以饗讀者。

“史前”電子商務湧現潮

1998年3月,中國第一筆互聯網網上交易成功,電子商務正式在中國安家落戶。此後,中國電子商務購物類網站也超過了1500家。然而,到了2001年,中國能夠有效、持續運營的電子商務購物類網站只剩下667家。

值得一提的是,那會最牛的電子商務網站叫8848,也是國內第一個做O2O的電子商務網站的。至2001年,8848公司先後融資約6000萬美元。這在當時可是天文數字,要知道創立阿里巴巴的馬雲正為200萬的融資到處奔走,甚至連一個月500元的工資都快開不出。對了,2001年那會,沒劉強東啥事,他還在中關村賣光盤,店鋪名字叫“京東多媒體”,線上銷售想都沒想。

融資超184億,共享單車死亡倒計時即將來臨?

而2005年7月,落寞的8848被軟件廠商速達收購。同年,淘寶超越日本雅虎,成為亞洲最大的網絡購物平臺。劉強東也不再侷限於賣光盤了,開始進軍電子商務領域,售賣光磁產品及主板、CPU等電腦核心產品。

千團大戰

2011年8月,團購網站在高峰時達5058家,團購擴張鼎盛期,國內曾約有20家團購網站獲得了超過7億美元的融資。但是直至2014年6月團購網站只剩下176家,存活率僅為3.5%,這也被稱作是中國商業史上最大規模的一次行業性集體陣亡。如今留存下來的是美團、糯米(糯米被百度收購)等。

打車軟件補貼大戰

打車軟件當年盛行一時,如今多個品牌已經銷聲匿跡,成立最早的打車軟件搖搖招車已於2014年退出市場,在江浙滬市場頗有聲譽的大黃蜂被快的收購,之後快的與uber均被滴滴合併。在格局逐漸穩定之下,除易道用車受累於樂視,如今的打車軟件市場似乎一片祥和。

但當年打車軟件的補貼大戰仍讓人記憶猶新,據悉,滴滴77天補貼總額超過了14億元,這一數據令人咋舌。而通過燒錢教育市場,培養用戶習慣的方式仍在影響現在的互聯網創業公司,比如現在的共享單車免費騎。

融資超184億,共享單車死亡倒計時即將來臨?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