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姚謙讀詩:《我願意》思念是一種很玄的東西,如影隨形'

"

"

姚謙讀詩:《我願意》思念是一種很玄的東西,如影隨形

我願意

作者/讀詩:姚謙(音樂人)

配樂:我願意-秦立巍



思念是一種很玄的東西

如影隨形

無聲又無息出沒在心底

轉眼吞沒我在寂默裡

我無力抗拒特別是夜裡

想你到無法呼吸

恨不能立即朝你狂奔去

大聲的告訴你

願意為你我願意為你

我願意為你忘記我姓名

就算多一秒停留在你懷裡

失去世界也不可惜

我願意為你我願意為你

我願意為你被放逐天際

只要你真心拿愛與我回應

什麼都願意什麼都願意為你



《我願意》是姚謙的代表作之一,也被公認為王菲音樂生涯中的經典之作。相信正在看這個頁面的你,很有可能就會伴著旋律唱出這首歌至少一兩句。在一次訪談中,回憶有關這首歌詞創作的最初,姚謙說了一段有趣且貼切的故事:

“當時王菲還是王靖雯的時候,在香港剛紅,我不認識她,製作人來找我給她寫歌詞,我說,王靖雯是誰呀?我不認識,我不會,所以我拒絕了。後來他說快要錄完了,我們還缺歌,因為他之前丟了很多曲子要我挑,我都看不上眼,就沒寫,後來他說,還是不行,還是你再幫我寫個歌,我說,你再丟個曲子給我,他說,最後一個,你聽聽看,是一個新人寫的,要不要寫隨你。因為這個製作人之前都是有名的作曲者就找我寫詞,我要寫得先有曲,我有感覺才寫,沒想到這個新人的歌特別感動,我就願意寫,結果一寫我才發現,我不認識王靖雯怎麼辦呢?我就苦惱了。

就這麼巧,老天爺就在幫你,我正好去香港出差,回來飛機上,八卦雜誌拍了她在北京,拿著夜壺一早出去倒,公共廁所倒夜壺。

那時候我對王菲完全不瞭解,我知道的所有資料只有楊明煌(臺灣著名音樂人)告訴我。但其實他也不熟,他只告訴我這個女孩不說話,眼睛特別大,老是瞪著你看,然後人挺有禮貌的。那我問說還有什麼可以,這樣我也寫不了,就寫一個大眼睛女孩呀,他說,經紀人只說最近比較特別的是,就算給她兩天假,她都會不見了,聽說是回北京了。經紀人覺得就這兩天假,她也回北京,大概談戀愛吧。而真正感動我的是那個八卦,倒夜壺的那個,而且是在雜誌封面,那時候我才知道原來她在香港那麼火。

這首歌我最初寫出來的是副歌的第一句:我願意為你放棄我的姓名。一個那麼有名的女藝人願意做這件事情,而且她只有兩天的假,香港與北京之間的往返,有大半時間在路上,就只為了跟心愛的人在一起。這首歌裡我願意忘記你的姓名,還有多想朝你大步奔去,都是在描述我看那張照片的感想,我當時寫《我願意》是這樣子的。”

在姚謙的新書《品味》中有這樣一段話:“人的需要往往在其背後揹負了很多原因,如果物質能完全添補了心理,那麼生命就不會如此不容易了,怕只怕是用物質添補不了的需要。”很多時候,心裡裝著一個人,並可以為這個人奉獻自己的一切,也是一件十分美好的事。


今夜為你讀詩的是作者姚謙本人,配樂剪輯自大提琴演奏家秦立巍演奏的《我願意》,讀詩最後,配以王菲的唱段,在深情的音樂聲中,請感受來自你內心的意願。

"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