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汪涵讀詩:《一種希望》我想要的只是公園裡的一把長椅'

"

"

汪涵讀詩:《一種希望》我想要的只是公園裡的一把長椅

圖為比利時畫家Alfred Stevens的作品《午後公園》。午後的陽光,傾灑著幸福的味道,心中那一泓小小的希望,讓身心都變得暖暖的。

一種希望

作者:伊迪特•索德格朗(芬蘭)

讀詩:汪涵(湖南衛視《天天向上》主持人、製片人;湖南省政協委員)

配樂:《玉觀音》 – 葉小鋼

改編:張佳佳、陳曦

鋼琴:張佳佳 小提琴:陳曦



在這五光十色的世界裡

我想要的只是公園裡的一把長椅

有一隻貓在上面晒太陽

我想我該坐在那兒

一封短信緊緊地貼在我的胸膛

我想這就是我的未來

(佚名 譯)



伊迪特·索德格朗在芬蘭東部的一個偏僻的村莊默默地死去。她短暫的一生充滿了苦難:她所經歷的戰爭近在咫尺,飢餓仍在威脅著人們,出版的四本薄薄的詩集遭到批評家和讀者們的嘲笑和冷遇,她的朋友和擁護者屈指可數。她死於肺結核和營養不良,年僅三十一歲。

生活之餘索德格朗無疑是殘酷的:她小時家境豐裕一時,但很快便沒落。戰爭與社會的壓力讓她疾病纏身,終日與飢餓和貧窮作伴,“我們靠賣傢俱以及親眷的的善意過活”。但一個主題卻始終貫穿了她所有的作品:她關心的是自由和生活中的快樂。在她給摯友的信中寫到:“我要把我生命力的儲備傾注給你。我是生命,快樂的生命。”

在伊迪特·索德格朗的世界裡,一切都有名字,一切都活著,一切都有其存在的意義。而隨著生命的盡頭越來越近,她的愛也越來越熾熱。

而時間證明了她存在的價值:許多和她同時代的詩人漸漸消隱,她卻從歷史的迷霧中放射出異彩。她的詩歌幾乎家喻戶曉,被傳誦,被譜曲,被收入各種選本,被譯成多種文字,芬蘭還專門成立了索德格朗研究會。她作為北歐現代主義詩歌的開拓者,被載入文學史冊。她的名字常常和美國著名的女詩人迪金森,俄國著名的女詩人阿赫瑪託娃等人相提並論。

以上這段對伊迪特·索德格朗敘述性的文字,來自詩人北島先生。今夜的這首《一種希望》,可以完美地詮釋伊迪特詩歌當中太陽般的生命力。

今夜為你讀詩的是湖南衛視《天天向上》主持人、製片人的汪涵先生。值得一提的是,這也是「為你讀詩」與《天天向上》同步播出的一期特別節目。正在家裡看電視的你,可以從電視和手機中同時聽到汪涵沉澱、溫暖的讀詩聲。

詩歌的配樂是由著名音樂製作人葉小鋼作曲,中央音樂學院聲歌系鋼琴藝術指導張佳佳小姐,青年小提琴家陳曦先生改編並演奏的,電視劇《玉觀音》同名主題曲《玉觀音》。

"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