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0歲帕金森患者,擅自停藥導致病情加重,走路需70歲老母攙扶'

藥品 跳槽那些事兒 深圳 體育 健康160 2019-07-27
"
"
40歲帕金森患者,擅自停藥導致病情加重,走路需70歲老母攙扶

本文由深圳市人民醫院 神經內科 羅曉光主任醫師原創

當他走進診室時,我心頭一震,一個年輕的瘦瘦的男患者架在白髮蒼蒼的老婦身上,半拖拽著進了診室。

行醫久了感覺診室病房如同一個小社會,有人間真情也有世態炎涼。不用說,這是一個帕金森患者,由於長期病重生活難以自理,僅有老母留在身邊照顧左右。

男患被老人扶著踉蹌著直奔診察床,一下子坐在上面,也拽的老婦人撲在床上。我急忙站起來想去扶一下,但起坐間老人穩定了姿勢,扶著床又慢慢幫兒子躺下來,然後坐在了診桌前。

就這樣,老人代替兒子講起了病史,時不時由躺在診床上的兒子進行補充。

"
40歲帕金森患者,擅自停藥導致病情加重,走路需70歲老母攙扶

本文由深圳市人民醫院 神經內科 羅曉光主任醫師原創

當他走進診室時,我心頭一震,一個年輕的瘦瘦的男患者架在白髮蒼蒼的老婦身上,半拖拽著進了診室。

行醫久了感覺診室病房如同一個小社會,有人間真情也有世態炎涼。不用說,這是一個帕金森患者,由於長期病重生活難以自理,僅有老母留在身邊照顧左右。

男患被老人扶著踉蹌著直奔診察床,一下子坐在上面,也拽的老婦人撲在床上。我急忙站起來想去扶一下,但起坐間老人穩定了姿勢,扶著床又慢慢幫兒子躺下來,然後坐在了診桌前。

就這樣,老人代替兒子講起了病史,時不時由躺在診床上的兒子進行補充。

40歲帕金森患者,擅自停藥導致病情加重,走路需70歲老母攙扶

30歲就患帕金森?

這又是一例年輕的帕金森患者,患病6年,30多歲起病,整個病史特點像良性進程的帕金森,而不是我第一眼想到的進展迅速的綜合徵,想到這我心裡也安穩些,因為這種良性原發的帕金森進展慢,治療效果好,雖然年輕發病,合理用藥保證患者正常生活、工作的機率很大。

可為什麼眼前這個40出頭的患者好像已經不能自理,活動都需要靠白髮老母的支撐?

再向下詢問到用藥,我一下子明白了,又是對西藥的恐懼阻擋了疾病的有效治療,又是因為無端懼怕“傷肝傷腎”而在完全可以活動自如的時期受到疾病的捆綁限制,這樣一個年輕的生命,本該職場上馳騁,家庭中頂樑,父母前盡孝,卻因為“對西藥有毒的執念”而沒有享受到現代醫學的治療。

害怕用藥影響療效

這個患者只用了治療劑量的30% 不到,不僅自己飽受疾病摧殘也讓年邁老母本該安享晚年的時刻重新擔起了看護成年子女的重擔。

這個患者害怕用的藥物名稱叫“左旋多巴”,這個藥既是治療帕金森的王牌藥物,也是讓我們醫生既愛又恨的藥物。

在帕金森被命名發現的200多年中,人們為有效診治疾病進行了不懈的努力,起初所有能夠找到的藥物都被用來進行帕金森治療的嘗試,醫生們如同“神農嘗百草”樣進行了各色藥物的試驗治療,卻都無功而返,除了安坦對震顫有一些療效外,行動遲緩、僵硬、姿勢平衡障礙等主要症狀均收效甚微。

"
40歲帕金森患者,擅自停藥導致病情加重,走路需70歲老母攙扶

本文由深圳市人民醫院 神經內科 羅曉光主任醫師原創

當他走進診室時,我心頭一震,一個年輕的瘦瘦的男患者架在白髮蒼蒼的老婦身上,半拖拽著進了診室。

行醫久了感覺診室病房如同一個小社會,有人間真情也有世態炎涼。不用說,這是一個帕金森患者,由於長期病重生活難以自理,僅有老母留在身邊照顧左右。

男患被老人扶著踉蹌著直奔診察床,一下子坐在上面,也拽的老婦人撲在床上。我急忙站起來想去扶一下,但起坐間老人穩定了姿勢,扶著床又慢慢幫兒子躺下來,然後坐在了診桌前。

就這樣,老人代替兒子講起了病史,時不時由躺在診床上的兒子進行補充。

40歲帕金森患者,擅自停藥導致病情加重,走路需70歲老母攙扶

30歲就患帕金森?

這又是一例年輕的帕金森患者,患病6年,30多歲起病,整個病史特點像良性進程的帕金森,而不是我第一眼想到的進展迅速的綜合徵,想到這我心裡也安穩些,因為這種良性原發的帕金森進展慢,治療效果好,雖然年輕發病,合理用藥保證患者正常生活、工作的機率很大。

可為什麼眼前這個40出頭的患者好像已經不能自理,活動都需要靠白髮老母的支撐?

再向下詢問到用藥,我一下子明白了,又是對西藥的恐懼阻擋了疾病的有效治療,又是因為無端懼怕“傷肝傷腎”而在完全可以活動自如的時期受到疾病的捆綁限制,這樣一個年輕的生命,本該職場上馳騁,家庭中頂樑,父母前盡孝,卻因為“對西藥有毒的執念”而沒有享受到現代醫學的治療。

害怕用藥影響療效

這個患者只用了治療劑量的30% 不到,不僅自己飽受疾病摧殘也讓年邁老母本該安享晚年的時刻重新擔起了看護成年子女的重擔。

這個患者害怕用的藥物名稱叫“左旋多巴”,這個藥既是治療帕金森的王牌藥物,也是讓我們醫生既愛又恨的藥物。

在帕金森被命名發現的200多年中,人們為有效診治疾病進行了不懈的努力,起初所有能夠找到的藥物都被用來進行帕金森治療的嘗試,醫生們如同“神農嘗百草”樣進行了各色藥物的試驗治療,卻都無功而返,除了安坦對震顫有一些療效外,行動遲緩、僵硬、姿勢平衡障礙等主要症狀均收效甚微。

40歲帕金森患者,擅自停藥導致病情加重,走路需70歲老母攙扶

因此在前100多年,人們對於帕金森病一籌莫展,診斷帕金森如同宣判死刑,患者不僅生活質量明顯下降,壽命也顯著短於正常人。

直到近代隨著基礎科學如生化學、解剖學等的進步,人們發現帕金森患者腦中有顯著的多巴胺神經元的丟失,才探索使用左旋多巴類藥物來補充多巴胺的生成,進行帕金森病的治療。

左旋多巴第一針對第一名患者的治療是如此激動人心,我曾經觀看過還是黑白片的錄像,接受了左旋多巴針劑治療後20分鐘的病人,從彎腰屈曲碎步緩行的病狀,奇蹟般的成為挺身大踏步在室內行走的正常人,透過雪花點不斷閃爍的屏幕上,我好像感受到錄像裡病人和醫生的欣喜若狂,醫學界那時迫不及待的宣佈“帕金森被治癒”。

然而好景不長,隨著口服制劑的左旋多巴大規模的應用,帕金森新的症狀如運動波動、異動等浮出水面,不斷被報道發現,經過十餘年的總結,學者們確定了這些新的症狀與長期大量不合理應用左旋多巴存在著因果關係。

某些一天服用2000mg或更多劑量的左旋多巴的患者在藥效高峰期出現了周身的扭動,疼痛等,而藥效結束後又重新跌回帕金森的深谷,自此人們泛起了對左旋多巴的複雜情感,既恨又愛,愛它起效時渾身的輕鬆舒適,恨它同時帶來的異動和開關。

在上世紀後期受體激動劑、MAOB抑制劑等新藥的問世從一定程度上緩解了只有左旋多巴一枝獨秀的局面,而這些新藥的使用在年輕、病情輕的病人身上能夠替代左旋多巴的療效,減少或推遲異動以及開關現象的發生。

但隨著疾病進展最終左旋多巴的療效不可取代。左旋多巴從一開始到現在始終是帕金森治療領域的金牌,診斷了帕金森早晚會需要它來改善症狀。

治療方式不斷優化

為了平衡左旋多巴的利和弊,在近20-30年新一代藥物不斷湧現的背景下,醫生們經過長期實踐總結和交流,提出了根據不同年齡、不同病情嚴重程度、不同臨床特點等應用不同治療策略的個體化治療方案。

即:年輕患者儘量減少左旋多巴的使用,而以受體激動劑、MAOB抑制劑、安坦、金剛烷等藥物聯合使用為主;老年患者則可以放開左旋多巴的劑量限制,首選左旋多巴為主要治療藥物。

然而不論年輕年老,改善患者目前的生活質量,提高患者現在的活動能力始終是面對每一個患者、各個年齡階段和病期的首要目標,在滿足這個目標的基礎上再考慮長期用藥之後的左旋多巴相關副作用而控制左旋多巴的劑量。

恐慌中匆忙停藥

這個年輕男患顯然沒有把眼前生活質量的改善放在第一位。交談中知道,曾經服用過足劑量的左旋多巴,效果也很好,能夠全天大部分時間照料自己,出去活動,卻道聽途說“左旋多巴副作用大,傷肝傷腎”後恐慌中全部停用,停用後病痛難忍,只好再重新服藥,將劑量大大減下來,生活上仍活動困難,生活起居靠70多歲的老母幫助。

在醫生的詳細解釋勸說後,患者勉強同意增加劑量。一旁老母期盼的眼光也一定希望兒子減少顧慮,遵從醫囑,獨立自由的生活。

"
40歲帕金森患者,擅自停藥導致病情加重,走路需70歲老母攙扶

本文由深圳市人民醫院 神經內科 羅曉光主任醫師原創

當他走進診室時,我心頭一震,一個年輕的瘦瘦的男患者架在白髮蒼蒼的老婦身上,半拖拽著進了診室。

行醫久了感覺診室病房如同一個小社會,有人間真情也有世態炎涼。不用說,這是一個帕金森患者,由於長期病重生活難以自理,僅有老母留在身邊照顧左右。

男患被老人扶著踉蹌著直奔診察床,一下子坐在上面,也拽的老婦人撲在床上。我急忙站起來想去扶一下,但起坐間老人穩定了姿勢,扶著床又慢慢幫兒子躺下來,然後坐在了診桌前。

就這樣,老人代替兒子講起了病史,時不時由躺在診床上的兒子進行補充。

40歲帕金森患者,擅自停藥導致病情加重,走路需70歲老母攙扶

30歲就患帕金森?

這又是一例年輕的帕金森患者,患病6年,30多歲起病,整個病史特點像良性進程的帕金森,而不是我第一眼想到的進展迅速的綜合徵,想到這我心裡也安穩些,因為這種良性原發的帕金森進展慢,治療效果好,雖然年輕發病,合理用藥保證患者正常生活、工作的機率很大。

可為什麼眼前這個40出頭的患者好像已經不能自理,活動都需要靠白髮老母的支撐?

再向下詢問到用藥,我一下子明白了,又是對西藥的恐懼阻擋了疾病的有效治療,又是因為無端懼怕“傷肝傷腎”而在完全可以活動自如的時期受到疾病的捆綁限制,這樣一個年輕的生命,本該職場上馳騁,家庭中頂樑,父母前盡孝,卻因為“對西藥有毒的執念”而沒有享受到現代醫學的治療。

害怕用藥影響療效

這個患者只用了治療劑量的30% 不到,不僅自己飽受疾病摧殘也讓年邁老母本該安享晚年的時刻重新擔起了看護成年子女的重擔。

這個患者害怕用的藥物名稱叫“左旋多巴”,這個藥既是治療帕金森的王牌藥物,也是讓我們醫生既愛又恨的藥物。

在帕金森被命名發現的200多年中,人們為有效診治疾病進行了不懈的努力,起初所有能夠找到的藥物都被用來進行帕金森治療的嘗試,醫生們如同“神農嘗百草”樣進行了各色藥物的試驗治療,卻都無功而返,除了安坦對震顫有一些療效外,行動遲緩、僵硬、姿勢平衡障礙等主要症狀均收效甚微。

40歲帕金森患者,擅自停藥導致病情加重,走路需70歲老母攙扶

因此在前100多年,人們對於帕金森病一籌莫展,診斷帕金森如同宣判死刑,患者不僅生活質量明顯下降,壽命也顯著短於正常人。

直到近代隨著基礎科學如生化學、解剖學等的進步,人們發現帕金森患者腦中有顯著的多巴胺神經元的丟失,才探索使用左旋多巴類藥物來補充多巴胺的生成,進行帕金森病的治療。

左旋多巴第一針對第一名患者的治療是如此激動人心,我曾經觀看過還是黑白片的錄像,接受了左旋多巴針劑治療後20分鐘的病人,從彎腰屈曲碎步緩行的病狀,奇蹟般的成為挺身大踏步在室內行走的正常人,透過雪花點不斷閃爍的屏幕上,我好像感受到錄像裡病人和醫生的欣喜若狂,醫學界那時迫不及待的宣佈“帕金森被治癒”。

然而好景不長,隨著口服制劑的左旋多巴大規模的應用,帕金森新的症狀如運動波動、異動等浮出水面,不斷被報道發現,經過十餘年的總結,學者們確定了這些新的症狀與長期大量不合理應用左旋多巴存在著因果關係。

某些一天服用2000mg或更多劑量的左旋多巴的患者在藥效高峰期出現了周身的扭動,疼痛等,而藥效結束後又重新跌回帕金森的深谷,自此人們泛起了對左旋多巴的複雜情感,既恨又愛,愛它起效時渾身的輕鬆舒適,恨它同時帶來的異動和開關。

在上世紀後期受體激動劑、MAOB抑制劑等新藥的問世從一定程度上緩解了只有左旋多巴一枝獨秀的局面,而這些新藥的使用在年輕、病情輕的病人身上能夠替代左旋多巴的療效,減少或推遲異動以及開關現象的發生。

但隨著疾病進展最終左旋多巴的療效不可取代。左旋多巴從一開始到現在始終是帕金森治療領域的金牌,診斷了帕金森早晚會需要它來改善症狀。

治療方式不斷優化

為了平衡左旋多巴的利和弊,在近20-30年新一代藥物不斷湧現的背景下,醫生們經過長期實踐總結和交流,提出了根據不同年齡、不同病情嚴重程度、不同臨床特點等應用不同治療策略的個體化治療方案。

即:年輕患者儘量減少左旋多巴的使用,而以受體激動劑、MAOB抑制劑、安坦、金剛烷等藥物聯合使用為主;老年患者則可以放開左旋多巴的劑量限制,首選左旋多巴為主要治療藥物。

然而不論年輕年老,改善患者目前的生活質量,提高患者現在的活動能力始終是面對每一個患者、各個年齡階段和病期的首要目標,在滿足這個目標的基礎上再考慮長期用藥之後的左旋多巴相關副作用而控制左旋多巴的劑量。

恐慌中匆忙停藥

這個年輕男患顯然沒有把眼前生活質量的改善放在第一位。交談中知道,曾經服用過足劑量的左旋多巴,效果也很好,能夠全天大部分時間照料自己,出去活動,卻道聽途說“左旋多巴副作用大,傷肝傷腎”後恐慌中全部停用,停用後病痛難忍,只好再重新服藥,將劑量大大減下來,生活上仍活動困難,生活起居靠70多歲的老母幫助。

在醫生的詳細解釋勸說後,患者勉強同意增加劑量。一旁老母期盼的眼光也一定希望兒子減少顧慮,遵從醫囑,獨立自由的生活。

40歲帕金森患者,擅自停藥導致病情加重,走路需70歲老母攙扶

懼怕藥物副作用而不敢吃或者一邊看說明書一邊挑挑揀揀的吃是患者中常見的現象,我曾經認為是老年患者顧慮多,現在看來年輕人也不能跳出這個固定思維,也有的患者服用一段時間後症狀改善明顯,而將抗帕金森藥物減量或者停用。

心心念唸的要甩掉這些能幫助自己對抗疾病的藥物,而減量或停藥後病情加重或反彈,有的再回到原來劑量上不能獲得從前的效果,只好加量,真是追悔莫及。

罹患了帕金森,無論你恨它怨它都不能擺脫它的存在。

疾病是自然的一部分,科技再發達也難以與大自然抗衡,人類也是自然的一部分,我們與疾病都是自然這個大概念裡不同的組成,只有面對疾病接受它,與它同在自然這個整體裡,才能放下心中的執念,不去追問“為什麼我這麼倒黴”,保持向前看的心態,才能配合醫生治療,達到醫治疾病的最大效果,也才能避免由於心中不平不忿加劇病痛,身心俱焚。

想起我在英國旅行,入住一家教會旅館,看到了“多發性硬化患者聯誼會”,這是一個盯上了年輕人的疾病,反覆發作,難以控制,年輕的生命一點點摧殘致殘。

給我深刻印象的是一個輪椅女孩,她從走廊一邊出來正遇上我滿手行李東張西望,就滿臉笑意的詢問我是否需要幫助,我後來看到聯誼會的指示牌猜測她也是患者,那綻放著光亮的眼睛明亮而充滿善意,我一直都能記得這張燦爛的臉,她投射的那種溫暖平和的背後一定有一個強大自足的靈魂,雖身陷輪椅卻仍然幫助他人,不自棄無戾氣,她帶著病軀體現出的尊嚴和從容讓我一生難忘。

"
40歲帕金森患者,擅自停藥導致病情加重,走路需70歲老母攙扶

本文由深圳市人民醫院 神經內科 羅曉光主任醫師原創

當他走進診室時,我心頭一震,一個年輕的瘦瘦的男患者架在白髮蒼蒼的老婦身上,半拖拽著進了診室。

行醫久了感覺診室病房如同一個小社會,有人間真情也有世態炎涼。不用說,這是一個帕金森患者,由於長期病重生活難以自理,僅有老母留在身邊照顧左右。

男患被老人扶著踉蹌著直奔診察床,一下子坐在上面,也拽的老婦人撲在床上。我急忙站起來想去扶一下,但起坐間老人穩定了姿勢,扶著床又慢慢幫兒子躺下來,然後坐在了診桌前。

就這樣,老人代替兒子講起了病史,時不時由躺在診床上的兒子進行補充。

40歲帕金森患者,擅自停藥導致病情加重,走路需70歲老母攙扶

30歲就患帕金森?

這又是一例年輕的帕金森患者,患病6年,30多歲起病,整個病史特點像良性進程的帕金森,而不是我第一眼想到的進展迅速的綜合徵,想到這我心裡也安穩些,因為這種良性原發的帕金森進展慢,治療效果好,雖然年輕發病,合理用藥保證患者正常生活、工作的機率很大。

可為什麼眼前這個40出頭的患者好像已經不能自理,活動都需要靠白髮老母的支撐?

再向下詢問到用藥,我一下子明白了,又是對西藥的恐懼阻擋了疾病的有效治療,又是因為無端懼怕“傷肝傷腎”而在完全可以活動自如的時期受到疾病的捆綁限制,這樣一個年輕的生命,本該職場上馳騁,家庭中頂樑,父母前盡孝,卻因為“對西藥有毒的執念”而沒有享受到現代醫學的治療。

害怕用藥影響療效

這個患者只用了治療劑量的30% 不到,不僅自己飽受疾病摧殘也讓年邁老母本該安享晚年的時刻重新擔起了看護成年子女的重擔。

這個患者害怕用的藥物名稱叫“左旋多巴”,這個藥既是治療帕金森的王牌藥物,也是讓我們醫生既愛又恨的藥物。

在帕金森被命名發現的200多年中,人們為有效診治疾病進行了不懈的努力,起初所有能夠找到的藥物都被用來進行帕金森治療的嘗試,醫生們如同“神農嘗百草”樣進行了各色藥物的試驗治療,卻都無功而返,除了安坦對震顫有一些療效外,行動遲緩、僵硬、姿勢平衡障礙等主要症狀均收效甚微。

40歲帕金森患者,擅自停藥導致病情加重,走路需70歲老母攙扶

因此在前100多年,人們對於帕金森病一籌莫展,診斷帕金森如同宣判死刑,患者不僅生活質量明顯下降,壽命也顯著短於正常人。

直到近代隨著基礎科學如生化學、解剖學等的進步,人們發現帕金森患者腦中有顯著的多巴胺神經元的丟失,才探索使用左旋多巴類藥物來補充多巴胺的生成,進行帕金森病的治療。

左旋多巴第一針對第一名患者的治療是如此激動人心,我曾經觀看過還是黑白片的錄像,接受了左旋多巴針劑治療後20分鐘的病人,從彎腰屈曲碎步緩行的病狀,奇蹟般的成為挺身大踏步在室內行走的正常人,透過雪花點不斷閃爍的屏幕上,我好像感受到錄像裡病人和醫生的欣喜若狂,醫學界那時迫不及待的宣佈“帕金森被治癒”。

然而好景不長,隨著口服制劑的左旋多巴大規模的應用,帕金森新的症狀如運動波動、異動等浮出水面,不斷被報道發現,經過十餘年的總結,學者們確定了這些新的症狀與長期大量不合理應用左旋多巴存在著因果關係。

某些一天服用2000mg或更多劑量的左旋多巴的患者在藥效高峰期出現了周身的扭動,疼痛等,而藥效結束後又重新跌回帕金森的深谷,自此人們泛起了對左旋多巴的複雜情感,既恨又愛,愛它起效時渾身的輕鬆舒適,恨它同時帶來的異動和開關。

在上世紀後期受體激動劑、MAOB抑制劑等新藥的問世從一定程度上緩解了只有左旋多巴一枝獨秀的局面,而這些新藥的使用在年輕、病情輕的病人身上能夠替代左旋多巴的療效,減少或推遲異動以及開關現象的發生。

但隨著疾病進展最終左旋多巴的療效不可取代。左旋多巴從一開始到現在始終是帕金森治療領域的金牌,診斷了帕金森早晚會需要它來改善症狀。

治療方式不斷優化

為了平衡左旋多巴的利和弊,在近20-30年新一代藥物不斷湧現的背景下,醫生們經過長期實踐總結和交流,提出了根據不同年齡、不同病情嚴重程度、不同臨床特點等應用不同治療策略的個體化治療方案。

即:年輕患者儘量減少左旋多巴的使用,而以受體激動劑、MAOB抑制劑、安坦、金剛烷等藥物聯合使用為主;老年患者則可以放開左旋多巴的劑量限制,首選左旋多巴為主要治療藥物。

然而不論年輕年老,改善患者目前的生活質量,提高患者現在的活動能力始終是面對每一個患者、各個年齡階段和病期的首要目標,在滿足這個目標的基礎上再考慮長期用藥之後的左旋多巴相關副作用而控制左旋多巴的劑量。

恐慌中匆忙停藥

這個年輕男患顯然沒有把眼前生活質量的改善放在第一位。交談中知道,曾經服用過足劑量的左旋多巴,效果也很好,能夠全天大部分時間照料自己,出去活動,卻道聽途說“左旋多巴副作用大,傷肝傷腎”後恐慌中全部停用,停用後病痛難忍,只好再重新服藥,將劑量大大減下來,生活上仍活動困難,生活起居靠70多歲的老母幫助。

在醫生的詳細解釋勸說後,患者勉強同意增加劑量。一旁老母期盼的眼光也一定希望兒子減少顧慮,遵從醫囑,獨立自由的生活。

40歲帕金森患者,擅自停藥導致病情加重,走路需70歲老母攙扶

懼怕藥物副作用而不敢吃或者一邊看說明書一邊挑挑揀揀的吃是患者中常見的現象,我曾經認為是老年患者顧慮多,現在看來年輕人也不能跳出這個固定思維,也有的患者服用一段時間後症狀改善明顯,而將抗帕金森藥物減量或者停用。

心心念唸的要甩掉這些能幫助自己對抗疾病的藥物,而減量或停藥後病情加重或反彈,有的再回到原來劑量上不能獲得從前的效果,只好加量,真是追悔莫及。

罹患了帕金森,無論你恨它怨它都不能擺脫它的存在。

疾病是自然的一部分,科技再發達也難以與大自然抗衡,人類也是自然的一部分,我們與疾病都是自然這個大概念裡不同的組成,只有面對疾病接受它,與它同在自然這個整體裡,才能放下心中的執念,不去追問“為什麼我這麼倒黴”,保持向前看的心態,才能配合醫生治療,達到醫治疾病的最大效果,也才能避免由於心中不平不忿加劇病痛,身心俱焚。

想起我在英國旅行,入住一家教會旅館,看到了“多發性硬化患者聯誼會”,這是一個盯上了年輕人的疾病,反覆發作,難以控制,年輕的生命一點點摧殘致殘。

給我深刻印象的是一個輪椅女孩,她從走廊一邊出來正遇上我滿手行李東張西望,就滿臉笑意的詢問我是否需要幫助,我後來看到聯誼會的指示牌猜測她也是患者,那綻放著光亮的眼睛明亮而充滿善意,我一直都能記得這張燦爛的臉,她投射的那種溫暖平和的背後一定有一個強大自足的靈魂,雖身陷輪椅卻仍然幫助他人,不自棄無戾氣,她帶著病軀體現出的尊嚴和從容讓我一生難忘。

40歲帕金森患者,擅自停藥導致病情加重,走路需70歲老母攙扶

"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