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為一名女性,我想去看看《送我上青雲》'

姚晨 電影節 北京電影學院 謝飛 動物 影視產業觀察 2019-08-23
"

在幾位資深女演員在青年影展上一番賣力“訴苦”和“討好”之後,同陣營的中年實力女演員姚晨拿出了自己監製的第一部電影,同時也是姚晨自己成立的壞兔子影業出品的第一部作品《送我上青雲》,她並沒有去等導演給機會,也沒有請編劇給角色,更沒有去跪求市場給空間,她選擇了主動出擊,找自己感興趣的項目和角色去做。有人擔心這部影片的票房,截止發稿時為止,《送我上青雲》的票房累計為1370萬,甚至認為如果這部影片沒有姚晨的演技和號召力,票房可能只有現在的十分之一。

而當我走出影院時,我覺得這是一部但凡對生活、生命和世界還保留些許困惑的25歲到55歲的女人都必須去看的一部電影,這不是在固有的以男性為主導的電影創作權利體系裡生產出的一部試圖“控制”、“誘導”女性觀眾的影片,而是一部較為徹底的女性主義立場的、深刻且內省的獨立女性電影。簡言之,這部影片並不適合帶男朋友、老公去看,看完會有分手的風險,但是可以找一位能與你靈魂溝通的人去看,看完之後思想碰撞的收穫可能遠超影片所承載的,然後就會意識到,電影《送我上青雲》就是那個思考開始的原點。

“瞧,這個瘋女人”和一個全民皆病的社會

影片開場,姚晨飾演的記者盛男在調查一起山林火災事件時遇到了一個神經病並和神經病打了一架,大多數人對別人身上發生的類似事件反應較為平淡,畢竟殺傷力也不大,一個瘋子嘛,自認倒黴吧。在生活中,一個揮舞棍棒胡亂打人的瘋子容易識別,而一個要在人均最高消費二十元的山野村鎮建設曼哈頓商業街的“瘋子”卻是很難被識別出來的,他是坐在麵包車裡請記者捏造新聞想當滅火英雄的李總,有了“利”還想以各種手段去博“名”,類似這樣的人並不少見,卻沒有人指出他們是神經病,反而對這些神經病人點頭哈腰,甚至把這類人當作通往受人尊重的捷徑可攀,盛男的合作伙伴毛毳就是其中一位。

"

在幾位資深女演員在青年影展上一番賣力“訴苦”和“討好”之後,同陣營的中年實力女演員姚晨拿出了自己監製的第一部電影,同時也是姚晨自己成立的壞兔子影業出品的第一部作品《送我上青雲》,她並沒有去等導演給機會,也沒有請編劇給角色,更沒有去跪求市場給空間,她選擇了主動出擊,找自己感興趣的項目和角色去做。有人擔心這部影片的票房,截止發稿時為止,《送我上青雲》的票房累計為1370萬,甚至認為如果這部影片沒有姚晨的演技和號召力,票房可能只有現在的十分之一。

而當我走出影院時,我覺得這是一部但凡對生活、生命和世界還保留些許困惑的25歲到55歲的女人都必須去看的一部電影,這不是在固有的以男性為主導的電影創作權利體系裡生產出的一部試圖“控制”、“誘導”女性觀眾的影片,而是一部較為徹底的女性主義立場的、深刻且內省的獨立女性電影。簡言之,這部影片並不適合帶男朋友、老公去看,看完會有分手的風險,但是可以找一位能與你靈魂溝通的人去看,看完之後思想碰撞的收穫可能遠超影片所承載的,然後就會意識到,電影《送我上青雲》就是那個思考開始的原點。

“瞧,這個瘋女人”和一個全民皆病的社會

影片開場,姚晨飾演的記者盛男在調查一起山林火災事件時遇到了一個神經病並和神經病打了一架,大多數人對別人身上發生的類似事件反應較為平淡,畢竟殺傷力也不大,一個瘋子嘛,自認倒黴吧。在生活中,一個揮舞棍棒胡亂打人的瘋子容易識別,而一個要在人均最高消費二十元的山野村鎮建設曼哈頓商業街的“瘋子”卻是很難被識別出來的,他是坐在麵包車裡請記者捏造新聞想當滅火英雄的李總,有了“利”還想以各種手段去博“名”,類似這樣的人並不少見,卻沒有人指出他們是神經病,反而對這些神經病人點頭哈腰,甚至把這類人當作通往受人尊重的捷徑可攀,盛男的合作伙伴毛毳就是其中一位。

作為一名女性,我想去看看《送我上青雲》

《送我上青雲》影片一開頭就直接指向“送我上青天”。老天爺有時候就是這麼不公平的,“倒黴”的事情可以偏偏一樁接著一樁集中降臨到某一個人身上,沒有緣由,沒有因果,只有突如其來的“當頭一棒”和“眼前一黑”,盛男得知自己患上卵巢癌後,茫茫然走出醫院,被一摩托飛車黨莫名用重物擊倒在地,這種無常與無力,只有經歷過的人才能有所體會,那是無法言說的一種過分沉重卻無形的痛,仰視蒼穹烏雲遮天蔽日,一副完全“末日”即視感。在物質至上主義作主導的社會體和生命體裡,身體和精神都成為了附庸。在疾病面前,來自金錢至上主義者的嘲笑聲陣陣,沒有錢連生存的機會都沒有,這是對人類進化到文明社會與動物產生差別的屬性,如善良、道德、智識等等,最大的嘲諷。

"

在幾位資深女演員在青年影展上一番賣力“訴苦”和“討好”之後,同陣營的中年實力女演員姚晨拿出了自己監製的第一部電影,同時也是姚晨自己成立的壞兔子影業出品的第一部作品《送我上青雲》,她並沒有去等導演給機會,也沒有請編劇給角色,更沒有去跪求市場給空間,她選擇了主動出擊,找自己感興趣的項目和角色去做。有人擔心這部影片的票房,截止發稿時為止,《送我上青雲》的票房累計為1370萬,甚至認為如果這部影片沒有姚晨的演技和號召力,票房可能只有現在的十分之一。

而當我走出影院時,我覺得這是一部但凡對生活、生命和世界還保留些許困惑的25歲到55歲的女人都必須去看的一部電影,這不是在固有的以男性為主導的電影創作權利體系裡生產出的一部試圖“控制”、“誘導”女性觀眾的影片,而是一部較為徹底的女性主義立場的、深刻且內省的獨立女性電影。簡言之,這部影片並不適合帶男朋友、老公去看,看完會有分手的風險,但是可以找一位能與你靈魂溝通的人去看,看完之後思想碰撞的收穫可能遠超影片所承載的,然後就會意識到,電影《送我上青雲》就是那個思考開始的原點。

“瞧,這個瘋女人”和一個全民皆病的社會

影片開場,姚晨飾演的記者盛男在調查一起山林火災事件時遇到了一個神經病並和神經病打了一架,大多數人對別人身上發生的類似事件反應較為平淡,畢竟殺傷力也不大,一個瘋子嘛,自認倒黴吧。在生活中,一個揮舞棍棒胡亂打人的瘋子容易識別,而一個要在人均最高消費二十元的山野村鎮建設曼哈頓商業街的“瘋子”卻是很難被識別出來的,他是坐在麵包車裡請記者捏造新聞想當滅火英雄的李總,有了“利”還想以各種手段去博“名”,類似這樣的人並不少見,卻沒有人指出他們是神經病,反而對這些神經病人點頭哈腰,甚至把這類人當作通往受人尊重的捷徑可攀,盛男的合作伙伴毛毳就是其中一位。

作為一名女性,我想去看看《送我上青雲》

《送我上青雲》影片一開頭就直接指向“送我上青天”。老天爺有時候就是這麼不公平的,“倒黴”的事情可以偏偏一樁接著一樁集中降臨到某一個人身上,沒有緣由,沒有因果,只有突如其來的“當頭一棒”和“眼前一黑”,盛男得知自己患上卵巢癌後,茫茫然走出醫院,被一摩托飛車黨莫名用重物擊倒在地,這種無常與無力,只有經歷過的人才能有所體會,那是無法言說的一種過分沉重卻無形的痛,仰視蒼穹烏雲遮天蔽日,一副完全“末日”即視感。在物質至上主義作主導的社會體和生命體裡,身體和精神都成為了附庸。在疾病面前,來自金錢至上主義者的嘲笑聲陣陣,沒有錢連生存的機會都沒有,這是對人類進化到文明社會與動物產生差別的屬性,如善良、道德、智識等等,最大的嘲諷。

作為一名女性,我想去看看《送我上青雲》

在社會新聞裡,在朋友圈裡或者生活周遭,近些年總會聽見看見一些“瘋女人”的事,比如妻子群發郵件給老公公司同事揭發婚外情或直接當眾掌摑小三,婆媳關係惡化加劇新手媽媽產後抑鬱跳樓自殺,某女博士插足痴情男騙到多篇SCI等等。每當事情發生的時候,人們自覺圍成一圈,時不時說上一句,“瞧,這個瘋女人”,這種隱匿於人群中的安全觀看的方式成就了絕大多數人的思維慣性,人們看“瘋女人”就像在看電影裡的女主角,任其顛倒瘋狂,反正我不是這個瘋女人的男主角。而《送我上青雲》的女性視角恰恰是從“這個瘋女人”出發的,盛男(姚晨)的“瘋”在於明明急需手術費卻有錢不賺偏要得罪財神爺,她的“瘋”在於非要在卵巢切除前享受一次完美的性高潮體驗,她的“瘋”在於對一個剛剛認識不久的陌生男性大膽說出自己的需求——“我想和你做愛”,她的“瘋”是真,是善,是明白,是通透,是堅強。

"

在幾位資深女演員在青年影展上一番賣力“訴苦”和“討好”之後,同陣營的中年實力女演員姚晨拿出了自己監製的第一部電影,同時也是姚晨自己成立的壞兔子影業出品的第一部作品《送我上青雲》,她並沒有去等導演給機會,也沒有請編劇給角色,更沒有去跪求市場給空間,她選擇了主動出擊,找自己感興趣的項目和角色去做。有人擔心這部影片的票房,截止發稿時為止,《送我上青雲》的票房累計為1370萬,甚至認為如果這部影片沒有姚晨的演技和號召力,票房可能只有現在的十分之一。

而當我走出影院時,我覺得這是一部但凡對生活、生命和世界還保留些許困惑的25歲到55歲的女人都必須去看的一部電影,這不是在固有的以男性為主導的電影創作權利體系裡生產出的一部試圖“控制”、“誘導”女性觀眾的影片,而是一部較為徹底的女性主義立場的、深刻且內省的獨立女性電影。簡言之,這部影片並不適合帶男朋友、老公去看,看完會有分手的風險,但是可以找一位能與你靈魂溝通的人去看,看完之後思想碰撞的收穫可能遠超影片所承載的,然後就會意識到,電影《送我上青雲》就是那個思考開始的原點。

“瞧,這個瘋女人”和一個全民皆病的社會

影片開場,姚晨飾演的記者盛男在調查一起山林火災事件時遇到了一個神經病並和神經病打了一架,大多數人對別人身上發生的類似事件反應較為平淡,畢竟殺傷力也不大,一個瘋子嘛,自認倒黴吧。在生活中,一個揮舞棍棒胡亂打人的瘋子容易識別,而一個要在人均最高消費二十元的山野村鎮建設曼哈頓商業街的“瘋子”卻是很難被識別出來的,他是坐在麵包車裡請記者捏造新聞想當滅火英雄的李總,有了“利”還想以各種手段去博“名”,類似這樣的人並不少見,卻沒有人指出他們是神經病,反而對這些神經病人點頭哈腰,甚至把這類人當作通往受人尊重的捷徑可攀,盛男的合作伙伴毛毳就是其中一位。

作為一名女性,我想去看看《送我上青雲》

《送我上青雲》影片一開頭就直接指向“送我上青天”。老天爺有時候就是這麼不公平的,“倒黴”的事情可以偏偏一樁接著一樁集中降臨到某一個人身上,沒有緣由,沒有因果,只有突如其來的“當頭一棒”和“眼前一黑”,盛男得知自己患上卵巢癌後,茫茫然走出醫院,被一摩托飛車黨莫名用重物擊倒在地,這種無常與無力,只有經歷過的人才能有所體會,那是無法言說的一種過分沉重卻無形的痛,仰視蒼穹烏雲遮天蔽日,一副完全“末日”即視感。在物質至上主義作主導的社會體和生命體裡,身體和精神都成為了附庸。在疾病面前,來自金錢至上主義者的嘲笑聲陣陣,沒有錢連生存的機會都沒有,這是對人類進化到文明社會與動物產生差別的屬性,如善良、道德、智識等等,最大的嘲諷。

作為一名女性,我想去看看《送我上青雲》

在社會新聞裡,在朋友圈裡或者生活周遭,近些年總會聽見看見一些“瘋女人”的事,比如妻子群發郵件給老公公司同事揭發婚外情或直接當眾掌摑小三,婆媳關係惡化加劇新手媽媽產後抑鬱跳樓自殺,某女博士插足痴情男騙到多篇SCI等等。每當事情發生的時候,人們自覺圍成一圈,時不時說上一句,“瞧,這個瘋女人”,這種隱匿於人群中的安全觀看的方式成就了絕大多數人的思維慣性,人們看“瘋女人”就像在看電影裡的女主角,任其顛倒瘋狂,反正我不是這個瘋女人的男主角。而《送我上青雲》的女性視角恰恰是從“這個瘋女人”出發的,盛男(姚晨)的“瘋”在於明明急需手術費卻有錢不賺偏要得罪財神爺,她的“瘋”在於非要在卵巢切除前享受一次完美的性高潮體驗,她的“瘋”在於對一個剛剛認識不久的陌生男性大膽說出自己的需求——“我想和你做愛”,她的“瘋”是真,是善,是明白,是通透,是堅強。

作為一名女性,我想去看看《送我上青雲》

影片通過盛男掃視了一週影片中出現在她身邊的男性們,李平的虛榮自大,毛毳的諂媚壓抑,劉光明的懦弱自欺,以及李平父親與盛男父親兩種換湯不換藥的世俗愛慾。

"

在幾位資深女演員在青年影展上一番賣力“訴苦”和“討好”之後,同陣營的中年實力女演員姚晨拿出了自己監製的第一部電影,同時也是姚晨自己成立的壞兔子影業出品的第一部作品《送我上青雲》,她並沒有去等導演給機會,也沒有請編劇給角色,更沒有去跪求市場給空間,她選擇了主動出擊,找自己感興趣的項目和角色去做。有人擔心這部影片的票房,截止發稿時為止,《送我上青雲》的票房累計為1370萬,甚至認為如果這部影片沒有姚晨的演技和號召力,票房可能只有現在的十分之一。

而當我走出影院時,我覺得這是一部但凡對生活、生命和世界還保留些許困惑的25歲到55歲的女人都必須去看的一部電影,這不是在固有的以男性為主導的電影創作權利體系裡生產出的一部試圖“控制”、“誘導”女性觀眾的影片,而是一部較為徹底的女性主義立場的、深刻且內省的獨立女性電影。簡言之,這部影片並不適合帶男朋友、老公去看,看完會有分手的風險,但是可以找一位能與你靈魂溝通的人去看,看完之後思想碰撞的收穫可能遠超影片所承載的,然後就會意識到,電影《送我上青雲》就是那個思考開始的原點。

“瞧,這個瘋女人”和一個全民皆病的社會

影片開場,姚晨飾演的記者盛男在調查一起山林火災事件時遇到了一個神經病並和神經病打了一架,大多數人對別人身上發生的類似事件反應較為平淡,畢竟殺傷力也不大,一個瘋子嘛,自認倒黴吧。在生活中,一個揮舞棍棒胡亂打人的瘋子容易識別,而一個要在人均最高消費二十元的山野村鎮建設曼哈頓商業街的“瘋子”卻是很難被識別出來的,他是坐在麵包車裡請記者捏造新聞想當滅火英雄的李總,有了“利”還想以各種手段去博“名”,類似這樣的人並不少見,卻沒有人指出他們是神經病,反而對這些神經病人點頭哈腰,甚至把這類人當作通往受人尊重的捷徑可攀,盛男的合作伙伴毛毳就是其中一位。

作為一名女性,我想去看看《送我上青雲》

《送我上青雲》影片一開頭就直接指向“送我上青天”。老天爺有時候就是這麼不公平的,“倒黴”的事情可以偏偏一樁接著一樁集中降臨到某一個人身上,沒有緣由,沒有因果,只有突如其來的“當頭一棒”和“眼前一黑”,盛男得知自己患上卵巢癌後,茫茫然走出醫院,被一摩托飛車黨莫名用重物擊倒在地,這種無常與無力,只有經歷過的人才能有所體會,那是無法言說的一種過分沉重卻無形的痛,仰視蒼穹烏雲遮天蔽日,一副完全“末日”即視感。在物質至上主義作主導的社會體和生命體裡,身體和精神都成為了附庸。在疾病面前,來自金錢至上主義者的嘲笑聲陣陣,沒有錢連生存的機會都沒有,這是對人類進化到文明社會與動物產生差別的屬性,如善良、道德、智識等等,最大的嘲諷。

作為一名女性,我想去看看《送我上青雲》

在社會新聞裡,在朋友圈裡或者生活周遭,近些年總會聽見看見一些“瘋女人”的事,比如妻子群發郵件給老公公司同事揭發婚外情或直接當眾掌摑小三,婆媳關係惡化加劇新手媽媽產後抑鬱跳樓自殺,某女博士插足痴情男騙到多篇SCI等等。每當事情發生的時候,人們自覺圍成一圈,時不時說上一句,“瞧,這個瘋女人”,這種隱匿於人群中的安全觀看的方式成就了絕大多數人的思維慣性,人們看“瘋女人”就像在看電影裡的女主角,任其顛倒瘋狂,反正我不是這個瘋女人的男主角。而《送我上青雲》的女性視角恰恰是從“這個瘋女人”出發的,盛男(姚晨)的“瘋”在於明明急需手術費卻有錢不賺偏要得罪財神爺,她的“瘋”在於非要在卵巢切除前享受一次完美的性高潮體驗,她的“瘋”在於對一個剛剛認識不久的陌生男性大膽說出自己的需求——“我想和你做愛”,她的“瘋”是真,是善,是明白,是通透,是堅強。

作為一名女性,我想去看看《送我上青雲》

影片通過盛男掃視了一週影片中出現在她身邊的男性們,李平的虛榮自大,毛毳的諂媚壓抑,劉光明的懦弱自欺,以及李平父親與盛男父親兩種換湯不換藥的世俗愛慾。

作為一名女性,我想去看看《送我上青雲》

"

在幾位資深女演員在青年影展上一番賣力“訴苦”和“討好”之後,同陣營的中年實力女演員姚晨拿出了自己監製的第一部電影,同時也是姚晨自己成立的壞兔子影業出品的第一部作品《送我上青雲》,她並沒有去等導演給機會,也沒有請編劇給角色,更沒有去跪求市場給空間,她選擇了主動出擊,找自己感興趣的項目和角色去做。有人擔心這部影片的票房,截止發稿時為止,《送我上青雲》的票房累計為1370萬,甚至認為如果這部影片沒有姚晨的演技和號召力,票房可能只有現在的十分之一。

而當我走出影院時,我覺得這是一部但凡對生活、生命和世界還保留些許困惑的25歲到55歲的女人都必須去看的一部電影,這不是在固有的以男性為主導的電影創作權利體系裡生產出的一部試圖“控制”、“誘導”女性觀眾的影片,而是一部較為徹底的女性主義立場的、深刻且內省的獨立女性電影。簡言之,這部影片並不適合帶男朋友、老公去看,看完會有分手的風險,但是可以找一位能與你靈魂溝通的人去看,看完之後思想碰撞的收穫可能遠超影片所承載的,然後就會意識到,電影《送我上青雲》就是那個思考開始的原點。

“瞧,這個瘋女人”和一個全民皆病的社會

影片開場,姚晨飾演的記者盛男在調查一起山林火災事件時遇到了一個神經病並和神經病打了一架,大多數人對別人身上發生的類似事件反應較為平淡,畢竟殺傷力也不大,一個瘋子嘛,自認倒黴吧。在生活中,一個揮舞棍棒胡亂打人的瘋子容易識別,而一個要在人均最高消費二十元的山野村鎮建設曼哈頓商業街的“瘋子”卻是很難被識別出來的,他是坐在麵包車裡請記者捏造新聞想當滅火英雄的李總,有了“利”還想以各種手段去博“名”,類似這樣的人並不少見,卻沒有人指出他們是神經病,反而對這些神經病人點頭哈腰,甚至把這類人當作通往受人尊重的捷徑可攀,盛男的合作伙伴毛毳就是其中一位。

作為一名女性,我想去看看《送我上青雲》

《送我上青雲》影片一開頭就直接指向“送我上青天”。老天爺有時候就是這麼不公平的,“倒黴”的事情可以偏偏一樁接著一樁集中降臨到某一個人身上,沒有緣由,沒有因果,只有突如其來的“當頭一棒”和“眼前一黑”,盛男得知自己患上卵巢癌後,茫茫然走出醫院,被一摩托飛車黨莫名用重物擊倒在地,這種無常與無力,只有經歷過的人才能有所體會,那是無法言說的一種過分沉重卻無形的痛,仰視蒼穹烏雲遮天蔽日,一副完全“末日”即視感。在物質至上主義作主導的社會體和生命體裡,身體和精神都成為了附庸。在疾病面前,來自金錢至上主義者的嘲笑聲陣陣,沒有錢連生存的機會都沒有,這是對人類進化到文明社會與動物產生差別的屬性,如善良、道德、智識等等,最大的嘲諷。

作為一名女性,我想去看看《送我上青雲》

在社會新聞裡,在朋友圈裡或者生活周遭,近些年總會聽見看見一些“瘋女人”的事,比如妻子群發郵件給老公公司同事揭發婚外情或直接當眾掌摑小三,婆媳關係惡化加劇新手媽媽產後抑鬱跳樓自殺,某女博士插足痴情男騙到多篇SCI等等。每當事情發生的時候,人們自覺圍成一圈,時不時說上一句,“瞧,這個瘋女人”,這種隱匿於人群中的安全觀看的方式成就了絕大多數人的思維慣性,人們看“瘋女人”就像在看電影裡的女主角,任其顛倒瘋狂,反正我不是這個瘋女人的男主角。而《送我上青雲》的女性視角恰恰是從“這個瘋女人”出發的,盛男(姚晨)的“瘋”在於明明急需手術費卻有錢不賺偏要得罪財神爺,她的“瘋”在於非要在卵巢切除前享受一次完美的性高潮體驗,她的“瘋”在於對一個剛剛認識不久的陌生男性大膽說出自己的需求——“我想和你做愛”,她的“瘋”是真,是善,是明白,是通透,是堅強。

作為一名女性,我想去看看《送我上青雲》

影片通過盛男掃視了一週影片中出現在她身邊的男性們,李平的虛榮自大,毛毳的諂媚壓抑,劉光明的懦弱自欺,以及李平父親與盛男父親兩種換湯不換藥的世俗愛慾。

作為一名女性,我想去看看《送我上青雲》

作為一名女性,我想去看看《送我上青雲》

當然同時也觀照出一批無知腐朽的女性,如幼稚的樑美枝(盛母),渴望變身富二代的賓館服務員,包養才子的富家女,她們恰恰都是盛男的對立面,盛男身上所體現出獨立、知性、理智等優點她們統統都沒有,但她們都看上去活得比盛男健康,活的比盛男快樂。

《送我上青雲》給我們提供了一個特殊的女性視角,當我們通過盛男從圍觀群眾集體中走向中心,觀看舒適度的喪失是必然的,這也讓我們不得不思考,到底是哪裡出了問題?到底是哪些人喪失了心智?片頭襲擊盛男的神經病,便是片尾安慰盛男的有情人。

"

在幾位資深女演員在青年影展上一番賣力“訴苦”和“討好”之後,同陣營的中年實力女演員姚晨拿出了自己監製的第一部電影,同時也是姚晨自己成立的壞兔子影業出品的第一部作品《送我上青雲》,她並沒有去等導演給機會,也沒有請編劇給角色,更沒有去跪求市場給空間,她選擇了主動出擊,找自己感興趣的項目和角色去做。有人擔心這部影片的票房,截止發稿時為止,《送我上青雲》的票房累計為1370萬,甚至認為如果這部影片沒有姚晨的演技和號召力,票房可能只有現在的十分之一。

而當我走出影院時,我覺得這是一部但凡對生活、生命和世界還保留些許困惑的25歲到55歲的女人都必須去看的一部電影,這不是在固有的以男性為主導的電影創作權利體系裡生產出的一部試圖“控制”、“誘導”女性觀眾的影片,而是一部較為徹底的女性主義立場的、深刻且內省的獨立女性電影。簡言之,這部影片並不適合帶男朋友、老公去看,看完會有分手的風險,但是可以找一位能與你靈魂溝通的人去看,看完之後思想碰撞的收穫可能遠超影片所承載的,然後就會意識到,電影《送我上青雲》就是那個思考開始的原點。

“瞧,這個瘋女人”和一個全民皆病的社會

影片開場,姚晨飾演的記者盛男在調查一起山林火災事件時遇到了一個神經病並和神經病打了一架,大多數人對別人身上發生的類似事件反應較為平淡,畢竟殺傷力也不大,一個瘋子嘛,自認倒黴吧。在生活中,一個揮舞棍棒胡亂打人的瘋子容易識別,而一個要在人均最高消費二十元的山野村鎮建設曼哈頓商業街的“瘋子”卻是很難被識別出來的,他是坐在麵包車裡請記者捏造新聞想當滅火英雄的李總,有了“利”還想以各種手段去博“名”,類似這樣的人並不少見,卻沒有人指出他們是神經病,反而對這些神經病人點頭哈腰,甚至把這類人當作通往受人尊重的捷徑可攀,盛男的合作伙伴毛毳就是其中一位。

作為一名女性,我想去看看《送我上青雲》

《送我上青雲》影片一開頭就直接指向“送我上青天”。老天爺有時候就是這麼不公平的,“倒黴”的事情可以偏偏一樁接著一樁集中降臨到某一個人身上,沒有緣由,沒有因果,只有突如其來的“當頭一棒”和“眼前一黑”,盛男得知自己患上卵巢癌後,茫茫然走出醫院,被一摩托飛車黨莫名用重物擊倒在地,這種無常與無力,只有經歷過的人才能有所體會,那是無法言說的一種過分沉重卻無形的痛,仰視蒼穹烏雲遮天蔽日,一副完全“末日”即視感。在物質至上主義作主導的社會體和生命體裡,身體和精神都成為了附庸。在疾病面前,來自金錢至上主義者的嘲笑聲陣陣,沒有錢連生存的機會都沒有,這是對人類進化到文明社會與動物產生差別的屬性,如善良、道德、智識等等,最大的嘲諷。

作為一名女性,我想去看看《送我上青雲》

在社會新聞裡,在朋友圈裡或者生活周遭,近些年總會聽見看見一些“瘋女人”的事,比如妻子群發郵件給老公公司同事揭發婚外情或直接當眾掌摑小三,婆媳關係惡化加劇新手媽媽產後抑鬱跳樓自殺,某女博士插足痴情男騙到多篇SCI等等。每當事情發生的時候,人們自覺圍成一圈,時不時說上一句,“瞧,這個瘋女人”,這種隱匿於人群中的安全觀看的方式成就了絕大多數人的思維慣性,人們看“瘋女人”就像在看電影裡的女主角,任其顛倒瘋狂,反正我不是這個瘋女人的男主角。而《送我上青雲》的女性視角恰恰是從“這個瘋女人”出發的,盛男(姚晨)的“瘋”在於明明急需手術費卻有錢不賺偏要得罪財神爺,她的“瘋”在於非要在卵巢切除前享受一次完美的性高潮體驗,她的“瘋”在於對一個剛剛認識不久的陌生男性大膽說出自己的需求——“我想和你做愛”,她的“瘋”是真,是善,是明白,是通透,是堅強。

作為一名女性,我想去看看《送我上青雲》

影片通過盛男掃視了一週影片中出現在她身邊的男性們,李平的虛榮自大,毛毳的諂媚壓抑,劉光明的懦弱自欺,以及李平父親與盛男父親兩種換湯不換藥的世俗愛慾。

作為一名女性,我想去看看《送我上青雲》

作為一名女性,我想去看看《送我上青雲》

當然同時也觀照出一批無知腐朽的女性,如幼稚的樑美枝(盛母),渴望變身富二代的賓館服務員,包養才子的富家女,她們恰恰都是盛男的對立面,盛男身上所體現出獨立、知性、理智等優點她們統統都沒有,但她們都看上去活得比盛男健康,活的比盛男快樂。

《送我上青雲》給我們提供了一個特殊的女性視角,當我們通過盛男從圍觀群眾集體中走向中心,觀看舒適度的喪失是必然的,這也讓我們不得不思考,到底是哪裡出了問題?到底是哪些人喪失了心智?片頭襲擊盛男的神經病,便是片尾安慰盛男的有情人。

作為一名女性,我想去看看《送我上青雲》

技術層面上的青澀卻值得鼓勵

《送我上青雲》的編劇導演滕叢叢,師從謝飛,2013年從北京電影學院碩士畢業後一直從事剪輯師的工作,30歲出頭的滕叢叢感受到了一種社會對於大齡女青年的一種無形壓力,通過3年的劇本創作把自己的真實生活體驗和現實感受融入到虛構的人物都市女性調查記者“盛男”當中,人物名字本身就頗有嚼頭,姚晨也是一眼看中這個當下電影銀幕長期嚴重缺失的角色便與滕叢叢一拍即合。

除了取材現實經驗精細打磨劇本外,還購買了著名作家阿乙書中的幾個橋段,紮實的故事、豐滿的人物、充沛的文學性使電影牢牢地立住了,對於新人導演來說是一個十分值得稱讚的做法,筆者一向不太欣賞青年導演初執導筒就“畫地為牢”,為藝術電影就硬拗藝術造型,以不明所以、故弄玄虛為深奧。

影片的鏡頭語言整體乾淨利落,表達有序,可以說較為出色的完成了服務於敘事的功用。在影片中處處可見導演對迷霧,河流,棺材,階梯等意向符碼的運用頗費心思,使得影片瀰漫著一種迷茫、未知、悲傷、流動的氣質,棺材遇石阻於水中這一充滿哲思的畫面也承擔起串聯敘事、提升立意的功能。

"

在幾位資深女演員在青年影展上一番賣力“訴苦”和“討好”之後,同陣營的中年實力女演員姚晨拿出了自己監製的第一部電影,同時也是姚晨自己成立的壞兔子影業出品的第一部作品《送我上青雲》,她並沒有去等導演給機會,也沒有請編劇給角色,更沒有去跪求市場給空間,她選擇了主動出擊,找自己感興趣的項目和角色去做。有人擔心這部影片的票房,截止發稿時為止,《送我上青雲》的票房累計為1370萬,甚至認為如果這部影片沒有姚晨的演技和號召力,票房可能只有現在的十分之一。

而當我走出影院時,我覺得這是一部但凡對生活、生命和世界還保留些許困惑的25歲到55歲的女人都必須去看的一部電影,這不是在固有的以男性為主導的電影創作權利體系裡生產出的一部試圖“控制”、“誘導”女性觀眾的影片,而是一部較為徹底的女性主義立場的、深刻且內省的獨立女性電影。簡言之,這部影片並不適合帶男朋友、老公去看,看完會有分手的風險,但是可以找一位能與你靈魂溝通的人去看,看完之後思想碰撞的收穫可能遠超影片所承載的,然後就會意識到,電影《送我上青雲》就是那個思考開始的原點。

“瞧,這個瘋女人”和一個全民皆病的社會

影片開場,姚晨飾演的記者盛男在調查一起山林火災事件時遇到了一個神經病並和神經病打了一架,大多數人對別人身上發生的類似事件反應較為平淡,畢竟殺傷力也不大,一個瘋子嘛,自認倒黴吧。在生活中,一個揮舞棍棒胡亂打人的瘋子容易識別,而一個要在人均最高消費二十元的山野村鎮建設曼哈頓商業街的“瘋子”卻是很難被識別出來的,他是坐在麵包車裡請記者捏造新聞想當滅火英雄的李總,有了“利”還想以各種手段去博“名”,類似這樣的人並不少見,卻沒有人指出他們是神經病,反而對這些神經病人點頭哈腰,甚至把這類人當作通往受人尊重的捷徑可攀,盛男的合作伙伴毛毳就是其中一位。

作為一名女性,我想去看看《送我上青雲》

《送我上青雲》影片一開頭就直接指向“送我上青天”。老天爺有時候就是這麼不公平的,“倒黴”的事情可以偏偏一樁接著一樁集中降臨到某一個人身上,沒有緣由,沒有因果,只有突如其來的“當頭一棒”和“眼前一黑”,盛男得知自己患上卵巢癌後,茫茫然走出醫院,被一摩托飛車黨莫名用重物擊倒在地,這種無常與無力,只有經歷過的人才能有所體會,那是無法言說的一種過分沉重卻無形的痛,仰視蒼穹烏雲遮天蔽日,一副完全“末日”即視感。在物質至上主義作主導的社會體和生命體裡,身體和精神都成為了附庸。在疾病面前,來自金錢至上主義者的嘲笑聲陣陣,沒有錢連生存的機會都沒有,這是對人類進化到文明社會與動物產生差別的屬性,如善良、道德、智識等等,最大的嘲諷。

作為一名女性,我想去看看《送我上青雲》

在社會新聞裡,在朋友圈裡或者生活周遭,近些年總會聽見看見一些“瘋女人”的事,比如妻子群發郵件給老公公司同事揭發婚外情或直接當眾掌摑小三,婆媳關係惡化加劇新手媽媽產後抑鬱跳樓自殺,某女博士插足痴情男騙到多篇SCI等等。每當事情發生的時候,人們自覺圍成一圈,時不時說上一句,“瞧,這個瘋女人”,這種隱匿於人群中的安全觀看的方式成就了絕大多數人的思維慣性,人們看“瘋女人”就像在看電影裡的女主角,任其顛倒瘋狂,反正我不是這個瘋女人的男主角。而《送我上青雲》的女性視角恰恰是從“這個瘋女人”出發的,盛男(姚晨)的“瘋”在於明明急需手術費卻有錢不賺偏要得罪財神爺,她的“瘋”在於非要在卵巢切除前享受一次完美的性高潮體驗,她的“瘋”在於對一個剛剛認識不久的陌生男性大膽說出自己的需求——“我想和你做愛”,她的“瘋”是真,是善,是明白,是通透,是堅強。

作為一名女性,我想去看看《送我上青雲》

影片通過盛男掃視了一週影片中出現在她身邊的男性們,李平的虛榮自大,毛毳的諂媚壓抑,劉光明的懦弱自欺,以及李平父親與盛男父親兩種換湯不換藥的世俗愛慾。

作為一名女性,我想去看看《送我上青雲》

作為一名女性,我想去看看《送我上青雲》

當然同時也觀照出一批無知腐朽的女性,如幼稚的樑美枝(盛母),渴望變身富二代的賓館服務員,包養才子的富家女,她們恰恰都是盛男的對立面,盛男身上所體現出獨立、知性、理智等優點她們統統都沒有,但她們都看上去活得比盛男健康,活的比盛男快樂。

《送我上青雲》給我們提供了一個特殊的女性視角,當我們通過盛男從圍觀群眾集體中走向中心,觀看舒適度的喪失是必然的,這也讓我們不得不思考,到底是哪裡出了問題?到底是哪些人喪失了心智?片頭襲擊盛男的神經病,便是片尾安慰盛男的有情人。

作為一名女性,我想去看看《送我上青雲》

技術層面上的青澀卻值得鼓勵

《送我上青雲》的編劇導演滕叢叢,師從謝飛,2013年從北京電影學院碩士畢業後一直從事剪輯師的工作,30歲出頭的滕叢叢感受到了一種社會對於大齡女青年的一種無形壓力,通過3年的劇本創作把自己的真實生活體驗和現實感受融入到虛構的人物都市女性調查記者“盛男”當中,人物名字本身就頗有嚼頭,姚晨也是一眼看中這個當下電影銀幕長期嚴重缺失的角色便與滕叢叢一拍即合。

除了取材現實經驗精細打磨劇本外,還購買了著名作家阿乙書中的幾個橋段,紮實的故事、豐滿的人物、充沛的文學性使電影牢牢地立住了,對於新人導演來說是一個十分值得稱讚的做法,筆者一向不太欣賞青年導演初執導筒就“畫地為牢”,為藝術電影就硬拗藝術造型,以不明所以、故弄玄虛為深奧。

影片的鏡頭語言整體乾淨利落,表達有序,可以說較為出色的完成了服務於敘事的功用。在影片中處處可見導演對迷霧,河流,棺材,階梯等意向符碼的運用頗費心思,使得影片瀰漫著一種迷茫、未知、悲傷、流動的氣質,棺材遇石阻於水中這一充滿哲思的畫面也承擔起串聯敘事、提升立意的功能。

作為一名女性,我想去看看《送我上青雲》

然而,也有些橋段、場景,強文學性的設計不可避免地影響了影像視覺表現力的傳達,影像語言讓位於情節與臺詞先行,另有時強影像視覺設計不但不利於表達,反而削弱了一場戲的情感衝擊力。

比如,盛男等待簽約寫作自傳的合同後因一時氣憤以希特勒出言回擊並羞辱了李平,這場戲被特地安排在溫泉男性湯池內外進行,除去地點的特殊性之外,在鏡頭設計上反而受限於特殊的環境,因此並未給人留下印象深刻的畫面。

"

在幾位資深女演員在青年影展上一番賣力“訴苦”和“討好”之後,同陣營的中年實力女演員姚晨拿出了自己監製的第一部電影,同時也是姚晨自己成立的壞兔子影業出品的第一部作品《送我上青雲》,她並沒有去等導演給機會,也沒有請編劇給角色,更沒有去跪求市場給空間,她選擇了主動出擊,找自己感興趣的項目和角色去做。有人擔心這部影片的票房,截止發稿時為止,《送我上青雲》的票房累計為1370萬,甚至認為如果這部影片沒有姚晨的演技和號召力,票房可能只有現在的十分之一。

而當我走出影院時,我覺得這是一部但凡對生活、生命和世界還保留些許困惑的25歲到55歲的女人都必須去看的一部電影,這不是在固有的以男性為主導的電影創作權利體系裡生產出的一部試圖“控制”、“誘導”女性觀眾的影片,而是一部較為徹底的女性主義立場的、深刻且內省的獨立女性電影。簡言之,這部影片並不適合帶男朋友、老公去看,看完會有分手的風險,但是可以找一位能與你靈魂溝通的人去看,看完之後思想碰撞的收穫可能遠超影片所承載的,然後就會意識到,電影《送我上青雲》就是那個思考開始的原點。

“瞧,這個瘋女人”和一個全民皆病的社會

影片開場,姚晨飾演的記者盛男在調查一起山林火災事件時遇到了一個神經病並和神經病打了一架,大多數人對別人身上發生的類似事件反應較為平淡,畢竟殺傷力也不大,一個瘋子嘛,自認倒黴吧。在生活中,一個揮舞棍棒胡亂打人的瘋子容易識別,而一個要在人均最高消費二十元的山野村鎮建設曼哈頓商業街的“瘋子”卻是很難被識別出來的,他是坐在麵包車裡請記者捏造新聞想當滅火英雄的李總,有了“利”還想以各種手段去博“名”,類似這樣的人並不少見,卻沒有人指出他們是神經病,反而對這些神經病人點頭哈腰,甚至把這類人當作通往受人尊重的捷徑可攀,盛男的合作伙伴毛毳就是其中一位。

作為一名女性,我想去看看《送我上青雲》

《送我上青雲》影片一開頭就直接指向“送我上青天”。老天爺有時候就是這麼不公平的,“倒黴”的事情可以偏偏一樁接著一樁集中降臨到某一個人身上,沒有緣由,沒有因果,只有突如其來的“當頭一棒”和“眼前一黑”,盛男得知自己患上卵巢癌後,茫茫然走出醫院,被一摩托飛車黨莫名用重物擊倒在地,這種無常與無力,只有經歷過的人才能有所體會,那是無法言說的一種過分沉重卻無形的痛,仰視蒼穹烏雲遮天蔽日,一副完全“末日”即視感。在物質至上主義作主導的社會體和生命體裡,身體和精神都成為了附庸。在疾病面前,來自金錢至上主義者的嘲笑聲陣陣,沒有錢連生存的機會都沒有,這是對人類進化到文明社會與動物產生差別的屬性,如善良、道德、智識等等,最大的嘲諷。

作為一名女性,我想去看看《送我上青雲》

在社會新聞裡,在朋友圈裡或者生活周遭,近些年總會聽見看見一些“瘋女人”的事,比如妻子群發郵件給老公公司同事揭發婚外情或直接當眾掌摑小三,婆媳關係惡化加劇新手媽媽產後抑鬱跳樓自殺,某女博士插足痴情男騙到多篇SCI等等。每當事情發生的時候,人們自覺圍成一圈,時不時說上一句,“瞧,這個瘋女人”,這種隱匿於人群中的安全觀看的方式成就了絕大多數人的思維慣性,人們看“瘋女人”就像在看電影裡的女主角,任其顛倒瘋狂,反正我不是這個瘋女人的男主角。而《送我上青雲》的女性視角恰恰是從“這個瘋女人”出發的,盛男(姚晨)的“瘋”在於明明急需手術費卻有錢不賺偏要得罪財神爺,她的“瘋”在於非要在卵巢切除前享受一次完美的性高潮體驗,她的“瘋”在於對一個剛剛認識不久的陌生男性大膽說出自己的需求——“我想和你做愛”,她的“瘋”是真,是善,是明白,是通透,是堅強。

作為一名女性,我想去看看《送我上青雲》

影片通過盛男掃視了一週影片中出現在她身邊的男性們,李平的虛榮自大,毛毳的諂媚壓抑,劉光明的懦弱自欺,以及李平父親與盛男父親兩種換湯不換藥的世俗愛慾。

作為一名女性,我想去看看《送我上青雲》

作為一名女性,我想去看看《送我上青雲》

當然同時也觀照出一批無知腐朽的女性,如幼稚的樑美枝(盛母),渴望變身富二代的賓館服務員,包養才子的富家女,她們恰恰都是盛男的對立面,盛男身上所體現出獨立、知性、理智等優點她們統統都沒有,但她們都看上去活得比盛男健康,活的比盛男快樂。

《送我上青雲》給我們提供了一個特殊的女性視角,當我們通過盛男從圍觀群眾集體中走向中心,觀看舒適度的喪失是必然的,這也讓我們不得不思考,到底是哪裡出了問題?到底是哪些人喪失了心智?片頭襲擊盛男的神經病,便是片尾安慰盛男的有情人。

作為一名女性,我想去看看《送我上青雲》

技術層面上的青澀卻值得鼓勵

《送我上青雲》的編劇導演滕叢叢,師從謝飛,2013年從北京電影學院碩士畢業後一直從事剪輯師的工作,30歲出頭的滕叢叢感受到了一種社會對於大齡女青年的一種無形壓力,通過3年的劇本創作把自己的真實生活體驗和現實感受融入到虛構的人物都市女性調查記者“盛男”當中,人物名字本身就頗有嚼頭,姚晨也是一眼看中這個當下電影銀幕長期嚴重缺失的角色便與滕叢叢一拍即合。

除了取材現實經驗精細打磨劇本外,還購買了著名作家阿乙書中的幾個橋段,紮實的故事、豐滿的人物、充沛的文學性使電影牢牢地立住了,對於新人導演來說是一個十分值得稱讚的做法,筆者一向不太欣賞青年導演初執導筒就“畫地為牢”,為藝術電影就硬拗藝術造型,以不明所以、故弄玄虛為深奧。

影片的鏡頭語言整體乾淨利落,表達有序,可以說較為出色的完成了服務於敘事的功用。在影片中處處可見導演對迷霧,河流,棺材,階梯等意向符碼的運用頗費心思,使得影片瀰漫著一種迷茫、未知、悲傷、流動的氣質,棺材遇石阻於水中這一充滿哲思的畫面也承擔起串聯敘事、提升立意的功能。

作為一名女性,我想去看看《送我上青雲》

然而,也有些橋段、場景,強文學性的設計不可避免地影響了影像視覺表現力的傳達,影像語言讓位於情節與臺詞先行,另有時強影像視覺設計不但不利於表達,反而削弱了一場戲的情感衝擊力。

比如,盛男等待簽約寫作自傳的合同後因一時氣憤以希特勒出言回擊並羞辱了李平,這場戲被特地安排在溫泉男性湯池內外進行,除去地點的特殊性之外,在鏡頭設計上反而受限於特殊的環境,因此並未給人留下印象深刻的畫面。

作為一名女性,我想去看看《送我上青雲》

而盛男企圖自殺的地點,反覆取景的石像群似乎有著原始神祕力量,卻很容易轉移了觀眾的注意力,那裡的高度並不高,盛男那一時刻的悲觀絕望被充分縮小了,或許是導演有意為之,但對觀眾來說卻是十分難以捕捉的意圖。

整部影片的基調都偏黯淡,在影片的結尾,山間霧氣再次包裹著盛男走上山頂,此時是她走向與世界和解的時刻,導演切了三個機位的畫面表現她走向山頂的過程,中間一個鏡頭是一段斷壁紅磚框住了盛男,但其實穿插一個如此構圖的鏡頭是並不明智的,與整場戲氛圍和意圖的傳達是有悖的。

顯然在對影像處理的感知程度和駕馭功力上,滕叢叢比《路邊野餐》時期的畢贛稍遜三分,但她作為一位新人導演能在處女作中做到堅持從劇本出發,勇於在技術層面展開豐富的探索,她的迷霧雖然離安哲羅普洛斯還有很遠的一段距離,但青澀之餘卻絕對值得鼓勵。就整體而言,滕叢叢的首次亮相完全可以和畢贛相提並論,兩者截然不同又具有可比性,未來之路漫長、鮮明、可期。

"

在幾位資深女演員在青年影展上一番賣力“訴苦”和“討好”之後,同陣營的中年實力女演員姚晨拿出了自己監製的第一部電影,同時也是姚晨自己成立的壞兔子影業出品的第一部作品《送我上青雲》,她並沒有去等導演給機會,也沒有請編劇給角色,更沒有去跪求市場給空間,她選擇了主動出擊,找自己感興趣的項目和角色去做。有人擔心這部影片的票房,截止發稿時為止,《送我上青雲》的票房累計為1370萬,甚至認為如果這部影片沒有姚晨的演技和號召力,票房可能只有現在的十分之一。

而當我走出影院時,我覺得這是一部但凡對生活、生命和世界還保留些許困惑的25歲到55歲的女人都必須去看的一部電影,這不是在固有的以男性為主導的電影創作權利體系裡生產出的一部試圖“控制”、“誘導”女性觀眾的影片,而是一部較為徹底的女性主義立場的、深刻且內省的獨立女性電影。簡言之,這部影片並不適合帶男朋友、老公去看,看完會有分手的風險,但是可以找一位能與你靈魂溝通的人去看,看完之後思想碰撞的收穫可能遠超影片所承載的,然後就會意識到,電影《送我上青雲》就是那個思考開始的原點。

“瞧,這個瘋女人”和一個全民皆病的社會

影片開場,姚晨飾演的記者盛男在調查一起山林火災事件時遇到了一個神經病並和神經病打了一架,大多數人對別人身上發生的類似事件反應較為平淡,畢竟殺傷力也不大,一個瘋子嘛,自認倒黴吧。在生活中,一個揮舞棍棒胡亂打人的瘋子容易識別,而一個要在人均最高消費二十元的山野村鎮建設曼哈頓商業街的“瘋子”卻是很難被識別出來的,他是坐在麵包車裡請記者捏造新聞想當滅火英雄的李總,有了“利”還想以各種手段去博“名”,類似這樣的人並不少見,卻沒有人指出他們是神經病,反而對這些神經病人點頭哈腰,甚至把這類人當作通往受人尊重的捷徑可攀,盛男的合作伙伴毛毳就是其中一位。

作為一名女性,我想去看看《送我上青雲》

《送我上青雲》影片一開頭就直接指向“送我上青天”。老天爺有時候就是這麼不公平的,“倒黴”的事情可以偏偏一樁接著一樁集中降臨到某一個人身上,沒有緣由,沒有因果,只有突如其來的“當頭一棒”和“眼前一黑”,盛男得知自己患上卵巢癌後,茫茫然走出醫院,被一摩托飛車黨莫名用重物擊倒在地,這種無常與無力,只有經歷過的人才能有所體會,那是無法言說的一種過分沉重卻無形的痛,仰視蒼穹烏雲遮天蔽日,一副完全“末日”即視感。在物質至上主義作主導的社會體和生命體裡,身體和精神都成為了附庸。在疾病面前,來自金錢至上主義者的嘲笑聲陣陣,沒有錢連生存的機會都沒有,這是對人類進化到文明社會與動物產生差別的屬性,如善良、道德、智識等等,最大的嘲諷。

作為一名女性,我想去看看《送我上青雲》

在社會新聞裡,在朋友圈裡或者生活周遭,近些年總會聽見看見一些“瘋女人”的事,比如妻子群發郵件給老公公司同事揭發婚外情或直接當眾掌摑小三,婆媳關係惡化加劇新手媽媽產後抑鬱跳樓自殺,某女博士插足痴情男騙到多篇SCI等等。每當事情發生的時候,人們自覺圍成一圈,時不時說上一句,“瞧,這個瘋女人”,這種隱匿於人群中的安全觀看的方式成就了絕大多數人的思維慣性,人們看“瘋女人”就像在看電影裡的女主角,任其顛倒瘋狂,反正我不是這個瘋女人的男主角。而《送我上青雲》的女性視角恰恰是從“這個瘋女人”出發的,盛男(姚晨)的“瘋”在於明明急需手術費卻有錢不賺偏要得罪財神爺,她的“瘋”在於非要在卵巢切除前享受一次完美的性高潮體驗,她的“瘋”在於對一個剛剛認識不久的陌生男性大膽說出自己的需求——“我想和你做愛”,她的“瘋”是真,是善,是明白,是通透,是堅強。

作為一名女性,我想去看看《送我上青雲》

影片通過盛男掃視了一週影片中出現在她身邊的男性們,李平的虛榮自大,毛毳的諂媚壓抑,劉光明的懦弱自欺,以及李平父親與盛男父親兩種換湯不換藥的世俗愛慾。

作為一名女性,我想去看看《送我上青雲》

作為一名女性,我想去看看《送我上青雲》

當然同時也觀照出一批無知腐朽的女性,如幼稚的樑美枝(盛母),渴望變身富二代的賓館服務員,包養才子的富家女,她們恰恰都是盛男的對立面,盛男身上所體現出獨立、知性、理智等優點她們統統都沒有,但她們都看上去活得比盛男健康,活的比盛男快樂。

《送我上青雲》給我們提供了一個特殊的女性視角,當我們通過盛男從圍觀群眾集體中走向中心,觀看舒適度的喪失是必然的,這也讓我們不得不思考,到底是哪裡出了問題?到底是哪些人喪失了心智?片頭襲擊盛男的神經病,便是片尾安慰盛男的有情人。

作為一名女性,我想去看看《送我上青雲》

技術層面上的青澀卻值得鼓勵

《送我上青雲》的編劇導演滕叢叢,師從謝飛,2013年從北京電影學院碩士畢業後一直從事剪輯師的工作,30歲出頭的滕叢叢感受到了一種社會對於大齡女青年的一種無形壓力,通過3年的劇本創作把自己的真實生活體驗和現實感受融入到虛構的人物都市女性調查記者“盛男”當中,人物名字本身就頗有嚼頭,姚晨也是一眼看中這個當下電影銀幕長期嚴重缺失的角色便與滕叢叢一拍即合。

除了取材現實經驗精細打磨劇本外,還購買了著名作家阿乙書中的幾個橋段,紮實的故事、豐滿的人物、充沛的文學性使電影牢牢地立住了,對於新人導演來說是一個十分值得稱讚的做法,筆者一向不太欣賞青年導演初執導筒就“畫地為牢”,為藝術電影就硬拗藝術造型,以不明所以、故弄玄虛為深奧。

影片的鏡頭語言整體乾淨利落,表達有序,可以說較為出色的完成了服務於敘事的功用。在影片中處處可見導演對迷霧,河流,棺材,階梯等意向符碼的運用頗費心思,使得影片瀰漫著一種迷茫、未知、悲傷、流動的氣質,棺材遇石阻於水中這一充滿哲思的畫面也承擔起串聯敘事、提升立意的功能。

作為一名女性,我想去看看《送我上青雲》

然而,也有些橋段、場景,強文學性的設計不可避免地影響了影像視覺表現力的傳達,影像語言讓位於情節與臺詞先行,另有時強影像視覺設計不但不利於表達,反而削弱了一場戲的情感衝擊力。

比如,盛男等待簽約寫作自傳的合同後因一時氣憤以希特勒出言回擊並羞辱了李平,這場戲被特地安排在溫泉男性湯池內外進行,除去地點的特殊性之外,在鏡頭設計上反而受限於特殊的環境,因此並未給人留下印象深刻的畫面。

作為一名女性,我想去看看《送我上青雲》

而盛男企圖自殺的地點,反覆取景的石像群似乎有著原始神祕力量,卻很容易轉移了觀眾的注意力,那裡的高度並不高,盛男那一時刻的悲觀絕望被充分縮小了,或許是導演有意為之,但對觀眾來說卻是十分難以捕捉的意圖。

整部影片的基調都偏黯淡,在影片的結尾,山間霧氣再次包裹著盛男走上山頂,此時是她走向與世界和解的時刻,導演切了三個機位的畫面表現她走向山頂的過程,中間一個鏡頭是一段斷壁紅磚框住了盛男,但其實穿插一個如此構圖的鏡頭是並不明智的,與整場戲氛圍和意圖的傳達是有悖的。

顯然在對影像處理的感知程度和駕馭功力上,滕叢叢比《路邊野餐》時期的畢贛稍遜三分,但她作為一位新人導演能在處女作中做到堅持從劇本出發,勇於在技術層面展開豐富的探索,她的迷霧雖然離安哲羅普洛斯還有很遠的一段距離,但青澀之餘卻絕對值得鼓勵。就整體而言,滕叢叢的首次亮相完全可以和畢贛相提並論,兩者截然不同又具有可比性,未來之路漫長、鮮明、可期。

作為一名女性,我想去看看《送我上青雲》

女性主義電影該往何處

在大眾的刻板印象裡,女權主義者帶著負面色彩,明明是為女性賦權,爭取男女平權,卻常常被故意曲解成仇恨男人,敵對男權社會。甚至有人會愚蠢地認為,一個獨立生活的單身女性就是女權主義者,而一個渴望愛情、照顧家庭、生兒育女的女性就是一個依賴他人的非女性主義者。而當電影一旦被貼上“女性主義電影”的標籤,就與沉悶、無趣、歇斯底里等刻板印象沾上了邊,男性觀眾唯恐避之而不及,甚至連部分女性觀眾也不感興趣。

或許是中國電影裡太缺乏優秀的女性主義電影作為正面的例子來為觀眾做引導了。站在當下的角度看,《一封陌生女子的來信》過於“聖母”充滿“婊”氣,而《無窮動》又過於戲謔短於真誠,還有一些頗為小眾的女文藝片導演的作品,故事和結構被所謂的“藝術性”衝擊的支離破碎,離大眾和通俗性太遠。

其實,對於普羅大眾來說,一部真正優秀的女性主義電影可以是從女性視角出發的,符合女性邏輯思維和情感的,尋找女性有力的表達的電影。電影貼不貼上“女性主義”的標籤並不重要,重要的是女性自身要關心和警惕電影對於女性的表現和表達的觀念,是否真實客觀、平等賦權。

女性主義電影離不開每一位女性觀眾的支持。

我希望每一位讀完這篇影評的女性讀者都能獨自去電影院看一遍這部電影《送我上青雲》,無論心境如何,都是自己給自己的禮物,在當今社會裡生存,最難的就是保持頭腦清醒,這部電影偏偏就能為你做到。做到導演滕叢叢和姚晨想告訴你的,“在這個世界上,有很多你認為不公平的事,它是客觀存在的,你沒有能力改變它;你能夠做的就是讓自己開心,讓自己能夠看明白,所以最後能愉悅自己的也只有你自己。”

“好風憑藉力,送我上青雲”,正是這曠世練達的灑脫,總有一天能幫到你。

— THE END —

作者 | 談談

編輯 | 楊倪

"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