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雪松控股迴應“信託自融”傳聞:項目系品牌輸出,去年已轉讓'

"
"
雪松控股迴應“信託自融”傳聞:項目系品牌輸出,去年已轉讓

立志要做“中國嘉能可(Glencore)”的雪松控股,2019年中期業績的增速,超越了既定目標。

據債券SH.143840“18雪松01”八月底披露的公告信息,雪松實業(雪松控股核心子公司)上半年收入增長47%至1243.3億元,歸母淨利潤增長70%至5.6億元。

對比之下,“模板”嘉能可,業績則是大幅下降,調整後EBITDA(稅息折舊及攤銷前利潤)下降32%至55.8億美元,調整後EBIT下降56%至22.3億美元,淨利潤下降92%至2.3億美元。

"
雪松控股迴應“信託自融”傳聞:項目系品牌輸出,去年已轉讓

立志要做“中國嘉能可(Glencore)”的雪松控股,2019年中期業績的增速,超越了既定目標。

據債券SH.143840“18雪松01”八月底披露的公告信息,雪松實業(雪松控股核心子公司)上半年收入增長47%至1243.3億元,歸母淨利潤增長70%至5.6億元。

對比之下,“模板”嘉能可,業績則是大幅下降,調整後EBITDA(稅息折舊及攤銷前利潤)下降32%至55.8億美元,調整後EBIT下降56%至22.3億美元,淨利潤下降92%至2.3億美元。

雪松控股迴應“信託自融”傳聞:項目系品牌輸出,去年已轉讓

(嘉能可2019年中報業績)

自從收購中江信託(現更名雪松信託)以後,雪松的熱度一直都沒有下去過。最近幾天又有媒體報道稱:“雪松信託鑫坤5號”產品涉嫌自融,其資金投向一個叫做中山“蘭溪谷”的地產項目。

對此,雪松官方迴應:

中山“蘭溪谷”的項目,出於歸集資金的考慮,雪松控股去年就轉讓出去了。由於雪松在中山做的非常好,連續數年都是銷售冠軍,品牌優勢很強,項目轉讓後受讓者要求雪松做品牌輸出,這在地產行業是通用的做法,也是目前“蘭溪谷”項目沿用“雪松君華-天匯”名稱的原因。

雪松信託的本意是,因為雪松控股對這類項目十分了解,對底層資產的控制力也會更高,投資者的權益也更有保障,是一個三方共贏的產品設計。

對於此事引發外界的誤解,雪松控股集團董事局主席張勁表示,“在探索新的商業模式情況下,產品解釋還不夠清晰,充分的信息披露十分重要,雪松信託做的還不夠,我們在內部也做了深刻反省”。

實際上,品牌輸出在地產界只能說是常規操作。更進一步的項目代建(把地塊交給知名房企開發),萬科和綠城們都是個中好手。

昨天跟一位資深市場人士聊到雪松,他的一個觀點值得思考:

“雪松收購中江信託,應了信託業變化的勢,做傳統金融產品、做地產熱錢通道的日子回不去了,今年Q1開發商通過信託融資拿地稍有反彈,監管就各種各樣的約談,長期來看,深入場景做服務是信託資產端的新勢能,雪松在供應鏈場景(信息流、資金流、物流等)有護城河”。

確實,善於借勢,能看清勢頭,可以說是粵商的一個標籤。

李嘉誠就不說了,你看新一代的恆大許家印和雪松張勁:

恆大買下廣州足球俱樂,通過足球的影響力,把自己的品牌從地方打向全國(中超7連冠)打向亞洲(亞冠2次冠軍),足球+房地產+新產業(養老、新能源汽車)玩得666。

而雪松接盤中江信託,直面問題項目、與投資者面對面溝通、提出解決方案,承諾消化70億不良資產(現在是80億)。如果做得好,對其信譽加成將無以復加,信譽是金融的生命線。

目前,雪松信託排歷史遺留的雷,進展如何呢?

(1)完成利息支付。

5個月過去了,目前雪松找到了90%以上投資者,遍及100多個國家和地區的近2000位投資者,並一一簽署利息受益權轉讓協議,逐期支付完所有的欠息。

(2)雪松信託部分項目完成追繳。

追回了大概六七個產品的本息,佔整個不良項目的5%左右,隨著時間推移和後續追繳工作,預計9月、10月還會有一批逾期項目得到追繳,2020年1月22日之前兌付80億不良資產的承諾不變。

(3)盡調報告即將出爐。

之前在收購的時候,是沒有盡職調查的,入場5個月才堪堪完成盡職調查,梳理和明確雪松信託未來發展思路。

從雪松信託發展的態勢來看,就是要摒棄老的金融模式,做特色金融,深入場景做服務。雪松最熟悉的場景是供應鏈,所以是“供應鏈+金融”的模式,其深諳供應鏈中涉及的信息流、資金流、物流、商流和技術流。對雪松控股來說,這也是極大的助益,如果僅僅是供應鏈,沒有金融服務的支撐,產業無法做大。

“中國嘉能可”的夢想還在繼續追尋。

"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