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年人的世界,沒你想象的那麼簡單'

"
"
中年人的世界,沒你想象的那麼簡單

文 | 江曉白

看到一句話,我覺得很有道理:

“中年,不是演講中的‘揚手是春,落手是秋’的輕描淡寫;中年,是生活場上的‘揚手是打的,落手是掏錢’的乾淨利索。”

這段話,把中年群體劃分到了“現實派”,他們不再追尋詩和遠方,而是選擇與生活和解,專注今天和明天。

所以,如果還把“油膩、麻木”當做中年人的專屬畫像,那麼就以偏概全了。

大多數中年人,都在“向陽生長”,他們自創出一套應對生活的規則,活得自恰又自在。

而這個規則是:不動聲色做自己的擺渡人。

01

困境面前:不作毫無意義的抱怨

人到中年,生活就像是屋漏偏逢連夜雨,錢不夠花,孩子不夠聽話,身體又時不時出點小毛病。

總之,缺口日日有,破洞處處是,叫人堵不上,也補不及。

而中年人,除了咬牙硬撐,很少開口訴苦抱怨。

"
中年人的世界,沒你想象的那麼簡單

文 | 江曉白

看到一句話,我覺得很有道理:

“中年,不是演講中的‘揚手是春,落手是秋’的輕描淡寫;中年,是生活場上的‘揚手是打的,落手是掏錢’的乾淨利索。”

這段話,把中年群體劃分到了“現實派”,他們不再追尋詩和遠方,而是選擇與生活和解,專注今天和明天。

所以,如果還把“油膩、麻木”當做中年人的專屬畫像,那麼就以偏概全了。

大多數中年人,都在“向陽生長”,他們自創出一套應對生活的規則,活得自恰又自在。

而這個規則是:不動聲色做自己的擺渡人。

01

困境面前:不作毫無意義的抱怨

人到中年,生活就像是屋漏偏逢連夜雨,錢不夠花,孩子不夠聽話,身體又時不時出點小毛病。

總之,缺口日日有,破洞處處是,叫人堵不上,也補不及。

而中年人,除了咬牙硬撐,很少開口訴苦抱怨。

中年人的世界,沒你想象的那麼簡單

就像意大利電影《美麗人生》中的圭多那樣。

在法西斯政權下,猶太人圭多和兒子被關入集中營,這裡的生活,充斥著飢餓、艱苦、謾罵和欺辱。

但聰明樂觀的圭多,從不訴苦,也不抱怨。他哄騙兒子說:這是遊戲,如果得到了1000分,我們就可以坐坦克回家。

混戰中,圭多將兒子藏在箱子中,打算趁機去營救妻子。但不幸的是,被德軍發現了,他們要把圭多處死。

圭多在被押送途中,經過兒子藏身的箱子時,立刻把腰板挺得更直,把腳步邁得更從容,同時,還不忘給兒子一個鬼臉,意思是提醒兒子要遵守“遊戲規則”,好好藏著不要出來。

最後,直到圭多被處死,兒子也只聽到一聲槍響,不曾目睹過一絲一毫的黑暗和血腥。

因為圭多對苦難的“屏蔽”,兒子的童心被保護得很好,活得快樂又天真。

辛夷塢在《山月不知心底事》裡說:

“我們的心長在各人自己身上。酸甜苦辣,自己嘗的味道只有自己明白。針是紮在你身上的,痛的只有你自己。哪裡又有什麼感同身受呢?

深以為然。

因為沒有“感同身受”,所以很多中年人明白,抱怨是沒有意義的,直面問題、解決問題,才是正道。

就像電影中的圭多,妻子關在別處,不能並肩作戰;兒子年幼,稚子童心需要保護。所以,所有的艱難,他只能自己一個人抗。

"
中年人的世界,沒你想象的那麼簡單

文 | 江曉白

看到一句話,我覺得很有道理:

“中年,不是演講中的‘揚手是春,落手是秋’的輕描淡寫;中年,是生活場上的‘揚手是打的,落手是掏錢’的乾淨利索。”

這段話,把中年群體劃分到了“現實派”,他們不再追尋詩和遠方,而是選擇與生活和解,專注今天和明天。

所以,如果還把“油膩、麻木”當做中年人的專屬畫像,那麼就以偏概全了。

大多數中年人,都在“向陽生長”,他們自創出一套應對生活的規則,活得自恰又自在。

而這個規則是:不動聲色做自己的擺渡人。

01

困境面前:不作毫無意義的抱怨

人到中年,生活就像是屋漏偏逢連夜雨,錢不夠花,孩子不夠聽話,身體又時不時出點小毛病。

總之,缺口日日有,破洞處處是,叫人堵不上,也補不及。

而中年人,除了咬牙硬撐,很少開口訴苦抱怨。

中年人的世界,沒你想象的那麼簡單

就像意大利電影《美麗人生》中的圭多那樣。

在法西斯政權下,猶太人圭多和兒子被關入集中營,這裡的生活,充斥著飢餓、艱苦、謾罵和欺辱。

但聰明樂觀的圭多,從不訴苦,也不抱怨。他哄騙兒子說:這是遊戲,如果得到了1000分,我們就可以坐坦克回家。

混戰中,圭多將兒子藏在箱子中,打算趁機去營救妻子。但不幸的是,被德軍發現了,他們要把圭多處死。

圭多在被押送途中,經過兒子藏身的箱子時,立刻把腰板挺得更直,把腳步邁得更從容,同時,還不忘給兒子一個鬼臉,意思是提醒兒子要遵守“遊戲規則”,好好藏著不要出來。

最後,直到圭多被處死,兒子也只聽到一聲槍響,不曾目睹過一絲一毫的黑暗和血腥。

因為圭多對苦難的“屏蔽”,兒子的童心被保護得很好,活得快樂又天真。

辛夷塢在《山月不知心底事》裡說:

“我們的心長在各人自己身上。酸甜苦辣,自己嘗的味道只有自己明白。針是紮在你身上的,痛的只有你自己。哪裡又有什麼感同身受呢?

深以為然。

因為沒有“感同身受”,所以很多中年人明白,抱怨是沒有意義的,直面問題、解決問題,才是正道。

就像電影中的圭多,妻子關在別處,不能並肩作戰;兒子年幼,稚子童心需要保護。所以,所有的艱難,他只能自己一個人抗。

中年人的世界,沒你想象的那麼簡單

生活中,那些逢人就抱怨、張口就訴苦的人,就像受傷後不停展示傷口的小猴子,最後都因為發炎嚴重,無藥可醫而死去。

其實,本來只是一個很淺很小的傷口,擦點藥就能好的。它不停“抱怨”,自然也就一直在“複習”傷痛。

中年人就不會犯這樣的錯。

他們明白,身陷困境,“抱怨”除了可以宣洩情緒,並不能促使問題得以解決。

所以,除了適當傾訴,實在不必大肆渲染,畢竟,“放大苦難”是一件徒勞無功的事情。

一個合格的中年人,是即便世界兵荒馬亂,也能單槍匹馬上陣應對。

02

失敗面前:不焦慮,不攀比,只與自己賽跑

《經濟學人》雜誌認為,亞洲中年人的年齡在30——45歲之間。

這個年齡段的人,很可能兩極分化嚴重,有的坐擁輝煌,香車、豪宅、上市公司等等,都收入囊中,屬於“成功人士”一列。

而有的,則面臨瓶頸:年紀大,錢包小;工作量多,業績低。

總之,辦公室裡沒職位,銀行卡里沒餘額,車庫裡沒豪車。與“成功人士”形成強烈對比。

一對比,人就會產生焦慮情緒。該怎麼辦呢?

聰明的中年人是這樣應對的:只開自己的花,不和他人攀比。

正如網上一段話說的那樣:

“有的人21歲畢業,到27歲才找到工作;有的人25歲才畢業,但馬上就找到了工作;有的人沒有上過大學,卻在18歲就找到了他們熱愛的事;有的人一畢業就找到好工作,賺到很多錢,卻過得不開心。”

是的,人與人的“花期”不一樣,每個人有自己的節奏。

"
中年人的世界,沒你想象的那麼簡單

文 | 江曉白

看到一句話,我覺得很有道理:

“中年,不是演講中的‘揚手是春,落手是秋’的輕描淡寫;中年,是生活場上的‘揚手是打的,落手是掏錢’的乾淨利索。”

這段話,把中年群體劃分到了“現實派”,他們不再追尋詩和遠方,而是選擇與生活和解,專注今天和明天。

所以,如果還把“油膩、麻木”當做中年人的專屬畫像,那麼就以偏概全了。

大多數中年人,都在“向陽生長”,他們自創出一套應對生活的規則,活得自恰又自在。

而這個規則是:不動聲色做自己的擺渡人。

01

困境面前:不作毫無意義的抱怨

人到中年,生活就像是屋漏偏逢連夜雨,錢不夠花,孩子不夠聽話,身體又時不時出點小毛病。

總之,缺口日日有,破洞處處是,叫人堵不上,也補不及。

而中年人,除了咬牙硬撐,很少開口訴苦抱怨。

中年人的世界,沒你想象的那麼簡單

就像意大利電影《美麗人生》中的圭多那樣。

在法西斯政權下,猶太人圭多和兒子被關入集中營,這裡的生活,充斥著飢餓、艱苦、謾罵和欺辱。

但聰明樂觀的圭多,從不訴苦,也不抱怨。他哄騙兒子說:這是遊戲,如果得到了1000分,我們就可以坐坦克回家。

混戰中,圭多將兒子藏在箱子中,打算趁機去營救妻子。但不幸的是,被德軍發現了,他們要把圭多處死。

圭多在被押送途中,經過兒子藏身的箱子時,立刻把腰板挺得更直,把腳步邁得更從容,同時,還不忘給兒子一個鬼臉,意思是提醒兒子要遵守“遊戲規則”,好好藏著不要出來。

最後,直到圭多被處死,兒子也只聽到一聲槍響,不曾目睹過一絲一毫的黑暗和血腥。

因為圭多對苦難的“屏蔽”,兒子的童心被保護得很好,活得快樂又天真。

辛夷塢在《山月不知心底事》裡說:

“我們的心長在各人自己身上。酸甜苦辣,自己嘗的味道只有自己明白。針是紮在你身上的,痛的只有你自己。哪裡又有什麼感同身受呢?

深以為然。

因為沒有“感同身受”,所以很多中年人明白,抱怨是沒有意義的,直面問題、解決問題,才是正道。

就像電影中的圭多,妻子關在別處,不能並肩作戰;兒子年幼,稚子童心需要保護。所以,所有的艱難,他只能自己一個人抗。

中年人的世界,沒你想象的那麼簡單

生活中,那些逢人就抱怨、張口就訴苦的人,就像受傷後不停展示傷口的小猴子,最後都因為發炎嚴重,無藥可醫而死去。

其實,本來只是一個很淺很小的傷口,擦點藥就能好的。它不停“抱怨”,自然也就一直在“複習”傷痛。

中年人就不會犯這樣的錯。

他們明白,身陷困境,“抱怨”除了可以宣洩情緒,並不能促使問題得以解決。

所以,除了適當傾訴,實在不必大肆渲染,畢竟,“放大苦難”是一件徒勞無功的事情。

一個合格的中年人,是即便世界兵荒馬亂,也能單槍匹馬上陣應對。

02

失敗面前:不焦慮,不攀比,只與自己賽跑

《經濟學人》雜誌認為,亞洲中年人的年齡在30——45歲之間。

這個年齡段的人,很可能兩極分化嚴重,有的坐擁輝煌,香車、豪宅、上市公司等等,都收入囊中,屬於“成功人士”一列。

而有的,則面臨瓶頸:年紀大,錢包小;工作量多,業績低。

總之,辦公室裡沒職位,銀行卡里沒餘額,車庫裡沒豪車。與“成功人士”形成強烈對比。

一對比,人就會產生焦慮情緒。該怎麼辦呢?

聰明的中年人是這樣應對的:只開自己的花,不和他人攀比。

正如網上一段話說的那樣:

“有的人21歲畢業,到27歲才找到工作;有的人25歲才畢業,但馬上就找到了工作;有的人沒有上過大學,卻在18歲就找到了他們熱愛的事;有的人一畢業就找到好工作,賺到很多錢,卻過得不開心。”

是的,人與人的“花期”不一樣,每個人有自己的節奏。

中年人的世界,沒你想象的那麼簡單

可能在某一時間節點上,別人超過了我們,但這代表不了什麼,只能說明,屬於我們的“綻放時間”還沒來到而已。

而在“高光時刻”到來前,我們要做的,是努力過好當下每一天,為自己做積澱。

比如,做好手頭的工作,即使到不了行業頂尖,至少也應該是業務標兵,多看看書提升自己,隨時保持向上走的底氣。

中年人的優勢在於,比年輕人多了一份智慧,比老年人多了一些衝勁。所以,蓄積好了力量,一旦奮起,就是濃墨重彩的一筆。

馬雲,在35歲時創立阿里巴巴;亨利•福特,在40歲創建福特。

體操界常青樹、奧運會七朝元老丘索維金娜,在2018年以43歲高齡參加雅加達亞運會,以14.287的高分摘得銀牌。

這些中年人,一旦“綻放”,就後來居上,絲毫不遜色於那些年少有為者。

心理學上有一個數據:一般人的焦慮,有40%屬於過去、50%屬於未來,那剩下的10%,才是屬於現在。

所以,與其在焦慮中浪費時間、消耗能量,與其眼紅別人的成功、挫傷自己的銳氣,不如安靜下來,努力在當下。

要知道,所謂的好運氣,是命運之神對那些和自己死磕的人的獎勵。

“種一棵樹,最後的時間是十年前,其次是現在。”

中年人的不認命,就是向外打破,向內索求。

03

梁實秋在《我把活著歡喜過了》中寫道:

“到了中年,他們變得潤澤了,容光煥發,腳底下像是有了彈簧,一看就知道是內容充實的。”

"
中年人的世界,沒你想象的那麼簡單

文 | 江曉白

看到一句話,我覺得很有道理:

“中年,不是演講中的‘揚手是春,落手是秋’的輕描淡寫;中年,是生活場上的‘揚手是打的,落手是掏錢’的乾淨利索。”

這段話,把中年群體劃分到了“現實派”,他們不再追尋詩和遠方,而是選擇與生活和解,專注今天和明天。

所以,如果還把“油膩、麻木”當做中年人的專屬畫像,那麼就以偏概全了。

大多數中年人,都在“向陽生長”,他們自創出一套應對生活的規則,活得自恰又自在。

而這個規則是:不動聲色做自己的擺渡人。

01

困境面前:不作毫無意義的抱怨

人到中年,生活就像是屋漏偏逢連夜雨,錢不夠花,孩子不夠聽話,身體又時不時出點小毛病。

總之,缺口日日有,破洞處處是,叫人堵不上,也補不及。

而中年人,除了咬牙硬撐,很少開口訴苦抱怨。

中年人的世界,沒你想象的那麼簡單

就像意大利電影《美麗人生》中的圭多那樣。

在法西斯政權下,猶太人圭多和兒子被關入集中營,這裡的生活,充斥著飢餓、艱苦、謾罵和欺辱。

但聰明樂觀的圭多,從不訴苦,也不抱怨。他哄騙兒子說:這是遊戲,如果得到了1000分,我們就可以坐坦克回家。

混戰中,圭多將兒子藏在箱子中,打算趁機去營救妻子。但不幸的是,被德軍發現了,他們要把圭多處死。

圭多在被押送途中,經過兒子藏身的箱子時,立刻把腰板挺得更直,把腳步邁得更從容,同時,還不忘給兒子一個鬼臉,意思是提醒兒子要遵守“遊戲規則”,好好藏著不要出來。

最後,直到圭多被處死,兒子也只聽到一聲槍響,不曾目睹過一絲一毫的黑暗和血腥。

因為圭多對苦難的“屏蔽”,兒子的童心被保護得很好,活得快樂又天真。

辛夷塢在《山月不知心底事》裡說:

“我們的心長在各人自己身上。酸甜苦辣,自己嘗的味道只有自己明白。針是紮在你身上的,痛的只有你自己。哪裡又有什麼感同身受呢?

深以為然。

因為沒有“感同身受”,所以很多中年人明白,抱怨是沒有意義的,直面問題、解決問題,才是正道。

就像電影中的圭多,妻子關在別處,不能並肩作戰;兒子年幼,稚子童心需要保護。所以,所有的艱難,他只能自己一個人抗。

中年人的世界,沒你想象的那麼簡單

生活中,那些逢人就抱怨、張口就訴苦的人,就像受傷後不停展示傷口的小猴子,最後都因為發炎嚴重,無藥可醫而死去。

其實,本來只是一個很淺很小的傷口,擦點藥就能好的。它不停“抱怨”,自然也就一直在“複習”傷痛。

中年人就不會犯這樣的錯。

他們明白,身陷困境,“抱怨”除了可以宣洩情緒,並不能促使問題得以解決。

所以,除了適當傾訴,實在不必大肆渲染,畢竟,“放大苦難”是一件徒勞無功的事情。

一個合格的中年人,是即便世界兵荒馬亂,也能單槍匹馬上陣應對。

02

失敗面前:不焦慮,不攀比,只與自己賽跑

《經濟學人》雜誌認為,亞洲中年人的年齡在30——45歲之間。

這個年齡段的人,很可能兩極分化嚴重,有的坐擁輝煌,香車、豪宅、上市公司等等,都收入囊中,屬於“成功人士”一列。

而有的,則面臨瓶頸:年紀大,錢包小;工作量多,業績低。

總之,辦公室裡沒職位,銀行卡里沒餘額,車庫裡沒豪車。與“成功人士”形成強烈對比。

一對比,人就會產生焦慮情緒。該怎麼辦呢?

聰明的中年人是這樣應對的:只開自己的花,不和他人攀比。

正如網上一段話說的那樣:

“有的人21歲畢業,到27歲才找到工作;有的人25歲才畢業,但馬上就找到了工作;有的人沒有上過大學,卻在18歲就找到了他們熱愛的事;有的人一畢業就找到好工作,賺到很多錢,卻過得不開心。”

是的,人與人的“花期”不一樣,每個人有自己的節奏。

中年人的世界,沒你想象的那麼簡單

可能在某一時間節點上,別人超過了我們,但這代表不了什麼,只能說明,屬於我們的“綻放時間”還沒來到而已。

而在“高光時刻”到來前,我們要做的,是努力過好當下每一天,為自己做積澱。

比如,做好手頭的工作,即使到不了行業頂尖,至少也應該是業務標兵,多看看書提升自己,隨時保持向上走的底氣。

中年人的優勢在於,比年輕人多了一份智慧,比老年人多了一些衝勁。所以,蓄積好了力量,一旦奮起,就是濃墨重彩的一筆。

馬雲,在35歲時創立阿里巴巴;亨利•福特,在40歲創建福特。

體操界常青樹、奧運會七朝元老丘索維金娜,在2018年以43歲高齡參加雅加達亞運會,以14.287的高分摘得銀牌。

這些中年人,一旦“綻放”,就後來居上,絲毫不遜色於那些年少有為者。

心理學上有一個數據:一般人的焦慮,有40%屬於過去、50%屬於未來,那剩下的10%,才是屬於現在。

所以,與其在焦慮中浪費時間、消耗能量,與其眼紅別人的成功、挫傷自己的銳氣,不如安靜下來,努力在當下。

要知道,所謂的好運氣,是命運之神對那些和自己死磕的人的獎勵。

“種一棵樹,最後的時間是十年前,其次是現在。”

中年人的不認命,就是向外打破,向內索求。

03

梁實秋在《我把活著歡喜過了》中寫道:

“到了中年,他們變得潤澤了,容光煥發,腳底下像是有了彈簧,一看就知道是內容充實的。”

中年人的世界,沒你想象的那麼簡單

世事千千萬,件件都辛苦。人到中年,我們明白了世上不會有奇蹟,唯有自渡,才能在生活的道場上,解答出無愧於心的答卷。

不抱怨,是因為有敢於直面困境的勇氣;

不焦慮,是因為明白當下每一天的意義;

不攀比,是因為看到人人有專屬的賽道。

這樣的中年人,就是梁實秋所說的“內容充實”的中年人。毫無疑問,他們富有智慧,也必定能走出一片新天地。

毛不易在《奇遇人生》中說:四十歲就是新的二十歲。

但願所有的中年人,胸中有丘壑、眼裡存山河,運用歲月加持給年齡的紅利,做個生活打不倒的人,成為自己的英雄。


本文為“碧讀好書指南”原創,好書像碧玉一般珍貴!我們旨在提供高品質必讀好書資訊,幫助每個人讀到好書!歡迎關注。圖/攝圖網

"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