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國燃料電池技術為何要依靠引進,未來如何與日韓企業充分競爭?

1、燃料電池趨勢明朗,商業化漸進

燃料電池汽車經過了數百年的發展歷史,隨著技術的不斷突破,燃料電池離消費者越來越近,進入商業化初期。燃料電池具有燃料能量轉化率高、噪音低以及零排放等優點,從上個世紀末以來便一直受到各國政府和企業的關注,其研發、示範和商業化應用的資金投入就不斷增加。

我國燃料電池技術為何要依靠引進,未來如何與日韓企業充分競爭?


2、 日韓進軍中國市場,威脅還是機遇?

近日,四川媒體報道中提到,韓國現代將在四川生產氫燃料汽車整車,在將在全國範圍內銷售燃料電池產品。近年來,日韓燃料電池汽車的發展動作及是否切入中國市場一直收到行業內的企業重點關注,人們最為擔心的是,日韓在燃料電池領域已經明顯領先於中國企業,若日韓大舉來華髮展燃料電池業務,必將對我國的燃料電池產業鏈及參與企業造成明顯衝擊。

我國燃料電池技術為何要依靠引進,未來如何與日韓企業充分競爭?


3、技術水平尚處於落後階段,國產化加速中

從發展階段及技術基礎比較,我國的燃料電池產業尚且不具備與日韓充分競爭的實力,因此日韓燃料電池未來入華值得行業內的企業關注,短期內一定會影響中國燃料電池產業發展,當然也會在一定程度上促進我國燃料電池事業的發展。當前中國市場主要在於商用車,中國燃料電池在商用車領域具有很強的市場空間。中國燃料電池前期主要發展商用車,規模化降低燃料電池和氫氣成本,同時帶動加氫站設施建設,後續將拓展到私人用車領域。在商用車電堆方面,中國任然需要藉助技術引進的方式實現追趕國際領先水平的目的。

我國燃料電池技術為何要依靠引進,未來如何與日韓企業充分競爭?

乘用車領域,中國產業正加大力度追趕國際水平。乘用車電堆方面,新源動力開發的HYMOD®-300型車用燃料電池電堆模塊已經突破了車用燃料電池5000小時的耐久性難關,並應用於上汽大通FCV80車型上,與國外差距快速縮小。並且,中國車企開始發力燃料電池乘用車,過去只有長期投入發展燃料電池乘用車,現在一汽、、長城、吉利和格羅夫等多家車企均加大燃料電池乘用車投入。


4、 技術瓶頸有望短期內獲突破

眾所周知燃料電池具有清潔環保的特徵,目前以PEMFC為主流技術路線:燃料電池是一種不經過燃燒過程直接以電化學反應方式將燃料如氫氣、天然氣等和氧化劑中的化學能直接轉化為電能的高效發電裝臵。燃料電池最早由W.Grove在1839年提出的,與鋰電池作為一種儲能裝臵不同,二者有著本質的差別,質子交換膜燃料電池PEMFC操作溫度低、啟動速度快,是車用燃料電池的首選。根據富士經濟預測,未來十年燃料電池市場空間將達到3400億元以上。

我國燃料電池技術為何要依靠引進,未來如何與日韓企業充分競爭?

2018年全球燃料電池出貨量為803.1MW,同比增長21.94%:燃料電池有三大類主要市場:固定電源、交通運輸和便攜式電源。其中,交通動力應用是目前關注度最高的燃料電池應用領域。交通運輸市場包括為乘用車、巴士/客車、叉車以及其他以燃料電池作為動力的車輛提供的燃料電池,例如特種車輛、物料搬運設備和越野車輛的輔助供電裝臵等,2018年按照MW計算佔比70%。而便攜式電源市場包括非固定安裝的或者移動設備中使用的燃料電池,目前相比鋰電池的優勢並不明顯,因此市場滲透不快。


5、 市場空間巨大,誰將能夠分享巨大蛋糕

根據DOE數據,2018年80kW燃料電池系統的成本在46.66美元/kW,預計到2025年降至40美元/kW,並最終降至30美元/kW。燃料電池系統由電堆和部件構成,電堆的核心部件MEA(膜電極組件)包括催化劑、膜材料和擴散層。堆棧成本結構中催化劑佔比最高為41%,其次雙極片佔比28%。在部件成本中,壓縮機膨脹機(CEM)單元是成本最高的一項。而根據新能源汽車補貼方案,2016-2018年對於燃料電池的補貼力度整體保持不變。

我國燃料電池技術為何要依靠引進,未來如何與日韓企業充分競爭?

早在09年,中央財政就開始對包括燃料電池汽車在內的節能與新能源車進行購車補貼;14年,加氫站的補貼文件也推出,從產業鏈的角度全方位的扶持燃料電池的發展;根據《中國氫能產業基礎設施發展藍皮書》,到2020年中國燃料電池車輛要達到10000輛、加氫站數量達到100座,行業總產值達到3000億元;到2030年,燃料電池車輛保有量達到200萬,加氫站數量達到1000座,產業產值突破一萬億元。2019年政府工作報告首次增加"推動加氫設施建設"表述,氫能源的地位進一步提高,未來產業發展或將產業政策幫助下加速發展。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