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學教師資格證《教育教學知識與能力》60個核心考點大彙總

心理學 布魯納 資格考試 動物 中冠教育中冠教師 中冠教育中冠教師 2017-09-13

  教師資格證筆試報名進入倒計時!相信大家的教師資格證筆試備考都已經進入到中期階段了,這個時候考生們可以拿出來做幾道模擬題,並利用教師資格證歷年真題進行深入練習掌握!中冠教師資格證小編在此期間為考生們做了一個知識點大彙總,整理了60個教育教學相關內容的核心考點,幫助考生深入備考、查漏補缺!

  1、托爾曼:托爾曼是美國心理學家、加利福尼亞大學教授,自稱為“目的性”行為主義者。雖自稱為行為主義者,但他大量的吸收了格式塔心理學的認知觀點和麥獨孤的目的心理學觀點。

  2、托爾曼的觀點:學習就是對行為的目標、取得目標的手段、達到目標的途徑和獲得目標的結果的認知,就是期待或認知觀念的獲得。因此,有的心理學家稱他的學習理論為“期待說”。他的學習理論強調學習的目的性和認知性,所以又有人稱之為“認知—目的說”。

  3、潛伏學習:潛伏學習是托爾曼和杭齊克在1930年的白鼠迷津的試驗中發現的一種無強化學習現象。潛伏學習的事實說明,動物在無強化條件下也在進行學習。

  4、班杜拉的觀察學習理論:所謂觀察學習理論就是人們通過觀察他人的行為,獲得示範行為的象徵性表象,並導學習者做出與之相對應的行為的過程。

  5、班杜拉觀察學習理論的貢獻:又稱為社會學習理論,它揭示了人類和動物的一種極為普遍的學習形式。尤其在解釋學生在學校學習間接經驗方面有極重要的參考價值。它告訴我們,榜樣在形成學生良好行為習慣上的重要作用。

  啟示:班杜拉觀察學習理論的優點是應該肯定的,但必須指出,觀察學習只是學習活動的一種方式,學習過程是極為複雜的,在重視觀察學習的同時,不能忽視其他方面的學習方式或模式,不然又會出現的片面發展,對於學習理論的研究是不利的。

  6、教育心理學的研究對象是:受教育者在一定的學校教育條件下,掌握文化科學知識和技能,形成全面發展的個性品質和道德行為的規律.

  7、把教育心理學作為一門學科的標誌是:美國教育心理學家桑代克做了許多實驗研究,積累了大量關於動物和人的學習材料,提出了一些學習心理的定律。

  8、教育心理學研究的基本方法:觀察法、實驗法

  9、心理髮展的概念:心理髮展主要是個體從出生到成年期間所發生的積極的心理變化,是個體在成長期間對客觀現實的反映活動不斷擴大、逐步提高和完善的過程。

  10、心理髮展的動力:

  ①心理髮展的動力是已有的心理狀態與外界環境和教育之間的矛盾,這個矛盾的不斷產生和解決推動了個體的心理髮展。

  ②在這一矛盾中,環境和教育起著決定性作用。

  11、心理髮展的個別差異:兒童的心理髮展過程基本上是相同的,但其發展速度、各種心理機能的優勢表現、情緒的穩定性、個性特徵及其傾向性等都存在著相當大的個別差異。

  12、皮亞傑:是當代著名的兒童心理學家。

  13、皮亞傑把智力的本質看作是一種適應:即在主體和客體相互作用過程中產生並通過主體不斷自我調節而建構,或再建心理結構的機制。適應是通過兩種形式來實現的—同化和適應。

  14、皮亞傑的認知發展階段:

  ①感覺運動階段0~2歲(客體永久性記憶)

  ②前運算階段2~7歲(自我中心性)

  ③具體運算階段7~12歲(運算思維的基本特點就是守恆)

  ④形式運算階段(能進行假設、演繹推理)

  15、道德觀:道德觀是人與人之間所發生的道德活動、道德關係的看法和態度。它是在道德生活過程中所形成的觀念體系,發展較晚。

  16、皮亞傑把兒童道德認知的發展分為三個階段:

  ①第一階段(五六歲)是前道德判斷時期

  ②第二階段(七八歲)是他律道德發展時期

  ③第三階段(九歲以後)是自律道德發展時期。

  17、布魯納:布魯納是美國研究認知學習和認知發展的著名心理學家。

  18、布魯納的認知心理學的基本思想:人們通過認知過程把獲得的信息和以前構成的心理框架聯繫起來,積極的構成它的知識框架,這種框架是一種“表象系統”或稱為“內在模式”。人類具有三種表象模式,即動作模式、映像模式和象徵性模式。這些模式由定律或概括性的體系組成。

  19、布魯納的觀點:所謂知識的學習就是在頭腦中形成一個知識結構。知識結構具有一定的層次,它可以通過一個人所發展的編碼體系從三種表象模式的每一種模式中表現出來。人的編碼系統是在學習過程中構成的。思維在學習過程中的概念化或類型化的活動,才使人們弄懂了所覺察到的一大堆雜亂的事實。人們通過概念化或類型化的思維活動過程,從幾乎數量無限的可區別的物體和事件中,去選擇那些具有某種共同之處的事物,並把這些事物或看作一個單獨的種類,或看作容易處理的若干類型。可以說學習過程就是認知活動,尤其是思維活動的概念化或類型化過程,經過多次所形成的編碼系統是有層次的,它在眾多同類事物的基礎上形成更概括、更抽象的概念。

  20、布魯納提倡:在教學中運用發現學習,這種學習不僅有利於學好知識,而且能夠激發學生積極的思考和創造精神。教學要根據學生的已有認知水平組織或處理教學內容。學校的任務就是把知識轉化成各種年齡的學習者都能理解的結構,並以所學材料的最佳順序去安排這些結構。

  21、布魯納學習理論的貢獻:它對於指導課堂教學實踐和學生的學習有很重要的參考價值,是值得重視的一種學習理論。它強調學習的主動性,強調學習的認知過程,重視認知結構、知識結構和學生的獨立思考在學習中的重要作用,並把學習理論研究的重點轉移到學生的知識學習和課堂教學方面來。

  22、格式塔心理學的學習頓悟說:格式塔心理學是1912年創立於德國柏林大學的一個心理學派別,其創始人是魏特海默、苛勒和考夫卡。格式塔是“形狀”和“形式”的同義詞,可以理解為一種心理的模式。當客觀外界的某一事物呈現在我們的感官面前時,內心就有一個格式塔與之對應。格式塔心理學家認為,所謂學習過程就是面對當前問題情境,在內心經過積極的組織,從而形成一個格式塔過程。

  23、怎樣解釋頓悟學習:所謂頓悟就是對問題情境的突然理解。

  24、學習頓悟說與學習聯結說相比有兩個優點:

  ①注意學習的認知特性,強調學習內部認識過程的重要性,即觀察、理解、頓悟等認識功能在學習中的重要作用,這無疑是正確的。

  ②強調學習者在學習中的主觀能動作用,把學習過程看成是積極主動和有目的的過程。

  25、怎樣科學對待格式塔心理學的學習頓悟說:強調學習的認知過程研究,並重視學習者的主觀能動性和目的性,反對機械的、盲目的學習觀點。

  學習頓悟說與啟發式教學的觀點基本上是一致的。

  26、學習的條件反射學說(經典性條件反射):1902年,巴甫洛在狗的消化腺分泌反應的實驗中發現了條件反射現象。

  27、學習的操作條件反射學說:20世紀20年代,美國心理學家華生創立了行為主義學派的心理學理論體系。

  28、經典性條件反射:由條件刺激引起反應的過程,寫成公式是S→R

  29、操作性條件反射:先作某種操作反應,再得到強化的過程。寫成公式是R→S

  30、斯金納提出:人和動物有機體有兩種習得性行為:

  ①應答性行為,通過建立經典式條件反射的方式習得

  ②操作性行為,通過操作式條件反射獲得。

  31、美國柯爾伯格的道德認識發展階段理論:把道德觀念的發展分為前習俗、習俗、後習俗三種水平。

  32、準備狀態:是指兒童身心發展達到適宜於學習某種事物的狀態。

  33、學習的概念:

  ①廣義,學習是人和動物在生活過程中通過實踐或訓練而獲得由經驗引起的相對持久的適應性的心理變化,即有機體以經驗方式引起的對環境相對持久的適應性的心理變化。

  ②狹義,學生的學習屬於狹義的學習。學生的學習過程有其本身的特點。

  34、學生的學習過程有其本身的特點:

  ①學生的學習是一種特殊的認識活動,這種認識活動主要是掌握前人所積累的文化、科學知識,即間接的知識,它和科學家探索尚未發現的客觀真理的認識活動是不同的。

  ②學生的學習是在教師指導下,有目的、有計劃、有組織地進行的,是以掌握一定的系統的科學知識為任務的。

  ③學生的學習是在比較短的時間內接受前人的知識經驗,用前人的知識經驗武裝自己,所以不可能事事從頭實踐,重複原有的研究路線去掌握前人積累的間接經驗。學生的實踐活動是服從於學習目的的。

  ④學生的學習不僅同人類發展中歷史經驗的形成過程和科學家探索客觀真理過程有區別,而且和一般條件下人們進行學習也是不同的。

  35、桑代克的學習的聯結理論:他的觀點被稱為“嘗試錯誤說”,簡稱“試誤說”。他認為學習就是在情境與反應之間形成了一定的聯結。

  36、桑代克的情境與反應相聯結的三大定律:準備律、練習律、效果律。其中練習律和效果律是“學習的主律”。

  37、準備律的含義:當某一情境與某一反應準備聯結時,給予聯結就引起學習者的滿意;反之,當某情境與某反應不準備聯結時,要求聯結就引起煩惱。

  38、如何看待和評價桑代克的學習理論:桑代克是西方第一位從事動物學習實驗研究的心理學家,並提出一系列學習定律,成為西方最早的、最系統的學習理論。這對後來學習聯結理論的進一步發展產生了重大影響。這些學術上的歷史功績是應當給予充分肯定的。

  39、人本主義心理學:是20世紀50年代末60年代初興起於美國的一種心理學理論。

  40、羅傑斯的學習觀反映在幾個方面:

  ①學習是有意義的心理過程

  ②學習是學習者內在潛能的發揮

  ③學習應該是對學習者有用的、有價值的經驗的學習

  ④最有用的學習是學會如何進行學習。

  41、如何避免機械學習:

  ①組織好材料(使清晰、穩定、明確的意義得以呈現)

  ②聯繫已知學習新知

  ③學習以認知發展水平為依據

  ④以理解為學習評定的重點

  42、接受學習的特點:

  ①從學習內容上說,事物的意義是由語言和符號來表達的

  ②從學習內容呈現的方式說,一般是用定義的方式,或通過上下文的方式直接呈現給學生

  ③學生學習的主要任務是接受事物的意義,即反映事物的符號、概念和命題的意義

  ④從發生上說,它較發現學習為晚

  43、發現學習的特點:

  ①發現較早

  ②學習內容不是現成的結論

  ③教師呈現學習材料,採取間接提供方式

  ④學習過程較為複雜

  ⑤它適合學前兒童和低年級學生的初級概念的學習,適用於實際問題的解決

  44、知識的同化:用認知心理學的同化論來解釋,意義學習的結果是獲得心理意義,而意義的獲得就是知識同化的過程。

  45、認知同化論的歷史淵源:認知同化論來源於格式塔心理學,他們強調心理活動的內部組織作用,這是腦的動力學的基本原則,學習是通過“頓悟”來實現的,是在發現了事物間的關係後產生的。

  46、認知同化論的基本觀點:

  ①學習者認知結構中原有的適當觀念是學習新知識的關鍵

  ②新的意義是新舊知識相互作用的產物,同化論的核心是相互作用論

  ③有意義的保持和遺忘是認知同化的繼續

  47、奧蘇伯爾提出三個主要的認知結構變量:

  ①可利用性。在認知結構中是否有適當的起固定作用的觀念可以利用,是影響意義學習和保持的第一個重要的認知結構變量

  ②可辨別性。新的學習內容與同化它的原有觀念的分化程度是影響意義學習和保持的第二個重要的認知結構變量

  ③穩定性。是影響意義學習和長久保持的第三個重要的認知結構變量

  48、什麼是概念:

  ①在哲學上,把概念界說為人腦反映事物本質屬性的高級形式

  ②在心理學上,一般把概念界說為由符號所代表的具有共同的關鍵特徵的一類事物

  49、概念掌握的基本形式:概念形式和概念同化,其中概念同化是學生獲得概念的最基本的形式。

  50、概念形式:所謂概念形式,是指從大量的具體例證出發,在兒童實際經驗過的概念的肯定例證中,通過歸納的方法抽取一類事物的共同屬性,從而獲得初級概念的過程。

  51、概念類型的心理過程:

  ①在知覺水平上辨別不同的刺激模式

  ②抽象出各個刺激模式的共同屬性,並提出共同的關鍵特徵的種種假設

  ③在穩定的情境中去檢驗這些假設

  ④在這些假設中選擇一個具有普遍性的類目名稱或範疇,使之適合於一切刺激模式

  ⑤把這一普遍性的範疇與認知結構中起固定作用的觀念聯繫起來

  ⑥使新觀念與原先學過的有關概念分化

  ⑦把新概念的關鍵特徵推廣到一切同類事物中⑧用符合習慣用法的言語、符號去表達這個新概念或類目的內容

  52、概念同化:概念同化是指在課堂學習的條件下,用定義的方式直接向學習者揭示概念的關鍵特徵,學生利用認知結構中原有的有關概念來同化新知識概念,從而獲得科學概念的過程。

  53、在掌握概念發展趨勢上的特點:

  ①概念的具體性和含糊性減少,概念的抽象性和精確性增加

  ②概念形式減少,概念同化增加

  ③概念的自發性降低,概念的自覺性提高

  54、變式:變式是指概念的肯定例證在無關特徵方面的變化。一切包含概念的關鍵特徵的事物是概念的肯定例證。所以變式是指關鍵特徵不變而無關特徵有變化的肯定例證。

  55、規則學習:實質上就是理解各種概念之間的某種關係,並以此能使人用一類動作對一類刺激情境作出反應,它是可以被觀察到的,是能夠被證實的。

  56、規則學習的教學步驟:

  ①將人們期望學習者在學習結束時獲得的動作的形式告訴他

  ②用提問的方式,要求學習者重新陳述或回憶已經學會的組成該規則的那些概念

  ③用言語提示的方式,引導學習者將組成規則的那些概念,以適當的次序放在一起,以形成一個新的規則

  ④提出一個問題來要求學習者說明這個規則的一個或幾個具體實例,並在他每次作出正確回答時提供反饋

  ⑤通過一個合適的問題,要求學習者對這個規則作一個言語的陳述

  ⑥在學過規則一天或幾天後,提供一個“間隔複習”的機會,呈現一些新的實例,加以回憶並說明這個規則,使剛學的規則得以保持

  57、問題教學的實質:是置學生於一定問題情境之中,引導學生圍繞著問題,重新組織已知的規則,以形式相應的高級規則,並用它來解決當前的問題。所以說,以問題為中心的教學是一種高級的學習。

  58、問題教學的步驟:

  ①提出問題

  ②解決問題

  59、華萊士的四個階段模式:

  解決問題的過程為四個階段:

  ①準備階段

  ②孕育階段

  ③明朗階段

  ④驗證階段

  60、問題教學的趨向:根據學習者尋求解答的趨向,分為兩種方式。

  ①嘗試錯誤式。嘗試錯誤式解決問題是由無定向的嘗試、重複無效動作、糾正暫時性錯誤、出現獲得成功的動作等一系列反應所組成的方式。

  ②認知頓悟式。頓悟,常體現在學習者運用已知規則來解決同類問題的變式中,遷移能力是頓悟式解決問題的重要準則。

  還不知道如何提升教師資格證備考效率?獲取相應的教師資格證考試知識點、備考資料及應試技能?小編提醒:後期中冠教師資格證還將為考生們準備更多的教師資格證考試常考知識點,考生可關注中冠教師資格證,加入教師資格考試交流群460171778輕鬆獲取備考資料、學習技能及考試考點!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