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理隨筆:情緒管理要點在於覺察合適表達方式

心理健康 不完美媽媽 動物 家庭教育 明白四達個人號 2019-06-16

如同任何心理問題,情緒處理最佳方式就是正面表達訴求,說出自己感受需要,看見真實自己,誠實接納自己,同時也按照這個思路對待每個自己的別人。

心理隨筆:情緒管理要點在於覺察合適表達方式

有個思考、寫作以及演講的魔力公式,簡稱為ORID焦點呈現法,其實就是“客觀描述、主觀反映、深入解釋、決定行動”四部曲,這與非暴力溝通非常相似。具體到情緒管理上,也可以借鑑這個模式,探討情緒本質就是描述是什麼,情緒各種表現就是反映是什麼,透徹情緒目的是解釋為什麼,最終迴歸到行動怎麼辦。

因此,在連續試圖說明與解釋情緒是什麼與為什麼之後,就要尋找解決情緒問題的行動路徑,比如今天要討論的情緒表達方式。

首先讓別人難受就是最常見的情緒處理方式。我們常說的一言不合大打出手,喜形於色惱羞成怒,等等,就是情緒的表達方式之一,也就是用讓別人難受的方式表達自己情緒。

這個讓別人難受方式常見的表現就是指責、批評、謾罵、嘲諷、打擊,乃至動手動腳侮辱打罵,而最常見的莫過於有些家庭教育孩子方式。柴靜在《看見》中有一章節,寫的是西北某高年級小學生因為愛恨情仇自殺事件,學生家長被採訪如何管教孩子時,直言發現孩子犯了錯就直接揍一頓好了。

讓別人難受來處理自己情緒,是最原始和最本能的方式,就如同有人打我一拳,我會還他一腳,這當然最利於自己身心健康,還如同動物爭地盤,會互相廝打起來,彰顯自己能力。

問題是讓別人難受雖可以有效處理自己情緒,這是大腦邊緣系統最擅長做的事情,但是這畢竟最原始,且與社會化的要求不相符合。事實上,從人際關係處理出發,這也不是最佳方式,於是出現了第二種情緒處理模式。

這就是讓自己難受的情緒處理模式。文明的代價就是遵守社會秩序,嚴於律己寬以待人,於是出現情緒後有些人就會忍耐,把自己的不滿、委屈、痛苦深深壓抑起來,迴避引起情緒的外在人事物,忍氣吞聲息事寧人,看似人際關係和諧,可是自己糟糕情緒缺漸漸積攢,導致心理潛在問題的產生。

心理問題軀體化就是這樣的,壓抑自己情緒表達需要,向內自己承受,慢慢會出現神經症現象,事實上很多就是這樣形成的,鬱結於心的情結化作生理上的疾病。可見這種壓抑並非好的方式。

因此就有了第三種情緒處理方式,即說出自己訴求,這也是心理健康的標誌。情緒既然是意願想法的表達,感覺不舒服自然正常,最好的方式就是正視不迴避,接受不排斥,說出不猶豫。一個很好的方式就非暴力溝通模式,描述觀察,表達感受,說出需要,提出請求,這其實和前面的焦點呈現法很類似,就是正面直視問題以及帶來的情緒感受。

比如老公在外工作不順,回家後帶有情緒,如果借題發揮指責家人,這就是用讓家人不舒服方式處理自己情緒。如果強裝出和顏悅色模樣,用讓自己難受方式處理情緒,久而久之終會爆發。最好就是傾訴出來,家不是講理的地方,是傾訴的安全地方。當然最好是老婆可以看得出,在老公情緒不佳時,會主動詢問,給倒杯水,可是這樣做到容易嗎?

如同任何心理問題,情緒處理最佳方式就是正面表達訴求,說出自己感受需要,看見真實自己,誠實接納自己,同時也按照這個思路對待每個自己的別人。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