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究竟是炒鞋還是被鞋炒?'

投資 收藏 耐克 Air Jordan 讓夢發生 文化 酚酞實驗室 2019-08-30
"

炒股票、炒房子、炒幣、炒生薑、炒大蒜、炒核桃……,“炒”好像是個萬能詞,搭配啥都能順下來。只是有些CP組實在是超出人們的想象力,而且還炒的煞有介事。

比如最近流行的“炒鞋”,恐怕很多人還不知道,原來自己穿的鞋子還可以“炒”,而且炒的有行情、有文化、有專業。買鞋還成了一門生意,竟然像買房、買車一樣要先獲取搶購資格。今年4月,深圳萬象天地AJ旗艦店開業第一天,就有幾百人冒雨排隊,搖號搶購限量款。

"

炒股票、炒房子、炒幣、炒生薑、炒大蒜、炒核桃……,“炒”好像是個萬能詞,搭配啥都能順下來。只是有些CP組實在是超出人們的想象力,而且還炒的煞有介事。

比如最近流行的“炒鞋”,恐怕很多人還不知道,原來自己穿的鞋子還可以“炒”,而且炒的有行情、有文化、有專業。買鞋還成了一門生意,竟然像買房、買車一樣要先獲取搶購資格。今年4月,深圳萬象天地AJ旗艦店開業第一天,就有幾百人冒雨排隊,搖號搶購限量款。

你究竟是炒鞋還是被鞋炒?

8月25日,“炒鞋”一度被刷上新浪微博實時熱搜榜的第7名位置。

“70後炒股,80後炒房,90後炒幣,00後炒鞋”也成了當下流行的經典語錄。“炒股不如炒幣,炒幣不如炒鞋”也被傳為部分人的暴富聖經。據央廣網報道,根據某平臺統計數據:8月19日,在成交量前100的球鞋中,26個熱門款的成交金額已達到4.5億元。

球鞋已經跳出小眾的收藏圈,成為了資本市場遊戲的囊中物。

炒出天價鞋的背後邏輯

8月17日,Air Jordan 1絲綢黑腳趾發售。每個發售城市的線下耐克專賣店都被擠爆,球鞋玩家正式開售前完成線上發售登記,經歷夜排後,又撐著傘忍受暴晒,等待抽號購鞋。

"

炒股票、炒房子、炒幣、炒生薑、炒大蒜、炒核桃……,“炒”好像是個萬能詞,搭配啥都能順下來。只是有些CP組實在是超出人們的想象力,而且還炒的煞有介事。

比如最近流行的“炒鞋”,恐怕很多人還不知道,原來自己穿的鞋子還可以“炒”,而且炒的有行情、有文化、有專業。買鞋還成了一門生意,竟然像買房、買車一樣要先獲取搶購資格。今年4月,深圳萬象天地AJ旗艦店開業第一天,就有幾百人冒雨排隊,搖號搶購限量款。

你究竟是炒鞋還是被鞋炒?

8月25日,“炒鞋”一度被刷上新浪微博實時熱搜榜的第7名位置。

“70後炒股,80後炒房,90後炒幣,00後炒鞋”也成了當下流行的經典語錄。“炒股不如炒幣,炒幣不如炒鞋”也被傳為部分人的暴富聖經。據央廣網報道,根據某平臺統計數據:8月19日,在成交量前100的球鞋中,26個熱門款的成交金額已達到4.5億元。

球鞋已經跳出小眾的收藏圈,成為了資本市場遊戲的囊中物。

炒出天價鞋的背後邏輯

8月17日,Air Jordan 1絲綢黑腳趾發售。每個發售城市的線下耐克專賣店都被擠爆,球鞋玩家正式開售前完成線上發售登記,經歷夜排後,又撐著傘忍受暴晒,等待抽號購鞋。

你究竟是炒鞋還是被鞋炒?

這個鞋發售價格1299元,現在到毒交易平臺查詢,最低價格5309,最高已炒到15999元。

"

炒股票、炒房子、炒幣、炒生薑、炒大蒜、炒核桃……,“炒”好像是個萬能詞,搭配啥都能順下來。只是有些CP組實在是超出人們的想象力,而且還炒的煞有介事。

比如最近流行的“炒鞋”,恐怕很多人還不知道,原來自己穿的鞋子還可以“炒”,而且炒的有行情、有文化、有專業。買鞋還成了一門生意,竟然像買房、買車一樣要先獲取搶購資格。今年4月,深圳萬象天地AJ旗艦店開業第一天,就有幾百人冒雨排隊,搖號搶購限量款。

你究竟是炒鞋還是被鞋炒?

8月25日,“炒鞋”一度被刷上新浪微博實時熱搜榜的第7名位置。

“70後炒股,80後炒房,90後炒幣,00後炒鞋”也成了當下流行的經典語錄。“炒股不如炒幣,炒幣不如炒鞋”也被傳為部分人的暴富聖經。據央廣網報道,根據某平臺統計數據:8月19日,在成交量前100的球鞋中,26個熱門款的成交金額已達到4.5億元。

球鞋已經跳出小眾的收藏圈,成為了資本市場遊戲的囊中物。

炒出天價鞋的背後邏輯

8月17日,Air Jordan 1絲綢黑腳趾發售。每個發售城市的線下耐克專賣店都被擠爆,球鞋玩家正式開售前完成線上發售登記,經歷夜排後,又撐著傘忍受暴晒,等待抽號購鞋。

你究竟是炒鞋還是被鞋炒?

這個鞋發售價格1299元,現在到毒交易平臺查詢,最低價格5309,最高已炒到15999元。

你究竟是炒鞋還是被鞋炒?

來源:“毒”平臺

還有一款炒的更離譜。2017年9月1日出的AJ和OFF—WHITE的聯名款,官方售價1499元,今年白黑紅配色最高價飆到了將近8萬元,漲幅達5336%。

"

炒股票、炒房子、炒幣、炒生薑、炒大蒜、炒核桃……,“炒”好像是個萬能詞,搭配啥都能順下來。只是有些CP組實在是超出人們的想象力,而且還炒的煞有介事。

比如最近流行的“炒鞋”,恐怕很多人還不知道,原來自己穿的鞋子還可以“炒”,而且炒的有行情、有文化、有專業。買鞋還成了一門生意,竟然像買房、買車一樣要先獲取搶購資格。今年4月,深圳萬象天地AJ旗艦店開業第一天,就有幾百人冒雨排隊,搖號搶購限量款。

你究竟是炒鞋還是被鞋炒?

8月25日,“炒鞋”一度被刷上新浪微博實時熱搜榜的第7名位置。

“70後炒股,80後炒房,90後炒幣,00後炒鞋”也成了當下流行的經典語錄。“炒股不如炒幣,炒幣不如炒鞋”也被傳為部分人的暴富聖經。據央廣網報道,根據某平臺統計數據:8月19日,在成交量前100的球鞋中,26個熱門款的成交金額已達到4.5億元。

球鞋已經跳出小眾的收藏圈,成為了資本市場遊戲的囊中物。

炒出天價鞋的背後邏輯

8月17日,Air Jordan 1絲綢黑腳趾發售。每個發售城市的線下耐克專賣店都被擠爆,球鞋玩家正式開售前完成線上發售登記,經歷夜排後,又撐著傘忍受暴晒,等待抽號購鞋。

你究竟是炒鞋還是被鞋炒?

這個鞋發售價格1299元,現在到毒交易平臺查詢,最低價格5309,最高已炒到15999元。

你究竟是炒鞋還是被鞋炒?

來源:“毒”平臺

還有一款炒的更離譜。2017年9月1日出的AJ和OFF—WHITE的聯名款,官方售價1499元,今年白黑紅配色最高價飆到了將近8萬元,漲幅達5336%。

你究竟是炒鞋還是被鞋炒?

來源:“毒”平臺

今年7月,頂級拍賣行蘇富比聯合某球鞋平臺辦了場“Ultimate Sneaker Collection”(最稀有跑鞋大合集)的球鞋拍賣。100雙鞋子共拍得128.75萬美元,約合909萬人民幣,平均下來每雙都要9萬多。

9萬多一雙是讓跌破眼鏡的價格。但比這更誇張的是還有,目前記錄在案的全世界最貴的球鞋是Air Yeezy 2(Red October),以1700萬美元的價格在網上成交。

"

炒股票、炒房子、炒幣、炒生薑、炒大蒜、炒核桃……,“炒”好像是個萬能詞,搭配啥都能順下來。只是有些CP組實在是超出人們的想象力,而且還炒的煞有介事。

比如最近流行的“炒鞋”,恐怕很多人還不知道,原來自己穿的鞋子還可以“炒”,而且炒的有行情、有文化、有專業。買鞋還成了一門生意,竟然像買房、買車一樣要先獲取搶購資格。今年4月,深圳萬象天地AJ旗艦店開業第一天,就有幾百人冒雨排隊,搖號搶購限量款。

你究竟是炒鞋還是被鞋炒?

8月25日,“炒鞋”一度被刷上新浪微博實時熱搜榜的第7名位置。

“70後炒股,80後炒房,90後炒幣,00後炒鞋”也成了當下流行的經典語錄。“炒股不如炒幣,炒幣不如炒鞋”也被傳為部分人的暴富聖經。據央廣網報道,根據某平臺統計數據:8月19日,在成交量前100的球鞋中,26個熱門款的成交金額已達到4.5億元。

球鞋已經跳出小眾的收藏圈,成為了資本市場遊戲的囊中物。

炒出天價鞋的背後邏輯

8月17日,Air Jordan 1絲綢黑腳趾發售。每個發售城市的線下耐克專賣店都被擠爆,球鞋玩家正式開售前完成線上發售登記,經歷夜排後,又撐著傘忍受暴晒,等待抽號購鞋。

你究竟是炒鞋還是被鞋炒?

這個鞋發售價格1299元,現在到毒交易平臺查詢,最低價格5309,最高已炒到15999元。

你究竟是炒鞋還是被鞋炒?

來源:“毒”平臺

還有一款炒的更離譜。2017年9月1日出的AJ和OFF—WHITE的聯名款,官方售價1499元,今年白黑紅配色最高價飆到了將近8萬元,漲幅達5336%。

你究竟是炒鞋還是被鞋炒?

來源:“毒”平臺

今年7月,頂級拍賣行蘇富比聯合某球鞋平臺辦了場“Ultimate Sneaker Collection”(最稀有跑鞋大合集)的球鞋拍賣。100雙鞋子共拍得128.75萬美元,約合909萬人民幣,平均下來每雙都要9萬多。

9萬多一雙是讓跌破眼鏡的價格。但比這更誇張的是還有,目前記錄在案的全世界最貴的球鞋是Air Yeezy 2(Red October),以1700萬美元的價格在網上成交。

你究竟是炒鞋還是被鞋炒?

最近鞋圈的這種價格翻番漲已經不是新鮮事,原價買不到球鞋已經成為普遍現象,靠著賣鞋發家致富的例子也時不時刷新普通老百姓的三觀。

各種傳奇故事粉墨登場: “男孩一面牆,堪比一套房”“幣圈大佬賣幣炒鞋”“95後靠炒鞋在杭州買了房”……

炒鞋本來是小眾圈子裡玩兒的、滿足個人愛好的收藏品,如今竟然發展成全民炒。本來是小眾人士交易一點限量鞋款,賺點小差價,順帶發揮點兒社交貨幣的作用,交個朋友啥的。結果鞋子還出現了交易所和各種指數,開始像股票一樣玩資產證券化了。

"

炒股票、炒房子、炒幣、炒生薑、炒大蒜、炒核桃……,“炒”好像是個萬能詞,搭配啥都能順下來。只是有些CP組實在是超出人們的想象力,而且還炒的煞有介事。

比如最近流行的“炒鞋”,恐怕很多人還不知道,原來自己穿的鞋子還可以“炒”,而且炒的有行情、有文化、有專業。買鞋還成了一門生意,竟然像買房、買車一樣要先獲取搶購資格。今年4月,深圳萬象天地AJ旗艦店開業第一天,就有幾百人冒雨排隊,搖號搶購限量款。

你究竟是炒鞋還是被鞋炒?

8月25日,“炒鞋”一度被刷上新浪微博實時熱搜榜的第7名位置。

“70後炒股,80後炒房,90後炒幣,00後炒鞋”也成了當下流行的經典語錄。“炒股不如炒幣,炒幣不如炒鞋”也被傳為部分人的暴富聖經。據央廣網報道,根據某平臺統計數據:8月19日,在成交量前100的球鞋中,26個熱門款的成交金額已達到4.5億元。

球鞋已經跳出小眾的收藏圈,成為了資本市場遊戲的囊中物。

炒出天價鞋的背後邏輯

8月17日,Air Jordan 1絲綢黑腳趾發售。每個發售城市的線下耐克專賣店都被擠爆,球鞋玩家正式開售前完成線上發售登記,經歷夜排後,又撐著傘忍受暴晒,等待抽號購鞋。

你究竟是炒鞋還是被鞋炒?

這個鞋發售價格1299元,現在到毒交易平臺查詢,最低價格5309,最高已炒到15999元。

你究竟是炒鞋還是被鞋炒?

來源:“毒”平臺

還有一款炒的更離譜。2017年9月1日出的AJ和OFF—WHITE的聯名款,官方售價1499元,今年白黑紅配色最高價飆到了將近8萬元,漲幅達5336%。

你究竟是炒鞋還是被鞋炒?

來源:“毒”平臺

今年7月,頂級拍賣行蘇富比聯合某球鞋平臺辦了場“Ultimate Sneaker Collection”(最稀有跑鞋大合集)的球鞋拍賣。100雙鞋子共拍得128.75萬美元,約合909萬人民幣,平均下來每雙都要9萬多。

9萬多一雙是讓跌破眼鏡的價格。但比這更誇張的是還有,目前記錄在案的全世界最貴的球鞋是Air Yeezy 2(Red October),以1700萬美元的價格在網上成交。

你究竟是炒鞋還是被鞋炒?

最近鞋圈的這種價格翻番漲已經不是新鮮事,原價買不到球鞋已經成為普遍現象,靠著賣鞋發家致富的例子也時不時刷新普通老百姓的三觀。

各種傳奇故事粉墨登場: “男孩一面牆,堪比一套房”“幣圈大佬賣幣炒鞋”“95後靠炒鞋在杭州買了房”……

炒鞋本來是小眾圈子裡玩兒的、滿足個人愛好的收藏品,如今竟然發展成全民炒。本來是小眾人士交易一點限量鞋款,賺點小差價,順帶發揮點兒社交貨幣的作用,交個朋友啥的。結果鞋子還出現了交易所和各種指數,開始像股票一樣玩資產證券化了。

你究竟是炒鞋還是被鞋炒?

這就讓人感到匪夷所思了。這鞋怎麼就炒起來了呢?

我們都知道“價值源於稀缺性”,就像黃金、鑽石為什麼貴。因為稀有,所以也保值。

鞋子之所以能炒起來,賣的也是個“稀缺”。放在鞋圈來炒的鞋子基本都是限量款(設計師款、聯名款、網紅款等),買的時候都要像車牌搖號那樣通過抽籤產生。球鞋愛好者一般通過線上登記搖號、實體店排隊抽籤或者加價找海外代購等方式買到心愛的鞋子。

"

炒股票、炒房子、炒幣、炒生薑、炒大蒜、炒核桃……,“炒”好像是個萬能詞,搭配啥都能順下來。只是有些CP組實在是超出人們的想象力,而且還炒的煞有介事。

比如最近流行的“炒鞋”,恐怕很多人還不知道,原來自己穿的鞋子還可以“炒”,而且炒的有行情、有文化、有專業。買鞋還成了一門生意,竟然像買房、買車一樣要先獲取搶購資格。今年4月,深圳萬象天地AJ旗艦店開業第一天,就有幾百人冒雨排隊,搖號搶購限量款。

你究竟是炒鞋還是被鞋炒?

8月25日,“炒鞋”一度被刷上新浪微博實時熱搜榜的第7名位置。

“70後炒股,80後炒房,90後炒幣,00後炒鞋”也成了當下流行的經典語錄。“炒股不如炒幣,炒幣不如炒鞋”也被傳為部分人的暴富聖經。據央廣網報道,根據某平臺統計數據:8月19日,在成交量前100的球鞋中,26個熱門款的成交金額已達到4.5億元。

球鞋已經跳出小眾的收藏圈,成為了資本市場遊戲的囊中物。

炒出天價鞋的背後邏輯

8月17日,Air Jordan 1絲綢黑腳趾發售。每個發售城市的線下耐克專賣店都被擠爆,球鞋玩家正式開售前完成線上發售登記,經歷夜排後,又撐著傘忍受暴晒,等待抽號購鞋。

你究竟是炒鞋還是被鞋炒?

這個鞋發售價格1299元,現在到毒交易平臺查詢,最低價格5309,最高已炒到15999元。

你究竟是炒鞋還是被鞋炒?

來源:“毒”平臺

還有一款炒的更離譜。2017年9月1日出的AJ和OFF—WHITE的聯名款,官方售價1499元,今年白黑紅配色最高價飆到了將近8萬元,漲幅達5336%。

你究竟是炒鞋還是被鞋炒?

來源:“毒”平臺

今年7月,頂級拍賣行蘇富比聯合某球鞋平臺辦了場“Ultimate Sneaker Collection”(最稀有跑鞋大合集)的球鞋拍賣。100雙鞋子共拍得128.75萬美元,約合909萬人民幣,平均下來每雙都要9萬多。

9萬多一雙是讓跌破眼鏡的價格。但比這更誇張的是還有,目前記錄在案的全世界最貴的球鞋是Air Yeezy 2(Red October),以1700萬美元的價格在網上成交。

你究竟是炒鞋還是被鞋炒?

最近鞋圈的這種價格翻番漲已經不是新鮮事,原價買不到球鞋已經成為普遍現象,靠著賣鞋發家致富的例子也時不時刷新普通老百姓的三觀。

各種傳奇故事粉墨登場: “男孩一面牆,堪比一套房”“幣圈大佬賣幣炒鞋”“95後靠炒鞋在杭州買了房”……

炒鞋本來是小眾圈子裡玩兒的、滿足個人愛好的收藏品,如今竟然發展成全民炒。本來是小眾人士交易一點限量鞋款,賺點小差價,順帶發揮點兒社交貨幣的作用,交個朋友啥的。結果鞋子還出現了交易所和各種指數,開始像股票一樣玩資產證券化了。

你究竟是炒鞋還是被鞋炒?

這就讓人感到匪夷所思了。這鞋怎麼就炒起來了呢?

我們都知道“價值源於稀缺性”,就像黃金、鑽石為什麼貴。因為稀有,所以也保值。

鞋子之所以能炒起來,賣的也是個“稀缺”。放在鞋圈來炒的鞋子基本都是限量款(設計師款、聯名款、網紅款等),買的時候都要像車牌搖號那樣通過抽籤產生。球鞋愛好者一般通過線上登記搖號、實體店排隊抽籤或者加價找海外代購等方式買到心愛的鞋子。

你究竟是炒鞋還是被鞋炒?

“限量”不僅逐漸成為了衡量球鞋投資和收藏價值的重要指標,也造成了市場供需的嚴重不平衡。

稀缺的另一頭是需求。有的東西是稀缺,但沒有需求也炒不起來。炒鞋本來是喜歡球鞋文化的那一小撮人的行為,可隨著Sneaker文化的東風滿地吹,即使不熱愛也會因為“有面兒”等心理因素買一雙。球鞋市場需求端的旺盛,造就了“炒鞋”的基礎。

炒鞋的邏輯和所有炒貨的邏輯都是一樣的:需要判斷風向,瞭解供需,然後抓住時機低買高賣。

炒鞋賺的就是低買高賣的差價,現在和以前的區別就是這個價差拉大了,暴富故事頻傳了。在國外,知名球鞋“倒爺”Derrick在Yeezy 750 Boost發售時,兩天獲利約150萬人民幣;20幾歲的華裔少年Allen Kuo倒賣200多雙Yeezy 350 Boost “Moonrock” ,賺取幾十萬美金;在國內流傳著一個二十四五歲的男生現在專職炒鞋,一年入賬50萬,還有些莊家月流水能達到幾十萬。

"

炒股票、炒房子、炒幣、炒生薑、炒大蒜、炒核桃……,“炒”好像是個萬能詞,搭配啥都能順下來。只是有些CP組實在是超出人們的想象力,而且還炒的煞有介事。

比如最近流行的“炒鞋”,恐怕很多人還不知道,原來自己穿的鞋子還可以“炒”,而且炒的有行情、有文化、有專業。買鞋還成了一門生意,竟然像買房、買車一樣要先獲取搶購資格。今年4月,深圳萬象天地AJ旗艦店開業第一天,就有幾百人冒雨排隊,搖號搶購限量款。

你究竟是炒鞋還是被鞋炒?

8月25日,“炒鞋”一度被刷上新浪微博實時熱搜榜的第7名位置。

“70後炒股,80後炒房,90後炒幣,00後炒鞋”也成了當下流行的經典語錄。“炒股不如炒幣,炒幣不如炒鞋”也被傳為部分人的暴富聖經。據央廣網報道,根據某平臺統計數據:8月19日,在成交量前100的球鞋中,26個熱門款的成交金額已達到4.5億元。

球鞋已經跳出小眾的收藏圈,成為了資本市場遊戲的囊中物。

炒出天價鞋的背後邏輯

8月17日,Air Jordan 1絲綢黑腳趾發售。每個發售城市的線下耐克專賣店都被擠爆,球鞋玩家正式開售前完成線上發售登記,經歷夜排後,又撐著傘忍受暴晒,等待抽號購鞋。

你究竟是炒鞋還是被鞋炒?

這個鞋發售價格1299元,現在到毒交易平臺查詢,最低價格5309,最高已炒到15999元。

你究竟是炒鞋還是被鞋炒?

來源:“毒”平臺

還有一款炒的更離譜。2017年9月1日出的AJ和OFF—WHITE的聯名款,官方售價1499元,今年白黑紅配色最高價飆到了將近8萬元,漲幅達5336%。

你究竟是炒鞋還是被鞋炒?

來源:“毒”平臺

今年7月,頂級拍賣行蘇富比聯合某球鞋平臺辦了場“Ultimate Sneaker Collection”(最稀有跑鞋大合集)的球鞋拍賣。100雙鞋子共拍得128.75萬美元,約合909萬人民幣,平均下來每雙都要9萬多。

9萬多一雙是讓跌破眼鏡的價格。但比這更誇張的是還有,目前記錄在案的全世界最貴的球鞋是Air Yeezy 2(Red October),以1700萬美元的價格在網上成交。

你究竟是炒鞋還是被鞋炒?

最近鞋圈的這種價格翻番漲已經不是新鮮事,原價買不到球鞋已經成為普遍現象,靠著賣鞋發家致富的例子也時不時刷新普通老百姓的三觀。

各種傳奇故事粉墨登場: “男孩一面牆,堪比一套房”“幣圈大佬賣幣炒鞋”“95後靠炒鞋在杭州買了房”……

炒鞋本來是小眾圈子裡玩兒的、滿足個人愛好的收藏品,如今竟然發展成全民炒。本來是小眾人士交易一點限量鞋款,賺點小差價,順帶發揮點兒社交貨幣的作用,交個朋友啥的。結果鞋子還出現了交易所和各種指數,開始像股票一樣玩資產證券化了。

你究竟是炒鞋還是被鞋炒?

這就讓人感到匪夷所思了。這鞋怎麼就炒起來了呢?

我們都知道“價值源於稀缺性”,就像黃金、鑽石為什麼貴。因為稀有,所以也保值。

鞋子之所以能炒起來,賣的也是個“稀缺”。放在鞋圈來炒的鞋子基本都是限量款(設計師款、聯名款、網紅款等),買的時候都要像車牌搖號那樣通過抽籤產生。球鞋愛好者一般通過線上登記搖號、實體店排隊抽籤或者加價找海外代購等方式買到心愛的鞋子。

你究竟是炒鞋還是被鞋炒?

“限量”不僅逐漸成為了衡量球鞋投資和收藏價值的重要指標,也造成了市場供需的嚴重不平衡。

稀缺的另一頭是需求。有的東西是稀缺,但沒有需求也炒不起來。炒鞋本來是喜歡球鞋文化的那一小撮人的行為,可隨著Sneaker文化的東風滿地吹,即使不熱愛也會因為“有面兒”等心理因素買一雙。球鞋市場需求端的旺盛,造就了“炒鞋”的基礎。

炒鞋的邏輯和所有炒貨的邏輯都是一樣的:需要判斷風向,瞭解供需,然後抓住時機低買高賣。

炒鞋賺的就是低買高賣的差價,現在和以前的區別就是這個價差拉大了,暴富故事頻傳了。在國外,知名球鞋“倒爺”Derrick在Yeezy 750 Boost發售時,兩天獲利約150萬人民幣;20幾歲的華裔少年Allen Kuo倒賣200多雙Yeezy 350 Boost “Moonrock” ,賺取幾十萬美金;在國內流傳著一個二十四五歲的男生現在專職炒鞋,一年入賬50萬,還有些莊家月流水能達到幾十萬。

你究竟是炒鞋還是被鞋炒?

知名球鞋“倒爺”Derrick

"

炒股票、炒房子、炒幣、炒生薑、炒大蒜、炒核桃……,“炒”好像是個萬能詞,搭配啥都能順下來。只是有些CP組實在是超出人們的想象力,而且還炒的煞有介事。

比如最近流行的“炒鞋”,恐怕很多人還不知道,原來自己穿的鞋子還可以“炒”,而且炒的有行情、有文化、有專業。買鞋還成了一門生意,竟然像買房、買車一樣要先獲取搶購資格。今年4月,深圳萬象天地AJ旗艦店開業第一天,就有幾百人冒雨排隊,搖號搶購限量款。

你究竟是炒鞋還是被鞋炒?

8月25日,“炒鞋”一度被刷上新浪微博實時熱搜榜的第7名位置。

“70後炒股,80後炒房,90後炒幣,00後炒鞋”也成了當下流行的經典語錄。“炒股不如炒幣,炒幣不如炒鞋”也被傳為部分人的暴富聖經。據央廣網報道,根據某平臺統計數據:8月19日,在成交量前100的球鞋中,26個熱門款的成交金額已達到4.5億元。

球鞋已經跳出小眾的收藏圈,成為了資本市場遊戲的囊中物。

炒出天價鞋的背後邏輯

8月17日,Air Jordan 1絲綢黑腳趾發售。每個發售城市的線下耐克專賣店都被擠爆,球鞋玩家正式開售前完成線上發售登記,經歷夜排後,又撐著傘忍受暴晒,等待抽號購鞋。

你究竟是炒鞋還是被鞋炒?

這個鞋發售價格1299元,現在到毒交易平臺查詢,最低價格5309,最高已炒到15999元。

你究竟是炒鞋還是被鞋炒?

來源:“毒”平臺

還有一款炒的更離譜。2017年9月1日出的AJ和OFF—WHITE的聯名款,官方售價1499元,今年白黑紅配色最高價飆到了將近8萬元,漲幅達5336%。

你究竟是炒鞋還是被鞋炒?

來源:“毒”平臺

今年7月,頂級拍賣行蘇富比聯合某球鞋平臺辦了場“Ultimate Sneaker Collection”(最稀有跑鞋大合集)的球鞋拍賣。100雙鞋子共拍得128.75萬美元,約合909萬人民幣,平均下來每雙都要9萬多。

9萬多一雙是讓跌破眼鏡的價格。但比這更誇張的是還有,目前記錄在案的全世界最貴的球鞋是Air Yeezy 2(Red October),以1700萬美元的價格在網上成交。

你究竟是炒鞋還是被鞋炒?

最近鞋圈的這種價格翻番漲已經不是新鮮事,原價買不到球鞋已經成為普遍現象,靠著賣鞋發家致富的例子也時不時刷新普通老百姓的三觀。

各種傳奇故事粉墨登場: “男孩一面牆,堪比一套房”“幣圈大佬賣幣炒鞋”“95後靠炒鞋在杭州買了房”……

炒鞋本來是小眾圈子裡玩兒的、滿足個人愛好的收藏品,如今竟然發展成全民炒。本來是小眾人士交易一點限量鞋款,賺點小差價,順帶發揮點兒社交貨幣的作用,交個朋友啥的。結果鞋子還出現了交易所和各種指數,開始像股票一樣玩資產證券化了。

你究竟是炒鞋還是被鞋炒?

這就讓人感到匪夷所思了。這鞋怎麼就炒起來了呢?

我們都知道“價值源於稀缺性”,就像黃金、鑽石為什麼貴。因為稀有,所以也保值。

鞋子之所以能炒起來,賣的也是個“稀缺”。放在鞋圈來炒的鞋子基本都是限量款(設計師款、聯名款、網紅款等),買的時候都要像車牌搖號那樣通過抽籤產生。球鞋愛好者一般通過線上登記搖號、實體店排隊抽籤或者加價找海外代購等方式買到心愛的鞋子。

你究竟是炒鞋還是被鞋炒?

“限量”不僅逐漸成為了衡量球鞋投資和收藏價值的重要指標,也造成了市場供需的嚴重不平衡。

稀缺的另一頭是需求。有的東西是稀缺,但沒有需求也炒不起來。炒鞋本來是喜歡球鞋文化的那一小撮人的行為,可隨著Sneaker文化的東風滿地吹,即使不熱愛也會因為“有面兒”等心理因素買一雙。球鞋市場需求端的旺盛,造就了“炒鞋”的基礎。

炒鞋的邏輯和所有炒貨的邏輯都是一樣的:需要判斷風向,瞭解供需,然後抓住時機低買高賣。

炒鞋賺的就是低買高賣的差價,現在和以前的區別就是這個價差拉大了,暴富故事頻傳了。在國外,知名球鞋“倒爺”Derrick在Yeezy 750 Boost發售時,兩天獲利約150萬人民幣;20幾歲的華裔少年Allen Kuo倒賣200多雙Yeezy 350 Boost “Moonrock” ,賺取幾十萬美金;在國內流傳著一個二十四五歲的男生現在專職炒鞋,一年入賬50萬,還有些莊家月流水能達到幾十萬。

你究竟是炒鞋還是被鞋炒?

知名球鞋“倒爺”Derrick

你究竟是炒鞋還是被鞋炒?

華裔少年Allen Kuo

這也就攪動了圈外人那顆發家致富的心,引得非球鞋愛好者蜂擁而至,使得球鞋買家和買家之間交易的二級市場呈現大熱局面。

炒鞋鏈條上都有什麼角色?

炒鞋火了,炒鞋鏈條上的角色也豐富起來,炒鞋投資者、交易平臺、鑑定師、灰產等等。

原來二級市場的販鞋者都是那些球鞋愛好者。但現在入局者還有很多鞋圈文化之外的人,趨利而來,既有大的莊家,也有小的散戶。炒鞋者囤貨是基本功課,目前已經形成了一個炒鞋操盤路徑圖。

“球鞋發售——海外掃貨(有的是大資金拼局掃貨,也會有小鞋販、零售商收貨)——球鞋APP中試探求購或者試探放貨——通過自己與自己成交,拉低成交價——大批量收購、囤貨——瘋狂抬價到足夠收益的價錢出貨。”

在投資者中,莊家比較有實力,有的還是資深的投資人,有市場操縱的話語權,往往散戶投資者或者買家是被收割的角色。據媒體採訪業內人士,“一款鞋如果判斷失誤,如莊家預估可以在二手市場漲到5000元,最後只漲到3000元,莊家會聯合起來,一起把二手交易平臺上的貨掃光,造成斷貨的假象,再以高價把手裡的貨清出去”。

巨大的交易需求也催生了第三方服務機構,如毒、NICE等球鞋交易平臺,鬥牛DoNew行情工具,國外轉賣平臺StockX等,興起時間在2015年前後。這些球鞋寄售平臺的出現大大壓縮了鞋販子的利潤空間。

這類app平臺進化成了類似券商交易所一樣的存在:電子化交易、分時圖、K線圖以及大盤指數樣樣俱全。他們的出現讓國內二級球鞋交易市場變成了真正炙手可熱的投資。平臺的贏利模式是通過球鞋轉賣和鑑定服務,收取賣家的手續費。

"

炒股票、炒房子、炒幣、炒生薑、炒大蒜、炒核桃……,“炒”好像是個萬能詞,搭配啥都能順下來。只是有些CP組實在是超出人們的想象力,而且還炒的煞有介事。

比如最近流行的“炒鞋”,恐怕很多人還不知道,原來自己穿的鞋子還可以“炒”,而且炒的有行情、有文化、有專業。買鞋還成了一門生意,竟然像買房、買車一樣要先獲取搶購資格。今年4月,深圳萬象天地AJ旗艦店開業第一天,就有幾百人冒雨排隊,搖號搶購限量款。

你究竟是炒鞋還是被鞋炒?

8月25日,“炒鞋”一度被刷上新浪微博實時熱搜榜的第7名位置。

“70後炒股,80後炒房,90後炒幣,00後炒鞋”也成了當下流行的經典語錄。“炒股不如炒幣,炒幣不如炒鞋”也被傳為部分人的暴富聖經。據央廣網報道,根據某平臺統計數據:8月19日,在成交量前100的球鞋中,26個熱門款的成交金額已達到4.5億元。

球鞋已經跳出小眾的收藏圈,成為了資本市場遊戲的囊中物。

炒出天價鞋的背後邏輯

8月17日,Air Jordan 1絲綢黑腳趾發售。每個發售城市的線下耐克專賣店都被擠爆,球鞋玩家正式開售前完成線上發售登記,經歷夜排後,又撐著傘忍受暴晒,等待抽號購鞋。

你究竟是炒鞋還是被鞋炒?

這個鞋發售價格1299元,現在到毒交易平臺查詢,最低價格5309,最高已炒到15999元。

你究竟是炒鞋還是被鞋炒?

來源:“毒”平臺

還有一款炒的更離譜。2017年9月1日出的AJ和OFF—WHITE的聯名款,官方售價1499元,今年白黑紅配色最高價飆到了將近8萬元,漲幅達5336%。

你究竟是炒鞋還是被鞋炒?

來源:“毒”平臺

今年7月,頂級拍賣行蘇富比聯合某球鞋平臺辦了場“Ultimate Sneaker Collection”(最稀有跑鞋大合集)的球鞋拍賣。100雙鞋子共拍得128.75萬美元,約合909萬人民幣,平均下來每雙都要9萬多。

9萬多一雙是讓跌破眼鏡的價格。但比這更誇張的是還有,目前記錄在案的全世界最貴的球鞋是Air Yeezy 2(Red October),以1700萬美元的價格在網上成交。

你究竟是炒鞋還是被鞋炒?

最近鞋圈的這種價格翻番漲已經不是新鮮事,原價買不到球鞋已經成為普遍現象,靠著賣鞋發家致富的例子也時不時刷新普通老百姓的三觀。

各種傳奇故事粉墨登場: “男孩一面牆,堪比一套房”“幣圈大佬賣幣炒鞋”“95後靠炒鞋在杭州買了房”……

炒鞋本來是小眾圈子裡玩兒的、滿足個人愛好的收藏品,如今竟然發展成全民炒。本來是小眾人士交易一點限量鞋款,賺點小差價,順帶發揮點兒社交貨幣的作用,交個朋友啥的。結果鞋子還出現了交易所和各種指數,開始像股票一樣玩資產證券化了。

你究竟是炒鞋還是被鞋炒?

這就讓人感到匪夷所思了。這鞋怎麼就炒起來了呢?

我們都知道“價值源於稀缺性”,就像黃金、鑽石為什麼貴。因為稀有,所以也保值。

鞋子之所以能炒起來,賣的也是個“稀缺”。放在鞋圈來炒的鞋子基本都是限量款(設計師款、聯名款、網紅款等),買的時候都要像車牌搖號那樣通過抽籤產生。球鞋愛好者一般通過線上登記搖號、實體店排隊抽籤或者加價找海外代購等方式買到心愛的鞋子。

你究竟是炒鞋還是被鞋炒?

“限量”不僅逐漸成為了衡量球鞋投資和收藏價值的重要指標,也造成了市場供需的嚴重不平衡。

稀缺的另一頭是需求。有的東西是稀缺,但沒有需求也炒不起來。炒鞋本來是喜歡球鞋文化的那一小撮人的行為,可隨著Sneaker文化的東風滿地吹,即使不熱愛也會因為“有面兒”等心理因素買一雙。球鞋市場需求端的旺盛,造就了“炒鞋”的基礎。

炒鞋的邏輯和所有炒貨的邏輯都是一樣的:需要判斷風向,瞭解供需,然後抓住時機低買高賣。

炒鞋賺的就是低買高賣的差價,現在和以前的區別就是這個價差拉大了,暴富故事頻傳了。在國外,知名球鞋“倒爺”Derrick在Yeezy 750 Boost發售時,兩天獲利約150萬人民幣;20幾歲的華裔少年Allen Kuo倒賣200多雙Yeezy 350 Boost “Moonrock” ,賺取幾十萬美金;在國內流傳著一個二十四五歲的男生現在專職炒鞋,一年入賬50萬,還有些莊家月流水能達到幾十萬。

你究竟是炒鞋還是被鞋炒?

知名球鞋“倒爺”Derrick

你究竟是炒鞋還是被鞋炒?

華裔少年Allen Kuo

這也就攪動了圈外人那顆發家致富的心,引得非球鞋愛好者蜂擁而至,使得球鞋買家和買家之間交易的二級市場呈現大熱局面。

炒鞋鏈條上都有什麼角色?

炒鞋火了,炒鞋鏈條上的角色也豐富起來,炒鞋投資者、交易平臺、鑑定師、灰產等等。

原來二級市場的販鞋者都是那些球鞋愛好者。但現在入局者還有很多鞋圈文化之外的人,趨利而來,既有大的莊家,也有小的散戶。炒鞋者囤貨是基本功課,目前已經形成了一個炒鞋操盤路徑圖。

“球鞋發售——海外掃貨(有的是大資金拼局掃貨,也會有小鞋販、零售商收貨)——球鞋APP中試探求購或者試探放貨——通過自己與自己成交,拉低成交價——大批量收購、囤貨——瘋狂抬價到足夠收益的價錢出貨。”

在投資者中,莊家比較有實力,有的還是資深的投資人,有市場操縱的話語權,往往散戶投資者或者買家是被收割的角色。據媒體採訪業內人士,“一款鞋如果判斷失誤,如莊家預估可以在二手市場漲到5000元,最後只漲到3000元,莊家會聯合起來,一起把二手交易平臺上的貨掃光,造成斷貨的假象,再以高價把手裡的貨清出去”。

巨大的交易需求也催生了第三方服務機構,如毒、NICE等球鞋交易平臺,鬥牛DoNew行情工具,國外轉賣平臺StockX等,興起時間在2015年前後。這些球鞋寄售平臺的出現大大壓縮了鞋販子的利潤空間。

這類app平臺進化成了類似券商交易所一樣的存在:電子化交易、分時圖、K線圖以及大盤指數樣樣俱全。他們的出現讓國內二級球鞋交易市場變成了真正炙手可熱的投資。平臺的贏利模式是通過球鞋轉賣和鑑定服務,收取賣家的手續費。

你究竟是炒鞋還是被鞋炒?

來源:鬥牛DoNew

"

炒股票、炒房子、炒幣、炒生薑、炒大蒜、炒核桃……,“炒”好像是個萬能詞,搭配啥都能順下來。只是有些CP組實在是超出人們的想象力,而且還炒的煞有介事。

比如最近流行的“炒鞋”,恐怕很多人還不知道,原來自己穿的鞋子還可以“炒”,而且炒的有行情、有文化、有專業。買鞋還成了一門生意,竟然像買房、買車一樣要先獲取搶購資格。今年4月,深圳萬象天地AJ旗艦店開業第一天,就有幾百人冒雨排隊,搖號搶購限量款。

你究竟是炒鞋還是被鞋炒?

8月25日,“炒鞋”一度被刷上新浪微博實時熱搜榜的第7名位置。

“70後炒股,80後炒房,90後炒幣,00後炒鞋”也成了當下流行的經典語錄。“炒股不如炒幣,炒幣不如炒鞋”也被傳為部分人的暴富聖經。據央廣網報道,根據某平臺統計數據:8月19日,在成交量前100的球鞋中,26個熱門款的成交金額已達到4.5億元。

球鞋已經跳出小眾的收藏圈,成為了資本市場遊戲的囊中物。

炒出天價鞋的背後邏輯

8月17日,Air Jordan 1絲綢黑腳趾發售。每個發售城市的線下耐克專賣店都被擠爆,球鞋玩家正式開售前完成線上發售登記,經歷夜排後,又撐著傘忍受暴晒,等待抽號購鞋。

你究竟是炒鞋還是被鞋炒?

這個鞋發售價格1299元,現在到毒交易平臺查詢,最低價格5309,最高已炒到15999元。

你究竟是炒鞋還是被鞋炒?

來源:“毒”平臺

還有一款炒的更離譜。2017年9月1日出的AJ和OFF—WHITE的聯名款,官方售價1499元,今年白黑紅配色最高價飆到了將近8萬元,漲幅達5336%。

你究竟是炒鞋還是被鞋炒?

來源:“毒”平臺

今年7月,頂級拍賣行蘇富比聯合某球鞋平臺辦了場“Ultimate Sneaker Collection”(最稀有跑鞋大合集)的球鞋拍賣。100雙鞋子共拍得128.75萬美元,約合909萬人民幣,平均下來每雙都要9萬多。

9萬多一雙是讓跌破眼鏡的價格。但比這更誇張的是還有,目前記錄在案的全世界最貴的球鞋是Air Yeezy 2(Red October),以1700萬美元的價格在網上成交。

你究竟是炒鞋還是被鞋炒?

最近鞋圈的這種價格翻番漲已經不是新鮮事,原價買不到球鞋已經成為普遍現象,靠著賣鞋發家致富的例子也時不時刷新普通老百姓的三觀。

各種傳奇故事粉墨登場: “男孩一面牆,堪比一套房”“幣圈大佬賣幣炒鞋”“95後靠炒鞋在杭州買了房”……

炒鞋本來是小眾圈子裡玩兒的、滿足個人愛好的收藏品,如今竟然發展成全民炒。本來是小眾人士交易一點限量鞋款,賺點小差價,順帶發揮點兒社交貨幣的作用,交個朋友啥的。結果鞋子還出現了交易所和各種指數,開始像股票一樣玩資產證券化了。

你究竟是炒鞋還是被鞋炒?

這就讓人感到匪夷所思了。這鞋怎麼就炒起來了呢?

我們都知道“價值源於稀缺性”,就像黃金、鑽石為什麼貴。因為稀有,所以也保值。

鞋子之所以能炒起來,賣的也是個“稀缺”。放在鞋圈來炒的鞋子基本都是限量款(設計師款、聯名款、網紅款等),買的時候都要像車牌搖號那樣通過抽籤產生。球鞋愛好者一般通過線上登記搖號、實體店排隊抽籤或者加價找海外代購等方式買到心愛的鞋子。

你究竟是炒鞋還是被鞋炒?

“限量”不僅逐漸成為了衡量球鞋投資和收藏價值的重要指標,也造成了市場供需的嚴重不平衡。

稀缺的另一頭是需求。有的東西是稀缺,但沒有需求也炒不起來。炒鞋本來是喜歡球鞋文化的那一小撮人的行為,可隨著Sneaker文化的東風滿地吹,即使不熱愛也會因為“有面兒”等心理因素買一雙。球鞋市場需求端的旺盛,造就了“炒鞋”的基礎。

炒鞋的邏輯和所有炒貨的邏輯都是一樣的:需要判斷風向,瞭解供需,然後抓住時機低買高賣。

炒鞋賺的就是低買高賣的差價,現在和以前的區別就是這個價差拉大了,暴富故事頻傳了。在國外,知名球鞋“倒爺”Derrick在Yeezy 750 Boost發售時,兩天獲利約150萬人民幣;20幾歲的華裔少年Allen Kuo倒賣200多雙Yeezy 350 Boost “Moonrock” ,賺取幾十萬美金;在國內流傳著一個二十四五歲的男生現在專職炒鞋,一年入賬50萬,還有些莊家月流水能達到幾十萬。

你究竟是炒鞋還是被鞋炒?

知名球鞋“倒爺”Derrick

你究竟是炒鞋還是被鞋炒?

華裔少年Allen Kuo

這也就攪動了圈外人那顆發家致富的心,引得非球鞋愛好者蜂擁而至,使得球鞋買家和買家之間交易的二級市場呈現大熱局面。

炒鞋鏈條上都有什麼角色?

炒鞋火了,炒鞋鏈條上的角色也豐富起來,炒鞋投資者、交易平臺、鑑定師、灰產等等。

原來二級市場的販鞋者都是那些球鞋愛好者。但現在入局者還有很多鞋圈文化之外的人,趨利而來,既有大的莊家,也有小的散戶。炒鞋者囤貨是基本功課,目前已經形成了一個炒鞋操盤路徑圖。

“球鞋發售——海外掃貨(有的是大資金拼局掃貨,也會有小鞋販、零售商收貨)——球鞋APP中試探求購或者試探放貨——通過自己與自己成交,拉低成交價——大批量收購、囤貨——瘋狂抬價到足夠收益的價錢出貨。”

在投資者中,莊家比較有實力,有的還是資深的投資人,有市場操縱的話語權,往往散戶投資者或者買家是被收割的角色。據媒體採訪業內人士,“一款鞋如果判斷失誤,如莊家預估可以在二手市場漲到5000元,最後只漲到3000元,莊家會聯合起來,一起把二手交易平臺上的貨掃光,造成斷貨的假象,再以高價把手裡的貨清出去”。

巨大的交易需求也催生了第三方服務機構,如毒、NICE等球鞋交易平臺,鬥牛DoNew行情工具,國外轉賣平臺StockX等,興起時間在2015年前後。這些球鞋寄售平臺的出現大大壓縮了鞋販子的利潤空間。

這類app平臺進化成了類似券商交易所一樣的存在:電子化交易、分時圖、K線圖以及大盤指數樣樣俱全。他們的出現讓國內二級球鞋交易市場變成了真正炙手可熱的投資。平臺的贏利模式是通過球鞋轉賣和鑑定服務,收取賣家的手續費。

你究竟是炒鞋還是被鞋炒?

來源:鬥牛DoNew

你究竟是炒鞋還是被鞋炒?

來源:鬥牛DoNew

與此同時,高昂的溢價還催生了灰產。原本穿的鞋,如今竟然也有了販賣罪惡的空間。一方面,有人會利用炒鞋的高回報作為誘餌引人入坑。南京一名學生被騙38萬元來購買多款潮流品牌球鞋就是一個血淋淋的例子,錢給賣家了,但賣家遲遲不發貨。另一方面,假鞋氾濫。二級市場,鞋子被轉上二手、三手甚至四手,炒作催生的供應不求導致了假鞋製造產業的發達,以莆田系聞名。

如果有百分之五十的利潤,就會有人為此鋌而走險,假如有百分之三百的利潤,就有人敢踐踏道德和法律。

由此產生了一個新的職業角色——球鞋鑑定師。他們憑藉多年玩鞋經驗,有識別假鞋的火眼金睛,當買家找上門來鑑鞋,一個“假”字就決定了這雙鞋的命運,假鞋販子也因此對鑑定師懷恨在心。

"

炒股票、炒房子、炒幣、炒生薑、炒大蒜、炒核桃……,“炒”好像是個萬能詞,搭配啥都能順下來。只是有些CP組實在是超出人們的想象力,而且還炒的煞有介事。

比如最近流行的“炒鞋”,恐怕很多人還不知道,原來自己穿的鞋子還可以“炒”,而且炒的有行情、有文化、有專業。買鞋還成了一門生意,竟然像買房、買車一樣要先獲取搶購資格。今年4月,深圳萬象天地AJ旗艦店開業第一天,就有幾百人冒雨排隊,搖號搶購限量款。

你究竟是炒鞋還是被鞋炒?

8月25日,“炒鞋”一度被刷上新浪微博實時熱搜榜的第7名位置。

“70後炒股,80後炒房,90後炒幣,00後炒鞋”也成了當下流行的經典語錄。“炒股不如炒幣,炒幣不如炒鞋”也被傳為部分人的暴富聖經。據央廣網報道,根據某平臺統計數據:8月19日,在成交量前100的球鞋中,26個熱門款的成交金額已達到4.5億元。

球鞋已經跳出小眾的收藏圈,成為了資本市場遊戲的囊中物。

炒出天價鞋的背後邏輯

8月17日,Air Jordan 1絲綢黑腳趾發售。每個發售城市的線下耐克專賣店都被擠爆,球鞋玩家正式開售前完成線上發售登記,經歷夜排後,又撐著傘忍受暴晒,等待抽號購鞋。

你究竟是炒鞋還是被鞋炒?

這個鞋發售價格1299元,現在到毒交易平臺查詢,最低價格5309,最高已炒到15999元。

你究竟是炒鞋還是被鞋炒?

來源:“毒”平臺

還有一款炒的更離譜。2017年9月1日出的AJ和OFF—WHITE的聯名款,官方售價1499元,今年白黑紅配色最高價飆到了將近8萬元,漲幅達5336%。

你究竟是炒鞋還是被鞋炒?

來源:“毒”平臺

今年7月,頂級拍賣行蘇富比聯合某球鞋平臺辦了場“Ultimate Sneaker Collection”(最稀有跑鞋大合集)的球鞋拍賣。100雙鞋子共拍得128.75萬美元,約合909萬人民幣,平均下來每雙都要9萬多。

9萬多一雙是讓跌破眼鏡的價格。但比這更誇張的是還有,目前記錄在案的全世界最貴的球鞋是Air Yeezy 2(Red October),以1700萬美元的價格在網上成交。

你究竟是炒鞋還是被鞋炒?

最近鞋圈的這種價格翻番漲已經不是新鮮事,原價買不到球鞋已經成為普遍現象,靠著賣鞋發家致富的例子也時不時刷新普通老百姓的三觀。

各種傳奇故事粉墨登場: “男孩一面牆,堪比一套房”“幣圈大佬賣幣炒鞋”“95後靠炒鞋在杭州買了房”……

炒鞋本來是小眾圈子裡玩兒的、滿足個人愛好的收藏品,如今竟然發展成全民炒。本來是小眾人士交易一點限量鞋款,賺點小差價,順帶發揮點兒社交貨幣的作用,交個朋友啥的。結果鞋子還出現了交易所和各種指數,開始像股票一樣玩資產證券化了。

你究竟是炒鞋還是被鞋炒?

這就讓人感到匪夷所思了。這鞋怎麼就炒起來了呢?

我們都知道“價值源於稀缺性”,就像黃金、鑽石為什麼貴。因為稀有,所以也保值。

鞋子之所以能炒起來,賣的也是個“稀缺”。放在鞋圈來炒的鞋子基本都是限量款(設計師款、聯名款、網紅款等),買的時候都要像車牌搖號那樣通過抽籤產生。球鞋愛好者一般通過線上登記搖號、實體店排隊抽籤或者加價找海外代購等方式買到心愛的鞋子。

你究竟是炒鞋還是被鞋炒?

“限量”不僅逐漸成為了衡量球鞋投資和收藏價值的重要指標,也造成了市場供需的嚴重不平衡。

稀缺的另一頭是需求。有的東西是稀缺,但沒有需求也炒不起來。炒鞋本來是喜歡球鞋文化的那一小撮人的行為,可隨著Sneaker文化的東風滿地吹,即使不熱愛也會因為“有面兒”等心理因素買一雙。球鞋市場需求端的旺盛,造就了“炒鞋”的基礎。

炒鞋的邏輯和所有炒貨的邏輯都是一樣的:需要判斷風向,瞭解供需,然後抓住時機低買高賣。

炒鞋賺的就是低買高賣的差價,現在和以前的區別就是這個價差拉大了,暴富故事頻傳了。在國外,知名球鞋“倒爺”Derrick在Yeezy 750 Boost發售時,兩天獲利約150萬人民幣;20幾歲的華裔少年Allen Kuo倒賣200多雙Yeezy 350 Boost “Moonrock” ,賺取幾十萬美金;在國內流傳著一個二十四五歲的男生現在專職炒鞋,一年入賬50萬,還有些莊家月流水能達到幾十萬。

你究竟是炒鞋還是被鞋炒?

知名球鞋“倒爺”Derrick

你究竟是炒鞋還是被鞋炒?

華裔少年Allen Kuo

這也就攪動了圈外人那顆發家致富的心,引得非球鞋愛好者蜂擁而至,使得球鞋買家和買家之間交易的二級市場呈現大熱局面。

炒鞋鏈條上都有什麼角色?

炒鞋火了,炒鞋鏈條上的角色也豐富起來,炒鞋投資者、交易平臺、鑑定師、灰產等等。

原來二級市場的販鞋者都是那些球鞋愛好者。但現在入局者還有很多鞋圈文化之外的人,趨利而來,既有大的莊家,也有小的散戶。炒鞋者囤貨是基本功課,目前已經形成了一個炒鞋操盤路徑圖。

“球鞋發售——海外掃貨(有的是大資金拼局掃貨,也會有小鞋販、零售商收貨)——球鞋APP中試探求購或者試探放貨——通過自己與自己成交,拉低成交價——大批量收購、囤貨——瘋狂抬價到足夠收益的價錢出貨。”

在投資者中,莊家比較有實力,有的還是資深的投資人,有市場操縱的話語權,往往散戶投資者或者買家是被收割的角色。據媒體採訪業內人士,“一款鞋如果判斷失誤,如莊家預估可以在二手市場漲到5000元,最後只漲到3000元,莊家會聯合起來,一起把二手交易平臺上的貨掃光,造成斷貨的假象,再以高價把手裡的貨清出去”。

巨大的交易需求也催生了第三方服務機構,如毒、NICE等球鞋交易平臺,鬥牛DoNew行情工具,國外轉賣平臺StockX等,興起時間在2015年前後。這些球鞋寄售平臺的出現大大壓縮了鞋販子的利潤空間。

這類app平臺進化成了類似券商交易所一樣的存在:電子化交易、分時圖、K線圖以及大盤指數樣樣俱全。他們的出現讓國內二級球鞋交易市場變成了真正炙手可熱的投資。平臺的贏利模式是通過球鞋轉賣和鑑定服務,收取賣家的手續費。

你究竟是炒鞋還是被鞋炒?

來源:鬥牛DoNew

你究竟是炒鞋還是被鞋炒?

來源:鬥牛DoNew

與此同時,高昂的溢價還催生了灰產。原本穿的鞋,如今竟然也有了販賣罪惡的空間。一方面,有人會利用炒鞋的高回報作為誘餌引人入坑。南京一名學生被騙38萬元來購買多款潮流品牌球鞋就是一個血淋淋的例子,錢給賣家了,但賣家遲遲不發貨。另一方面,假鞋氾濫。二級市場,鞋子被轉上二手、三手甚至四手,炒作催生的供應不求導致了假鞋製造產業的發達,以莆田系聞名。

如果有百分之五十的利潤,就會有人為此鋌而走險,假如有百分之三百的利潤,就有人敢踐踏道德和法律。

由此產生了一個新的職業角色——球鞋鑑定師。他們憑藉多年玩鞋經驗,有識別假鞋的火眼金睛,當買家找上門來鑑鞋,一個“假”字就決定了這雙鞋的命運,假鞋販子也因此對鑑定師懷恨在心。

你究竟是炒鞋還是被鞋炒?

來源:毒平臺

球鞋鑑定師一般都有相似的成長經歷:早期在各大論壇貼吧吸收球鞋知識,經驗積累多了,就有了判斷一雙鞋真偽的能力。口碑養成後,他們就轉移到球鞋交易、電商平臺,將鑑定作為副業賺取收入。

目前,正牌球鞋鑑定師全國不到一千人。鑑定師鑑鞋,一般會先看看鞋盒側標上的貨號代碼信息,再看外觀和內部走線,實物鑑定會聞鞋膠味道。但鑑定師由於影響到了龐大的製假產業利益鏈條,遭受人身威脅的情況也開始出現。

"

炒股票、炒房子、炒幣、炒生薑、炒大蒜、炒核桃……,“炒”好像是個萬能詞,搭配啥都能順下來。只是有些CP組實在是超出人們的想象力,而且還炒的煞有介事。

比如最近流行的“炒鞋”,恐怕很多人還不知道,原來自己穿的鞋子還可以“炒”,而且炒的有行情、有文化、有專業。買鞋還成了一門生意,竟然像買房、買車一樣要先獲取搶購資格。今年4月,深圳萬象天地AJ旗艦店開業第一天,就有幾百人冒雨排隊,搖號搶購限量款。

你究竟是炒鞋還是被鞋炒?

8月25日,“炒鞋”一度被刷上新浪微博實時熱搜榜的第7名位置。

“70後炒股,80後炒房,90後炒幣,00後炒鞋”也成了當下流行的經典語錄。“炒股不如炒幣,炒幣不如炒鞋”也被傳為部分人的暴富聖經。據央廣網報道,根據某平臺統計數據:8月19日,在成交量前100的球鞋中,26個熱門款的成交金額已達到4.5億元。

球鞋已經跳出小眾的收藏圈,成為了資本市場遊戲的囊中物。

炒出天價鞋的背後邏輯

8月17日,Air Jordan 1絲綢黑腳趾發售。每個發售城市的線下耐克專賣店都被擠爆,球鞋玩家正式開售前完成線上發售登記,經歷夜排後,又撐著傘忍受暴晒,等待抽號購鞋。

你究竟是炒鞋還是被鞋炒?

這個鞋發售價格1299元,現在到毒交易平臺查詢,最低價格5309,最高已炒到15999元。

你究竟是炒鞋還是被鞋炒?

來源:“毒”平臺

還有一款炒的更離譜。2017年9月1日出的AJ和OFF—WHITE的聯名款,官方售價1499元,今年白黑紅配色最高價飆到了將近8萬元,漲幅達5336%。

你究竟是炒鞋還是被鞋炒?

來源:“毒”平臺

今年7月,頂級拍賣行蘇富比聯合某球鞋平臺辦了場“Ultimate Sneaker Collection”(最稀有跑鞋大合集)的球鞋拍賣。100雙鞋子共拍得128.75萬美元,約合909萬人民幣,平均下來每雙都要9萬多。

9萬多一雙是讓跌破眼鏡的價格。但比這更誇張的是還有,目前記錄在案的全世界最貴的球鞋是Air Yeezy 2(Red October),以1700萬美元的價格在網上成交。

你究竟是炒鞋還是被鞋炒?

最近鞋圈的這種價格翻番漲已經不是新鮮事,原價買不到球鞋已經成為普遍現象,靠著賣鞋發家致富的例子也時不時刷新普通老百姓的三觀。

各種傳奇故事粉墨登場: “男孩一面牆,堪比一套房”“幣圈大佬賣幣炒鞋”“95後靠炒鞋在杭州買了房”……

炒鞋本來是小眾圈子裡玩兒的、滿足個人愛好的收藏品,如今竟然發展成全民炒。本來是小眾人士交易一點限量鞋款,賺點小差價,順帶發揮點兒社交貨幣的作用,交個朋友啥的。結果鞋子還出現了交易所和各種指數,開始像股票一樣玩資產證券化了。

你究竟是炒鞋還是被鞋炒?

這就讓人感到匪夷所思了。這鞋怎麼就炒起來了呢?

我們都知道“價值源於稀缺性”,就像黃金、鑽石為什麼貴。因為稀有,所以也保值。

鞋子之所以能炒起來,賣的也是個“稀缺”。放在鞋圈來炒的鞋子基本都是限量款(設計師款、聯名款、網紅款等),買的時候都要像車牌搖號那樣通過抽籤產生。球鞋愛好者一般通過線上登記搖號、實體店排隊抽籤或者加價找海外代購等方式買到心愛的鞋子。

你究竟是炒鞋還是被鞋炒?

“限量”不僅逐漸成為了衡量球鞋投資和收藏價值的重要指標,也造成了市場供需的嚴重不平衡。

稀缺的另一頭是需求。有的東西是稀缺,但沒有需求也炒不起來。炒鞋本來是喜歡球鞋文化的那一小撮人的行為,可隨著Sneaker文化的東風滿地吹,即使不熱愛也會因為“有面兒”等心理因素買一雙。球鞋市場需求端的旺盛,造就了“炒鞋”的基礎。

炒鞋的邏輯和所有炒貨的邏輯都是一樣的:需要判斷風向,瞭解供需,然後抓住時機低買高賣。

炒鞋賺的就是低買高賣的差價,現在和以前的區別就是這個價差拉大了,暴富故事頻傳了。在國外,知名球鞋“倒爺”Derrick在Yeezy 750 Boost發售時,兩天獲利約150萬人民幣;20幾歲的華裔少年Allen Kuo倒賣200多雙Yeezy 350 Boost “Moonrock” ,賺取幾十萬美金;在國內流傳著一個二十四五歲的男生現在專職炒鞋,一年入賬50萬,還有些莊家月流水能達到幾十萬。

你究竟是炒鞋還是被鞋炒?

知名球鞋“倒爺”Derrick

你究竟是炒鞋還是被鞋炒?

華裔少年Allen Kuo

這也就攪動了圈外人那顆發家致富的心,引得非球鞋愛好者蜂擁而至,使得球鞋買家和買家之間交易的二級市場呈現大熱局面。

炒鞋鏈條上都有什麼角色?

炒鞋火了,炒鞋鏈條上的角色也豐富起來,炒鞋投資者、交易平臺、鑑定師、灰產等等。

原來二級市場的販鞋者都是那些球鞋愛好者。但現在入局者還有很多鞋圈文化之外的人,趨利而來,既有大的莊家,也有小的散戶。炒鞋者囤貨是基本功課,目前已經形成了一個炒鞋操盤路徑圖。

“球鞋發售——海外掃貨(有的是大資金拼局掃貨,也會有小鞋販、零售商收貨)——球鞋APP中試探求購或者試探放貨——通過自己與自己成交,拉低成交價——大批量收購、囤貨——瘋狂抬價到足夠收益的價錢出貨。”

在投資者中,莊家比較有實力,有的還是資深的投資人,有市場操縱的話語權,往往散戶投資者或者買家是被收割的角色。據媒體採訪業內人士,“一款鞋如果判斷失誤,如莊家預估可以在二手市場漲到5000元,最後只漲到3000元,莊家會聯合起來,一起把二手交易平臺上的貨掃光,造成斷貨的假象,再以高價把手裡的貨清出去”。

巨大的交易需求也催生了第三方服務機構,如毒、NICE等球鞋交易平臺,鬥牛DoNew行情工具,國外轉賣平臺StockX等,興起時間在2015年前後。這些球鞋寄售平臺的出現大大壓縮了鞋販子的利潤空間。

這類app平臺進化成了類似券商交易所一樣的存在:電子化交易、分時圖、K線圖以及大盤指數樣樣俱全。他們的出現讓國內二級球鞋交易市場變成了真正炙手可熱的投資。平臺的贏利模式是通過球鞋轉賣和鑑定服務,收取賣家的手續費。

你究竟是炒鞋還是被鞋炒?

來源:鬥牛DoNew

你究竟是炒鞋還是被鞋炒?

來源:鬥牛DoNew

與此同時,高昂的溢價還催生了灰產。原本穿的鞋,如今竟然也有了販賣罪惡的空間。一方面,有人會利用炒鞋的高回報作為誘餌引人入坑。南京一名學生被騙38萬元來購買多款潮流品牌球鞋就是一個血淋淋的例子,錢給賣家了,但賣家遲遲不發貨。另一方面,假鞋氾濫。二級市場,鞋子被轉上二手、三手甚至四手,炒作催生的供應不求導致了假鞋製造產業的發達,以莆田系聞名。

如果有百分之五十的利潤,就會有人為此鋌而走險,假如有百分之三百的利潤,就有人敢踐踏道德和法律。

由此產生了一個新的職業角色——球鞋鑑定師。他們憑藉多年玩鞋經驗,有識別假鞋的火眼金睛,當買家找上門來鑑鞋,一個“假”字就決定了這雙鞋的命運,假鞋販子也因此對鑑定師懷恨在心。

你究竟是炒鞋還是被鞋炒?

來源:毒平臺

球鞋鑑定師一般都有相似的成長經歷:早期在各大論壇貼吧吸收球鞋知識,經驗積累多了,就有了判斷一雙鞋真偽的能力。口碑養成後,他們就轉移到球鞋交易、電商平臺,將鑑定作為副業賺取收入。

目前,正牌球鞋鑑定師全國不到一千人。鑑定師鑑鞋,一般會先看看鞋盒側標上的貨號代碼信息,再看外觀和內部走線,實物鑑定會聞鞋膠味道。但鑑定師由於影響到了龐大的製假產業利益鏈條,遭受人身威脅的情況也開始出現。

你究竟是炒鞋還是被鞋炒?

某球鞋鑑定師

無論炒什麼,都是投機行為

鞋子本身不是稀缺品,它是工業化製成品,是批量化流水線的產品。即使限量,也是人為製造的稀缺,是品牌方的一種營銷手段。“炒鞋”背後的高額利潤不是價值本身驅使,是一種瘋狂炒作的結果。

炒作的結果就是一批批莊家收割一茬茬韭菜,直到這個泡沫徹底破裂。莊家會在價格最高點時把囤的鞋子拋到市場,在高點買入的接盤俠就成了韭菜。

球鞋界90後KOL夏嘉歡最近公開表達了對“炒鞋”的看法。他認為,說炒鞋穩賺不賠的人都是外行,在2015年之前,10個人裡9個人賺錢,2017年之前也是一半。就在這兩年,炒鞋變成一個很有風險的行業,因為一雙鞋你很難買到原價,你以市場價去買,就只能是看它跌還是漲,就跟買股票一樣,真的有點賭博性質。現在炒鞋10個人有7個人賠錢,只有大商家可以賺錢,小商家就叫割韭菜。

"

炒股票、炒房子、炒幣、炒生薑、炒大蒜、炒核桃……,“炒”好像是個萬能詞,搭配啥都能順下來。只是有些CP組實在是超出人們的想象力,而且還炒的煞有介事。

比如最近流行的“炒鞋”,恐怕很多人還不知道,原來自己穿的鞋子還可以“炒”,而且炒的有行情、有文化、有專業。買鞋還成了一門生意,竟然像買房、買車一樣要先獲取搶購資格。今年4月,深圳萬象天地AJ旗艦店開業第一天,就有幾百人冒雨排隊,搖號搶購限量款。

你究竟是炒鞋還是被鞋炒?

8月25日,“炒鞋”一度被刷上新浪微博實時熱搜榜的第7名位置。

“70後炒股,80後炒房,90後炒幣,00後炒鞋”也成了當下流行的經典語錄。“炒股不如炒幣,炒幣不如炒鞋”也被傳為部分人的暴富聖經。據央廣網報道,根據某平臺統計數據:8月19日,在成交量前100的球鞋中,26個熱門款的成交金額已達到4.5億元。

球鞋已經跳出小眾的收藏圈,成為了資本市場遊戲的囊中物。

炒出天價鞋的背後邏輯

8月17日,Air Jordan 1絲綢黑腳趾發售。每個發售城市的線下耐克專賣店都被擠爆,球鞋玩家正式開售前完成線上發售登記,經歷夜排後,又撐著傘忍受暴晒,等待抽號購鞋。

你究竟是炒鞋還是被鞋炒?

這個鞋發售價格1299元,現在到毒交易平臺查詢,最低價格5309,最高已炒到15999元。

你究竟是炒鞋還是被鞋炒?

來源:“毒”平臺

還有一款炒的更離譜。2017年9月1日出的AJ和OFF—WHITE的聯名款,官方售價1499元,今年白黑紅配色最高價飆到了將近8萬元,漲幅達5336%。

你究竟是炒鞋還是被鞋炒?

來源:“毒”平臺

今年7月,頂級拍賣行蘇富比聯合某球鞋平臺辦了場“Ultimate Sneaker Collection”(最稀有跑鞋大合集)的球鞋拍賣。100雙鞋子共拍得128.75萬美元,約合909萬人民幣,平均下來每雙都要9萬多。

9萬多一雙是讓跌破眼鏡的價格。但比這更誇張的是還有,目前記錄在案的全世界最貴的球鞋是Air Yeezy 2(Red October),以1700萬美元的價格在網上成交。

你究竟是炒鞋還是被鞋炒?

最近鞋圈的這種價格翻番漲已經不是新鮮事,原價買不到球鞋已經成為普遍現象,靠著賣鞋發家致富的例子也時不時刷新普通老百姓的三觀。

各種傳奇故事粉墨登場: “男孩一面牆,堪比一套房”“幣圈大佬賣幣炒鞋”“95後靠炒鞋在杭州買了房”……

炒鞋本來是小眾圈子裡玩兒的、滿足個人愛好的收藏品,如今竟然發展成全民炒。本來是小眾人士交易一點限量鞋款,賺點小差價,順帶發揮點兒社交貨幣的作用,交個朋友啥的。結果鞋子還出現了交易所和各種指數,開始像股票一樣玩資產證券化了。

你究竟是炒鞋還是被鞋炒?

這就讓人感到匪夷所思了。這鞋怎麼就炒起來了呢?

我們都知道“價值源於稀缺性”,就像黃金、鑽石為什麼貴。因為稀有,所以也保值。

鞋子之所以能炒起來,賣的也是個“稀缺”。放在鞋圈來炒的鞋子基本都是限量款(設計師款、聯名款、網紅款等),買的時候都要像車牌搖號那樣通過抽籤產生。球鞋愛好者一般通過線上登記搖號、實體店排隊抽籤或者加價找海外代購等方式買到心愛的鞋子。

你究竟是炒鞋還是被鞋炒?

“限量”不僅逐漸成為了衡量球鞋投資和收藏價值的重要指標,也造成了市場供需的嚴重不平衡。

稀缺的另一頭是需求。有的東西是稀缺,但沒有需求也炒不起來。炒鞋本來是喜歡球鞋文化的那一小撮人的行為,可隨著Sneaker文化的東風滿地吹,即使不熱愛也會因為“有面兒”等心理因素買一雙。球鞋市場需求端的旺盛,造就了“炒鞋”的基礎。

炒鞋的邏輯和所有炒貨的邏輯都是一樣的:需要判斷風向,瞭解供需,然後抓住時機低買高賣。

炒鞋賺的就是低買高賣的差價,現在和以前的區別就是這個價差拉大了,暴富故事頻傳了。在國外,知名球鞋“倒爺”Derrick在Yeezy 750 Boost發售時,兩天獲利約150萬人民幣;20幾歲的華裔少年Allen Kuo倒賣200多雙Yeezy 350 Boost “Moonrock” ,賺取幾十萬美金;在國內流傳著一個二十四五歲的男生現在專職炒鞋,一年入賬50萬,還有些莊家月流水能達到幾十萬。

你究竟是炒鞋還是被鞋炒?

知名球鞋“倒爺”Derrick

你究竟是炒鞋還是被鞋炒?

華裔少年Allen Kuo

這也就攪動了圈外人那顆發家致富的心,引得非球鞋愛好者蜂擁而至,使得球鞋買家和買家之間交易的二級市場呈現大熱局面。

炒鞋鏈條上都有什麼角色?

炒鞋火了,炒鞋鏈條上的角色也豐富起來,炒鞋投資者、交易平臺、鑑定師、灰產等等。

原來二級市場的販鞋者都是那些球鞋愛好者。但現在入局者還有很多鞋圈文化之外的人,趨利而來,既有大的莊家,也有小的散戶。炒鞋者囤貨是基本功課,目前已經形成了一個炒鞋操盤路徑圖。

“球鞋發售——海外掃貨(有的是大資金拼局掃貨,也會有小鞋販、零售商收貨)——球鞋APP中試探求購或者試探放貨——通過自己與自己成交,拉低成交價——大批量收購、囤貨——瘋狂抬價到足夠收益的價錢出貨。”

在投資者中,莊家比較有實力,有的還是資深的投資人,有市場操縱的話語權,往往散戶投資者或者買家是被收割的角色。據媒體採訪業內人士,“一款鞋如果判斷失誤,如莊家預估可以在二手市場漲到5000元,最後只漲到3000元,莊家會聯合起來,一起把二手交易平臺上的貨掃光,造成斷貨的假象,再以高價把手裡的貨清出去”。

巨大的交易需求也催生了第三方服務機構,如毒、NICE等球鞋交易平臺,鬥牛DoNew行情工具,國外轉賣平臺StockX等,興起時間在2015年前後。這些球鞋寄售平臺的出現大大壓縮了鞋販子的利潤空間。

這類app平臺進化成了類似券商交易所一樣的存在:電子化交易、分時圖、K線圖以及大盤指數樣樣俱全。他們的出現讓國內二級球鞋交易市場變成了真正炙手可熱的投資。平臺的贏利模式是通過球鞋轉賣和鑑定服務,收取賣家的手續費。

你究竟是炒鞋還是被鞋炒?

來源:鬥牛DoNew

你究竟是炒鞋還是被鞋炒?

來源:鬥牛DoNew

與此同時,高昂的溢價還催生了灰產。原本穿的鞋,如今竟然也有了販賣罪惡的空間。一方面,有人會利用炒鞋的高回報作為誘餌引人入坑。南京一名學生被騙38萬元來購買多款潮流品牌球鞋就是一個血淋淋的例子,錢給賣家了,但賣家遲遲不發貨。另一方面,假鞋氾濫。二級市場,鞋子被轉上二手、三手甚至四手,炒作催生的供應不求導致了假鞋製造產業的發達,以莆田系聞名。

如果有百分之五十的利潤,就會有人為此鋌而走險,假如有百分之三百的利潤,就有人敢踐踏道德和法律。

由此產生了一個新的職業角色——球鞋鑑定師。他們憑藉多年玩鞋經驗,有識別假鞋的火眼金睛,當買家找上門來鑑鞋,一個“假”字就決定了這雙鞋的命運,假鞋販子也因此對鑑定師懷恨在心。

你究竟是炒鞋還是被鞋炒?

來源:毒平臺

球鞋鑑定師一般都有相似的成長經歷:早期在各大論壇貼吧吸收球鞋知識,經驗積累多了,就有了判斷一雙鞋真偽的能力。口碑養成後,他們就轉移到球鞋交易、電商平臺,將鑑定作為副業賺取收入。

目前,正牌球鞋鑑定師全國不到一千人。鑑定師鑑鞋,一般會先看看鞋盒側標上的貨號代碼信息,再看外觀和內部走線,實物鑑定會聞鞋膠味道。但鑑定師由於影響到了龐大的製假產業利益鏈條,遭受人身威脅的情況也開始出現。

你究竟是炒鞋還是被鞋炒?

某球鞋鑑定師

無論炒什麼,都是投機行為

鞋子本身不是稀缺品,它是工業化製成品,是批量化流水線的產品。即使限量,也是人為製造的稀缺,是品牌方的一種營銷手段。“炒鞋”背後的高額利潤不是價值本身驅使,是一種瘋狂炒作的結果。

炒作的結果就是一批批莊家收割一茬茬韭菜,直到這個泡沫徹底破裂。莊家會在價格最高點時把囤的鞋子拋到市場,在高點買入的接盤俠就成了韭菜。

球鞋界90後KOL夏嘉歡最近公開表達了對“炒鞋”的看法。他認為,說炒鞋穩賺不賠的人都是外行,在2015年之前,10個人裡9個人賺錢,2017年之前也是一半。就在這兩年,炒鞋變成一個很有風險的行業,因為一雙鞋你很難買到原價,你以市場價去買,就只能是看它跌還是漲,就跟買股票一樣,真的有點賭博性質。現在炒鞋10個人有7個人賠錢,只有大商家可以賺錢,小商家就叫割韭菜。

你究竟是炒鞋還是被鞋炒?

這類泡沫故事古往今來一直都不缺,甚至有的交易平臺因為具有操縱性而走上了詐騙之路。

往遠了講,有歷史上著名的“鬱金香事件”。17世紀,鬱金香從土耳其被引入西歐,由於量少價高,備受達官貴人追捧。投機商看重其中的商機,開始囤積鬱金香球莖,並推動鬱金香價格上漲。當時,就連賣魚和賣菜的販夫走卒也加入到鬱金香買賣中。阿姆斯特丹交易所為了滿足鬱金香的狂熱交易,專門為此設立了買賣會場。價格最高時鬱金香球莖曾漲到1668盾,就在短短兩天後,這支鬱金香球莖的價格約等於0.15盾。很多人一夜間一貧如洗,甚至投江自殺。

"

炒股票、炒房子、炒幣、炒生薑、炒大蒜、炒核桃……,“炒”好像是個萬能詞,搭配啥都能順下來。只是有些CP組實在是超出人們的想象力,而且還炒的煞有介事。

比如最近流行的“炒鞋”,恐怕很多人還不知道,原來自己穿的鞋子還可以“炒”,而且炒的有行情、有文化、有專業。買鞋還成了一門生意,竟然像買房、買車一樣要先獲取搶購資格。今年4月,深圳萬象天地AJ旗艦店開業第一天,就有幾百人冒雨排隊,搖號搶購限量款。

你究竟是炒鞋還是被鞋炒?

8月25日,“炒鞋”一度被刷上新浪微博實時熱搜榜的第7名位置。

“70後炒股,80後炒房,90後炒幣,00後炒鞋”也成了當下流行的經典語錄。“炒股不如炒幣,炒幣不如炒鞋”也被傳為部分人的暴富聖經。據央廣網報道,根據某平臺統計數據:8月19日,在成交量前100的球鞋中,26個熱門款的成交金額已達到4.5億元。

球鞋已經跳出小眾的收藏圈,成為了資本市場遊戲的囊中物。

炒出天價鞋的背後邏輯

8月17日,Air Jordan 1絲綢黑腳趾發售。每個發售城市的線下耐克專賣店都被擠爆,球鞋玩家正式開售前完成線上發售登記,經歷夜排後,又撐著傘忍受暴晒,等待抽號購鞋。

你究竟是炒鞋還是被鞋炒?

這個鞋發售價格1299元,現在到毒交易平臺查詢,最低價格5309,最高已炒到15999元。

你究竟是炒鞋還是被鞋炒?

來源:“毒”平臺

還有一款炒的更離譜。2017年9月1日出的AJ和OFF—WHITE的聯名款,官方售價1499元,今年白黑紅配色最高價飆到了將近8萬元,漲幅達5336%。

你究竟是炒鞋還是被鞋炒?

來源:“毒”平臺

今年7月,頂級拍賣行蘇富比聯合某球鞋平臺辦了場“Ultimate Sneaker Collection”(最稀有跑鞋大合集)的球鞋拍賣。100雙鞋子共拍得128.75萬美元,約合909萬人民幣,平均下來每雙都要9萬多。

9萬多一雙是讓跌破眼鏡的價格。但比這更誇張的是還有,目前記錄在案的全世界最貴的球鞋是Air Yeezy 2(Red October),以1700萬美元的價格在網上成交。

你究竟是炒鞋還是被鞋炒?

最近鞋圈的這種價格翻番漲已經不是新鮮事,原價買不到球鞋已經成為普遍現象,靠著賣鞋發家致富的例子也時不時刷新普通老百姓的三觀。

各種傳奇故事粉墨登場: “男孩一面牆,堪比一套房”“幣圈大佬賣幣炒鞋”“95後靠炒鞋在杭州買了房”……

炒鞋本來是小眾圈子裡玩兒的、滿足個人愛好的收藏品,如今竟然發展成全民炒。本來是小眾人士交易一點限量鞋款,賺點小差價,順帶發揮點兒社交貨幣的作用,交個朋友啥的。結果鞋子還出現了交易所和各種指數,開始像股票一樣玩資產證券化了。

你究竟是炒鞋還是被鞋炒?

這就讓人感到匪夷所思了。這鞋怎麼就炒起來了呢?

我們都知道“價值源於稀缺性”,就像黃金、鑽石為什麼貴。因為稀有,所以也保值。

鞋子之所以能炒起來,賣的也是個“稀缺”。放在鞋圈來炒的鞋子基本都是限量款(設計師款、聯名款、網紅款等),買的時候都要像車牌搖號那樣通過抽籤產生。球鞋愛好者一般通過線上登記搖號、實體店排隊抽籤或者加價找海外代購等方式買到心愛的鞋子。

你究竟是炒鞋還是被鞋炒?

“限量”不僅逐漸成為了衡量球鞋投資和收藏價值的重要指標,也造成了市場供需的嚴重不平衡。

稀缺的另一頭是需求。有的東西是稀缺,但沒有需求也炒不起來。炒鞋本來是喜歡球鞋文化的那一小撮人的行為,可隨著Sneaker文化的東風滿地吹,即使不熱愛也會因為“有面兒”等心理因素買一雙。球鞋市場需求端的旺盛,造就了“炒鞋”的基礎。

炒鞋的邏輯和所有炒貨的邏輯都是一樣的:需要判斷風向,瞭解供需,然後抓住時機低買高賣。

炒鞋賺的就是低買高賣的差價,現在和以前的區別就是這個價差拉大了,暴富故事頻傳了。在國外,知名球鞋“倒爺”Derrick在Yeezy 750 Boost發售時,兩天獲利約150萬人民幣;20幾歲的華裔少年Allen Kuo倒賣200多雙Yeezy 350 Boost “Moonrock” ,賺取幾十萬美金;在國內流傳著一個二十四五歲的男生現在專職炒鞋,一年入賬50萬,還有些莊家月流水能達到幾十萬。

你究竟是炒鞋還是被鞋炒?

知名球鞋“倒爺”Derrick

你究竟是炒鞋還是被鞋炒?

華裔少年Allen Kuo

這也就攪動了圈外人那顆發家致富的心,引得非球鞋愛好者蜂擁而至,使得球鞋買家和買家之間交易的二級市場呈現大熱局面。

炒鞋鏈條上都有什麼角色?

炒鞋火了,炒鞋鏈條上的角色也豐富起來,炒鞋投資者、交易平臺、鑑定師、灰產等等。

原來二級市場的販鞋者都是那些球鞋愛好者。但現在入局者還有很多鞋圈文化之外的人,趨利而來,既有大的莊家,也有小的散戶。炒鞋者囤貨是基本功課,目前已經形成了一個炒鞋操盤路徑圖。

“球鞋發售——海外掃貨(有的是大資金拼局掃貨,也會有小鞋販、零售商收貨)——球鞋APP中試探求購或者試探放貨——通過自己與自己成交,拉低成交價——大批量收購、囤貨——瘋狂抬價到足夠收益的價錢出貨。”

在投資者中,莊家比較有實力,有的還是資深的投資人,有市場操縱的話語權,往往散戶投資者或者買家是被收割的角色。據媒體採訪業內人士,“一款鞋如果判斷失誤,如莊家預估可以在二手市場漲到5000元,最後只漲到3000元,莊家會聯合起來,一起把二手交易平臺上的貨掃光,造成斷貨的假象,再以高價把手裡的貨清出去”。

巨大的交易需求也催生了第三方服務機構,如毒、NICE等球鞋交易平臺,鬥牛DoNew行情工具,國外轉賣平臺StockX等,興起時間在2015年前後。這些球鞋寄售平臺的出現大大壓縮了鞋販子的利潤空間。

這類app平臺進化成了類似券商交易所一樣的存在:電子化交易、分時圖、K線圖以及大盤指數樣樣俱全。他們的出現讓國內二級球鞋交易市場變成了真正炙手可熱的投資。平臺的贏利模式是通過球鞋轉賣和鑑定服務,收取賣家的手續費。

你究竟是炒鞋還是被鞋炒?

來源:鬥牛DoNew

你究竟是炒鞋還是被鞋炒?

來源:鬥牛DoNew

與此同時,高昂的溢價還催生了灰產。原本穿的鞋,如今竟然也有了販賣罪惡的空間。一方面,有人會利用炒鞋的高回報作為誘餌引人入坑。南京一名學生被騙38萬元來購買多款潮流品牌球鞋就是一個血淋淋的例子,錢給賣家了,但賣家遲遲不發貨。另一方面,假鞋氾濫。二級市場,鞋子被轉上二手、三手甚至四手,炒作催生的供應不求導致了假鞋製造產業的發達,以莆田系聞名。

如果有百分之五十的利潤,就會有人為此鋌而走險,假如有百分之三百的利潤,就有人敢踐踏道德和法律。

由此產生了一個新的職業角色——球鞋鑑定師。他們憑藉多年玩鞋經驗,有識別假鞋的火眼金睛,當買家找上門來鑑鞋,一個“假”字就決定了這雙鞋的命運,假鞋販子也因此對鑑定師懷恨在心。

你究竟是炒鞋還是被鞋炒?

來源:毒平臺

球鞋鑑定師一般都有相似的成長經歷:早期在各大論壇貼吧吸收球鞋知識,經驗積累多了,就有了判斷一雙鞋真偽的能力。口碑養成後,他們就轉移到球鞋交易、電商平臺,將鑑定作為副業賺取收入。

目前,正牌球鞋鑑定師全國不到一千人。鑑定師鑑鞋,一般會先看看鞋盒側標上的貨號代碼信息,再看外觀和內部走線,實物鑑定會聞鞋膠味道。但鑑定師由於影響到了龐大的製假產業利益鏈條,遭受人身威脅的情況也開始出現。

你究竟是炒鞋還是被鞋炒?

某球鞋鑑定師

無論炒什麼,都是投機行為

鞋子本身不是稀缺品,它是工業化製成品,是批量化流水線的產品。即使限量,也是人為製造的稀缺,是品牌方的一種營銷手段。“炒鞋”背後的高額利潤不是價值本身驅使,是一種瘋狂炒作的結果。

炒作的結果就是一批批莊家收割一茬茬韭菜,直到這個泡沫徹底破裂。莊家會在價格最高點時把囤的鞋子拋到市場,在高點買入的接盤俠就成了韭菜。

球鞋界90後KOL夏嘉歡最近公開表達了對“炒鞋”的看法。他認為,說炒鞋穩賺不賠的人都是外行,在2015年之前,10個人裡9個人賺錢,2017年之前也是一半。就在這兩年,炒鞋變成一個很有風險的行業,因為一雙鞋你很難買到原價,你以市場價去買,就只能是看它跌還是漲,就跟買股票一樣,真的有點賭博性質。現在炒鞋10個人有7個人賠錢,只有大商家可以賺錢,小商家就叫割韭菜。

你究竟是炒鞋還是被鞋炒?

這類泡沫故事古往今來一直都不缺,甚至有的交易平臺因為具有操縱性而走上了詐騙之路。

往遠了講,有歷史上著名的“鬱金香事件”。17世紀,鬱金香從土耳其被引入西歐,由於量少價高,備受達官貴人追捧。投機商看重其中的商機,開始囤積鬱金香球莖,並推動鬱金香價格上漲。當時,就連賣魚和賣菜的販夫走卒也加入到鬱金香買賣中。阿姆斯特丹交易所為了滿足鬱金香的狂熱交易,專門為此設立了買賣會場。價格最高時鬱金香球莖曾漲到1668盾,就在短短兩天後,這支鬱金香球莖的價格約等於0.15盾。很多人一夜間一貧如洗,甚至投江自殺。

你究竟是炒鞋還是被鞋炒?

鬱金香事件

近的看,前幾年炒郵幣卡,交易所價值遠高於現實成交價,最終泡沫破裂,交易所倒閉,接盤俠血本無歸。而且還衍生了犯罪,2014年到2016件期間,郵幣卡電子盤詐騙活動突然在全國湧現,在全國範圍內引誘投資者炒作郵幣卡,造成大量投資者血本無歸。

炒鞋走的也是這條路,這事要是認真也就輸了,畢竟利益滾滾的地方從來都江湖洶湧。

END

"

炒股票、炒房子、炒幣、炒生薑、炒大蒜、炒核桃……,“炒”好像是個萬能詞,搭配啥都能順下來。只是有些CP組實在是超出人們的想象力,而且還炒的煞有介事。

比如最近流行的“炒鞋”,恐怕很多人還不知道,原來自己穿的鞋子還可以“炒”,而且炒的有行情、有文化、有專業。買鞋還成了一門生意,竟然像買房、買車一樣要先獲取搶購資格。今年4月,深圳萬象天地AJ旗艦店開業第一天,就有幾百人冒雨排隊,搖號搶購限量款。

你究竟是炒鞋還是被鞋炒?

8月25日,“炒鞋”一度被刷上新浪微博實時熱搜榜的第7名位置。

“70後炒股,80後炒房,90後炒幣,00後炒鞋”也成了當下流行的經典語錄。“炒股不如炒幣,炒幣不如炒鞋”也被傳為部分人的暴富聖經。據央廣網報道,根據某平臺統計數據:8月19日,在成交量前100的球鞋中,26個熱門款的成交金額已達到4.5億元。

球鞋已經跳出小眾的收藏圈,成為了資本市場遊戲的囊中物。

炒出天價鞋的背後邏輯

8月17日,Air Jordan 1絲綢黑腳趾發售。每個發售城市的線下耐克專賣店都被擠爆,球鞋玩家正式開售前完成線上發售登記,經歷夜排後,又撐著傘忍受暴晒,等待抽號購鞋。

你究竟是炒鞋還是被鞋炒?

這個鞋發售價格1299元,現在到毒交易平臺查詢,最低價格5309,最高已炒到15999元。

你究竟是炒鞋還是被鞋炒?

來源:“毒”平臺

還有一款炒的更離譜。2017年9月1日出的AJ和OFF—WHITE的聯名款,官方售價1499元,今年白黑紅配色最高價飆到了將近8萬元,漲幅達5336%。

你究竟是炒鞋還是被鞋炒?

來源:“毒”平臺

今年7月,頂級拍賣行蘇富比聯合某球鞋平臺辦了場“Ultimate Sneaker Collection”(最稀有跑鞋大合集)的球鞋拍賣。100雙鞋子共拍得128.75萬美元,約合909萬人民幣,平均下來每雙都要9萬多。

9萬多一雙是讓跌破眼鏡的價格。但比這更誇張的是還有,目前記錄在案的全世界最貴的球鞋是Air Yeezy 2(Red October),以1700萬美元的價格在網上成交。

你究竟是炒鞋還是被鞋炒?

最近鞋圈的這種價格翻番漲已經不是新鮮事,原價買不到球鞋已經成為普遍現象,靠著賣鞋發家致富的例子也時不時刷新普通老百姓的三觀。

各種傳奇故事粉墨登場: “男孩一面牆,堪比一套房”“幣圈大佬賣幣炒鞋”“95後靠炒鞋在杭州買了房”……

炒鞋本來是小眾圈子裡玩兒的、滿足個人愛好的收藏品,如今竟然發展成全民炒。本來是小眾人士交易一點限量鞋款,賺點小差價,順帶發揮點兒社交貨幣的作用,交個朋友啥的。結果鞋子還出現了交易所和各種指數,開始像股票一樣玩資產證券化了。

你究竟是炒鞋還是被鞋炒?

這就讓人感到匪夷所思了。這鞋怎麼就炒起來了呢?

我們都知道“價值源於稀缺性”,就像黃金、鑽石為什麼貴。因為稀有,所以也保值。

鞋子之所以能炒起來,賣的也是個“稀缺”。放在鞋圈來炒的鞋子基本都是限量款(設計師款、聯名款、網紅款等),買的時候都要像車牌搖號那樣通過抽籤產生。球鞋愛好者一般通過線上登記搖號、實體店排隊抽籤或者加價找海外代購等方式買到心愛的鞋子。

你究竟是炒鞋還是被鞋炒?

“限量”不僅逐漸成為了衡量球鞋投資和收藏價值的重要指標,也造成了市場供需的嚴重不平衡。

稀缺的另一頭是需求。有的東西是稀缺,但沒有需求也炒不起來。炒鞋本來是喜歡球鞋文化的那一小撮人的行為,可隨著Sneaker文化的東風滿地吹,即使不熱愛也會因為“有面兒”等心理因素買一雙。球鞋市場需求端的旺盛,造就了“炒鞋”的基礎。

炒鞋的邏輯和所有炒貨的邏輯都是一樣的:需要判斷風向,瞭解供需,然後抓住時機低買高賣。

炒鞋賺的就是低買高賣的差價,現在和以前的區別就是這個價差拉大了,暴富故事頻傳了。在國外,知名球鞋“倒爺”Derrick在Yeezy 750 Boost發售時,兩天獲利約150萬人民幣;20幾歲的華裔少年Allen Kuo倒賣200多雙Yeezy 350 Boost “Moonrock” ,賺取幾十萬美金;在國內流傳著一個二十四五歲的男生現在專職炒鞋,一年入賬50萬,還有些莊家月流水能達到幾十萬。

你究竟是炒鞋還是被鞋炒?

知名球鞋“倒爺”Derrick

你究竟是炒鞋還是被鞋炒?

華裔少年Allen Kuo

這也就攪動了圈外人那顆發家致富的心,引得非球鞋愛好者蜂擁而至,使得球鞋買家和買家之間交易的二級市場呈現大熱局面。

炒鞋鏈條上都有什麼角色?

炒鞋火了,炒鞋鏈條上的角色也豐富起來,炒鞋投資者、交易平臺、鑑定師、灰產等等。

原來二級市場的販鞋者都是那些球鞋愛好者。但現在入局者還有很多鞋圈文化之外的人,趨利而來,既有大的莊家,也有小的散戶。炒鞋者囤貨是基本功課,目前已經形成了一個炒鞋操盤路徑圖。

“球鞋發售——海外掃貨(有的是大資金拼局掃貨,也會有小鞋販、零售商收貨)——球鞋APP中試探求購或者試探放貨——通過自己與自己成交,拉低成交價——大批量收購、囤貨——瘋狂抬價到足夠收益的價錢出貨。”

在投資者中,莊家比較有實力,有的還是資深的投資人,有市場操縱的話語權,往往散戶投資者或者買家是被收割的角色。據媒體採訪業內人士,“一款鞋如果判斷失誤,如莊家預估可以在二手市場漲到5000元,最後只漲到3000元,莊家會聯合起來,一起把二手交易平臺上的貨掃光,造成斷貨的假象,再以高價把手裡的貨清出去”。

巨大的交易需求也催生了第三方服務機構,如毒、NICE等球鞋交易平臺,鬥牛DoNew行情工具,國外轉賣平臺StockX等,興起時間在2015年前後。這些球鞋寄售平臺的出現大大壓縮了鞋販子的利潤空間。

這類app平臺進化成了類似券商交易所一樣的存在:電子化交易、分時圖、K線圖以及大盤指數樣樣俱全。他們的出現讓國內二級球鞋交易市場變成了真正炙手可熱的投資。平臺的贏利模式是通過球鞋轉賣和鑑定服務,收取賣家的手續費。

你究竟是炒鞋還是被鞋炒?

來源:鬥牛DoNew

你究竟是炒鞋還是被鞋炒?

來源:鬥牛DoNew

與此同時,高昂的溢價還催生了灰產。原本穿的鞋,如今竟然也有了販賣罪惡的空間。一方面,有人會利用炒鞋的高回報作為誘餌引人入坑。南京一名學生被騙38萬元來購買多款潮流品牌球鞋就是一個血淋淋的例子,錢給賣家了,但賣家遲遲不發貨。另一方面,假鞋氾濫。二級市場,鞋子被轉上二手、三手甚至四手,炒作催生的供應不求導致了假鞋製造產業的發達,以莆田系聞名。

如果有百分之五十的利潤,就會有人為此鋌而走險,假如有百分之三百的利潤,就有人敢踐踏道德和法律。

由此產生了一個新的職業角色——球鞋鑑定師。他們憑藉多年玩鞋經驗,有識別假鞋的火眼金睛,當買家找上門來鑑鞋,一個“假”字就決定了這雙鞋的命運,假鞋販子也因此對鑑定師懷恨在心。

你究竟是炒鞋還是被鞋炒?

來源:毒平臺

球鞋鑑定師一般都有相似的成長經歷:早期在各大論壇貼吧吸收球鞋知識,經驗積累多了,就有了判斷一雙鞋真偽的能力。口碑養成後,他們就轉移到球鞋交易、電商平臺,將鑑定作為副業賺取收入。

目前,正牌球鞋鑑定師全國不到一千人。鑑定師鑑鞋,一般會先看看鞋盒側標上的貨號代碼信息,再看外觀和內部走線,實物鑑定會聞鞋膠味道。但鑑定師由於影響到了龐大的製假產業利益鏈條,遭受人身威脅的情況也開始出現。

你究竟是炒鞋還是被鞋炒?

某球鞋鑑定師

無論炒什麼,都是投機行為

鞋子本身不是稀缺品,它是工業化製成品,是批量化流水線的產品。即使限量,也是人為製造的稀缺,是品牌方的一種營銷手段。“炒鞋”背後的高額利潤不是價值本身驅使,是一種瘋狂炒作的結果。

炒作的結果就是一批批莊家收割一茬茬韭菜,直到這個泡沫徹底破裂。莊家會在價格最高點時把囤的鞋子拋到市場,在高點買入的接盤俠就成了韭菜。

球鞋界90後KOL夏嘉歡最近公開表達了對“炒鞋”的看法。他認為,說炒鞋穩賺不賠的人都是外行,在2015年之前,10個人裡9個人賺錢,2017年之前也是一半。就在這兩年,炒鞋變成一個很有風險的行業,因為一雙鞋你很難買到原價,你以市場價去買,就只能是看它跌還是漲,就跟買股票一樣,真的有點賭博性質。現在炒鞋10個人有7個人賠錢,只有大商家可以賺錢,小商家就叫割韭菜。

你究竟是炒鞋還是被鞋炒?

這類泡沫故事古往今來一直都不缺,甚至有的交易平臺因為具有操縱性而走上了詐騙之路。

往遠了講,有歷史上著名的“鬱金香事件”。17世紀,鬱金香從土耳其被引入西歐,由於量少價高,備受達官貴人追捧。投機商看重其中的商機,開始囤積鬱金香球莖,並推動鬱金香價格上漲。當時,就連賣魚和賣菜的販夫走卒也加入到鬱金香買賣中。阿姆斯特丹交易所為了滿足鬱金香的狂熱交易,專門為此設立了買賣會場。價格最高時鬱金香球莖曾漲到1668盾,就在短短兩天後,這支鬱金香球莖的價格約等於0.15盾。很多人一夜間一貧如洗,甚至投江自殺。

你究竟是炒鞋還是被鞋炒?

鬱金香事件

近的看,前幾年炒郵幣卡,交易所價值遠高於現實成交價,最終泡沫破裂,交易所倒閉,接盤俠血本無歸。而且還衍生了犯罪,2014年到2016件期間,郵幣卡電子盤詐騙活動突然在全國湧現,在全國範圍內引誘投資者炒作郵幣卡,造成大量投資者血本無歸。

炒鞋走的也是這條路,這事要是認真也就輸了,畢竟利益滾滾的地方從來都江湖洶湧。

END

你究竟是炒鞋還是被鞋炒?

"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