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吉林地方文化|吉林民俗之一|靰鞡鞋的傳說

吉林市是一座擁有300多年曆史的古城,其原名“吉林烏拉”滿語意為沿江的城池。19世紀吉林是東北政治、經濟、文化的中心。早在3000多年前,這裡已是氏族部落的集居之地。明朝此地為“烏拉國”,明永樂十八年遼東都指揮使劉清奉命來松花江上造船,因此吉林市又有“船廠”之稱。公元1673年吉林建城,1674年康熙東巡時賦詩《松花江放船歌》,詩中有“連檣接艦屯江城”句,故吉林市素有“北國江城”之稱。吉林市還是京劇的第二故鄉,素有“書法城”之稱。1676年船廠改稱吉林烏拉。1948年3月9日吉林市解放,成立吉林市政府。1954年前是吉林省省會,是中國惟一一個市名與省名相同的城市。1994年被國務院命名為中國歷史文化名城。 特產:“東北三寶”——人蔘、貂皮、鹿茸 ,四大景觀:霧凇奇觀/滑雪天堂/白山鬆水/滿族風情 ,吉林還有它鮮為人知的吉林市傳說故事——

"
吉林地方文化|吉林民俗之一|靰鞡鞋的傳說

吉林市是一座擁有300多年曆史的古城,其原名“吉林烏拉”滿語意為沿江的城池。19世紀吉林是東北政治、經濟、文化的中心。早在3000多年前,這裡已是氏族部落的集居之地。明朝此地為“烏拉國”,明永樂十八年遼東都指揮使劉清奉命來松花江上造船,因此吉林市又有“船廠”之稱。公元1673年吉林建城,1674年康熙東巡時賦詩《松花江放船歌》,詩中有“連檣接艦屯江城”句,故吉林市素有“北國江城”之稱。吉林市還是京劇的第二故鄉,素有“書法城”之稱。1676年船廠改稱吉林烏拉。1948年3月9日吉林市解放,成立吉林市政府。1954年前是吉林省省會,是中國惟一一個市名與省名相同的城市。1994年被國務院命名為中國歷史文化名城。 特產:“東北三寶”——人蔘、貂皮、鹿茸 ,四大景觀:霧凇奇觀/滑雪天堂/白山鬆水/滿族風情 ,吉林還有它鮮為人知的吉林市傳說故事——

吉林地方文化|吉林民俗之一|靰鞡鞋的傳說

靰鞡也寫作“烏喇”“兀拉”等,是一種皮製的鞋。上世紀60年代以前,東北各少數民族的人,不分男女老少大多都曾穿過。靰鞡是我國北方少數民族長期生活在寒冷地帶的一大發明,早在遼金以前就有,到清朝基本定型並普遍穿用。最早見諸於文字記載的,是在清康熙年間的高土其。他在康熙十一年(1682)隨康熙東巡吉林後寫了一本書,叫《扈從東巡日錄》:“塞路多石破,復易淚洳,不可以履。縫革為履,名馬喇。烏喇堅,足不可裡。澤有草,柔細如絲,搞而捶之,實其中。草無名,因用以名。”兀鞋的得名有人認為是從女真語發音“古喇哈”(靴子)而來,也有人認為是從“遼東軍人著靴名護臘”而來,烏拉草在《柳邊紀略》中又名“護臘草”。

靰鞡是一種不認腳的船形鞋,圓頭,前鞋臉上有褶,褶上再釘一三角皮蓋臉,鞋幫兩側各有兩大兩小或兩大一小的鞋耳子,是用來穿靰鞡繩用的,鞋後跟有一提耳,鞋底後跟上釘有兩個圓鐵釘,用來防滑。

穿靰鞡的人多,制靰鞡業就興旺,舊時各市鎮多有皮鋪和靰鞡鋪,前店後坊,門前掛著一隻靰鞡做幌子。制靰鞡多用牛皮也有用豬皮的,而黑龍江的赫哲族則多用大馬哈魚皮製作,給小孩和婦女穿的還可以用鹿皮製。用皮製一是輕巧,二是防雨雪並抗風,三是防滑,四是取材方便。以用牛皮製的為例,先要將生牛皮製成熟皮,即用黃草或穀草將牛皮薰成黃褐色,重後的皮更堅韌,鞋遇溼後也不變形。

"
吉林地方文化|吉林民俗之一|靰鞡鞋的傳說

吉林市是一座擁有300多年曆史的古城,其原名“吉林烏拉”滿語意為沿江的城池。19世紀吉林是東北政治、經濟、文化的中心。早在3000多年前,這裡已是氏族部落的集居之地。明朝此地為“烏拉國”,明永樂十八年遼東都指揮使劉清奉命來松花江上造船,因此吉林市又有“船廠”之稱。公元1673年吉林建城,1674年康熙東巡時賦詩《松花江放船歌》,詩中有“連檣接艦屯江城”句,故吉林市素有“北國江城”之稱。吉林市還是京劇的第二故鄉,素有“書法城”之稱。1676年船廠改稱吉林烏拉。1948年3月9日吉林市解放,成立吉林市政府。1954年前是吉林省省會,是中國惟一一個市名與省名相同的城市。1994年被國務院命名為中國歷史文化名城。 特產:“東北三寶”——人蔘、貂皮、鹿茸 ,四大景觀:霧凇奇觀/滑雪天堂/白山鬆水/滿族風情 ,吉林還有它鮮為人知的吉林市傳說故事——

吉林地方文化|吉林民俗之一|靰鞡鞋的傳說

靰鞡也寫作“烏喇”“兀拉”等,是一種皮製的鞋。上世紀60年代以前,東北各少數民族的人,不分男女老少大多都曾穿過。靰鞡是我國北方少數民族長期生活在寒冷地帶的一大發明,早在遼金以前就有,到清朝基本定型並普遍穿用。最早見諸於文字記載的,是在清康熙年間的高土其。他在康熙十一年(1682)隨康熙東巡吉林後寫了一本書,叫《扈從東巡日錄》:“塞路多石破,復易淚洳,不可以履。縫革為履,名馬喇。烏喇堅,足不可裡。澤有草,柔細如絲,搞而捶之,實其中。草無名,因用以名。”兀鞋的得名有人認為是從女真語發音“古喇哈”(靴子)而來,也有人認為是從“遼東軍人著靴名護臘”而來,烏拉草在《柳邊紀略》中又名“護臘草”。

靰鞡是一種不認腳的船形鞋,圓頭,前鞋臉上有褶,褶上再釘一三角皮蓋臉,鞋幫兩側各有兩大兩小或兩大一小的鞋耳子,是用來穿靰鞡繩用的,鞋後跟有一提耳,鞋底後跟上釘有兩個圓鐵釘,用來防滑。

穿靰鞡的人多,制靰鞡業就興旺,舊時各市鎮多有皮鋪和靰鞡鋪,前店後坊,門前掛著一隻靰鞡做幌子。制靰鞡多用牛皮也有用豬皮的,而黑龍江的赫哲族則多用大馬哈魚皮製作,給小孩和婦女穿的還可以用鹿皮製。用皮製一是輕巧,二是防雨雪並抗風,三是防滑,四是取材方便。以用牛皮製的為例,先要將生牛皮製成熟皮,即用黃草或穀草將牛皮薰成黃褐色,重後的皮更堅韌,鞋遇溼後也不變形。

吉林地方文化|吉林民俗之一|靰鞡鞋的傳說

做靰鞡的皮匠叫紅皮匠,有專做靴鞋的木板凳,上面是凹型的,兩邊有豎木條,割一尺見方的一塊牛皮、剪出大樣後,按在板凳的凹槽裡,包上鞋楦頭,就可以縫鞋前臉的褶啦,再縫上蓋臉和穿上鞋耳子。鞋褶的多少和寬窄在南北地區不一樣,北方的褶少而寬,黑龍江一帶為17個褶,吉林烏拉街一帶早期的靰鞡是八個大褶,遼寧中南部多達十八個以上的褶兒。賣靰鞡論斤賣,以皮子分量為準,所以鞋底釘子要到修鞋鋪或鐵匠爐另買後再釘上。制魚皮靰鞡時先要用木鍘刀將魚皮鍘柔再縫。

靰鞡裡面要絮上靰鞡草,由於人人要穿靰鞡就離不開它,所以將其和人蔘、鹿茸、並稱為“東北三寶”。這是一種釐子里長的三稜草,由於收割季節不同又叫青根子草和紅根草,長的有二尺多,也有用山坡上羊胡墩子草代替的,秋天成熟後割回來掛在房簷下,用前需用木捶將其捶軟。絮草時只需三把即可。鞋前頭、鞋後跟和鞋腰的腳心處各絮一把,光腳裹上裹腳布,放進鞋窠裡,將草和裹腳布裹在腳課上,將靰鞡繩繫緊,再在小腿上打上綁腿布。在外走了一天,晚上回家或者住店時要將烏拉草掏出來,抖擻開,放在炕或火牆上晾上,所以冬天東北大車店裡,整晚上熱氣中都裹著一股濃濃的烏拉草味和臭腳汗味。

無論多冷的天,多深的雪,穿上靰鞡鞋就不怕凍壞腳,冬天長時期外出打獵、行軍打仗遠途行走運輸等,都需穿上它。努爾哈赤建立後全國,朝鮮使者艱見,看見努爾哈赤上朝時腳上就穿著靰鞡,如今瀋陽故宮博物館裡還存有一雙努爾哈赤穿過的大靰鞡,說明那個年代無論人貴賤,都穿靰鞡。

關於靰鞡及烏拉草,各民族有很多美麗的傳說故事,有說是北海王子神賜給金太祖阿骨打的,還有傳說烏拉草是人頭髮絲變的等等,老百姓對靰鞡更是喜愛,編了很多謎語,如:“什麼放下它不走,綁上繩子它就跑”、“皮包草, 草包肉,嘀啦嘟嚕都是扣”,“皮裡沒肉,肚裡有草”,“臉多皺紋,耳朵不少,放著不動,綁起就跑”等。就連乾隆皇帝都有詠烏拉草的《塔兒頭歌》。清朝時流放及在東北做官的文人也對靰鞡和烏拉草多有詩文記載,如清末詩人沈兆褆的《吉林紀事詩》中,“革履嫌堅撻草填,細如絲線軟如綿。性溫若使為衣絮,利用功居吉貝前。

"
吉林地方文化|吉林民俗之一|靰鞡鞋的傳說

吉林市是一座擁有300多年曆史的古城,其原名“吉林烏拉”滿語意為沿江的城池。19世紀吉林是東北政治、經濟、文化的中心。早在3000多年前,這裡已是氏族部落的集居之地。明朝此地為“烏拉國”,明永樂十八年遼東都指揮使劉清奉命來松花江上造船,因此吉林市又有“船廠”之稱。公元1673年吉林建城,1674年康熙東巡時賦詩《松花江放船歌》,詩中有“連檣接艦屯江城”句,故吉林市素有“北國江城”之稱。吉林市還是京劇的第二故鄉,素有“書法城”之稱。1676年船廠改稱吉林烏拉。1948年3月9日吉林市解放,成立吉林市政府。1954年前是吉林省省會,是中國惟一一個市名與省名相同的城市。1994年被國務院命名為中國歷史文化名城。 特產:“東北三寶”——人蔘、貂皮、鹿茸 ,四大景觀:霧凇奇觀/滑雪天堂/白山鬆水/滿族風情 ,吉林還有它鮮為人知的吉林市傳說故事——

吉林地方文化|吉林民俗之一|靰鞡鞋的傳說

靰鞡也寫作“烏喇”“兀拉”等,是一種皮製的鞋。上世紀60年代以前,東北各少數民族的人,不分男女老少大多都曾穿過。靰鞡是我國北方少數民族長期生活在寒冷地帶的一大發明,早在遼金以前就有,到清朝基本定型並普遍穿用。最早見諸於文字記載的,是在清康熙年間的高土其。他在康熙十一年(1682)隨康熙東巡吉林後寫了一本書,叫《扈從東巡日錄》:“塞路多石破,復易淚洳,不可以履。縫革為履,名馬喇。烏喇堅,足不可裡。澤有草,柔細如絲,搞而捶之,實其中。草無名,因用以名。”兀鞋的得名有人認為是從女真語發音“古喇哈”(靴子)而來,也有人認為是從“遼東軍人著靴名護臘”而來,烏拉草在《柳邊紀略》中又名“護臘草”。

靰鞡是一種不認腳的船形鞋,圓頭,前鞋臉上有褶,褶上再釘一三角皮蓋臉,鞋幫兩側各有兩大兩小或兩大一小的鞋耳子,是用來穿靰鞡繩用的,鞋後跟有一提耳,鞋底後跟上釘有兩個圓鐵釘,用來防滑。

穿靰鞡的人多,制靰鞡業就興旺,舊時各市鎮多有皮鋪和靰鞡鋪,前店後坊,門前掛著一隻靰鞡做幌子。制靰鞡多用牛皮也有用豬皮的,而黑龍江的赫哲族則多用大馬哈魚皮製作,給小孩和婦女穿的還可以用鹿皮製。用皮製一是輕巧,二是防雨雪並抗風,三是防滑,四是取材方便。以用牛皮製的為例,先要將生牛皮製成熟皮,即用黃草或穀草將牛皮薰成黃褐色,重後的皮更堅韌,鞋遇溼後也不變形。

吉林地方文化|吉林民俗之一|靰鞡鞋的傳說

做靰鞡的皮匠叫紅皮匠,有專做靴鞋的木板凳,上面是凹型的,兩邊有豎木條,割一尺見方的一塊牛皮、剪出大樣後,按在板凳的凹槽裡,包上鞋楦頭,就可以縫鞋前臉的褶啦,再縫上蓋臉和穿上鞋耳子。鞋褶的多少和寬窄在南北地區不一樣,北方的褶少而寬,黑龍江一帶為17個褶,吉林烏拉街一帶早期的靰鞡是八個大褶,遼寧中南部多達十八個以上的褶兒。賣靰鞡論斤賣,以皮子分量為準,所以鞋底釘子要到修鞋鋪或鐵匠爐另買後再釘上。制魚皮靰鞡時先要用木鍘刀將魚皮鍘柔再縫。

靰鞡裡面要絮上靰鞡草,由於人人要穿靰鞡就離不開它,所以將其和人蔘、鹿茸、並稱為“東北三寶”。這是一種釐子里長的三稜草,由於收割季節不同又叫青根子草和紅根草,長的有二尺多,也有用山坡上羊胡墩子草代替的,秋天成熟後割回來掛在房簷下,用前需用木捶將其捶軟。絮草時只需三把即可。鞋前頭、鞋後跟和鞋腰的腳心處各絮一把,光腳裹上裹腳布,放進鞋窠裡,將草和裹腳布裹在腳課上,將靰鞡繩繫緊,再在小腿上打上綁腿布。在外走了一天,晚上回家或者住店時要將烏拉草掏出來,抖擻開,放在炕或火牆上晾上,所以冬天東北大車店裡,整晚上熱氣中都裹著一股濃濃的烏拉草味和臭腳汗味。

無論多冷的天,多深的雪,穿上靰鞡鞋就不怕凍壞腳,冬天長時期外出打獵、行軍打仗遠途行走運輸等,都需穿上它。努爾哈赤建立後全國,朝鮮使者艱見,看見努爾哈赤上朝時腳上就穿著靰鞡,如今瀋陽故宮博物館裡還存有一雙努爾哈赤穿過的大靰鞡,說明那個年代無論人貴賤,都穿靰鞡。

關於靰鞡及烏拉草,各民族有很多美麗的傳說故事,有說是北海王子神賜給金太祖阿骨打的,還有傳說烏拉草是人頭髮絲變的等等,老百姓對靰鞡更是喜愛,編了很多謎語,如:“什麼放下它不走,綁上繩子它就跑”、“皮包草, 草包肉,嘀啦嘟嚕都是扣”,“皮裡沒肉,肚裡有草”,“臉多皺紋,耳朵不少,放著不動,綁起就跑”等。就連乾隆皇帝都有詠烏拉草的《塔兒頭歌》。清朝時流放及在東北做官的文人也對靰鞡和烏拉草多有詩文記載,如清末詩人沈兆褆的《吉林紀事詩》中,“革履嫌堅撻草填,細如絲線軟如綿。性溫若使為衣絮,利用功居吉貝前。

吉林地方文化|吉林民俗之一|靰鞡鞋的傳說

烏拉草

靰鞡在上世紀60年代就被淘汰了,可是這個詞仍然保留下來,如有一種棉膠鞋叫 “棉水靰鞡”,有句歇後語“過年穿靰鞡--窮攪(腳) ”等。

"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