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方位閱讀體驗、緊追閱讀潮流 我們如何愛上閱讀

小說 經濟 人民的名義 裝修 東方聖城網 2017-04-27
全方位閱讀體驗、緊追閱讀潮流 我們如何愛上閱讀全方位閱讀體驗、緊追閱讀潮流 我們如何愛上閱讀全方位閱讀體驗、緊追閱讀潮流 我們如何愛上閱讀

東方聖城網訊(記者 蘇茜茜 鮑童 攝影 董紹進)隨著網絡的衝擊,微信、微博碎片信息的普及,讓現代人越來越找不到充裕的時間去閱讀紙質書籍。面對這樣的境況,記者走訪了幾家我市的實體書店以及圖書館,看看他們又有怎樣的高招,從電子閱讀和網絡書店中搶回更多的讀者。

電子閱讀:優勢不少但也有侷限性

因為手機、平板電腦等移動數碼終端的普及率越來越高,電子閱讀走進了更多人的生活。不過,與紙質閱讀這種傳統閱讀方式相比,電子閱讀這種新興閱讀行為也引來了不少爭議,認可之聲一片,批評之聲也從未停止。

對於成天手機不離身的時尚青年小王來說,他是電子閱讀的忠實支持者,他一邊搖擺著手中的大屏幕手機,一邊告訴記者,“別看我這個手機只有三兩多重,可它的內存卻可以輕鬆裝下成千上萬甚至更多本的電子書,相當於隨身帶了一座圖書館,我願意看哪本就去看哪本。如果是換成紙質書呢?隨身帶上二三十本都能把自己累夠嗆。”便攜、檢索容易、閱讀方便、經濟成本低等特點,是電子閱讀頗受市民尤其是青年群體歡迎的重要原因,不過,儘管電子閱讀的普及率逐年攀升,可在一些紙質書忠實擁躉者的眼裡,電子閱讀也有其侷限性。“電子閱讀有其存在的合理性,我們不應該一味反對。不過,這種閱讀方式也有自己的侷限性,甚至還存在一些隱性的問題。”在某保險公司工作的陳棟看來,電子閱讀雖然有很強的優勢,但也普遍存在兩個問題:問題一,電子閱讀難以給讀者帶去相應的心靈啟迪和閱讀情趣;問題二,網絡上充斥著大量盜版甚至低俗的電子讀物,這類東西不應該出現。

網絡書店:便利有餘而體驗感不足

近年來,實體書店大面積關門謝客的新聞頻頻出現,其中,網絡書店是導致這一現象出現的重要原因。作為地面店,實體書店的客流下滑是世界性難題,如何吸引更多讀者走進書店並讓他們駐足更久,變得尤為重要。

記者在採訪中發現,如今網上購買書籍的年輕人不在少數,但是,也有不少人對網絡購書並不感冒。“之前從網上買了很多暢銷書,等到寄來了,自己卻看不下去了。”今年25歲的張昂是實體書店的忠實粉絲,畢業後儘管工作繁忙,可張昂一直堅持著讀書的習慣。“平時一有時間我就喜歡來書店逛逛。如今的實體書店,不論是讀書環境,還是圖書種類都很吸引人。”這幾年,張昂也嘗試過在網上買書,相較於從書店“淘”來的書,自己對網上買的很多熱銷書總提不起興趣。“有時翻開看了沒幾頁,就放棄了。”張昂說,真正的愛書人難以在網上淘到心儀的好書。網上買書,必須先知道名字,輸入搜索。然而讀書的樂趣之一就在於發現新的未知的好書和作者,這隻有實體書店能實現。一些愛書人會抱怨:網上翻個三五頁,都沒找到自己想買的書,反而在實體書店,書架上掃一眼,很多都想看。

24小時圖書館:城市裡的包容情懷

3月21日下午,濟寧市第一所24小時學校社區圖書館,宣佈對全社會開放。一盞盞夜讀燈的亮起,不僅是為了給夜讀人提供一個全天徜徉書海的場所,更多的則是為全社會樹立了一個閱讀標杆。

小滿是一位普通的上班族,一次偶然的機會跟著朋友來到了這家24小時的書店。之後,他有時間就會來到這裡看看書,特別是晚上的時候,“白天忙於工作沒時間,晚上在這裡又能休息又能看書,挺好的。”小滿告訴記者。

據圖書館工作人員介紹,自24小時學校社區圖書館對外開放以來,每天都會有很多到這裡看書學習的人們,有在附近打工的農民工和白領,也有拎著茶壺白髮蒼蒼的老人,甚至下夜班的環衛工人也會來這裡歇腳……在之前的採訪中,記者採訪到了正在備考公務員的小徐,他告訴記者,白天他更喜歡在市區內的圖書館學習,因為那裡學習的人數相對多一些,學習氛圍很濃。到了晚上就會來到這家24小時圖書館,才來了一個多星期,但是對深夜書店頗有感觸,“深夜在這裡看書,讓人有一種歸屬感,能拋開雜念好好體會讀書和學習的快樂。”

工作人員小劉告訴記者,來這裡看書的大多還是以年輕人為主,有的人甚至早上就來看書,一直到晚上。“白天的時候會以年輕人居多,到了晚上,能堅持到三四點鐘的一般就是年紀在四五十歲的讀者了。如果這種閱讀的風氣,能從這家圖書館擴散開,這也是我們最開始設立24小時圖書館的初衷。”

雖然從商業的角度上考慮,24小時圖書館可能並不“划算”。但是24小時書店,其實就是讓讀者安心,有一個可以讀書的地方隨時等候著他們。一張書桌一盞燈,想待多久待多久。不管衣著光鮮還是衣衫襤褸,這盞夜讀燈對所有人都發光。

實體書店:以全方位閱讀體驗謀求重生

記者調查發現,城區不少新開張的書店,其經營內容已經超出了傳統的圖書銷售範疇。如今,越來越多的書店不僅有大量的圖書出售,書店還不間斷地向顧客提供集閱讀、電影、音樂、美食、藝術、展覽於一體的文化大餐。這些“全方位”的閱讀體驗,也讓更多的讀者更有興趣走進書店。

在吳泰閘路與供銷路路口東北角,有一間名為“聖書堂”的書店,書店裝修溫馨、陳設簡單卻不單一,木質書架之間,讀者或站或坐,翻看著感興趣的書,看上去安適自在。靜坐窗邊沙發上的讀書人,翻開手中的紙張,閱讀的同時一陣陣墨香飄來。這家極具“文藝範”的聖書堂書店,如今是我市實體書店的一個縮影。工作人員告訴記者,聖書堂除了為顧客提供免費閱讀,平時還承載創新創業平臺、文化交流平臺、互動教育平臺等功能,書店定期舉辦名家分享會、書友讀書會、音樂分享會、影評會等活動。

採訪中記者還發現,如今,越來越多的書店不僅有大量的經典圖書出售,書店還會根據時下的流行符號調整經營策略,及時地向顧客提供“熱門”書籍。最近電視劇《人民的名義》播出後,便受到社會各界的廣泛關注和熱議,更是引起了不少濟寧人的共鳴,更帶火了書市。記者走訪我市幾家書店發現,《人民的名義》原著同名小說都被放在書店的書籍熱銷區。據亞龍書城負責人介紹,近期在書店閱讀、購買書籍的市民明顯增多,《人民的名義》 一書數次脫銷,引起一股不小的閱讀熱潮。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