還在琢磨好產品?鼎泰豐告訴你應該這樣攻佔人心!

“18個摺,重21克,

2800萬顆小籠包,

98家店面,

臺灣標誌性產品之一,

全球連鎖店第二名,

連續5年獲得米其林一星,

曾創翻檯19次的餐飲界翻檯記錄。

圍繞三條價值鏈張林先老師為大家拆解,

鼎泰豐如何做到今天的成就?”

還在琢磨好產品?鼎泰豐告訴你應該這樣攻佔人心!

解析價值鏈系列四

鼎泰豐的三條價值鏈(1)

產品生命週期管理鏈

文 | 張林先 · ·包子堂

小吃店提供給消費者的食品重要,服務員如何提供食品也重要。

小吃一般都沒有什麼高深的技術,也不需要的技藝高超的大廚,消費者認為到哪都能吃到這些小吃,就會對服務員如何提供小吃,對服務員的服務過程更加看重。

在國內,餐飲業被稱為“勤行”。服務員必須通過自己的辛勤勞作,才能得到食客(消費者)的認可。這是地地道道的服務型產業。

鼎泰豐必然要把“對人的思考”放進去,在“產品生命週期管理鏈”中,就要把“對服務員的思考”放進去。

01

以人為本才能做到極致

鼎泰豐從第一代老闆楊秉彝就注重“人”,他經常說的是:“做人要實實在在,人要懂得飲水思源。”這一直延續到第二代老闆楊紀華,關注人重於關注業績。在鼎泰豐沒有業績指標的要求,只有客戶滿意度的要求。

還在琢磨好產品?鼎泰豐告訴你應該這樣攻佔人心!

楊紀華也看業績報表,但視角是不同的,看業績報表不是為了督促業績,而是看到哪個店面的人均收益較高,就會找店長聊聊,關心服務員能不能吃得消,會不會影響服務質量。

外界認為鼎泰豐的核心競爭力在於高水平的服務,也知道高水平的服務來自於老闆對服務員的思考,來自於老闆對服務員的關心和照顧。

02

從薪水就能看到企業的發展?

薪水,是大家最敏感的話題,也是企業是否考慮服務員利益的最顯著體現。

還在琢磨好產品?鼎泰豐告訴你應該這樣攻佔人心!

餐飲店成本分配的常見比例為:店面租金佔營業額10%、員工薪水佔20%、食材成本佔30%,剩下的是毛利在40%左右。

而鼎泰豐的人工薪水佔到46%以上,這也是餐飲行業平均水平的2.5倍。其中,服務員的薪水是業界最高。其臺灣店面的大堂服務員在2013年的起薪為38000臺幣,相當於五星級飯店中級主管的薪水,這還不包括績效獎金和分紅。

從其服務員的高工資來看,鼎泰豐實際已經把公司的收益分享給員工。雖然員工沒有鼎泰豐的股權,沒有店面的股權,但是從每月的薪水中,已經獲得超出同行業市場水平的收益。

03

老闆讓利,員工賣命

鼎泰豐的食材成本比平均水平高,估計在35%以上,其租金水平會稍低,如果按10%計算,其毛利則為5%。相比較行業的40%毛利,顯然低了很多。這表明老闆向員工讓利了!

由此,員工會感受到:在鼎泰豐,員工的勞動受到了尊重。

一個小吃店老闆,如果沒有這種“與員工共享(利益)”的行為,鼎泰豐不會做到全球知名。這或許就是《鼎泰豐,你學不會》這本書的書名所點出的核心內容。老闆在利益上的自我超越,真不是學來的,而是來自自己的境界和哲學素養。

04

小籠包的創意狂想

鼎泰豐的小吃本來就是那幾樣:小籠包、鮮肉大包、牛肉麵、蛋炒飯、菜肉蒸餃。新品的創意和研發,大多在老闆楊紀華和總店廚師。

有一次,楊紀華到Tutto Bello用餐,看到這家店賣的松露薯條很受歡迎。於是,決定推出黑松露小籠包。回來就和廚師一起研討餡的選料和用料,光是為了找到松露和肉餡的完美口感的比例,就頗費周折。

黑松露的選料也是反覆比較,最後決定採用意大利的進口高檔黑松露。最後,楊紀華提出一個難以復加的要求,讓廚師刨出一片完整的黑松露包進餡裡。

05

追求極致,獨家打造

自從開分店以後,鼎泰豐就需要針對各國消費者的不同喜好開發新品。

一般都是由各分店提出新品的創意。比如,鼎泰豐的小籠包都是原本都是豬肉餡的,印度尼西亞則以回教為主,為了打進印尼市場,需要把小籠包的豬肉餡改為雞肉餡。

鼎泰豐從用料開始,找到合適的雞肉,然後再不斷試吃改進,使口味符合印尼人的偏好習慣。為了增加小籠包入口的甜味和溼潤度,鼎泰豐在餡里加入了洋蔥做調味品。

還在琢磨好產品?鼎泰豐告訴你應該這樣攻佔人心!

當然,也會有些在員工餐中的頗受歡迎的菜品,經過試吃改良後,作為新品量產供應給各個門店。為了滿足國外分店的消費者的要求,還會加工臺灣當地的特色點心,作為新品銷向市場。

06

試吃的崛起之路

在總部中央廚房的牆上寫有“品質是生命,品牌是責任”的標語。

鼎泰豐的新品雖然也在不斷的推陳出新,但每個新品都經過很長的測試時間,才能推向市場。測試的方式很簡單,但也很有效,就是“試吃”。廚師試吃、員工試吃、老闆試吃,還要找到鼎泰豐的老顧客試吃。一般情況,新品的推出要半年以上,還是非常慎重的。

鼎泰豐的當家小菜:黃瓜、烤麩、醬燜苦瓜、乾煸四季豆、紹興醉雞等,都是先請老顧客試吃,得到普遍認可後才列入菜單。

鼎泰豐的極品豬手,先是總部和店面的員工試吃,從外觀、顏色、大小、味道、鹹淡這幾個方面提建議。廚房按大家的意見調整之後再試吃,透過反覆的試吃和調整,確認了滷豬手的規格。

不算其它的時間,光是員工試吃就有半年時間,有段時間每星期的員工餐就是滷豬手。為了保證口感和品質,最後決定只取豬腿前端那塊肉,剁成三份,也就是說,一隻豬最多隻能做成12塊豬手。然後,在製作滷豬手的標準作業流程中每個環節都有解決方案,包括製作方法、醬汁調配比例、滷製時間和溫度等,這之後才可能量產。

還在琢磨好產品?鼎泰豐告訴你應該這樣攻佔人心!

連招牌小籠包的18個摺,也是不斷測試、試吃的結果。曾經測試過15個摺、16個摺、以至於20個摺的小籠包的口感。後來發現,摺數多了,捏摺的部分麵皮太厚,口感不好;摺數少了,感覺到做工不夠細膩,賣相不佳。由此,定為18個摺。

07

從細節做到極致

楊紀華對鼎泰豐的痴迷,還體現在對就餐環境的細節要求上。在新開店面的佈局上,也是很費心思。

在2012年,鼎泰豐準備在高雄開家分店。裝修動工前,讓工程部先找到一個200多平的空地,把設計圖按100%比例展示在地上,所有人員,包括廚房的廚師和大堂的服務員,一起按操作流程走一遍,觀察動線,會不會影響到人流、物流和氣流。

還在琢磨好產品?鼎泰豐告訴你應該這樣攻佔人心!

正是有了這些:對服務員的思考、新品創意、新品的反覆試吃、就餐環境的改進,使得鼎泰豐能走到了同行業的前列,也走到了消費者需求的前列。引領著行業的進步。

2013年,澳大利亞《好食物指南(The GoodGuide)》主編米洛斯基,在臺灣美食國際高峰論壇上,發佈了未來餐廳發展趨勢的報告。讓消費者和廚師們近距離接觸的開放廚房(Open),互動體驗式(Experience)的用餐環境,少量多樣(small plate)以及便於分享(small sharing)。

在這位專家講到的時候,鼎泰豐已經做到了。

還在琢磨好產品?鼎泰豐告訴你應該這樣攻佔人心!

“看完了鼎泰豐的產業價值鏈,相信你已經找到答案。

那麼,鼎泰豐如何將18個摺的包子推向世界?”

解析價值鏈(4)之《鼎泰豐的三條價值鏈》正在連載,敬請期待!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