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俄“隱身巡航導彈”已經實戰化,中國第一種隱身導彈是它嗎?

武器 殲-20 空軍 戰鬥機 F-35 每點新防務 2018-12-02

中國空軍的“打擊長臂”:轟-6K+K/AKD-20巡航導彈

每點新防務·中國防務 11月30日:在今年5月,法國一位軍事專家發文稱,中國目前正在研製一款新型“隱身巡航導彈”,但具體細節還一無所知,但可以確認必定採用了許多目前中國已經應用到殲-20隱身戰機上的隱身材料、吸波塗料,使其具備相當高程度的隱身性能。當然,這個消息目前中國官方沒有做出迴應,但從中國軍工近十多年開始進入“爆發期”,其他多種武器裝備都湧現了堪比世界一流的新型號,而對中國海陸空三軍都有巨大吸引力的“隱身巡航導彈”雖然沒有任何公開消息,但是這種美、俄都已經開發成功並投入實戰的“大殺器”,中國軍工沒理由讓其“缺席”!

美、俄“隱身巡航導彈”已經實戰化,中國第一種隱身導彈是它嗎?

目前,中國巡航導彈射程最遠的就是“長劍-10”,這是一款亞音速遠程對地巡航導彈,是在第一次海灣戰爭結束不久後啟動研製的,到了2009年才首次公開露面。“長劍-10”在裝備部隊後第一種型號就是陸基型,隨後研製了空射的“K/AKD-20”型,主要用於轟-6K裝備,而接著就是海軍裝備的艦載型和正在研製中的潛射型。長劍-10巡航導彈之所以被陸、海、空、火箭軍都認可、裝備,就在於其超遠的射程和精確打擊能力,還有其核/常兼備的彈頭可供選擇。這也使中國空軍成為繼火箭軍和彈道導彈核潛艇之外,另一種具備可靠核反擊能力的軍種。而在搭配轟-6K最大9000公里、作戰半徑超過3500公里後,空射型的K/AKD-20又可將這個攻擊距離再延長1500公里——2000公里,賦予中國空軍可以將“打擊長臂”揮舞到關島的能力。

美、俄“隱身巡航導彈”已經實戰化,中國第一種隱身導彈是它嗎?

雖然長劍-10及其衍生型號目前來看還是可以滿足我國軍隊需求的,但是在美、俄都陸續裝備並以實戰檢驗了其最新的“隱身巡航導彈”後,我國的長劍-10系列將面臨著才剛剛服役數年就落後的局面。可以想見我國空軍如果真的要用轟-6K掛載4枚K/AKD-20巡航導彈去掃蕩關島的話,恐怕剛起飛就已經被察覺了,而對於亞音速飛行的K/AKD-20來說,1500公里——2000公里需要飛行較長時間,而對於不隱身的彈體來說,很難想象在如此長時間的飛行途中,不會遭到美軍的一次或數次不同防禦系統的攔截。所以,轟-6K+K/AKD-20的“超遠”打擊範圍,其實用性還在於當關島已經在殲-20或轟-20對其防禦能力進行了“清場掃蕩”之後。當然,這個是我國軍工科研人員和軍隊都不願看到的局面,於是開發一種新型、具備隱身能力、超過長劍-10射程的精確制導巡航導彈,就成為了一種必然。

中國新型“隱身巡航導彈”會有什麼“黑科技”?

其實,關於中國新型“隱身巡航導彈”的研製,雖然沒有公開任何具體消息,但是從一些側面報道中,還是能看出一些端倪的。比如航天科工三院曾報道其吸波材料工程師宮元勳的突出貢獻。稱讚其負責的某型號,是該院首次大面積採用結構隱身一體化設計,並且隱身指標要求高、吸波結構設計難度大。從這則報道中可以得知,我國正在研製的這種”導彈“,不僅應用了減弱雷達波反射的吸波材料,而且還要在外形上使其符合氣動飛行中的各種需求和降低雷達反射截面積。

美、俄“隱身巡航導彈”已經實戰化,中國第一種隱身導彈是它嗎?

而現在世界上同樣有著這種需求、並已經成功進行了實戰檢驗的,就只有美國的AGM-158和俄羅斯Kh-101型空射隱身巡航導彈了。雖然美、俄兩國設計的導彈外形細節有所不同,但是其大方向都是一致的:採用了不同以往導彈圓形截面的設計,首先採用了有利於偏轉雷達波或者減少雷達波反射的方形或梯形等非常規外形。然後再應用雷達吸波材料儘量吸收,力求做到不反射或儘可能少反射雷達波,使敵方即便在巡航導彈進入目視範圍內,雷達等防空探測設備依舊“靜悄悄”的,達到突襲的目的。

美、俄“隱身巡航導彈”已經實戰化,中國第一種隱身導彈是它嗎?

從美國的AGM-158和俄羅斯Kh-101來看,我國研製中的隱身巡航導彈外形也應該與之大差不差,因為這是在按照既定性能參數要求、並應用相似技術手段所達到的結果。就像中國殲-20和殲-31一直被外媒“抹黑”成所謂“竊取美國技術”後的仿製品,依據就是二者分別於美國F-22和F-35外形相似。其實,這只不過是在遵循相似的第五代隱身戰機的隱身和氣動要求的設計結果而已,根本扯不到“竊取機密”和“抄襲”上。

“隱身巡航導彈”的設計難在哪兒?

當然,這種隱身巡航導彈的設計其實難度也是極大的,因為可能需要在氣動外形和隱身能力上進行兼顧。而航天科工三院的宮元勳負責的項目中,也恰巧碰到了“無法在滿足厚度和重量的前提下同時實現寬頻隱身的難題”。但幸運的是,最終宮元勳團隊終於在改進材料成型工藝、優化吸波配方後,將之應用於各種隱身部件,並最終獲得設計認可。而航天科工三院還有一位“大神”,並且其帶領團隊研製出了性能優異的“鷹擊-18”導彈,這就是我國獲得2017年國家科技進步獎的“一代宗師”朱坤。

美、俄“隱身巡航導彈”已經實戰化,中國第一種隱身導彈是它嗎?

鷹擊-18是一款亞、超結合的反艦巡航導彈,巡航高度最低可以達到5米的掠海高度,射程則遠至1200公里。可以說作為一款反艦導彈,這種能力簡直堪稱任何水面艦艇的“噩夢”!而有傳言說中國的新型隱身巡航導彈就是鷹擊-18的改進隱身版,如果研製成功,就將使中國各軍種獲得一種具備“超遠射程、隱身、超音速、超低空巡航”的新型導彈,而按照這個性能來對比,已經遠超美國的AGM-158和俄羅斯Kh-101太多,也就從事實上具備了可以無視當今世界任何艦載、陸基防空反導系統攔截的能力!

美、俄“隱身巡航導彈”已經實戰化,中國第一種隱身導彈是它嗎?

這一天或許已經不太遠了,因為在2015年12月15日三院微信公號就發佈了當年秋天已經在戈壁沙漠進行了“某型號”導彈,並且還測試了該型導彈的“隱身性能”。這則消息雖然還不能確認就是未來的隱身巡航導彈,但是這一天在中國軍工科研人員的努力下,必將款步而來!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