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海玲:創意寫作——完整性中文教育的現代構建'

""劉海玲:創意寫作——完整性中文教育的現代構建

///////

編者按

我們接近文學、寫作,無論是為了成為作家,還是為了更好的表達自己內心的感覺,我們都應該保持對文字忠誠的態度,去學習並且創造。

"劉海玲:創意寫作——完整性中文教育的現代構建

///////

編者按

我們接近文學、寫作,無論是為了成為作家,還是為了更好的表達自己內心的感覺,我們都應該保持對文字忠誠的態度,去學習並且創造。

劉海玲:創意寫作——完整性中文教育的現代構建

劉海玲,廣東外語外貿大學創意寫作中心主任,碩士生導師,編劇,影視策劃人。廣東省電影製片審查委員會委員,廣東省引進網絡影視劇審查委員會委員,廣東省電影家協會常務理事。大型原創話劇《宗岱的世界》總編劇、總製作。曾任多部影視劇及廣告等作品的藝術顧問。力推當下中文專業的高等教育改革,廣東外語外貿大學是內地第一個招收創意寫作本科專業方向的高校。

劉海玲:創意寫作——完整性中文教育的現代構建

2019第六屆創意寫作國際論

/

廣東外語外貿大學作為國內創意寫作本科教育的第一個建構者和實踐者,一直都在思考創意寫作在中文教育中到底是怎樣的位置,學科屬性該如何界定?

從諸子百家開始就有了私塾教育和文學家教育,那時培養出來的人才稱作文人,文人一定要寫作,著書立說來闡述人生主張、政治主張、社會主張,表現文學才華。學而憂則思,文人是重要的行政參與者,甚至是行政參與者的唯一來源。

到了民國時期,中文學科的人才培養的方向開始變多,除了作家還有專家學術權威。到改革開放之初,中文學科培養的是精英人才,那個時代進入中文學科的是天之嬌子,在社會上顯得驕傲自信。可是進入21世紀,中文學科培養的是綜合素質應用型人才。在這樣的梳理中,我們不免感到失落,很大的失落。

到21世紀,很多中文學科的領軍人物做過對中文困境的研究以及出路方向的探索。

復旦大學陳思和教授,認為中文學科首先應該主動承擔起人文審美教育的功能,培養健全而富洞察力的人性,為中文系學生進入社會培養競爭力,其次中文教育還承擔普及教育和精英教育的功能,提出專業教育要培養人文教育者和專業學術人才。

接下來,北京大學的王一川教授認為90年代以後文學逐步失去先鋒屬性,開始迴歸常態文學,中文學科迴歸到語言藝術上。

北京大學的溫儒敏教授認為,中文系的魅力在於力圖讓學生尋找適合自己的人生之路,打下厚實的基礎,使整體素質包括人格修養有健全的發展。

前面是關於一流大學在中文學科發展中的一些描述,可是,雙一流的大學中文系在全國就那麼幾十家,全國還有600多所擁有中文相關專業的普通高校,他們出路何在?

溫儒敏教授認為,如果學生帶著“作家夢”進入中文系是不對的,但社會確實需要大量的筆桿子,即使不能當作家,起碼也可以成為文學、影視、新聞出版、教育、管理等行業的工作者,凡是需要筆桿子的行業都歡迎中文系的學生。

可是,看一下漢語言課程設置,寫作課只佔2學分,在本科四年讀幾百學分的情況下2分的地位何在?筆桿子是很有寫作能力的人,這樣的中文系能培養出有寫作能力的人嗎?

現在,回到漢語言文學的邏輯起點。

文學不是單個作品而是一個完整的活動。文學是世界、作者、作品、讀者相互滲透、相互依存和相互作用的關係。

世界是自然世界、人類生活、主觀世界;作者是藝術生產者,是文學活動的主體;作品是創作成果,閱讀對象;讀者是進行文學消費、批評和接受的。

在這個體系中不難發現——相對於完整的文學活動,我們的學科提供的學科教育是缺失的。我們只讓學生站在讀者的角度,最多是一個高級讀者、批評者,而我們沒有引導學生到達文學的內部。

我們聽說過這樣的觀點:文學是不能教的,作家是不能培養的。

其實從小學、幼兒園開始,老師就在教學生講故事,表達經歷見聞,這不就是在做文學的基礎培養嗎?大學的中文系更是如此。

我們看文學的創造過程,它分為三個階段:

發生階段、構思階段、物化階段。發生階段有材料儲備、藝術發現、創作動機;構思階段有回憶與沉思、想象與聯想、靈感與直覺、理智與情感、意識與無意識;物化階段從形之於心向行之於手轉變。

哪一個環節是不能教的,哪一個環節是不能通過學習獲得提高的?

比如說靈感。文學是要有天賦的,我們大多數人也認可,但是我們對具備文學天賦的人,沒有格外的系統訓練,他們甚至會被高校拒之門外,藝術學科可以降低錄取分數,那麼文學呢?

其次是直覺。無意識也可以通過後天的引導激發出意識。所以創意寫作非常注重潛能激發。

基於前面的文學之路,我覺得文學培養像金字塔一樣有多層次構成:

1.社會生活、人生經歷、基本素質、學習能力,高考就是測量線。

2.要進行廣義人文學科教育,文史哲是分不開的,即使中文學科也一定要以歷史、哲學甚至自然科學作為學科基礎。

3.漢語言文學的主幹課程,這是傳統課程,但應該調整,增加大量與創意寫作相關的課程。

4.文學知識、文學理論、文學批評、文學創作,文學創作應該成為其中一個重要的體系。最後是培養學生的批判性研究能力和創造性寫作能力。

然後,在這個基礎上構建文學自信,文學如何自信?

一是完整性,文學活動是整體的。二是文學能力的整體性;三是文學人的整體性,不僅有理性思維,還要有感性思維;不僅有想象能力還要有表達的能力;最後是作為文化建設的整體性,把原創性人才和一般人才結合起來,既培養文學批評能力也培養創造性寫作能力,使受教育者理性思辨與感性體驗並重,變客體旁觀為主體創造,通過文學體會並實現自身價值。這四個要素,缺一不可。因此,當代文學建設既要面向過去也面向未來,承擔起傳承的雙重使命。

回到溫儒敏教授的判斷,中文系魅力何在?不但魅力還在而且更加有魅力,我們在中文學科幫助學生尋找適合自己的人生之路,給學生一個多樣性的選擇,而不僅僅是逼著他們進行文學評價和文學研究。

無論是成為作家也好,還是成為文化產業的核心原創性人才也好,大學的漢語言文學專業不能剝奪學生天然應該具備的專業能力。所以最後一句話,中文學科要成為學術創新、教育創新、文化創新的重要基地。

人創造文學,文學也在重塑人。

"劉海玲:創意寫作——完整性中文教育的現代構建

///////

編者按

我們接近文學、寫作,無論是為了成為作家,還是為了更好的表達自己內心的感覺,我們都應該保持對文字忠誠的態度,去學習並且創造。

劉海玲:創意寫作——完整性中文教育的現代構建

劉海玲,廣東外語外貿大學創意寫作中心主任,碩士生導師,編劇,影視策劃人。廣東省電影製片審查委員會委員,廣東省引進網絡影視劇審查委員會委員,廣東省電影家協會常務理事。大型原創話劇《宗岱的世界》總編劇、總製作。曾任多部影視劇及廣告等作品的藝術顧問。力推當下中文專業的高等教育改革,廣東外語外貿大學是內地第一個招收創意寫作本科專業方向的高校。

劉海玲:創意寫作——完整性中文教育的現代構建

2019第六屆創意寫作國際論

/

廣東外語外貿大學作為國內創意寫作本科教育的第一個建構者和實踐者,一直都在思考創意寫作在中文教育中到底是怎樣的位置,學科屬性該如何界定?

從諸子百家開始就有了私塾教育和文學家教育,那時培養出來的人才稱作文人,文人一定要寫作,著書立說來闡述人生主張、政治主張、社會主張,表現文學才華。學而憂則思,文人是重要的行政參與者,甚至是行政參與者的唯一來源。

到了民國時期,中文學科的人才培養的方向開始變多,除了作家還有專家學術權威。到改革開放之初,中文學科培養的是精英人才,那個時代進入中文學科的是天之嬌子,在社會上顯得驕傲自信。可是進入21世紀,中文學科培養的是綜合素質應用型人才。在這樣的梳理中,我們不免感到失落,很大的失落。

到21世紀,很多中文學科的領軍人物做過對中文困境的研究以及出路方向的探索。

復旦大學陳思和教授,認為中文學科首先應該主動承擔起人文審美教育的功能,培養健全而富洞察力的人性,為中文系學生進入社會培養競爭力,其次中文教育還承擔普及教育和精英教育的功能,提出專業教育要培養人文教育者和專業學術人才。

接下來,北京大學的王一川教授認為90年代以後文學逐步失去先鋒屬性,開始迴歸常態文學,中文學科迴歸到語言藝術上。

北京大學的溫儒敏教授認為,中文系的魅力在於力圖讓學生尋找適合自己的人生之路,打下厚實的基礎,使整體素質包括人格修養有健全的發展。

前面是關於一流大學在中文學科發展中的一些描述,可是,雙一流的大學中文系在全國就那麼幾十家,全國還有600多所擁有中文相關專業的普通高校,他們出路何在?

溫儒敏教授認為,如果學生帶著“作家夢”進入中文系是不對的,但社會確實需要大量的筆桿子,即使不能當作家,起碼也可以成為文學、影視、新聞出版、教育、管理等行業的工作者,凡是需要筆桿子的行業都歡迎中文系的學生。

可是,看一下漢語言課程設置,寫作課只佔2學分,在本科四年讀幾百學分的情況下2分的地位何在?筆桿子是很有寫作能力的人,這樣的中文系能培養出有寫作能力的人嗎?

現在,回到漢語言文學的邏輯起點。

文學不是單個作品而是一個完整的活動。文學是世界、作者、作品、讀者相互滲透、相互依存和相互作用的關係。

世界是自然世界、人類生活、主觀世界;作者是藝術生產者,是文學活動的主體;作品是創作成果,閱讀對象;讀者是進行文學消費、批評和接受的。

在這個體系中不難發現——相對於完整的文學活動,我們的學科提供的學科教育是缺失的。我們只讓學生站在讀者的角度,最多是一個高級讀者、批評者,而我們沒有引導學生到達文學的內部。

我們聽說過這樣的觀點:文學是不能教的,作家是不能培養的。

其實從小學、幼兒園開始,老師就在教學生講故事,表達經歷見聞,這不就是在做文學的基礎培養嗎?大學的中文系更是如此。

我們看文學的創造過程,它分為三個階段:

發生階段、構思階段、物化階段。發生階段有材料儲備、藝術發現、創作動機;構思階段有回憶與沉思、想象與聯想、靈感與直覺、理智與情感、意識與無意識;物化階段從形之於心向行之於手轉變。

哪一個環節是不能教的,哪一個環節是不能通過學習獲得提高的?

比如說靈感。文學是要有天賦的,我們大多數人也認可,但是我們對具備文學天賦的人,沒有格外的系統訓練,他們甚至會被高校拒之門外,藝術學科可以降低錄取分數,那麼文學呢?

其次是直覺。無意識也可以通過後天的引導激發出意識。所以創意寫作非常注重潛能激發。

基於前面的文學之路,我覺得文學培養像金字塔一樣有多層次構成:

1.社會生活、人生經歷、基本素質、學習能力,高考就是測量線。

2.要進行廣義人文學科教育,文史哲是分不開的,即使中文學科也一定要以歷史、哲學甚至自然科學作為學科基礎。

3.漢語言文學的主幹課程,這是傳統課程,但應該調整,增加大量與創意寫作相關的課程。

4.文學知識、文學理論、文學批評、文學創作,文學創作應該成為其中一個重要的體系。最後是培養學生的批判性研究能力和創造性寫作能力。

然後,在這個基礎上構建文學自信,文學如何自信?

一是完整性,文學活動是整體的。二是文學能力的整體性;三是文學人的整體性,不僅有理性思維,還要有感性思維;不僅有想象能力還要有表達的能力;最後是作為文化建設的整體性,把原創性人才和一般人才結合起來,既培養文學批評能力也培養創造性寫作能力,使受教育者理性思辨與感性體驗並重,變客體旁觀為主體創造,通過文學體會並實現自身價值。這四個要素,缺一不可。因此,當代文學建設既要面向過去也面向未來,承擔起傳承的雙重使命。

回到溫儒敏教授的判斷,中文系魅力何在?不但魅力還在而且更加有魅力,我們在中文學科幫助學生尋找適合自己的人生之路,給學生一個多樣性的選擇,而不僅僅是逼著他們進行文學評價和文學研究。

無論是成為作家也好,還是成為文化產業的核心原創性人才也好,大學的漢語言文學專業不能剝奪學生天然應該具備的專業能力。所以最後一句話,中文學科要成為學術創新、教育創新、文化創新的重要基地。

人創造文學,文學也在重塑人。

劉海玲:創意寫作——完整性中文教育的現代構建

文字整理 | 戊然

排版設計 | 溫不叔

"劉海玲:創意寫作——完整性中文教育的現代構建

///////

編者按

我們接近文學、寫作,無論是為了成為作家,還是為了更好的表達自己內心的感覺,我們都應該保持對文字忠誠的態度,去學習並且創造。

劉海玲:創意寫作——完整性中文教育的現代構建

劉海玲,廣東外語外貿大學創意寫作中心主任,碩士生導師,編劇,影視策劃人。廣東省電影製片審查委員會委員,廣東省引進網絡影視劇審查委員會委員,廣東省電影家協會常務理事。大型原創話劇《宗岱的世界》總編劇、總製作。曾任多部影視劇及廣告等作品的藝術顧問。力推當下中文專業的高等教育改革,廣東外語外貿大學是內地第一個招收創意寫作本科專業方向的高校。

劉海玲:創意寫作——完整性中文教育的現代構建

2019第六屆創意寫作國際論

/

廣東外語外貿大學作為國內創意寫作本科教育的第一個建構者和實踐者,一直都在思考創意寫作在中文教育中到底是怎樣的位置,學科屬性該如何界定?

從諸子百家開始就有了私塾教育和文學家教育,那時培養出來的人才稱作文人,文人一定要寫作,著書立說來闡述人生主張、政治主張、社會主張,表現文學才華。學而憂則思,文人是重要的行政參與者,甚至是行政參與者的唯一來源。

到了民國時期,中文學科的人才培養的方向開始變多,除了作家還有專家學術權威。到改革開放之初,中文學科培養的是精英人才,那個時代進入中文學科的是天之嬌子,在社會上顯得驕傲自信。可是進入21世紀,中文學科培養的是綜合素質應用型人才。在這樣的梳理中,我們不免感到失落,很大的失落。

到21世紀,很多中文學科的領軍人物做過對中文困境的研究以及出路方向的探索。

復旦大學陳思和教授,認為中文學科首先應該主動承擔起人文審美教育的功能,培養健全而富洞察力的人性,為中文系學生進入社會培養競爭力,其次中文教育還承擔普及教育和精英教育的功能,提出專業教育要培養人文教育者和專業學術人才。

接下來,北京大學的王一川教授認為90年代以後文學逐步失去先鋒屬性,開始迴歸常態文學,中文學科迴歸到語言藝術上。

北京大學的溫儒敏教授認為,中文系的魅力在於力圖讓學生尋找適合自己的人生之路,打下厚實的基礎,使整體素質包括人格修養有健全的發展。

前面是關於一流大學在中文學科發展中的一些描述,可是,雙一流的大學中文系在全國就那麼幾十家,全國還有600多所擁有中文相關專業的普通高校,他們出路何在?

溫儒敏教授認為,如果學生帶著“作家夢”進入中文系是不對的,但社會確實需要大量的筆桿子,即使不能當作家,起碼也可以成為文學、影視、新聞出版、教育、管理等行業的工作者,凡是需要筆桿子的行業都歡迎中文系的學生。

可是,看一下漢語言課程設置,寫作課只佔2學分,在本科四年讀幾百學分的情況下2分的地位何在?筆桿子是很有寫作能力的人,這樣的中文系能培養出有寫作能力的人嗎?

現在,回到漢語言文學的邏輯起點。

文學不是單個作品而是一個完整的活動。文學是世界、作者、作品、讀者相互滲透、相互依存和相互作用的關係。

世界是自然世界、人類生活、主觀世界;作者是藝術生產者,是文學活動的主體;作品是創作成果,閱讀對象;讀者是進行文學消費、批評和接受的。

在這個體系中不難發現——相對於完整的文學活動,我們的學科提供的學科教育是缺失的。我們只讓學生站在讀者的角度,最多是一個高級讀者、批評者,而我們沒有引導學生到達文學的內部。

我們聽說過這樣的觀點:文學是不能教的,作家是不能培養的。

其實從小學、幼兒園開始,老師就在教學生講故事,表達經歷見聞,這不就是在做文學的基礎培養嗎?大學的中文系更是如此。

我們看文學的創造過程,它分為三個階段:

發生階段、構思階段、物化階段。發生階段有材料儲備、藝術發現、創作動機;構思階段有回憶與沉思、想象與聯想、靈感與直覺、理智與情感、意識與無意識;物化階段從形之於心向行之於手轉變。

哪一個環節是不能教的,哪一個環節是不能通過學習獲得提高的?

比如說靈感。文學是要有天賦的,我們大多數人也認可,但是我們對具備文學天賦的人,沒有格外的系統訓練,他們甚至會被高校拒之門外,藝術學科可以降低錄取分數,那麼文學呢?

其次是直覺。無意識也可以通過後天的引導激發出意識。所以創意寫作非常注重潛能激發。

基於前面的文學之路,我覺得文學培養像金字塔一樣有多層次構成:

1.社會生活、人生經歷、基本素質、學習能力,高考就是測量線。

2.要進行廣義人文學科教育,文史哲是分不開的,即使中文學科也一定要以歷史、哲學甚至自然科學作為學科基礎。

3.漢語言文學的主幹課程,這是傳統課程,但應該調整,增加大量與創意寫作相關的課程。

4.文學知識、文學理論、文學批評、文學創作,文學創作應該成為其中一個重要的體系。最後是培養學生的批判性研究能力和創造性寫作能力。

然後,在這個基礎上構建文學自信,文學如何自信?

一是完整性,文學活動是整體的。二是文學能力的整體性;三是文學人的整體性,不僅有理性思維,還要有感性思維;不僅有想象能力還要有表達的能力;最後是作為文化建設的整體性,把原創性人才和一般人才結合起來,既培養文學批評能力也培養創造性寫作能力,使受教育者理性思辨與感性體驗並重,變客體旁觀為主體創造,通過文學體會並實現自身價值。這四個要素,缺一不可。因此,當代文學建設既要面向過去也面向未來,承擔起傳承的雙重使命。

回到溫儒敏教授的判斷,中文系魅力何在?不但魅力還在而且更加有魅力,我們在中文學科幫助學生尋找適合自己的人生之路,給學生一個多樣性的選擇,而不僅僅是逼著他們進行文學評價和文學研究。

無論是成為作家也好,還是成為文化產業的核心原創性人才也好,大學的漢語言文學專業不能剝奪學生天然應該具備的專業能力。所以最後一句話,中文學科要成為學術創新、教育創新、文化創新的重要基地。

人創造文學,文學也在重塑人。

劉海玲:創意寫作——完整性中文教育的現代構建

文字整理 | 戊然

排版設計 | 溫不叔

劉海玲:創意寫作——完整性中文教育的現代構建

2019第六屆創意寫作國際論壇

嘉賓名單及其分享主題

"劉海玲:創意寫作——完整性中文教育的現代構建

///////

編者按

我們接近文學、寫作,無論是為了成為作家,還是為了更好的表達自己內心的感覺,我們都應該保持對文字忠誠的態度,去學習並且創造。

劉海玲:創意寫作——完整性中文教育的現代構建

劉海玲,廣東外語外貿大學創意寫作中心主任,碩士生導師,編劇,影視策劃人。廣東省電影製片審查委員會委員,廣東省引進網絡影視劇審查委員會委員,廣東省電影家協會常務理事。大型原創話劇《宗岱的世界》總編劇、總製作。曾任多部影視劇及廣告等作品的藝術顧問。力推當下中文專業的高等教育改革,廣東外語外貿大學是內地第一個招收創意寫作本科專業方向的高校。

劉海玲:創意寫作——完整性中文教育的現代構建

2019第六屆創意寫作國際論

/

廣東外語外貿大學作為國內創意寫作本科教育的第一個建構者和實踐者,一直都在思考創意寫作在中文教育中到底是怎樣的位置,學科屬性該如何界定?

從諸子百家開始就有了私塾教育和文學家教育,那時培養出來的人才稱作文人,文人一定要寫作,著書立說來闡述人生主張、政治主張、社會主張,表現文學才華。學而憂則思,文人是重要的行政參與者,甚至是行政參與者的唯一來源。

到了民國時期,中文學科的人才培養的方向開始變多,除了作家還有專家學術權威。到改革開放之初,中文學科培養的是精英人才,那個時代進入中文學科的是天之嬌子,在社會上顯得驕傲自信。可是進入21世紀,中文學科培養的是綜合素質應用型人才。在這樣的梳理中,我們不免感到失落,很大的失落。

到21世紀,很多中文學科的領軍人物做過對中文困境的研究以及出路方向的探索。

復旦大學陳思和教授,認為中文學科首先應該主動承擔起人文審美教育的功能,培養健全而富洞察力的人性,為中文系學生進入社會培養競爭力,其次中文教育還承擔普及教育和精英教育的功能,提出專業教育要培養人文教育者和專業學術人才。

接下來,北京大學的王一川教授認為90年代以後文學逐步失去先鋒屬性,開始迴歸常態文學,中文學科迴歸到語言藝術上。

北京大學的溫儒敏教授認為,中文系的魅力在於力圖讓學生尋找適合自己的人生之路,打下厚實的基礎,使整體素質包括人格修養有健全的發展。

前面是關於一流大學在中文學科發展中的一些描述,可是,雙一流的大學中文系在全國就那麼幾十家,全國還有600多所擁有中文相關專業的普通高校,他們出路何在?

溫儒敏教授認為,如果學生帶著“作家夢”進入中文系是不對的,但社會確實需要大量的筆桿子,即使不能當作家,起碼也可以成為文學、影視、新聞出版、教育、管理等行業的工作者,凡是需要筆桿子的行業都歡迎中文系的學生。

可是,看一下漢語言課程設置,寫作課只佔2學分,在本科四年讀幾百學分的情況下2分的地位何在?筆桿子是很有寫作能力的人,這樣的中文系能培養出有寫作能力的人嗎?

現在,回到漢語言文學的邏輯起點。

文學不是單個作品而是一個完整的活動。文學是世界、作者、作品、讀者相互滲透、相互依存和相互作用的關係。

世界是自然世界、人類生活、主觀世界;作者是藝術生產者,是文學活動的主體;作品是創作成果,閱讀對象;讀者是進行文學消費、批評和接受的。

在這個體系中不難發現——相對於完整的文學活動,我們的學科提供的學科教育是缺失的。我們只讓學生站在讀者的角度,最多是一個高級讀者、批評者,而我們沒有引導學生到達文學的內部。

我們聽說過這樣的觀點:文學是不能教的,作家是不能培養的。

其實從小學、幼兒園開始,老師就在教學生講故事,表達經歷見聞,這不就是在做文學的基礎培養嗎?大學的中文系更是如此。

我們看文學的創造過程,它分為三個階段:

發生階段、構思階段、物化階段。發生階段有材料儲備、藝術發現、創作動機;構思階段有回憶與沉思、想象與聯想、靈感與直覺、理智與情感、意識與無意識;物化階段從形之於心向行之於手轉變。

哪一個環節是不能教的,哪一個環節是不能通過學習獲得提高的?

比如說靈感。文學是要有天賦的,我們大多數人也認可,但是我們對具備文學天賦的人,沒有格外的系統訓練,他們甚至會被高校拒之門外,藝術學科可以降低錄取分數,那麼文學呢?

其次是直覺。無意識也可以通過後天的引導激發出意識。所以創意寫作非常注重潛能激發。

基於前面的文學之路,我覺得文學培養像金字塔一樣有多層次構成:

1.社會生活、人生經歷、基本素質、學習能力,高考就是測量線。

2.要進行廣義人文學科教育,文史哲是分不開的,即使中文學科也一定要以歷史、哲學甚至自然科學作為學科基礎。

3.漢語言文學的主幹課程,這是傳統課程,但應該調整,增加大量與創意寫作相關的課程。

4.文學知識、文學理論、文學批評、文學創作,文學創作應該成為其中一個重要的體系。最後是培養學生的批判性研究能力和創造性寫作能力。

然後,在這個基礎上構建文學自信,文學如何自信?

一是完整性,文學活動是整體的。二是文學能力的整體性;三是文學人的整體性,不僅有理性思維,還要有感性思維;不僅有想象能力還要有表達的能力;最後是作為文化建設的整體性,把原創性人才和一般人才結合起來,既培養文學批評能力也培養創造性寫作能力,使受教育者理性思辨與感性體驗並重,變客體旁觀為主體創造,通過文學體會並實現自身價值。這四個要素,缺一不可。因此,當代文學建設既要面向過去也面向未來,承擔起傳承的雙重使命。

回到溫儒敏教授的判斷,中文系魅力何在?不但魅力還在而且更加有魅力,我們在中文學科幫助學生尋找適合自己的人生之路,給學生一個多樣性的選擇,而不僅僅是逼著他們進行文學評價和文學研究。

無論是成為作家也好,還是成為文化產業的核心原創性人才也好,大學的漢語言文學專業不能剝奪學生天然應該具備的專業能力。所以最後一句話,中文學科要成為學術創新、教育創新、文化創新的重要基地。

人創造文學,文學也在重塑人。

劉海玲:創意寫作——完整性中文教育的現代構建

文字整理 | 戊然

排版設計 | 溫不叔

劉海玲:創意寫作——完整性中文教育的現代構建

2019第六屆創意寫作國際論壇

嘉賓名單及其分享主題

劉海玲:創意寫作——完整性中文教育的現代構建"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