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島的名人故居

文學 宋春舫 洪深 老舍 gloryman 2017-06-06

青島是一個人傑地靈的海濱城市,青山秀水及島城特有的歷史,曾經是上個世紀二、三十年代眾多知識分子心嚮往之的地方。許多在中國具有一定影響力的文化名人先後在青島購房定居,他們不僅在青島創作出數不勝數的經典名著,也留下了一處處頗具歷史價值的名人故居。當時的山東大學對吸引這些人定居青島功勞很大。

1、康有為(1858-1927),廣東南海人,近代資產階級維新運動領袖。著有《新學偽經考》、《孔子改制考》、《大同書》等著作。1923年定居青島,1927年在該寓所病逝。

青島的名人故居

康有為故居

2、洪深故居(福山路1號)

洪深(1894-1955),江蘇武進人,現代作家、電影戲劇家。1934年秋來青島任山大外文系主任,在該寓所完成了其代表作電影劇本《劫後桃花》。

青島的名人故居

青島的名人故居

洪深故居

3、沈從文故居(福山路3號)

沈從文(1902-1988),湖南鳳凰人,現代作家。1931年應聘任國立青島大學教授。在青期間完成了《八駿圖》、《月下小景》等文學名著。

青島的名人故居

沈從文故居

4、毛漢禮故居(福山路36號)毛漢禮(1919-1988),浙江諸暨人,中國物理海洋學家、教育家。中國物理海洋學奠基者之一,中國科學院(地學部)學部委員。

青島的名人故居

毛漢禮

5、宋春舫故居(福山支路6號)

宋春舫(1892-1980),浙江吳興人,現代戲劇家。1930年在該寓所創辦了圖書館“褐木廬”,主要收藏中、外文劇本及戲劇理論著作,並創作劇本《原來是夢》。

青島的名人故居

宋春舫

6、聞一多故居(紅島路4號海洋大學內)

聞一多(1899-1946)湖北浠水人,現代詩人、學者。1930至1932年任國立青島大學文學院院長兼國文系主任時在此居住,著有《聞一多詩文集》等著作。

青島的名人故居

聞一多

7、楊振聲故居(黃縣路7號)

楊振聲(1890-1950),山東蓬萊人,現代作家、教育家。1930年至1932年任國立青島大學第一任校長,代表作有中篇小說《玉君》等。

青島的名人故居

楊振聲

8、老舍故居(黃縣路12號)

老舍(1899-1966),北京人,現代作家、人民藝術家。1934年至1937年受聘山東大學中文系期間,在該寓所完成了《駱駝祥子》等文學名著。

青島的名人故居

老舍

9、華崗故居(龍口路40號)

華崗(1903-1972),浙江龍遊人,史學家、學者、教育家。1951年至1955年任山大黨委書記兼校長,創辦《文史哲》並任第一任社長。著有《辯證唯物論與歷史唯物論大綱》等著作。

青島的名人故居

10、朱樹屏故居(金口一路13號)

朱樹屏(1907-1976),山東昌邑人,海洋生態學家、水產學家和教育家。是中國海洋生態學、水產學及湖沼學研究的先驅和奠基者。

青島的名人故居

11、郝崇本故居(魚山路9號甲)

赫崇本(1908-1985),遼寧鳳城人,物理海洋學家、教育家,畢生致力於海洋科學的研究及海洋科學教育事業的發展,是中科院海洋研究所和國家海洋局的創建者之一。

12、張璽故居(萊陽路28號甲)

張璽(1897-1967),河北平鄉人,中國海洋動物學家、教育家。中國湖沼學、動物學研究的先驅,畢生致力於海洋科學的研究及科學教育事業的發展。

13、梁實秋故居(魚山路33號)

梁實秋(1902-1987),北京人。現代作家、學者、教育家。1930-1934年為國立青島大學外文系主任兼圖書館館長,在該寓所開始翻譯《莎士比亞全集》。

青島的名人故居

14、童第周故居(魚山路36號)

童第周(1902-1979),浙江鄞縣人。生物學家、教育家。中國科學院學部委員。1934年至1937年在青島任國立山東大學生物系教授。

青島的名人故居

青島的名人故居

15、馮沅君陸侃如故居(魚山路36號)

馮沅君(1900-1974),河南唐河人。現代作家、教育家。陸侃如(1903-1978),江蘇海門人。現代作家、教育家。1947年馮沅君受聘國立山東大學任教,陸侃如任中文系教授兼校務委員會副主任委員、圖書館館長,夫婦合著《中國詩史》等著作。

青島的名人故居

16、劉知俠故居(金口二路3號)

劉知俠(1918-1991),河南衛輝人。現代作家。畢生致力於軍事文學創作,著有《鐵道游擊隊》、《沂蒙飛虎》等長篇小說。

17、王統照故居(觀海二路49號)

王統照(1897-1957),山東諸城人。著名作家、教育家。1927年起定居青島,在該寓所創作了散文《青島素描》、詩集《這時代》、長篇小說《山雨》文學名著。

青島的名人故居

18、蕭軍、蕭紅、舒群故居(觀象一路1號)

蕭軍(1907-1990),遼寧錦縣人。蕭紅(1911-1942),黑龍江呼蘭人。舒群(1913-1989),黑龍江哈爾濱人。現代作家。1934年在該寓所蕭軍、蕭紅分別完成了《八月的鄉村》、《生死場》,舒群創作了《沒有祖國的孩子》等文學名著

青島的名人故居

即將實施掛牌保護的名人故居

◇趙太侔故居(龍江路7號)

趙太侔,山東青州人,戲劇家、教育家。1930年至1932年任國立青島大學教授、教務長;1932年至1936年、1946年至1949年兩度出任國立山東大學校長。新中國成立後任山東大學、山東海洋學院教授。

◇臺靜農故居(黃縣路19號)

臺靜農,安徽霍邱人,作家、文學評論家和書法家。1936年至1937年,在國立山東大學文學院任教。有小說集《地之子》《建塔者》等作品。

◇周叔迦故居(福山支路13號)

周叔迦,安徽東至人,佛學家和佛教教育家。1929年在青島開辦佛學研究社,後與葉恭綽等倡建湛山寺。

◇蔣丙然故居(觀象二路10號)

蔣丙然,福建閩侯人,天文學家、氣象學家和海洋學家。1924年來青島,任觀象臺臺長並於1928年創辦觀象臺海洋科,1931年與宋春舫等創建青島水族館,1935年主持籌建青島海濱生物研究所。

◇吳鬱生故居(湖北路33號)

吳鬱生,江蘇吳縣人,書法家,曾任晚清禮部尚書和軍機大臣。1912年寓居青島,1940年病故於青島。

◇呂美蓀故居(魚山路7號)

呂美蓀,安徽旌德人,詩人和教育家。1930年至1945年居青島,自題寓所為“寒碧山莊”,創作了《葂麗園詩》《葂麗園隨筆》等作品。

◇周鍾岐故居(榮成路19號)

周鍾岐,山東單縣人,物理學家和教育家。1933年任國立山東大學教授、工學院院長,1946年任國立山東大學總務長兼覆校委員會主任。

◇陳幹故居(觀象一路5號)

陳幹,山東昌邑人,中國同盟會早期成員。1908年在青島創辦震旦公學,1922年任中日魯案談判代表、膠澳商埠顧問。有《倥傯集》《魯案》等著作。

◇林濟青故居(觀象一路5號)

林濟青,山東萊陽人,學者和教育家。1924年任私立青島大學教務主任,1936年至1938年任國立山東大學代理校長。

◇欒調甫故居(龍山路19號)

欒調甫,山東蓬萊人,墨學家、文字學家和藏書家。1936年至1937年任國立山東大學文學院教授。齋

號“三經堂”,有《墨學講義》《文字學概論》等著作。

◇王度廬故居(寧波路4號)

王度廬,北京人,作家。1937年至1949年居青島,創作有《河嶽遊俠傳》《臥虎藏龍》等三十餘部武俠言情小說。

◇丁西林故居(魚山路36號)

丁西林,江蘇泰興人,物理學家和劇作家。1947年至1949年任國立山東大學物理系教授、理學院院長,1949年8月至1950年初任山東大學校務委員會主任。有喜劇《一隻馬蜂》《等太太歸來》等作品。

◇黃公渚故居(觀海二路3號)

黃公渚,福建長樂人,文學史家和書畫家。1912 年始居青島, 1934年至1937年、1946年至1949年兩度任國立山東大學教授,1949年後任山東大學教授。齋號“輔唐山房”,有《勞山集》、《天問達詁》等著作。

◇劉芳鬆故居(蘇州路20號)

劉芳鬆,山東蓬萊人,作家,筆名西蒙。1928年在青島開始文學創作,1933年任青島《民報》編輯,1935年與老舍、洪深、王統照等共創《避暑錄話》。

◇孟超故居(蘇州路20號)

孟超,山東諸城人,作家、戲劇家。1935年與老舍、洪深、王統照等共創《避暑錄話》,1936任青島《民報》編輯。戲劇代表作《李慧娘》。

◇叢良弼故居(齊東路2號)

叢良弼,山東蓬萊人,實業家和慈善家,山東火柴工業創始人。1922年創辦世界紅卍字會青島分會,20世紀30年代主持建造魚山路卍字會新址。

◇何思源故居(榮成路36號)

何思源,山東菏澤人,教育家。1928年至1942年任山東省教育廳廳長。其中,1929年6月至9月任國立青島大學籌委會主任。

◇熊希齡故居(福山支路12號)

熊希齡,湖南鳳凰人,教育家和慈善家,曾任中國紅十字會會長。1936年至1937年曾居青島。

◇王正廷故居(山海關路11號)

王正廷,浙江奉化人,外交家,中國首位國際奧委會委員。1919年參加巴黎和會,力爭收回青島主權,1922年擔任魯案善後委員會督辦,主持接收青島。

◇孔祥熙故居(鄖陽路33號)

孔祥熙,山西太古人,銀行家。1922年參與接收青島,曾任膠澳商埠電話局局長。

◇周志俊故居(香港西路40號)

周志俊,安徽東至人,實業家。1918年協助其父周學熙創辦青島首家民族資本紡織廠——華新紗廠,1925年任常務董事,主持廠務。

◇丁惟汾故居(齊河路4號)

丁惟汾,山東日照人,音韻學家和藏書家,中國同盟會首批會員。1908年倡辦青島震旦公學,1923年創辦膠澳中學。齋號“詁雅堂”,有《毛詩韻聿》《詁雅堂叢集》等著作。

相關推薦

推薦中...